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先秦諸子散文未命名一、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子路初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笨鬃釉唬骸拔岱谴酥畣栆?,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乎?”子路曰:“學豈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無諫臣則失正,士而無教友則失聽。御狂馬不釋策,操弓不反檠①。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圣受學重問孰不順成毀仁惡士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學”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學之有?”孔子曰:“栝②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保ü?jié)選自《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夫不學而求知,猶愿魚而無網(wǎng)焉,心雖勤而無獲矣;廣博以窮理,猶順風而托焉,體不勞而致遠矣。粉黛至,則西施以加麗,而宿瘤以藏丑;經(jīng)術深,則高才者洞達,鹵鈍者醒悟。文梓干云,而不可名臺榭者,未加班輸之結構也;天然爽朗,而不可謂之君子者,不識大倫之臧否也。欲超千里于終朝,必假追影③之足;欲凌洪波而遐濟,必因艘楫之器;欲見無外而不下堂,必由之乎載籍;欲測淵微而不役神,必得之乎明師。故朱綠所以改素絲,訓誨所以移蒙蔽。披玄云而揚大明,則萬物無所隱其狀矣;舒竹帛而考古今,則天地無所藏其情矣。況于鬼神乎?而況于人事乎?泥涅可令齊堅乎金玉,曲木可攻之以應繩墨,百獸可教之以戰(zhàn)陳,畜牲可習之以進退,沈鱗可動之以聲音,機石可感之以精誠,又況乎含五常而稟最靈者哉!低仰之駟,教之功也;鷙擊之禽,習之馴也。與彼凡馬野鷹,本實一類,此以飾貴,彼以質賤。運行潦而勿輟,必混流乎滄海矣;崇一簣而弗休,必鈞④高乎峻極矣。大川滔瀁,則虬螭群游;日就月將,則德立道備,乃可以正夢乎丘旦,何徒解桎乎困蒙哉!(節(jié)選自《抱樸子·勖學》)[注]①檠:矯正弓弩的器具。②栝:箭末扣弦處。③追影:形容馬行迅疾。④鈞:通“均”,等同。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圣受學重問/孰不順成/毀仁惡士/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學/B.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圣/受學重問/孰不順成/毀仁惡士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學/C.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圣受學重問/孰不順成/毀仁惡士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學/D.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圣/受學重問/孰不順成/毀仁惡士/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學/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宿瘤,指丑女。這可從文中西施因粉黛而更美,“宿瘤”因粉黛可“藏丑”推知。B.班輸,即公輸班,又名魯班。魯班技藝超絕,多有發(fā)明,被尊為建筑工匠的祖師。C.君子,指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和荀子《勸學》中“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中的“君子”含義完全不一樣。D.丘旦,是孔丘、姬旦的并稱。孔丘,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思想家、教育家,“有教無類”是他的教育主張之一。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學習可以使人品行端正,直道而行。文中孔子以“御狂馬不釋策”“操弓不反檠”為喻,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道理。B.學習可以使人揚長補短,日臻完善。文中寫孔子說服子路的理由和西施、宿瘤的對舉,其用意都在體現(xiàn)這一點。C.學習可以使人博識多聞,洞明事理。文中強調:只有學習典籍,才能見聞廣博;只有請教明師,才能有所領悟。