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粵高教A版(2021)教學設計合集_第1頁
2024-2025學年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粵高教A版(2021)教學設計合集_第2頁
2024-2025學年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粵高教A版(2021)教學設計合集_第3頁
2024-2025學年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粵高教A版(2021)教學設計合集_第4頁
2024-2025學年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粵高教A版(2021)教學設計合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粵高教A版(2021)教學設計合集目錄一、第一章表格數據處理 1.1第一節(jié)認識電子表格 1.2第二節(jié)表格設計與制作 1.3第三節(jié)實現(xiàn)電子表格自動計算 1.4第四節(jié)使用電子表格管理數據 1.5第五節(jié)使用電子表格圖形化數據 1.6第六節(jié)綜合活動:采集數據做研究 1.7本章復習與測試二、第二章用好信息處理工具計算機 2.1第一節(jié)深入認識計算機 2.2第二節(jié)熟悉計算機的基本硬件特性 2.3第三節(jié)有效使用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 2.4第四節(jié)合理配備計算機應用軟件 2.5第五節(jié)保障計算機的正常工作 2.6本章復習與測試第一章表格數據處理第一節(jié)認識電子表格科目授課時間節(jié)次--年—月—日(星期——)第—節(jié)指導教師授課班級、授課課時授課題目(包括教材及章節(jié)名稱)第一章表格數據處理第一節(jié)認識電子表格設計意圖核心素養(yǎng)目標1.數據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對數據敏感度,理解電子表格在數據處理中的重要作用,能夠在實際情境中主動運用電子表格進行信息整理和分析。

2.信息處理能力:通過電子表格的基本操作,提升學生信息錄入、編輯、檢索、排序等處理能力,以及運用公式和函數進行數據計算的能力。

3.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電子表格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數據統(tǒng)計、分析、決策等,提高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素養(yǎng)。

4.信息倫理素養(yǎng):教育學生在使用電子表格處理數據時,尊重他人隱私,遵守信息倫理規(guī)范,培養(yǎng)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質。教學難點與重點1.教學重點

-電子表格的基本概念與操作:包括電子表格的結構、單元格的選定、數據輸入與編輯等。例如,學生需要掌握如何在單元格中輸入文本、數字,如何調整單元格大小,以及如何使用撤銷和恢復功能。

-公式與函數的應用:教授學生使用簡單的公式進行計算,如求和(SUM)、平均值(AVERAGE)等。例如,如何使用SUM函數對一列數字進行求和計算,以及如何應用AVERAGE函數計算平均數。

-數據排序與篩選:指導學生如何對電子表格中的數據進行排序和篩選,以便快速找到所需信息。例如,如何按照數值大小對數據進行升序或降序排列,以及如何使用篩選功能篩選出特定條件的數據。

2.教學難點

-單元格引用和公式嵌套:學生可能難以理解單元格引用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公式進行嵌套計算。例如,如何引用其他單元格中的數據來進行計算,以及如何在一個公式中使用多個函數進行復雜計算。

-數據驗證與條件格式:學生可能對如何設置數據驗證規(guī)則和條件格式感到困惑。例如,如何限制單元格中輸入的數據類型(如只能輸入數字),以及如何根據特定條件自動改變單元格的格式(如大于某個數值的單元格顯示紅色)。

-數據透視表的使用:數據透視表是處理復雜數據的有效工具,但學生可能難以理解其原理和操作。例如,如何創(chuàng)建數據透視表,如何對數據進行分組、匯總和篩選,以及如何使用數據透視表進行數據分析。教學資源準備1.教材: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粵高教A版(2021)》教材,以便于學生跟隨課程進度進行學習和實踐。

2.輔助材料:準備相關的電子表格操作演示視頻、示例電子表格文件,以及數據處理的案例文檔,以便于直觀展示操作步驟和效果。

3.實驗器材:確保計算機實驗室的電腦設備正常運行,安裝有必要的電子表格軟件,如MicrosoftExcel或WPS表格等。

4.教室布置: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一臺電腦,方便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實驗操作,同時保持教室整潔有序,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教學過程設計1.導入環(huán)節(jié)(5分鐘)

-教師通過展示一組雜亂無章的數據,提問學生如何快速有效地整理這些數據,引出電子表格的主題。

-學生分享自己遇到的數據整理問題,教師總結并指出電子表格在數據處理中的優(yōu)勢。

2.講授新課(15分鐘)

-教師介紹電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結構,通過實際操作演示如何在電子表格中輸入和編輯數據。

-教師演示如何使用公式和函數進行基本計算,如SUM、AVERAGE等,并解釋單元格引用的概念。

-教師講解數據排序和篩選的方法,并通過實例展示如何應用這些功能。

3.鞏固練習(10分鐘)

-學生跟隨教師一起在電腦上完成一個簡單的電子表格任務,如創(chuàng)建一個班級成績表,并使用公式計算總分和平均分。

-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分享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教師巡回指導。

4.課堂提問與師生互動(5分鐘)

-教師提問學生關于電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和功能,檢查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

-學生提出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并嘗試解決。

5.拓展與創(chuàng)新(5分鐘)

-教師展示一個復雜的數據處理案例,如使用數據透視表進行數據分析,并簡要介紹其原理。

-學生嘗試在電腦上創(chuàng)建一個簡單的數據透視表,教師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6.總結與反饋(5分鐘)

-教師總結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強調電子表格在數據處理中的實際應用。

-學生反饋本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并提出改進建議。

7.作業(yè)布置(5分鐘)

-教師布置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包含公式和函數的電子表格,并嘗試進行數據排序和篩選。

-學生記錄作業(yè)要求,教師解答學生的疑問。

總用時:45分鐘學生學習效果學生學習效果顯著,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能夠熟練操作電子表格軟件,包括新建工作簿、插入和刪除工作表、調整單元格大小、輸入和編輯數據等基本操作。

2.學生掌握了如何使用公式和函數進行數據計算,例如運用SUM函數求和、AVERAGE函數計算平均值,以及使用COUNTIF函數進行條件計數。

3.學生理解了單元格引用的概念,能夠正確地引用其他單元格中的數據來進行計算,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公式嵌套。

4.學生能夠對電子表格中的數據進行排序和篩選,有效地管理和分析數據,提高了信息處理的效率。

5.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掌握了如何設置數據驗證規(guī)則和條件格式,增強了電子表格數據輸入的準確性和美觀性。

6.學生學會了創(chuàng)建數據透視表,能夠對復雜的數據集進行分組、匯總和篩選,從而更加深入地分析數據。

7.學生在課堂討論和小組合作中,提升了溝通和協(xié)作能力,能夠有效地分享知識和解決問題。

8.學生通過完成課后作業(yè),鞏固了課堂所學知識,能夠在實際情境中運用電子表格處理數據,提高了問題解決能力。

9.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了信息意識,能夠主動尋找和利用電子表格作為數據處理工具,為將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0.學生在遵守信息倫理規(guī)范方面有了明顯提升,能夠在使用電子表格處理數據時尊重他人隱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課堂小結,當堂檢測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電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包括工作簿和工作表的管理、單元格的基本操作、數據的輸入與編輯,以及公式和函數的應用。我們還探討了如何對電子表格中的數據進行排序、篩選和分析,通過實例演示和實踐操作,同學們對電子表格在數據處理方面的應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課堂互動中,大家積極提問,分享了自己的學習心得和遇到的問題,展現(xiàn)了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合作精神。

當堂檢測:

為了檢驗大家對課堂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下面進行當堂檢測。請同學們獨立完成以下任務:

1.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工作簿,并在Sheet1中輸入以下數據:

-A1單元格輸入“姓名”,B1單元格輸入“成績”。

-在A2至A5單元格中分別輸入四位同學的名字。

-在B2至B5單元格中分別輸入對應同學的成績。

2.使用SUM函數計算B2至B5單元格的總分,并將結果填入B6單元格。

3.使用AVERAGE函數計算B2至B5單元格的平均分,并將結果填入B7單元格。

4.對B2至B5單元格的成績進行升序排序。

5.使用條件格式功能,將B2至B5單元格中成績大于等于90分的單元格設置為綠色背景。

6.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工作表,命名為“數據透視表”,并使用數據透視表對Sheet1中的成績數據進行匯總,顯示每位同學的總分和平均分。

