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影響高二上學期 地理 魯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_第1頁
4.3 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影響高二上學期 地理 魯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_第2頁
4.3 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影響高二上學期 地理 魯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_第3頁
4.3 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影響高二上學期 地理 魯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_第4頁
4.3 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影響高二上學期 地理 魯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影響【課程要求】

運用圖表,分析海—氣相互作用對全球水熱平衡的影響,解釋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對全球氣候和人類活動的影響。阿拉伯半島東面為波斯灣,西面為紅海,兩地夏季氣溫常達30℃以上,而索馬里沿岸一帶的氣溫,最熱季節(jié)一般不到25℃。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表層水溫呈現東暖西冷的分布格局,對大氣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熱力作用,進而影響到其氣壓場。下圖示意8月份印度洋表層水溫分布。(1)波斯灣、紅海與索馬里沿岸夏季氣溫存在著顯著差異,對此現象進行解釋。(6分)(2)簡要描繪赤道以北附近,8月份印度洋由東到西大氣環(huán)流系統(tǒng)的剖面結構。(6分)阿拉伯半島東面為波斯灣,西面為紅海,兩地夏季氣溫常達30℃以上,而索馬里沿岸一帶的氣溫,最熱季節(jié)一般不到25℃。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表層水溫呈現東暖西冷的分布格局,對大氣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熱力作用,進而影響到其氣壓場。下圖示意8月份印度洋表層水溫分布。(1)波斯灣、紅海與索馬里沿岸夏季氣溫存在著顯著差異,對此現象進行解釋。(6分)(1)索馬里沿岸海域比波斯灣、紅海面積廣闊,夏季氣溫受海洋影響大,且索馬里沿岸夏季為寒流,受寒流影響氣溫降低,因此夏季氣溫較低。阿拉伯半島東面為波斯灣,西面為紅海,兩地夏季氣溫常達30℃以上,而索馬里沿岸一帶的氣溫,最熱季節(jié)一般不到25℃。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表層水溫呈現東暖西冷的分布格局,對大氣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熱力作用,進而影響到其氣壓場。下圖示意8月份印度洋表層水溫分布。(2)簡要描繪赤道以北附近,8月份印度洋由東到西大氣環(huán)流系統(tǒng)的剖面結構。(6分)(2)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東側較同緯度西側海洋水溫高,形成上升氣流,西側海洋水溫低,形成下沉氣流,因此形成逆時針旋轉的大氣環(huán)流。海-氣相互作用活動1:讀海—氣相互作用模式圖,并閱讀教材P84-86內容,完成任務。思考:說說海氣之間物質交換的表現及影響。水分交換蒸發(fā)使海水濃縮,使海水溫度降低,鹽度增加,密度增加。降水使海水稀釋,使海水溫度升高,鹽度降低,密度降低。海-氣相互作用活動1:讀?!獨庀嗷プ饔媚J綀D,并閱讀教材P84-86內容,完成任務。思考:說說海氣之間物質交換的表現及影響。氣體交換海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海洋中的藻類也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調節(jié)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減緩其增加速率。(地球之肺)海-氣相互作用活動1:讀?!獨庀嗷プ饔媚J綀D,并閱讀教材P84-86內容,完成任務。思考:說說海氣之間物質交換的表現及影響。固體物質交換陸源物質、火山物質等通過大氣進入海洋,形成海洋沉積物。海水泡沫中的固體物質(如鹽類)也會隨風進入大氣。海-氣相互作用活動1:讀?!獨庀嗷プ饔媚J綀D,并閱讀教材P84-86內容,完成任務。思考:繪制示意圖,總結海氣之間能量交換的表現及影響。海洋吸收太陽輻射儲存熱量為大氣運動提供能量驅使表層海水運動通過風力傳遞動能大氣蒸發(fā)潛熱長波輻射潛熱,是相變潛熱的簡稱,指單位質量的物質在等溫等壓情況下,從一個相變化到另一個相吸收或放出的熱量。這是物體在固、液、氣三相之間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間相互轉變時具有的特點之一。固、液之間的潛熱稱為熔解熱(或凝固熱),液、氣之間的稱為汽化熱(或凝結熱),而固、氣之間的稱為升華熱(或凝華熱)。海-氣相互作用思考:根據下圖說明兩地氣溫的差異,從海氣相互作用角度分析產生氣溫差異的原因(10分),并思考是否還有其他原因。探究長春(44°N)與倫敦(51°N)氣溫差異的成因長春與倫敦的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差異:較長春,倫敦冬季氣溫較高、夏季氣溫較低,氣溫年較差小。原因:①倫敦中緯西風帶,距海近,且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溫影響,

西風從海洋吹來,增溫增濕,夏季海水吸熱、陰雨天氣削弱了夏季高溫,冬季海水放熱,暖流流經,避免了冬季寒冷,受海洋的調節(jié)作用顯著;②長春距海遠,冬季受西北季風影響寒冷干燥,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且受日照時間長,氣溫高。受海洋的影響小。氣候的大陸性與海洋性表現海-氣相互作用思考:根據下圖說明兩地氣溫的差異,從海氣相互作用角度分析產生氣溫差異的原因,并思考是否還有其他原因(4分)。探究長春(44°N)與倫敦(51°N)氣溫差異的成因長春與倫敦的多年平均各月氣溫緯度方面,倫敦緯度更高,熱量更少,夏季氣溫會低于緯度低的長春地區(qū)。同時受地形影響,長春受西北季風影響強烈,導致冬季低溫,而倫敦地勢較平坦開闊,受西風影響更強烈,溫暖濕潤?;顒?:?!獨庀嗷プ饔抿屖顾趾蜔崃吭诓煌貐^(qū)進行傳輸,是維持地球上水分和熱量平衡的基礎。讀圖,完成下列任務。(1)讀“全球水平衡示意圖”,填寫教材P88表格。海洋水收入項

