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課文知識梳理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2/20/wKhkGWcKE0mAIGUhAAKrbytgdSc702.jpg)
![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課文知識梳理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2/20/wKhkGWcKE0mAIGUhAAKrbytgdSc7022.jpg)
![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課文知識梳理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2/20/wKhkGWcKE0mAIGUhAAKrbytgdSc7023.jpg)
![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課文知識梳理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2/20/wKhkGWcKE0mAIGUhAAKrbytgdSc7024.jpg)
![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課文知識梳理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2/20/wKhkGWcKE0mAIGUhAAKrbytgdSc702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課文知識梳理2024-2025學年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知識梳理
第二單元
第4課:《古詩三首》
1.課題解讀
《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這三首古詩都描寫了秋天美麗的景色。
2.課文重點解讀
(1)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理解:停下馬車來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霜染后楓葉那鮮艷的紅色勝過二月春花。詩人用“霜葉"和“二月花”作對比,突出了霜葉的紅,展現(xiàn)了深秋楓林的盎然生機。
(2)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理解: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
(3)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理解: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jié)啊?!俺赛S橘綠"表現(xiàn)的是秋天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景象。詩人告訴朋友,深秋雖然萬物凋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一面,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不懈努力。
(4)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理解: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xiāng)。
(5)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理解:“兒童挑促織”營造了一種歡快的氛圍;“一燈明"給予我們溫暖的感受。通過對比,更體現(xiàn)了詩人孤獨寂寞的心境。
3.主題概括
《山行》的作者是唐代杜牧,這首詩描寫了深秋時節(jié),作者在山中行走時所看到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熱愛之情。詩中展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gòu)成一幅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
《贈劉景文》的作者是宋代蘇軾,這首詩是詩人贈給好友劉景文的。詩的前兩句中的“荷盡”“菊殘",描繪出秋天的蕭瑟景象;詩的后兩句中的“橙黃橘綠”,說明秋天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一面。
《夜書所見》的作者是宋代葉紹翁,這首詩寫秋夜所見之景,抒發(fā)羈旅思鄉(xiāng)之情。
4.學有所得
秋天是一個“色彩明艷"的季節(jié),是一個“橙黃橘綠”的時節(jié),也是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的季節(jié)。這里有一年中最好的景致,有春的希望、夏的守護、冬的憧憬,更有人們收獲的喜悅。通過反復(fù)誦讀,我們感受到了秋天獨有的美麗。
5.結(jié)構(gòu)導(dǎo)圖
6.問題探究
(1)“霜葉紅于二月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句詩運用了對比手法,將被霜打過的葉子與二月的春花進行比較,強調(diào)了被霜打過的葉子非常紅、非常美,呈現(xiàn)出一種熱烈、生機勃勃的景象。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楓葉、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2)《贈劉景文》前兩句描寫的景物有什么特征?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些景物?
詩歌前兩句描寫的景物是荷花和菊花,它們都具有鮮明的秋的特點:荷花凋謝,菊花枯萎。作者寫這些景物是為了勸解朋友,雖然菊花在這深秋時節(jié)已枯敗,但菊枝仍與寒冷堅決斗爭,他希望劉景文也會頑強不屈、樂觀向上。
(3)《夜書所見》前兩句詩渲染了一種什么氛圍?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蕭蕭的梧桐葉、陣陣的寒意渲染了一種寒冷、凄清的氛圍,表達了詩人蕭索的離愁。
(4)請賞析《夜書所見》前兩句詩中“送”和“動"字的妙處。
