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講 現(xiàn)代漢語共同語、方言和新詞語_第1頁
03第三講 現(xiàn)代漢語共同語、方言和新詞語_第2頁
03第三講 現(xiàn)代漢語共同語、方言和新詞語_第3頁
03第三講 現(xiàn)代漢語共同語、方言和新詞語_第4頁
03第三講 現(xiàn)代漢語共同語、方言和新詞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現(xiàn)代漢語共同語、方言和新詞語一、關于語言的三個“w”現(xiàn)代漢語是現(xiàn)代漢民族的共同語,是世界語言的一個重要分支。要深刻了解我們的漢語,首先必須弄清一些語言學的基本原理。下面讓我們從一些有趣的語言現(xiàn)象說起。(一)語言之為什么(why)在平時的語言應用中,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有一些相反或相對的格式卻可以表達相同或相似的內(nèi)容,而其中又可能蘊藏著鮮為人知的道理。例如:1.我們可以說“中國隊打敗韓國隊”,也可以說“中國隊打勝韓國隊”,二者的意思是相同的。假如我們在這兩句之間畫上等號,并消去相同的“項”,就會發(fā)現(xiàn)“打?。酱騽佟?,結(jié)果“敗=勝”,這是為什么?2.如果有人問你“箱子擱在哪兒?”你可以回答“箱子擱在地上”,也可以回答“箱子擱在地下”,結(jié)果“地上=地下”,“上=下”。這又是為什么?3.人們常說“人總是要往前看的”,人們也常說“往后的日子越過越好”。這里“往前看”是向未來看,“往后的日子”是未來的日子,“往前=往后”,“前=后”。這是什么原因呢?4.我們可以說某人“生前留下遺言”,也可以說他“死前留下遺言”;我們可以說“海上救生”,也可以說“救死扶傷”。這里“生前≈死前”“救生=救死”,“生≈/=死”,個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5.小說里有這樣的話“在家里我待婆婆像閨女,婆婆待我像親媽”,小說里還有這樣的話“在家里我待婆婆像親媽,婆婆待我像閨女”,這兩句話是完全等值的。把相對應的分句畫上等號,消去相同的項,又得出一個奇怪的的等式“閨女=親媽”。我暈,我倒,我驚詫!難道是我們的語言出了毛病了嗎?可是這些明明都是生活中慣用的語言呀,沒有人相信它們是有毛病的!那么對這些現(xiàn)象我們又該作何解釋呢?近年來,語言學家根據(jù)句法語義學、語用學以及認知語言學的原理,對上述問題已經(jīng)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釋,從人們習焉不察的語言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了語言的奇妙和精微,引起人們對其他語言現(xiàn)象的思索和探究。例如“人總是要往前看的”這里的“往前”原本是一個處所的概念,人們把面朝的方向作為前,背對的方向作為后,然后引申為時間的概念,“往前”即“向未來”,這是由處所向時間的轉(zhuǎn)換。而“往后的日子越過越好”里的“往后”僅是一個時間的概念,在時間軸上,過去的時間為“前”(如“前天”),未來的時間為“后”(如“后天”),句中“往后的日子”當然就是未來的日子。可見“往前”中的“前”是處所“前”,“往后”中的“后”是時間“后”,二者本不相同,之所以能畫等號是因為處所“前”轉(zhuǎn)化為了時間“后”。再如“親媽”和“閨女”的問題,看似荒唐,其實只是一個省略方式不同的問題。“我待婆婆像閨女”和“我待婆婆像親媽”的原型形式都是“我待婆婆像閨女待親媽”,只不過前句省略了“待親媽”,后句省略了“閨女待”。同理,“婆婆待我像親媽”和“婆婆待我像閨女”也只是省略不同的詞語。省略,是語法學中的語用問題。同學們,對其余的3個問題你能嘗試解釋一下嗎?很顯然,那將是一件饒有趣味的事情。(二)語言之是什么(what)什么是語言呢?這是我們學習現(xiàn)代漢語首先要搞清楚的一個問題。也許有人會隱隱地說,這還不簡單,語言不就是我們每個人每天說的話嗎?誠然,語言與我們的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但是張三說的話和李四說的話不同,李四說的話和王五說的話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個人,此時此刻說的話和彼時彼刻說的話也不盡相同,但是只要是中國人,只要他在用自己的母語交際,我們就可以說他說的是現(xiàn)代漢語。可見,語言不是我們每個人所說的具體的話語,而是隱藏在億萬人(或千百萬人)話語背后的共同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那么,這個共同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究竟是個什么樣子的呢?據(jù)語言學家研究,語言是符號、是工具,語言還是一種載體。首先,從語言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來看,它是一套音義結(jié)合的符號系統(tǒng)。我們知道符號就是標記,任何符號都包括能指和所指兩個方面。所謂“能指”,就是能為人們感知到的物質(zhì)形式;所謂“所指”,就是符號形式所表示的意義或內(nèi)容。能指和所指既沒有相似性,也沒有相關性,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靠的是社會約定。例如,十字路口的紅綠燈是一種交通符號,其能指是紅光和綠光,其所指是禁止通行和允許通行。紅光、綠光與禁止通行和允許通行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完全是一種人為的規(guī)定。語言符號的能指和所指又是什么呢?