請同學們在15分鐘內完成以上任務,完成后請舉手示意,教師將逐一檢查并給予反饋。在完成檢測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可以舉手向教師求助。檢測結束后,教師將針對常見問題進行講解,以確保大家能夠充分理解和掌握本節(jié)課的內容。重點題型整理題型一:填空題

1.在電子表格中,每個小方格被稱為______,它是電子表格數據存儲的基本單位。

答案:單元格

2.使用______函數可以快速計算一系列數值的總和。

答案:SUM

題型二:操作題

1.任務:在Excel中創(chuàng)建一個包含以下信息的表格,并用適當的函數計算總分和平均分。

-姓名:張三、李四、王五

-課程:數學、英語、物理

-成績:隨機生成(例如:張三的數學成績?yōu)?5分)

步驟:

-打開Excel,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工作簿。

-在Sheet1中輸入上述信息。

-在“總分”列對應的單元格中使用SUM函數計算每位同學的總分。

-在“平均分”列對應的單元格中使用AVERAGE函數計算每位同學的平均分。

答案:創(chuàng)建表格如下:

```

姓名課程成績總分平均分

張三數學85=SUM(C2:C4)=AVERAGE(C2:C4)

李四英語90

王五物理78

```

題型三:應用題

1.任務:小明的成績表如下,請使用Excel的功能對成績進行降序排序,并設置條件格式,將成績高于90分的單元格背景設置為綠色。

步驟:

-選擇成績列(假設為B列)。

-點擊“數據”菜單中的“降序排序”。

-選中成績列,點擊“開始”菜單中的“條件格式”,選擇“新建規(guī)則”,設置條件為“單元格值大于90”,設置格式為綠色背景。

答案:排序后的表格,成績高于90分的單元格背景為綠色。

題型四:分析題

1.任務:以下是某班級學生的考試成績表,請創(chuàng)建一個數據透視表,顯示每個學生的總分和平均分。

步驟:

-選中成績表的數據區(qū)域。

-點擊“插入”菜單中的“數據透視表”。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新工作表作為數據透視表的位置。

-在數據透視表字段列表中,將“姓名”拖到行標簽區(qū)域,“成績”拖到值區(qū)域,并設置“匯總方式”為“求和”和“平均值”。

答案:創(chuàng)建的數據透視表應包含姓名、總分和平均分三個字段。

題型五:綜合題

1.任務:假設你是一名班主任,需要統(tǒng)計班級學生的成績分布情況。請使用Excel的圖表功能,根據以下成績數據生成一個柱狀圖,展示各分數段的學生人數。

分數段:0-59,60-69,70-79,80-89,90-100

學生成績:隨機生成(例如:10人得分在80-89分之間)

步驟:

-在Excel中創(chuàng)建一個表格,列出分數段和對應的學生人數。

-選中表格數據,點擊“插入”菜單中的“柱狀圖”。

-根據向導完成圖表的創(chuàng)建和格式設置。

答案:生成的柱狀圖應清晰地展示每個分數段的學生人數分布。反思改進措施(一)教學特色創(chuàng)新

1.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嘗試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據整理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情境導入能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電子表格的實用價值。

2.在鞏固練習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操作電子表格的同時,鍛煉了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二)存在主要問題

1.在教學管理方面,我發(fā)現(xiàn)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部分學生參與度不高,可能是由于問題難度不適宜或者學生自信心不足。

2.在教學方法上,我意識到可能過于依賴演示法,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操作機會較少,導致他們在實際操作時遇到困難。

3.在教學評價方面,我注意到評價方式較為單一,主要依賴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和作業(yè)完成情況,缺乏對學習過程和思維能力的評價。

(三)改進措施

1.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我計劃在課堂提問時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并在回答問題后給予積極的反饋,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我將調整教學方法,增加學生的動手操作時間,例如在講解公式和函數時,讓學生跟隨我的步驟一起操作,并及時提供個性化的指導。

3.在教學評價方面,我將引入更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如學習日志、小組討論評價等,以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思維發(fā)展。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xù)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如項目式學習、翻轉課堂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操作能力。同時,我也會更加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調整教學策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此外,我還計劃與家長和同事進行更多的溝通,共同關注學生的學習進步,形成家校合力的良好教育環(huán)境。內容邏輯關系①本文重點知識點:電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公式和函數的應用、數據排序與篩選、數據透視表的使用。

②詞:單元格、工作簿、工作表、公式、函數、排序、篩選、數據透視表、數據匯總。

③句:本文通過講解電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讓學生掌握如何使用電子表格進行數據處理,提高信息處理能力。第一章表格數據處理第二節(jié)表格設計與制作學校授課教師課時授課班級授課地點教具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旨在讓學生掌握表格設計與制作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結合粵高教A版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第一章表格數據處理第二節(jié)內容,通過講解與實操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學會使用表格處理軟件進行表格設計,理解表格布局、樣式及數據輸入等操作,為后續(xù)學習表格數據分析和處理打下基礎。核心素養(yǎng)目標1.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獲取、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通過表格設計與制作,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2.創(chuàng)新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鼓勵學生在表格設計中嘗試不同的布局和樣式,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思維和審美能力。

3.合作交流:在小組合作中,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協(xié)作完成表格設計的溝通能力,提升團隊協(xié)作意識。

4.信息倫理:教育學生在使用信息技術時,遵守信息道德規(guī)范,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學習者分析1.學生已經掌握了哪些相關知識:

-學生已經學習了基礎的計算機操作和軟件使用方法。

-學生對表格的基本概念有初步了解,如單元格、行、列等。

-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可能已經接觸過簡單的表格制作。

2.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力和學習風格:

-學生對于信息技術類課程通常具有較高的興趣,愿意動手實踐。

-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能夠跟隨指導進行操作。

-學生學習風格多樣,有的喜歡獨立探索,有的偏好小組討論。

3.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挑戰(zhàn):

-學生在表格布局設計上可能會感到難以把握整體結構,導致設計不協(xié)調。

-在表格樣式的選擇和應用上,可能會出現(xiàn)樣式搭配不當的問題。

-學生可能會對表格中數據的輸入和編輯操作不夠熟練,影響制作效率。

-部分學生可能在面對復雜的數據處理時,感到邏輯混亂,難以準確完成任務。教學方法與策略1.結合講授法介紹表格設計與制作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步驟,確保學生理解基本概念。

2.采用案例研究法,通過分析優(yōu)秀表格設計案例,讓學生直觀感受設計原則和技巧。

3.設計小組合作項目,以項目導向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動手實踐,通過討論和協(xié)作完成表格設計任務。

4.利用多媒體教學,如屏幕廣播和教學視頻,輔助演示操作過程,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學過程設計1.導入環(huán)節(jié)(用時5分鐘)

-創(chuàng)設情境:展示一組設計精美的表格案例,讓學生直觀感受表格的美觀與實用。

-提出問題:詢問學生“為什么表格設計如此重要?”引導學生思考表格設計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學生討論:讓學生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觀點,教師總結并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2.講授新課(用時15分鐘)

-講解表格設計原則:介紹表格布局、樣式選擇、數據輸入等基本知識。

-演示操作步驟:利用多媒體教學,邊講解邊演示表格設計的具體操作步驟。

-學生跟隨操作:學生在電腦上跟隨教師步伐,嘗試完成表格設計的基本操作。

3.鞏固練習(用時10分鐘)

-練習任務:布置一個簡單的表格設計任務,讓學生獨立完成。

-學生展示:邀請幾名學生展示自己的表格設計成果,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教師點評:針對學生的展示,教師進行點評,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

4.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用時10分鐘)

