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復習教案_第1頁
高三語文復習教案_第2頁
高三語文復習教案_第3頁
高三語文復習教案_第4頁
高三語文復習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高三語文復習教案高三語文復習教案1

一、散文的定義

現(xiàn)代散文,是指與小說、詩歌、戲劇并列的一種文學體裁,對它又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

廣義的散文,是指詩歌、小說、戲劇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學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議論抒情為主的散文外,還包括通訊、報告文學、隨筆雜文、回憶錄、傳記等文體。隨著寫作學科的發(fā)展,許多文體自立門戶,散文的范圍日益縮小。

狹義的散文是指文藝性散文,它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學樣式。這是我們考試中所使用的概念。

二、散文的分類

散文具有記敘、議論、抒情三種功能,與此相應,散文可分為記敘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議論性散文三種。

1.記敘散文

以記敘人物、事件、景物為主的散文,稱為記敘散文。

記敘散文敘事較完整,寫人人物形象鮮明,描寫景物傾注作者的情感。這類散文與短篇小說相似,但又有明顯的區(qū)別。就敘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節(jié)完整,更不追求曲折變化,而小說對敘事的要求要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敘事的時候需要飽蘸情感,小說的情感則主要由人物體現(xiàn)出來,不須作者明確抒發(fā)。就寫人而言,小說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虛構出來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則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進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對人物進行寫意式的描繪。

根據(jù)該類散文內容的側重點不同,又可將它區(qū)分為記事散文和寫人散文。

偏重于記事的散文以事件發(fā)展為線索,偏重對事件的敘述。它可以是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如許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幾個片斷的剪輯,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敘事中傾注作者真摯的感情,這是與小說敘事最顯著的區(qū)別。

偏重于記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線條勾勒,偏重表現(xiàn)人物的基本氣質、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魯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實是它與小說的區(qū)別。

另外,這類散文中還有一種偏重于描寫景物的游記性散文。它的內容十分廣泛,山川景色、風俗民情、名勝古跡都屬記游范圍。游記散文最主要的特點是:作品所描寫的景物必須完全真實,不允許夸飾和虛構;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實錄,而是作者融情于物,達到情景交融。

2.抒情性散文

主要用以抒發(fā)作者主觀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

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與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強想象更豐富,語言更具有詩意。

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比興、擬人等方法,通過對外在形象的描繪來傳達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這類散文最常用的手法。而直抒胸臆的方法,在文章中可以出現(xiàn),但通篇用此一法者并不多見。

托物言志式散文,即象征性散文,作者將情感融于某個具有象征意義的具體事物,借助象形聯(lián)想或意蘊聯(lián)想把主觀情感表現(xiàn)出來。如楊朔的多數(shù)散文,矛盾的《白楊禮贊》等。

借景抒情的散文,將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賦景物以生命,明寫景,暗寫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劉白羽的《日出》等。

3.議論性散文

以發(fā)表議論為主的散文稱為議論散文。

它與抒情散文一樣注重情感的抒發(fā),不同的是議論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散文重于感情。

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議論文,用事實和邏輯來說理,而主要用文學形象來說話,是一種文藝性的議論文。

它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嚴密的邏輯;既要以情動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爐,合政論與文藝于一體。魯迅先生的雜文、陶鑄的《松樹的風格》等都是典型的議論散文。

三、散文的特征

散文的文體特征概括來說就是“形散神聚”。所謂的“形”應指散文中用來表情達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等。“形”的“散”體現(xiàn)在聯(lián)想的廣泛、時空的縱橫等方面,但目的卻是統(tǒng)一的——用來表現(xiàn)理念、抒發(fā)情感的、闡述哲理、表達志趣、寄寓情趣等。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神聚”。例如:《窗》就是通過描述一系列與窗相關的事物來闡述哲理,《荷塘月色》就是通過寫景來抒發(fā)情感,《說不盡的狗》就是寄寓一種生活、藝術和思想中蘊含的情趣。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較強的紀實性

散文具有較強的紀實性質。主張“大

教案《高三語文第一輪復習《文學類文本散文閱讀的探究》教學設計》,來自網(wǎng)!