語言符號的能指是語音,所指是語義。人們在使用語言交際時,首先感知到的是一連串音波,然后通過大腦解碼,了解到這一連串音波所負載的意義。語音和語義的聯(lián)系是任意的,是社會約定俗成的。語言這套符號系統(tǒng)又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任何動物都不可能有人類這樣發(fā)達的大腦和復雜的發(fā)音器官,因此都不可能具有真正意義的語言。即使鸚鵡可以模仿人類的一些發(fā)音,但是它不能解碼,不能了解意義,也不能生成新的詞語和句子。動物雖然也可以用一些聲音來表示喜悅、憤怒或者恐懼,但這些只是一種本能的反應,不是、也不可能是后天有意識的約定。也許有人會問,人類發(fā)出的呼嚕聲、咳嗽聲也可以傳遞意義,也是語言符號嗎?同學們,你們以為呢?不論肯定還是否定,都請說出理由來。其次,從語言的功用來看,它又是工具——交際和思維的工具。人類使用語言首先是為了交流思想,交換意見,協(xié)調(diào)行動。語言因交際而產(chǎn)生,因交際而發(fā)展,也可能因退出交際而死亡。可以設想,假如我們的社會沒有了語言,退回到無聲的時代,那將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況?那時,人際因無法溝通而陌生,信息因無法交流而失效,生產(chǎn)因無法協(xié)調(diào)而崩潰,災害因無法抵御而肆虐。危險來襲,許多人可能渾然不覺;黑白顛倒,許多人可能無法判斷?!@將是一種多么危險的圖景!可見,語言確實是人類不可須臾離開的媒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的交際手段也日趨多樣,但語言在交際中的核心地位始終沒有變。在當代,語言不僅是人際交流的工具,而且是人機溝通的紐帶,計算機對有聲語言的自動化處理,更為語言插上了無形的翅膀,使語言可以飛越大海,穿越時空,在更大的范圍內(nèi)發(fā)揮更大的作用。語言不僅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而且是思維的工具,人類在進行抽象思維的時候離不開語言的參與。假如沒有語言中的詞作概念,沒有語言中的句子作推理、判斷,高級、抽象的思維將無法進行(形象思維除外),人類的思想能力的發(fā)展也將受到很大的局限。也許有人會說,我在思考問題時并不需要說話呀,說話反而不利于我的思考。同學們,沉思默想的時候真的沒有語言參與嗎?請談談你的看法。最后,從語言和文化的關系來看,語言中含有大量的文化信息,是知識、文化的載體。人類之所以能夠了解過去,是因為語言為我們記錄了歷史的知識和經(jīng)驗;人類之所以能夠認識現(xiàn)在,是因為語言負載了當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成果;人類之所以能夠預知未來,是因為語言在為我們儲存“歷史”和“現(xiàn)實”的同時,也就構(gòu)建了通往未來的橋梁??梢?,語言在人類的生活中多么重要。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這里所說的語言既包括口語,也包括書面語。書面語是用文字記錄的、經(jīng)過加工的語言,比之口語更具有準確性和嚴密性。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tǒng),是語言符號的符號,但它不是語言的要素,不是語言的本身。這從文字和語言不是同時產(chǎn)生、文字和語言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中可以得到證明。我們說文字不是語言的要素,絲毫也不否定文字的重要性,文字可以打破口語所受到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人類的語言記錄下來,傳播開去,這在歷史上極其重要的意義,標志著人類社會由野蠻進入文明。沒有文字的時代是蒙昧的時代,是人類的童年。關于文字是否為語言要素的問題,目前尚有不同的看法。同學們,你們的觀點如何,請嘗試闡發(fā)一下。(三)語言之怎么樣(how)1.怎樣培養(yǎng)語言的敏感性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都要有對這門學科敏銳的感知能力,敏感性是學好科學的基礎。語言是一種口耳相傳的學問,要學好它,尤其要注意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如何培養(yǎng)起敏銳的語言感知力呢?請觀察下面的事例。事例1:《笑林》故事:一人遠出,囑其子曰:“如有人問你令尊,可對以小事外出,請進拜茶。”又以其呆,恐忘也,書紙付之。子置袖中,時取看,至第三日,無人來問,付之燈火。第四日忽有客至,問令尊,覓袖中紙不得,因?qū)υ唬骸皼]了。”客驚曰:“幾時沒的?”對曰:“昨夜燒了。”(交際錯位:“沒了”呆子指字紙,客理解作“令尊”。)事例2:中德《膠澳租界條約》:“德國有在山東境內(nèi)修筑膠濟鐵路權(quán)和鐵路沿線三十里內(nèi)礦產(chǎn)開采權(quán)?!保ㄖ蟹秸J為“鐵路沿線三十里”就是鐵路兩側(cè)共三十里;德方認為“鐵路沿線三十里”就是鐵路每側(cè)各三十里,兩側(cè)共六十里。)事例3:抗美援朝戰(zhàn)例:——我營一連向敵人發(fā)起了三次進攻,攻克了1、2、3號高地,傷亡較大。下一步如何部署,請指示。(請示電報)——命令你營一連轉(zhuǎn)入防御,二連、三連向四、五號高地進攻,擴大戰(zhàn)果。(團首長回電)(請示電報中的“一連”是連續(xù)之意,回電理解為“第一連”。)事例4:法庭案例:莊嚴的法庭上正審理一起離婚案,法官介紹說:“男方牛某某,女方馬某某,婚后牛馬感情不和……”(哄堂大笑)(“牛馬感情不和”應為“牛馬二人感情不和”。)