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復習 實驗探究題2 練習 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_第1頁
期中復習 實驗探究題2 練習 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_第2頁
期中復習 實驗探究題2 練習 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_第3頁
期中復習 實驗探究題2 練習 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_第4頁
期中復習 實驗探究題2 練習 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某課外科學科技小組做了如下實驗:①取5個同樣大小的花盆,分別裝滿同樣的沙土,并編號。②將一個剛發(fā)芽的馬鈴薯塊莖切成同樣大小的5塊,每塊馬鈴薯上都有一個芽眼。將這5塊馬鈴薯分別埋進5個花盆的沙土中5cm深。③把5個花盆按照表中的要求分別培養(yǎng),并觀察、記錄實驗結果?;ㄅ杈幪柵囵B(yǎng)條件1號室溫(20℃),光照充足,適量澆水2號室溫(20℃),黑暗中,適量澆水3號室溫(0℃),光照充足,適量澆水4號室溫(20℃),黑暗中,大量澆水5號室溫(20℃),黑暗中,不澆水(1)該實驗主要采用了實驗方法,該實驗中花盆組合可用來研究光照因素對馬鈴薯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其中1、3號花盆組合可用來探究對馬鈴薯生長發(fā)育的影響。(2)4號花盆中的馬鈴薯最終死亡的原因是。(3)你認為該實驗設計是否存在缺陷?請說明理由。2.小明發(fā)現(xiàn)電腦是利用風扇來降溫的,他想知道風扇產(chǎn)生的空氣流動強度與哪些因素有關。他猜想可能與風扇的扇葉寬度、扇葉長度、扇葉傾斜角度都有關系。為此他制作了幾不同的小風扇,并用一個轉速為300轉/分的電動機分別帶動這幾個風扇轉動,去吹動同一位置的同一紙片(如圖所示)。下表為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序號扇葉寬度/cm扇葉長度/cm扇葉傾斜的角度θ紙片被吹起的角度α13730°30°22730°20°33430°20°43745°40°(1)實驗中,小明是通過觀察來知道風扇產(chǎn)生的空氣流動強度的。(2)他在分析空氣流動強度與扇葉長度的關系時,應選用序號為的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3)根據(jù)序號為1、2的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到的結論是。(4)小明的父親對他說:“生活中電風扇轉動的速度都比較快,因此空氣流動強度應與風扇的轉動速度有關。”針對這個猜想,請你幫助小明設計一個實驗方案加以驗證。3.斑馬身上的條紋非常醒目,如圖甲所示,條紋有什么作用呢?科學家提出以下假說:①防蟲說:條紋能驅虻科昆蟲(如舌蠅)。②防獵殺說:條紋能混淆捕食者的視覺從而逃避天敵。③條形碼說:斑馬可以通過條紋識別出彼此??茖W家進行了以下實驗,挑選一批全白色的馬,隨機平均分為三組,如圖乙所示。放養(yǎng)在同一環(huán)境中,分別記錄30分鐘內(nèi)降落到各組馬外套上的舌蠅數(shù)量(1)該實驗基于的假說是。(2)為了避免其他因素對實驗的干擾,對所選白馬的要求是。(3)實驗結果能否為該實驗所基于的假說提供證據(jù)?請說明理由。4.某科學興趣小組用種子做了如圖實驗?!緦嶒炦^程】①取三個無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別標記為A、B、C,在每個杯底鋪等量適量的餐巾紙②取30粒大豆種子,隨機平均分為3份,分別放入A、B、C杯底的餐巾紙上。③將三個杯子杯口密封好。其中C杯內(nèi)用注射器抽干氣體后再密封,B杯密封后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A杯不做處理④將圖甲中的三個裝置同時置于溫暖的、有光照的環(huán)境中放置一段時間。【實驗結果】一段時間后,A、B兩杯內(nèi)的種子多數(shù)萌發(fā),C杯內(nèi)種子沒有萌發(fā)。請回答問題:(1)如果幾位同學的設計思路是把A、B作為對照實驗,該對照實驗的變量是,從實驗結果分析,這組對照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2)萵苣種子萌發(fā)受光照影響。為研究光照情況對萵苣種子萌發(fā)的影響,小明選用500粒飽滿的萵苣種子,平均分成五組,放置在適合生長的恒溫條件下進行實驗,實驗過程及結果如圖所示。根據(jù)上述實驗,推測要使萵苣種子的萌發(fā)率接近100%,需要的光照情況是。5.水滴落在荷葉上會順著荷葉表面滾落,這一現(xiàn)象稱為荷葉”自潔效應”。同學們收集資料并開展項目化學習,探究荷葉”自潔效應”的原因。(1)任務一:探究荷葉表面物質(zhì)與荷葉”自潔效應”的關系。[查閱資料]荷葉表面有一層蠟質(zhì),不溶于水但能夠溶于物質(zhì)甲。[實驗設計]將一片荷葉從中間切開,分為A、B兩個區(qū)域,處理方法及結果如下表所示。A區(qū)域B區(qū)域物質(zhì)甲浸泡,5分鐘后取出并擦干清水浸泡,5分鐘后取出并擦干處理方法分別滴加清水,觀察水滴在葉面上的狀態(tài)實驗結果水凝聚成半球狀水滴水凝聚成球狀水滴B區(qū)域起作用。(2)分析實驗結果,可以得到實驗結論:。(3)任務二:進一步探究荷葉表皮結構與荷葉”自潔效應”的關系。[收集資料]觸摸荷葉表面,略感粗糙。進一步制作荷葉橫切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荷葉上表皮有凸起,這些結構可以支撐水滴。[實驗設計]將一片荷葉從中間切開,分為A、B兩個區(qū)域,A區(qū)域用刀片將荷葉表面凸起刮去,B區(qū)域表面不做處理應觀察的現(xiàn)象是:。