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讀書:目的和前提》課件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B/3D/wKhkGWcmqyeAfVN2AADVdz1fmJs974.jpg)
![第13課《讀書:目的和前提》課件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B/3D/wKhkGWcmqyeAfVN2AADVdz1fmJs9742.jpg)
![第13課《讀書:目的和前提》課件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B/3D/wKhkGWcmqyeAfVN2AADVdz1fmJs9743.jpg)
![第13課《讀書:目的和前提》課件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B/3D/wKhkGWcmqyeAfVN2AADVdz1fmJs9744.jpg)
![第13課《讀書:目的和前提》課件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0B/3D/wKhkGWcmqyeAfVN2AADVdz1fmJs97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讀書:目的和前提黑塞(1877—1962),作家、詩人。生于德國,1923年入瑞士籍。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的小說充滿了彷徨、孤獨、感傷、夢幻以及對理想的渴望的浪漫主義氣息。黑塞不僅對中國詩歌十分著迷,而且對中國哲學特別是老莊自然觀頗有研究。中國的道家思想對黑塞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及其創(chuàng)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代表作品有《彼得·卡門青》《德米安》《荒原狼》和《玻璃球游戲》。任務驅動一閱覽資料·認識作者黑塞為了“說清楚富有個性地、生動熱情地與書籍打交道大概是個什么情況”,他將自己“迷戀閱讀的一些情形”寫了出來。請寫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也說一說你的讀書經歷。參考答案:閱讀魯迅的書,有種厚重立體的感覺,也可能我的骨子里正需要一種像魯迅所具有的硬漢子精神。憂郁的性情中,時時帶點孤獨寡歡的情愫。我在曲園圖書館讀書,永遠是旁若無人的那種樣子,一個上午或下午能讀好多東西,記錄下來的筆記漸漸多起來,卡片最終也有了厚厚一大堆。當初冬的陽光暖融融地斜射在萃花園中的石椅上時,我靜靜地享受著書帶來的那種美妙的感受。我與魯迅同喜同悲,生命幾乎融在一起,沒有人能打擾我讀書的雅趣。我躲在花園的闃寂無人的一角,恬靜地浸潤在書籍所散發(fā)出的淡淡墨香里面。任務驅動二深思精析·走進時代1912年黑塞定居瑞士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便爆發(fā)了。戰(zhàn)爭無疑是毀滅人性的。這使得黑塞深深地陷入了對人性的思考和探討中,因此他寫下了一系列探討人性的作品。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杰作。在文中作者認為讀書是獲得教養(yǎng)的主要途徑,贊美了讀書的作用,勸說人們要用心研讀經典作品,在書籍中發(fā)現(xiàn)世界、認識社會、完善自我修養(yǎng)。任務驅動一概括文本思想內容學習策略:概括文本思想內容首先要理清文本結構,其次要找出文本中的關鍵詞句,把握文章整體意義和表達的主旨,進而理解文本的具體內容。1.黑塞認為應如何獲得“真正的教養(yǎng)”?參考答案:要想獲得“真正的教養(yǎng)”,可以走不同的道路,但其中最為重要的途徑,那就是研讀世界文學,逐漸熟悉掌握各國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們在作品中留給我們的思想、經驗和理想的巨大財富。通過讀偉大的作品,來豐盈我們的內心,使人生變得越來越充實、高尚,越來越有意義。2.黑塞為什么提出獲得教養(yǎng)必須以個性或人格的追求為前提?參考答案:①現(xiàn)實狀況不容樂觀。生活中存在著許多誘惑,存在著輕視讀書的現(xiàn)象,而即使是熱愛學習的人,對讀書的作用也會有誤解。一些人對閱讀杰作不愿意花力氣,下功夫。②以個性或人格的追求為前提獲得教養(yǎng)是解決現(xiàn)實狀況的一條有效途徑。讀書人自己必須有獲得教養(yǎng)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個性的追求。如果人沒有人格,沒有個性,那么他的閱讀也未必能獲得教養(yǎng)。