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一輪語文試題本試卷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21/04/wKhkGWcRCyCAbvSfAAIlEL1KOKk930.jpg)
![2025中考一輪語文試題本試卷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21/04/wKhkGWcRCyCAbvSfAAIlEL1KOKk9302.jpg)
![2025中考一輪語文試題本試卷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21/04/wKhkGWcRCyCAbvSfAAIlEL1KOKk9303.jpg)
![2025中考一輪語文試題本試卷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21/04/wKhkGWcRCyCAbvSfAAIlEL1KOKk9304.jpg)
![2025中考一輪語文試題本試卷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21/04/wKhkGWcRCyCAbvSfAAIlEL1KOKk93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中考一輪語文試題本試卷一、積累與運用(17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羞怯(què)突兀(wù)潦亂(liáo)大相徑庭(tíng)B.干涸(hé)簫條(xiāo)襤褸(lǔ)花團錦簇(cù)C.絢麗(xuàn)震悚(sǒng)漕運(cáo)混為一談(hùn)D.彌漫(mí)追溯(shù)淵博(bó)縱橫絕蕩(jué)2.依次填入下面語段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澜缟系娜f事萬物沒有______的,過度要求完美,可能造成人的心理失衡,損害人的健康。“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既然現(xiàn)實不能完美,那我們就不必______,而要學會超脫,樂觀豁達,不怨天尤人,不斤斤計較,不攀比妒忌,更不放棄追求。______這樣,______能活得快樂,活得輕松,活出生命的意義。A.相得益彰追求只要就B.十拿九穩(wěn)要求即使也C.輕而易舉尋求盡管還D.盡善盡美苛求只有才3.下列各項中分析正確的一項是()①草木光陰,一書一茶,一粥一飯,都是生活的真味,日常的歡喜都在這些點滴細微處。②做喜歡做的事,把身體照顧好,把靈魂安頓好,美好的光陰,是自己給予的在乎。③生活就是不斷取悅自己的過程。④一縷芬芳,是來自心底的氣息,一份歡喜,是喜悅的散發(fā)。⑤粗茶淡飯也是一份安穩(wěn),不必攀比,學會在平淡中供養(yǎng)詩意的靈魂。A.“歡喜”和“生活”都是名詞,“好”和“在乎”都是形容詞。B.①句中的“這些”指代的內容是“草木光陰”。C.“不斷取悅”“粗茶淡飯”“詩意的靈魂”三個短語的結構類型是各不相同的。D.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一份歡喜”和“一縷芬芳”互換位置。文學、文化常識與名著閱讀。(5分)4.下列各項中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木蘭詩》和《十五從軍征》都選自《樂府詩集》,《樂府詩集》由北宋郭茂倩編撰,是我國現(xiàn)存的收集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詩集。B.《紅巖》中的華子良忠貞不屈、信念堅定,印《挺進報》時被捕,臨危懸掛出掃帚,給同志們發(fā)信號,保護了組織和其他革命同志。C.古代稱謂有敬辭與謙辭的區(qū)別。謙辭如“家嚴”“拙見”“寒舍”等;敬辭如“令尊”“垂念”“高朋”等。D.《格列佛游記》中,格列佛受聘為“冒險號”的船長,第四次離開英國,這次他來到了“慧駟國”,這里友善和仁慈的馬是國家的統(tǒng)治者,人形動物“耶胡”貪婪、嫉妒,是下等動物。名著閱讀(3分)5.閱讀名著片段,回答問題片段一:李鬼手提著斧,納頭便拜。A道:“只我便是真黑旋風。你從今以后,休要壞了俺的名目?!崩罟淼溃骸靶∪私穹昧诵悦曰丶腋臉I(yè),再不敢倚著爺爺名目,在這里剪徑?!盇道:“你有孝順之心,我與你十兩銀子做本錢,便去改業(yè)?!薄瑼便取出一錠銀子,把與李鬼,拜謝去了。片段二:B話語簡明樸實,講得淺顯易懂,鮮明生動。他對目前發(fā)生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而且,他對自己所走的道路深信不疑。于是保爾開始明白,那一大堆名稱很好聽的黨派,什么社會革命黨、社會民主黨、波蘭社會黨,其實都是工人的兇惡敵人,只有布爾什維克黨才是不屈不撓地跟所有財主作頑強斗爭的干革命的政黨。片段三:過了些時候,一次C偶然生起一堆火煮東西,滅火時,C忽然發(fā)現(xiàn)火堆里有一塊陶器的碎片,被火燒得又硬又紅。這一發(fā)現(xiàn)使C驚喜萬分。C想,陶器是能燒出來的。破的既然能燒,整的也當然能燒了。于是C開始研究如何控制火力。給自己燒出幾只鍋子來。學校舉行話劇表演,導演對前來應征的演員提出了以下問題:①這三個角色,你最想扮演哪一個,他叫什么名字。②請介紹該角色相應的故事情節(jié)。③依據(jù)內容,說說你對這個角色的認識(至少寫出兩點)。6.文言詩文默寫。(1)海日生殘夜,________________。(王灣《次北固山下》)(2)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聲。(辛棄疾《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3)煙籠寒水月籠沙,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4)________________,攻親戚之所畔。(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范仲淹《漁家傲·秋思》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們思歸又不能歸的矛盾心理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倍⒐旁娢拈喿x(17分)(一)(3分)7.閱讀下面古詩詞,完成題目。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樂天授江州司馬①元稹殘燈無焰影幢幢②,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咀⑨尅竣偈冢菏诼?,任命。江州:即九江郡,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官名。②幢(chuáng)幢:燈影昏暗搖曳之狀。對上面兩首古詩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聞道龍標過五溪”中的“過五溪”,寫出朋友遷謫之偏遠,道路之艱難。B.“驚坐起”,生動傳神地寫出詩人聽聞友人遭貶后的震驚和擔憂,也表現(xiàn)出詩人與白居易的友情之深。C.兩首詩的首句都寫景兼點時令,且情景交融,營造出一種悲涼傷感的氛圍。D.兩首詩都是為好友被貶官而作,都表達詩人對朋友遭遇貶謫的同情、關懷和傷感之情。(二)(14分)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激,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節(jié)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乙】高梁舊有清水一帶,柳色數(shù)十里,風日稍和,中郎①拉于與王子往游。時街民皆穿溝渠淤泥,委積道上,羸馬不能行,步至門外。于是三月中矣,楊柳尚未抽條,冰微泮②,臨水坐枯柳下小飲。譚鋒甫暢,而飆風自北來,塵埃蔽天,對面不見人,中目塞口,嚼之有聲。凍枝落,古木號,亂石擊。寒氣凜冽,相與御貂帽,著重裘以敵之,而猶不能堪,乃急歸。已黃昏,狼狽溝渠間,百苦乃得至?、?,坐至丙夜,口中含沙尚礫礫。噫!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雜花爛城野,風和日麗,上春④已可郊游,何京師之苦至此。茍非大不得已而仆仆于是吾見其舛也。且夫貴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為官職也。游客山人所以不得已而至是者,為衣食也。今吾無官職,屢求而不獲,其效亦可睹矣。而家有產業(yè)可以糊口,舍水石花鳥之樂,而奔走煙霾沙塵之鄉(xiāng),予以問予,予不能解矣。然則是游也宜書,書之所以志予之嗜進而無恥,顛倒而無計算也。