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專項復習:詩歌鑒賞 知識清單_第1頁
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專項復習:詩歌鑒賞 知識清單_第2頁
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專項復習:詩歌鑒賞 知識清單_第3頁
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專項復習:詩歌鑒賞 知識清單_第4頁
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專項復習:詩歌鑒賞 知識清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下期末古詩閱讀復習知識清單

[內(nèi)容提要]

1.理解背默;2.詩歌翻譯;3.內(nèi)容要點;

4.主題思想;5.藝術手法;6.詩歌鑒賞。

一、理解性背默

(-)《關雎》

1.《關雎》中描寫青年男子對美貌少女表達傾慕之情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2.《關雎》中起興的句子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參差是菜,左右流之。

3.《關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講述了小伙子對美麗而賢惠的姑娘的追求。

4.《關雎》中統(tǒng)攝全詩的句子或表現(xiàn)小伙子一般都喜歡美麗而賢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

淑女,君子好逑。

5.《關雎》中最能體現(xiàn)全詩的精神,抒發(fā)求之不得的憂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6.《關雎》中最能表達詩人對心中戀人的愛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

哉,輾轉反側。

7.《關雎》中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男子對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難眠的句子是:輾轉

反側,寤寐思服。

8.《關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已成為人們追求愛情的口頭語;醒著夢著都念念不忘、

執(zhí)著追求“淑女”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表現(xiàn)主人公苦苦思慕采芬菜之女,而

又不可得的那種憂傷苦悶的強烈感情的句子是:寤寐思服,輾轉反側。

9.《關雎》中的男子由“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聯(lián)想;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抒寫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鐘鼓樂之“抒寫了求

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悅心情。

10.《關雎》中以“悠哉悠哉,上轉反側”將主人公長夜無眠、思緒萬千以至難耐的相思之

苦,形象深刻地表現(xiàn)出來。

11.美麗而又賢惠的姑娘是好的配偶,《關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佐證。

12.《關雎》中君子產(chǎn)生追求淑女愿望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3.《關雎》開頭運用比興手法,寫一個男子思慕美麗少女的詩句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4.《關雎》中主人公思緒萬千,“悠哉悠哉,輾轉反側”讓我們感受到他對“淑女”的深

切相思已達到徹夜難眠的程度。

15.一個小伙子對意中人的思念、追求,求之不得內(nèi)心難安的情形,你可以用《關雎》中的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來描述。

16.《關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已成為人們追求愛情的口頭語。

17.《關雎》中小伙子追求姑娘沒有達到目的,他的心情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yōu)哉游

哉,輾轉反側。

18.小伙子都喜歡美麗而又賢慧的姑娘,從《關雎》一詩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可

以看出。

19.《關雎》以雎鳩和鳴起興,接著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兩句詩歌來表現(xiàn)小伙子對美

麗而賢惠姑娘喜愛。

20.《關雎》中最能表達詩人對心中戀人的愛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

哉,輾轉反側。

21.《關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兩句已經(jīng)被人們作為歌頌美好愛情的一種文雅而又

含蓄的說法。

22.《關雎》的第三章中寫主人公想象中與意中人熱戀和諧美滿的句子是:窈窕淑女,琴瑟

友之。

23.《關雎》中作為全詩的綱目,統(tǒng)攝全詩或表現(xiàn)小伙子一般都喜歡美麗而賢惠姑娘的句子

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4.《關雎》中統(tǒng)攝全詩的句子或表現(xiàn)小伙子一般都喜歡美麗而賢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

淑女,琴瑟友之。

(二)《兼葭》

1.《兼葭》一詩中在濃濃的秋涼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索葭蒼蒼,白

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成語“秋水伊人”源自《兼葭》中的詩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3.用蕭瑟冷落的秋景起興,渲染凄清氣氛,烘托惆悵心情的詩句是:藕葭蒼蒼,白露為霜;

兼葭萋萋,白露未晞;萊葭采采,白露未已。

4.描寫男主人公追尋之路艱險、漫長的詩句是: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澗從之,道阻且

躋。溯洞從之,道阻且右。

5.表現(xiàn)他雖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詩句是: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城。宛在水中

yto

6.《兼葭》一詩,通過“溯洞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復沓,描

寫了戀人間追求愛情的艱辛與漫長。

7.《兼葭》中表現(xiàn)男子雖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詩句是: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

土氐,宛在水中讓。

8.《兼葭》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常被我們引用來形容所愛戀的人在遠方。

9.《兼葭》中描寫露濃霜重的秋景的句子是:蕤葭蒼蒼,白露為霜。

10.《兼葭》中借太陽升之時的水邊景物來烘托環(huán)境抒發(fā)情感的句子是:萊葭萋萋(兼葭蒼

蒼兼葭采茶),白露未晞(白露為霜白露未已)。

11.《兼葭》中以秋景作為發(fā)端,給人以凄涼之感的詩句是:兼葭蒼蒼,白露為霜。

12.《兼葭》中展現(xiàn)一幅蕭瑟冷落的秋景,起筆就給全詩籠罩了一層凄清落寞的情調(diào)的詩句

是: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13.《兼葭》中能印證“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尋找追求的詩句:募葭蒼蒼,

白露為霜。

14.如果一個人想形容所愛的人在遠方,他可以用《兼葭》中的兩句詩歌來表達,最適合的

兩句詩歌是: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15.電影《在水一方》的歌詞“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無奈前有險灘,道路又遠又

長”,化用了《兼葭》中的詩句:溯澗從之,道阻且長。

16.《兼葭》中,用“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表現(xiàn)了追求伊人的道路之艱難。

17.《兼葭》中,“索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用露珠化作白霜來表現(xiàn)戀

