2025屆高三一輪復習生物:分離定律的基礎題型_第1頁
2025屆高三一輪復習生物:分離定律的基礎題型_第2頁
2025屆高三一輪復習生物:分離定律的基礎題型_第3頁
2025屆高三一輪復習生物:分離定律的基礎題型_第4頁
2025屆高三一輪復習生物:分離定律的基礎題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選擇題

1.(2024?吉林長春模擬)玉米的黃粒和白粒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田間玉米

的黃粒和白粒普遍存在,從田間選定兩個個體進行實驗,根據(jù)子代表型一定能判

斷顯隱性關系的是()

A.黃粒植株自交和白粒植株自交

B.黃粒植株和白粒植株正、反交

C.黃粒植株自交和黃粒植株與白粒植株雜交

D.黃粒植株自交或白粒植株自交

解析:選C。若黃粒植株和白粒植株都是純合體,自交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

無法判斷顯隱性關系,A、D不符合題意。若黃粒植株和白粒植株中有一株為雜

合體,則正、反交后代黃粒:白粒都是1:1,無法判斷顯隱性關系,B不符合

題意。若黃粒植株自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則黃粒為顯性性狀;若未出現(xiàn)性狀

分離,則使黃粒植株與白粒植株雜交,后代若只出現(xiàn)黃粒,則黃粒為顯性性狀,

后代若出現(xiàn)白粒,則白粒為顯性性狀,C符合題意。

2.(2024?山東百校聯(lián)盟聯(lián)考)某果蠅的體色有黑色和灰色,受常染色體上的

等位基因D/d控制,且隱性雄配子有50%不育。現(xiàn)有基因型為DD:Dd=l:1

的灰體雄蠅,讓其與黑體雌蠅雜交,得到Fi,再讓Fi隨機交配得到F2,則F2

中灰體果蠅與黑體果蠅的比例為()

A.5:4B.27:8

C.39:25D.27:1

解析:選B。依據(jù)灰體雄蠅的基因型為DD:Dd=l:1,且隱性雄配子有50%

不育,可知灰體雄蠅產(chǎn)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為D:d=[l/2+(l/2)X(l/2)]:[(1/2)

X(l/2)X(l/2)]=6:1,與黑體雌蠅(dd)雜交,F(xiàn)i的基因型及比例為Dd:dd=6:

loFi隨機交配得到F2,FI產(chǎn)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D:d=[(6/7)X(l/2)]:

[l/7+(6/7)X(l/2)]=3:4,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D:d=[(6/7)X(l/2)]:[(1/7)

X(l/2)+(6/7)X(l/2)X(l/2)]=3:2,雌雄配子隨機結(jié)合,F(xiàn)2中灰體果蠅(DD、

Dd)所占比例為(3/7)X(3/5)+(3/7)X(2/5)+(4/7)X(3/5)=27/35,黑體果蠅(dd)所

占比例為(4/7)X(2/5)=8/35,二者比例為27:8,B符合題意。

3.家鼠的灰毛和黑毛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灰毛對黑毛為顯性?,F(xiàn)有一只

灰毛雌鼠(M),為了確定M是否為純合子(就毛色而言),讓M與一只黑毛雄鼠交

配,得到一窩共4個子代。不考慮變異,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若子代出現(xiàn)黑毛鼠,則M一定是雜合子