兩個動詞賦予梧桐葉和秋風以人的情態(tài),把梧桐葉、秋風寫得有情有義,能迅速把讀者帶入秋天凄涼的場景中,令讀者與詩人感同身受。
7.課外拓展
(1)作者簡介
杜牧(803~852年):唐代詩人。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的詩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詩豪放、曠達、俊逸。他的七律和七絕都寫得很成功,而七絕尤為凝煉、自然,很多名篇為后人所傳誦。由于他在詩歌方面成就較高,后人把他與杜甫相提,稱為“小杜”,與李商隱并提,稱為“小李杜"。
蘇軾(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葉紹翁,南宋中期詩人,字嗣宗,號靖逸,處州龍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本姓李,后嗣于龍泉(今屬浙江麗水)葉氏。生卒年不詳。曾任朝廷小官。其學出自葉適,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與真德秀交往甚密,與葛天民互相酬唱。
(2)描寫秋天的詩(詞)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獎⒂礤a《秋詞》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吨傺汀稘O家傲·秋思》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畎住肚锏切侵x朓北樓》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鸥Α对乱箲浬岬堋?/p>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粡埨^《楓橋夜泊》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一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3)關(guān)于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詞
《靜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歸家》唐·杜牧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雜詩》唐·王維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4)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lǐng)袖,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他們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詩文發(fā)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
(5)古詩積累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理解:空曠的山中剛下過一場雨,天氣清涼,傍晚時分讓人感受到陣陣秋意。皎潔的月光透過松林灑落下來,清澈的泉水從石頭上潺潺流過。竹林里傳來喧笑聲,原來是一群洗衣的女子歸來了,蓮葉晃動,原來是漁船順流而下。任憑春天的花草凋謝,可我還是愿意留在這里,長久居于此地。
第5課:《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1.課題解讀
講述了一夜秋風,一夜秋雨后,"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上學路上法國梧桐和水泥道的變化,然后開始觀察,發(fā)現(xiàn)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
2.課文重點解讀
(1)一夜秋風,一夜秋雨。
理解:“秋風"秋雨”兩個詞交代了季節(jié)、天氣,“一夜"寫出了刮風、下雨持續(xù)的時間之長。這里獨句成段,運用反復(fù)手法,節(jié)奏更加舒緩,抒情意味更濃,畫面感更強,給人綿延悠長的感覺,讓人不由自主地去想象那刮了一夜的瑟瑟秋風,那下了一夜的綿綿秋雨。
(2)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閃發(fā)光的地毯。
理解:這兩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鋪滿落葉的水泥道比作一塊彩色的地毯,把落葉比作印在地毯上的圖案,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秋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3)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理解:這句話描寫水泥道上的每片落葉?!办偬薄捌秸?兩個詞語,寫出了落葉緊密地、平整地貼合在濕漉漉的水泥道上的狀態(tài),與“粘”字相呼應(yīng),把水泥道之美描繪得細致入微。“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照應(yīng)題目中的“金色巴掌”。
(4)你瞧,這多像兩只棕紅色的小鳥,在秋天金黃的葉叢間,愉快地蹦跳著,歌唱著……
理解:這句話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小雨靴比作小鳥,形象地寫出了“我"穿著小雨靴在落葉間行走的樣子。
3.主題概括
課文寫一夜秋雨后水泥道上落滿了金色的梧桐樹葉,將水泥道裝扮得更美了。作者小心地走在水泥道上,“第一回覺得,門前的水泥道真美啊”,表達了作者對雨后美景的贊美、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4.學有所得
大自然多么美麗??!那明朗的天空,亮晶晶的水洼,金黃金黃的葉子,鋪滿落葉的水泥道…只要我們學會用眼發(fā)現(xiàn),用心感受,美就在我們身邊!
5.結(jié)構(gòu)導(dǎo)圖
6.問題探究
(1)讀完這篇課文,你覺得怎樣才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
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只要你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就能發(fā)現(xiàn)它。
(2)怎樣圍繞一種景物細致描?