人之間的朦朧之美,刻畫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意境。

18.《兼葭》第一章中“蕤葭蒼蒼,白露為霜”寫了秋天水邊的景色,烘托了主人公悵然若

有所思的心情。

(三)《式微》

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詩人遭受統(tǒng)治者的壓迫,夜以繼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

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2.《式微》中運用設問的方式引出勞動人民在露水中勞作的艱辛的句子:式微式微,胡不

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3.《式微》中寫出勞役者對統(tǒng)治者不滿,天晚還在泥水中勞作的句子: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4.《式微》中寫日落天黑了,還在露水中勞作的勞役者,用質問的語氣,表達了自己的怨

言的句子是: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5.《式微》里充分表達了勞役者對統(tǒng)治者的滿腔憤懣的句子是: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或微君之躬,能為乎泥中)。

(四)《子衿》

1.《子衿》中寫女主人公睹物思人,以至發(fā)出反問,責怪對方不留音信的句子: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2.《子衿》中女子細看佩玉嗔怪戀人失約不至的句子是:青青子佩,悠悠我思??v我不往,

子寧不來?

3.《子衿》中寫女子因約會不遇,失落惆悵而無可奈何,在城頭不斷徘徊,產(chǎn)生了時間的

主客觀巨大差異的句子: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4.《子衿》中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的句子是:“青青子衿”,“青青子佩”。對方的衣

飾給她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寫出了其相思縈懷之情。

5.“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內(nèi)心獨白,則通過夸張修辭技巧,造成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

的反差,從而將詩人強烈的情緒心理形象地表現(xiàn)了出來。

6.《子衿》中運用假設語氣、讓步的姿態(tài)做出強烈反問的兩句是:縱我不往,子寧不嗣

音?”“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7.《子衿》中的“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表達了一個人徘徊城頭、約而不遇的失落惆悵。

8.《子衿》中寫因思念而產(chǎn)生的責備的句子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

嗣音?

9.《子衿》是一首古老的戀歌,詩中“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句纏綿怫惻,婉轉動人。

10.《子衿》中通過動作描寫刻畫了女子等待戀人的焦灼的句子是: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11.《子衿》中通過夸張的修辭手法,造成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的反差,從而將詩人強烈的

情緒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的詩句是: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寫送別的地點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詩句:城闕輔三秦,風

煙望五津。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勸慰友人不要哀傷,表達出詩人豁達,爽朗的胸懷的詩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達作者送別友人時曠達胸懷和真摯友情的詩句:海內(nèi)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敘將別之時,氣勢宏偉,已寓不必傷別之意,為下文抒

情情奠定基調(diào)的詩句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來鼓勵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幾千年人們心聲

的名句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一掃離別

的千古愁云,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的句子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為離別而傷感的詩句是:無為在歧路,兒女共

沾巾。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化用了曹植《贈白馬王彪》中“丈

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這一名句

9.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來鼓勵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幾千年人們心聲

的名句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10.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樣為離別淚濕手巾,而要心

胸豁達,坦然面對的詩句是: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達了只要有真摯的友情,就可以克服空間的阻隔,消除孤獨

的苦悶的句子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12.如果送朋友遠行,你借用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兩句詩送別,

則略顯感傷,不妨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詩句“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來表達一種豪邁的情懷吧。

1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把目光從京城移向風煙迷蒙的巴山蜀水,營造出凄惻感傷

的氛圍的句子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14.唐朝陸龜蒙《別離》詩中有“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的詩句,由此可聯(lián)想到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兩句詩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1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與高適《別董大》中“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意境相似的句子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16.讀到美國哲學家歐文的“志同道合的人并不需要永遠呆在一起”時,我的腦海里不禁浮

現(xiàn)出了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1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言寬慰,為了求官離鄉(xiāng)背井

的人,彼此在客居中話別,又多了一重別緒,惜別之中顯現(xiàn)出詩人胸襟的闊大。

18.張九齡的詩句“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與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內(nèi)存

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19.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我們感受到王勃突破時空

的真摯友情觀;

20.隨著現(xiàn)代通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

史”成為現(xiàn)實,視頻通話可以在友人離別后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

2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反送別詩的悲苦,體現(xiàn)作者曠達胸懷的千古名句是:逐

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中,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情景的句子

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與曹植的“丈夫四海志,萬里猶比鄰”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

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六)《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1.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寫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渾然一體,景象闊大

的詩句是: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2.杜甫詩“吳楚東南訴,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繪出洞庭湖的壯闊之美,孟浩然《望洞庭

湖贈張丞相》中“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與杜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3.《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巧用比喻,婉轉含蓄地表過了自己

從政的心愿,希望得到舉薦

4.《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形象地描繪出洞庭湖壯闊氣勢的句子: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隱喻想做官而沒有途徑,希望有人引薦,積極出仕的詩句是: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5.《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含蓄的表達了詩人求仕之心的詩句是: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6.《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描寫洞庭湖波瀾壯闊的名句是: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7.《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表達渴望出仕而無人引薦的句子是: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8.《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筆力千鈞,備受后人贊賞的句子是: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9.《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是從眼前景物觸發(fā)出來的,詩人面對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還

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卻沒有人接引,希望對方予以引薦的詩句是:欲濟無舟楫,端居恥

圣明。

10.《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通過“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兩句寫出洞庭湖令人震撼的磅

礴氣勢。

11.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化用“臨淵羨魚”這一古語的詩句是: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七)《石壕吏》

1、詩中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吏與婦的尖銳矛盾的詩句是: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2、全詩情節(jié)緊緊圍繞著有吏夜捉人一句展開。

3、表明戰(zhàn)爭慘烈的句子是:二男新戰(zhàn)死。

4、表明老百姓生活極度貧困的句子是:出入無完裙。

5、暗示老婦人確實被抓走的句子是:獨與老翁別。

6、《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兩句渲染出了縣吏的如狼似虎的蠻橫氣勢,也

表現(xiàn)了老婦人的凄苦、可憐。

7、表明老婦家遇不幸,親子戰(zhàn)死,揭露戰(zhàn)爭罪惡的語句: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

