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2022年中考歷史復習考點匯編與專題拓展_第1頁
八年級上冊-2022年中考歷史復習考點匯編與專題拓展_第2頁
八年級上冊-2022年中考歷史復習考點匯編與專題拓展_第3頁
八年級上冊-2022年中考歷史復習考點匯編與專題拓展_第4頁
八年級上冊-2022年中考歷史復習考點匯編與專題拓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相關史料一位英國人也說:“奴隸貿易’比起‘鴉片貿易’來,都要算是仁慈的。我們沒有毀滅非洲人的肉體……沒有敗壞他們的品格、腐蝕他們的思想,也沒有毀滅他們的靈魂??墒区f片販子在腐蝕、敗壞和毀滅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還殺害他們的肉體……”相關史料一位英國人也說:“奴隸貿易’比起‘鴉片貿易’來,都要算是仁慈的。我們沒有毀滅非洲人的肉體……沒有敗壞他們的品格、腐蝕他們的思想,也沒有毀滅他們的靈魂。可是鴉片販子在腐蝕、敗壞和毀滅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還殺害他們的肉體……”——《鴉片貿易史》如果聽任鴉片流毒,“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zhàn)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這場戰(zhàn)爭不僅是英國對中國的勝利,而且是先進的西方對古老東方的勝利?!愋衤础督袊鐣男玛惔x》考點41:講述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列舉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認識鴉片戰(zhàn)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第一單元考點41:講述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列舉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認識鴉片戰(zhàn)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1、鴉片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原料和傾銷商品。2、鴉片戰(zhàn)爭的直接原因(導火線):虎門銷煙(1)原因:鴉片泛濫導致白銀大量外流,摧殘了人們的體質,導致政治腐敗、軍隊戰(zhàn)斗力削弱。(2)概況:1839年6月,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全部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3)意義: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3、鴉片戰(zhàn)爭經過:1840年6月,英國艦隊封鎖珠江口,挑起鴉片戰(zhàn)爭;1841年,英軍強占香港島;1842年8月,清政府向英軍求和。4、抗爭:關天培、陳化成犧牲;廣州三元里抗英5、《南京條約》(1)地位: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2)內容: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國商人在華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割香港島給英國;中國賠款2100萬銀元。(3)附件《虎門條約》:英國獲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特權。6、1844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獲得了比英國更多的在華特權。7、中國戰(zhàn)敗的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無法戰(zhàn)勝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8、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中國喪失完整獨立的主權,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yōu)榘胫趁竦匕敕饨ㄉ鐣3蔀橹袊返拈_端。相關史料圓明園遺址史料在地球上某個角落里有著一個人間奇跡:它叫夏宮……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洗劫,另一個放火燒?!跉v史的審判臺前,一個強盜叫作相關史料圓明園遺址史料在地球上某個角落里有著一個人間奇跡:它叫夏宮……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洗劫,另一個放火燒。……在歷史的審判臺前,一個強盜叫作法國,另一個則叫作英國。——維克多·雨果考點42:簡述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的侵略史實。2.導火線:“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3.概況: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兩國為幫兇,對中國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4.罪行(1)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其中《璦琿條約》割占領土最多。5.不平等條約(1)《天津條約》①簽訂時間:1858年。②內容: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2)清政府與英、法、美簽訂《通商章程善后條約》,被迫承認鴉片貿易合法化。(3)《北京條約》①簽訂時間:1860年。②內容: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繼續(xù)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qū)給英國;賠款額大幅增加。拓展:西方列強的侵略給中國帶來了雙重后果(1)破壞性:西方列強的侵略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是造成近代中國貧窮落后的根源。拓展:西方列強的侵略給中國帶來了雙重后果(1)破壞性:西方列強的侵略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是造成近代中國貧窮落后的根源。(2)建設性:西方列強的侵略在客觀上促使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促進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考點考點43: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衰。1、原因:清政府的統治危機加深。階級矛盾日益尖銳。2、準備:1843年,洪秀全創(chuàng)立拜上帝會。3、爆發(fā):1851年1月,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不久,相關史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則分多,人相關史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則分多,人寡則分寡,雜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短斐锂€制度》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制器為先。——奕古今國勢,必先富而后能強,尤必富在民生,而國本乃可益固——李鴻章4、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軍攻下南京,改名天京,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正式建立了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至1856年,北伐西征以后,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全盛。5、天京事變:使太平天國由盛轉衰。6、后期斗爭:提拔青年將領陳玉成、李秀成等。洪仁玕寫成《資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學習。最早提出發(fā)展資本主義,帶有資本主義色彩,但未付諸實踐。7、失?。?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8、評價:(1)性質:是一場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zhàn)爭,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zhàn)爭。(2)意義: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壯烈的一章。(3)失敗原因:由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失敗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考點44:考點44:了解洋務派為“自強”“求富”而創(chuàng)辦的主要軍事工業(yè)和民用工業(yè),初步認識洋務運動的作用和局限性。1、背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內外交困。2.時間:19世紀60—90年代。3.目的:利用西方先進技術,強兵富國,維護清王朝的統治。4.代表人物:中央是奕,地方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5.口號:“自強”“求富”。6.內容(1)以“自強”為口號,發(fā)展近代軍事工業(yè)①有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②性質:官辦;缺點:成本高、效率低。(2)以“求富”為口號,開辦近代民用工業(yè)①有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②目的:輔助軍事工業(yè)③性質:官督商辦;缺點:成本高、效率低(3)發(fā)展近代教育①興辦新式學校(京師同文館),培養(yǎng)翻譯和軍事人才;②設立翻譯館,翻譯外國科技書籍;派遣留學生出國等。