B.若子代全為灰毛鼠,則M一定是純合子

C.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3:1,則M一定是雜合子

D.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1:1,則M一定是雜合子

解析:選B。因子代的數(shù)量較少,即使子代全為灰毛鼠,也不能確定M-

定是純合子,B不合理。

4.(2024-山東濟寧高三開學考試)西紅柿果肉顏色紅色和紫色為一對相對性

狀,紅色為顯性性狀。用雜合的紅果肉西紅柿自交獲得Fi,將Fi中表型為紅果

肉的西紅柿自交得到F2。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Fi中有性狀分離

B.F2中首先出現(xiàn)能穩(wěn)定遺傳的紫果肉西紅柿

C.F2中性狀分離比為5:1

2

D.F2紅果肉個體中雜合子占5

解析:選B。西紅柿果肉顏色紅色和紫色為一對相對性狀(相關基因用A和

a表示),則雜合的紅果肉西紅柿的基因型為Aa,其自交獲得的Fi的基因型及比

例為AA:Aa:aa=l:2:1,Fi中會發(fā)生性狀分離,A正確;Fi中就出現(xiàn)了能

穩(wěn)定遺傳的紫果肉西紅柿(aa),B錯誤;Fi中表型為紅果肉的西紅柿的基因型及

1?5

比例為WAA、wAa,F2中紅果肉個體占]+1X-=-,紫果肉個體占1—%=

1,性狀分離比為5:1,C正確;F2中紅果肉個體占|,雜合子占]=1,

152

因此F2紅果肉個體中雜合子占W=5,D正確。

5.(2024?山東濟南高三聯(lián)考)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種子的甜與非甜是

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F(xiàn)用甜玉米種子(甲)和非甜玉米種子(乙)

進行相關實驗。實驗一:甲、乙單獨種植,甲的后代均為甜玉米,乙中1/2的后

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實驗二:等量的甲、乙間行種植。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由實驗一可知甜對非甜為顯性

B.甲均為純合子,乙均為雜合子

C.實驗二的甲植株所結(jié)種子有3種基因型

D.實驗二有1/2乙植株所結(jié)種子均為非甜

解析:選D。根據(jù)乙(非甜)中1/2的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可知非甜(設由T基

因控制)對甜(設由t基因控制)為顯性,并可判斷甲的基因型為tt,乙中有1/2TT、

l/2Tt,A、B錯誤;實驗二中甲和乙隨機傳粉,其中甲植株上所結(jié)種子有tt和

Tt2種基因型,基因型為TT的乙植株上所結(jié)種子的基因型為TT和Tt,均為非

甜,C錯誤,D正確。

6.玉米突變型和野生型是一對相對性狀,分別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雜

合子中有87.5%的個體表現(xiàn)為突變型。某一個玉米群體自交,F(xiàn)i中出現(xiàn)兩種表型。

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Fi的基因頻率與親本相比不會發(fā)生改變

B.親本可均為突變型

C.Fi中的雜合子自交后代突變型:野生型=11:5

D.Fi自由交配產(chǎn)生的F2中,突變型與野生型的比例不會發(fā)生改變

解析:選D。Fi中沒有個體被淘汰,所以Fi的基因頻率與親本相比不會發(fā)

生改變,A正確;親本可能均為突變型雜合子,基因型為Bb,B正確;Fi中雜

合子的基因型為Bb,其自交后代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BB:Bb:bb=l:2:1,

根據(jù)題意可知雜合子中有87.5%的個體表現(xiàn)為突變型,即7/8為突變型,因此F2

中表型及比例為突變型:野生型=[(1/4)+(2/4)型(7/8)]:[(2/4)X(1/8)+(1/4)]=

11:5,C正確;由于Bb可表現(xiàn)為兩種類型,則Fi自由交配產(chǎn)生的F2中基因頻

率不會發(fā)生改變,但突變型與野生型的比例會發(fā)生改變,D錯誤。

7.(2024?四川成都高三模擬)已知牛的體色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其

基因型為AA的個體是紅褐色,基因型為aa的個體是紅色,在基因型為Aa的個

體中,雄牛為紅褐色,雌牛為紅色。現(xiàn)有一群牛,只有AA、Aa兩種基因型,其

比例為1:2,且雌:雄=1:1。若讓該群體的牛分別進行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

雄個體交配)和自由交配,則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分別是()

A.自交:紅褐色:紅色=5: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8:1

B.自交:紅褐色:紅色=3: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4:1

C.自交:紅褐色:紅色=2: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2:1

D.自交:紅褐色:紅色=1: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4:5

解析:選C。由題干可知,親本的基因型及概率為1/3AA、2/3Aa,雌:雄

=1:1,自交的子代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1⑶+(2⑶X(l/4)=l/2,基因型為

Aa的個體占(2⑶X(1⑵=1/3,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2⑶X(1/4)=1/6,其中基因