8、老婦口述生死,暗含凄苦無奈的語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9、表明家無壯男,凄婉可憐的語句: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10、表明戰(zhàn)爭給家庭帶來的不幸與困苦的語句: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描寫八月惡劣的天氣,給詩人造成慘重損失的句子是: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

2、表現(xiàn)村中群童頑皮搗蛋的天性句子是: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3、表現(xiàn)詩人面對村中群童的頑皮搗蛋感到無力又無奈處境的句子是:唇焦口燥呼不得,歸

來倚仗自嘆息。

4、通過描寫風云突變的天氣,烘托出詩人凄惻愁慘的心境的句子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

天漠漠向昏黑。

5、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兩句描寫了下

雨前烏云密布、天昏地暗的景象。

6、詩中的“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兩句與“屋漏偏遇連夜雨”的境況相同,

寫出了詩人秋雨長夜的窘困處境。

7、概括詩人自戰(zhàn)亂以來輾轉飄零,居無適所,無法安寢的生活遭際的句子是:自經(jīng)喪亂少

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8、揭示全詩主旨,表現(xiàn)詩人關心天下百姓疾苦的博大胸襟的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

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9、公元760年,飽經(jīng)離亂的杜甫在親友的幫助下,于成都西部浣花溪畔建成草堂。第二年,

一場秋雨襲擊了他的茅屋,但他心系天下蒼生,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發(fā)出了“安得廣廈

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感慨,唯愿人民安居樂業(yè)。

10.《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兩句詩表達出詩

人渴盼天下大治、物阜民康的崇高情懷。

11、在“兩會〃上,許多代表關注高房價、關注民生,其中有代表借用唐代詩人杜甫《茅屋

為秋風所破歌》中的兩句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達了居者有其屋的良

好愿望。

12、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關心民間疾苦,同情勞動人民,表現(xiàn)詩人雖身處逆境仍

然能樂觀向上的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13、努力改善百姓的居住條件,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是黨和政府的追求,杜甫《茅屋為秋

風所破歌》中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兩句表達了類似的美好愿望。

14、杜甫雖身處漏雨茅屋,卻心憂天下寒士,發(fā)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

題〃的呼喚。

15、王安石在《子美畫像》詩中說:“寧令吾廬獨破受凍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颼颼?!?/p>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與此相照應,體現(xiàn)了

杜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

16、《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杜甫的“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突

出表現(xiàn)了詩人心系天下、犧牲自我的理想和精神。

17、《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達杜甫濟世情懷和獻身精神的兩句是:“何時眼前突兀見

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8、表現(xiàn)杜甫舍己為人,至死不悔的決心的兩句詩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

凍死亦足!

(九)《賣炭翁》

1、描繪了賣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2、描寫賣炭翁飽經(jīng)風霜、孤苦伶仃的勞動者形象的詩句是: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

指黑。

3、表明賣炭翁貧困的句子是: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4、揭露了宮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十)《題破山寺后禪院》

1.唐代詩人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中歷來為人傳誦的名句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

深。

2.《題破山寺后禪院》中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這兩句詩,寫出了環(huán)境的清幽及人生

的啟示。

3.《題破山寺后禪院》中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與陸游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有異曲同工之妙。

4.《題破山寺后禪院》中寫美麗的山光使鳥兒歡悅,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凈盡的詩

句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既表達了詩人寧靜的內(nèi)心感受,也隱約流露了對現(xiàn)實的憤

慨和反感。

5.《題破山寺后禪院》中詩人抓住寺中獨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繪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

色的詩句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6.《題破山寺后禪院》中以聲襯靜,營造一個萬籟俱寂的境界的詩句是:萬籟此都寂,

但余鐘磬音。這與王維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

(十一)《送友人》李白

1.《送友人》點明送別地點的詩句是“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2.文中運用比喻,寫出了友人即將遠行他鄉(xiāng),漂泊不定的未來生活讓詩人無比擔憂的詩

句是“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p>

3.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飛,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將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

的詩句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4.《送友人》借馬鳴猶作別離之聲,襯托離情別緒的詩句是: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5、“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眱删鋵懽詈蠓謩e的場景,詩人沒有直抒胸臆,既委婉

地表達了依依惜別之情,又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含蓄而深沉。

(十二)《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

1、上闋描寫深夜院景色的句子是: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2、描寫詞人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的句子是: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3、下闋直接寫詞人自己孤寂的心境的句子是: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4、寫孤鴻遭遇不幸,心懷幽恨,驚恐不已的句子是: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5、表達了作者被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心境的詩句是: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十三)《卜算子詠梅》陸游

1、表現(xiàn)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質的詩句是: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2、寫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堅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堅貞不屈)的句子是:零落成泥碾作

塵,只有香如故。

3、表現(xiàn)梅花高潔傲岸的詩句是: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4、寫梅花長在偏僻之地(生長環(huán)境惡劣),寂寞地開放的詩句是:驛外斷橋邊,寂寞開

無主。

5、寫出梅花處境的悲涼和不斷遭受風雨蹂蹣的愁苦的句子是: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

為口雨。

6、表現(xiàn)梅花志節(jié)高尚,雖歷盡艱辛,也不會趨炎附勢,而只會堅守節(jié)操的決心的句子是: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二、古詩翻譯

1.《關雎》

關關鳴叫的水鳥,棲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麗的姑娘,好男兒的好配偶。

長短不齊的苻菜,在船左右兩邊撈。善良美麗的姑娘,日日夜夜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來做夢長相思。悠悠思念情意切,翻來覆去難入眠。

長短不齊的苻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麗的姑娘,彈琴鼓瑟親近她。

長短不齊的苻菜,姑娘左右去挑選。善良美麗的姑娘,鼓樂之禮娶回家。

2.《兼葭》

大片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變成霜。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就在對岸河邊上。

逆流而上追尋她,道路險阻又漫長。順流而下尋覓她,她仿佛在河中央。

蘆葦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未曬干。我那魂牽夢繞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對岸。

逆流而上追尋她,道路坎坷又漫長。順流而下尋覓她,她仿佛在小洲上。

河畔蘆葦繁又密,清晨露滴仍有跡。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邊。

逆流而上追尋她,道路曲折又漫長。順流而下尋覓她,她仿佛在沙灘上。

3.《式微》

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君主,何以還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君主,何以還在泥漿中!