D.學習可以使人今非昔比,地位提高。文中通過駟馬鷙禽與凡馬野鷹之間的貴賤變化,突出了學習的這一種作用。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栝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2)運行潦而勿輟,必混流乎滄海矣;崇一簣而弗休,必鈞高乎峻極矣。5.“廣博以窮理,猶順風而托焉,體不勞而致遠矣”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闡述了怎樣的道理?荀子《勸學》一文中,也有相似的用法,請舉出一例?!敬鸢浮?.D2.C3.C4.(1)給箭栝裝上羽毛,將箭頭打磨鋒利,它(箭)射入得不也就更深嗎?(2)使路上的積水不停地流,(它)必然會匯流到大海;使一筐又一筐土不停地堆高,(它)一定能和最高的山等同。5.比喻,闡述了學習要善于借助外物的道理?!拔釃L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答出任意一句即可)【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子的翻譯是:木頭有了墨繩的矯正,就能處理得非常筆直;人若接受他人的勸諫,就能成為圣人。領會知識,重視請教,又有誰不能順利地成功呢?詆毀仁德之人,憎惡賢明之士,就很容易觸犯法律。因此,君子不可以不學習。“木受繩則直”與“人受諫則圣”是對稱結構,中間和前后都要斷開,排除AC;“必近于刑”與“孰不順成”對應,“必近于刑”之間不能斷開,“君子”作下一句的主語,其前斷開,排除B。故選D。2.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能力。C.“含義完全不一樣”錯,兩文中的“君子”的含義是相同的,都指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故選C。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只有”說法不妥,原文“欲見無外而不下堂,必由之乎載籍;欲測淵微而不役神,必得之乎明師”,選項忽略了限制條件“不下堂”和“不役神”。故選C。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得分點:羽,名詞作動詞,裝上羽毛;礪,打磨鋒利;不亦……乎,不也……嗎。(2)得分點:運,使動,使……流動;崇,使……高;峻極,最高的山。5.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時考查對名句名篇的掌握能力?!皬V博以窮理,猶順風而托焉,體不勞而致遠矣”意思是,以廣泛的學習來窮究事理,就像順著風乘坐舟船,身體不用勞累就到達遠方了。把“廣博以窮理”比作“順風而托”,運用了比喻的修辭,二者的共同點是善于借助外物,闡明了學習要善于借助外物的道理。荀子《勸學》一文中,第三段“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主要論述的是善于借助外物的道理,其中運用比喻論證的句子是“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忌我馀e出其中一句即可。參考譯文:(一)子路第一次來見孔子,孔子問道:“你有什么愛好?”子路答道:“我愛好長劍?!笨鬃诱f道:“我并不是問你這個,只是想說憑你的能力,如果能夠努力學習,勤于問道,那么又有誰能比得上你呢?”子路問道:“學問難道還能有益于人嗎?”孔子說道:“仁德的國君如果沒有直言敢諫的大臣,那么治理國家就會失去正道;士人如果沒有敢于教訓自己的朋友,那么他就得不到善意的提醒;駕馭狂奔亂跳的馬,不能放下馬鞭;手中所用的強弓,不能有悖于檠具;木頭有了墨繩的矯正,就能處理得非常筆直;人若接受他人的勸諫,就能成為圣人。領會知識,重視請教,又有誰不能順利地成功呢?詆毀仁德之人,憎惡賢明之士,就很容易觸犯法律。因此,君子不可以不學習?!弊勇氛f道:“南山之上有一種竹子,不用矯正就已非常筆直,砍下這種竹子作為弓箭,可以射入犀皮、獸皮制成的盔甲。由此說來,又有什么學習的必要呢?”孔子說道:“給做好的箭栝裝上箭羽,將箭頭打磨鋒利,這樣不是能射得更深嗎?”子路拜了兩拜,說道:“我恭敬地接受您的教導?!保ǘ┎粚W習而想求得知識,就像希望得到魚但是沒有網(wǎng),內心雖然很迫切但沒有收獲;以廣泛的學習來窮究事理,就像順著風乘坐舟船,身體不用勞累就到達遠方了。有了白粉青黛這些化妝品,西施就更加漂亮,而丑女宿瘤得以藏丑;對經(jīng)典的研究深入,那么才能高的人對事物的理解就會更加透徹,笨拙遲鈍的人也可以醒悟。有紋理的梓木長到云彩那么高,也不能稱之為臺榭,原因在于沒有經(jīng)過公輸班連接構架;天生性格直爽開朗,不能稱它為君子,原因在于不懂基本的倫理道德定義的善惡得失。想在一個早上就走出千里之外,必須借助于能追上自身影子的快馬;想凌駕大浪渡水遠去,必須依靠船和槳這種器具;要想知道得無所不包又不走出屋子,必須從書籍中來;要想探知深沉精微的道理又不耗損精神,必須從明師那里得到。