③作者的這一見解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思想。2.黑塞為什么提出獲得教養(yǎng)必須以個性或人格的追求為前提?參考答案:①現(xiàn)實狀況不容樂觀。生活中存在著許多誘惑,存在著輕視讀書的現(xiàn)象,而即使是熱愛學習的人,對讀書的作用也會有誤解。一些人對閱讀杰作不愿意花力氣,下功夫。②以個性或人格的追求為前提獲得教養(yǎng)是解決現(xiàn)實狀況的一條有效途徑。讀書人自己必須有獲得教養(yǎng)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個性的追求。如果人沒有人格,沒有個性,那么他的閱讀也未必能獲得教養(yǎng)。③作者的這一見解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任務驅動二理解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學習策略:黑塞從切身體會出發(fā),思考讀書的意義;黑塞讀中國古代論著的感受,以及他關于修養(yǎng)不追求具體目的、流行讀物不能取代經典的看法。這些都發(fā)人深思,閱讀時要注意體會文章顯示睿智思考的語句含意。任務驅動二理解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學習策略:黑塞從切身體會出發(fā),思考讀書的意義;黑塞讀中國古代論著的感受,以及他關于修養(yǎng)不追求具體目的、流行讀物不能取代經典的看法。這些都發(fā)人深思,閱讀時要注意體會文章顯示睿智思考的語句含意。3.作者批評了“當今之世”對讀書的哪些錯誤看法?參考答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為數(shù)不少的年輕人覺得埋頭讀書不值得,他們一方面覺得人生短促,另一方面卻又擠出時間去泡咖啡館,在舞池中消磨許多時光。文中用反問句的形式,表達出對這些年輕人的強烈批評之意,號召大家傾心向書,從讀杰作中獲得生活的意義。4.黑塞說“真正的修養(yǎng)不追求任何具體目的”,又說教養(yǎng)就是對精神和心靈完善的追求,這兩句話是否矛盾?參考答案:并不矛盾。在這里“教養(yǎng)”和“修養(yǎng)”的內涵是交叉的。真正的修養(yǎng)不存在功利的企圖,正是為了“精神和心靈的自我完善”,而“具體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說的提高某種能力和本領。從人的生存來講,本領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畢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養(yǎng)或教養(yǎng)是生存的境界。任務驅動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學習策略:在具體的語境中分析句子的含意和作用,包括分析句子的表層含意、深層含意,體味句子的言外之意,理解句子的表達作用,分析使用了一定的修辭手法或具有一定句式的句子的表達意圖,以及對抽象的句子進行闡發(fā)或使之具體化等。5.你怎樣理解“不錯,讀得太多可能有害,書籍可能成為生活的競爭對手”這句話?參考答案:如果讀書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只獲得了僵死的知識,沒有獲得鮮活的意識和理解,那么就不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反而與讀書的目的背道而馳,成了死讀書讀死書,這樣的讀書是有害的,例如孔乙己、范進等。5.你怎樣理解“不錯,讀得太多可能有害,書籍可能成為生活的競爭對手”這句話?參考答案:如果讀書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只獲得了僵死的知識,沒有獲得鮮活的意識和理解,那么就不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反而與讀書的目的背道而馳,成了死讀書讀死書,這樣的讀書是有害的,例如孔乙己、范進等。6.最后一句“我們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價值,才會發(fā)現(xiàn)杰作的真正價值”有什么樣的深刻含意?參考答案:這句話闡述的是閱讀的態(tài)度。閱讀杰作,特別是讀那些有久遠影響、有世界聲譽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莊重之感。如果沒有一種敬重之心,是難以體會杰作的偉大的。論證需深刻,結構須嚴謹論述類文章首先要求主題鮮明,觀點明確,要有獨特的思想和敏銳的見解;其次強調論證要深刻,有一定的思辨性,邏輯性強,結構嚴謹。真正的修養(yǎng)不追求任何具體目的,一如所有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力,本身便有意義。