從上述事例我們可以看出,交際的錯位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有,而且在條約中、在戰(zhàn)例中、在法庭上也都存在。若不加規(guī)避,輕則可能造成笑話,重則可能產(chǎn)生矛盾、對抗,甚至重大損失。避免交際錯位,要靠平時多留心,選詞造句多推敲、多分析,不可隨意組合,漫不經(jīng)心。要學會透過句子的表層序列,發(fā)現(xiàn)句子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層次和語義關系的不同,并在交際中及時地加以分化和回避。而要做到這些,離不開對語言的敏銳感知,只有敏銳性提高了,才能在別人習焉不察的地方發(fā)現(xiàn)問題,避免錯誤。培養(yǎng)語言的敏感性要靠平時多觀察,多練習。多義短語的分析,歧義句子的分化,是培養(yǎng)語言敏感性好方法。下面提供一些材料,請大家研究如何分化和排除歧義。我們要學習文件/支持老李的建議/向天津調(diào)運貨物/雞不吃了狗美容師/研究唐宋八大家的文章/通知的人還沒有來/寫得好河上架著橋/他笑了/考司機/野生動物保護人/我們?nèi)齻€一組他愛她勝過小陳/我們沒有做不好的事情/走了一天了/爬過山2.怎樣錘煉詞語學習語言不僅需要悟性,需要敏銳的感知力,而且需要對語言進行精心錘煉。錘煉語言,是提高語言表現(xiàn)力的不二法門,是學習者的基本功課。如何錘煉語言呢?煉詞煉句的路徑很多,我們這里著重介紹三種,即精心選擇詞語、注意排列順序和適度變革運用。(1)精心選擇詞語所謂“選擇”,就是從多種同義表達手段中挑選最恰當?shù)囊环N。選擇,并不是要求我們一味追求那些華麗的辭藻,而是精心挑選,著力組合,下功夫追求尋常詞語的藝術化。一個恰當?shù)倪x擇不僅可以準確、貼切地表達意思,有時也可以使?jié)M篇生輝,令人過目不忘。歷來為人們傳誦王安石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是選煉詞語的經(jīng)典范例。據(jù)說王安石先后改掉了“到”、“過”、“入”、“滿”等詞,最后確定選用“綠”,畫出了春到江南,生機勃勃,滿眼綠色的動人景象。為什么“綠”字優(yōu)于其他幾個動詞呢?因為其他幾個動詞僅停留于描寫春風本身,未能點出春風對江南岸所引起的巨大變化,而“綠”字由形容詞轉(zhuǎn)化為動詞,顯示了春風吹綠了大地的動景,使人觸發(fā)無窮的聯(lián)想。與“春風又綠江南岸”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宋祁的“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此句的意思是,早晨綠楊云霧間仍有微寒,紅杏枝頭已是繁花競放,一片熱鬧春色。這里寫春色春景沒有用“濃”、“艷”等色彩詞,而是選用了一個“鬧”字,打通了人們的感官,使人們從視覺感受轉(zhuǎn)到了聽覺感受,感受到蜂蝶紛飛、春意喧鬧、生機盎然的情景。歷史上也有人認為,紅杏“鬧”春未之見也,但王國維認為,著一“鬧”字,境界全出。宋祁也因此獲得“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的美譽。不僅古人,今人也十分注意推敲選擇詞語,力求做到“藏穎詞間”,“鋒露文外”。據(jù)說臧克家寫作“黃昏里煽動著歸鴉的翅膀”詩句時,覺得不好,改成“黃昏里還辨得出歸鴉的翅膀”,仍不滿意,又改成“黃昏里還沒溶盡歸鴉的翅膀”。一個“溶”字畫龍點睛,把黃昏朦朧,歸鴉滿天,暮色漸漸的濃,鴉翅漸漸的淡,最后兩者難于分辨的情景活畫了出來,給詩句增添了朦朧的意境美。選擇詞語是一種藝術,常見的方法有寓繁于簡、寓靜于動、寓抽象于具體以及詞類活用等。下面給出一些例子,請大家練習選擇,并說明理由。春風(舞/扶)細柳,淡月(映/失)梅花。年(剛/方)八二。(意為82歲不服老,要當28歲過)雪白的(羊群/群羊)時常滿街走。誰不知道你(規(guī)矩/正經(jīng)),短見是萬萬尋不得的。挑選不(定/完),決斷不下,店員還是很有耐心的。(2)注意排列順序與西方語言相比,漢語是特別注重語序的語言。所謂“語序”,就是詞語排列的線性序列。相同的詞語由于排列的順序不同,所形成的結(jié)構(gòu)關系、所表達的意義也會有所不同。例如:“這些米一個月吃不了”是說米多,吃不完;“這些米吃不了一個月”則是說米少,不夠吃。“他什么都懂”是稱贊他有學問,“他都懂什么”則是嘲笑他無知。據(jù)說抗戰(zhàn)時期上海愛國商人掛出的橫幅“本日大拍賣”,倒過來讀就是“賣拍大日本”,表達了商人的愛國主義情懷。歷史上有些文人墨客深諳語序之奧妙,輕輕地把語序那么一顛倒就達到了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據(jù)說曾國藩圍剿太平軍時,曾經(jīng)接連打了許多敗仗,他無可奈何地向清廷報告“臣屢戰(zhàn)屢敗”。這個奏折被曾國藩手下的一名師爺看見了,于是把前后兩部分顛倒過來,成為“屢敗屢戰(zhàn)”。于是曾國藩便由一個每戰(zhàn)必敗的敗軍之將變成戰(zhàn)敗之后不氣餒,必定繼續(xù)戰(zhàn)斗的英雄。李商隱的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傳達的是一種消極傷感的情調(diào),令人有一種年老遲暮之感,而把它顛倒過來,意思就完全不同了?!爸皇墙S昏,夕陽無限好”,表現(xiàn)的是一種積極進取精神,令人有老當益壯之感。再如唐人詩句“偷得浮生半日閑”,把它放在“終日昏昏醉夢間”之后,表現(xiàn)的是閑暇愉悅之情;把它放在“終日昏昏醉夢間”之前,則心情不佳。漢語語序這么奇妙,我們在錘煉詞語的時候,就不能不高度關注。下面請大家辨析一下幾組不同語序詞句的細微差別,想一想怎樣根據(jù)不同情況來使用。事出有因,查無實據(jù)。——查無實據(jù),事出有因。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客來了?!