因此,紅色和綠色能改變素絲的顏色,訓誡和教誨能改變愚昧無知者的心靈。太陽沖破黑云施放無盡的光明,那么萬物都不能隱藏它的形狀了;打開書籍史冊考查古代現(xiàn)代的事情,那么天上地下都不能隱藏它的情形了。何況只是鬼神呢?更何況只是人間之事呢?黑色的泥巴可以讓它與金玉一樣堅硬,彎曲的木頭可以加工得合于繩墨,各種野獸可以教給它們排成戰(zhàn)陣,牲畜可以訓練它們前進后退,水中的魚可以用音樂來感動它,機器和石頭可以用真誠的感情感動它,又何況有著仁義禮智信并天生智慧最高的人類呢!駟馬拉車低昂合節(jié),是訓練它們的結果;兇猛攻擊的獵鷹,是反復練習才馴服的。它們和那些一般的馬、野生的鷹,本來實際上是一類,這些馬和鷹憑后來的修整而高貴,而那些凡馬和野鷹因只有先天的本性而低賤。使路上的積水不停地流注,必然會匯流到大海;使一筐土一筐土不停地加高,一定能和極高的山等同。大河滔滔無邊,那么虬龍就會成群地游動;每天有成就,每月有進步,那么道德就可以樹立,修養(yǎng)就可以完備。于是可以安然地夢見孔子和周公了,怎么會只是解除窘迫的束縛呢!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昔趙文王喜劍,歷三年,趙國衰,諸侯謀之。太子悝患之,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莊子弗受,與使者俱往,太子乃與見王。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聞大王喜劍,故以劍見王。”王曰:“子之劍何能禁制?"曰:“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蓖醮髳傊唬骸疤煜聼o敵矣!”莊子曰:“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后之以發(fā),先之以至。愿得試之?!蓖跄诵κ科呷?,得五六人,使奉劍于殿下,乃召莊子。王曰:“今日試使士敦劍?!鼻f子曰:“望之久矣?!蓖踉唬骸胺蜃铀?,長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劍,唯王所用,請先言而后試?!蓖踉唬骸霸嘎勅齽?。”曰:“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蓖踉唬骸疤熳又畡稳纾俊痹唬骸疤熳又畡σ匝嘭G石城為鋒齊岱為鍔包以四夷裹以四時制以五行論以刑德上決浮云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蔽耐趺⑷蛔允В唬骸爸T侯之劍何如?”曰:“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xiāng)。此劍一用,四封之內,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蓖踉唬骸笆酥畡稳纾俊痹唬骸笆酥畡?,蓬頭突鬢垂冠,瞋目而語難。相擊于前,上斬頸領,下決肝肺,無異于斗雞,一旦命已絕矣,無所用于國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臣竊為大王薄之?!蓖跄藸慷系?。宰人上食,王三環(huán)之。莊子曰:“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庇谑俏耐醪怀鰧m三月,劍士皆服斃自處也。(選自《莊子·說劍》,有刪改)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天子之劍/以燕谿石城為鋒齊/岱為鍔/包以四夷/裹以四時/制以五行論/以刑德/上決浮云/下絕地紀B.天子之劍以燕谿/石城為鋒/齊岱為鍔/包以四夷/裹以四時制/以五行論/以刑德/上決浮云/下絕地紀C.天子之劍/以燕谿石城為鋒/齊岱為鍔/包以四夷/裹以四時/制以五行/論以刑德/上決浮云/下絕地紀D.天子之劍/以燕谿石城為鋒/齊岱為鍔包/以四夷裹/以四時制/以五行論/以刑德/上決浮云/下絕地紀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王,謚號,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跡而為之所立的稱號。帝王的謚號一般由禮官議上;臣下的謚號由朝廷賜予。謚號分為官謚和私謚。B.趙國,戰(zhàn)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和齊國、楚國、燕國、韓國、魏國、秦國合稱戰(zhàn)國七雄。C.太子,是古代帝王的法定繼承人的稱謂。太子所居之地稱為“東宮”?!对娊?jīng)·衛(wèi)風·碩人》以東宮指太子,后世沿用。D.莊子,姓莊,名周,古代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是繼老子之后,春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8.