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課時作業(yè)17第四章綜合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課時作業(yè)17第四章綜合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課時作業(yè)17第四章綜合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課時作業(yè)17第四章綜合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課時作業(yè)17第四章綜合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8-第四章綜合訓練1.下列細胞同時放入蒸餾水中,細胞形態(tài)改變最小的是()

A.

蠶豆葉表皮細胞 B.

狗骨骼肌細胞

C.

牛神經細胞 D.

人紅細胞2.下列關于細胞的吸水和失水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水分子進出細胞,取決于細胞內外溶液的濃度差

B.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和眾多細胞器,便于試驗視察

C.黑藻葉肉細胞質壁發(fā)生分別時,縮小的綠色結構的邊界是液泡膜

D.將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浸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可視察到液泡紫色變淺3.下列有關紅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分析,正確的是()A.當外界溶液的濃度比細胞質的濃度低時,紅細胞肯定會吸水漲破B.當外界溶液的濃度比細胞質的濃度高時,紅細胞可能會失水皺縮C.當外界溶液的濃度與細胞質的濃度相同時,沒有水分子進出紅細胞D.該試驗表明紅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決于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4.將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分別放入清水、蔗糖溶液、硝酸鉀溶液、甘油溶液中進行細胞質壁分別和復原的試驗。在處理時間相同的前提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放入適量的清水中,細胞的原生質體漸漸變小B.放入相宜濃度的蔗糖溶液中,細胞中液泡的顏色先加深后變淺C.放入相宜濃度的硝酸鉀溶液中,細胞的原生質體先減小后增大D.放入相宜濃度的甘油溶液中,細胞的吸水實力漸漸減小5.如圖為浸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細胞處于質壁分別狀態(tài),圖中的③呈現(xiàn)紫色B.圖中的①具有全透性,②③④構成的原生質層可以看作一層半透膜C.短時間內將該細胞置于清水中,可以使細胞復原到試驗前的形態(tài)D.假如該細胞長時間處于圖示狀態(tài),可能會失去活性6.下列關于生物膜結構探究歷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A.最初通過對現(xiàn)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細胞膜是由脂質組成的

B.三層結構模型認為生物膜為靜態(tài)的結構

C.三層結構模型和流淌鑲嵌模型都認為蛋白質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勻稱的

D.流淌鑲嵌模型認為構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數(shù)蛋白質分子可以運動7.生物膜結構的探究歷程的說法,錯誤的是()A.歐文頓通過對膜成分的提取和鑒定,相識到細胞膜是由脂質組成的B.科學家通過提取紅細胞中的脂質試驗,得出結論:膜的脂質分子是雙層排布C.羅伯特森通過電鏡視察,提出了生物膜的“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模型D.在建立生物膜結構模型的過程中,試驗技術起了關鍵的推動作用8.下圖是科學家普遍認可的細胞膜流淌鑲嵌模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膜功能的困難性與①的種類和數(shù)量有關B.在電鏡下看到細胞膜為亮-暗-亮的三層結構C.②只分布在細胞膜的外側,可能起到識別作用D.此模型為物理模型,生物膜的結構具有相像性9.關于生物膜的結構模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羅伯特森在電鏡下看到細胞膜清楚的暗—亮—暗三層結構,分別對應脂質—蛋白質—脂質B.暗—亮—暗三層結構的靜態(tài)模型無法說明細胞的生長、變形蟲的運動等現(xiàn)象C.人細胞和小鼠細胞的融合試驗運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D.歐文頓通過對膜成分的提取和化學分析提出膜是由脂質組成的10.下列關于主動轉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主動轉運可以將物質由濃度低的一側轉運至濃度高的一側B.主動轉運所需ATP只能來自檸檬酸循環(huán)和電子傳遞鏈C.物質通過主動轉運進出細胞時,會受到載體蛋白數(shù)量的限制D.植物的根細胞從土壤溶液中汲取離子的過程屬于主動轉運11.細胞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每時每刻都與環(huán)境進行著物質交換。下圖分別表示不同的物質跨膜運輸方式,則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圖2中P點的限制因素是載體的數(shù)量