-小組討論:將學生分成小組,討論表格設計的創(chuàng)新方法和技巧。

-角色扮演:每組選一名學生扮演“設計師”,其他學生扮演“客戶”,進行表格設計咨詢和反饋。

-小組展示:每組展示討論成果,其他學生提出建議和意見。

5.課堂提問與總結(用時5分鐘)

-提問環(huán)節(jié):教師提出與表格設計相關的問題,檢查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

-學生回答:學生積極回答問題,教師給予評價和指導。

-課堂總結:教師總結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強調表格設計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

6.作業(yè)布置(用時5分鐘)

-布置作業(yè):要求學生結合課堂所學,設計一個完整的表格作品,下節(jié)課進行展示。

-學生提問:學生針對作業(yè)內容進行提問,教師解答疑惑。

整個教學過程注重雙邊互動,通過討論、實踐、展示等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同時緊扣實際學情,解決學生在表格設計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知識點梳理1.表格的基本概念

-表格的定義:表格是一種將數據組織為行和列的方式,便于閱讀和分析。

-表格的組成:表格由單元格、行、列、表頭等組成。

2.表格設計原則

-布局設計:合理規(guī)劃表格的行和列,使數據排列清晰、有序。

-樣式設計:選擇合適的字體、顏色、邊框等樣式,使表格美觀大方。

-數據有效性:確保表格中的數據準確無誤,避免輸入錯誤。

3.表格處理軟件操作

-表格創(chuàng)建:使用表格處理軟件新建表格,設置行數和列數。

-單元格操作:選中、合并、拆分單元格,調整單元格大小。

-數據輸入:在單元格中輸入文本、數字、日期等數據。

-數據格式化:設置數據的字體、顏色、對齊方式等格式。

-表格樣式:應用預設的表格樣式,或自定義樣式。

4.表格數據分析

-數據排序:按照指定條件對表格數據進行升序或降序排序。

-數據篩選:根據特定條件篩選表格中的數據,顯示符合條件的數據。

-數據匯總:對表格中的數據進行求和、平均值、最大值等統(tǒng)計操作。

5.表格打印與輸出

-頁面設置:調整表格的頁面布局、紙張大小、打印方向等。

-打印預覽:查看表格的打印效果,確保表格布局合理。

-打印輸出:將表格打印到紙張或導出為PDF等格式。

6.表格應用實例

-學生成績表:設計一個學生成績表,包括姓名、科目、成績等信息。

-資產負債表:創(chuàng)建一個資產負債表,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信息。

-銷售報表:制作一個銷售報表,統(tǒng)計不同產品的銷售額和占比。

7.表格設計技巧

-使用表格模板:利用表格處理軟件提供的模板,快速創(chuàng)建專業(yè)表格。

-條件格式:根據單元格的值自動更改單元格的格式,如顏色、字體等。

-數據驗證:設置數據驗證規(guī)則,限制單元格中輸入的數據類型和范圍。

8.表格數據安全與保護

-保護工作表:設置密碼保護工作表,防止他人修改表格內容。

-隱藏數據:隱藏部分單元格或整列數據,保護敏感信息。

-數據加密:對表格數據進行加密,確保數據傳輸和存儲的安全。課堂1.課堂評價:

-提問:在講解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檢查學生對表格設計原理和操作步驟的理解程度。問題應涵蓋課程的關鍵點,如表格布局原則、樣式選擇、數據有效性檢查等。

-觀察:教師在學生操作過程中觀察學生的操作習慣和問題所在,及時提供個別指導。觀察學生的參與度、協(xié)作情況和問題解決能力。

-測試:在課程結束時,教師可以通過小測驗或實操測試,評估學生對表格設計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測試應包括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兩部分。

教師在課堂評價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鼓勵學生主動提問和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操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解決方案,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應及時記錄學生的表現(xiàn),為后續(xù)教學提供參考。

2.作業(yè)評價:

-批改:教師應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認真批改,關注學生在表格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點、布局合理性、樣式搭配等方面。

-點評:在作業(yè)批改后,教師應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作業(yè)進行課堂點評,指出作業(yè)的優(yōu)點和不足,提供改進建議。

-反饋:教師應及時將作業(yè)評價反饋給學生,鼓勵學生繼續(xù)努力,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應給予表揚和獎勵。

-鼓勵: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注重鼓勵學生,特別是對于進步明顯或嘗試新方法的學生,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教師在作業(yè)評價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評價標準應明確,確保學生了解評價的依據。

-評價應公正、客觀,避免主觀因素影響評價結果。

-評價不僅關注結果,也應關注過程,鼓勵學生在作業(yè)過程中積極探索和實踐。

-教師應定期總結作業(yè)評價結果,分析教學效果,調整教學策略,以提升教學質量。課后作業(yè)1.設計一個課程表,要求包含以下信息:課程名稱、上課時間、上課地點、授課教師。請合理規(guī)劃表格布局,并使用適當的樣式使課程表美觀易讀。

2.創(chuàng)建一個學生成績統(tǒng)計表,包括以下字段:學號、姓名、語文成績、數學成績、英語成績。要求使用公式計算每位學生的總分和平均分,并對成績進行排序。

作業(yè)示例及答案:

1.課程表設計作業(yè)示例:

-學生平鋪課程表:將一周的課程按時間順序平鋪在表格中,每個單元格包含課程名稱、上課時間和地點。

-答案:課程表設計應注重課程時間的合理分布,避免沖突,樣式上可以選擇淡雅的顏色和清晰的字體,如下所示:

|時間/星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

|8:00-9:00|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9:10-10:10|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

|...|...|...|...|...|...|

2.學生成績統(tǒng)計表作業(yè)示例:

-答案:在表格中輸入學生的成績后,使用公式計算總分和平均分。例如,假設總分在D列,平均分在E列,可以在D2單元格輸入公式`=SUM(C2:E2)`計算總分,在E2單元格輸入公式`=AVERAGE(C2:E2)`計算平均分。然后使用排序功能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

3.設計一個圖書借閱記錄表,包含以下字段:借閱人姓名、借閱日期、歸還日期、圖書名稱、圖書編號。要求使用條件格式高亮顯示超期未還的記錄。

4.創(chuàng)建一個班級費用支出表,包括以下字段:支出項目、支出金額、支出日期、經手人。要求使用數據驗證限制支出金額只能輸入數值,并對支出金額進行匯總。

5.設計一個個人財務管理表,記錄每月的收入和支出,包括以下字段:日期、收入/支出、金額、類別、備注。要求使用圖表功能展示月度收入和支出的趨勢。

-答案:在個人財務管理表中,收入和支出分別記錄在不同的列中,使用圖表功能可以創(chuàng)建柱狀圖或折線圖來展示收入和支出的趨勢,幫助個人更好地管理財務。內容邏輯關系①表格設計與制作的基本概念和原則

-知識點:表格的定義、組成要素、設計原則

-詞:單元格、行、列、表頭、布局、樣式

-句:表格設計應遵循清晰、美觀、實用的原則

②表格處理軟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知識點:表格創(chuàng)建、單元格操作、數據輸入與格式化、樣式應用

-詞:合并單元格、拆分單元格、數據驗證、條件格式

-句:通過合理運用表格處理軟件的功能,可以提高表格設計的效率和質量

③表格數據的管理與分析

-知識點:數據排序、篩選、匯總、圖表制作

-詞:升序、降序、數據篩選、求和、平均值、圖表

-句:對表格數據進行有效管理與分析,能夠更好地提取和利用信息教學反思與總結在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后,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和總結。以下是我的思考和感悟。

在教學方法方面,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互動環(huán)節(jié)設計得比較成功。通過小組討論和角色扮演,學生們積極參與,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和實踐能力。不過,我也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在討論中過于活躍,而忽視了其他同學的意見。下次我會更加注意引導,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參與到討論中來。

策略上,我采用了案例研究和項目導向學習,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習表格設計和制作。這樣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但也有些學生因為操作不熟練而影響了學習效果。我計劃在后續(xù)課程中增加一些基礎操作的復習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鞏固技能。