下列對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莊子劍術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擊殺一人,奔走千里銳不可當,因此趙文王稱之為“天下無敵”。B.莊子采用比喻、夸張、對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勸諫趙文王。C.莊子說,劍有天子劍、諸侯劍、庶人劍三種,委婉地指出趙文王所好實際是天子之劍,而不是庶人之劍。D.《說劍》這篇文章,主旨是勸說趙文王不要爭斗,反映了莊子清靜無為的思想。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王乃校劍士七日,得五六人,使奉劍于殿下,乃召莊子。(2)此劍一用,四封之內,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10.從莊子對“三劍”的闡述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敬鸢浮?.C7.D8.B9.(1)趙文王于是讓劍士們較量七天,從中挑選出五六個人,讓他們捧著劍在殿堂下(等候),這才召見莊子。(2)這種劍一旦使用,四境之內,沒有不歸服而聽從國君號令的。10.①要擴大眼界。三種劍代表的是三種不同的境界,眼界決定一個人作為的大小。②認清自己的位置?!敖翊笸跤刑熳又欢檬酥畡Γ几`為大王薄之”,莊子認為趙文王的好劍是擺錯了自己的位置?!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C.句意為:天子之劍,拿燕溪的石城山做劍尖,拿齊國的泰山做劍刃;用中原以外的四境來包扎,用四季來圍裹;靠五行來統(tǒng)馭,靠刑律和德教來論斷;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斬斷地紀?!笆菫殇h”,“齊岱為鍔”句式對稱,中間斷開,排除A。“包以四夷”“裹以四時”“制以五行”“論以刑德”四句句式一致,各自獨立成句,排除BD。故選C。7.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D.“春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錯誤。莊子為戰(zhàn)國時期的人物。故選D。8.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因此趙文王稱之為‘天下無敵’”錯誤,根據(jù)原文“曰:‘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悅之,曰:‘天下無敵矣!’”可知趙文王稱贊的是莊子的劍。且莊子并非真的擁有如此高超的劍術,他是為了勸誡趙文王而進行的夸張,以引起趙文王的談話興趣。C.“委婉地指出趙文王所好實際是天子之劍”錯誤,對象錯。由原文“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臣竊為大王薄之”可知,莊子直接指出了趙文王喜好的是庶人之劍。D.“主旨是勸說趙文王不要爭斗”錯誤,主旨是勸說趙文王在其位謀其政,做君主應該做的事情。故選B。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較量;“奉”,捧,拿;“乃”,才。(2)“一”,一旦;“封”,邊境;“賓服”,歸順,服從,“賓”亦為歸順、服從。10.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分析文章相關內容的能力?!坝刑熳觿?,有諸侯劍,有庶人劍”,天子劍可以匡正諸侯,諸侯劍可以安定四方,庶人劍卻是相互爭斗??梢娙N劍的作用和境界各不相同,由此可知,眼界決定一個人作為的大小,要擴大眼界?!敖翊笸跤刑熳又欢檬酥畡Γ几`為大王薄之”,趙王擁有奪取天下的地位卻喜好百姓之劍,這是趙王擺錯了自己的位置,應該鄙棄它??芍藨斦J清自己的位置。參考譯文:從前趙文王喜歡劍術,經(jīng)過三年,趙國日益衰落,各國諸侯紛紛圖謀攻取它。太子悝對此深感憂慮,就派人將千金送給莊子,莊子沒有接受,(莊子)和使者一同前往(面見太子),太子于是和(莊子一道)去拜見趙文王。趙文王說:“你想拿什么來教我?"莊子說:“我聽說大王喜歡劍術,所以拿劍術來參見大王。"趙文王說:“你的劍術如何制服對手呢?"(莊子)說:“我的劍術,十步之內可殺一人,行走千里也不會受有人阻留?!壁w文王非常高興,說:“天下無敵了!”莊子說:“舞劍的人,故意把破綻露出來,用小利引誘對手,然后擊發(fā),反而能占得先機。希望能夠試一試(我的劍法)。”趙文王于是讓劍士們較量七天,從中挑選出五六個人,讓他們捧著劍在殿堂下(等候),這才召見莊子。趙文王說:“今天可讓劍士們跟先生比試劍術了。”莊子說:“我已經(jīng)盼望很久了?!壁w文王說:“您抵御用的寶劍,長短怎么樣?"(莊子)說:“我用的這些劍都可以。然而我有三種劍,任憑大王選用,請(讓我)先說后試。趙文王說:“愿意聽聽你介紹這三種劍?!鼻f子說:“有天子之劍,有諸侯之劍,有百姓之劍?!壁w文王說:“天子之劍怎么樣?"