B.圖3所示的物質運輸過程中線粒體較為活躍

C.圖1可以表示甘油和K+進入細胞的過程

D.神經遞質釋放過程的結構基礎是膜的流淌性12.動物細胞內低Na+高K+的離子濃度對于神經沖動的產生、細胞滲透平衡等生命活動具有重要作用。這種濃度差與細胞膜上的Na+、K+泵有關,其作用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Na+和K+的運輸方式為主動運輸B.Na+—K+泵每次運輸?shù)腘a+數(shù)量多于K+C.在細胞培育液中加入烏苯苷會影響K+的運輸D.該運輸過程的持續(xù)會導致細胞內大量ADP的積累13.主動轉運是細胞最重要的汲取或排出物質的方式。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葡萄糖以主動轉運的方式穿過線粒體膜B.線粒體是唯一與主動轉運相關的細胞器C.主動轉運的發(fā)生能體現(xiàn)質膜的功能特點D.主動轉運和被動轉運都須要載體蛋白的參加14.如圖表示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方式,當腸腔Na+濃度高于細胞內時,葡萄糖可隨Na+逆濃度梯度進入細胞內,則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方式是()A.主動轉運 B.易化擴散 C.擴散 D.胞吞15.如圖所示,圖甲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結構示意圖,圖乙為人的成熟紅細胞膜的結構示意圖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運輸狀況,圖丙中A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為1mol/L的乳酸溶液,請據(jù)圖回答以下問題:(1)有些物質能干脆通過圖甲結構,如________(至少舉2例),這種跨膜運輸方式被稱作____________,該方式的運輸速率取決于___________。(2)圖甲所示人工膜兩側的離子存在濃度差,離子不能通過該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纈氨霉素,K+即可從高濃度一側通過該膜到達低濃度一側,其他離子不能通過,則K+通過該膜的方式是_______。若對離體的心肌細胞施用某種毒素,結果Ca2+的汲取顯著削減,而K+、C6H12O6等物質的汲取不受影響,其緣由可能是___________。(3)圖乙中,細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現(xiàn)提取其膜成分中的磷脂,將其鋪在空氣一水界面上,測得磷脂占據(jù)面積為S,則該細胞的表面積為_____。圖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運輸?shù)墓餐c是______。(4)假如用圖甲所示人工膜作為圖丙中的半透膜,則液面不再改變時,左側液面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側液面;假如在圖甲所示人工膜上貫穿上圖乙的蛋白質①,再用作圖丙的半透膜,則液面不再改變時,左側液面________右側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A、蠶豆葉表皮細胞是屬于植物細胞,外面有細胞壁,處于蒸餾水中時,細胞會因為滲透作用吸水,但由于細胞壁的存在,細胞形態(tài)幾乎不變,A正確;

BCD、狗骨骼肌細胞、牛神經細胞、人紅細胞無細胞壁,處于蒸餾水中時,細胞會因為滲透作用吸水膨脹,甚至脹破,形態(tài)改變大,BCD錯誤。

故選:A。2.答案:A

解析:滲透作用的發(fā)生須要滿意兩個條件:半透膜和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且水分子順相對含量的梯度進行跨膜運動故A選項正確。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無細胞核和各種細胞器,適用于制備細胞膜但不適于視察吸水和失水,故B選項錯誤。黑藻葉肉細胞質壁分別時,縮小的綠色的結構是原生質層,其邊界是細胞膜綠色的是葉綠體,故C選項錯誤。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浸在.3g/m.蔗糖溶液中發(fā)生質壁分別,細胞失水,中心大液泡體積變小,紫色變深,故D選項錯誤3.答案:B解析:當外界溶液的濃度比細胞質的濃度低時,紅細胞肯定會吸水,但是不肯定會漲破,A錯誤;當外界溶液的濃度比細胞質的濃度高時,紅細胞可能會失水皺縮,B正確;當外界溶液的濃度與細胞質的濃度相同時,水分子進出紅細胞處于動態(tài)平衡,C錯誤;該試驗表明紅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決于細胞膜內外的濃度差,D錯誤。4.答案:C解析:將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放入清水中,表皮細胞會吸水,細胞的原生質體會在肯定程度上變大,A錯誤;將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放入相宜濃度的蔗糖溶液中,細胞會失水,液泡的顏色會加深直至不變,B錯誤;將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放入相宜濃度的硝酸鉀溶液中,剛起先細胞會失水,原生質體減小,但隨著鉀離子和硝酸根離子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細胞,細胞液的濃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時,細胞由失水變?yōu)槲?,原生質體隨后增大,C正確;將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放入相宜濃度的甘油溶液中,細胞先失水,細胞液濃度漸漸增大,細胞吸水實力增大,隨著甘油分子自由擴散進入細胞,細胞隨后又吸水,細胞液濃度漸漸減小,細胞的吸水實力減小,D錯誤。5.答案:A解析:分析題圖可知,該細胞處于質壁分別狀態(tài),圖中③表示細胞質,④是液泡膜,液泡中液體呈紫色,A錯誤;圖中的①細胞壁具有全透性,②細胞膜、③細胞質和④液泡膜構成的原生質層,具有選擇透過性,可以看作一層半透膜,B正確;發(fā)生質壁分別后,將細胞放在清水中,由于清水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細胞吸水,原生質體會漸漸復原,C正確;假如該細胞長時間處于圖示狀態(tài),持續(xù)失水,細胞可能會因為失水過多而死亡,從而失去活性,D正確。6.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流淌鑲嵌模型:磷脂構成了細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橫跨整個磷脂雙分子層.三層結構模型認為生物膜結構是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且認為蛋白質在膜中的分布是勻稱的、固定的解:A、脂溶性物質更易通過細胞膜,說明細胞膜是由脂質組成的,A正確;B、羅伯特森認為生物膜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組成,而且是靜態(tài)的結構,B正確;C、三層結構模型認為蛋白質在膜中的分布是勻稱的、固定的,而流淌鑲嵌模型認為蛋白質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勻稱,C錯誤;D、流淌鑲嵌模型認為構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數(shù)蛋白質分子可以運動,說明細胞膜具有肯定的流淌性,D正確.故選:C.考點:細胞膜的流淌鑲嵌模型;細胞膜的成分.7.答案:A解析:8.答案:B解析:9.答案:B解析:A、羅伯特森在電鏡下看到細胞膜清楚的暗-亮-暗三層結構,構建出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的生物膜模型,A錯誤;