(4)任務三:尋找身邊的”自潔效應”。[啟示應用]基于仿生學,荷葉”自潔效應”在生產(chǎn)、生活多領域廣泛應用。根據(jù)右圖分析防油不粘鍋是如何模擬荷葉”自潔效應”的:。(寫出一條即可)6.某學校組織投擲實心球測試。小飛同學在選定該項目后想研究影響投擲實心球成績的因素,經(jīng)過思考,他提出了以下的猜想:猜想一:實心球投擲距離可能跟實心球的質(zhì)量有關;猜想二:實心球投擲距離可能跟實心球的拋出速度有關;猜想三:實心球投擲距離可能跟實心球的拋出角度有關。為驗證猜想,小飛選取了相同規(guī)格的球以及卷尺等其他器材在同一水平地面上進行了多次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1)比較1、10兩次實驗序號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小飛的猜想____(選填“一”或“二”或“三”)是錯誤的。(2)比較1、2、3三次數(shù)據(jù),可初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飛分析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后認為45°就是最佳拋出角度,你覺得合理嗎(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經(jīng)過33天的在軌運行后,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分離并返回地球。返回艙距地面10千米左右高度時,啟動開傘著陸,返回艙速度逐漸下降。當返回艙距地面1米左右時,啟動反推發(fā)動機實現(xiàn)軟著陸。小金提出了“降落傘在空中的滯留時間與降落傘的面積是否有關?”這一問題步驟1:準備一些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塑料薄膜、細繩(塑料薄膜和細繩的質(zhì)量忽略不計)以及回形針,制作降落傘步驟2:將不同的降落傘順次從教學樓4樓陽臺由靜止釋放。步驟3:測量和記錄相關科學量。(1)在制作降落傘的過程中,應保持每一個降落傘的相同。(2)在步驟3中,需要測量和記錄的科學量有:。(3)影響降落傘在空中滯留時間的因素還可能有:等。(寫一個即可)8.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產(chǎn)生的直徑小于5m的顆粒物,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生物體內(nèi)??蒲腥藛T選擇大小、生長狀況相似的鯽魚,分別放在不同濃度的微塑料水體中,相同的條件下養(yǎng)殖60天后,測量其體重和體長,結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下列問題:組別鯽魚條數(shù)(條)微塑料水體濃度(/L)體重增長值(/條)體長增加值(c/條)①500.5700.94②50.060.5841.08③50.120.3950.62④50.180.2470.54⑤50.240.2500.51(1)該實驗中的對照組是 組。(2)每組的鯽魚數(shù)5條而不是1條,這是為了 。(3)由實驗結果可知,當微塑料的濃度達到/L及以上時,能顯著抑制鯽魚的增加。(4)根據(jù)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 。9.蚊子的幼蟲叫孑孓,生活在水中,它們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氣呢?小剛設計了一個探究實驗進行研究(1)提出問題:?(2)建立假設:孑孓的生活可能需要空氣.(3)實驗設計:①取甲、乙兩個大小相同的燒杯,放入等量清水.②如圖,取30只孑孓放入甲燒杯中,并用一細密的鐵絲網(wǎng)罩水中只孑孓放入乙燒杯中.③將甲、乙兩燒杯放在適合孑孓生活的同一環(huán)境中.④觀察甲、乙兩燒杯中孑孓的生活情況.(4)若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氣,則實驗的現(xiàn)象是.(5)得出結論。10.小柯、小妍和小明在玩蕩秋千時,感到秋千往返擺動時間有規(guī)律。秋千往返擺動的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呢?提出下列猜想:小柯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繩長決定;小妍猜想:可能由人與秋千坐墊的總質(zhì)量決定;小明猜想:可能由秋千擺動幅度(擺動中人離開中心的最大距離)決定。于是進行了如圖實驗,一細繩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讓小球自由往返擺動,并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實驗序號小球到固定點距離L(擺長)/米小球質(zhì)量/克擺動幅度/米小球往返擺動20次的時間/秒小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秒10.7200.0533.21.721.0200.0839.72.031.0300.0539.82.041.0300.0839.72.051.3200.0545.32.3請回答下列問題:(1)要完成上述實驗,需要用到的測量儀器是:天平、刻度尺和。(2)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小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由決定。(3)擺鐘是利用本實驗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擺鐘變快了,要調(diào)準它,應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