理解:圍繞一種景物細致描摹,就是所寫景物是唯一的,但要從多方面、不同角度進行細致入微的描寫,展現(xiàn)所寫景物之美。
如: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閃發(fā)光的地毯,從腳下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
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們排列得并不規(guī)則,甚至有些凌亂,然而,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3)如何圍繞一種景物細致描?。?/p>
①抓住景物特點細致描繪。所謂特點,就是事物獨特、與眾不同的地方。描寫景物,只有認真觀察,才能精準捕捉事物特點。
②調(diào)動多種感官體驗。描寫景物,我們習慣描摹對景物的視覺感受,結(jié)果文章如同一幅靜止、無生機的平面畫。如果能調(diào)動多種感官,從不同角度去描摹,文章就會生動許多。
③恰當運用修辭手法。描寫景物不能泛泛而論,例如,寫花紅,紅到什么程度呢?如果寫成“花紅得像雞冠一樣”,就能給人具體細致的感覺了。
7.課外拓展
(1)作者簡介
張秋生,詩人、兒童文學作家。
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靜??h人,長期從事少兒報刊編輯工作,曾任少年報社總編輯,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上海作家協(xié)會理事、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
從少年時代開始,喜歡閱讀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于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發(fā)表兒童文學作品,所寫詩篇及歌詞《喂得豬兒肥油油》《火車向著韶山跑》《我和星星打電話》等曾在少年兒童中廠為流傳。
80年代開始創(chuàng)作童話作品,所寫“小巴掌童話”將詩、散文、童話揉為一體,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兒童情趣和內(nèi)涵,頗受小讀者喜愛。
曾出版詩集、童話集、散文集《校園里的薔薇花》《小巴掌童話百篇》《新編小巴掌童話百篇》《張秋生童話精選》《森林里的紅鬼和藍鬼》《傻瓜魔法師》《騎在掃帚上聽歌的巫婆》《閣樓上的童話》等70多種。
作品曾獲新時期兒童文學獎、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冰心圖書新作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張?zhí)煲硗捲⒀元?,及臺灣楊喚兒童文學獎等多種獎項。
(2)描寫落葉的詩句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毒鸥琛は娣蛉恕?/p>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曹《燕歌行》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獎亍肚镲L辭》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鸥Α兜歉摺?/p>
落葉不更息,斷蓬無復(fù)歸?!n愈《落葉送陳羽》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拙右住堕L恨歌》
(3)與梧桐有關(guān)的詩(詞)句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犊兹笘|南飛》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獪赝ン蕖陡┳?/p>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
(4)法國梧桐樹
法國梧桐樹,大喬木,高20-30m,樹冠闊鐘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狀剝落。幼枝、幼葉密生褐色星狀毛。葉掌狀5-7裂,深裂達中部,裂片長大于寬,葉基闊楔形或截形,葉緣有齒牙,掌狀脈;托葉圓領(lǐng)狀。花序頭狀,黃綠色。多數(shù)堅果聚全葉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長,呈刺毛狀,果柄長而下垂?;ㄆ?-5月;果9-10月成熟。
它是世界著名的優(yōu)良庭蔭樹和行道樹。適應(yīng)性強,又耐修剪整形,是優(yōu)良的行道樹種,廣泛應(yīng)用于城市綠化,在園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曠地,列植于甬道兩旁,尤為雄偉壯觀,又因其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并能吸收有害氣體,作為街坊、廠礦綠化頗為合適。
第6課:《秋天的雨》
1.課題解讀
課文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
2.課文重點解讀
(1)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
理解:這是本段總起句,也是比喻句,“是"是喻詞,把“秋天的雨”比作“鑰匙”,形象地寫出秋雨是開啟秋天大門的鑰匙。
(2)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理解:“五彩繽紛”描繪出秋天絢麗多彩的美麗景象,下文中各種表示顏色的詞語交替出現(xiàn),將秋天獨有的色彩自然而然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突顯了秋景的迷人。這句話是該段的總起句,總述秋天的顏色“五彩繽紛",下文中黃色的銀杏樹、紅紅的楓葉、金黃色的田野、橙紅色的果樹和美麗的菊花等都是圍繞色彩來寫的。同時,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秋天顏色之多。
(3)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理解:作者把葉子想象成一把把小扇子,非常形象。用“扇走”把銀杏葉當作人來寫,讓銀杏葉動起來,活起來。
(4)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理解:把楓葉想象成郵票,特別形象?!帮h哇飄哇"應(yīng)該讀慢一些。“飄”與風有關(guān)系,所以右邊是“風"。
(5)橙紅色是給果樹的,橘子、柿子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nèi)フ兀?/p>
理解:“你擠我碰”“爭著"這些詞語對秋天的果實進行了動態(tài)化的描寫,讀起來更有味道。朗讀的時候可以讀得輕快活潑一些,讀出水果們“你擠我碰”的情景。
(6)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雨里頻頻點頭。
理解:“頻頻點頭"是指菊花在秋風秋雨中搖曳,寫出了菊花美麗姿態(tài)。朗讀時可以想象著動態(tài)畫面,讀得輕快一些。
(7)秋天的雨,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梨香香的,菠蘿甜甜的,還有蘋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氣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
理解:“香香的”“甜甜的"好多好多香甜的”寫出了秋雨帶來的氣味是如此甜美?!岸?字賦予氣味以人的特點,讓人感覺水果的氣味就像頑皮可愛的孩子在與人們捉迷藏。
(8)小朋友的腳,常被那香味勾住。
理解:“勾住”是說小朋友被水果好聞的氣味給吸引住了。“勾住"一詞將秋雨帶來的香味寫得細致入微,化無形為有形。
3.主題概括
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為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本文以秋雨為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描繪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4.學有所得
秋天是五顏六色的季節(jié),秋天是萬物豐收的季節(jié),秋天是生機勃勃的季節(jié),秋天是歡樂的季節(jié)。我喜歡秋天的雨,更喜歡秋天的大地。
5.結(jié)構(gòu)導(dǎo)圖
6.問題探究
(1)你覺得“五彩繽紛”僅僅是指顏色很多嗎?還包含什么呢?
