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金屬的化學性質(練習)(原卷版)_第1頁
2.2金屬的化學性質(練習)(原卷版)_第2頁
2.2金屬的化學性質(練習)(原卷版)_第3頁
2.2金屬的化學性質(練習)(原卷版)_第4頁
2.2金屬的化學性質(練習)(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jié)金屬的化學性質【同步練習】一、選擇題1.如圖所示為人們總結出來的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常溫下,鋁制品比鐵制品更容易腐蝕B.排在氫前面的金屬可以把酸里的氫置換出來C.排在前面的金屬可以將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D.銅器時代早于鐵器時代,這與兩種金屬的活動性有一定關系2.用等質量的鋅、鐵、鎂三種金屬分別與三份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同的稀鹽酸充分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反應后可能沒有剩余的金屬是鋅和鐵B.反應后不一定有剩余的金屬是鎂C.根據(jù)圖像分析,金屬鎂產生氫氣最多D.曲線X、Y、Z分別表示鋅、鐵、鎂的反應情況3.某溶液中含有和,向其中逐漸加入一定質量的鐵粉,并繪制加入鐵的質量與溶液中溶質種類的關系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b兩點,溶液的質量相等B.當溶質種類為1種時,金屬單質種類可能為1種C.當溶質種類為2種時,金屬單質種類可能為2種D.當溶質種類為3種時,金屬單質的種類也為3種4.將質量相等的Mg、Al、Zn三種金屬分別放入質量和質量分數(shù)均相等的三份稀硫酸中,反應結束后,生成氫氣的質量關系不可能的是()A.B.C.D.5.小明同學在一定質量的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充分反應后,他對反應過程進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四個圖像(橫坐標表示加入鐵的質量),其中正確的是(

)A.B.C.D.6.在5.6g鐵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應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體質量與所加溶液總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所加溶液質量為M1g時,生成Cu的質量為m1gB.bc段發(fā)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應C.m3的值為21.6D.e點溶液中不含Cu(NO3)27.向質量均為m的鋅粉和鐵粉中分別滴加100g同濃度的稀硫酸,反應過程中產生氣體的質量與所加稀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表示的是鋅和稀硫酸反應的情況B.反應后均得到無色溶液C.由圖可知,鋅比鐵的化學活動性強D.反應結束后兩種金屬均有剩余,所得溶液的質量相等8.小樂將未經打磨的鋁片放入一盛有稀鹽酸的容器后,將容器密封。容器內的氣壓變化如圖所示。則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段氣壓顯著增大的唯一原因是鋁與稀鹽酸反應產生大量氫氣B.段氣壓變化不明顯的原因是鋁表面的氧化鋁先與稀鹽酸反應C.段鋁與稀鹽酸反應速率先變快后變慢,導致變慢的主要原因是稀鹽酸的濃度降低D.段氣壓逐漸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應結束后溫度降低9.如圖是探究鐵銹蝕條件的裝置。調節(jié)L端與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緊木塞,一周后下列推斷正確的是()A.b管中鐵釘一樣會銹蝕B.L端液面比R端液面低C.該實驗能說明鐵銹蝕與空氣、水都有關D.若將a管中的水改為食鹽水能加快鐵的銹蝕10.化學小組為探究鋁、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方案,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由實驗甲可知金屬活動性:B.由實驗乙可知金屬活動性:C.由實驗甲、乙、丙可知金屬活動性:D.實驗甲中的改為不能完成本實驗探究11.向盛有10g49%稀硫酸的燒杯中加入5.6g的鐵粉,充分反應后有固體殘留,時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整個過程燒杯中溶液的質量隨時間的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12.7 B.a→b點,溶液的pH一直增大C.c點時,燒杯中有4種物質 D.d點固體,加入鹽酸有氣泡產生12.如圖為銅片的系列變化,下列推斷不正確的是()A.銅片表面上的黑色物質是B.方法1發(fā)生的反應類型是置換反應C.方法2中現(xiàn)象為銅片上的黑色物質逐漸溶解,溶液變?yōu)樗{色D.若方法1、方法2均完全反應,則銅片的質量相等13.為了從含有的工業(yè)廢水中回收和硫酸亞鐵晶體,某學習小組設計并完成了以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固體中只含有 B.試劑是稀硫酸C.溶液中的溶質為和 D.操作用到的玻璃儀器只有燒杯和玻璃棒14.燒杯中盛有等質量的鋅粉和鐵粉,向其中不斷加入氯化銅溶液,測得燒杯中剩余固體的質量寫加入氯化銅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ab段發(fā)生的是鐵與氯化銅的反應B.向b點所得固體中加入稀鹽酸,無氣泡產生C.c點所得溶液呈淺綠色D.d點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有2種15.小王在進行物質的轉換學習時,完成了如圖所示實驗,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A.