4.《子衿》

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思念??v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把音信傳?

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縱然我不曾去找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

來來往往張眼望啊,在這高高的城樓上。一天不見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樣長!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wèi),透過那茫茫風煙遙望著五津。

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

不必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

6.《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的洞庭湖,水勢浩渺無邊,水天迷蒙。

云夢二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要把岳陽城撼動。

我想渡水卻苦于找不到船與槳,圣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

只能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白白羨慕別人得魚成功。

7.《石壕吏》

日暮時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來強征兵。老翁越墻逃走,老婦出門應付。差役喊叫得

是那樣兇狠,老婦人啼哭得是那樣悲傷。

我聽到老婦上前說:“我的三個兒子去參加鄴城之戰(zhàn)。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另外

兩個兒子剛剛戰(zhàn)死?;钪娜斯们一钜惶焖阋惶?,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復生了!老婦我家里

再也沒有其他的人了,只有個正在吃奶的小孫子。因為有小孫子在,他母親還沒有離去,但

進進出出連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沒有。老婦雖然年老力衰,但請允許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

趕快到河陽去應征,還能夠為部隊準備早餐?!?/p>

夜深了,說話的聲音逐漸消失,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xù)的哭泣聲。天亮后我繼續(xù)趕路,

只能與返回家中的那個老翁告別。

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深,狂風怒吼,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

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

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口干舌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后拄著拐杖,獨自嘆息。

一會兒風停了,空中烏云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蒙,天色漸漸黑下來了。布被蓋

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頂漏水,屋

內(nèi)沒有一點兒干燥的地方,房頂?shù)挠晁衤榫€一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之后,我睡

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來庇護天下所有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

房子在風雨中安穩(wěn)得像是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xiàn)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

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

9.《賣炭翁》

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

鬢頭發(fā)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干什么?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

吃的食物??蓱z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牛

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jīng)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騎著兩匹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nèi)的太監(jiān)和太監(jiān)的手下。太監(jiān)手里拿著文

書,嘴里卻說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jiān)差役們硬

是栗趕著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無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

掛,就充當炭的價錢了。

10.《題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我走進這古老的寺院,旭日初升映照著山上樹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繽紛。

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凈心。

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11.《送友人》李白

青色的山橫臥在城墻北面,波光粼粼的河水圍繞著城的東邊。

在此地,我們道別。你就像孤蓬一樣飄到萬里之外。

浮云像游子一樣行蹤不定,夕陽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戀。

揮揮手從此分別,友人騙的馬蕭蕭長鳴,似乎不忍離去。

12.《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

一彎殘月亮掛在稀疏的梧桐枝間,漏盡夜深人聲已靜。

有時見到幽居之人獨自往來,仿佛那縹緲的孤雁身影。

突然驚起又回過頭來,心有怨恨卻無人知情。

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棲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13.《卜算子詠梅》陸游

寂寞無主的幽梅,在驛館外斷橋邊開放。

已是日落黃昏,她正獨自憂愁感傷,一陣陣凄風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她完全不想占領春芳,聽任百花群艷心懷妒忌將她中傷。

縱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塵泥,清芬卻永留世上。

三、內(nèi)容要點

1.《關雎》

(1)詩歌記敘了一個男子思念和追求愛慕的女孩的過程。

(2)內(nèi)容:一見鐘情、日夜思念、幻想結婚。

2.《兼葭》

(1)內(nèi)容:詩歌描寫主人公反復追尋“伊人”,“伊人”卻可望而不可即。

(2)詩節(jié)層次:

①描寫水邊秋景:蕭索凄迷;

②點明詩歌主題:追尋伊人;

③描繪追尋情狀:可望不可即。

(3)詩節(jié)聯(lián)系

①水邊秋景:露水狀態(tài)的變化(為霜、未晞、未已)表現(xiàn)了時間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

執(zhí)著,也為渲染蕭索凄迷的氛圍提供特定的背景,烘托所思不見的悵惘。

②點明主題:追尋伊人,伊人所在方位的變化(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浚、水中

央、水中/氐、水中讓),寫出了主人公不畏險阻一再追尋、幾度求索,也暗示了“伊人”的

蹤跡飄忽,難以尋覓。

③追尋情狀:從上游到下游,從此岸到彼岸,道路的艱險、坎坷、曲折、漫長(道阻且

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寫出了主人公不畏險阻一再追尋的深情執(zhí)著,也暗示了“伊人”

的可望而不可即。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內(nèi)容:詩人在送別時勸慰朋友不要悲傷。

(2)層次:

①起筆寫景:點明送別之地與赴任之所;

②惜別之情:境遇相同,同為宦游之人;

③勸慰朋友:心意相通,友誼超越時空;

④點題總結:不必要在離別時悲傷落淚。

4.《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敘事、描寫(三幅畫面)

①秋風破屋,卷走茅草。(痛惜、焦急)

②群童偷茅,詩人嘆息。(憤懣、無奈)

③秋雨漏屋,徹夜難眠。(愁苦、憂思)

(2)議論、抒情:憂國憂民、濟世情懷。(堅定、悲壯)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5.《賣炭翁》

(1)老翁生活的艱辛困苦

①燒炭的艱辛

正面:伐薪燒炭南山中

側面:肖像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②家境的困苦: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