(莊子)說:“天子之劍,拿燕溪的石城山做劍尖,拿齊國的泰山做劍刃;用中原以外的四境來包扎,用四季來圍裹;靠五行來統(tǒng)馭,靠刑律和德教來論斷;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斬斷地紀。這種劍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諸侯,使天下人全都歸服?!壁w文王聽了茫然若有所失,說:“諸侯之劍怎么樣?”(莊子)說:“諸侯之劍,拿智勇之士做劍尖,拿清廉之士做劍刃;對上效法于天而順應日月星辰,對下取法于地而順應四時序列,居中則順和民意而安定四方。這種劍一旦使用,四境之內,沒有不歸服而聽從國君號令的?!壁w文王說:“百姓之劍又怎么樣呢?"(莊子)說:“百姓之劍,全都頭發(fā)蓬亂、鬢毛突出、帽子低垂,瞪大眼睛而且氣喘語塞。在人前相互爭斗刺殺,上能斬斷脖頸,下能剖裂肝肺,跟斗雞沒有什么不同,一旦命盡氣絕,對于國事就什么用處也沒有。如今大王擁有奪取天下的地位卻喜好百姓之劍,我私下認為大王應當鄙薄這種做法?!壁w文王于是牽著莊子來到殿上。廚師獻上食物,趙文王繞著坐席(慚愧地)繞了三圈。莊子說:“大王安坐下來定定心氣,有關劍術之事我已啟奏完畢?!庇谑勤w文王三月不出宮門,劍士們都在自己的住處自刎而死。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①;其樂心感者,其聲啴②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fā)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動。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鄭、衛(wèi)之音,亂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誣上行私而不可止也。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于禮矣。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樂之隆,非極音也;食饗之禮③,非致味也?!肚鍙R》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大饗之禮,尚玄酒而俎腥魚,大羹不和,有遺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選自《禮記?樂記》,有刪改)(注)①噍以殺:噍(jiāo),急促。殺(shài),衰微。②啴(chǎn):寬舒。③食(sì)饗之禮:食禮和饗禮,古代招待賓客及宗廟祭祀之禮。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B.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C.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D.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1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干戚羽旄:干戚,盾和斧,跳武舞時所執(zhí)的道具;羽旄,雉羽和旄牛尾,跳文舞時所執(zhí)的道具。B.禮樂:指禮制和音樂,古代帝王常以禮、樂追求享樂,并以此來維護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C.鄭、衛(wèi)之音:春秋戰(zhàn)國時鄭、衛(wèi)兩國的民間音樂,因不同于正統(tǒng)的雅樂,被斥為亂世之音。D.玄酒:即水。水為玄色,即黑色。上古無酒,以水代之,所以稱祭祀用的水為玄酒。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人心有哀、樂、喜、怒、敬、愛等不同感受,發(fā)出的聲音就有急、緩、散、厲、直、柔等之別。B.聲的產(chǎn)生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發(fā)生了變動,人的思想感情發(fā)生變動是外界事物影響的結果。C.桑間濮上之音屬于亡國之音,它反映了國家政治混亂、百姓不受約束、統(tǒng)治者自私自利。D.審聲才能知音,審音才能知樂,審樂才能懂得政事,因此審聲就能懂得政事。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2)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15.文中是怎樣具體論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的?論述這個道理的目的何在?【答案】11.A12.B13.D14.(1)所以用禮制來引導人們的意志,用音樂來調和人們的聲音,用政令來統(tǒng)一人們的行動,用刑罰來防止人們的奸邪。