B、生物膜的靜態(tài)統(tǒng)一觀點不能說明細胞的生長、變形蟲的變形運動等現(xiàn)象,B正確;

C、人鼠細胞的融合用的是熒光分子標記細胞膜上的蛋白質,C錯誤;

D、19世紀末,歐文頓發(fā)覺脂溶性物質很簡單通過細胞膜,由此提出膜是由脂質構成的,D錯誤。

故選:B。10.答案:B解析:主動轉運可以將物質由濃度低的一側轉運至濃度高的一側,A正確;主動轉運須要消耗ATP,需氧呼吸的三個階段都能產生ATP,主動轉運所需ATP可來自糖酵解、檸檬酸循環(huán)和電子傳遞鏈等過程,B錯誤;主動轉運須要載體蛋白的參加,載體蛋白數(shù)量會限制主動轉運的速率,C正確;植物的根細胞從土壤溶液中汲取離子的過程屬于主動轉運,D正確。11.答案:C解析:A.圖2所示的物質運輸速率與氧氣濃度有關,表示主動運輸,圖2中P點的限制因素是載體的數(shù)量,A正確;B.圖3所示的物質運輸過程為胞吞和胞吐,消耗能量,因此線粒體較為活躍,B正確;

C.圖1表示自由擴散,可以表示甘油進入細胞的過程,K+進入細胞的方式為主動運輸,C錯誤;

D.神經遞質釋放的方式為胞吐,該過程的結構基礎是膜的流淌性,D正確。故選C。12.答案:D解析:13.答案:C解析:線粒體不能利用葡萄糖,葡萄糖不會進入線粒體,其在細胞溶膠中分解為丙酮酸后才進入線粒體,A錯誤。與主動轉運相關的細胞器有線粒體、核糖體等,B錯誤。質膜的功能特點是選擇透性,主動轉運能體現(xiàn)選擇透性,C正確。被動轉運包括擴散、滲透和易化擴散,其中易化擴散須要載體蛋白的參加,擴散和滲透不須要載體蛋白的參加,D錯誤。14.答案:A解析:由圖可知,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為逆濃度梯度運輸,主動轉運可以逆濃度梯度運輸物質,此時,主動轉運消耗的能量來自Na+順濃度梯度進入細胞的勢能,因此A正確。15.答案:(1)水、二氧化碳和氧氣;自由擴散;膜兩側溶液的濃度差(2)幫助擴散;該毒素破壞了運輸Ca2+載體蛋白的活性(3)磷脂雙分子層;S/2;都須要載體蛋白(4)等于;低于解析:(1)有些物質能干脆通過磷脂雙分子層,如水、二氧化碳和氧氣。這種跨膜運輸方式被稱為自由擴散。該種方式的運輸速率取決于膜兩側溶液的濃度差。(2)由于加入少量的纈氨霉素,K+即可從高濃度一側通過該膜到達低濃度一側,其他離子不能,說明K+通過該膜的方式是幫助擴散。若對立體的心肌細胞施用某種毒素,結果Ca2+汲取顯著削減,而其他物質汲取不受影響,可推知某種毒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