(節(jié)選自袁中道《游高梁橋記》)【注釋】①中郎:即明代文學家袁宏道。②泮(pàn):融解,分散。③邸:一般指官員的住所。④上春:正月。⑤山人:這里指從事卜卦、算命等迷信職業(yè)的人。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以其境過清可以一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B.明滅可見才美不外見(《馬說》)C.臨水坐枯柳下小飲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記》)D.百苦乃得至邸久而乃和(《送東陽馬生序》)9.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2)相與御貂帽,著重襲以敵之,而猶不能堪。10.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茍非大不得已而仆仆于是吾見其舛也11.【甲】【乙】兩篇游記都描寫了出游的所見所感,請分析【甲】【乙】兩文中描寫的景物特點有什么不同?但表達了怎樣相同的心境?三、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8分)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各題?!静牧弦弧亢彻?jié)的緣由《荊楚歲時記》中記載:“去冬節(jié)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中國農業(yè)博物館農業(yè)歷史研究部主任、二十四節(jié)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志強說,寒食節(jié)在農歷冬至后105日,推算下來通常在清明前一二日,家家戶戶禁火、冷食。寒食節(jié)因而又被稱為“禁火節(jié)”“冷節(jié)”,是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jié)日,前后綿延兩千余年?!静牧隙亢彻?jié)的起源其一、源自遠古改火習俗。唐志強介紹,古時火種來之不易,為保證老百姓日常用火之便,往往將火種保存,使其晝夜不熄,但人們相信火是有生命的,火是會新陳代謝的,因而每年寒食之期,需將去年保存的舊火種熄滅,待到清明之日,再換新火,此謂“改火”,寓意萬象更新。其二、是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名臣介子推。相傳介子推追隨晉獻公之子重耳流亡他國十九年,在其繼位后不求功名利祿,與老母歸隱山西綿山。晉文公重耳為迫其出山而下令放火燒山,怎奈介子推堅執(zhí)不回,抱樹而亡,留下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晉文公悲痛萬分,為緬懷介子椎,他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jié),下令民間禁火、只吃寒食、祭掃墳墓?!静牧先亢彻?jié)與清明節(jié)的關系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后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jié)日,前者懷舊悼亡,后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系。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lián)。祭祀掃墓是寒食節(jié)的主要內容。寒食節(jié)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到了唐代,寒食掃墓成為官方認同并倡導的吉禮之一。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jié)前的寒食節(jié)。寒食節(jié),正值春天,天朗氣清,春和景明,是踏青游玩的好時節(jié)。蹴鞠、蕩秋千,踏青、詠詩,在這一天,古人盡享春日風光。此時的熱烈歡快不輸清明和上巳。王維曾作詩詠嘆: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由于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jié)俗很早就與清明發(fā)生關聯(lián),掃墓逐漸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寒食節(jié)中主要項目——禁煙冷食,逐漸被淡化,到宋代寒食節(jié)逐漸開始被清明節(jié)取代。寒食節(jié)后第三日,即是清明。清明既是節(jié)氣,又是節(jié)日。此時,氣清景明,萬物生長,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節(jié)兩大習俗,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二者兼行,后者更盛。【材料四】寒食節(jié)的美食美食簡介
棗糕崔塞《四民月令》;“齊人呼寒食為冷節(jié)。以麯為蒸餅樣,團棗附之,名曰棗糕?!睏椄馐驱R地寒食節(jié)專屬食物,用紅棗粉制作而成,棗香撲鼻,口感綿軟,營養(yǎng)豐富,特別適合早餐食用。紅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P以及鈣、磷、鐵和環(huán)磷酸腺苷等營養(yǎng)成分。
歡喜團在巴蜀一帶,清明節(jié)有吃“歡喜團”的食俗。其是由糯米粉滾成圓團,再裹上一層芝麻炸熟而成,炸熟后外脆內軟,外焦里嫩,色澤鮮艷,吃起來一聲脆響后糖汁四溢,滿嘴芝麻香。烏稔飯烏稔飯又名烏米飯,每年三月初三,畬族人家家戶戶煮“烏稔飯”并饋贈漢族的親戚朋友,久而久之,當?shù)氐臐h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時食“稔飯”的習俗。特別是柘榮縣民間,每年都須用“烏稔飯”祭祀,可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各民族和睦相處的大家庭。12.對選文內容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寒食節(jié)通常在清明前一二日,又被稱為“禁火節(jié)”“冷節(jié)”,是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B.寒食節(jié)起源普遍認為有兩種:源自遠古改火習俗和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名臣介子推。C.由于寒食節(jié)中的禁煙冷食,逐漸被淡化,到唐代寒食節(jié)逐漸開始被清明節(jié)取代。D.祭祖掃墓是寒食節(jié)的主要內容,除此之外,人們還蹴鞠、蕩秋千、踏青、詠詩。13.寒食節(jié)的美食種類繁多,請結合下面三位好友的要求,根據(jù)材料四為他們其中一個人推薦符合其口味的美食,并闡述理由。小青:甜上加甜,心里更甜。小米:我吃的不是美食,而是情懷。小蘭:營養(yǎng)豐富的美食,永遠是我的首選。我給__________推薦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寒食節(jié)是為緬懷晉國名臣介子推,他衷心耿耿,追隨公子重耳流亡他國數(shù)載,又在重耳繼位后功成身退,不求名利,隱居綿山。介子推的高尚人格值得后人學習。同學們,我國的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都記錄著一段名人事跡、歷史佳話,請你再列舉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及與之相關的人物,并回顧他的事跡。節(jié)日: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事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7分)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各題。與天下共明月卓然①月到中秋,人們總會想起蘇東坡的《水調歌頭》,蘇軾獨坐雪堂飲酒賞月,吃著自己制作的小月餅,提筆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給后人展開了一個悵恨無限卻又萬象晴明的空間。②在我的家鄉(xiāng)小鎮(zhèn)上,很少有人能吟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樣妙旨幽深的詩句,但人們知道怎樣以自己的方式與天下共明月,那是小鎮(zhèn)人濃濃的文化情結,是屬于小鎮(zhèn)人的精神財富。③走進八月,就要開始打月餅了。