(2)混亂世道的音,其曲調怨恨而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亂。亡國之音,其曲調哀傷而憂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15.(1)文中先通過道理論證論述了音是人的內心情感的表達。然后舉例子具體論證,講治世之音,亂世之音、亡國之音等與不同的政治形態(tài)存在的內在聯(lián)系。(2)通過了解一個時代的音樂,就可以知道其政治狀況,而利用音樂進行教化,就可以教育人民辨別好壞,回到做人的正道上來?!窘馕觥?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拔锸怪灰病?,“物”是本句的主語,不是上句的賓語,排除B;“故形于聲”,故表示結果,一般位于句首,排除CD。本句譯為:大凡音樂的本初,是由人內心的感動而產(chǎn)生的。人內心的感動,是因為外物的觸發(fā)使其這樣的。受外界事物的影響,人的思想感情產(chǎn)生了變動,就會用“聲”表現(xiàn)出來。聲音相互應和,所以產(chǎn)生變化。變化中有了一定的規(guī)律,稱為音。故選A。12.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能力。B.“禮樂:指禮制和音樂,古代帝王常以禮、樂追求享樂,并以此來維護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說法錯誤。“古代帝王常以禮、樂追求享樂”錯。文中說的是“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故選B。13.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內容的能力。D.“審聲才能知音,審音才能知樂,審樂才能懂得政事,因此審聲就能懂得政事”說法錯誤。審聲是懂得政事的前提,但不能說審聲就能懂得政事。故選D。14.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第一句得分點:“道”,同“導”,引導;“和”,調和;“一”,名詞用作動詞,統(tǒng)一。第二句得分點:“乖”,混亂;“思”,憂郁;“困”,困苦。15.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本的論述思路的梳理的能力以及考查學生理解文意的能力。本題,題干要求“文中是怎樣具體論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的?論述這個道理的目的何在”,本題有兩問,第一問考查的是論述思路的梳理,作答本題時要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jù)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卮鸬谝粏?,首先要找到該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根據(jù)語境分析作者所采用的論證方法。結合“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啴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fā)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可知,文章先通過道理論證闡述了“聲音之道”,即音是人的內心情感的表達;結合“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等例子,從“治世之音”“亂世之音”“亡國之音”等與不同的政治形態(tài)存在的內在聯(lián)論證了“與政通矣”。第二問“論述這個道理的目的何在”,解答本類型題目關鍵是讀懂文言文,善于追本溯源尋依據(jù),抓因求果找理由,此類題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隱蔽的,要求從原文中尋找信息,并將其進行概括組合,形成答案。根據(jù)文意可知,文章最后一句話“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反人道之正也”正是論述目的,將其翻譯概括出來即可,即:通過了解一個時代的音樂,就可以知道其政治狀況,而利用音樂進行教化,就可以教育人民辨別好壞,回到做人的正道上來?!军c睛】考查文言文斷句可以通過找名詞(如人名、地名、名、族名、器物名、動物名、植物名、時間等),找虛詞(如句首語氣詞、句末語氣詞、句首關聯(lián)詞、句首時間詞等),找對話(注意曰、云、言等詞),找修辭(如對偶、反復之類),找固定結構(如“是以”、“以故”等),找對稱句式等方法作為斷句的依據(jù)來正確解答。譯文:音的產(chǎn)生,都是出于人類有能夠產(chǎn)生思想感情的心。人類思想感情的變動,是外界事物影響的結果。受外界事物的影響,人的思想感情產(chǎn)生了變動,就會用“聲”表現(xiàn)出來。