燒杯②中溶液一定含有鹽酸 B.燒杯③中溶液一定沒有氯化銅C.燒杯③中的固體一定含有銅 D.燒杯③中溶液為氯化鐵溶液16.建立模型是科學學習中常用的方法。向等質量的鋅粉和鐵粉中,分別加入相同質量分數(shù)的稀硫酸。下列模型能正確反映實驗中產生氫氣質量與加入硫酸質量之間關系的是()A.B.C.D.17.根據(jù)金屬與酸反應的知識繪制了如下關系圖,下列選項正確的是()A.表示向等濃度、等質量的鹽酸中逐漸加入鋁粉和鐵粉B.表示向等濃度、等質量的鹽酸中逐漸加入鋁粉和鐵粉C.表示向等質量的鋅粉和鐵粉中逐漸加入等濃度的稀鹽酸D.表示向等濃度、等質量的鹽酸中加入等質量的鐵粉和鋅粉18.將等質量的鎂、鐵、鋅,分別放入三份質量分數(shù)相同的稀鹽酸中,反應生成的氫氣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jù)圖中信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圖線y表示鎂的反應情況 B.鎂一定過量C.鋅一定過量 D.鎂消耗稀鹽酸的質量最大19.等質量的x、y兩種金屬(在鹽中均顯+2價)分別和足量的等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反應,產生氣體的質量與消耗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相對原子質量:x<yB.金屬活動性順序:x>yC.b點時,x、y兩種金屬均完全反應D.a點時,x、y兩種金屬消耗鹽酸的質量相等20.小柯為比較Mg、Fe、Cu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實驗后把兩試管中的物質倒入燒杯中(如圖乙)發(fā)現(xiàn)燒杯內的紅色固體明顯增多,充分反應后過濾。則濾液中含有的金屬離子一定有()A.Mg2+ B.Mg2+和Fe2+ C.Fe2+和Cu2+ D.Mg2+、Fe2+和Cu2+21.向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液中滴加稀硫酸時有氣泡產生。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濾液中一定有鐵、銅、銀,可能有鋁B.濾液中的溶質只有Al(NO3)3和Fe(NO3)2C.濾液中一定有Fe(NO3)2可能有Al(NO3)3D.濾液中定有Al(NO3)3和Fe(NO3)2,可能有Cu(NO3)222.小樂對硝酸銀、硝酸銅和硝酸鋅的混合溶液進行了圖示操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濾液中的陽離子為Fe3﹢和Zn2﹢B.濾渣中的物質為銀、銅和鐵C.濾液的質量大于混合溶液的質量D.向濾液中滴加稀鹽酸會出現(xiàn)白色沉淀二、填空題23.將金屬銅進行如下實驗:向得到的C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滴加Ba(OH)2溶液的質量與產生沉淀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1)寫出Cu→A的化學方程式______;(2)寫出C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______。24.人類對科學規(guī)律的認識常需經歷漫長的探索過程,對金屬活動性規(guī)律的認識也是如此。(1)1625年格勞貝爾發(fā)現(xiàn)將金屬放入稀鹽酸中會“消失”,這為發(fā)現(xiàn)金屬活動性順序奠定了基礎。小衢選用錫、銅、鋅三種金屬重溫實驗,則會“消失”的金屬有_________。(2)1766年卡文迪許用金屬與酸反應制取了一種可燃性氣體,他稱之為“可燃空氣”,其實該氣體就是_________。從此為探索金屬活動性打開了新思路(3)1865年貝開托夫經過大量的實驗得出了金屬活動性規(guī)律。小衢運用該規(guī)律開展實驗,在硝酸銀和硝酸亞鐵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鋅粉,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與加入鋅粉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則b點時溶液中所含的金屬陽離子有_________。25.將形狀相同、質量相同的A、B兩種活潑金屬薄片(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均為+2價)同時放入足量的盛放稀鹽酸的燒杯中,產生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1)A、B兩種金屬的活潑性比較強的是______;(填“A”或“B”)(2)A、B兩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比較大的是______;(填“A”或“B”)(3)如果A和B對應的金屬有:①Mg和Fe②Zn和Fe③Zn和Cu,則A、B可能是______(填序號)。26.將含有CuSO4、FeSO4、ZnSO4的廢液倒在廢液缸里,為回收有關金屬和鹽,同學們設計了如圖的實驗方案,試回答:(1)金屬X是___________(填化學式)。(2)若實驗過程中的物質損失可以忽略,最終所得硫酸鋅的質量___________(填“>”、“<”或“=”)原廢液中硫酸鋅的質量。要計算該廢液中硫酸銅質量,必須要稱量固體___________(填“A”、“B”、“C”或“D”)的質量。三、簡答題27.某同學為探究銅鐵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先后進行了四次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請分析與計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所取合金的質量/g10102020所加稀硫酸的質量/g10012080180生成氫氣的質量/g0.20.20.2X(1)表中X=___________;(2)第___________次實驗中,稀硫酸過量;(3)求銅鐵合金中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