把軟高粱穗子削掉,把甜甜的高粱秸鍘成小段兒,用大鍋煮,把煮過高粱秸的水在大火上熬。熬成黏黏的、甜膩膩的糊狀,那是“飯”?!帮垺笔亲约喊镜模颂?、紅棗是從自己家樹上打下來的,芝麻、瓜子是自己家地里種的。打月餅所有的原料幾乎都是自己生產的,這就叫自食其力吧。④小鎮(zhèn)上打月餅的總領是五爺。五爺邀請小鎮(zhèn)的師傅們來他院子里,把秸餅、紅棗、核桃、花生等原料搗碎,連同青紅絲、飾、冰糖摻和到蒸熟的白面里,用麻油搓成酥酥的月餅餡兒。⑤在做月餅餡兒的同時,也要做好月餅皮兒。把面、飭與麻油摻和到一起,在大案子上揉搓摔打。特別重要的一個動作是“提”。把面提起來,猛猛地摔下去;再提起來,再猛猛地摔下去。如此反復,直到把“飭和面”提溜到如膠如漆,如瓷如玉。那個“提”的功夫是做月餅的重要程序,名叫“提糖”。所以在我們小鎮(zhèn)上,月餅就另有了一個很鄉(xiāng)愁的名字:提糖。⑥“提糖”餡兒做好后,團成一個個青核桃大小的餡團,用做好的月餅皮包起來,放到梨木雕花的模子里,拿木槌用力往模子里打。只有用力打出來的提糖才會沒有瑕疵,才會有清晰的花紋和文字。這就叫“打提糖”。⑦提糖是用力打到模子里去了,怎么脫出來呢?把梨木雕花模子的四個平角放在大案子上依序輪番磕。砰!砰!砰!……遠遠聽著,猶如長安搗衣聲。一直磕到如嬰孩一般柔軟嬌嫩的月餅脫模而出。周遭是清晰的瓦楞,中間端端正正的四個字:中秋月餅。兩旁兩朵牡丹,寓意花好月圓,榮華富貴。⑧烤提糖在院子中間的廊廈底下,燒的是梨木、柿木、杜梨木、棗木、桃木和杏木,只有果木烤出來的提糖才是正經味兒。鏊子在下邊烤,蓋子在上邊熏。一烤一熏,上下夾攻。熏烤出來的提糖不變色,不變形,模樣端雅,品相嫻靜,瑩如蜜蠟,玉色含章。⑨小鎮(zhèn)上有兩種月餅,一種是五爺院子里打的,上邊盡管有“中秋月餅”四個字,但我們卻習慣叫“提糖”;另一種是各家母親蒸的,沒有別名,單叫“月餅”。⑩母親蒸的月餅一個五層,每層原料各異,味道不同。月餅并不一樣大,最大的如初升明月,最小的像壽桃,蒸熟之后的月餅一套五個,擺起來像一座小小的白塔。母親蒸的月餅,既可以品嘗,也可以欣賞,還可以當飯吃。如果把提糖比作一章賦,母親蒸的月餅就是一首詩。母親蒸的月餅,不但有提糖應有的味道,還有新麥香和伏面香,還有伏面的白,以及母親的巧和母親的自出心裁。要講風味,母親蒸的月餅才是我的家鄉(xiāng)地地道道的中秋風味。?中秋節(jié)送“提糖”是敬意,只有小輩送給長輩。給岳丈,給祖父和外公,給嬸嬸、姨姨和姑姑。在我們小鎮(zhèn),有那么一個人,人們在過節(jié)的時候都會記得他,記得給他送一個“提糖”,或者送一角“月餅”。那個人就是我們的老師,一介寒微的教書先生。我們小鎮(zhèn)上很少有人奢望先生把孩子推出龍門,只要孩子能識幾個字,能看住“門戶”,就全憑了人家教書先生。尊師重教,是風尚,也是傳統(tǒng)。?盡管這些都是八月十五送的,卻不能叫“送十五”,只有母親蒸的月餅送給女兒才叫“送十五”。把母親蒸的“月餅”從大到小摞到籃子里,還會放些核桃、柿子、棗兒、嫩玉茭、毛豆。女兒家里雖然也有這些東西,但是父母卻總想著把一整個秋天都送給女兒,送給女婿,送給外孫。?除了給女兒“送十五”,母親會把月餅切成一角兒一角兒,送給左右鄰家。其實我們并不叫送,用一個“送”字,沒有意思,不近人情。我們叫“花”,給左鄰右舍“花月餅”,文雅,悅耳。別說鄉(xiāng)村少文化,幾千年的鄉(xiāng)愁,幾千年的文明,都沉沉地裹在一個燦若錦繡的“花”字里。母親去給鄰家花月餅,會對鄰家嬸嬸說:“嘗嘗俺家的月餅吧,蒸得不好,讓你笑話。”鄰家嬸嬸會接住月餅夸兩句:“哎喲!看你的手多么巧呀!”一角月餅一句話,小鎮(zhèn)的小巷里就像刮起了一陣春風,小鎮(zhèn)的天空也像飄浮起了一片帶春雨的輕云。?一家“月餅”幾家嘗,幾家“月餅”一家嘗。咬上一口月餅,把中秋的欣悅和明月播撒在人世間的光華,一起咽到肚子里。一角月餅,殷殷多情,濃到千年萬古化不開。15.小鎮(zhèn)人用哪些方式過中秋?16.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7.從語言描寫角度賞析第?段中畫線句子。母親去給鄰家花月餅,會對鄰家嬸嬸說:“嘗嘗俺家的月餅吧,蒸得不好,讓你笑話?!编徏覌饗饡幼≡嘛灴鋬删洌骸鞍?!看你的手多么巧呀!”18.閱讀選文,根據(jù)你的理解談一談“一角月餅,殷殷多情,濃到千年萬古化不開?!钡脑??19.在語文活動課上,小明建議將這篇文章作為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課外補充閱讀篇目,請你結合文章內容,聯(lián)系下面的單元目錄和單元導語,幫助小明寫明理由。目錄單元導語1、社戲/魯迅2、回延安/賀敬之3、*安塞腰鼓/劉成章4、*燈籠/吳伯蕭民俗是民間流行的習俗、風尚,是由民眾創(chuàng)造并世代傳承的民間文化。本單元的課文,或表現(xiàn)各地風土人情,或展示傳統(tǒng)文化習俗。我們能夠從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風情畫卷,感受到多樣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價值和意義。理由:(三)(11分)閱讀下面選文,完成文后各題??啃袆幼叱鰞群拿詫m①多少次在人際關系中,我們對別人的一言一行很敏感,一點小事翻來覆去地想;不管什么時候,腦子總是在轉動,處理大量的信息,沒有辦法放空……這些現(xiàn)象,心理學上稱之為“精神內耗”。精神內耗,如同一次次鬼打墻,耗盡我們的心神,讓我們勞累不堪卻一事無成,如何改變這種思維模式?唯有行動!②所謂精神內耗,形象地說,就是心中的想法分成了兩個小人,爭斗不休,互相干擾,最終讓人陷入無謂的消耗中,身心疲憊,虛度光陰。其實精神內耗給人帶來的傷害又何止于虛度光陰?東漢末年,大將軍何進在誅殺十常侍上陷入精神內耗,在袁紹和太后姐姐的建議間猶豫來、猶豫去,最終錯失時機、被刺殺于嘉德殿前,讓人唏噓!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發(fā)的內耗呢?歸根結底,還是我們的精神之舟沒有壓艙石的緣故。墻草隨風倒,磐石無轉移,當我們缺乏主心骨、缺乏主見時,各種信息便幻化為各條歧路,出來迷惑我們。沒有主帆定風向,八面風來,小船自然團團轉了。如何才能有主見、牽住做事的牛鼻子呢?行動,還是行動??障霟o益,書齋空想,各種可能性如穿花蛺蝶時時舞,難辨真?zhèn)?;唯有行動,起而力行,才能把各種猶豫彷徨情緒一掃而空。③秦王李世民深知高效決策的重要,房玄齡主意多,杜如晦有決斷,以杜斷統(tǒng)領房謀,避免議而不決、決而不行,于事無補;即使身為黃種人有天生的短板,但蘇炳添也沒有在先天劣勢上猶豫彷徨,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打破亞洲人百米跑不進10秒的鐵律。他們都沒有陷入無盡無謂的內耗,而是果斷嘗試,在行動中不斷積累經驗,調整方向。④其實,不光是名人的事跡能給我們指引方向,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鮮明的例子,他們的事跡同樣值得我們深思,就像今年七月《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短視頻里的“我的二舅”一樣,用雙手去改變,從不回頭看,大膽的向前走,一定能改變自己的人生。⑤余華曾說過,精神內耗看似是跟自己過不去,但它至少也證明你有動力,在尋找人生的出口。是啊,內耗也是有積極意義的,自己的稟賦到底適合干什么?學書還是學劍?學文還是學理?誰能一眼就能把未來的路看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呢?有選項,就比沒有選項強,大不了說一句豬八戒在平頂山下說的話:待俺一家家吃將來!積極行動,大膽嘗試,反復比較,最終找出哪條路最適合自己也就是了。⑥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原文有刪改)20.請概括選文的中心論點。21.閱讀選文②段,理清論證思路,補全下面的分析。首先論述了精神內耗的本質,然后運用何進的事例論證了(1)_____________,接著論述了(2)____________,最后得出結論(3)_________________。22.選文④段的事例能否去掉,為什么?23.下面是小順跟同桌的對話。如果你是他同桌,請你結合選文內容,寫一段話(構成有力的排比句),勸說其走出困惑。小順:多少次想集中精力學習,心卻在考試名次能否如愿上苦惱;多少次手捧著一本書,心卻在讀與不讀上糾結半天;多少次,看著列著滿滿任務的清單,心在干與不干上糾纏。四、寫作請從下面兩個文題中,任選其一,按要求作文。24.航天員張陸送給香港大學學生的寄語是“眼有星辰大海,胸懷赤膽忠心”。每一個青少年學生都應該不負青春,不負自己,以夢為馬,不負韶華。請將“做一個______的人”補充完整,作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把題目補充完整。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②字跡工整,書寫清楚,卷面整潔。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寫、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25.“沒事,有我在?!逼胀ǖ囊痪湓?,可能來自親人,也有可能來自一個陌生人。這是一個承諾,一種守護,一份溫暖,一次陪伴。它意味著在這個世界上,有人愿意為你扛起沉甸甸的責任。請根據(jù)對上述材料的理解和思考,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②字跡工整,書寫清楚,卷面整潔。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寫、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一、積累與運用(17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羞怯(què)突兀(wù)潦亂(liáo)大相徑庭(tíng)