在課堂管理方面,我意識到在學生操作過程中,個別指導不夠充分。有些學生在操作中遇到問題,我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并給予幫助。未來,我會更加關注學生的個別需求,及時提供指導,確保每個學生都能跟上教學進度。

關于教學效果,我覺得學生們在知識掌握和技能提升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他們能夠獨立完成表格的設計和制作,對于表格數據的管理和分析也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情感態(tài)度方面,學生們對信息技術課程的熱情更加高漲,這讓我非常欣慰。

然而,我也注意到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有些學生在面對復雜的數據處理時,還是感到有些力不從心。這說明我在教學過程中可能過于注重操作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為此,我計劃在接下來的課程中,增加一些邏輯思維訓練的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處理數據。

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將采取以下改進措施和建議:

1.加強基礎技能的復習,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熟練掌握表格操作。

2.增加邏輯思維訓練,提高學生處理復雜數據的能力。

3.優(yōu)化課堂管理,確保及時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4.繼續(xù)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和探索,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第一章表格數據處理第三節(jié)實現(xiàn)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科目授課時間節(jié)次--年—月—日(星期——)第—節(jié)指導教師授課班級、授課課時授課題目(包括教材及章節(jié)名稱)第一章表格數據處理第三節(jié)實現(xiàn)電子表格自動計算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選自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粵高教A版(2021)第一章表格數據處理第三節(jié)實現(xiàn)電子表格自動計算。本節(jié)內容主要介紹如何利用電子表格軟件進行自動計算,包括公式的基本應用、函數的使用以及公式的嵌套。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將掌握在電子表格中進行數據計算的基本技能,為后續(xù)進行更復雜的數據處理和分析打下基礎。核心素養(yǎng)目標分析本節(jié)課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計算思維與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學習電子表格自動計算,學生將提高數據處理能力,增強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能力。同時,通過探索和解決實際問題,發(fā)展邏輯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為適應數字化時代的信息處理需求奠定基礎。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重點:

1.電子表格中公式的正確應用。

2.常用函數(如SUM、AVERAGE)的使用方法。

難點:

1.公式與函數的嵌套使用。

2.實際問題中公式的靈活應用。

解決辦法:

1.通過示例演示和逐步引導,讓學生跟隨操作,加深對公式使用的理解。

2.設計互動練習,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熟悉函數的使用。

3.針對公式與函數的嵌套,采用案例教學,讓學生通過解決具體問題來掌握技巧。

4.對于實際問題中的應用,組織小組討論,鼓勵學生分享心得,通過合作學習突破難點。教學資源四、教學資源

1.軟件資源:MicrosoftExcel或其他電子表格軟件。

2.硬件資源:計算機、投影儀、白板。

3.課程平臺:校園網絡教學平臺。

4.信息化資源:電子表格處理相關教程、教學視頻。

5.教學手段:案例演示、互動練習、小組討論。教學過程設計1.導入新課(5分鐘)

目標:引起學生對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的興趣,激發(fā)其探索欲望。

過程:

-開場提問:“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需要處理大量數據的情況?你們知道電子表格軟件能幫助我們自動計算數據嗎?”

-展示一些使用電子表格進行數據處理的圖片或視頻片段,讓學生初步感受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的便捷性。

-簡短介紹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基礎。

2.電子表格自動計算基礎知識講解(10分鐘)

目標:讓學生了解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的基本概念、組成部分和原理。

過程:

-講解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的定義,包括其主要功能和應用場景。

-詳細介紹電子表格的組成部分,如單元格、公式、函數等,使用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

-通過實例,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電子表格自動計算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和作用。

3.電子表格自動計算案例分析(20分鐘)

目標:通過具體案例,讓學生深入了解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的特性和重要性。

過程:

-選擇幾個典型的電子表格自動計算案例進行分析,如成績統(tǒng)計、財務報表等。

-詳細介紹每個案例的背景、操作步驟和結果,讓學生全面了解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的多樣性。

-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案例對實際生活或學習的影響,以及如何應用電子表格自動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小組討論:讓學生分組討論電子表格自動計算在未來的發(fā)展或改進方向,并提出創(chuàng)新性的想法或建議。

4.學生小組討論(10分鐘)

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選擇一個與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相關的主題進行深入討論。

-小組內討論該主題的操作技巧、注意事項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

-每組選出一名代表,準備向全班展示討論成果。

5.課堂展示與點評(15分鐘)

目標: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加深全班對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的認識和理解。

過程:

-各組代表依次上臺展示討論成果,包括主題的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及解決方案。

-其他學生和教師對展示內容進行提問和點評,促進互動交流。

-教師總結各組的亮點和不足,并提出進一步的建議和改進方向。

6.課堂小結(5分鐘)

目標:回顧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強調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的重要性和意義。

過程:

-簡要回顧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包括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的基本概念、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強調電子表格自動計算在現(xiàn)實生活或學習中的價值和作用,鼓勵學生進一步探索和應用。

-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學生使用電子表格軟件處理一組實際數據,并撰寫一篇關于電子表格自動計算應用的短文或報告,以鞏固學習效果。學生學習效果學生學習效果

1.掌握了電子表格軟件的基本操作:學生能夠熟練地打開和創(chuàng)建電子表格,了解單元格的基本概念,能夠輸入和編輯數據。

2.理解了公式的應用:學生能夠理解公式的基本概念,掌握如何使用公式進行簡單的數值計算,如求和、求平均值等。

3.學會了常用函數的使用:學生能夠運用SUM、AVERAGE等常用函數進行數據計算,提高了數據處理效率。

4.掌握了公式的嵌套技巧:學生能夠理解并應用公式嵌套,解決較為復雜的數據計算問題。

5.能夠進行數據排序和篩選:學生學會了如何對電子表格中的數據進行排序和篩選,以便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6.增強了信息處理能力: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提高了利用信息技術處理數據的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7.發(fā)展了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8.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在小組討論和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學生學會了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增強了團隊意識。

9.提升了信息素養(yǎng):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對電子表格自動計算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提高了信息素養(yǎng)。

10.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積極的態(tài)度和強烈的求知欲。典型例題講解例題1:

已知某班學生的數學、語文、英語成績分別存儲在Excel表格的A、B、C列中,現(xiàn)在需要在D列計算每個學生的總分。請寫出相應的公式。

答案:在D2單元格中輸入公式`=A2+B2+C2`,并將該公式向下拖動填充至其他學生的總分單元格。

例題2:

某公司員工銷售額數據存儲在Excel表格的A列,現(xiàn)在需要計算銷售額超過10000的員工數量。請寫出相應的公式。

答案:在B1單元格中輸入公式`=COUNTIF(A:A,">10000")`,該公式會返回銷售額超過10000的員工數量。

例題3:

某班級學生的體重數據存儲在Excel表格的A列,現(xiàn)在需要計算學生體重的平均值。請寫出相應的公式。

答案:在B1單元格中輸入公式`=AVERAGE(A:A)`,該公式會計算A列學生體重的平均值。

例題4:

某班級學生的物理成績和化學成績分別存儲在Excel表格的A、B列,現(xiàn)在需要在C列計算每個學生的總分,并在D列計算每個學生的平均分。請寫出相應的公式。

答案:在C2單元格中輸入公式`=A2+B2`,并將該公式向下拖動填充至其他學生的總分單元格。在D2單元格中輸入公式`=AVERAGE(A2:B2)`,并將該公式向下拖動填充至其他學生的平均分單元格。

例題5:

某公司員工工資由基本工資和獎金組成,基本工資存儲在Excel表格的A列,獎金存儲在B列,現(xiàn)在需要在C列計算每個員工的應發(fā)工資。如果獎金超過2000元,則應發(fā)工資為基本工資加獎金的110%,否則為基本工資加獎金的100%。請寫出相應的公式。