相關史料我(李鴻章)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庚子西狩叢談》(洋務運動)最大的意義并不是產生了“自強”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義的“體”上撕開了一道口子,開動了近代化的這輛列車。相關史料我(李鴻章)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庚子西狩叢談》(洋務運動)最大的意義并不是產生了“自強”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義的“體”上撕開了一道口子,開動了近代化的這輛列車。——汪林茂《層次遞進的晚清三次新政》五洋務運動,就其主觀動機而言,他們未必有真心打破舊軌,但他們的主張卻使歷史包含著逸出舊軌的趨向?!吨袊鐣男玛惔x》“日本是披著文明的皮而帶有野蠻筋骨的怪獸。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蠻的真面目?!雹訇戃姡航M建新式洋槍隊(左宗棠率領裝備新式武器和進行新式訓練的清軍成功收復新疆)②海軍:組建福建、南洋、北洋(規(guī)模最大)等海軍,成立海軍衙門統一指揮。7.結果: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8.評價(1)性質:一次失敗的地主階級自救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2)作用:①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推動了中國軍事工業(yè)、民用企業(yè)、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②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③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局限性:由于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鞏固清政府的統治,再加上其內部的腐敗和外國勢力的擠壓,它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9、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及啟示(1)原因:①內因:洋務派只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沒有觸動封建制度的根基。②外因:列強不希望中國富強,不會讓中國掌握真正的先進技術;國內頑固派勢力強大。(2)啟示:在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下,地主階級不能救中國。考點45:知道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主要戰(zhàn)役;列舉《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說明《馬關條約》與中國民族危機加劇的關系。1.甲午中日戰(zhàn)爭(1894考點45:知道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主要戰(zhàn)役;列舉《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說明《馬關條約》與中國民族危機加劇的關系。(1)根本原因:日本企圖征服朝鮮,進而侵略中國,稱霸世界(2)導火線:朝鮮東學黨起義。(3)經過:日本在豐島海面襲擊清軍運兵船→平壤戰(zhàn)役(左寶貴犧牲,統帥葉志超棄城逃跑)→黃海大戰(zhàn)(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壯烈犧牲)→遼東半島戰(zhàn)役(徐邦道戰(zhàn)敗,旅順大屠殺)→威海衛(wèi)戰(zhàn)役(丁汝昌殉國,北洋艦隊全軍覆沒)。(4)結果:清政府失敗,簽訂《馬關條約》①割地: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款:賠償日本兵費白銀2億兩。相關史料清國之敗,非君相一己之罪,蓋其相關史料清國之敗,非君相一己之罪,蓋其墨守常經,不變通所致也…前三十載,我日本之國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當此之時,我國去舊治,因時制宜,更張新政,為國可存立之一大要圖。——日本海軍司令日本人的戰(zhàn)爭給中國的傲慢和自滿以毀滅性的打擊。這個大帝國在受輕視的、配備以現代戰(zhàn)爭武器的鄰國面前顯得十分無能。……19世紀后半葉,中國所經受的屈辱和災難使傳統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清王朝進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組織?!度蛲ㄊ贰发茉O廠: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這體現出資本輸出的特點,是《馬關條約》與其他條約相比最顯著的區(qū)別)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的原因(1)清政府腐敗無能,決策集團一味妥協退讓;清政府軍備松弛落后。(2)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改革,制度先進,軍事力量強大;日本蓄謀已久,準備充分。(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的原因(1)清政府腐敗無能,決策集團一味妥協退讓;清政府軍備松弛落后。(2)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改革,制度先進,軍事力量強大;日本蓄謀已久,準備充分。2.三國干涉還遼:《馬關條約》簽訂后,沙俄聯合法國、德國迫使日本放棄遼東半島,日本則向中國索取了3000萬兩白銀作為“贖遼費”。3.瓜分中國狂潮:列強以《馬關條約》簽訂為契機,在中國掀起了搶奪利權、強租海港、劃分“勢力范圍”的瓜分中國狂潮,美國在中國實行“門戶開放”政策。4.門戶開放(1)提出:1899年,美國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國提出。(2)內容:承認各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和既得特權,同時要求在各國租借地和“勢力范圍”內享有均等貿易機會。(3)結果:得到各國的同意。(4)評價:“門戶開放”政策反映出美國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侵華政策上的矛盾。甲午中日戰(zhàn)爭失敗,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甲午中日戰(zhàn)爭失敗,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1)清政府敗給日本,極大地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戰(zhàn)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加深。(2)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標志著以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為核心的洋務運動破產,引發(fā)了國人的深思,以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為主要內容的維新變法運動開始醞釀。考點46考點46:知道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的代表,了解“百日維新”的主要史實。1.揭開序幕:“公車上書”《馬關條約》的簽訂引起國人不滿。1895年春,資產階級維新派人物康為、梁啟超等聯合發(fā)動“公車上書”。相關史料(康有為)說一個國家只要能立憲,皇帝有無是無關緊要的。我們不必定要革命廢皇帝……讓滿洲人仍做皇帝也要得。康有為實在沒有看清楚,他以為只要光緒皇帝聽他話,變法就變得成,這是他的大錯誤。戊戌變法期間,光緒皇帝共計發(fā)布變法詔令184條,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對此,有人指出:“他們把足夠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之內,都填塞給它吃了?!毕嚓P史料(康有為)說一個國家只要能立憲,皇帝有無是無關緊要的。我們不必定要革命廢皇帝……讓滿洲人仍做皇帝也要得。康有為實在沒有看清楚,他以為只要光緒皇帝聽他話,變法就變得成,這是他的大錯誤。戊戌變法期間,光緒皇帝共計發(fā)布變法詔令184條,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對此,有人指出:“他們把足夠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之內,都填塞給它吃了?!卑偃站S新作為一場政治運動失敗了。但作為一場思想文化運動……解放作用遠不是西太后發(fā)動的政變所能剿洗干凈的。(1)天津《國聞報》,嚴復等主持,號召變法圖強,成為北方最有影響的報紙。(2)上?!稌r務報》,梁啟超在其上發(fā)表《變法通議》。3.高潮:百日維新(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1)導火線:1897年,德國強占膠州灣。(2)開始標志: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實行變法 (3)內容①經濟方面: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發(fā)展農、工、商業(yè);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②政治方面: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③文化方面: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京師大學堂)。④軍事方面: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等。(4)結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fā)動政變(即戊戌政變),囚禁光緒帝,殺害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變法失敗。4.評價(1)性質:一次愛國救亡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2)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促使資產階級由改良轉向革命。(3)啟示: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行不通。