寒。

③賣炭的艱辛: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

中歇。

(2)宮吏的殘酷掠奪: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

向牛頭充炭直。

四、思想感情

1.《關雎》

詩歌描寫了一個男子對意中人愛慕、思念、追求的過程,表現(xiàn)了他現(xiàn)實中求之不得的痛

苦和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悅,表現(xiàn)了古代青年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追求。

2.《兼葭》

詩歌描寫了主人公反復追尋“伊人”,“伊人”卻始終若隱若現(xiàn),恍惚迷離,抒發(fā)了對

“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傷感惆悵之情。

3.《式微》

這是一首勞役者的悲歌,表達了對貧苦勞動人民的同情,以及對統(tǒng)治者的憤恨之情。

4.《子衿》

這是一首古老的戀歌,描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細致入微地刻畫了女子久

候不至的思念渴盼和失落惆悵。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詩人以全新的視角,勸勉朋友樂觀面對離別,抒發(fā)了詩人與朋友的惜別之情,體現(xiàn)出積

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6.《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詩人通過描繪洞庭湖雄偉的景象,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從政的心愿,并希望得到張九齡的

引薦。

7.《石壕吏》

詩歌通過講述安史之亂中石壕村一戶人家的悲慘遭遇,表達了詩人對戰(zhàn)爭的控訴以及對

安史之亂中人們遭受的苦難的深切同情。

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詩人由茅屋被風雨襲擊的遭遇,生發(fā)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

喊,表現(xiàn)了一種飽覽民生疾苦、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

(1)憂國憂民之情: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從眼前的處境擴展到安史之亂以來的種種痛苦經(jīng)歷,從風雨飄搖中的茅屋擴展到戰(zhàn)亂頻

仍、殘破不堪的國家,表現(xiàn)了詩人的憂國憂民之情。

(2)推己及人、兼懷天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直抒胸臆,推己及人,從個人遭際聯(lián)想到要為天下寒士謀取溫飽,體現(xiàn)出詩人兼懷天下

的博大胸懷。

9.《賣炭翁》

詩歌反映了賣炭翁的悲慘遭遇,揭露了宮使掠奪的本質,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

情和對統(tǒng)治階級的痛恨。

(1)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2)對統(tǒng)治階級的痛恨: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

向牛頭充炭直。

10.《題破山寺后禪院》

描寫詩人清晨漫步山林的見聞,構成了一種靜謐祥和的氛圍,表現(xiàn)了詩人愉悅閑適、寧

靜淡泊的心境,表達了寄情山水,忘卻世俗的隱逸胸懷。

11.《送友人》

這首情意深長的送別詩,作者通過送別環(huán)境的刻畫、氣氛的渲染,表達出對友人的依依

惜別之意。

12.《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這首詩描寫深夜獨自漫步時的所見所感,構成了一個寂寞清冷的世界,襯托了詩人內(nèi)心

的孤獨凄冷,表現(xiàn)了詩人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心境。

13.《卜算子詠梅》

這首詞以梅花自喻,詠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嘆人生的失意坎坷;贅梅的精神又表

達了青春無悔的信念以及對自己愛國情操及高潔人格的自許。

五、藝術手法

(一)《關雎》

1.比興手法:

①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河洲上關關鳴叫求偶的雎鳩為比,興起淑女為君子的佳偶;借助鳥的行為來引出抒情

主人公對淑女的殷切盼望之情。

②參差苻菜,左右流之。參差若菜,左右采之。參差苻菜,左右茗之。

以水中左右飄搖蕩動的苻菜為比,興起君子思念淑女動蕩渴慕的心情。

2.重章疊句:

①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寫男子對女孩的愛慕、思念和追求,一唱三嘆,表達了男子對美好愛情的大膽熱烈的追

求,也表現(xiàn)了男子的強烈的愛慕之情和相思之苦。

②參差若菜,左右流之。參差苻菜,左右采之。參差若菜,左右茗之。

形象生動地描寫了少女采摘若菜畫面,反復出現(xiàn)表現(xiàn)這個畫面在男子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讓他日思夜想,表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對愛情的向往和追求。

一般作用:

①增強詩歌的節(jié)奏感、音樂感,形成回環(huán)往復的韻律美;

②深化意境,渲染氣氛,強化感情,突出主題;

③形成一種或委婉深長或激越澎湃的表達效果。

3.虛寫(想象):

參差若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若菜,左右茗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寫男子想象與意中人熱戀的快樂時光和舉行婚禮的歡樂場面,表達了男子對美好愛情的

向往和追求。

4.人物描寫: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①“悠哉悠哉”是心理描寫,表明思念之情綿綿不盡,寫出男子對意中人的思念、追求,

運用疊詞增強詩歌音調(diào)的和諧美。

②''輾轉反側”是動作描寫,表現(xiàn)青年男子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寢食難安的情形,

形象地寫出了男子的相思之苦。

(二)《兼葭》

1.比興手法:

兼葭蒼蒼,白露為霜。蕖葭萋萋,白露未晞。兼葭采采,白露未已。

①以景起興,描寫水邊秋景,渲染了蕭索凄迷的氣氛,為人物活動提供特定的背景,烘

托了主人公所思不見的惆悵、傷感。

②蘆葦上霜露的變化,暗示了時光的流逝,襯托了主人公對愛情的執(zhí)著。

2.重章疊句:

①兼葭蒼蒼,白露為霜。兼葭萋萋,白露未晞。菜葭采采,白露未已。

②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所謂伊人,在水之凝。

③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澗從之,道阻且躋。溯澗從之,道阻且右。

④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堆。溯游從之,宛在水中讓。

(1)水邊秋景:露水狀態(tài)的變化(為霜、未晞、未已)表現(xiàn)了時間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