獊砜土恕8刹涣恕!桓闪?。前方吃緊。——后方緊吃。她可惜走了……——可惜她走了……(3)適度變革運用錘煉詞語一般應在合乎語法,合乎邏輯的基礎上進行,因為完全背離語法,背離邏輯的語言是不通的,是荒謬的,沒有任何美感可言。但是錘煉語言有時候又允許變異,允許對語法、邏輯的規(guī)則作適度的偏離。正是這種偏離,才使得語言靈動活潑,搖曳生姿,不落窠臼。適度變革語言,是語言陌生化的要求,也是語言審美化的要求。舉例來說,表示不贊成,你可以說“他搖頭把耳朵都掉了”;描寫土地肥沃,你可以說“那里的土壤插根筷子能發(fā)芽”。在生活中,“耳朵搖掉”“筷子發(fā)芽”都是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但因為使用了夸張的手法,突顯了事物的特點,聽者非但感覺不到荒謬,反而覺得表達得生動活潑,幽默風趣。試想,假如不這么說,而說成“他搖了幾下頭”“那里的土壤很肥沃”,又有什么藝術性可言呢?又如,把說話土,說成“你的話太土耳其了”;把令人失笑,說成“笑掉我的西班牙”;把菜太辣,說成“這菜也太辣妹子點了吧”;把臭美,說成“不要再照鏡子了,你已經(jīng)夠美國的了”。這些話除了令人捧腹之外,難道你還能感覺到它的荒謬嗎?之所以生動,之所以有趣,是因為這些話都使用了“斷取”的修辭手法,即只截取詞語中的一個或幾個語素的意義,而置其余于不顧,從而形成了一種缺陷美。缺陷美雖然不是完美,但也同樣有著感人的藝術魅力——就像斷臂維納斯一樣。再如,大詞小用,文白夾雜,望文生義都是語言使用中的錯訛,是應該糾正、應該規(guī)范的。但是如果有意識地、有控制地運用這些現(xiàn)象,有時也可以收到出人意料的表達效果。例如,“爸爸是家里的權(quán)威人士”,“做娘的,不免把自己當作處理女兒婚事的負責干部”,“這家廚房里埋伏著一個大姑娘”,其中加點的都是“大詞”,在句子中可以說是被“小用”了,但正是這種“小用”才產(chǎn)生了幽默的效果,使人發(fā)出會心的微笑。又如,讓古人說出現(xiàn)代的話,或者讓現(xiàn)代人穿上古代的衣服可能不倫不類,但是如果處理得好,也可能因時空錯位而幽默有趣。請看相聲用例“甲:你說,潘金蓮愛武大郎嗎?乙:非也,要不她怎么會與西門慶搞婚外戀呢?”“包公:你怎么不認秦香蓮?陳世美:因為她是農(nóng)村戶口?!薄凹祝簛韺⑼∫遥何崮税酥袕埓笥率且??!本渲屑狱c的詞都用錯了時代,但是誰會感覺它們不倫不類呢?此外,望文生義、曲解文義也具有修辭價值。如“吃不了兜著走”本來比喻擔待不起,經(jīng)受不住,把它別解為字面意義“吃不完就打包帶走”不是也很有趣嗎?至于大學生中的流行語“天南海北我都愿意去,就是不愿意去新西蘭”,“她是一個白骨精”,“剽客、襲人當不了作家”所使用的也都是這種手法。規(guī)范和變異是語言運用中的一對矛盾,二者是對立的統(tǒng)一。沒有規(guī)范,語言失去了標準,失去了穩(wěn)定,就會給交際帶來混亂;沒有變異,語言失去了活力,失去了靈動,就會變得枯燥。變異,不是亂變,不是隨心所欲、率意而為。變異有規(guī)律,變異有尺度,適度是變異的重要原則。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張,但燕山究竟是有雪花,就含著一點誠實在里面……。如果說‘廣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變成笑話了?!保ā堵劼嫛罚斞高@種“夸而有節(jié)”“夸而不誣”的思想,也適用于其他變異手法。請大家辨析一下下面例子中用了哪些變異手法:他是一個“戴高樂”。(即“以戴高帽子為樂”)走自己的路,讓別人打的去吧!敵人還沒有見著呢,這群人居然自己先“內(nèi)杠”(訌)起來了。呂布想:曹操這個賊,狡猾狡猾地!賈島一日騎驢在中央商務區(qū)閑逛,不小心撞上了內(nèi)閣部長韓愈的車隊?!昂门贿^百”成了減肥一族的第一定律。作為失敗的典型,你真是太成功了。他不敢與拗,只得拿了一把班門弄斧,走出門去。二、共同語和方言“五四”運動之后,漢語進入了現(xiàn)代階段。現(xiàn)代漢語有狹義、廣義兩種理解:狹義的現(xiàn)代漢語是指漢民族的共同語——普通話,廣義的現(xiàn)代漢語除普通話之外,還包括各地方言以及海外華人社區(qū)所使用的漢語。下面分別介紹之。(一)現(xiàn)代漢民族的共同語——普通話民族共同語就是一個民族全體成員通用共享的語言,是一個國家的語言名片,也可以稱之為國語?,F(xiàn)代漢民族的共同語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的普通話。普通話是國家法定的全國通用的語言,“普通”即“普遍通用”之義,它源于方言,又高于方言。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nèi)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區(qū)和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國家推廣普通話,并不是要禁絕方言。普通話有三個要素:1.語音方面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語音是語言的物質(zhì)形式,普通話以北京音作為自己的物質(zhì)外殼,有其歷史的原因和現(xiàn)實的條件。從歷史上看,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北京話作為官府通用語言傳播到了全國各地,而發(fā)展成為“官話”。從現(xiàn)實來看,“五四”以后開展的“國語運動”在口語方面增強了北京話的代表性;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國家的統(tǒng)一和民族的團結(jié),北京語音的標準地位更為人們所公認。