5、戊戌變法的目的、失敗原因(1)目的:通過變法,變革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制,發(fā)展資本主義,救亡圖存。(2)失敗原因:①資產階級政治上的軟弱性,過分依賴沒有實權的皇帝,變法缺乏群眾基礎。②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勢力過于強大。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經濟工業(yè)化和政治民主化的開啟事件,分別是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洋務派維新派不同點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經濟工業(yè)化和政治民主化的開啟事件,分別是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洋務派維新派不同點封建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科技更注重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相同點①都主張向西方學習,希望實現救亡圖存的目標;②都保留封建君主(或清朝統治者);③都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相關史料義和團各壇場,均門前豎立大旗,上書“保清滅洋”等字,人皆耀武揚威。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天無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兵法藝,都學全,要平鬼子不費難。拆鐵道,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大法國,心膽寒,英美俄德盡消然。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相關史料義和團各壇場,均門前豎立大旗,上書“保清滅洋”等字,人皆耀武揚威。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鞜o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兵法藝,都學全,要平鬼子不費難。拆鐵道,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大法國,心膽寒,英美俄德盡消然。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吨灰蚬碜郁[中原》揭帖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曾說: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實屬下策??键c47:知道義和團運動和抗擊八國聯軍的史實;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辛丑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1)背景:帝國主義侵略加??;外國傳教士活動猖獗。(2)口號:“扶清滅洋”。(3)結果:在中外反動勢力的鎮(zhèn)壓下失敗。(4)評價①積極:表達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意志,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②消極: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對清政府本質認識不清;帶有迷信色彩。2.八國聯軍侵華(1900—1901年)(1)目的:瓜分中國(根本目的);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直接目的)。(2)概況①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組織聯軍2000多人,在英國海軍司令西摩爾的率領下,從天津向北京進犯。②義和團開展廊坊阻擊戰(zhàn),八國聯軍死傷多人,被迫撤回天津。③各國聯合艦隊攻占大沽炮臺,擴大對中國的侵略戰(zhàn)爭,慈禧對外宣戰(zhàn)。④義和團和清軍圍攻西什庫教堂和東交民巷使館區(qū),使清政府在政治上處于極為被動的地位,成為列強擴大對中國侵略的借口。⑤義和團和清軍進行了天津保衛(wèi)戰(zhàn),最終失?。?月中旬,天津失陷。⑥8月14日,聯軍攻陷北京。關聯:外國侵略者在中國近代前期曾兩次入侵和搶掠北京城,一次是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一次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期間。關聯:外國侵略者在中國近代前期曾兩次入侵和搶掠北京城,一次是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一次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期間。(3)結果:清政府戰(zhàn)敗,于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3.《辛丑條約》(1)內容:①經濟: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造成了中國社會空前貧困)②政治: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相關史料“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相關史料“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慈禧孫逸仙者,近今談革命者之初祖,實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認……孫逸仙者,非一氏之私號,乃新中國新發(fā)現之名詞也。有孫逸仙,而中國始可為…——《孫逸仙·自序》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眾生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利,故要社會革命。這三樣有一樣做不到,也不是我們的本意。達了這三樣目的之后,我們中國當成為至完美的國家。 ——孫中山④外交: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使館界成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大本營)(2)影響:對近代中國民族危機加深和中國人民抗爭的認識(1)閉關鎖國導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對近代中國民族危機加深和中國人民抗爭的認識(1)閉關鎖國導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2)列強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我們應牢記歷史,勿忘國恥。(3)我們要學習先輩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和愛國精神。考點48:了解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知道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成立的史實,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第三單元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考點48:了解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知道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成立的史實,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1.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1)1894年,孫中山上書李鴻章,提出變法自強等多項改革建議,遭到拒絕,認識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專制統治,才能拯救中國。(2)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3)1895年,孫中山、陸?zhàn)〇|等領導廣州起義,結果失敗。(4)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①政治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族),創(chuàng)立民國(民權),平均地權(民生)。②同盟會總理:孫中山。③機關報:《民報》。④性質:第一個全國規(guī)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⑤意義: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fā)展。(5)孫中山在《民報》發(fā)刊詞中,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fā)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2.辛亥革命相關史料“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任憑你象相關史料“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任憑你象堯舜那么賢圣,象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強暴,象曹操司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國皇帝,乃永遠沒有人答應?!督袊鐣男玛惔x》萍瀏醴起義(劉道一、蔡紹南,同盟會成立后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安慶起義(徐錫麟、秋瑾)、廣西起義(孫中山、黃興)、廣州起義(又稱黃花崗起義,孫中山、黃興等)。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起義的主要力量是傾向革命的湖北新軍,在武漢三鎮(zhèn)取得勝利;次日,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為都督;武昌起義勝利后,各省紛紛響應,到11月下旬,全國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獨立。