“五彩繽紛"不僅指顏色很多,而且表示絢麗多彩,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
(2)課文從三個方面寫了秋天的雨,和同學交流你最感興趣的部分。
課文從秋天植物的色彩、果實的氣味、小動物的活動和樹木的樣子三個方面寫了秋天的雨。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秋天植物的色彩這一部分。因為這部分內(nèi)容運用了大量比喻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秋天的色彩美,讀這段文字,我仿佛進入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3)想象一下,秋天的雨還會把顏色分給誰呢?
它把白色給了棉花,白白的棉花像一團團雪,搖呀搖呀,搖走了大地上的熱氣。
它把紫色給了葡萄,紫色的葡萄像一個個娃娃,歡笑著、蹦跳著,迎來了絢麗的秋天。
它把藍色給了藍天,藍藍的天空像一匹藍綢子,慢慢地鋪向遠方。
(4)學了這篇課文,你認為秋天是一個什么樣的季節(jié)?如果你是秋雨,你準備給誰帶去什么?
我認為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如果我是秋雨,我準備給農(nóng)民伯伯送去涼爽……
7.課外拓展
(1)描寫秋天的4個字詞語
天高云淡秋風送爽秋菊怒放秋色迷人金桂飄香
果實累累秋意深濃秋月寒江天高云淡秋風紅葉
北雁南飛滿山紅葉五谷豐登蘆花飄揚春花秋月
紅衰翠減霜天紅葉楓林盡染一葉知秋秋陽杲杲
丹楓迎秋稻谷飄香春華秋實萬代千秋霜氣橫秋
天高氣清秋高氣爽秋高氣肅金桂飄香桂子飄香
梧桐葉落玉露生寒盈盈秋水葉落知秋望穿秋水
秋收冬藏秋毫之末秋風過耳金風送爽雁過留聲
天朗氣清春種秋收
(2)描寫秋雨的句子
秋雨,沒有春雨般細膩溫柔,也沒有夏雨般豪爽熱烈,卻是如此的寧靜、典雅。秋雨中,我領(lǐng)略到了一種煙霧般的渺茫,一種水晶般的清爽。
秋雨,悄然無聲地飄落著,像是無數(shù)蠶姑娘吐出的銀絲,密密地斜織著,為天地間掛上了一道珠簾。
夜雨瀟瀟,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躺在床上,聆聽窗外的雨聲,如歌般美妙,如詩般愜意,好似行云流水,又宛似一位嬌滴滴的姑娘在竊竊私語。
(3)描寫秋天的好段
秋天到了,秋風吹來讓人覺得有些涼。小紅把窗戶關(guān)上,穿上秋裝跑到院子里玩,看見蘋果樹上掛滿了紅通通的大蘋果,幾片黃葉隨風飄落,像蝴蝶在飛舞。草地像鋪上了金黃的地毯。菊花開放了,黃的、白的,像一只只絨球,真好看!兩只燕子從屋里飛出來,對小紅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小主人,我們要去南方過冬,明年春天再見!”
秋天真是個快樂的季節(jié)!
(4)經(jīng)典國學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理解: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
(5)描寫秋雨的詩句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钯R《李憑箜篌引》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钌屉[《夜雨寄北》
闌風伏雨秋紛紛,四海八荒同一云?!鸥Α肚镉陣@》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醪g《芙蓉樓送辛漸》
(6)名段欣賞。
秋天是傍晚最好。夕陽輝煌地照著,到了很接近山邊的時候,烏鴉都要歸巢去了,三四只一起,兩三只一起急匆匆地飛去,這也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更有大雁排成行列飛去,隨后越看去變得越小了,也真是有趣。到了日沒以后,風的聲響及蟲類的鳴聲,不消說也都是特別有意思的?!铡で迳偌{言《枕草子》
第7課:《聽聽,秋的聲音》
1.課題解讀
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贊美了秋天。
2.課文重點解讀
(1)聽聽,秋的聲音,大樹抖抖手臂,“唰唰”,是黃葉道別的話音。
理解:這一句把秋天黃葉的飄落寫成是大樹抖臂的結(jié)果,讓我們仿佛看到了黃葉飛舞的秋色。
(2)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送來一片豐收的歌吟。
理解:群雁追白云,多么迷人的秋景。把大雁的叫聲寫成是人的叮嚀,形象、生動,同時也讓我們聯(lián)想到大雁仿佛在說:“秋天到了,我要到南方去了!再見!朋友們!”