實小虛”:“散文寫作,在選材上也并不是絕對地排斥任何虛構的。也就是說,在保持題材上大體真實(請注意,這里的概念并不等同于文學科學中的‘真實性’的含義,故稱之為‘題材的紀實性質’)的前提下,某些細節(jié)的虛構,乃至某個次要人物的虛擬,不但在創(chuàng)作實踐上是有成例的,被允許的,而且有時甚至是很必要的?!P鍵則是要‘大實小虛’?!?韓少華《散文散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寫作論》)

盡管散文的細節(jié)可以虛構,但散文中的情感是絕對真實的,這一點也應該是散文真實性的一個重要側面。

2.取材的廣泛性。

散文的內容涉及自然萬物、各色人等、古今中外、政事私情……可以說是無所不包、無所不有的??梢詫憞鴥韧夂蜕鐣系拿?、斗爭,寫經濟建設,寫文藝論爭,寫倫理道德,也可以寫文藝隨筆,讀書筆記,日記書簡;既可以是風土人物志、游記和偶感錄,也可以是知識小品、文壇軼事;它能夠談天說地,更可以抒情寫趣。凡是能給人以思想啟迪、美的感受、情操的陶治,使人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心曠神怡的,都可選作散文的題材。

寫散文要選取揭示“人類那種崇高感和莊嚴感”的材料,要選取反映具有“超世俗的審美理想、審美情趣”的材料。

3.形式的靈活性

散文取材廣泛,內容豐富,為其服務的形式也靈活多樣,不拘一格。

①結構多種多樣

散文的結構形式不拘一格:有的按時間發(fā)展先后順序或以空間轉移為序組織材料,如《小桔燈》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的以作者的思想認識和感情變化為序,如張潔《挖薺菜》和楊朔《荔枝蜜》;有的以某一思想為統(tǒng)帥,把材料分別組織在幾個不同的側面之內,如《土地》。

②表達方式自由靈活。

散文可以自由地使用敘述、描寫等五種最基本的表達方式,也可使用暗示、象征、比興、聯(lián)想等手法。記敘散文以敘述、描寫和議論;議論散文以議論為主,間用敘述、描寫和抒情。

③語言運用自如。

現(xiàn)代散文的語言主要是現(xiàn)代漢語,但有時為了表達的需要,可以借用文言詞語和用法,方言俚語、歌謠諺語等語言形式。文言語辭如陶鑄《松樹的風格》中:“松樹的生命力可謂強矣!松樹要求于人的可謂少矣?!庇酶柚{諺語的如:朱可楨《大自然的語言》中引用了“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酈道元《巫峽》中“長江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4.詩意濃郁。

散文的詩意與它是一種長于抒情的文體分不開的,其詩意的濃度同作者感情的深度總是成正比的。為什么散文長于抒情呢?因為散文一般采用第一人稱,寫“我”的所見所聞所感。無論寫到什么,其目的都是為了抒發(fā)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思想見解,帶有濃烈的感情色彩,是“作者心靈的歌聲”(高爾基)。同時散文有自己特殊的筆調,即所謂散文筆調。散文筆調,首先是語言凝練,優(yōu)美富有文采;其次是筆法靈活疏放,揮灑自如。

5.語言優(yōu)美

優(yōu)美的語言是散文所以成為美文的一個重要方面。散文語言具有以下特征:

①講究文采。

常用多種手法,或濃墨重彩、或淡筆輕彩,著力表現(xiàn)事物的“畫意”,再現(xiàn)美好的形象。有的散文作家有意識地化常語為奇語,以更好地表現(xiàn)散文的“詩情”和“畫意”。散文講究文采,但并非只使用華美的語言,有的散文家使用最平實的語言,寫出極美的文章來。即所謂的“家常風”。如魏巍《我的老師》。

②靈活疏放。

作者可以浮想聯(lián)翩,隨意點染,任情穿插,時而敘,時而議,時而抒情,或將它們水乳交融起來。可謂騰挪翻飛,無不隨心應手。

③注重節(jié)奏。

句式富于變化,有時駢散相間,平仄相調;有時長短交錯,張弛相映,使作品富有音樂美。

6.短小精悍。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層次較少,結構不很復雜,但又具有選材精要,言簡意賅,立意深邃的特點。郁達夫“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里說人情?!?《現(xiàn)代散文序跋選》)