(3)成果①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創(chuàng)建: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改用公歷,1912年為民國元年,黎元洪為副總統,成立臨時參議院。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是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②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統治結束。③制定憲法:1912年3月11日,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內容: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平等(主權在民);國民有人身、居住、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及請愿、考試、選舉、參政等自由和權利(自由平等);參議院行使立法權,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行使行政權并負其責任,司法獨立等(三權分立)。地位: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4)辛亥革命的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易錯:辛亥革命只是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而不是結束了封建制度。拓展: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及給我們的啟示(1)局限性: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2)啟示:資本主義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行不通,資產階級革命易錯:辛亥革命只是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而不是結束了封建制度。拓展: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及給我們的啟示(1)局限性: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2)啟示:資本主義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行不通,資產階級革命派不能救中國相關史料袁世凱祭天萬戶涕淚,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相關史料袁世凱祭天萬戶涕淚,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稱民賊?!乃缆敬嗣褓\,以拯吾民?!獙O中山建國方略·自序》中指出:“夫去一滿洲之專制,轉生出無數強盜之專制,其為毒之烈,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考點49:知道袁世凱獨裁統治和復辟帝制的史實,了解北洋軍閥混戰(zhàn)的黑暗局面。1913年,制造“宋教仁案”;之后,袁世凱決定以武力鎮(zhèn)壓國民黨。孫中山和黃興等號召南方各省起來反袁,發(fā)動“二次革命”。由于國民黨力量渙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凱鎮(zhèn)壓下去。2、袁世凱復辟帝制①對內:強迫國會選舉袁世凱為正式大總統;下令解散國民黨;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制;修改總統選舉法;等等。②對外:接受日本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的大部分內容。③1915年末,袁世凱下令以1916年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準備在元旦舉行登基大典。3、護國戰(zhàn)爭孫中山發(fā)表《討袁檄文》,1915年底,蔡鍔、李烈鈞、唐繼堯在云南宣告獨立,組織護國軍北上討袁,護國戰(zhàn)爭爆發(fā);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制,護國戰(zhàn)爭結束??键c50:知道陳獨秀和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键c50:知道陳獨秀和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拓展:北洋軍閥分裂割據局面形成的社會根源(1)自然經濟的分散性為軍閥提供了割據一方的物質基礎。(2)帝國主義“分而治之”的政策。1.興起的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并發(fā)表《敬告青年》一文。2.概況:代表人物有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主要陣地是《新青年》和北京大學。3.主要內容(1)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魯迅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以新文學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號召人民起來推翻吃人社會。相關史料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谝黄?,先從機器上感覺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學堂、上海制造局等漸次設立來……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簡⒊段迨曛袊M化概論》“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就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毕嚓P史料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從機器上感覺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學堂、上海制造局等漸次設立來……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簡⒊段迨曛袊M化概論》“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就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總是看著上層的軍官、政客、議員,以為這些人掌握著權力,千方百計運動這些人來贊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眾運動的對比下,上層的社會力量顯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眾中所蘊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驚天動地、無堅不摧的。—《吳玉章回憶錄》(3)發(fā)起文學革命。胡適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陳獨秀發(fā)表《文學革命論》,主張推倒陳腐、雕琢、艱澀的舊文學,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4.評價(1)地位: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2)意義: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fā)的五四運動起到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打開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運動的局限性及給我們的啟示(1)局限性: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及西方文化的看法均帶有一定的片面性。(2)啟示: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考點51:知道五四運動的基本史實,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第四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考點51:知道五四運動的基本史實,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2.過程(1)第一階段:五四運動的爆發(fā)①爆發(fā)時間:1919年5月4日。②地點:北京。③參加者:愛國學生。④斗爭的口號及要求:“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口號,懲辦賣國賊曹汝霖等人。(2)第二階段:五四運動的發(fā)展①時間:1919年6月。②運動中心的變化:由北京轉移到上海。③運動主力的變化:由愛國學生變成工人階級(或無產階級)。結果: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中國代表沒有在“巴黎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得到了實現,這是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4.性質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相關史料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對待日益嚴厲。乃商界罷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學生釋;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相關史料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對待日益嚴厲。