B.干涸(hé)簫條(xiāo)襤褸(lǔ)花團錦簇(cù)
C.絢麗(xuàn)震悚(sǒng)漕運(cáo)混為一談(hùn)
D.彌漫(mí)追溯(shù)淵博(bó)縱橫絕蕩(jué)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字音、字形。
A.羞怯(què)——qiè,潦亂——繚亂;
B.簫條——蕭條,襤褸(lǔ)——lǚ;
D.追溯(shù)——sù,縱橫絕蕩——縱橫決蕩;
故選C。
2.依次填入下面語段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沒有______的,過度要求完美,可能造成人的心理失衡,損害人的健康?!叭擞斜瘹g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既然現(xiàn)實不能完美,那我們就不必______,而要學會超脫,樂觀豁達,不怨天尤人,不斤斤計較,不攀比妒忌,更不放棄追求。______這樣,______能活得快樂,活得輕松,活出生命的意義。
A.相得益彰追求只要就B.十拿九穩(wěn)要求即使也
C.輕而易舉尋求盡管還D.盡善盡美苛求只有才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詞義辨析。
相得益彰,意思是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輕而易舉,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費力,省事。十拿九穩(wěn),意思是比喻很有把握。盡善盡美,指極其完善,極其美好;形容事物完美到沒有一點缺點。這里指萬事萬物都會有缺點,用“盡善盡美”。
追求,意指盡力尋找、探索。尋求,意思是尋找探求、追求。要求,提出具體事項或愿望,希望能實現(xiàn)??燎?,意思是過嚴地要求。這里指不能過分要求現(xiàn)實完美,用“苛求”。
“只要……就……”表示充分條件關系;“即使……也……”表示假設關系;“盡管……還……”表示轉折關系;“只有……才……”表示必要條件關系;“學會超脫,樂觀豁達,不怨天尤人,不斤斤計較,不攀比妒忌,更不放棄追求”是“能活得快樂”的必要條件,用“只有……才……”。
故選D。
3.下列各項中分析正確一項是()
①草木光陰,一書一茶,一粥一飯,都是生活的真味,日常的歡喜都在這些點滴細微處。②做喜歡做的事,把身體照顧好,把靈魂安頓好,美好的光陰,是自己給予的在乎。③生活就是不斷取悅自己的過程。④一縷芬芳,是來自心底的氣息,一份歡喜,是喜悅的散發(fā)。⑤粗茶淡飯也是一份安穩(wěn),不必攀比,學會在平淡中供養(yǎng)詩意的靈魂。
A.“歡喜”和“生活”都是名詞,“好”和“在乎”都是形容詞。
B.①句中的“這些”指代的內容是“草木光陰”。
C.“不斷取悅”“粗茶淡飯”“詩意的靈魂”三個短語的結構類型是各不相同的。
D.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一份歡喜”和“一縷芬芳”互換位置。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本題考查語法和病句。
A.“在乎”在第②句是動詞;
B.“這些”指的是“草木光陰,一書一茶,一粥一飯”;
C.“不斷取悅”“詩意的靈魂”都是偏正短語,類型相同;“粗茶淡飯”是并列短語;
故選D。
文學、文化常識與名著閱讀。(5分)
4.下列各項中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木蘭詩》和《十五從軍征》都選自《樂府詩集》,《樂府詩集》由北宋郭茂倩編撰,是我國現(xiàn)存的收集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詩集。
B.《紅巖》中的華子良忠貞不屈、信念堅定,印《挺進報》時被捕,臨危懸掛出掃帚,給同志們發(fā)信號,保護了組織和其他革命同志。
C.古代稱謂有敬辭與謙辭的區(qū)別。謙辭如“家嚴”“拙見”“寒舍”等;敬辭如“令尊”“垂念”“高朋”等。
D.《格列佛游記》中,格列佛受聘為“冒險號”的船長,第四次離開英國,這次他來到了“慧駟國”,這里友善和仁慈的馬是國家的統(tǒng)治者,人形動物“耶胡”貪婪、嫉妒,是下等動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詳解】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和名著常識。
B.印《挺進報》時被捕的是成崗,不是華子良;
故選B。
名著閱讀(3分)
5.閱讀名著片段,回答問題
片段一:
李鬼手提著斧,納頭便拜。A道:“只我便是真黑旋風。你從今以后,休要壞了俺的名目。”李鬼道:“小人今番得了性命,自回家改業(yè),再不敢倚著爺爺名目,在這里剪徑?!盇道:“你有孝順之心,我與你十兩銀子做本錢,便去改業(yè)?!薄瑼便取出一錠銀子,把與李鬼,拜謝去了。
片段二:
B話語簡明樸實,講得淺顯易懂,鮮明生動。他對目前發(fā)生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而且,他對自己所走的道路深信不疑。于是保爾開始明白,那一大堆名稱很好聽的黨派,什么社會革命黨、社會民主黨、波蘭社會黨,其實都是工人的兇惡敵人,只有布爾什維克黨才是不屈不撓地跟所有財主作頑強斗爭的干革命的政黨。
片段三:
過了些時候,一次C偶然生起一堆火煮東西,滅火時,C忽然發(fā)現(xiàn)火堆里有一塊陶器的碎片,被火燒得又硬又紅。這一發(fā)現(xiàn)使C驚喜萬分。C想,陶器是能燒出來的。破的既然能燒,整的也當然能燒了。于是C開始研究如何控制火力。給自己燒出幾只鍋子來。
學校舉行話劇表演,導演對前來應征的演員提出了以下問題:①這三個角色,你最想扮演哪一個,他叫什么名字。②請介紹該角色相應的故事情節(jié)。③依據(jù)內容,說說你對這個角色的認識(至少寫出兩點)。
【答案】示例一:①我最想扮演片段一中A這個人物,他叫李逵。②李鬼冒充李逵,被李逵識破,李逵贈銀子,讓他改業(yè)。③善良、有同情心。
示例二:①我最想扮演片段二中B這個人物,他叫朱赫來。②朱赫來對保爾的啟發(fā)(或“朱赫來給保爾講革命道理”)。③有堅定的革命信念,崇高的革命理想,高漲的革命熱情,出色的領導才能。
示例三:①我最想扮演片段三中C這個人物,他叫魯濱遜。②魯濱遜偶然發(fā)現(xiàn)陶土,然后制作陶瓷鍋。③聰明機智、有探索精神。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名著人物形象分析。任選一個片段作答即可。
示例一:片段一。
在這段文字中,提到了“真黑旋風”和““爺爺名目”,這些都是《水滸傳》中李逵的標志性稱呼,可知A是李逵。
根據(jù)“李鬼”這個人物,和李逵說“你有孝順之心,我與你十兩銀子做本錢,便去改業(yè)”,可知這段情節(jié)是“真假黑旋風”。李鬼在這里假冒李逵之名劫財,而李逵則用自己的真實身份教育了他,贈給他銀子,讓他改業(yè)。
李逵遇到假冒自己的李鬼后,并沒有直接采取暴力手段,而是選擇教育李鬼,并告誡他以后不要再敗壞自己的名聲。更重要的是,他給了李鬼十兩銀子作為改行的本錢,這表明李逵愿意給予別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體現(xiàn)了他內心的善良和同情心。這樣的行為展現(xiàn)出了李逵不僅勇猛直率,也有寬容和善良的一面。因此,該語段突出了李逵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形象特點。
示例二:片段二。
根據(jù)“保爾”“布爾什維克黨”等可知,這段文字選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文段寫的是保爾在朱赫來的啟發(fā)下,明白了革命道理,可知B是朱赫來。
根據(jù)“他對目前發(fā)生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而且,他對自己所走的道路深信不疑。于是保爾開始明白……”可概括為:朱赫來對保爾的啟發(fā),或朱赫來給保爾講革命道理。