收入數量

支出項

支出數量大氣降水458蒸發(fā)505徑流注入47總計505505陸地水收入項

收入數量

支出項

支出數量大氣降水119蒸發(fā)72

徑流輸出47總計119119(2)比較收入量和支出量,說明收支數據特點及其原因。海洋和陸地總水量收支平衡;原因是海-氣相互作用使得地球上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蒸發(fā)量,總水量基本不變。(3)計算海洋蒸發(fā)量占全球降水量的百分比,說明其意義。海洋蒸發(fā)量占全球降水量的87.5%海洋通過蒸發(fā)向大氣提供水汽,是大氣中水汽的主要來源。海洋是云雨的故鄉(xiāng);海氣相互作用,促進地球水量平衡。(4)總結海洋及海—氣相互作用對全球水量平衡的影響?;顒?:?!獨庀嗷プ饔抿屖顾趾蜔崃吭诓煌貐^(qū)進行傳輸,是維持地球上水分和熱量平衡的基礎。讀圖,完成下列任務?;顒?:?!獨庀嗷プ饔抿屖顾趾蜔崃吭诓煌貐^(qū)進行傳輸,是維持地球上水分和熱量平衡的基礎。讀圖,完成下列任務。北半球海洋熱量收支隨緯度的變化(1)分別描述北半球海洋熱量收入和熱量支出隨緯度變化的特點。(8分)①熱量收入從低緯向高緯遞減;②熱量支出從副熱帶海區(qū)向南北兩側遞減。①從赤道到副熱帶海區(qū),海水熱量收入大于支出,熱量盈余。②副熱帶海區(qū)到高緯海區(qū),海水熱量收入小于支出,熱量虧損。(2)討論低緯海區(qū)水溫不因熱量持續(xù)盈余而持續(xù)增溫、高緯海區(qū)水溫不因熱量持續(xù)虧損而持續(xù)降溫的原因。通過大氣環(huán)流和洋流(海氣相互作用),實現高低緯之間的熱量輸送。海洋是大氣的貯熱器;海氣相互作用,促進全球熱量平衡。收入:太陽輻射支出:蒸發(fā)沃克環(huán)流活動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任務。(1)比較赤道附近太平洋東、西部海面水溫的差異,并分析原因。(6分)沃克環(huán)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溫的東西差異而產生的一種緯圈熱力環(huán)流。(2)結合熱力環(huán)流原理,繪制沃克環(huán)流示意圖。水溫低水溫高①南北赤道暖流,自東向西流動,暖海水在太平洋西部堆積,水溫較高;②太平洋東部流出的海水,靠上升流補充,水溫較低。沃克環(huán)流沃克環(huán)流活動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任務。沃克環(huán)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溫的東西差異而產生的一種緯圈熱力環(huán)流。沃克環(huán)流(3)結合沃克環(huán)流,比較赤道附近太平洋東西兩岸氣候特征的差異。太平洋西岸:盛行上升氣流,氣候濕潤太平洋東岸:盛行下沉氣流,氣候干旱思考:沃克環(huán)流異常,會帶來哪些影響呢?厄爾尼諾現象1.定義: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的海面溫度異常升高,這種現象被稱為厄爾尼諾現象。是太平洋赤道帶大范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產生的一種氣候現象。厄爾尼諾期間的氣候異常2.影響:大洋東岸:降水增多,甚至出現洪澇災害大洋西岸:干燥少雨,甚至出現旱災全球:大氣環(huán)流異常,對全球氣候產生影響沃克環(huán)流:減弱,甚至相反3.厄爾尼諾現象是如何發(fā)生的?多數科學家認為,東南信風減弱可能是引發(fā)厄爾尼諾現象的主要原因。東南信風減弱赤道附近太平洋東岸上升流減弱赤道逆流增強溫暖的海水輸送到東太平洋南美洲西岸的暖流取代寒流形成厄爾尼諾現象南美的暴雨和洪水非洲的干旱印尼的森林大火澳洲的干旱厄爾尼諾現象(西旱東澇)4.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①海洋生態(tài)災變;②導致全球氣候異常的主要原因之一;③農業(yè)減產;④海洋捕魚量減少。拉尼娜現象1.定義:與厄爾尼諾相反的現象,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的海面溫度異常降低的現象。沃克環(huán)流增強太平洋東西岸的溫度差異增大2.拉尼娜現象產生的影響太平洋東岸:旱災加劇----增強的下沉氣流控制而成太平洋西岸:引發(fā)洪澇災害---增強的上升氣流控制而成與厄爾尼諾的關聯性:一般發(fā)生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后思考:拉尼娜現象發(fā)生后,在赤道附近太平洋的東、西兩岸地區(qū),分別會引發(fā)水災還是旱災?為什么?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及我國氣候的影響

1、臺風減少2、南方長江中下游暴雨成災、北方干旱少雨3、暖冬涼夏太平洋西北部海溫偏低,使得海水蒸發(fā)量減少,提供臺風的動力小。夏季風較弱,雨帶偏南。東太平洋地區(qū)的海水溫度會明顯升高,導致大氣環(huán)流格局改變,暖濕的空氣會向東移動,使得我國部分地區(qū)出現暖冬;我國東北地區(qū)冷空氣活動勢力往往加強,導致我國東北夏季氣溫異常偏低。拉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