型為Aa的子代個體中有1/2為紅褐色雄牛、1/2為紅色雌牛,因此,子代中紅褐

色個體占1/2+(1/3)X(1/2)=2/3,紅色個體占l/6+(l/3)X(l/2)=l/3,即自交后

代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褐色:紅色=2:lo自由交配時,親本產(chǎn)生的雌雄配子中A

均占2/3、a均占1/3,則自由交配產(chǎn)生的子代基因型為AA的概率=(2⑶X(2/3)

=4/9、Aa的概率=2X(2/3)義(1/3)=4/9、aa的概率=(1/3)X(1/3)=1/9,其中在

基因型為Aa的子代個體中有1/2為紅褐色雄牛、1/2為紅色雌牛,因此,子代中

紅褐色個體占4/9+(4/9)X(1/2)=2/3,紅色個體占1/9+(4/9)X(1/2)=1/3,即自

由交配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褐色:紅色=2:lo

8.(多選)(2024?山東棗莊高三模擬)玉米的花粉有糯性(B)和非糯性(b)兩種,

非糯性花粉遇碘液變藍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變橙紅色;玉米的高莖(D)對矮莖

(d)為顯性。下列能用于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的是()

A.用碘液檢測基因型為Bb的植株產(chǎn)生的花粉,結(jié)果是一半顯藍黑色,一

半顯橙紅色

B.基因型為Dd的植株自交,產(chǎn)生的子代中矮莖植株占1/4

C.純合的高莖植株和矮莖植株雜交,子代全為高莖

D.雜合的高莖植株和矮莖植株雜交,子代表型的比例為1:1

解析:選ABD。用碘液檢測基因型為Bb的植株產(chǎn)生的花粉,結(jié)果是一半顯

藍黑色,一半顯橙紅色,說明基因B與b分離,產(chǎn)生的兩種配子比例為1:1,

能用于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A符合題意;基因型為Dd的植株自交,產(chǎn)生的子

代中矮莖植株占1/4,說明子代出現(xiàn)了性狀分離,且分離比為3:1,能用于驗證

基因的分離定律,B符合題意;純合的高莖植株和矮莖植株雜交,子代全為高莖,

只能說明高莖對矮莖為顯性,不能用于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C不符合題意;雜

合的高莖植株和矮莖植株雜交,子代表型的比例為1:1,屬于測交,說明基因D

與d分離,產(chǎn)生的兩種配子比例為1:1,能用于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D符合

題意。

9.(多選)苯丙酮尿癥是一種嚴重的單基因遺傳病。圖1是某患者的家族系

譜圖,其中部分成員11、12、H1和H2的DNA經(jīng)限制酶航乎1酶切,產(chǎn)生不

同的片段,經(jīng)電泳后用苯丙氨酸羥化酶cDNA探針雜交,結(jié)果見圖2。下列分析

錯誤的是()

A.個體Hi是雜合體的概率為2/3

B.個體H2與一雜合體婚配生患病孩子的概率為1/4

C.個體H3是隱性純合體,有19kb探針雜交條帶

D.個體IK可能為雜合體,有2個探針雜交條帶

解析:選AB。苯丙酮尿癥為單基因遺傳病,假設該病受一對等位基因A、a

控制,由11、12不患病而n3患病可知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I1和I2

的基因型都為Aa,再結(jié)合圖2的酶切結(jié)果可知,11、12和H1的基因型相同,

故個體H1的基因型為Aa,是雜合體的概率為1,A錯誤;由題圖分析可知,個

體H2的基因型為AA,其與一雜合體(Aa)婚配,生患病孩子(aa)的概率為0,B

錯誤;個體H3是患者,是隱性純合體(aa),有19kb探針雜交條帶,C正確;個

體H4是Ii(Aa)和12(Aa)所生的表現(xiàn)正常的后代,其可能為純合體(AA),也可能

為雜合體(Aa),若為雜合體則有2個探針雜交條帶,D正確。

10.(多選)(2024?山東濟南期中)大豆子葉的顏色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基因