根據(jù)“話語簡明樸實,講得淺顯易懂,鮮明生動。他對目前發(fā)生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而且,他對自己所走的道路深信不疑”可知,朱赫來有出色的領導才能,有堅定的革命信念,有崇高的革命理想,有高漲的革命熱情。
示例三:片段三。
根據(jù)“忽然發(fā)現(xiàn)火堆里有一塊陶器的碎片,被火燒得又硬又紅。這一發(fā)現(xiàn)使C驚喜萬分”可知,這是《魯濱遜漂流記》中關于魯濱遜燒制陶器的描寫,C是魯濱遜。
根據(jù)“C忽然發(fā)現(xiàn)火堆里有一塊陶器的碎片,被火燒得又硬又紅。這一發(fā)現(xiàn)使C驚喜萬分。C想,陶器是能燒出來的。破的既然能燒,整的也當然能燒了。于是C開始研究如何控制火力。給自己燒出幾只鍋子來”,可概括為:魯濱遜偶然發(fā)現(xiàn)陶土,然后制作陶瓷鍋。
文中描寫魯濱遜燒制瓦鍋、瓦罐時的動作的語句,以及“想,陶器是能燒出來的。破陶器能燒,整只陶器當然也能燒了”的心理描寫,從中可以體會到魯濱遜不畏艱難、正視現(xiàn)實、樂觀向上、頑強生存的性格和品質。
6.文言詩文默寫
(1)海日生殘夜,______。(王灣《次北固山下》)
(2)______,五十弦翻塞外聲。(辛棄疾《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3)煙籠寒水月籠沙,______。(杜牧《泊秦淮》)
(4)______,攻親戚之所畔。(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范仲淹《漁家傲·秋思》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們思歸又不能歸的矛盾心理的詩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①.江春入舊年②.八百里分麾下炙③.夜泊秦淮近酒家④.以天下之所順⑤.濁酒一杯家萬里⑥.燕然未勒歸無計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麾下炙、勒”等字詞容易寫錯。
二、古詩文閱讀(17分)
(一)(3分)
7.閱讀下面古詩詞,完成題目。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①
元稹
殘燈無焰影幢幢②,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注釋】①授:授職,任命。江州:即九江郡,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官名。②幢(chuáng)幢:燈影昏暗搖曳之狀。
對上面兩首古詩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聞道龍標過五溪”中的“過五溪”,寫出朋友遷謫之偏遠,道路之艱難。
B.“驚坐起”,生動傳神地寫出詩人聽聞友人遭貶后的震驚和擔憂,也表現(xiàn)出詩人與白居易的友情之深。
C.兩首詩的首句都寫景兼點時令,且情景交融,營造出一種悲涼傷感的氛圍。
D.兩首詩都是為好友被貶官而作,都表達詩人對朋友遭遇貶謫的同情、關懷和傷感之情。
【答案】C
【解析】
【詳解】C.《聞樂天授江州司馬》這首詩的首句“殘燈無焰影幢幢”的意思是:殘燈已沒有火焰,周圍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描寫的是燈影,表明夜已深,沒有點明時令,此選項中“兩首詩的首句都寫景兼點時令”說法錯誤;
故選C。
(二)(14分)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激,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節(jié)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
高梁舊有清水一帶,柳色數(shù)十里,風日稍和,中郎①拉于與王子往游。時街民皆穿溝渠淤泥,委積道上,羸馬不能行,步至門外。
于是三月中矣,楊柳尚未抽條,冰微泮②,臨水坐枯柳下小飲。譚鋒甫暢,而飆風自北來,塵埃蔽天,對面不見人,中目塞口,嚼之有聲。凍枝落,古木號,亂石擊。寒氣凜冽,相與御貂帽,著重裘以敵之,而猶不能堪,乃急歸。已黃昏,狼狽溝渠間,百苦乃得至邸③,坐至丙夜,口中含沙尚礫礫。
噫!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雜花爛城野,風和日麗,上春④已可郊游,何京師之苦至此。茍非大不得已而仆仆于是吾見其舛也。且夫貴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為官職也。游客山人所以不得已而至是者,為衣食也。今吾無官職,屢求而不獲,其效亦可睹矣。而家有產業(yè)可以糊口,舍水石花鳥之樂,而奔走煙霾沙塵之鄉(xiāng),予以問予,予不能解矣。然則是游也宜書,書之所以志予之嗜進而無恥,顛倒而無計算也。
(節(jié)選自袁中道《游高梁橋記》)
【注釋】①中郎:即明代文學家袁宏道。②泮(pàn):融解,分散。③?。阂话阒腹賳T的住所。④上春:正月。⑤山人:這里指從事卜卦、算命等迷信職業(yè)的人。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以其境過清可以一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B.明滅可見才美不外見(《馬說》)
C.臨水坐枯柳下小飲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記》)
D.百苦乃得至邸久而乃和(《送東陽馬生序》)
9.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2)相與御貂帽,著重襲以敵之,而猶不能堪。
10.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
茍非大不得已而仆仆于是吾見其舛也
11.【甲】【乙】兩篇游記都描寫了出游的所見所感,請分析【甲】【乙】兩文中描寫的景物特點有什么不同?但表達了怎樣相同的心境?
【答案】8.D9.(1)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向下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
(2)(我們)一起戴上貂皮帽,穿上厚皮襖,用來抵擋暴風,然而仍不能忍受。
10.茍非大不得已/而仆仆于是/吾見其舛也
11.甲文樹木蔥郁,深水清澈,水聲悅耳,游魚悠閑自得,岸勢曲折。乙文寒風凜冽,風大天冷,古樹枯枝,飛沙走石。
相同的心境:失意落寞,孤寂凄涼
【解析】
【分析】
【8題詳解】
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連詞,因為/介詞,憑借;
B.動詞,看到/動詞,同“現(xiàn)”,顯現(xiàn);
C.動詞,靠近/動詞,居高面下;
D.相同,都是連詞,“才”的意思;
故選D
【9題詳解】
本題考查翻譯句子。注意重點詞語:
(1)伐竹,砍伐竹子;取道,開辟一條道路;尤,特別;清冽,清涼。
(2)相與,一起;御,戴上;著,穿上;重襲,厚皮襖;以,來;敵,抵擋;猶,還;堪,忍受。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斷句。
句意: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而風塵仆仆來到這里,我看是很荒謬的。
分析句意可知,“而”是句中連詞,其前應斷開;“吾見其舛也”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是個獨立的句子。故斷句為:茍非大不得已/而仆仆子是/吾見其舛也。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比較閱讀。
根據(jù)甲文中的“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水尤清冽”“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可知,甲文中的景物特點是樹木蔥郁,深水清澈,水聲悅耳,游魚悠閑自得,岸勢曲折。
根據(jù)乙文中的“而飆風自北來,塵埃蔽天,對面不見人”“凍枝落,古木號,亂石擊。寒氣凜冽”可知,乙文中的景物特點是寒風凜冽,風大天冷,古樹枯枝,飛沙走石。
根據(jù)甲文中的“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可知,作者被小潭凄清的環(huán)境觸發(fā),因為被貶而產生的失意落寞,孤寂凄涼之情又涌上心頭。