普通話以北京音為標準音,是就整體說的,并不是說北京話里任何一個語音成分都是標準的。北京話里的一些異讀及土話成分應該加以規(guī)范和審定;北京話里輕聲和兒化特別多,普通話也沒有必要全部吸收。2.詞匯方面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如果說語音的選擇是“點標準”,那么詞匯的選擇就應該是“面標準”。北方方言分布的地域廣闊,使用人口眾多,它在全國有極大的普遍性。建國以來,由于經(jīng)濟發(fā)展,教育普及,各地人民交往頻繁,加之報紙、廣播、電視、網(wǎng)絡的影響,北方話詞匯的傳播就更加深入和廣泛,這是其他任何方言難以企及的。因此,北方方言作為基礎方言,是合乎情理的,也是當之無愧的。但是,作為基礎方言,北方話也要舍棄某些過于土俗的詞語,如“嬤嬤”(奶媽)、“抄手”(餛飩)、“鍋魁”(燒餅)、“撒丫子”(跑)、“撒囈掙”(說夢話)、“可照”(行不行)等。這些詞語地方色彩太濃,使用面太窄,不應該吸收到普通話中來。此外,為了豐富詞匯,普通話也要從其他方言、古漢語、外來語和網(wǎng)絡語中不斷吸取所需要的詞。近年來,一些新詞新語迅速躥紅,如“托?!薄ⅰ按虻摹?、“作秀”、“料理”、“埋單”、“忽悠”、“按揭”、“超女”、“粉絲”、“美眉”、“炒作”、“血拼”、“暴走”、“裸考”、“山寨”、“草根”、“雷人”、“外掛”、“走光”等等,極大地豐富了漢語的詞匯系統(tǒng),但是有些新詞語能否站得住腳,能否最終進入普通話詞匯系統(tǒng),還要經(jīng)受時間的考驗。3.語法方面以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著作為規(guī)范。語法是語言的結(jié)構(gòu)規(guī)則,是建造語言大廈的“施工藍圖”。語法規(guī)則不是少數(shù)語言學家閉門造車“造”出來的,而是存在于千百萬人民群眾的語言實踐中,存在于浩如煙海的書面語資料中。語言學家只能發(fā)現(xiàn)、總結(jié)規(guī)則,而不能創(chuàng)造規(guī)則。因此,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著作中的語法規(guī)則是“源”,語法著作中的語法規(guī)則是“流”。這就是為什么普通話“以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的原因。應該指出,即使是典范的作品也有一般用例和特殊用例之分,甚至還有個別不規(guī)范用例。顯然能夠作為規(guī)范標準的,只能是“一般用例”,也就是最有普遍性的用例,那種帶有個人語言特色甚至口誤的非一般用例,不在規(guī)范的標準之列?!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指出:“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蓖破?,可以進一步消除方言隔閡,有利于社會交往和國家的統(tǒng)一;推普,可以促進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促進商品流通,形成全國統(tǒng)一的大市場;推普,有利于語言文字信息化處理,有利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和人機對話的實現(xiàn)。此外,推普還可以促進對外漢語教學的,實現(xiàn)現(xiàn)代漢語的國際發(fā)展戰(zhàn)略。總之,推普是一項重要的文化建設工程,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一定要學好用好普通話,讓普通話成為成就自己事業(yè)的銳利武器。(二)現(xiàn)代漢語的地域分支——方言除了共同語之外,現(xiàn)代漢語還有許多不同的方言。方言不是獨立于民族語言之外的另一種語言,而是共同語的地域分支,保存古代語言的“活化石”。一般認為,現(xiàn)代漢語有七大方言,其分布情況大致如下:1.北方方言以北京話為代表,是現(xiàn)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分布區(qū)域包括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廣大區(qū)域,以及華東、華中長江以北的部分區(qū)域。使用人口約有9億,占漢族總?cè)丝诘?0%以上。安徽和江蘇長江以北的地區(qū)屬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次方言,又叫“下江官話”。2.吳方言也稱江南話或江浙話,以上海話為代表,使用人口9千多萬。分布區(qū)域包括江蘇省長江以南、鎮(zhèn)江以東(不含鎮(zhèn)江)的地區(qū)和浙江省的大部分,是中國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3.湘方言也稱湖南話,以長沙話為代表,使用人口約6千萬。分布在湖南省的大部分地區(qū)(西北角除外)。4.贛方言也稱江西話,以南昌話為代表,使用人口約3千萬。分布在江西省的大部分地區(qū)和湖北省的東南一帶。5.客家方言“客家”意思是這些人從外地遷來,而非土著居民。以廣東梅縣話為代表??图胰藦闹性w徙到南方,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臺灣、江西、廣西、湖南、四川等省,雖然居住分散,但方言內(nèi)部差別不大,可以自由交談。使用人口近5千萬。6.閩方言也稱福建話,以福州、廈門話為代表,使用人口約5千萬。分布在福建省,廣東潮汕一帶,海南島和臺灣省的大部分地區(qū)。另外,散居在南洋群島的幾百萬華僑華裔也把閩方言看作自己的“母語”。7.