高三語文復習教案2

教學目標:

學會理清修辭方法部分的復習目標;

學會把握修辭方法部分的復習重點;

學會設計修辭方法部分的復習方法;

學會調控修辭方法部分的訓練內容。

教學重點:

如何引導學生把握復習重點。

教學難點:

如何指導學生設計合理的復習方法。

課前預習:

學生解答近幾年高中會考、高考中有關修辭方法部分的試題(印成講義),教師借此了解學生的現(xiàn)有認知水平(統(tǒng)計分數(shù));學生分析試題中的考查內容、考查形式,形成對修辭方法部分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課堂上深入討論。

教學過程:

理清修辭方法部分的復習目標

教師提問:大家知道修辭方法部分的復習目標是什么嗎?

學生回答:

可能一:不知道,或不太知道。

可能二:根據(jù)高考說明回答“辨析并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教師提示:要理清一個知識點的復習目標,其根據(jù)有哪些?

學生討論:

教師小結:應該根據(jù)以下兩方面--

考試說明(包括會考高考)B、考試試題

結合以上兩方面,我們可以分解出如下4個能力考核點:(幻燈投影)

能夠辨識常見的修辭方法(高考列出8種,會考列出12種);

能夠理解修辭所表達的內容和表達作用;

能夠評價修辭運用的優(yōu)劣;

能夠根據(jù)要求運用修辭方法。

本環(huán)節(jié)小結:有效的復習,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確的復習目標,所以每一個同學在進行每一個知識點的復習時,都應該首先要理清復習目標。從以上的分析操作,我們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復習目標的方法。

二、把握修辭部分的復習重點

教師提引:目標的確立,為我們把握復習重點提供了范圍。目標是針對所有學生的,而復習重點則應該是針對個人的。所以我們還有必要圍繞目標,確立自己的復習重點。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確立自己的復習重點?

學生討論:各抒己見,說說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根據(jù)學生的討論,小結如下:

根據(jù)考試命題的傾向:

會考的選擇題中,修辭方法是必考題,題型已由單一的辨識題演變?yōu)楸孀R修辭方法與理解表達作用結合考的形式。

高考的選擇題中,近幾年已沒有單純的修辭題。而是放在以下題型中去考:a詩歌鑒賞題中,結合詩句內容考查包括修辭方法在內的寫法;b現(xiàn)代文閱讀題中,結合文章內容考查修辭方法所表達的內容及作用;c語言運用題(第五大題)中,根據(jù)表達需要運用修辭方法寫作(造句)。②根據(jù)自己的知能結構現(xiàn)狀:

在預習中,我們利用會考高考試題作了先測,大家可以針對自己答題的情況,分析自己在修辭方面掌握的程度,找出薄弱點,以此作為自己以后復習的重點。

設計合理的復習方法

1.教師導引:確立了復習重點后,我們還要設計好合理科學的復習方法,才能使復習真正有效。我們要時刻都有學習效率觀,并努力探索有效的學習方法,科學地安排復習的內容、復習的時間,這樣才是一個真正會學習的人。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討論一下如何設計有效的復習方法。

2.學生討論獻策,教師點評。

3.師生共同小結:

遵循的原則:全面與重點相結合的原則,

以訓練帶知識的原則,

查漏補缺及時矯正的原則。

具體的方法:

辨識題。我們要善于抓住各修辭方法的特征加以辨析,特別是幾種不易辨別的修辭。同時還要注意結合語境來分析。辨識題的復習要結合理解題同時進行。

理解題。對于理解語意,我們要考慮不同文體的特點,并且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表達作用,我們則既要考慮各種修辭的一般作用,也要考慮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特殊作用。

評價題。我們要掌握各種修辭在具體運用中的要求,也就是要掌握評價的標準。評價題雖不常見,但也應做好相應的準備。

運用題。往往是綜合題,需要我們考慮各方面的命題要求,既有修辭上的,也有可能是句式上的,還有可能是內容上的。我們可以結合小寫作練習進行。

調控訓練內容

教師提問:

大家都很反對“題海戰(zhàn)術”,但缺乏必要的訓練,也是不可能形成能力的,所以我們有必要掌握好訓練的“度”。那么,我們應該怎樣來調控自己的訓練呢?大家不妨討論討論。

學生討論,教師指點以下內容:

大家可以對《強化訓練精編》中的修辭練習題作一分析,按照復習目標中的四個考查點,看一看這個練習題題型分布得合理不合理?