不同的聲彼此應和,所以產(chǎn)生變化。把這種變化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表現(xiàn)出來,就稱作“音”。排列這些“音”而且配上樂器演奏,并手持干、戚、羽、旄跳舞,就稱作“樂”。樂,是從音產(chǎn)生的,其根源在于人心對外界事物的感受。所以,人心有了悲哀的感受,發(fā)出的聲音就急促而衰微;人心有了快樂的感受,發(fā)出的聲音就寬舒而舒緩;人心有了喜悅的感受,發(fā)出的聲音就開朗而自由;人心有了憤怒的感受,發(fā)出的聲音就粗暴而嚴厲;人心有了崇敬的感受,發(fā)出的聲音就剛直而廉正;人心有了愛慕的感受,發(fā)出的聲音就溫和而柔順。這六種聲音,并非人的內心原來就有,而是人的內心受到外界事物影響才產(chǎn)生的,因此前代先王對于能夠影響人心的外界事物十分慎重。所以用禮制來引導人們的意志,用音樂來調和人們的聲音,用政令來統(tǒng)一人們的行動,用刑罰來防止人們的奸邪。禮制、音樂、刑罰、政令,它們的終極目標是一樣的,就是用來統(tǒng)一民心而實現(xiàn)天下大治。音,皆出于人心。感情激蕩于心,所以就表現(xiàn)為聲。把聲組成一定形式的曲調,就叫音。所以太平盛世的音,其曲調安詳而歡樂,反映了政治的和諧?;靵y世道的音,其曲調怨恨而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亂。亡國之音,其曲調哀傷而憂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聲音的道理,和政治是相通的。鄭、衛(wèi)兩地的音樂,屬于亂世之音,接近于慢音了。桑間濮上的音樂,屬于亡國之音,它象征著政教散亂,人民放縱,臣子犯上欺下、圖謀私利而無法遏止。音,都是出于人心。樂,則是與社會倫理相通的。所以懂得聲而不懂得音的,那是禽獸;懂得音而不慢得樂的,那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懂得樂。所以君子才能通過辨別聲進而慢得音,通過辨別音進而懂得樂,通過辨別樂進而懂得政事,于是就有了一整套的治國方法。所以,對于不懂得聲的人,就沒法和他再進一步談音:對于不慢得音的人,就沒法和他再進一步談樂。懂得樂的人也就近乎慢得禮了。禮、樂都能夠懂得,那就叫有德。德,就是得到的意思。所以,無論多么隆重的樂,并不是為了極盡聽覺上的享受;無論多么盛大的食饗之禮,并不是為了極盡味覺上的享受。演奏《清廟》所用的瑟,上面是朱色絲弦,下邊是稀疏的孔,一個人領頭唱,三個人應和詠嘆,形式簡樸卻余音裊裊。又如大饗之禮,以水代酒且放在前列,盤子里放的是生肉生魚,肉汁也不加任何調料,食物簡單卻余味無窮。由此看來,先王制禮作樂,其目的并不是要滿足人們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要教育人民辨別好壞,回到做人的正道上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公孟子謂子墨子曰:“君子共已①以待,問焉則言,不問焉則止。譬若鐘然,扣則鳴,不扣則不鳴?!弊幽釉唬骸笆茄杂腥镅?,子乃今知其一身也,又未知其所謂也。若大人行淫暴于國家,進而諫,則謂之不遜;因左右而獻諫,則謂之言議。此君子之所疑惑也。若大人為政,將因于國家之難,譬若機之將發(fā)也然,君子之必以諫,然而大人之利,若此者,雖不扣必鳴者也。若大人舉不義之異行,雖得大巧之經(jīng),可行于軍旅之事,欲攻伐無罪之國,有之也,君得之,則必用之矣。以廣辟土地著②稅貨財出必見辱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是兩不利也若此者,雖不扣必鳴者也。且子曰:‘君子共已待,問焉則言,不問焉則止。譬若鐘然,扣則鳴,不扣則不鳴?!裎从锌?,子而言,是子之謂不扣而鳴邪?是子之所謂非君子邪?”公孟子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見子墨子曰:“君子服然后行乎?其行然后服乎?”子墨子曰:“行不在服。”公孟子曰:“何以知其然也?”子墨子曰:“昔者,齊桓公高冠博帶,金劍木盾,以治其國,其國治。昔者,晉文公大布之衣,牂羊之裘,韋以帶劍,以治其國,其國治。昔者,楚莊王鮮冠組纓,縫衣博袍,以治其國,其國治。昔者,越王勾踐剪發(fā)文身,以治其國,其國治。此四君者,其服不同,其行猶一也。翟以是知行之不在服也。”公孟子曰:“善!吾聞之曰‘宿善③者不祥’,請舍忽,易章甫,復見夫子可乎?”子墨子曰:“請因以相見也。若必將舍忽、易章甫,而后相見,然則行果在服也?!保ü?jié)選自《墨子?公孟》[注]①共己:同“拱己”,自己拱著手。②著:應為“藉”,聚斂。③宿普:把該做的好事壓下來不去施。行。1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以廣辟土地/著稅貨財/出必見辱/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是兩不利也/B.以廣辟土地著稅/貨財出/必見辱/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是兩不利也/C.