根據(jù)乙文中的“則是游也宜書,書之所以志予之嗜進而無恥,顛倒而無計算也”可知,作者借寫自己的春游經歷表達了自己的反思。著迷于仕途鉆營卻不知羞恥,本末倒置而缺乏考慮。由作者的這種反思里可能感受到作者人生失意時的落寞和心境的凄涼。
【點睛】參考譯文:
【甲】
我從小山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流水的聲音,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珮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心里為之高興??撤ブ褡?,開辟道路,向下就看見一個小潭,水格外清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來,露出水面,成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島,也有高低不平的石頭和小巖石(露了出來)。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蒙蓋纏繞,搖曳牽連,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托也沒有。陽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頭上。(魚影)呆呆地一動不動,忽然間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水流)像北斗星一樣曲折,像蛇一樣蜿蜒前行,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溪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在哪里。
我坐在潭邊,四面都被竹林和樹木包圍著,寂靜沒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那種環(huán)境太過凄清,不能長時間停留,于是記下了這里的情景就離開了。
【乙】
高梁橋原有一條清澄的帶子般的河水,楊柳綿延幾十里,剛好天氣比較晴好和暖。袁宏道拉我和王章甫一道前去游覽。那時市民都在疏通渠道的淤泥,淤泥堆積在路上,瘦弱的馬無法行走,我們步行來到西直門外。
這時已是三月中旬,柳樹還沒有發(fā)芽,冰剛剛融化,我們坐在靠近水邊的枯柳樹下喝酒。交談的剛剛暢快的時候,暴風就從北而來,灰塵遮蔽了天空,就連對面的人都看不到。沙石擊中眼睛,堵塞口鼻,嚼一嚼就能發(fā)出響聲。凍住的樹枝被吹落,古樹嗚嗚號叫,石頭相互撞擊。十分寒冷,一起戴上貂皮帽,穿上厚皮襖用來抵擋暴風,然而仍不能忍受,于是就急忙回家。到黃昏時,十分狼狽地走在溝渠間,歷經千辛百苦才到家,坐到半夜,口中還有碎沙。
哎,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城鄉(xiāng)雜花爛漫,風和日麗,正月就已經可以去郊游,為什么京都惡劣到這種地步。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而風塵仆仆來到這里,我看是很荒謬的。況且地位高的人之所以不得不居住在這里,為的是擔任官職。出游的人、從事卜卦、算命等職業(yè)的人之所以不得不到這里,為的是謀取吃穿?,F(xiàn)在我沒有一官半職,屢屢謀求卻得不到,效果也是可以看得見的了。而家里本來有產業(yè)可以維持生計,卻舍去享受山水花鳥風光的樂趣,而奔跑在充滿渾濁的煙氣沙塵的地方,我問自己這個問題,我無法解釋。既然如此,那么這次出游也應當寫下來,寫下它用來記下我的著迷于仕途鉆營卻不知羞恥,本末倒置而缺乏考慮。
三、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
(一)(8分)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各題。
【材料一】
寒食節(jié)的緣由
《荊楚歲時記》中記載:“去冬節(jié)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敝袊r業(yè)博物館農業(yè)歷史研究部主任、二十四節(jié)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志強說,寒食節(jié)在農歷冬至后105日,推算下來通常在清明前一二日,家家戶戶禁火、冷食。寒食節(jié)因而又被稱為“禁火節(jié)”“冷節(jié)”,是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jié)日,前后綿延兩千余年。
【材料二】
寒食節(jié)的起源
其一、源自遠古改火習俗。唐志強介紹,古時火種來之不易,為保證老百姓日常用火之便,往往將火種保存,使其晝夜不熄,但人們相信火是有生命的,火是會新陳代謝的,因而每年寒食之期,需將去年保存的舊火種熄滅,待到清明之日,再換新火,此謂“改火”,寓意萬象更新。
其二、是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名臣介子推。相傳介子推追隨晉獻公之子重耳流亡他國十九年,在其繼位后不求功名利祿,與老母歸隱山西綿山。晉文公重耳為迫其出山而下令放火燒山,怎奈介子推堅執(zhí)不回,抱樹而亡,留下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晉文公悲痛萬分,為緬懷介子椎,他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jié),下令民間禁火、只吃寒食、祭掃墳墓。
【材料三】
寒食節(jié)與清明節(jié)的關系
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后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jié)日,前者懷舊悼亡,后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系。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lián)。
祭祀掃墓是寒食節(jié)的主要內容。寒食節(jié)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到了唐代,寒食掃墓成為官方認同并倡導的吉禮之一。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jié)前的寒食節(jié)。
寒食節(jié),正值春天,天朗氣清,春和景明,是踏青游玩的好時節(jié)。蹴鞠、蕩秋千,踏青、詠詩,在這一天,古人盡享春日風光。此時的熱烈歡快不輸清明和上巳。王維曾作詩詠嘆: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由于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jié)俗很早就與清明發(fā)生關聯(lián),掃墓逐漸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寒食節(jié)中主要項目——禁煙冷食,逐漸被淡化,到宋代寒食節(jié)逐漸開始被清明節(jié)取代。寒食節(jié)后第三日,即是清明。清明既是節(jié)氣,又是節(jié)日。此時,氣清景明,萬物生長,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節(jié)兩大習俗,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二者兼行,后者更盛。
【材料四】
寒食節(jié)的美食
美食簡介
棗糕崔塞《四民月令》;“齊人呼寒食為冷節(jié)。以麯為蒸餅樣,團棗附之,名曰棗糕?!睏椄馐驱R地寒食節(jié)專屬食物,用紅棗粉制作而成,棗香撲鼻,口感綿軟,營養(yǎng)豐富,特別適合早餐食用。紅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P以及鈣、磷、鐵和環(huán)磷酸腺苷等營養(yǎng)成分。
歡喜團在巴蜀一帶,清明節(jié)有吃“歡喜團”的食俗。其是由糯米粉滾成圓團,再裹上一層芝麻炸熟而成,炸熟后外脆內軟,外焦里嫩,色澤鮮艷,吃起來一聲脆響后糖汁四溢,滿嘴芝麻香。
烏稔飯烏稔飯又名烏米飯,每年三月初三,畬族人家家戶戶煮“烏稔飯”并饋贈漢族的親戚朋友,久而久之,當?shù)氐臐h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時食“稔飯”的習俗。特別是柘榮縣民間,每年都須用“烏稔飯”祭祀,可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各民族和睦相處的大家庭。
12.對選文內容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寒食節(jié)通常在清明前一二日,又被稱為“禁火節(jié)”“冷節(jié)”,是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