乃商界罷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學生釋;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渡虾W聯告同胞書》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紀元,是人類覺醒的新紀元”“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畲筢摗凹t船精神”指的是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1)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2)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爭登上歷史舞臺創(chuàng)造了條件。(3)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最能體現這一性質。(1)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最能體現這一性質。(2)五四精神包括愛國主義、自由、民主、科學。其中,愛國主義是核心??键c考點52:了解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史實;了解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史實,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1.中共一大召開(1)背景(條件)①思想基礎:1919年,《新青年》刊載李大釗的文章《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作了較為系統的介紹。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五四運動之后,馬克思主義開始與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起來)②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③組織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2)時間:1921年7月。(3)地點:上?!憬闻d南湖。(4)參加人員: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等出席了會議。(濰坊人:王盡美)(5)內容①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綱,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②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③成立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當選為中央局書記。(6)影響: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2.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意義中國共產黨成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的表現(1)新政黨,即無產階級的革命政黨。(2)新思想,即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3)新目標,即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進而建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中國共產黨成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的表現(1)新政黨,即無產階級的革命政黨。(2)新思想,即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3)新目標,即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進而建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相關史料1901年,中國陷入無盡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閃電劃過,卻黑暗依舊;1921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故帝國主義者及賣國軍閥之勢力不被推翻,則不但統一政府之建設無希望,而中華民國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據地,且有被帝國主義者及賣國軍閥聯合進攻之虞。本黨為實現中國人民之唯一的需要……不能不出師以剿除賣國軍閥之勢力?!吨袊鴩顸h為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宣言》考點53:簡述第一次國共合作和北伐勝利進軍的主要史實;了解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實。第五單元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立1.背景:第一次國共合作(1)1923年,中共三大決定和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zhàn)線。(2)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召開。大會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中國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正式建立。(3)1924年5月,孫中山創(chuàng)辦黃埔軍校,蔣介石任校長,周恩來擔任政治部主任。(第一次國共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2.高潮:北伐戰(zhàn)爭(1)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2)目標: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軍閥(3)過程:1926年7月開始北伐,戰(zhàn)爭初期主戰(zhàn)場在湖南、湖北。葉挺率領第四軍獨立團連克汀泗橋、賀勝橋和武昌,被稱為“鐵軍”。(4)結果:北伐軍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震動全國。(5)意義: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3.結果:失敗。1927年4月,蔣介石叛變革命,7月汪精衛(wèi)叛變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國民革命失敗。4.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和統一(1)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國民政府”。1928年6月,北伐軍進至北京、天津一帶。拓展:北伐戰(zhàn)爭勝利進軍的原因(1)制定了正確的作戰(zhàn)方針。(2)國共合作,兩黨齊心協力,北伐將士的奮勇作戰(zhàn)。(3)黃埔軍校的建立。(4)戰(zhàn)爭的正義性,贏得工農群眾的支持。易錯:區(qū)別南京臨時政府和南京國民政府南京臨時政府是中華民國的首屆執(zhí)政機構,其屬于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的成果;南京國民政府是蔣介石建立的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政權。(2拓展:北伐戰(zhàn)爭勝利進軍的原因(1)制定了正確的作戰(zhàn)方針。(2)國共合作,兩黨齊心協力,北伐將士的奮勇作戰(zhàn)。(3)黃埔軍校的建立。(4)戰(zhàn)爭的正義性,贏得工農群眾的支持。易錯:區(qū)別南京臨時政府和南京國民政府南京臨時政府是中華民國的首屆執(zhí)政機構,其屬于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的成果;南京國民政府是蔣介石建立的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政權。相關史料毛澤東從歐洲借來的不是機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藍本,而是共產主義,他借助于技術和靈活性,對癥下藥,使一位病入膏育的病人——中國起死回生。——《新全球通史》由于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不是統一的資本主義經濟),由于中國土地的廣大(革命勢力有回旋的余地),由于中國的反革命營壘內部的不統一和充滿著各種矛盾,中國革命有在農村區(qū)域首先勝利的可能……相關史料毛澤東從歐洲借來的不是機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藍本,而是共產主義,他借助于技術和靈活性,對癥下藥,使一位病入膏育的病人——中國起死回生?!缎氯蛲ㄊ贰酚捎谥袊洕l(fā)展的不平衡(不是統一的資本主義經濟),由于中國土地的廣大(革命勢力有回旋的余地),由于中國的反革命營壘內部的不統一和充滿著各種矛盾,中國革命有在農村區(qū)域首先勝利的可能……—《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考點54:知道南昌起義;講述毛澤東、朱德在井岡山會師的故事;認識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意義。(1)背景:國民革命的失敗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獨立掌握武裝力量的重要性。(2)時間:1927年8月1日。(3)主要人物:周恩來、賀龍、朱德、葉挺、劉伯承等人。(4)地點:南昌。(5)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2.秋收起義(1)背景:1927年8月7日,“八七會議”召開,通過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發(fā)動秋收起義。(毛澤東提出“政權由槍桿子中取得”)(2)概況: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界發(fā)動秋收起義,目標是長沙(3)結果:起義受挫,改向山區(qū)進軍。1927年10月,毛澤東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4)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5)啟示: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馬克思主義要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3.