答案:在C2單元格中輸入公式`=IF(B2>2000,A2+B2*110%,A2+B2)`,并將該公式向下拖動填充至其他員工的應發(fā)工資單元格。該公式使用了IF函數進行條件判斷,根據獎金的多少計算應發(fā)工資。板書設計①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的概念與作用

-電子表格軟件的基本功能

-自動計算的定義

-自動計算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場景

②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的基本操作

-單元格的選定與編輯

-公式的輸入與修改

-函數的應用與選擇

③實際案例分析與操作演示

-成績統(tǒng)計案例

-財務報表案例

-數據分析案例

板書布局:

1.標題:電子表格自動計算

2.重點知識點:

-概念與作用

-基本操作

-案例分析

3.內容詳述:

-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的概念與作用

-電子表格軟件的基本功能

-自動計算的定義

-自動計算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場景

-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的基本操作

-單元格的選定與編輯

-公式的輸入與修改

-函數的應用與選擇

-實際案例分析與操作演示

-成績統(tǒng)計案例

-財務報表案例

-數據分析案例

4.總結與拓展:

-本節(jié)課的重點回顧

教學反思與總結這節(jié)課我講授了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的相關知識,通過案例分析和實際操作,學生們對電子表格軟件的應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對本次教學過程的反思與總結。

教學反思:

在設計課程時,我注重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引入生活中的實例來讓學生感受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的實際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案例的分析非常積極,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討論中,這讓我感到非常欣慰。但在教學方法和策略上,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足之處。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我可能沒有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導致他們在課堂上的實踐經驗不足。今后,我會適當增加課堂實踐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動手操作,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其次,我在講解電子表格自動計算時,可能沒有把一些復雜的操作步驟講解得足夠詳細,使得一些學生在實際操作時感到困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注重對操作步驟的詳細講解,并通過示例來幫助學生理解。

最后,在課堂管理方面,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夠集中,可能會影響到其他學生的學習。針對這個問題,我會采取一些措施,如調整課堂氛圍,引入更多有趣的案例,以及適時進行課堂互動,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教學總結:

從整體來看,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還是不錯的。學生們在知識、技能和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收獲和進步。

在知識方面,學生們掌握了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能夠運用公式和函數進行數據計算,提高了信息處理能力。

在技能方面,學生們通過實際操作,學會了如何使用電子表格軟件解決實際問題,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情感態(tài)度方面,學生們對電子表格自動計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增強了學習信息技術的信心。

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提出以下改進措施和建議:

1.增加課堂實踐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動手操作。

2.詳細講解操作步驟,通過示例幫助學生學習。

3.調整課堂氛圍,引入更多有趣的案例,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4.加強課堂互動,鼓勵學生提問和分享經驗,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第一章表格數據處理第四節(jié)使用電子表格管理數據一、教學內容

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粵高教A版(2021)第一章表格數據處理第四節(jié)使用電子表格管理數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電子表格的基本概念與組成;

2.電子表格的啟動與退出;

3.電子表格中數據的輸入與編輯;

4.電子表格中的公式與函數應用;

5.電子表格數據的排序與篩選;

6.電子表格數據的圖表展示;

7.電子表格數據的保護與共享。二、核心素養(yǎng)目標

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提高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體包括:

1.能夠理解電子表格的基本功能,掌握管理數據的基本方法;

2.培養(yǎng)運用電子表格進行數據整理、分析和呈現(xiàn)的能力;

3.增強信息安全意識,學會保護與共享電子表格數據;

4.發(fā)展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電子表格解決問題,提高信息處理效率。三、教學難點與重點

1.教學重點

本節(jié)課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

-電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如單元格的選擇、數據的輸入與編輯;

舉例:教會學生如何在一個單元格中輸入數值、文本,并掌握單元格的合并、拆分等操作。

-公式與函數的應用,如求和、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舉例:指導學生使用SUM、AVERAGE、MAX和MIN函數進行數據計算。

-數據的排序與篩選,以及圖表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

舉例:演示如何根據某一列數據對表格進行升序或降序排序,以及如何根據條件篩選特定數據行,同時教授如何創(chuàng)建柱狀圖、折線圖等圖表。

-數據保護與共享的方法。

舉例:講解如何設置單元格保護,以及如何將電子表格以共享形式發(fā)送給他人。

2.教學難點

本節(jié)課的難點內容主要包括:

-電子表格中復雜公式的編寫與理解;

舉例:對于含有多個條件的IF函數、VLOOKUP函數等,學生可能難以理解其參數含義和邏輯關系。

-數據排序與篩選中高級技巧的運用;

舉例:自定義排序規(guī)則、高級篩選條件的設置等,學生可能感到難以掌握。

-圖表的精確創(chuàng)建與調整,以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

舉例:如何調整圖表樣式、顏色、字體大小,以及如何添加數據標簽和標題,這些細節(jié)操作可能對初學者來說較為復雜。

-電子表格數據的保護與共享,涉及權限設置和安全問題。

舉例:學生可能不清楚如何正確設置工作簿的保護,或者在共享過程中如何確保數據不被未授權訪問。四、教學資源準備

1.教材: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粵高教A版(2021)》教材,以便于學生跟隨課程進度學習和復習。

2.輔助材料:準備相關的電子表格示例文件,以及教學視頻和PPT演示文稿,以便直觀展示電子表格操作和功能應用。

3.實驗器材:計算機實驗室,每臺計算機安裝有兼容的電子表格軟件,如MicrosoftExcel或WPS表格。

4.教室布置:確保教室內的計算機設備正常運行,并按需分組,每組一臺或多臺計算機,方便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練習。五、教學實施過程

1.課前自主探索

教師活動:

-發(fā)布預習任務:通過班級微信群發(fā)布預習資料,包括本節(jié)課的PPT和電子表格操作演示視頻,明確預習目標和要求,如理解電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設計預習問題:設計問題如“如何插入一行數據?如何使用SUM函數進行求和?”以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

-監(jiān)控預習進度:通過在線平臺的預習任務提交情況,監(jiān)控學生的預習進度。

學生活動:

-自主閱讀預習資料:學生根據要求觀看視頻,閱讀PPT,了解電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思考預習問題:學生思考預習問題,嘗試在電子表格軟件中實踐操作。

-提交預習成果:學生將操作過程中的疑問和總結的要點以文字形式提交。

教學方法/手段/資源:

-自主學習法:通過預習任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信息技術手段:利用微信群和在線平臺,方便資源共享和進度監(jiān)控。

2.課中強化技能

教師活動:

-導入新課:通過展示一個實際的數據管理案例,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

-講解知識點:詳細講解電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如數據輸入、公式使用等,并通過實例演示。

-組織課堂活動:設計小組討論,讓學生探討如何利用電子表格解決實際問題。

-解答疑問: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幫助理解難點。

學生活動:

-聽講并思考:學生聽講并思考如何將所學應用于實際問題。

-參與課堂活動:學生參與小組討論,共同探討解決方案。

-提問與討論:學生提出自己在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并與同學討論。

教學方法/手段/資源:

-講授法:講解電子表格操作,強調重難點。

-實踐活動法: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

-合作學習法: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3.課后拓展應用

教師活動:

-布置作業(yè):布置與課堂內容相關的練習題,如使用電子表格解決一個實際問題。

-提供拓展資源:提供在線電子表格教程和案例,供學生深入學習。

-反饋作業(yè)情況:批改作業(yè),給予學生反饋。

學生活動:

-完成作業(yè):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鞏固所學知識。

-拓展學習:利用提供的資源,進一步探索電子表格的高級功能。

-反思總結:學生反思學習過程,總結學習心得。

教學方法/手段/資源:

-自主學習法:鼓勵學生自主完成作業(yè)和拓展學習。

-反思總結法: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提升學習能力。六、學生學習效果

學生學習效果顯著,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掌握了電子表格的基本操作: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能夠熟練地啟動和退出電子表格軟件,了解單元格的選擇、數據的輸入與編輯等基本操作。例如,在課堂練習中,學生能夠獨立完成數據的錄入、單元格的合并與拆分,以及行和列的插入與刪除。