(辨識題太多,運用題、評價題太少)

每一個能力點大致需要訓練多少次才能達標?

我們還應該再增加一些什么題型才能復習到位?

師生一起總結:

對現(xiàn)有的訓練材料,我們千萬不能拿來就作,不加辨析,不加選擇。否則既有可能造成無效勞動,也有可能造成訓練不到位。

要調控好訓練,應注意幾點:

要注意題型分布的合理。

要根據(jù)自己的現(xiàn)狀確定訓練的“度”。

要會選擇有效的訓練題。

要學會控制訓練的節(jié)奏。

五、課堂總結:

本節(jié)課沒有在修辭本身的認知上作更多的討論講解,而是著眼在如何復習修辭,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提高自我復習的能力,能夠提高語文學科元認知的能力。這種能力才是我們要培養(yǎng)的終身需要的能力。

這種元認知能力,具體地說,就是需要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清楚地認識到“我應該學哪些內容?”“我應該如何地學?”“我學的效果怎樣?”“我應該怎樣改進自己的學習?”等等問題。

語文學科的知識是非結構性的,學習效果的好壞完全取決于是否有良好的學習策略。只會被動的學習,而毫不講究學習策略,決不會提高語文的素質。

因此,希望大家樹立主動學習的觀念,提高自己在語文學習上的元認知能力。這才是本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

六、作業(yè)布置:

用25分鐘的時間作完《強化訓練題精編》的修辭練習,并思考評價修辭運用優(yōu)劣的標準是什么。

高三語文復習教案3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了解有關宇宙學的一些知識;

2.了解演講稿的一些特點。

二、能力培養(yǎng)目標

1.學習舉辦科普講座,以提高講座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

2.通過和本單元前面的課文進行比較,提高比較閱讀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通過本文的學習,激發(fā)學生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熱情。

四、美育滲透目標

引導學生體會這篇講演幽默的語言風格,提高自己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了解有關宇宙學的一些知識;

2.了解演講稿的一些特點。

難點:

1.學習舉辦科普講座,以提高講座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

2.通過和本單元前面的課文進行比較,提高比較閱讀的能力。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了解有關宇宙學的一些知識;

2.了解演講稿的一些特點。

3.通過和本單元前面的課文進行比較,提高比較閱讀的能力。

二、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

在當今世界的自然科學領域,能夠和愛因斯坦比肩的人物恐怕應當首推史蒂芬·霍金了,他不但做出了輝煌的科學成就,其堅強的意志品質也深深地感染著我們,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他的一篇演說辭《宇宙的未來》(板書課題)。

仰望燦爛的星空,我們會肅然起敬,產生無窮無盡的聯(lián)想和想像。從古到今,人們對于宇宙的猜測和探索從來也沒有停止過。如屈原在《天問》里就發(fā)出了一系列的探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shù)?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出自湯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幾里?"中國古代的宇宙學有渾天說、蓋天說、宣夜說等,西方有日心說、地心說等。然而直到20世紀誕生現(xiàn)代宇宙學,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才有了根本性的突破。本文作者是當代的理論物理學家,他以"宇宙的未來"這樣玄而又玄的話題在劍橋大學作講演,對我們認識宇宙有哪些啟示呢?