型為AA的個體呈深綠色,基因型為Aa的個體呈淺綠色,基因型為aa的個體呈

黃色,黃色個體在幼苗階段死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1

A.淺綠色植株連續(xù)自交〃代,成熟后代中深綠色個體的概率為五7

,“十1

B.淺綠色植株自交后代再自由傳粉”代,成熟后代中深綠色個體的概率為

n

n~\~2

C.淺綠色植株與深綠色植株雜交,其成熟后代有深綠色和淺綠色,且比例

為1:1

D.淺綠色植株自花傳粉,不會產(chǎn)生黃色子代

解析:選ABC。淺綠色植株連續(xù)自交〃代,后代中雜合子的概率為g)”,

純合子的概率為1—8”,因為基因型為aa的個體在幼苗階段死亡,因此成熟

AAAA—GJF1―邛

后代中深綠色個體AA的概率=:「'A或^----即—5——1⑵=

AA+Aa1—aa21—?

2n-l

^—7,A正確;淺綠色植株自交后代的成熟個體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

乙I1

11221

1:2,則A基因的頻率=g+2X3=35a基因的頻率為],自由交配后成熟

A213

后代中AA的概率2=5,再自由交配后成熟后代中AA的概率=三,以

此類推,淺綠色植株自交后代再自由傳粉〃代,成熟后代中深綠色個體的概率為

二工,B正確;淺綠色植株與深綠色植株雜交,其成熟后代有深綠色和淺綠色,

且比例為1:1,即AAXAa-AA:Aa=l:1,C正確;淺綠色植株自花傳粉,

即AaXAa,后代有黃色個體(aa),只是會在幼苗階段死亡,D錯誤。

二、非選擇題

11.(2024?湖北高三一模)某二倍體雌雄同株植物雄性育性受一組復等位基因

(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點上的兩種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M為不育基

因,Mf為恢復可育基因,m為可育基因,且其顯隱性強弱關系為Mf>M>m。

該種雄性不育植株不能產(chǎn)生可育花粉,但雌蕊發(fā)育正常。下表為雄性可育植株的

雜交組合及結(jié)果,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子代植株

雜交組合親本雄性雄性

可育不育

1甲X甲716株242株

2甲X乙476株481株

3甲X丙936株0株

(1)該種植物雄性不育與可育的遺傳(填“遵循”或“不遵循”)基

因的分離定律。

(2)據(jù)表分析,雄性可育植株甲、乙、丙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

(3)該種雄性不育植株在進行雜交實驗人工授粉前,母本(填“需要”

或“不需要”)進行去雄處理。

(4)現(xiàn)有某雄性不育植株丁,請從甲、乙、丙三種雄性可育植株中選擇合適

的材料來鑒定植株丁的基因型。簡要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期實驗結(jié)果及結(jié)論。

①實驗思路:。

②預期實驗結(jié)果和結(jié)論:

若子代植株,

則植株丁的基因型為MM;

若子代植株,

則植株丁的基因型為Mm。

解析:(1)由題意可知,該種植物雄性育性受一組復等位基因控制,其遺傳

遵循基因分離定律。(2)依據(jù)題意,復等位基因的顯隱性強弱關系為Mf>M>m,

故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有4種:MfMf^MfM,Md和mm。由雜交組合

1可知,子代發(fā)生性狀分離,且表型比例約為3:1,由此可推知甲的基因型為

MfM;由雜交組合2可知,子代表型比例約為1:1,則乙的基因型為mm;由

ff

雜交組合3可知,子代全為雄性可育植株,則丙的基因型為MMo(3)對于雌雄

同株的植物而言,在人工雜交時通常需對母本進行去雄處理,若以雄性不育品系

作母本,則不需要進行去雄處理。(4)①雄性不育植株丁的基因型為MM或Mm,

為鑒定其基因型,可選擇?。副荆┖鸵遥ǜ副荆┻M行雜交,統(tǒng)計子代植株的表型及

比例。②若子代植株全部表現(xiàn)為雄性不育,則植株丁的基因型為MM;若子代植

株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則植株丁的基因型為M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