粵方言也稱廣東話,以廣州話為代表,使用人口約6千萬。分布在廣東廣西兩省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華僑和華裔中有很多是說粵方言的。七大方言中,粵、閩方言與普通話差別最大,其次是吳方言,再次是贛、湘、客家方言,北方方言與普通話差別最小。差異不同,方言區(qū)的人學習普通話的難度自然不等。安徽省南部的方言與吳方言比較接近,西南部受贛方言的一些影響。有學者將皖南一帶徽州方言單獨列為“徽語”,與“晉語”(山西方言)、平語(廣西方言)并稱,連同原來的七大方言,合稱為十大方言。這種觀點引發(fā)不少討論,其中對“晉語”、“平語”的“升格獨立”爭議尤多,目前尚未獲得方言學者的一致認同。民族共同語和方言不是相互對立的。推廣普通話,并不以消滅方言作為前提,而僅僅是消除不同的方言隔閡,以利社會交際。從歷史來看,共同語總是不斷地、有選擇地從方言中吸取一些有生命力的成分來豐富自己、完善自己,這一進程仍將繼續(xù);各地方言(流行區(qū)域極小的土語除外)也在不斷地、順乎形勢地從普通話中吸取一些有用成分來改變自己、發(fā)展自己,這一進程也仍將繼續(xù)。未來社會,普通話將在社會公共交際場合普遍流行,這是毫無疑義的;未來社會,各主要方言不會消失,仍在各自的領域內(nèi)發(fā)揮交際的職能,這也是毫無疑義的。這是社會多元、文化多元、價值多元的體現(xiàn)。未來社會將是雙語(漢語、英語)和雙言(普通話、方言)的時代。目前,隨著社會的開放,交通的發(fā)達,人員流動的頻繁,普通話正在迅速普及,一些小的方言土語也正在迅速地消失。方言中有文化,有鄉(xiāng)情;有土樓戲臺,有漁歌互答;是一段難以忘卻的記憶,是一段割舍不斷的歷史。在社會進步的大潮中,如何保存我們的鄉(xiāng)土文化,如何傳承我們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包括一些特色方言)?這是我們應該思索、應該研究、應該解決的問題。話題討論:“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一句唐詩道出了沿襲千年的濃重鄉(xiāng)土文化情結(jié)。在大力推廣普通話的今天,如何保護一些“瀕?!狈窖裕蔀橐粋€新的問題。請以“該怎么保護你,我的方言”為題展開討論。參考提示1:方言是民間思想最樸素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方言現(xiàn)在所面臨的“瀕?!睜顟B(tài),意味著方言所傳遞的鮮活的感性,將萎縮為干巴巴的理性方程式和電腦鍵盤上的符號代碼;有關部門和機構(gòu)應該以“搶救”的姿態(tài),用現(xiàn)代化的技術手段記錄、整理、研究那些也已“瀕?!钡姆窖裕怪恢裸郎?;給方言留下生存、發(fā)展的空間,不僅會讓國人感到親切,也是在保護我們源遠流長的地方文化。參考提示2:普通話完全可以實現(xiàn)方言的傳情達意;匯同與統(tǒng)一是語言和文化的發(fā)展大勢,方言的式微不可避免,也無需憂心忡忡;從本質(zhì)上看,方言是封閉社會的產(chǎn)物,是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體現(xiàn),在商品經(jīng)濟大潮的沖擊下,人們選擇更為便捷的普通話,放棄使用面狹窄的方言,未嘗不是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方言,實無刻意保護之必要,因為我們無法再回到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時代,無法再讓我們的家鄉(xiāng)游離于社會大潮之外;當一種方言已經(jīng)完成它的歷史使命時,我們應該愉快的為它送行,而不必為之傷神。三、詞匯家族的新成員——新詞語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發(fā)生了極其深刻地變化,社會正處在一個重要的轉(zhuǎn)型期。社會生活的變遷打開了人們的視野,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催生了無數(shù)新生事物,同時也攪起了水底的一些沉渣。新視野、新思想、新事物、需要用新的詞語來記錄,同時泛起的“沉渣”也需要用新的詞語來描述。從語言學的角度看,我們的時代是漢語詞匯家族“大擴軍”的時代,新詞新語成批量地涌現(xiàn):有的在詞匯系統(tǒng)中找到位置,站穩(wěn)了腳跟;有的暫時還在系統(tǒng)之外游離、徘徊;有的則稍縱即逝,像流星一樣劃破天空,留下一道或清晰或暗淡的弧光。觀察、研究新詞語,追索它們的來源,弄清它們的意義,分析它們的構(gòu)造特點和語用價值是一件十分有趣,十分怡情的工作。(一)眾聲喧嘩的新詞語新詞語本來就處在變動不居,眾語喧嘩之中?,F(xiàn)在讓我們選擇一些例子,略微加些分析,以了解其“喧鬧”的情景。1.媒體新詞語考碗:指考公務員。坊間流傳這樣的說法:考上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被成為“金飯碗”,省級公務員是“銀飯碗”,地市級是“銅飯碗”,鄉(xiāng)鎮(zhèn)級起碼也是“鐵飯碗”。校漂族:指大學畢業(yè)后繼續(xù)“漂”在學校,準備考研或就業(yè)的畢業(yè)生。其中準備考研的占大多數(shù),又叫“研漂族”。這部分人一般承受著較大的精神和經(jīng)濟的壓力。雅青:年輕的雅皮士。這群人不動粗口,斯文有加,比較注重個性張揚,愛時尚,趕潮流,有文化品位,崇洋而不媚外。金領:指掌握現(xiàn)代科技,能創(chuàng)造大量財富因而收入較高的高科技人員。答人:原指答復他人,引申為擅長解答問題的人,又引申為精通某一領域知識的人,即高手、達人。驢友:驢,即“旅”的諧音,“驢友”就是指一些愛好旅游的朋友,比“旅友”更為時尚。