以廣辟土地著稅/貨財出/必見辱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是兩不利也/D.以廣辟土地/著稅貨財/出必見辱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是兩不利也/1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子,此處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與“子墨子”的前一個“子”意思是一樣的。B.鐘,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佛教傳人中國后,鐘演變?yōu)閳髸r、集眾之用的響器。C.章甫,古代的一種禮帽。公西華曾說愿意戴著它做諸侯朝見天子時的司儀官。D.高冠博帶。指頭戴高大的帽子,腰系寬闊的衣帶,這是舊時儒者的裝束。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墨子首先分析了公孟子不主張主動進諫的心理。如果王公大人在國內做淫暴的事,君子主動進諫,就會被指責為不恭敬或私下議論。B.墨子不同意公孟子的君子只有問才說的觀點。墨子認為當國君施政使得國家將有大難發(fā)生、攻打無罪國家做不義之事的時候,君子必須進諫。C.墨子反駁公孟子,從公孟子的類比入手:公孟子把君子比作鐘,扣則鳴,不扣則不鳴,可是現(xiàn)在公孟子沒扣卻鳴,從而得出了公孟子不是君子的結論。D.墨子以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和勾踐四位國君為例,在服飾上,他們都非常講究,但都把國家治理得很好,所以成功在于行事而非服飾上。1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今未有扣,子而言,是子之謂不扣而鳴邪?(2)若必將舍忽、易章甫,而后相見,然則行果在服也。20.公孟子認為君子只有問時才說的原因是什么?公孟子這種思想的本質是什么?【答案】16.A17.A18.D19.(1)現(xiàn)在沒有問你,你卻說話了,這豈不是所說的不敲就響了嗎?(2)如果一定要放下笏板、換掉禮帽,然后才見我,那么行事的成敗果真在于服飾了。20.①在墨子看來,公孟子之所以認為君子只有問時才說,是因為如果王公大人在國內做荒淫殘暴的事,入朝進諫,就會說你不恭順;通過左右的人去進諫,就會說你私下議論,這時君子感到疑惑(不敢講話)。如果問再說,就會避免這種情況出現(xiàn)。②公孟子這種思想的本質是明哲保身,是只考慮自身利益的非君子行為?!痉治觥?6.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以廣辟土地,著稅貨財”意思是“用來擴大領土,聚斂貨物、錢財”?!巴恋亍薄柏涁敗倍际敲~,作為前面動詞的賓語,故“土地”和“著稅”之間必須斷開,排除BC。“攻者”和“所攻者”之間構成并列關系,“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意思是“對被攻伐者不利,對攻伐者也不利”,因此在“而”之前,必須斷開。排除D。句意:用來擴大領土,聚斂貨物、錢財,這樣出戰(zhàn)就一定要受到屈辱,對被攻伐者不利,對攻伐者也不利,這是對兩方面都不利的事。故選A。17.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A.“與‘子墨子’的前一個‘子’意思是一樣的”,理解錯誤。子墨子,就是墨子,第一個“子”,冠諸姓氏之前,是明示“墨子”為“師”,因為墨子一書是其弟子,所記第二個“子”就是像孔子、老子中的“子”一樣,是對人的尊稱。故選A。1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標準化與標準編寫》課件
-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第一節(jié)植物的生殖教學課件
- 七年級寫作專題作文如何選材課件
- 單位管理制度匯編大合集【職員管理】
- 單位管理制度合并匯編【人力資源管理】
- 單位管理制度呈現(xiàn)匯編員工管理十篇
- 《電腦常識賽宣講》課件
- 《容積和容積單位》課件
- 《產(chǎn)品開發(fā)管理V》課件
- 三角形的初步認識課件
- 醫(yī)院眼科醫(yī)院雷火灸操作評分標準
- 二年級口算題卡
- 畢業(yè)設計工程造價預算書
- 幼兒園課件-神奇的中草藥
- 起重機零配件(易損件)清單
- 錐坡工程量計算
- 植物園設計規(guī)范
- 北京保險中介行業(yè)營銷員增員及流動自律公約
- 深圳市建設工程施工圍擋圖集(試行版_下半部分).pdf
- 熱水器3c安全試驗報告及第三方檢測報告dsf65mx ts tx ws wx ys yx ms
- 南洋電工GSB1A型16錠高速編織機使用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