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 清中期的興盛與危機(課件)-【中職專用】《中國歷史》魅力課堂教學三件套(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_第1頁
第13課 清中期的興盛與危機(課件)-【中職專用】《中國歷史》魅力課堂教學三件套(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_第2頁
第13課 清中期的興盛與危機(課件)-【中職專用】《中國歷史》魅力課堂教學三件套(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_第3頁
第13課 清中期的興盛與危機(課件)-【中職專用】《中國歷史》魅力課堂教學三件套(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_第4頁
第13課 清中期的興盛與危機(課件)-【中職專用】《中國歷史》魅力課堂教學三件套(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3課

清前中期的興盛與危機中職新教材《中國歷史》(基礎模塊)課程標準1、通過了解明清時期統(tǒng)一全國和經略邊疆的相關舉措,知道南海諸島、臺灣及其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島嶼是中國版圖的一部分,認識這一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

2、通過了解明清時期封建專制的發(fā)展、世界的變化對中國的影響,認識中國社會面臨的危機。清朝建立全國政權壹目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鞏固貳盛世危機叁第一章清朝建立全國政權1、清的建立

女真部落興起于東北地區(qū),在與明朝的爭戰(zhàn)中,部落首領努爾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權。努爾哈赤的劍1、清的建立

其子皇太極將女真族名改為滿洲,1636年稱帝,改后金為大清,建立清朝。1644年,清軍入關,定都北京。沈陽故宮皇太極2、鄭成功收復臺灣隨后清軍南下,擊敗李自成,并消滅了南明政權。1661年,鄭成功率領艦隊渡過海峽,驅逐荷蘭殖民者,次年收復臺灣。3、統(tǒng)一全國1683年,康熙皇帝派施瑯率軍攻臺,鄭成功之孫鄭克塽(shuǎng)投降。次年,清朝設立臺灣府,隸屬福建省。清朝統(tǒng)一全國。一、明朝的建立與統(tǒng)治的鞏固4、加強君主專制①清朝前期,一方面沿襲明朝各項制度,另一方面作出調整。清朝逐步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命大學士等官員輔佐皇帝處理國家政務,加強內閣地位;乾隆皇帝撤銷議政王大臣會議4、加強君主專制②創(chuàng)設奏折制度,重要官員可直接向皇帝上奏;③雍正時期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由皇帝臨時選用,參與軍機決策;軍機處4、加強君主專制④清初設立總管內務府衙門,總管皇室宮禁事務,嚴格限制后宮和宦官的權力,改革皇位繼承制度。這些措施加強了君主專制。左:內務府奏銷檔(雍正朝)右:故宮博物院藏總管內務府印5、加強中央集權①清朝以行省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機構,長官為巡撫,下設府、州、縣。清朝還設立總督,管理一省或兩三省軍政事務,另設有專門管理河、漕事務的河道總督和漕運總督。清代總督、巡撫示意圖(1820年)5、加強中央集權②在東北、新疆等地設立將軍,軍政合一;在蒙古建立盟旗制;在西藏設立駐藏大臣;在西南等民族地區(qū)沿用土司制度,雍正、乾隆時期施行“改土歸流”。左:伊犁將軍右:多倫會盟遺址從左到右:上:正黃旗、鑲黃旗,正紅旗、鑲紅旗,下: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左:各旗佐領圖印右:八旗甲胄,以黃、紅、藍、白四色及鑲邊為標志表明旗屬。5、加強中央集權③意義:這些措施強化了中央的統(tǒng)治,有利于國家的穩(wěn)定,維護了統(tǒng)一,并對當?shù)厣鐣l(fā)展起到積極作用。左:康熙帝讀書像軸右:清人畫乾隆皇帝大閱圖第二章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鞏固1、設立理藩院

清朝設立理藩院,掌管蒙古、西藏、新疆等地各民族事務,維護邊疆地區(qū)的統(tǒng)治秩序。2、平定準噶爾部

康熙時,蒙古族分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個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歸屬清朝外,其他兩部也都臣服了清朝。準噶爾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來在伊犁一帶過游牧生活。

自從噶爾丹(1644—1697)統(tǒng)治準噶爾部以后,他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其他部落,又向東進攻漠北蒙古。噶爾丹自以為有沙俄撐腰,十分驕橫,以追擊漠北蒙古為名,大舉進犯漠南,威脅到中央王朝。噶爾丹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長北方”,陰謀分裂祖國。3、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亂