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意義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chuàng)建革命軍隊的開始,拉開了中國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序幕。4.井岡山會師(1)時間:1928年4月。(2)概況: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的部分軍隊和湘南的工農武裝在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3)結果: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5.工農武裝割據(1)概況: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權,開展土地革命和游擊戰(zhàn)爭,創(chuàng)造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2)古田會議:1929年12月在福建召開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3)建立政權:1931年,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澤東當選為臨時中央政府主席6.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的意義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的革命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創(chuàng)造了條件。相關史料鐵壁合圍難突破,暮色蒼茫別紅都。強渡湘江血如注,三軍今日奔何處?婁山關前鏖戰(zhàn)急,遵義城頭赤幟豎。舵手一易齊槳櫓,革命從此上新途。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⒉剂嗽S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發(fā)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的?!珴蓶|《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考點55:講述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故事,體會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知道遵義會議,認識其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地位。1.時間:1934年相關史料鐵壁合圍難突破,暮色蒼茫別紅都。強渡湘江血如注,三軍今日奔何處?婁山關前鏖戰(zhàn)急,遵義城頭赤幟豎。舵手一易齊槳櫓,革命從此上新途。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蛉澜缧妫t軍是英雄好漢……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⒉剂嗽S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發(fā)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的?!珴蓶|《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考點55:講述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故事,體會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知道遵義會議,認識其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地位。2.原因:博古和李德在軍事指揮上“左”的錯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3.目的:突破國民黨的圍剿,保存革命有生力量,進行戰(zhàn)略轉移。4.初期: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fā)→度過湘江→強渡烏江→占領遵義,召開遵義會議。5.遵義會議(1)時間、地點:1935年1月,在遵義召開。(2)內容: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3)意義: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第一次獨立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6.后期過程:四渡赤水(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突破臘子口進入甘肅→吳起鎮(zhèn)會師→會寧會師(結束標志)7.勝利會師:1935年10月,中央紅軍與陜北紅軍在吳起鎮(zhèn)會師;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1、長征中遇到的困難:敵人的圍追堵截,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糧食給養(yǎng)的極度匱乏等2、長征精神不怕犧牲、前赴后繼的獻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奮斗的大無畏精神;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堅定理想、充滿信心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百折不撓、排除萬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3、長征精神的本質:為中國人民謀幸福1、長征中遇到的困難:敵人的圍追堵截,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糧食給養(yǎng)的極度匱乏等2、長征精神不怕犧牲、前赴后繼的獻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奮斗的大無畏精神;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堅定理想、充滿信心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百折不撓、排除萬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3、長征精神的本質: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相關史料“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松花江上》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的弟兄們!抗戰(zhàn)的一天來到了……前面有東北的義勇軍,后面有全國的老百姓,咱們工農軍隊勇敢前進,戰(zhàn)勝全部敵人!把他們消滅,消滅,消滅!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殺!——《大刀進行曲》(1937年8月)考點56相關史料“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松花江上》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的弟兄們!抗戰(zhàn)的一天來到了……前面有東北的義勇軍,后面有全國的老百姓,咱們工農軍隊勇敢前進,戰(zhàn)勝全部敵人!把他們消滅,消滅,消滅!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殺!——《大刀進行曲》(1937年8月)考點56:知道九一八事變,了解中國局部抗戰(zhàn)的開始;知道西安事變,理解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意義。1.九一八事變(1)爆發(fā):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并以此為借口,突襲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2)結果:日軍占領東北三省,(2)影響: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序幕。從此,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戰(zhàn)。(3)抗爭:東北各族民眾與未撤走的東北軍愛國官兵組織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的侵略;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等人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爭。2.西安事變(1)經過: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扣押蔣介石,實行“兵諫”,并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zhàn),聯共抗日。(2)結果: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zhàn)、聯共抗日等條件,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键c57:考點57:知道七七事變的史實,認識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和全民族抗戰(zhàn)的意義。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等罪行為例,認識日本軍國主義兇惡殘暴的侵略本質。(1)西安事變爆發(fā)的根本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抗日救國成為當務之急。(2)關于西安事變的性質:張學良、楊虎城發(fā)動西安事變的目的是逼蔣抗日,并非爭權奪利。因此,這是一場愛國性質的“兵諫”。1.七七事變(1)時間:1937年7月7日。(2)日軍的借口:軍事演習中一名士兵失蹤。(3)結果:中國駐軍拒絕日方的無理要求,早有準備的日軍悍然炮轟我軍防地。(4)影響:中國全民族抗戰(zhàn)開始。趙登禹、佟麟閣犧牲,7月底北平、天津相繼失陷。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zhàn)開始。