沒有經(jīng)驗的旅游者叫“新驢”、“菜驢”,有經(jīng)驗的旅游者叫“老驢”,熱衷于爬山旅游的叫“山驢”,開車旅游的叫“車驢”,一群驢友叫“驢群”,領頭的驢友叫“頭驢”。2.外來新詞語泊:英語Parking的音譯兼意譯,意為“停車”。停車位也譯為“泊位”。漢語中的“泊”原指船停,兼指車停后,音義皆備,具有獨特生動的表達效果。門:英語新后綴-gate的意譯,源于尼克松的水門(Watergate)事件,后用來指稱任何可能成為丑聞的事件。如,里根的“伊朗門”,克林頓的“拉鏈門”、布什的“情報門”、“虐囚門”;國內(nèi)有“解說門”、“黑窯門”、“賄賂門”等。席夢思:英語Simmons的音義兼意譯。Simmons本是美國一家專門生產(chǎn)鋼、銅彈簧床及床上用品公司。用“席夢思”代稱彈簧床,確實令人產(chǎn)生浪漫的聯(lián)想,真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草根:英語grassroots的意譯,源于19世紀美國尋金熱,盛傳有些山脈草根生長的地方就蘊藏著黃金。野草平凡而頑強,散漫無羈而綿綿不絕,因植根于大地而獲得永生。后用grassroots喻指基層民眾,又衍生出“非主流,非正統(tǒng)”之義。漢語詞匯中本來就有以草來比喻民間、民眾的用法,如“草民”、“草莽”?!安莞钡囊M可謂珠聯(lián)璧合。3.方言新詞語忽悠:晃動、蒙騙之意。原本是具有戲謔色彩的東北土話,借助趙本山的小品,走紅全國,在嬉笑聲中漸漸變成全民用語。搞定:指把事情辦妥,把問題搞好、搞穩(wěn)當。原本是粵方言詞,隨著打的、炒魷魚、埋單一起北上,然后走遍全國,漸成普通話詞語。體認:體察認識。港臺詞語,與資訊、考量、提升、作秀、認同、心態(tài)等詞一起先后進入大陸,借助媒體的傳播,迅速成為全民用詞。愿景:心中所向往的前景,如“兩岸和平發(fā)展共同愿景”。港臺詞語,在“胡連會”公報中正式使用,迅速傳遍全國,成為全民熱議并使用的詞語。4.網(wǎng)絡另類新詞語打PP:打屁股,打PG的溫柔詞,對某人做錯事或說錯話的小懲罰。亮騷:將心愛的東西展示給外人看或向他人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作。爬墻頭:光看帖子不發(fā)言。灌水:發(fā)無關緊要的帖子,在論壇里聊天等,主要是為了長工分和交流感情。拍磚:批評、點評等。潛水員:自己不灌水,喜歡看別人灌水的家伙。菜鳥:新手。寫手:網(wǎng)絡文學的作者。偶稀飯:我喜歡。斑竹:版主,指BBS管理員。醬紫:這樣子。OMG:(Oh,myGod),“我的天”。MM:妹妹,美眉,美女。PMP:拍馬屁。WAN:(Woaini)我愛你。5.“火星文”超另類新詞語“火星文”是指由符號、繁體字、日韓文、冷僻字等非正規(guī)文字符號組成的特殊語言,意為向火星上的文字一樣難以理解。雖然初識者認知困難,但有些“90后”卻樂此不疲。有人認為“火星文”是“腦殘體”,嚴重歪曲了漢字的本意;也有人認為“火星文”只是一種“密碼寫作”與“加密交流”,其樸素目的就是要避開一些眼睛。3Q得orz:感謝得五體投地。“3Q”是ThankYou的合音,“orz”像一個人跪伏在地上。1切斗4幻j:一切都是幻覺?!齜倒挖d:嚇不倒我的!偶會+Ud:我會加油的。u41g棒:你是一級棒。曇錵凋澥嘚⑩猴蕞Ⅶ媄:曇花凋謝的時候最凄美。CU29:(Seeyoutonight)今晚見。3Qu姑力偶讀豬:謝謝你鼓勵我讀書。6.漸行漸遠的新詞語萬元戶:上世紀80年代興起的詞匯,指擁有存款過萬的家庭,曾是富有的代名詞。大哥大:在手機沒有普及前,外形笨拙、價格昂貴的大哥首先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其次才具有移動通訊工具的功能。大鍋飯:比喻責權(quán)不明,積極性不高,平均分配的社會現(xiàn)象。隨著市場經(jīng)濟漸入人心,這一現(xiàn)象連同反映它的詞語已經(jīng)淡出歷史舞臺??傊?,社會飛速發(fā)展的“動感時代”,也是新詞新語繁盛的時代。五光十色、雅俗共存、新舊并列、魚龍混雜是這一時代的新詞語的特色。請看雷頤的一首打油詩:“出門就打的,吃喝皆料理。餅干克力架,家具盡家私。GG想MM,LG怕LP。青蛙遇恐龍,CU886?!币姟赌戏街苣?005年12月22日D27版。話題討論:“偶稀飯、潛水、百度一下、親水住宅、FB……”個性張揚的網(wǎng)絡語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占據(jù)青年人的話語世界。從原先單一的漢字組合到現(xiàn)在的漢字、數(shù)字、字母、符號等多種形式并用,從過去嚴格限于網(wǎng)絡傳播,到現(xiàn)在經(jīng)常在大眾傳媒亮相,網(wǎng)絡語言真可謂是“亂花漸欲迷人眼”。請以“如何面對網(wǎng)絡語言的挑戰(zhàn)?”為題談談你的看法。參考提示1:▲有個年青人說,他同事的愛人是個“絕代佳人”,但其真人并不漂亮,那位年青人解釋,“絕代佳人”是指不要小孩沒有后代的家里人?!懵糜蔚某闪恕绑H友”,搞攝影的成了“色友”,高學歷能干女子是“白骨精”,嫁不出去的則是“剩女”……適當幽默一下沒有什么不可以,但不能一味追求顛覆,自行其事,拒絕規(guī)范。畢竟,那曾讓賈島在月夜反復“推敲”、歷代文人感慨“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的漢語是美麗的語言,數(shù)千年來,以形意兼?zhèn)?、精致?yōu)美著稱于全球。▲追逐明星的人被稱為“粉絲”,尚有來歷,但更多新鮮創(chuàng)造也隨之出爐,包括“職粉”、“散粉”、“粉團”,甚至“粉頭(組織歌迷的人)”令人幾乎要聞“粉”嘔吐。其實“粉頭”在古代漢語中是妓院用詞,胡亂使用到了可笑的地步。把漢語如此游戲化令人憂慮?!鴿h語有“雅言”的傳統(tǒng)??鬃诱f話就是用的是當時的普通話而不是方言,是雅正的書面語而不是粗陋的口語。