2.作者簡介

史蒂芬·霍金是繼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學家?;艚?942年出生于英國牛津,先后就讀于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學習數(shù)學、物理學和宇宙學。1963年,霍金經診斷得了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這種病會引起肌肉萎縮,導致癱瘓;說話會越來越困難,直至完全喪失語言能力;患者通常因并發(fā)肺炎或窒息而死亡。不過,患者的思維能力包括記憶能力不受影響。醫(yī)生告訴霍金他最多只能活兩年。在經歷了一段短暫的失望和沮喪后,霍金又開始了他的宇宙學研究。霍金后來在相對論、"大爆炸"和黑洞等領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艚?988年出版的宇宙學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暢銷書?;艚鸨淮_診患病已三十多年,但他仍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理論研究,仍在為大統(tǒng)一理論而耕耘不已?;艚瓞F(xiàn)任劍橋大學盧卡斯數(shù)學教授,這也是牛頓爵士曾擔任過的職位。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達成過程

1.感知課文,明確本文的整體寫作思路。

在講演的開頭,作者就指出,預言將來是非常困難的,預言宇宙的將來尤其困難。雖然如此,科學家對此仍然滿懷信心。

課文第2段,作者卻話題一轉,考察起預言的歷史。提及預言,人們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古代的巫術。女巫用"毒藥或火山溢出的氣體"把自己"弄得精神恍惚",不過是為了增加一點兒神秘色彩,"而真正的技巧在于解釋"。近代宗教預言也是這樣,不斷用新的解釋來掩飾預言的失敗,如"首先要數(shù)出獲救者名單"等。那么,科學家的預言是不是也像古代的預言家一樣是一時的"騙術"呢?作者指出,"科學預言也許并不比那些巫師或預言家的更可靠些",比如對天氣預報、對"極端條件下物體的精確的定律",以及對大腦的工作機制等,都還缺乏準確的判斷。但是,"宇宙在非常大的尺度下的未來",還是可以預言的。

宇宙中的局部運動也許會出現(xiàn)混沌狀態(tài),但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可以預測的。宇宙正在高速膨脹,其他星系正在飛速離我們遠去。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證明了宇宙的膨脹大體上"是平滑的而非混沌的",因為如果宇宙的膨脹率和平均密度不均勻,來自宇宙各個方向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溫度就不會如此一致。"這表明,宇宙的行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簡單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們可以預言宇宙遙遠的未來。"

從目前的情況看,宇宙中星系之間的距離在增大,但是星系之間的引力吸引有可能降低膨脹率。"如果宇宙的密度大于某個臨界值,引力吸引將最終使膨脹停止并使宇宙開始重新收縮。宇宙就會坍縮到一個大擠壓。""大擠壓"和"大爆炸"前的狀態(tài)相似,"具有無限密度","物理定律在這種狀態(tài)下失效"。

這樣,預言宇宙的未來,"關鍵問題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如果它比臨界值小,宇宙就將永遠膨脹。但是如果它比臨界值大,宇宙就會坍縮"。

但是,計算宇宙的平均密度并不容易。把我們現(xiàn)在能看到的恒星質量加起來,還不到臨界值的百分之一;即使加上"氣體云的質量",最多達到臨界值的百分之一。但是,我們能不能據(jù)此得出宇宙將永遠膨脹下去的結論呢?還不能。因為宇宙中還存在許多暗物質,這些暗物質我們肉眼看不見,不能直接觀測到。黑洞就是這類暗物質,它是超大恒星死亡的產物?;艚饘诙吹慕忉屖牵?空間一時間的一個區(qū)域,因為那兒的引力是如此之強,以至于任何東西甚至光都不能從該處逃逸出來。"(見《時間簡史》一書所附《小辭典》)我們雖然看不見黑洞的存在,但可以通過觀察螺旋星系和星系團來判斷它們的存在:能使大質量的星系或星系團繞之旋轉的東西,其質量一定比這些星系和星系團大得多。

作者指出,根據(jù)現(xiàn)在的觀測研究,將這些暗物質估算在內,"仍然只達到要使宇宙重新坍縮的臨界質量的百分之十左右"。于是有人擇原理和暴漲理論為之說,前者假設有多個宇宙共存,而我們所能理解的只是身處其中的一個;后者認為宇宙可能采取一種非常規(guī)的方式突變,從一個微小的尺度很快達到臨界狀態(tài)。

歸根到底,宇宙的未來只有兩種命運:繼續(xù)膨脹,或可能收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