易混點九一八事變是中國局部抗戰(zhàn)的開始,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zhàn)的開始相關史料易混點九一八事變是中國局部抗戰(zhàn)的開始,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zhàn)的開始相關史料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取消現在的蘇維埃政府,實行民權政治,以期全國政權之統一。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統轄,并待命出動,擔任抗日前線之職責。此次兩軍作戰(zhàn),雙方傷亡慘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國堪稱軍事國家之榮譽,此前所未聞者。須知若干華軍器械,猶未充分,但一般所認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種奇跡,自屬難能可貴。上海一隅之抵抗,對于整個中國均有極大之影響?!獋惗亍短┪钍繄蟆罚?937年11月28日)(1)背景:日本侵略者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后,國共兩黨分別發(fā)表聲明,抗議日本侵略,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步伐。(2)過程: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八路軍”)紅軍長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新四軍(“新四軍”)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fā)表了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發(fā)表談話,實際上承認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合法地位。國共第二次合作實現(3)影響: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戰(zhàn)的局面開始形成。(4)意義: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壯大了抗日力量,為贏得抗戰(zhàn)的最后勝利起了重大作用。3.南京大屠殺(1)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把重慶作為戰(zhàn)時的陪都。考點58考點58:列舉正面戰(zhàn)場和敵后戰(zhàn)場的抗日史實,體會中國軍民在抗日戰(zhàn)爭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一、正面戰(zhàn)場1.淞滬會戰(zhàn)(1)時間、地點:1937年8月13日,上海。(2)爆發(fā):日軍一名軍官帶兵強行闖過上海虹橋機場警戒線,被中國守軍擊斃。日本以此為借口挑起事端。(3)結果:日本先后調集約30萬兵力,輪番進攻上海,中國軍隊全力抵抗,涌現出姚子青、謝晉元等英雄人物。中國空軍首次參戰(zhàn),初戰(zhàn)告捷。1937年11月,上海失陷。(4)影響: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fā)了全國人民的斗志。(5)淞滬會戰(zhàn)對中日雙方的影響:會戰(zhàn)把日軍從北方吸引到南方地區(qū),使得日軍的機動性優(yōu)勢大大下降。為上海和長江下游地區(qū)工廠與物資內遷贏得了時間,為日后長期抗戰(zhàn)奠定了基礎。相關史料整個華北地區(qū),從晉北山區(qū)到東海岸,從南面的黃河到北面的長城,都成了戰(zhàn)場…打擊了敵人的整個經濟、交通線和封鎖網。2相關史料整個華北地區(qū),從晉北山區(qū)到東海岸,從南面的黃河到北面的長城,都成了戰(zhàn)場…打擊了敵人的整個經濟、交通線和封鎖網。(1)時間:1938年春(2)領導人:李宗仁(3)意義:取得抗戰(zhàn)以來中國正面戰(zhàn)場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zhàn)意志和信念。3、武漢會戰(zhàn):(1)概況:1938年,武漢會戰(zhàn)進行了4個多月,在江西萬家?guī)X戰(zhàn)役中殲滅日軍3000多人,10月中國軍隊撤出武漢,武漢失陷。(2)影響: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戰(zhàn)略徹底破滅??箲?zhàn)進入相持階段。4、第三次長沙會戰(zhàn):(1)概況:1941年12月,日軍對長沙發(fā)動第三次進攻,中國取得會戰(zhàn)勝利。(2)意義: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zhàn)士氣,是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盟軍方面獲得的第一個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5、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后,國民政府消極抗日、積極反共。1944年,豫湘桂戰(zhàn)役國民黨軍隊一潰千里,丟失了河南、湖南、廣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貴州省的一部分。二、敵后戰(zhàn)場1、平型關大捷(1)概況:1937年9月,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在林彪的率領下,在平型關一帶伏擊日軍。(2)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zhàn)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2、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fā)展(1)建立: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后,八路軍、新四軍挺進敵后,先后建立起晉察冀、晉綏、晉冀豫、山東、蘇南等抗日根據地。陜甘寧邊區(qū)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為敵后戰(zhàn)場的戰(zhàn)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2)發(fā)展:①根據地軍民展開群眾性的人民游擊戰(zhàn)爭,采用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夜襲戰(zhàn)、“麻雀戰(zhàn)”等戰(zhàn)法打擊日軍,涌現出許多抗日軍民的英勇事跡(狼牙山五壯士)。②根據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實行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發(fā)展生產。(3)評價:敵后戰(zhàn)場與正面戰(zhàn)場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整體。3、百團大戰(zhàn)(1)背景:日本實行囚籠政策,對敵后抗日根據地進行封鎖和蠶食。(2)概況:1940年下半年,彭德懷指揮八路軍100多個團在華北地區(qū)對日相關史料抗日戰(zhàn)爭的經驗,給了我們和中國人民這樣一種信心: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努力,沒有中國共產黨人做中國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國的獨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國的工業(yè)化和農業(yè)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相關史料抗日戰(zhàn)爭的經驗,給了我們和中國人民這樣一種信心: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努力,沒有中國共產黨人做中國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國的獨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國的工業(yè)化和農業(yè)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珴蓶|《論聯合政府》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國逞兇狂。全國軍民齊奮起,打得日寇投了降?!箲?zhàn)童謠日本帝國主義……這個萬惡的敵人,已被中、蘇、美、英的聯合力量所打倒了。半個世紀以來,我中華民族所受的奇恥大辱,血海深仇,現在報仇雪恥了。這的確是我中華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國同胞的熱烈慶祝?!稇c祝抗戰(zhàn)最后勝利》抗戰(zhàn)精神的內涵和實質(1)內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萬眾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識;百折不撓、抗戰(zhàn)精神的內涵和實質(1)內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萬眾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識;百折不撓、堅韌不拔、越挫越勇的必勝信念;不畏強暴、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民族意志;伸張正義、維護人類和平的主張。(2)實質:愛國主義精神。考點59考點59:知道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主要內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實;探討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原因及歷史意義。2.抗戰(zhàn)結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投降書。3.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原因(1)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2)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zhàn)中發(fā)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3)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4)抗日戰(zhàn)爭是一場正義的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4.