2.理解并應用了公式與函數:學生學會了使用SUM、AVERAGE、MAX和MIN等常用函數進行數據計算,并能夠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函數。在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夠運用這些函數解決實際問題,如計算班級學生的平均成績。

3.能夠進行數據排序與篩選:學生掌握了根據某一列或多列數據進行升序或降序排序的方法,以及如何根據條件篩選特定數據。在實際操作中,學生能夠快速對大量數據進行整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4.創(chuàng)建和編輯圖表:學生學會了根據電子表格中的數據創(chuàng)建柱狀圖、折線圖等圖表,并能夠調整圖表樣式、顏色、字體大小等,使圖表更加直觀、美觀。在課堂活動中,學生通過創(chuàng)建圖表,更加清晰地展示了數據的變化趨勢。

5.提升了信息處理能力: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不僅掌握了電子表格的基本操作,還學會了如何利用電子表格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和呈現(xiàn)。在實際應用中,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處理信息,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增強了信息安全和團隊合作意識:學生在學習電子表格數據保護與共享的過程中,了解到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在實際操作中學會了設置單元格保護、共享工作簿等。在小組討論和課堂活動中,學生積極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

7.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通過課前預習、課堂討論和課后拓展學習,學生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學會了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斷嘗試新的方法,展現(xiàn)了創(chuàng)新思維。

8.提升了信息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本節(jié)課的學習不僅使學生在電子表格操作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還提升了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使他們在面對信息化時代的挑戰(zhàn)時更加從容。同時,通過課堂活動和團隊合作,學生的溝通能力、協(xié)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七、課堂小結,當堂檢測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粵高教A版(2021)》第一章表格數據處理第四節(jié)使用電子表格管理數據。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掌握了以下內容:

1.電子表格的基本概念與組成,包括單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等;

2.電子表格的啟動與退出,以及基本操作,如數據的輸入、編輯和格式設置;

3.公式與函數的應用,學會了SUM、AVERAGE、MAX和MIN等函數的使用;

4.數據的排序與篩選方法,能夠根據實際需求對數據進行整理;

5.圖表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掌握了如何將數據以圖表的形式直觀展示;

6.電子表格數據的保護與共享,提高了信息安全和團隊協(xié)作意識。

下面我們進行當堂檢測,以檢驗同學們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掌握情況。

【當堂檢測】

一、選擇題(每題5分,共25分)

1.在電子表格中,以下哪個鍵用于求和?

A.AUTOSUM

B.SUM

C.AUTOADD

D.ADD

2.電子表格中的排序功能包括以下哪幾種?

A.升序

B.降序

C.自定義排序

D.所有以上選項

3.以下哪個函數用于計算一組數據的平均值?

A.AVERAGE

B.MEAN

C.AVG

D.SUM

4.電子表格中的篩選功能可以用于以下哪種操作?

A.顯示滿足特定條件的數據

B.隱藏滿足特定條件的數據

C.刪除不滿足特定條件的數據

D.所有以上選項

5.電子表格數據的共享可以通過以下哪種方式實現(xiàn)?

A.發(fā)送電子郵件

B.使用云存儲服務

C.設置共享權限

D.所有以上選項

二、操作題(每題25分,共50分)

1.請使用電子表格軟件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工作簿,并在其中輸入以下數據:

學號|姓名|數學成績|英語成績|物理成績

---|---|---|---|---

001|張三|85|90|95

002|李四|90|80|85

003|王五|75|85|80

然后使用SUM函數計算每位學生的總分,并使用AVERAGE函數計算各科的平均分。

2.請根據上述數據,創(chuàng)建一個柱狀圖,展示每位學生的數學、英語和物理成績。調整圖表樣式,使圖表更加美觀。

三、簡答題(每題25分,共50分)

1.簡述如何使用電子表格軟件對數據進行排序和篩選。

2.說明電子表格數據保護與共享的重要性,并簡述如何設置單元格保護。

【課堂小結】八、內容邏輯關系

①知識點:

-電子表格的基本概念與組成:工作簿、工作表、單元格;

-啟動與退出電子表格軟件的操作;

-數據的輸入與編輯:文本、數值、日期和時間;

-格式設置:字體、對齊方式、邊框、背景色。

②詞句:

-“電子表格是一種以表格形式組織數據的軟件工具。”

-“啟動電子表格軟件通常通過雙擊桌面圖標或點擊開始菜單中的程序?!?/p>

-“在單元格中輸入數據時,可以直接輸入文本或數值?!?/p>

③關聯(lián)性:

-電子表格的基本概念與組成是理解后續(xù)操作的基礎;

-啟動與退出電子表格軟件是學生進行操作的前提;

-數據的輸入與編輯是電子表格操作的日常應用;

-格式設置是提升電子表格視覺效果和數據處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①知識點:

-公式與函數的使用:SUM、AVERAGE、MAX、MIN;

-公式的編寫規(guī)則:等號開頭,引用單元格或區(qū)域;

-函數的參數設置:根據函數功能選擇合適的參數。

②詞句:

-“公式用于在單元格中執(zhí)行計算?!?/p>

-“函數是預定義的計算功能,可以直接應用于單元格?!?/p>

-“在編寫公式時,要確保引用正確的單元格或區(qū)域?!?/p>

③關聯(lián)性:

-公式與函數的使用是數據處理的核心技能;

-公式的編寫規(guī)則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語法;

-函數的參數設置是學生靈活運用函數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

①知識點:

-數據排序與篩選的條件設置;

-排序方法:升序、降序、自定義排序;

-篩選方法:標準篩選、高級篩選。

②詞句:

-“排序是按照特定順序排列數據的方法?!?/p>

-“篩選是顯示或隱藏滿足特定條件的數據。”

-“自定義排序可以根據用戶需求設置排序規(guī)則?!?/p>

③關聯(lián)性:

-數據排序與篩選是數據處理的重要功能;

-排序和篩選方法的選擇取決于具體需求;

-條件設置是學生需要靈活運用的技能。

①知識點:

-圖表的創(chuàng)建:選擇數據區(qū)域,選擇圖表類型;

-圖表的編輯:調整圖表樣式、顏色、字體大小;

-圖表的數據標簽和標題設置。

②詞句:

-“圖表是數據可視化的一種形式?!?/p>

-“圖表樣式可以調整,以符合個人喜好或展示需求。”

-“數據標簽和標題有助于圖表信息的傳達?!?/p>

③關聯(lián)性:

-圖表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是數據展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圖表樣式的調整是提升圖表美觀性的重要步驟;

-數據標簽和標題的設置是圖表信息傳達的有效手段。

①知識點:

-數據保護:設置單元格保護、鎖定工作表;

-數據共享:發(fā)送工作簿、設置共享權限。

②詞句:

-“數據保護可以防止數據被意外修改或刪除。”

-“共享工作簿允許他人查看或編輯數據?!?/p>

-“設置共享權限可以控制不同用戶對工作簿的訪問權限?!?/p>

③關聯(lián)性:

-數據保護是確保數據安全的重要措施;

-數據共享是協(xié)作工作的重要方式;

-設置共享權限是管理數據訪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第一章表格數據處理第五節(jié)使用電子表格圖形化數據課題:科目:班級:課時:計劃3課時教師:單位:一、教學內容分析1.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內容為使用電子表格軟件(如MicrosoftExcel)進行圖形化數據處理的技巧和方法,包括圖表的創(chuàng)建、編輯和格式化。

2.教學內容與粵高教A版(2021)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第一章表格數據處理第五節(jié)使用電子表格圖形化數據相關。本節(jié)課將幫助學生了解如何運用圖表功能將表格數據可視化,以便更直觀地分析和理解數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包括了解電子表格的基本操作,掌握數據輸入、排序、篩選等基本技能。二、核心素養(yǎng)目標分析本節(jié)課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數據分析和創(chuàng)新思維。通過學習使用電子表格圖形化數據,學生將提高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能力,發(fā)展信息處理和信息呈現(xiàn)的技能。同時,通過圖表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學生能夠培養(yǎng)審美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未來學習和生活中的應用奠定基礎。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重點:

1.電子表格圖表的創(chuàng)建與編輯。

2.數據圖形化展示的技巧與優(yōu)化。

難點:

1.不同類型圖表的適用場景及選擇。

2.圖表的格式化與美觀設計。

解決辦法:

1.通過演示和分步驟操作,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圖表的創(chuàng)建流程。

2.提供不同數據集,讓學生實踐不同圖表類型,以理解其適用性。

3.通過案例分析和討論,讓學生學會如何根據數據特點選擇合適的圖表類型。

4.引導學生關注圖表的美觀性,通過調整顏色、字體和布局等元素,提升圖表的視覺效果。

5.安排課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并提供個別指導,解決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四、教學資源-軟件資源:MicrosoftExcel或其他電子表格軟件

-硬件資源:計算機、投影儀、白板

-課程平臺:學校內部教學管理系統(tǒng)

-信息化資源:教學PPT、數據示例文件、圖表設計案例

-教學手段:現(xiàn)場演示、學生分組練習、課堂討論五、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

-我會通過提問方式引導學生回顧上一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例如:“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電子表格的基本操作,誰能告訴我排序和篩選數據的方法?”

-接著我會引入本節(jié)課的主題:“今天我們將學習如何使用電子表格的圖表功能來圖形化數據,讓數據更直觀、更有說服力。”

2.教學目標明確

-我會向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需要掌握如何創(chuàng)建圖表,編輯圖表,以及如何使圖表更加美觀?!?/p>

3.知識講解與演示

-我將簡要介紹圖表的種類和用途,然后通過現(xiàn)場演示,展示如何創(chuàng)建柱狀圖、折線圖和餅圖等。

-在演示過程中,我會強調選擇合適圖表類型的重要性,并展示如何根據數據特點選擇圖表。

4.實踐操作

-我會為學生提供幾個數據集,要求他們根據數據特點選擇合適的圖表類型,并嘗試創(chuàng)建圖表。

-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我會巡回指導,解答他們的疑問,并給予個別指導。

5.課文主旨內容探究

-我會引導學生探究如何使圖表更加美觀和易于理解,包括調整顏色、字體、布局和添加數據標簽等。

-通過課堂討論,我會讓學生分享他們制作的圖表,并邀請其他同學提出改進意見。

6.重點難點突破

-我會針對重點難點進行講解和演示,例如如何調整圖表的軸標簽、網格線、圖例等。

-學生可以跟隨我的步驟進行操作,確保理解并掌握這些技能。

7.課堂練習

-我會布置一個課堂練習,要求學生使用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獨立完成一個圖表的制作。

-練習過程中,我會提供實時反饋,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并鼓勵他們嘗試不同的圖表設計。

8.總結與反饋

-在課程結束時,我會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并邀請學生分享他們的學習心得。

-我會根據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正面反饋,并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9.課后作業(yè)布置

-我會布置一個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使用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制作一個關于學校調查數據的圖表。

-我會強調作業(yè)的要求和截止日期,并提醒學生作業(yè)將作為評估他們學習成果的一部分。

10.課堂延伸

-我會鼓勵學生思考圖表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例如在報告、演講或數據分析中如何使用圖表來呈現(xiàn)數據。

-我會建議學生在家中嘗試使用其他電子表格軟件或在線工具來創(chuàng)建圖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圖表制作技能。六、拓展與延伸1.拓展閱讀材料

-我會推薦學生閱讀《電子表格高級應用指南》一書,特別是關于圖表制作的章節(jié),以了解更多關于電子表格圖表的高級功能和技巧。

-此外,我會提供一份關于“數據分析在生活中的應用”的閱讀材料,讓學生了解圖表在商業(yè)、科研和社會研究中的重要性。

2.課后自主學習和探究

-我會鼓勵學生嘗試使用不同的電子表格軟件,如GoogleSheets,來創(chuàng)建和編輯圖表,比較不同軟件之間的功能和操作差異。

-學生可以自行收集家庭支出、學習成績或其他感興趣的數據,并嘗試使用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來創(chuàng)建圖表,分析數據趨勢。

-我會建議學生觀看在線教育平臺上的相關視頻教程,如“如何制作動態(tài)圖表”或“圖表設計的最佳實踐”,以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圖表制作技能。

-學生可以探索圖表在社交媒體和新聞報道中的使用,分析圖表如何幫助傳達信息,并嘗試自己制作信息圖表來分享有趣的數據。

-我會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的科研項目或社會實踐活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例如使用圖表來展示調研結果。

-學生可以嘗試使用在線數據可視化工具,如TableauPublic,來探索更復雜的數據集,并嘗試創(chuàng)建交互式圖表。

-我會建議學生定期復習本節(jié)課的內容,并在家里嘗試不同的圖表類型和設計,以鞏固所學知識。

-學生可以加入學校的計算機俱樂部或信息科技小組,與其他同學一起討論和分享圖表制作的經驗和技巧。

-最后,我會鼓勵學生思考如何將圖表制作技能應用于未來的學習和職業(yè)生涯中,例如在學術報告、商業(yè)計劃或市場分析中使用圖表來增強表達效果。七、課后作業(yè)1.請根據以下數據集創(chuàng)建一個柱狀圖,展示各班級學生的平均成績,并添加數據標簽以便于觀察。

數據集:

-七年級一班:數學平均分85,語文平均分90,英語平均分78

-七年級二班:數學平均分88,語文平均分92,英語平均分80

-七年級三班:數學平均分82,語文平均分87,英語平均分83

答案:創(chuàng)建一個柱狀圖,橫軸為班級,縱軸為平均分。每個班級有三個柱子,分別代表數學、語文和英語的平均分。每個柱子上方應顯示相應的平均分數。

2.使用以下數據集,創(chuàng)建一個折線圖來表示一周內某商品的銷售趨勢。

數據集:

-星期一:銷售額2000

-星期二:銷售額1800

-星期三:銷售額2500

-星期四:銷售額2200

-星期五:銷售額2600

-星期六:銷售額3000

-星期日:銷售額2800

答案:創(chuàng)建一個折線圖,橫軸表示星期,縱軸表示銷售額。折線圖應清晰地展示出從星期一到星期日銷售額的變化趨勢。

3.假設你是一名學校健康老師,你想通過圖表來展示學生身高分布情況。以下是一組學生的身高數據(單位:厘米):

-150,152,153,155,156,157,158,160,162,165,168,170,172,175,178

請創(chuàng)建一個餅圖來表示不同身高區(qū)間(每5厘米為一個區(qū)間)的學生比例。

答案:創(chuàng)建一個餅圖,將身高數據分為150-155cm、156-160cm、161-165cm、166-170cm、171-175cm、176-180cm六個區(qū)間。每個區(qū)間對應的扇形大小應反映該區(qū)間內學生數量的比例。

4.請根據以下數據集,創(chuàng)建一個散點圖來分析學生家庭作業(yè)時間與考試成績之間的關系。

數據集:

-學生A:作業(yè)時間2小時,考試成績85分

-學生B:作業(yè)時間3小時,考試成績90分

-學生C:作業(yè)時間1.5小時,考試成績75分

-學生D:作業(yè)時間2.5小時,考試成績88分

-學生E:作業(yè)時間3.5小時,考試成績92分

答案:創(chuàng)建一個散點圖,橫軸表示家庭作業(yè)時間(小時),縱軸表示考試成績(分)。每個學生的數據點用不同的符號表示,并在圖上標明學生的姓名。

5.你是一名市場分析師,以下是一組某品牌手機在不同城市的銷售額數據(單位:萬元):