情執(zhí)著,也為渲染蕭索凄迷的氛圍提供特定的背景,烘托所思不見的悵惘。

(2)點明主題:追尋伊人,伊人所在方位的變化(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浚、水

中央、水中/氐、水中讓),寫出了主人公不畏險阻一再追尋、幾度求索,也暗示了“伊人”

的蹤跡飄忽,難以尋覓。

(3)追尋情狀:從上游到下游,從此岸到彼岸,道路的艱險、坎坷、曲折、漫長(道阻

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寫出了主人公不畏險阻一再追尋的深情執(zhí)著,也暗示了“伊

人”的可望而不可即。

3.時空變化:

白露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浚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氐、宛在水中讓

①時間:露水狀態(tài)的變化(為霜、未晞、未已)表現(xiàn)了時間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執(zhí)著。

②空間:伊人所在方位的變化,寫出了主人公不畏險阻一再追尋、幾度求索,也暗示了

“伊人”的蹤跡飄忽,難以尋覓。

(三)《式微》

1.設問、反問: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①設問,引人注意,引人思考,間接表達被迫服役,夜以繼日不能歸家內(nèi)心的痛苦。

②反問,直接把矛頭指向統(tǒng)治者,表達了受奴役者的滿腔憤恨。

2.重章疊句: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①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間只更換幾個字,反復詠唱,加深印象,渲染氣氛,增強音

樂性和節(jié)奏感;

②意義相同的句子前后呼應、重疊,表現(xiàn)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美,使詩歌產(chǎn)生強烈的藝術感

染力;

③合詩在反復中強化感情,在疊加中升華主題,表達受奴役者對統(tǒng)治者的憤恨之情。

3.韻腳烘托:韻腳:微、歸;故、露;躬、中。

句句用韻,每章?lián)Q韻,節(jié)奏短促,情調(diào)急迫,充分表達出勞役者的痛苦心情及他們?nèi)找?/p>

增強的反抗決心。

(四)《子衿》

1.反問: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假設語氣、讓步姿態(tài)和強烈反問結合,突出了女子對戀人強烈思念渴盼和久候不遇的失

落惆悵。

2.重章疊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v我不往,子寧不來?

突出了對方的衣飾給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相思縈懷,兩章的句法基本相

同,中間只更換幾個字,反復詠唱,加深印象,渲染氣氛,增強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意義相同

的句子前后呼應、重疊,表現(xiàn)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美,使詩歌產(chǎn)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3.夸張、借代: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青青子衿、青青子佩。

①“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運用夸張,突出對戀人的強烈思念渴盼。

②‘'青青子衿、青青子佩”用對方的衣飾代指戀人,青衿,指借書生,后成為文人雅士

的雅稱。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夸張: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運用夸張手法,直抒胸臆,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的哲理,表現(xiàn)了作者

樂觀豁達的胸懷和對朋友的真摯情誼。

2.想象: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望”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聯(lián)系起來,表達了對友人的惜別之情。點明了送別之地

和友人赴任之所,描繪了“三秦”與“五津”的地勢和風貌,創(chuàng)造出雄渾壯闊的氣象,為全

詩奠定了豪壯的感情基調(diào)。

(六)《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1.比喻:欲濟無舟楫、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舟楫比喻引薦之人,垂釣者比喻身居高位者,可理解為張九齡;羨魚情比喻自己出仕的

愿望。運用比喻,含蓄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愿望,不露乞憐痕跡,大方得體,深婉有致。

2.用典:徒有羨魚情。

“羨魚”借用“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wǎng)”的典故,另翻新意,委婉表達了希望張九

齡能引薦自己的愿望。

(七)《石壕吏》

1.對比: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鮮明對比,兩個“一何”,運用反復手法

加重感情色彩,渲染出差役如狼似虎的蠻橫氣勢和老婦的哀苦可憐,并為老婦下面的訴說營

造悲痛的氣氛。

2.詳略處理、明暗結合:詳寫、明寫老婦,略寫暗寫差役。

反映了詩人的思想矛盾,為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的災難而深感悲痛,對安史之亂中百

姓遭受的苦難的深切同情,贊揚老婦自請應役的精神,而對統(tǒng)治階級爪牙的殘暴只是含蓄地

予以揭露。

3.客觀敘述:直接講述底層勞動人民的故事,詩人是“旁觀者”。

①故事本身已經(jīng)足夠觸動人,任何直接的議論和抒情都顯得多余。

②詩人高度贊揚人民的犧牲精神,而犧牲的具體方式又是他難以接受,甚至是控訴的,

這種復雜的感情難以直接表達,蘊含在客觀敘述之中則更能令人回味和深思。

(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表達方式的運用:

(1)記敘了個人的不幸遭遇,描寫了秋風破屋、群童抱茅、秋雨濕屋三個典型畫面。為

下文議論和抒情作鋪墊。

(2)結尾議論、抒情,推己及人,從個人遭際聯(lián)想到要為天下寒士謀取溫飽,體現(xiàn)出詩

人兼懷天下的博大胸懷,升華了詩歌主題。

2、“沉郁頓挫”的詩風

沉郁頓挫指詩文的風格深沉蘊籍,語勢有停頓轉折。一般認為,所謂“沉郁”,主要指

詩歌內(nèi)容深廣,意境雄渾,感情深沉;所謂“頓挫”,主要指詩歌表情達意抑揚跌宕,音調(diào)

聲情起伏迭變。沉郁與作品的主要意境有關,頓挫則與作品的表現(xiàn)技巧有關。

(1)詩的前三節(jié)是寫實式的敘事,情緒含蓄壓抑。最后一節(jié)是理想的升華,直抒憂民

之情,情緒激越軒昂。

(2)前三節(jié)的層層鋪敘,為最后一節(jié)的抒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完美體現(xiàn)了杜詩

“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

(九)《賣炭翁》

1、對比:

(1)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真切地反映了賣炭翁艱難的生活處境和復雜、矛盾的內(nèi)心活動。

(2)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賣炭的艱辛與宮吏的殘酷掠奪形成鮮明對比,抒發(fā)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對統(tǒng)治階

級的痛恨。

(3)“一車炭,千余斤”和“半匹紅紗一丈綾",反襯出“宮市”掠奪的殘酷。

2、肖像、動作、心理描寫:反映了賣炭翁悲慘的遭遇,揭露了宮使掠奪的本質。

(1)肖像: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2)動作:曉駕炭車輾冰轍。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3)心理: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十)《題破山寺后禪院》

1.寓情于景:古寺、初日、高林、曲徑、花木、山光、鳥鳴、潭影、鐘磬音。

描寫詩人清晨漫步山林的見聞:寺院肅穆、曲徑通幽、花木幽深、山光水色、鳥語花香、

鐘磬悠長,構成了一種靜謐祥和的氛圍,表現(xiàn)了詩人愉悅閑適、寧靜淡泊的心境,表達了寄

情山水,忘卻世俗的隱逸胸懷。

2.以聲襯靜: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以悠長的鐘磬之聲,來襯托山林寺院的幽靜,表現(xiàn)詩人淡泊寧靜的心境和寄情山水、忘

卻世俗的隱逸情懷。

(十一)《送友人》

1.比喻、寓情于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天空中的浮云隨風漂浮,好像友人即將遠行,行蹤不定。夕陽徐徐而下,不忍離去,就

好像此時的詩人舍不得又友人的離去。詩人借浮云和落日來表達自己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2.反襯、以樂景寫哀情: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既交代了送別的地點,又用輕快明麗的景色,來反襯離別時的不舍與傷感。動靜結合,

相映成趣,山的靜默,水的遠去,也暗示了離別的情景。

(十二)《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1.托物抒懷(象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寫孤鴻遭遇不幸,心懷幽恨,驚恐不已,在寒枝間飛來飛去,揀盡寒枝不肯棲息,只好

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過這樣寒冷的夜晚。表達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

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心境。

2.寓情于景: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描寫深夜獨自漫步時的所見所感,缺月疏桐,夜深人靜,構成了一個寂寞清冷的世界,

襯托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凄冷。

3.虛實結合:

①實寫: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實寫孤鴻,又通過人、鳥形象的對應、嫁接,極富象征意味和詩意之美地強化了

“幽人”的超凡脫俗。物我同一,互為補充,使孤獨的形象更具體感人。

②虛寫: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詞人以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孤鴻和作者合二為一匠心獨運地通過鴻的孤獨縹緲,

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愿隨

波逐流的態(tài)度。

(十三)《卜算子詠梅》

1.托物抒懷(借物喻人)

以梅花自況,詠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嘆人生的失意坎坷;借梅言志,贊梅的精神,

又表達了忠貞不渝的情懷與抱負。

這首詠梅詞.通篇不見“梅”字,卻處處傳出“梅”的神韻。作者以梅自喻,物我融一。

對梅的贊詠中,顯示詞人身處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2.寓情于景: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描繪了黃昏來臨梅花又被風吹雨打的遭遇,渲染梅的落寞凄涼愁苦的氛圍,襯托了詩人

寂寞、苦悶的情懷。

3.對比襯托: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把梅花與群芳作對比,表明梅花并不追求與百花爭艷,不追求世俗的榮耀和繁華,即使

遭受群芳的嫉妒和排擠,也毫不在意,依然保持自我。突出了梅花的高潔品質和不屈不撓的

精神。

七、詩歌鑒賞

(-)《關雎》

1.煉字角度

(1)流、采、茗:意思分別是求取、采摘、挑選,三個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女孩勞動

的畫面,表現(xiàn)了女孩的勤勞,表達了男子的愛慕之情。

(2)悠哉悠哉:是心理描寫,表明思念之情綿綿不盡,寫出男子對意中人的思念、追求,

運用疊詞增強詩歌音調(diào)的和諧美。

(3)參差、窈窕:形象地寫出水中若菜左右飄搖的動態(tài)和女孩文靜美好的樣子,又運用

雙聲詞和疊韻詞,增強了詩歌音調(diào)的和諧美和景物描寫、人物描寫的生動性。

2.寫法角度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運用比興手法,以河洲上關關鳴叫求偶的雎鳩為比,興起淑女為君子的佳偶;借助鳥的

行為來引出抒情主人公對淑女的殷切盼望之情。

(2)參差苻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苻菜,左右茗之。窈窕淑女,鐘

鼓樂之。

運用想象手法和重章疊句,寫男子想象與意中人熱戀的快樂時光和舉行婚禮的歡樂場面,

表達了男子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追求,增強詩歌的節(jié)奏感、音樂感,形成回環(huán)往復的韻律美;

深化意境,渲染氣氛,強化感情,突出主題;形成一種或委婉深長或激越澎湃的表達效果。

(二)《兼葭》

1.煉字角度

(1)蒼蒼、萋萋、采采:形象地寫出了水邊蘆葦?shù)拿⒎泵?,渲染了蕭索凄迷的氣氛?/p>

運用疊詞增強詩歌音調(diào)的和諧美。

(2)宛:“好像、猶如、仿佛”的意思,描繪出“伊人”恍惚迷離、可望而不可即的美

好形象,表達了主人公盼與“伊人”相會而不可得的無限悵惘傷感之情。

(3)躋:表現(xiàn)出盤曲的小路不斷升高而難以攀登,蘊含著主人公深深的思念之情。

2.寫法角度

(1)藁葭蒼蒼,白露為霜。

運用比興手法,以景起興,描寫水邊秋景,渲染了蕭索凄迷的氣氛,為人物活動提供特

定的背景,烘托了主人公所思不見的惆悵、傷感。蘆葦上霜露的變化,暗示了時光的流逝,

襯托了主人公對愛情的執(zhí)著。

(2)溯澗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從上游到下游,寫出了主人公不畏險阻一再追尋的深情執(zhí)著,也暗示了“伊人”的可望

而不可即。

(三)《式微》

1.式微,式微!胡不歸?