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歷史意義(1)對中國:①抗日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②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③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2)對世界:中國戰(zhàn)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東方主戰(zhàn)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相關史料昨日下午三點多鐘,毛澤東先生到了重慶。毛澤東先生來了!中國人聽了高興,世界人聽了高興,無疑問的,大家都認為這是中國的一件大喜事?!睹珴蓶|先生來了!》(1945年8月29日)現在抗日戰(zhàn)爭已經勝利結束,中國即將進入和平建設時期,當前時機極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為保證國內和平,實施民主政治,鞏固國內團結。國內政治上軍事上所存在的各項迫切問題,應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加以合理解決,以期實現全國之統一,建設獨立、自由與富強的新中國?!?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在重慶機場的講話考點相關史料昨日下午三點多鐘,毛澤東先生到了重慶。毛澤東先生來了!中國人聽了高興,世界人聽了高興,無疑問的,大家都認為這是中國的一件大喜事?!睹珴蓶|先生來了!》(1945年8月29日)現在抗日戰(zhàn)爭已經勝利結束,中國即將進入和平建設時期,當前時機極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為保證國內和平,實施民主政治,鞏固國內團結。國內政治上軍事上所存在的各項迫切問題,應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加以合理解決,以期實現全國之統一,建設獨立、自由與富強的新中國?!?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在重慶機場的講話考點60:知道重慶談判,理解中國共產黨為正確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認識國民黨實行獨裁、發(fā)動內戰(zhàn)的本質。1、背景: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蔣介石在美國的支持下陰謀發(fā)動內戰(zhàn)。2、目的:國民黨:要為發(fā)動內戰(zhàn)爭取時間,在政治輿論上獲得主動,把不愿和平的罪行強加到中國共產黨身上共產黨: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3、結果: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雙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為基礎,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zhàn),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和平建國方案。4、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1月10日,在重慶舉行。再一次確定了避免內戰(zhàn)、和平建國的方針??键c61:了解中共中央轉戰(zhàn)陜北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史實;知道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和南京解放??键c61:了解中共中央轉戰(zhàn)陜北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史實;知道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和南京解放。拓展:1.重慶談判的焦點問題是和平與民主。2.重慶談判的意義(1)達成的“雙十協定”是國共兩黨以協商方式形成的一個正式文件,它表明國民黨不得不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平等地位。(2)通過重慶談判,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動,在人民面前表現出了和平的誠意,贏得了民心,在國統區(qū)和各民主黨派中擴大了影響,為后來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3)重慶談判迫使國民黨承認和平建國的方針,國民黨若發(fā)動內戰(zhàn)將在人民面前暴露野心,喪失民心。1、內戰(zhàn)爆發(fā)1946年6月,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撕毀政協決議,全力圍攻中原解放區(qū),發(fā)動了全面內戰(zhàn);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在全面進攻受挫的情況下,轉而發(fā)動對陜北解放區(qū)與山東解放區(qū)的重點進攻。相關史料我們走了,延安這個包袱讓蔣介石去背,蔣介石會以此吹噓這是他的勝利,但不久人們就會看到,蔣介石占領延安,絕不是他的勝利,而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要倒霉了!相關史料我們走了,延安這個包袱讓蔣介石去背,蔣介石會以此吹噓這是他的勝利,但不久人們就會看到,蔣介石占領延安,絕不是他的勝利,而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要倒霉了!——1947年,毛澤東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⒕猃埍P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珴蓶|1947年,國民黨重點進攻陜北解放區(qū)和山東解放區(qū)。毛澤東、周恩來等率領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出延安,轉戰(zhàn)陜北。彭德懷率領西北野戰(zhàn)軍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的重點進攻。華東野戰(zhàn)軍在山東孟良崮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打退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qū)的重點進攻。3、挺進大別山: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強渡黃河,千里挺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到南京、武漢,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zhàn)略進攻的序幕。4、三大戰(zhàn)役(1)背景:人民解放軍經過連續(xù)作戰(zhàn),消滅了國民黨軍精銳200多萬,國民黨軍隊主力退守沈陽、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動防御作戰(zhàn)。國共戰(zhàn)略決戰(zhàn)時機成熟。(2)時間:從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3)概況:①遼沈戰(zhàn)役:林彪、羅榮桓指揮,1948年9月開始,以錦州為核心,解放東北全境。②淮海戰(zhàn)役: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等指揮,1948年11月開始,以徐州為中心,解放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殲敵人數最多的戰(zhàn)役,人民群眾支援前線是這場戰(zhàn)役取勝的主要原因)③平津戰(zhàn)役:1948年11月開始,北平國民黨守軍總司令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平津戰(zhàn)役的勝利,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4)意義: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zhàn)爭在全國的勝利。5、渡江戰(zhàn)役(1)概況: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渡過長江,占領南京,國民黨敗退臺灣??键c62:知道解放區(qū)的土地改革;簡析國民黨政權的覆亡和人民解放戰(zhàn)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2)意義: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統治考點62:知道解放區(qū)的土地改革;簡析國民黨政權的覆亡和人民解放戰(zhàn)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1.解放區(qū)的土地改革(1)背景:抗戰(zhàn)勝利后,中國共產黨適時調整了土地政策,將抗戰(zhàn)時期的減租減息政策改為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2)時間:1947年。(3)依據:中共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相關史料解放區(qū)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qū)的人民好喜歡,民主政府愛人民呀,共產黨的恩情說不完。相關史料解放區(qū)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qū)的人民好喜歡,民主政府愛人民呀,共產黨的恩情說不完?!督夥艆^(qū)的天》最后一把米,用來做軍糧;最后一尺布,用來做軍裝;最后的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含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