-北京:500

-上海:480

-廣州:400

-深圳:420

-杭州:350

請創(chuàng)建一個氣泡圖來展示這些城市的銷售額,并假設氣泡大小代表該城市的人口規(guī)模(假設人口規(guī)模與銷售額成正比)。

答案:創(chuàng)建一個氣泡圖,橫軸表示城市,縱軸表示銷售額。每個城市用一個氣泡表示,氣泡的大小應反映出該城市的人口規(guī)模。例如,北京和上海的氣泡會比廣州和深圳的氣泡大,因為它們的銷售額更高,假設人口規(guī)模也更大。八、板書設計①圖表類型及選擇

-柱狀圖:適用于展示分類數據的數量對比。

-折線圖:適用于展示數據隨時間或順序的變化趨勢。

-餅圖:適用于展示各部分占整體的比例關系。

②圖表創(chuàng)建步驟

-選擇數據區(qū)域。

-在“插入”菜單中選擇合適的圖表類型。

-調整圖表樣式和布局。

③圖表編輯與優(yōu)化

-添加圖表標題和軸標題。

-調整坐標軸的刻度和格式。

-添加數據標簽和圖例。

-修改圖表顏色和樣式以增強可讀性。第一章表格數據處理第六節(jié)綜合活動:采集數據做研究科目授課時間節(jié)次--年—月—日(星期——)第—節(jié)指導教師授課班級、授課課時授課題目(包括教材及章節(jié)名稱)第一章表格數據處理第六節(jié)綜合活動:采集數據做研究教學內容分析1.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粵高教A版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第一章表格數據處理第六節(jié)的內容,即綜合活動:采集數據做研究。本節(jié)課將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從現(xiàn)實生活中采集數據,并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和研究。

2.教學內容與學生已有知識的聯(lián)系:本節(jié)課與學生在前面的課程中學到的表格數據處理知識緊密相關。學生已經掌握了表格的創(chuàng)建、編輯、格式設置等基本操作,本節(jié)課將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研究能力。核心素養(yǎng)目標本節(jié)課的核心素養(yǎng)目標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計算思維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學生將通過采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過程,提升對信息價值的認識和信息處理的敏感度;通過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的方法,發(fā)展計算思維,學會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處理實際問題;同時,通過實際操作和小組協(xié)作,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將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信息技術基礎。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重點:采集數據的方法、數據整理與分析的技巧。

難點:從現(xiàn)實情境中提取有效數據,以及運用信息技術工具進行高效的數據處理。

解決辦法與突破策略:

1.采集數據的方法: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理解數據采集的目的和重要性,演示多種數據采集工具的使用,如問卷調查、網絡爬蟲等,并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掌握采集方法。

2.數據整理與分析:使用教材中的示例數據,引導學生學習如何使用表格軟件(如Excel)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通過分步驟的講解和實操演練,讓學生掌握數據排序、篩選、求和等基本功能。

3.實踐操作:安排小組合作任務,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采集數據,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和分析,教師提供實時指導和反饋,幫助學生解決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4.反饋與評價:通過作品展示和小組討論,讓學生相互評價數據處理的結果,教師總結反饋,強化重點,突破難點。教學資源-軟件資源:MicrosoftExcel或其他表格處理軟件

-硬件資源:計算機、投影儀、白板

-課程平臺:學校內網或云教學平臺

-信息化資源:網絡資源(如在線數據采集工具)

-教學手段:案例演示、小組合作、實時反饋與評價教學過程設計1.導入環(huán)節(jié)(5分鐘)

-教師通過展示一組有趣的圖表或數據,如某城市的氣溫變化、人口增長等,引起學生的興趣。

-提出問題:“你們知道這些數據是如何得到的嗎?我們如何利用這些數據來了解和分析現(xiàn)實世界中的問題?”

-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總結并引入本節(jié)課的主題——采集數據做研究。

2.講授新課(15分鐘)

-教師介紹數據采集的重要性,解釋數據采集的目的和方法。

-使用教材中的案例,演示如何從現(xiàn)實生活中采集數據,如問卷調查、觀察記錄等。

-教師演示如何使用表格軟件(如Excel)進行數據錄入、整理和簡單分析。

-強調數據整理的規(guī)范性和數據分析的基本技巧。

3.鞏固練習(10分鐘)

-學生分組,每組使用教師提前準備好的現(xiàn)實情境數據。

-學生嘗試使用表格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如篩選有效數據、計算總和、平均值等。

-教師巡回指導,解答學生操作中的問題,提供個別輔導。

4.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10分鐘)

-各小組展示他們的數據整理和分析結果,其他小組提出疑問或建議。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數據分析的意義,如何從數據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教師總結學生的表現(xiàn),強調數據采集和處理的要點。

5.課堂提問與總結(5分鐘)

-教師提出問題,檢查學生對數據采集和處理的理解程度。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給予反饋。

-教師總結本節(jié)課的重點,布置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一個數據采集和分析的項目。

6.創(chuàng)新環(huán)節(jié)(5分鐘)

-教師提出一個挑戰(zhàn)性問題,如“如何利用公開數據研究社會現(xiàn)象?”

-學生進行頭腦風暴,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方案。

-教師選擇幾個有創(chuàng)意的方案進行討論,鼓勵學生課后嘗試實施。

整個教學過程注重學生的參與和互動,通過實際操作和討論,幫助學生理解數據采集和分析的實際應用,培養(yǎng)他們的信息意識和計算思維。同時,創(chuàng)新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實踐能力。拓展與延伸1.拓展閱讀材料:

-《數據采集與分析入門》

-《信息技術在數據研究中的應用》

-《統(tǒng)計學基礎:數據的整理與分析》

-《大數據時代的公民素養(yǎng)》

-《數據可視化:讓數據說話》

2.課后自主學習和探究:

-鼓勵學生收集家庭用電量數據,使用表格軟件進行整理和分析,探討節(jié)約用電的可能性。

-讓學生調查學校圖書館的圖書借閱情況,分析圖書的借閱偏好,提出改進圖書館服務的建議。

-引導學生關注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官方數據,選擇感興趣的主題進行分析,如GDP增長率、人口結構變化等。

-要求學生嘗試使用在線數據采集工具,如問卷星、騰訊問卷等,設計一份調查問卷,并邀請同學參與填寫,之后對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

-鼓勵學生閱讀有關數據隱私和安全的相關文章,了解數據采集過程中的倫理和法律問題。

-提供一些數據可視化的案例,如折線圖、柱狀圖、餅圖等,讓學生嘗試將數據整理成圖表,直觀展示數據特征。

-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探討數據在科學研究、商業(yè)決策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以及數據可能帶來的影響。

-鼓勵學生關注數據新聞,分析新聞中數據的運用和可能存在的問題,提高他們的信息鑒別能力。

-提供一些數據相關的競賽信息,如數據科學挑戰(zhàn)賽、數據分析競賽等,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所學知識。重點題型整理題型一:數據分析報告撰寫

題目:假設你采集了班級同學的身高數據,請使用表格軟件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并撰寫一份簡要的分析報告,報告中需要包含平均身高、最高和最低身高,以及身高分布的情況。

答案:報告應包含班級總人數、平均身高(如1.65米)、最高身高(如1.75米)、最低身高(如1.50米),以及身高分布的描述(如:大多數同學的身高集中在1.60米到1.70米之間)。

題型二:數據可視化呈現(xiàn)

題目:根據教材中的某組數據,使用圖表工具制作一張柱狀圖,展示數據的不同類別及其對應的數值。

答案:學生應能夠制作出柱狀圖,橫軸為數據類別,縱軸為數值,圖表標題應清晰反映數據內容,如“各科目成績分布柱狀圖”。

題型三:數據整理與篩選

題目:給定一份包含學生姓名、年齡、成績的表格數據,要求整理表格,篩選出年齡在13至15歲之間的學生,并計算這些學生的平均成績。

答案:整理后的表格應只包含13至15歲學生的信息,平均成績的計算結果(如:14.5分)應在表格下方或以注釋形式給出。

題型四:數據采集方法分析

題目:描述一種數據采集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