(3)聽聽,走進秋,走進這遼闊透明的音樂廳,你好好好地去聽——秋的聲音。
理解:把秋天的大自然比作遼闊的音樂廳,說明秋天的大自然里充滿各種聲響,這些聲響像動聽的音樂一樣值得我們?nèi)ジ惺?、欣賞。
(4)聽聽,秋的聲音,從遠方匆匆地來,向遠方匆匆地去。聽聽,我們?nèi)ヂ犌锏穆曇簟?/p>
理解:這是對全詩的總結(jié),收束全文。既表達出對秋天留戀、不舍,也是對我們的邀請,邀我們?nèi)ス蚕砬锾斓拿馈?/p>
3.主題概括
這首詩歌描寫了秋天大自然一些特有的聲音——落葉的唰唰聲蟋蟀的嗶聲、大雁的叮嚀和秋風的歌吟,說明秋的聲音藏在大自然的許多事物中,需要我們細細聆聽。
4.學有所得
秋天的聲音是美妙的,它藏在飄落的樹葉里,藏在小蟲的低吟中,藏在鳥兒的鳴叫里,藏在田野豐收時…讓我們在秋的懷抱里靜聽大自然的聲音,置身于秋天的“音樂廳"里,感受秋的美好!
5.結(jié)構(gòu)導(dǎo)圖
6.問題探究
(1)想象一下:大雁可能會叮嚀什么?秋風送來的歌吟又會是怎樣的?通過這些想象,理解“叮嚀”“歌吟"的意思。
示例:大雁會對朋友說:“親愛的朋友,不要傷心,明年春天我們還會再相見!”秋風會唱一首秋天的贊歌,贊美勤勞的人們又迎來一個豐收的好年景。通過這些想象,我覺得“叮嚀"指反復(fù)地囑咐,“歌吟”的意思是歌唱。
(2)第5小節(jié)也是寫秋天的聲音,和前三小節(jié)的聲音相同嗎?
不相同。這里用排比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秋天的大自然中到處都有秋的聲音。這些都是一種可以心領(lǐng)神會而不能聽見的聲音,其實是秋天給人的感受。我想到了秋天里黃葉飛舞、菊花綻放、莊稼豐收的美好景象。
(3)讀到這些秋的聲音,你的眼前展現(xiàn)出什么畫面?
①“大樹抖抖手臂”,讓我們仿佛看到黃葉飛舞的宜人秋色。
②“大雁追上白云”,展現(xiàn)的是秋高氣爽,大雁南飛的開闊景象。
③“秋風掠過田野”,呈現(xiàn)了稻谷飄香,金風送爽的畫面。
(4)秋的聲音還藏在哪些不易察覺的事物里?
在每一片葉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顆飽滿的谷粒里。
(5)這首詩是怎樣將秋天的聲音寫得形象生動的?
這首詩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運用擬聲詞和修辭手法來刻畫聲音,如“唰唰”形容落葉的聲音,“嚁嚁"描寫蟋蟀的聲音,它們使秋天的聲音具體可感;“叮嚀”則是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寫了大雁的叫聲。詩中還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描寫了一些無聲的聲音。這樣,秋天的聲音就顯得具體形象,十分具有感染力了。
(6)怎樣運用聲音描寫來反映事物的特征?