B.寒食節(jié)起源普遍認為有兩種:源自遠古改火習俗和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名臣介子推。
C.由于寒食節(jié)中的禁煙冷食,逐漸被淡化,到唐代寒食節(jié)逐漸開始被清明節(jié)取代。
D.祭祖掃墓是寒食節(jié)的主要內容,除此之外,人們還蹴鞠、蕩秋千、踏青、詠詩。
13.寒食節(jié)的美食種類繁多,請結合下面三位好友的要求,根據(jù)材料四為他們其中一個人推薦符合其口味的美食,并闡述理由。
小青:甜上加甜,心里更甜。
小米:我吃的不是美食,而是情懷。
小蘭:營養(yǎng)豐富的美食,永遠是我的首選。
我給__________推薦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寒食節(jié)是為緬懷晉國名臣介子推,他衷心耿耿,追隨公子重耳流亡他國數(shù)載,又在重耳繼位后功成身退,不求名利,隱居綿山。介子推的高尚人格值得后人學習。同學們,我國的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都記錄著一段名人事跡、歷史佳話,請你再列舉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及與之相關的人物,并回顧他的事跡。
節(jié)日: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事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C13.①.示例:小蘭②.棗糕③.棗糕用紅棗粉制作而成,紅棗營養(yǎng)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P以及鈣、磷、鐵和環(huán)磷酸腺苷等營養(yǎng)成分。
14.①.端午節(jié)②.屈原③.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屈原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俗。
【解析】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辨析。
C.有誤,根據(jù)材料三第二段“到了唐代,寒食掃墓成為官方認同并倡導的吉禮之一。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jié)前的寒食節(jié)”,可知“到唐代寒食節(jié)逐漸開始被清明節(jié)取代”說法有誤,唐代只是將掃墓固定在寒食節(jié)。
故選C。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推薦語。結合材料四為其中一人推薦符合其口味的美食,并闡述理由。
示例:小青,推薦歡喜團。歡喜團由糯米粉滾成圓團,再裹上一層芝麻炸熟而成,炸熟后外脆內軟,外焦里嫩,色澤鮮艷,吃起來一聲脆響后糖汁四溢,滿嘴芝麻香。歡喜團口味很甜,符合小青口味。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主觀表達。列舉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及與之相關的人物,并回顧他的事跡即可。
示例:端午節(jié)。人物:屈原。事跡: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lián)齊抗秦。主張楚國與齊國聯(lián)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屈原的祖國楚國京都,五月五日兆仿雹,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粽子。
(二)(17分)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各題。
與天下共明月
卓然
①月到中秋,人們總會想起蘇東坡的《水調歌頭》,蘇軾獨坐雪堂飲酒賞月,吃著自己制作的小月餅,提筆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給后人展開了一個悵恨無限卻又萬象晴明的空間。
②在我的家鄉(xiāng)小鎮(zhèn)上,很少有人能吟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樣妙旨幽深的詩句,但人們知道怎樣以自己的方式與天下共明月,那是小鎮(zhèn)人濃濃的文化情結,是屬于小鎮(zhèn)人的精神財富。
③走進八月,就要開始打月餅了。把軟高粱穗子削掉,把甜甜的高粱秸鍘成小段兒,用大鍋煮,把煮過高粱秸的水在大火上熬。熬成黏黏的、甜膩膩的糊狀,那是“飯”?!帮垺笔亲约喊镜?,核桃、紅棗是從自己家樹上打下來的,芝麻、瓜子是自己家地里種的。打月餅所有的原料幾乎都是自己生產的,這就叫自食其力吧。
④小鎮(zhèn)上打月餅的總領是五爺。五爺邀請小鎮(zhèn)的師傅們來他院子里,把秸餅、紅棗、核桃、花生等原料搗碎,連同青紅絲、飾、冰糖摻和到蒸熟的白面里,用麻油搓成酥酥的月餅餡兒。
⑤在做月餅餡兒的同時,也要做好月餅皮兒。把面、飭與麻油摻和到一起,在大案子上揉搓摔打。特別重要的一個動作是“提”。把面提起來,猛猛地摔下去;再提起來,再猛猛地摔下去。如此反復,直到把“飭和面”提溜到如膠如漆,如瓷如玉。那個“提”的功夫是做月餅的重要程序,名叫“提糖”。所以在我們小鎮(zhèn)上,月餅就另有了一個很鄉(xiāng)愁的名字:提糖。
⑥“提糖”餡兒做好后,團成一個個青核桃大小的餡團,用做好的月餅皮包起來,放到梨木雕花的模子里,拿木槌用力往模子里打。只有用力打出來的提糖才會沒有瑕疵,才會有清晰的花紋和文字。這就叫“打提糖”。
⑦提糖是用力打到模子里去了,怎么脫出來呢?把梨木雕花模子的四個平角放在大案子上依序輪番磕。砰!砰!砰!……遠遠聽著,猶如長安搗衣聲。一直磕到如嬰孩一般柔軟嬌嫩的月餅脫模而出。周遭是清晰的瓦楞,中間端端正正的四個字:中秋月餅。兩旁兩朵牡丹,寓意花好月圓,榮華富貴。
⑧烤提糖在院子中間的廊廈底下,燒的是梨木、柿木、杜梨木、棗木、桃木和杏木,只有果木烤出來的提糖才是正經味兒。鏊子在下邊烤,蓋子在上邊熏。一烤一熏,上下夾攻。熏烤出來的提糖不變色,不變形,模樣端雅,品相嫻靜,瑩如蜜蠟,玉色含章。
⑨小鎮(zhèn)上有兩種月餅,一種是五爺院子里打的,上邊盡管有“中秋月餅”四個字,但我們卻習慣叫“提糖”;另一種是各家母親蒸的,沒有別名,單叫“月餅”。
⑩母親蒸的月餅一個五層,每層原料各異,味道不同。月餅并不一樣大,最大的如初升明月,最小的像壽桃,蒸熟之后的月餅一套五個,擺起來像一座小小的白塔。母親蒸的月餅,既可以品嘗,也可以欣賞,還可以當飯吃。如果把提糖比作一章賦,母親蒸的月餅就是一首詩。母親蒸的月餅,不但有提糖應有的味道,還有新麥香和伏面香,還有伏面的白,以及母親的巧和母親的自出心裁。要講風味,母親蒸的月餅才是我的家鄉(xiāng)地地道道的中秋風味。
中秋節(jié)送“提糖”是敬意,只有小輩送給長輩。給岳丈,給祖父和外公,給嬸嬸、姨姨和姑姑。在我們小鎮(zhèn),有那么一個人,人們在過節(jié)的時候都會記得他,記得給他送一個“提糖”,或者送一角“月餅”。那個人就是我們的老師,一介寒微的教書先生。我們小鎮(zhèn)上很少有人奢望先生把孩子推出龍門,只要孩子能識幾個字,能看住“門戶”,就全憑了人家教書先生。尊師重教,是風尚,也是傳統(tǒng)。
盡管這些都是八月十五送的,卻不能叫“送十五”,只有母親蒸的月餅送給女兒才叫“送十五”。把母親蒸的“月餅”從大到小摞到籃子里,還會放些核桃、柿子、棗兒、嫩玉茭、毛豆。女兒家里雖然也有這些東西,但是父母卻總想著把一整個秋天都送給女兒,送給女婿,送給外孫。
除了給女兒“送十五”,母親會把月餅切成一角兒一角兒,送給左右鄰家。其實我們并不叫送,用一個“送”字,沒有意思,不近人情。我們叫“花”,給左鄰右舍“花月餅”,文雅,悅耳。別說鄉(xiāng)村少文化,幾千年的鄉(xiāng)愁,幾千年的文明,都沉沉地裹在一個燦若錦繡的“花”字里。母親去給鄰家花月餅,會對鄰家嬸嬸說:“嘗嘗俺家的月餅吧,蒸得不好,讓你笑話?!编徏覌饗饡幼≡嘛灴鋬删洌骸鞍?!看你的手多么巧呀!”一角月餅一句話,小鎮(zhèn)的小巷里就像刮起了一陣春風,小鎮(zhèn)的天空也像飄浮起了一片帶春雨的輕云。
一家“月餅”幾家嘗,幾家“月餅”一家嘗。咬上一口月餅,把中秋的欣悅和明月播撒在人世間的光華,一起咽到肚子里。一角月餅,殷殷多情,濃到千年萬古化不開。
15.小鎮(zhèn)人用哪些方式過中秋?
16.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7.從語言描寫角度賞析第段中畫線句子。
母親去給鄰家花月餅,會對鄰家嬸嬸說:“嘗嘗俺家的月餅吧,蒸得不好,讓你笑話?!编徏覌饗饡幼≡嘛灴鋬删洌骸鞍?!看你的手多么巧呀!”
18.閱讀選文,根據(jù)你的理解談一談“一角月餅,殷殷多情,濃到千年萬古化不開。”的原因?