令人感慨的是,我們時代的“語文”正在背離這一傳統(tǒng),反而以丑陋為美、以低俗為美,網(wǎng)絡上“罵”聲一片,便是一個明證。參考提示2:▲網(wǎng)絡語言是時代變遷的記錄,折射出年青人時尚、青春、前衛(wèi)的生活氣息。它彰顯出網(wǎng)絡時代青年人的思維習慣與語言方式,也傳達出屬于這個時代的、只有青年人方能領悟的“人文精神”。▲維護語言的純正是一種無懈可擊的權(quán)利;然而太過追求純正,其結(jié)果可能是無法開口說話?!w本山不也是在哪兒大聲嚷嚷“飯已OK了,下樓米西吧!”(二)關于“超女”、“粉絲”、“玉米”的思考1.何謂“超女”有人說,“超女”就是“超級女聲”,與“超級男聲”相對,這里的“女”不是指人,而是指“聲”。也有人說,“超女”就是“超級女生”,“女”指的是人,是女性,而不是指“聲”?!芭暋焙汀芭弊x音相同,表意卻大相徑庭。從語言學的角度看,以“女”指人比較常見,比較符合縮略的原則和人們的語感,如女足、女干、女監(jiān)、美女、少女、舞女、啞女等。而以“女”指“聲”則極為罕見,不太合乎常理。通過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作為常規(guī)的縮略形式,即由“超級女生”縮略而來的“超女”,使用頻率并不高;而作為非常規(guī)的縮略形式,即由“超級女聲”縮略而來的“超女”,則頻頻在媒體上“曝光”。這和“郵編”之與“郵碼”、“家教”之與“家?guī)煛币粯?,變異的、不合常理的簡縮有時比規(guī)規(guī)矩矩、四平八穩(wěn)的簡縮更有生命力,更容易受到人們的青睞。這,大概就是因為人們在語言運用中追求陌生化的審美情趣吧。2.“粉絲”是一種什么樣的翻譯方式Fans譯為“粉絲”不僅語義上有突破,而且翻譯手法上也有創(chuàng)新。它不是單純的音譯,不像沙發(fā)、比基尼之類只有漢語的音而無漢語的義;也不像席夢思(Simmons)、蒙太奇(Montage)、黑客(Hacker)等音譯兼意譯;當然,更不像科學、民主等純粹的意譯?!胺劢z”是一種什么樣的翻譯方式呢?首先,它通過諧音的方式把英語的fans的音同漢語中現(xiàn)成的“粉絲”系聯(lián)起來;然后,通過嫁接的方式把漢語粉絲的義同英語fans的義結(jié)合起來。經(jīng)過“嫁接”后的“粉絲”既有漢語的本義,又有英語的轉(zhuǎn)義。表面上看來,這兩種毫不相干的意義加在一起似乎有些荒唐,不合情理,但正是這種“荒謬”的結(jié)合,才產(chǎn)生了幽默、詼諧、一語雙關的效果。用“諧音-接義”法翻譯外語詞,“粉絲”并不是一個孤例,以前也曾有人以“黑漆板凳”翻譯英語的husband(丈夫),反映了某些女士對丈夫的調(diào)侃和依賴的心態(tài)。流傳甚廣的“托?!保═OEFL)、“寄托”(GT)所采用的也是這種翻譯方法,它們所表達的意義之所以比英語原詞更為豐富,就是因為它們嫁接了漢語的詞義,表達了考生的一種愿望。近年來,“嘉年華”一詞由港臺傳入大陸,起初有人以為它只是一個單純的漢語詞,其實它已經(jīng)疊加了英語carnival(狂歡)的意義,把西方的狂歡節(jié)和漢語美好的年華聯(lián)系在一起,這是多么令人激動和神往啊。諧音、轉(zhuǎn)義、嫁接是一種正在發(fā)展的翻譯外來詞的方法,它是音譯兼意義的合理延伸,是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巧妙結(jié)合,是漢語和外語的雙向切入。從“粉絲”的躥紅,我們可以看到這種翻譯方法的廣闊的發(fā)展前景。3.“玉米”是怎樣拐的彎在“超女”暗戰(zhàn)中,與“粉絲”一起走紅的還有“玉米”、“荔枝”和“筆迷”?!坝衩住奔础坝蠲浴保抢钣畲焊杳缘闹C音簡縮;“荔枝”是超女黃雅莉的支持者;“筆迷”則是周筆暢歌迷之義?!坝衩住?、“荔枝”、“筆迷”都是地道的漢語詞,沒有半點混血身份,但是它們的來歷和所采用的造詞方式同樣值得人們關注。如果說“筆迷”采取的是直接縮略法,略語和原形詞之間理解起來沒有任何障礙的話,那么“玉米”“荔枝”可就沒有這么簡單了?!坝蠲浴衩住?、“莉支→荔枝”都拐了個彎子,都通過諧音的方式把原本沒有聯(lián)系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實現(xiàn)了語義的加合,并且以后者代替前者,以曲折委婉的方式表達一個簡單明白的概念,這是一種拐彎的修辭方法。簡潔、明白、均衡本是修辭上的一種追求,但簡潔不等于簡陋,明白不等于直白,均衡也不等于不要起伏波折。拐彎修辭,正是通過曲折迂回的方式,把要表達的意思委婉地表達出來,并在拐彎之處實現(xiàn)語義的增量,產(chǎn)生幽默的效果。以前有人把“要錢”說成“要后”,把“跳舞”說成“跳六”,把“親爸”說成“親九”,采用的是這種方法;現(xiàn)在又有人把“旅友”說成“驢友”、把“海歸”說成“海龜”,采用的也是這種方法??梢?,這是一種有廣泛群眾基礎、為人們所喜聞樂見的方法。(三)“磁浮”、“非典”的啟示磁浮,是“磁懸浮列車”的簡縮;非典,是“非典型性肺炎”的簡縮。依常理,“磁懸浮列車”應該簡縮為“磁列”,“非典型性肺炎”應該簡縮為“非肺”,因為前者有“軍列”“煤列”“專列”相比照,后者有“甲肝”“流腦”“風心”“風濕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的簡縮。其實,單單責備磁浮、非典搶位是沒有道理的。環(huán)顧四周“不講理”的縮略語戰(zhàn)勝“講理”的縮略語,不是比比皆是嗎?下面讓我們略舉數(shù)例。特首特別行政區(qū)首任行政長官的簡稱。有省長、市長、縣長……家長,依理“特別行政區(qū)首任行政長官”應簡縮為“特長”或“特區(qū)長”才對,可這里卻偏偏簡縮為“特首”,而且這里的“首”字只能理解為“首任”,因為縮略語中所用的字必須是原形詞語中的文字??墒俏覀?/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