本文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通過運用象聲詞或其他修辭手法來刻畫聲音,如“唰唰"是形容落葉的聲音,“嚁”是描寫蟋蟀的聲音,“叮嚀"則是描寫大雁的叫聲;作者還用排比的手法描寫了一些藏在不易察覺的事物中、只可意會卻不能聽見的聲音,將秋天的聲音寫得形象具體,十分具有感染力。
7.課外拓展
(1)描寫秋景的名句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杜甫《秋野》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虾迫弧对绾嫌袘选?/p>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畎住缎葜x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2)經(jīng)典國學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理解:新雨過后山谷里空曠清新,深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清澈的泉水在碧石上流淌。竹林里少女喧笑洗衣歸來,蓮葉晃動處漁船輕輕搖蕩。春天的美景雖然已經(jīng)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連。
(3)蟋蟀
在北美洲,已記載的蟋蟀有成百上千種。昆蟲學家對有多少種蟋蟀還有爭議。一般而言,蟋蟀大約一英寸長,有強壯的后腿和長的觸角。他們有翅膀,但是很少飛行。他們是優(yōu)秀的跳遠能手,使用腿是逃離捕食者的本能反應(yīng)。夏秋之末,一個雌蟋蟀能在土壤中下300個左右的卵。有些卵越冬后能成功地變成蛹或者成蟲。有些卵則要到春天才孵化。一歲的蟋蟀是珍品。蟋蟀什么東西都吃。他們吃植物、死的昆蟲、種籽、皮革、紙張和舊布(特別是被食物或者汗水浸漬的衣服)。他們特別喜愛羊毛和絲綢。在古代中國和日本,蟋蟀因為其美妙的旋律而被視為寵物。蟋蟀被譽為會唱歌的昆蟲。人們把蟋蟀放在臥室中,這樣在晚上就能聽到小夜曲。有錢人把它放在金籠子里,不富裕的人就用樹木和竹子做的籠子代替。
(4)樹木為什么會在秋天落葉
秋風起了,天氣漸漸涼了,花謝了,草枯了,樹葉也紛紛揚揚地從樹上飄落下來,為什么樹木會在秋天落葉呢
原來,秋天到了,氣溫明顯下降,雨水也很少,樹木的根吸收水分的能力也降低了,光合作用的效率更是大大降低了。樹木只有落下許多樹葉,才能保留水分、養(yǎng)料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樹木在秋天落葉的另一個原因是葉子里的一些細胞形狀變圓,互相分開了,使葉子和樹枝相連的力量慢慢地減弱了。最后,秋風一吹,樹葉就落了下來。
(5)為什么秋天的天空一片晴朗
原來,秋天的空氣較冷,水分不容易被蒸發(fā)。秋天還常刮大風,風一來,空中的塵埃全被吹散了。因此,秋天的天空很晴朗。
(6)秋天的綠葉為什么會變色
所有的樹葉中都含有綠色的葉綠素,樹木利用葉綠素捕獲光能并且在葉子中其他物質(zhì)的幫助下把光能以糖等化學物質(zhì)的形式存儲起來。除葉綠素外,很多樹葉中還含有黃色、橙色以及紅色等其他一些色素。雖然這些色素不能像葉綠素一樣進行光合作用,但是其中有一些能夠把捕獲的光能傳遞給葉綠素。在春天和夏天,葉綠素在葉子中的含量比其他色素要豐富得多,所以葉子呈現(xiàn)出葉綠素的綠色,而看不出其他色素的顏色。
當秋天到來時,白天縮短而夜晚延長,這時樹木開始落葉。在落葉之前,樹木不再像春天和夏天那樣制造大量的葉綠素,并且已有的色素,比如葉綠素,也會逐漸分解。這樣,隨著葉綠素含量的逐漸減少,其他色素的顏色就會在葉面上漸漸顯現(xiàn)出來,于是樹葉就呈現(xiàn)出黃、紅等顏色。
(7)為什么果熟落地
原來果實的果柄與果樹的枝條之間由一些纖維連著,當果實成熟后,這些纖維就衰老了,獲取的營養(yǎng)不夠用,就在果柄根部形成一個離層,再也不能把果實與果樹枝聯(lián)系在一起,果實就從樹上掉下來。
語文園地
1.交流平臺。
讀書的時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詞語,你會怎么辦?