乾隆皇帝平息了天山南路維吾爾首領大、小和卓兄弟叛亂,西北邊疆終于獲得安定。清軍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圖4、土爾扈特部回國

乾隆年間,因遭準噶爾部欺凌而西遷至伏爾加河下游的蒙古土爾扈特部,不堪忍受俄國的壓迫,在杰出首領渥巴錫的率領下返回祖國,清朝將其安置在伊犁將軍轄區(qū)。新疆伊犁將軍府4、管理西藏①冊封達賴:清朝重視對西藏的治理。順治皇帝賜予入京朝賀的藏傳佛教格魯派首領五世達賴“達賴喇嘛”封號和金冊、金印;五世達賴覲見順治皇帝圖4、管理西藏②冊封班禪:康熙皇帝驅逐占據(jù)西藏的噶爾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并賜予格魯派另一位首領五世班禪“班禪額爾德尼”封號和金冊、金印。達賴金印班禪金印康熙皇帝像敕封第七輩班禪額爾德尼金冊4、管理西藏③設大臣:康熙皇帝廢除藏王,委任官員管理行政事務;雍正時期設立駐藏大臣;雍正皇帝4、管理西藏④中央直管:乾隆皇帝提高駐藏大臣地位,確立“金瓶掣簽”等制度,西藏僧俗事務直屬中央管理。左:乾隆粉彩多穆壺中:金奔巴瓶右:乾隆皇帝像4、管理西藏⑤頒布章程:1793年清朝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29條),確立了駐藏大臣在西藏政教事務中的領導地位。清政府駐藏大區(qū)衙門5、雅克薩之戰(zhàn)俄國從17世紀起就頻繁入侵我國東北,并占據(jù)雅克薩等地??滴趸实叟汕曹婈爴魯《韲致哉?,取得雅克薩之戰(zhàn)的勝利。雅克薩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使用的神威無敵大將軍銅炮5、中俄《尼布楚條約》1689年,清朝與俄方簽訂《尼布楚條約》,以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和外興安嶺為界,劃定中俄東段邊界。雍正時期又與俄方簽訂了《恰克圖條約》,以恰克圖東至額爾古納河為界,劃定中俄中段邊界。《廣輿勝覽圖·俄羅斯人》6、清朝的疆域

通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努力,清朝實現(xiàn)了周邊海陸疆界的穩(wěn)定。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勒喀什池,北至西伯利亞,東北至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包括釣魚島、赤尾嶼等,南至南海諸島,西南抵喜馬拉雅山脈,現(xiàn)代中國的版圖基本定型。清朝疆域圖(1820年)第三章盛世危機

大而不仁——內部憂局人口膨脹年份《清實錄》人口數(shù)年份《清實錄》人口數(shù)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2010萬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3.5億乾隆六年(1741年)1.4億道光二十年(1840年)4.1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3億咸豐元年(1851年)4.3億康熙后期,清政府將百姓賦稅中以人丁為單位征收的“丁銀”數(shù)額固定下來,號稱“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時又將其分攤入田賦一并征收,稱為“攤丁入畝”?!吨型鈿v史綱要上》第14課學習拓展賦稅減少經濟發(fā)展國土開發(fā)人口增加資源危機+政治腐敗貧富矛盾乾隆末年、嘉慶初年震動全國的川楚白蓮教起義,可以看作人口壓力與社會危機的一個標志……這場斗爭……持續(xù)九年,蔓延湖北、陜西、四川、河南、甘肅五省……清朝政府調動了十六個省的軍隊,耗費軍費2億兩白銀,才把它平定下去……——樊樹志《國史十六講》天理教攻入北京皇宮

大而不仁——內部憂局農民起義◎天理教攻入皇宮

大而不仁——外部隱患閉關自守昨據(jù)爾使臣以國貿易之事稟請大臣等轉奏,皆系更張定制,不便準行。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產,為爾國必需之物,是以加恩體恤,俾得日用有資,并沾余潤。天朝統(tǒng)馭萬國,一視同仁,若俱紛紛效尤,豈能曲徇所請?念爾國僻居荒遠,間隔重瀛,于天朝體制原未諳悉,是以詳加開導,遣令回國。——乾隆五十八年八月《敕馬戛爾尼諭》西方列強叩關:擴大對華貿易開拓中國市場清朝閉關自守:廣州一口通商,十三行商代管;約束中外商民交往,限定居住、商管體制;禁止民船出海貿易。

大而不仁——外部隱患落后世界1644清軍入關1729設軍機處1775美國獨立戰(zhàn)爭1689《尼布楚條約》1757一口通商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