19.在語文活動課上,小明建議將這篇文章作為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課外補充閱讀篇目,請你結合文章內容,聯(lián)系下面的單元目錄和單元導語,幫助小明寫明理由。
目錄單元導語
1、社戲/魯迅2、回延安/賀敬之3、*安塞腰鼓/劉成章4、*燈籠/吳伯蕭民俗是民間流行的習俗、風尚,是由民眾創(chuàng)造并世代傳承的民間文化。本單元的課文,或表現(xiàn)各地風土人情,或展示傳統(tǒng)文化習俗。我們能夠從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風情畫卷,感受到多樣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價值和意義。
理由:
【答案】15.打月餅、蒸月餅、送月餅、嘗月餅。
16.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承接上文中五爺院子里“打月餅”的過程,引出下文中母親是怎樣“蒸月餅”的。
17.寫出了了母親的熱情與謙虛,也寫出了鄰家嬸嬸的客氣及對母親的夸獎。樸實的語言表現(xiàn)了鄰里間熱情好客的淳樸情感。
18.月餅里包含小鎮(zhèn)濃濃的文化情結和精神財富;月餅里包含濃濃的鄉(xiāng)情、鄉(xiāng)愁,是家鄉(xiāng)地地道道的中秋風味:月餅里包含家鄉(xiāng)尊師重教的風尚傳統(tǒng);月餅里包含父母對孩子的愛與關懷;月餅里包含家鄉(xiāng)人與人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體現(xiàn)家鄉(xiāng)人民的淳樸善良;月餅里包含作者對家鄉(xiāng)美好風俗的懷念;月餅里包含家鄉(xiāng)勞動人民的勤勞樸實;月餅里包含中秋佳節(jié)的欣悅;月餅包含童年生活的樂趣。
19.內容上,本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小鎮(zhèn)與月餅相關的多種習俗,而第一單元向我們呈現(xiàn)了水鄉(xiāng)風情、陜北特色和燈籠情結,本文與第一單元的題材相似,讓我們了解了更為豐富的民俗風情畫卷。主旨上,“打月餅”承載著家鄉(xiāng)節(jié)日的熱鬧喜慶,人與人之間的情意和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眷戀,有濃厚的文化內涵。第一單元已經讓我們領悟到民俗背后的情感共鳴、精神力量、生命形態(tài)和歷史文化價值,將本文加入第一單元,能豐富我們對“民俗的價值和意義”的理解。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容。答題時根據(jù)題目要求,找到相應的答題區(qū)間,篩選出相關信息,然后梳理內容,提取要點,概括作答。解答本題,可圍繞小鎮(zhèn)人過中秋的內容逐段進行梳理。
閱讀全文,從第③段“走近八月,要開始打月餅了”,第④段“小鎮(zhèn)上打月餅的總領是五爺”,第⑤段“在做月餅的同時,也要做好月餅皮兒”,第⑥段“這就叫‘打提糖’”,第⑧段“烤提糖在院子中間的廊廈底下”這些語句中可知,第③至⑧段主要寫了鎮(zhèn)上五爺帶著大家“打月餅”的全流程;
從第⑨段“另一種是各家母親蒸的”,第⑩段“母親蒸的月餅一個五層,每層原料各異,味道不同”可知,這兩段主要寫了小鎮(zhèn)上各家母親“蒸月餅”;從第段“中秋節(jié)送‘提糖’是敬意”可知,該段寫小鎮(zhèn)人過中秋送“提糖”(月餅);
從第段“只有母親蒸的月餅送給女兒才叫‘送十五’”可知該段寫小鎮(zhèn)上的中秋風俗,母親給女兒送蒸的月餅,即“送十五”;
從第段“母親會把月餅切成一角兒一角兒,送給左右鄰家”可知,中秋時,鄰家互送月餅,即“花月餅”;從第段“一家‘月餅’幾家嘗,幾家‘月餅’一家嘗”可知,中秋節(jié)小鎮(zhèn)人在一起吃月餅。據(jù)此可知,小鎮(zhèn)人過中秋會打月餅、蒸月餅、送月餅、吃月餅。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分析文章段落的作用。
由第⑨段及其上下文內容可知,“小鎮(zhèn)上有兩種月餅……叫‘提糖’”承接上文第③段至第⑧段鎮(zhèn)上人打月餅的內容?!傲硪环N是各家母親蒸叫……月餅”引出下文母親蒸月餅的內容。故第⑨段具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17題詳解】
本題考查賞析句子。作答時,要先明確要求,再按要求賞析。
語句寫的母親去給鄰家花月餅,與鄰家嬸嬸對話的場景,這是語言描寫。從母親的話——“嘗嘗俺家的月餅吧,蒸得不好,讓你笑話”,可以看出母親的謙虛與熱情;從鄰家嬸嬸的話——“看你的手多么巧呀”,可以看出鄰居的禮貌與客氣,從這句話里也從側面表現(xiàn)出母親做的月餅好看,從兩人的對話中可以看出鄰里之間十分和睦。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結合①段中“月到中秋,人們總會想起蘇東坡的《水調歌頭》,蘇軾獨坐雪堂飲酒賞月,吃著自己制作的小月餅,提筆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給后人展開了一個悵恨無限卻又萬象晴明的空間”的內容可知,月餅是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食品,象征著團圓和美滿。在這個節(jié)日里,人們會通過贈送月餅來表達對親人、朋友和師長的敬意和祝福,這種情感的傳遞和表達體現(xiàn)了月餅所承載的殷殷多情。
結合第③段“走近八月,要開始打月餅了”,第④段“小鎮(zhèn)上打月餅的總領是五爺”,第⑤段“在做月餅的同時,也要做好月餅皮兒”等內容可知,月餅的制作過程也是情感傳遞和表達的一種方式。在小鎮(zhèn)上,月餅的制作幾乎完全依賴自食其力,從原料的收集到制作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充滿了人們對這個節(jié)日的期待和對親人的關愛。這種情感的投入和付出,使得月餅不僅僅是一種食品,更是一種情感的載體。
結合段中“中秋節(jié)送‘提糖’是敬意,只有小輩送給長輩。給岳丈,給祖父和外公,給嬸嬸、姨姨和姑姑”等內容可知,月餅的贈送和分享也體現(xiàn)了中國人尊師重教、鄰里和睦的傳統(tǒng)美德。在小鎮(zhèn)上,無論是送給長輩的“提糖”,還是送給女兒的“月餅”,都體現(xiàn)了對長輩的尊重和對親情的珍視。同時,母親給鄰家“花月餅”的行為,也體現(xiàn)了鄰里之間的和睦和友善。
結合段中“一家‘月餅’幾家嘗,幾家‘月餅’一家嘗。咬上一口月餅,把中秋的欣悅和明月播撒在人世間的光華,一起咽到肚子里。一角月餅,殷殷多情,濃到千年萬古化不開”可知,“一角月餅”雖小,但其所承載的情感和文化內涵卻是無法估量的。它不僅僅是一種食品,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情感的傳遞。這種情感和文化的深厚和濃郁,使得月餅成為了中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使得“一角月餅,殷殷多情,濃到千年萬古化不開”這句話成為了對月餅情感和文化內涵的深刻描繪。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主旨把握。結合單元導語“民俗是民間流行的習俗、風尚,是由民眾創(chuàng)造并世代傳承的民間文化。本單元的課文,或表現(xiàn)各地風土人情,或展示傳統(tǒng)文化習俗。我們能夠從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風情畫卷,感受到多樣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價值和意義”和文章內容進行分析。
從內容上來看,這篇文章以月餅為線索,詳細介紹了小鎮(zhèn)上與月餅相關的多種習俗,從月餅的制作、贈送到分享,展現(xiàn)了濃厚的民俗風情。這與第一單元的主題——展示各地風土人情和傳統(tǒng)文化習俗——高度契合。通過這篇文章,學生們可以進一步拓寬視野,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習慣,從而豐富對民俗文化的認識和感知。
從主旨上來看,文章通過描繪“打月餅”這一傳統(tǒng)習俗,不僅承載了家鄉(xiāng)節(jié)日的熱鬧喜慶,更體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的深厚情意和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深深眷戀。這種對民俗文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華師大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17.1《變量與函數(shù)》(第2課時)聽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2.3《等腰(邊)三角形的性質》聽評課記錄2
- 浙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5.4《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土地資源》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版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聽評課記錄本《一元二次方程 四種解法》
-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口算500題
- 青島版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聽評課記錄《5-1定義與命題》
- 企業(yè)煤氣管道工程安裝合同范本
- 高檔小區(qū)豪華裝修房屋買賣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企業(yè)內部停車位使用及管理協(xié)議模板
- 復旦中華傳統(tǒng)體育課程講義05木蘭拳基本技術
- GB/T 13234-2018用能單位節(jié)能量計算方法
- (課件)肝性腦病
-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課件第5課時 人民幣兌換
- 工程回訪記錄單
- 住房公積金投訴申請書
- 高考物理二輪專題課件:“配速法”解決擺線問題
- 檢驗科生物安全風險評估報告
- 京頤得移動門診產品輸液
-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帶教老師PPT精選文檔
- ISO9001-14001-2015內部審核檢查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