(1)查字(詞)典
理解:這是我們最常用、最直接、最受益的方法。
(2)運用組合法理解詞語。
理解:一個詞語,通常由幾個字或幾個詞構(gòu)成,所以我們可以先分開理解字義、詞義,再組合起來就好理解了。如“忠勇”一詞,“忠"是忠誠的意思,“勇”是勇敢的意思,“忠勇"就可解釋為忠誠勇敢。
(3)運用換詞法理解詞語。
理解:漢語中的詞匯是非常豐富的,有些詞可以用意思相近的詞語來代替理解,如“美麗”一詞,它的同義詞有好看、漂亮等;有些詞可以在意思相反的詞前加“不"來進行對比理解,如“蜻蜓的眼睛很大,結(jié)構(gòu)很復(fù)雜”,句中“復(fù)雜"的反義詞是簡單,加上“不”,那么“復(fù)雜"可以用“不簡單”來代替理解。
(4)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理解:讀書時要瞻前顧后,在課文中找出相關(guān)的詞語、句子或段落來理解詞語。對于生疏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多讀幾遍,認真揣摩其大概意思。
另外,查看注釋、向他人請教、猜一猜等方法,都可運用。當然,要準確而快速地理解詞語,最主要的還是要靠我們平時多閱讀,多思考,多在語言實踐中進行訓練。
(5)借助插圖。
小馬,你把這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吧
馱:背,指小馬背上背東西。
(6)分解組合法
今天的天氣真涼爽啊。
“涼"有清涼的意思,“爽”是爽快的意思,“涼爽"就可解釋為清涼爽快。
2.詞句段運用
(1)你會用哪些詞語來形容不同的季節(jié)?
春:暖和春光明媚
夏:
秋:
冬:
理解:本題是要求寫形容不同季節(jié)的詞語。寫的時候可以從氣溫、景物特色等方面來形容,也可以調(diào)動自己平時的積累,或者根據(jù)生活中的觀察、體驗來寫。
參考答案:春:暖和暖洋洋春暖花開春意盎然萬象更新
夏:炎熱驕陽似火暴雨如注酷暑難耐烈日當空
秋:涼爽金風送爽秋高氣爽秋風習習碩果累累
冬:嚴寒寒風凜冽冰天雪地天寒地凍鵝毛大雪
(2)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下面加點詞語的意思的?
①聽了老師的這番話,我憧憬著即將到來的一天,期待著在活動中有出色的表現(xiàn)。
②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媽媽會責備他。
理解:理解詞語的意思時,可結(jié)合詞語所在的語境及句中重點提示的詞語(近義詞)來理解。如第一句中的“憧憬”可根據(jù)“期待"來理解;還可以用近義詞替換的方法理解為向往”。第二句中的“忐忑不安"一詞可以根據(jù)“忐忑”的字形來理解為“內(nèi)心上下不定,心神不定";也可根據(jù)“不安”來理解為“內(nèi)心不安定";還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理解:因為“打碎了花瓶”,害怕爸爸媽媽責備,所以內(nèi)心就很不安定。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查字(詞)典。
參考答案:憧憬:期待;向往。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2.書寫提示。
(1)進入三年級,我們要嘗試學習使用鋼筆書寫。你會使用鋼筆嗎?怎樣才能寫好鋼筆字呢?
理解:本次要求寫的8個字中,都含有橫、豎的筆畫,書寫時要注意字的整體架構(gòu),橫畫要平,間隔要均勻。字中連著兩橫的,要根據(jù)在字中的具體情況,確定長短,如鋪、票、臂、假;連著三橫的,一般是中橫短,下橫長,如狂、排、蓋、寒。豎畫要直,兩豎畫的,一般是左低右高,如排、寒。
(2)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海上鉆井平臺聘用駕駛員安全服務(wù)合同
- 2025年度汽車駕駛員勞動合同續(xù)簽與交通違法行為責任協(xié)議
- 2025年度綠色交通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融資協(xié)議書
- 施工單位關(guān)于施工方案調(diào)整的工作聯(lián)系函
- 遠程教育技術(shù)在小學教育中的應(yīng)用
- 高處墜落機械傷害搶救應(yīng)急預(yù)案格式
- 二手車質(zhì)押貸款合同范文
- 不履行租賃合同起訴書范本
- 臨時聘請合同書
- 上海市糧食買賣合同參考樣本
- 弱電智能化勞務(wù)分包合同
- 電網(wǎng)調(diào)度基本知識課件
- 環(huán)境與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手冊
- 甲狀腺乳腺外科ERAS實施流程(模板)
- 2025屆高考語文復(fù)習:小說人物+課件
- 村委會2025年工作總結(jié)及2025年工作計劃
- GB/T 19411-2024除濕機
- 欠薪證明協(xié)議書(2篇)
- 注射泵操作使用課件
- 2024年全國新高考1卷(新課標Ⅰ)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詳解)
- 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新舊教材知識差異盤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