反復設問,引人注意,引人思考,間接表達被迫服役,夜以繼日不能歸家內(nèi)心的痛苦。

2.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運用反問,直接把矛頭指向統(tǒng)治者,表達了受奴役者的滿腔憤恨。

(四)《子衿》

1.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運用夸張,突出對戀人的強烈思念渴盼。

2.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假設語氣、讓步姿態(tài)和強烈反問結合,突出了女子對戀人強烈思念渴盼和久候不遇的失

落惆悵。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煉字角度

(1)輔:形象地寫出了三秦大地護衛(wèi)著長安的景象,氣象雄偉,意境開闊。

(2)望: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聯(lián)系起來,表達了對友人的惜別之情。

2.寫法角度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運用夸張手法,直抒胸臆,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的哲理,表現(xiàn)了作者

樂觀豁達的胸懷和對朋友的真摯情誼。

3.畫面角度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長安城宮闕巍峨,三秦大地從四面衛(wèi)護著它,從這里依稀可以望見風煙迷蒙的五津。創(chuàng)

造出雄渾壯闊的氣象,為全詩奠定了豪壯的感情基調(diào)。

(六)《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1.煉字角度

(1)蒸:蒸騰,從視覺上寫出整個云夢澤被水汽所彌漫的情景。

(2)望:撼動,從聽覺和視覺上寫出了洶涌的波濤沖擊著岳陽樓,突出了洞庭湖壯觀的

氣勢。

2.寫法角度: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垂釣者比喻身居高位者,可理解為張九齡;羨魚情比喻自己出仕的愿望。運用比喻,

含蓄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愿望,不露乞憐痕跡,大方得體,深婉有致。

3.畫面角度: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洞庭湖上的水汽蒸騰彌漫,籠罩了整個云夢澤。湖水波濤洶涌澎湃,一浪接一浪沖

擊著岳陽樓,讓人感到腳下的城樓都在晃動。

(七)《石壕吏》

1.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1)修辭角度: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鮮明對比,兩個“一何”,

運用反復手法加重感情色彩,渲染出差役如狼似虎的蠻橫氣勢和老婦的哀苦可憐,并為老婦

下面的訴說營造悲痛的氣氛。

(2)用詞角度:“呼”和“怒”形象渲染出差役如狼似虎的蠻橫氣勢,“啼”和“苦”

形象表現(xiàn)了老婦的哀苦可憐?!耙缓巍币鉃椤岸嗝础保又馗星樯?,營造殘酷而悲痛的

氣氛。

2.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①點明了投宿的時間和地點,為下文悲劇的發(fā)生提供了典型的環(huán)境。

②‘'夜”“捉”暗示了人們長期以來深受抓丁之苦,刻畫了官吏們的兇殘霸道,表現(xiàn)了

作者對官吏們殘暴手段的揭露和批判O

3.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獨”字暗示老婦已經(jīng)被抓走,表現(xiàn)了差役的冷酷無情和作者的悲憤之情,也表達了作

者對戰(zhàn)爭的控訴和對下層百姓苦難的深切同情。

(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修辭角度

(1)擬人: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運用比擬手法,形象地秋風吹破茅屋的情形,表現(xiàn)出秋風聲勢之盛,威力之大。

(2)比喻: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運用比喻手法,把被子比作鐵,把雨比作麻,形象寫出了被子破爛冰冷、屋漏濕冷,表

現(xiàn)了詩人生活的貧窮困苦。

2、煉字角度: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胃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飛、渡、掛、飄轉等一系列動詞,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茅草漫天飛舞、無處不在的景象,

側面表現(xiàn)了秋風猛烈肆虐的特點。

3、寸苗寫

(1)描寫惡劣天氣:

①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運用比擬手法,形象地秋風吹破茅屋的情形,表現(xiàn)出秋風聲勢之盛,威力之大。

②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胃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飛、渡、掛、飄轉等一系列動詞,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茅草漫天飛舞、無處不在的景象,

側面表現(xiàn)了秋風猛烈肆虐的特點。

③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描寫風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給人以大雨將至的壓抑感,烘托出詩人內(nèi)心的憂愁凄

苦。

(2)描寫生活環(huán)境: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運用比喻手法,把被子比作鐵,把雨比作麻,形象寫出了被子破爛冰冷、屋漏濕冷,表

現(xiàn)了詩人生活的貧窮困苦。

4、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直抒胸臆,推己及人,從個人遭際聯(lián)想到要為天下寒士謀取溫飽,體現(xiàn)出詩人兼懷天下

的博大胸懷。

(九)《賣炭翁》

1、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運用心理描寫和對比手法,真切地反映了賣炭翁艱難的生活處境和復雜、矛盾的內(nèi)心活

動,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2、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抓住細節(jié)進行肖像描寫,用簡練的語言寫出三個部位的三種顏色,形象地描繪出賣炭翁

雖年事已高,卻依然從事著艱辛的勞動,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3、曉駕炭車輾冰轍

輾:字既寫出了天氣的寒冷,從而突出說明了賣炭翁的艱辛;又寫出了牛車的重量,

說明賣炭翁的勤勞,從側面反映出了賣炭翁的辛勞、疲累。

4、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把”“稱”“叱”“牽”幾個簡潔有力的動詞,生動地描繪出宮使如狼似虎般

的蠻橫,揭露了宮使掠奪的本質,抒發(fā)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對統(tǒng)治階級的痛恨。

(十)《題破山寺后禪院》

1.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1)寫法角度:寓情于景,描寫了后禪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