對于教養(yǎng)也即精神和心靈完善的追求,并非是朝向某些狹隘目標的艱難跋涉………………當今之世,對書籍已經有些輕視了。為數(shù)甚多的年輕人,似乎覺得舍棄愉快的生活而埋頭讀書,是既可笑又不值得……我們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價值,才會發(fā)現(xiàn)杰作的真正價值。賞析:文章開門見山,提出問題,同時指出獲得修養(yǎng)是一個努力的過程,修養(yǎng)無功利目的,讀書是終生任務。這樣為后文的論述做下鋪墊,緊接著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提出本文的中心論點——讀書是獲得教養(yǎng)的最重要途徑之一。三、四、五自然段緊扣論點,穿針引線,提出獲得教養(yǎng)必須以個性或人格的追求為前提,指出讀書是心靈的追求,這個追求必須有對文明的熱愛,對知識的敬重。議論要做到深刻,其中重要的一點是要掌握并運用好論證的結構。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是:引論(提出問題)、本論(分析問題)、結論(解決問題),但不是所有的議論文都是這樣的格式,為了能夠充分說明論點,議論文又演化出多種結構方式,如并列式、遞進式、總分式、對比式等。1.并列式。這種結構方式的特點是幾個層次、段落之間的關系是并行的。2.遞進式。文章的各部分或層次之間是層層深入、步步推進的關系,各層的前后順序有嚴格的要求,不能隨便變動。層次之間的關系往往由淺入深。3.總分式。是指論證的層次之間是總說和分說的關系,總分式包括三種:總分、分總、總分總??偡质嚼锓质龈黜椧话愣际遣⒘械?。4.對比式。在論證過程中,把兩種事物或意思加以對比,或者用一種事物或意思來比照另一種事物或意思,就是對比式。請圍繞“堅韌的力量”寫一段條理清楚、議論深刻的文字,250字左右。參考答案:古人云:“固而不柔,脆也。柔而不固,弱也。柔而固,韌也?!笨v觀古今中外,大凡要獲得發(fā)展、成功,要有所建樹,無不經過“柔而固”的努力,都閃爍著韌的光彩。鐵杵磨針、愚公移山記載了韌的傳說,黃河入海、長江東去留下了韌的足跡,水滴石穿、蜜蜂釀蜜展示了韌的現(xiàn)實。王羲之用練字染黑池水之韌,終成一代書法大家;馬克思為尋求真理,用在大英博物館的水泥地上留下的深深足跡之韌,終成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達爾文因鄙棄上帝創(chuàng)造萬物的謬論,而身受圍攻,他在韌性的斗爭中,終于成為一名科學家。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韌是發(fā)展的動力,是成功的基石。一、語言基礎鞏固練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獲得真正的教養(yǎng)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研讀世界文學,就是逐漸地熟悉掌握各國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或是他們在作品中留給我們的思想、經驗和理想的巨大財富。B.對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會使你感到滿足和幸?!粌H是因為獲得了僵死的知識,而是有了鮮活的意識和理解。課內練C
C.書讀得太多可能有害,書籍可能成為生活的競爭對手。但盡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對任何人傾心于書。讓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己能夠理解和喜愛的作品開始閱讀吧!D.對于我們來說,問題不僅在于盡可能地多讀、多知道,而且在于自由地選擇我們個人閑暇時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領略人類所思、所求的廣闊和豐盈。解析:
A項,“或”應改為“尤其”;B項,應將“不僅是”改為“不是”;D項,“不僅在于……而且在于”應改為“不在于……而在于”。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痪涫?(
)有些傳統(tǒng)文化的確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如果不做改變,人們會覺得它游離于生活之外,高山仰止,桎梏在書本中、書店里。換言之,傳統(tǒng)文化需要現(xiàn)代載體,賦予其更多現(xiàn)代的意義與內涵。____________,讓人們在生活中親近傳統(tǒng),讓傳統(tǒng)成為一種認同,一種精神給養(yǎng)。A.借鑒古典智慧,解決當今的難題,因為讀史能通心B.解決當今難題,必須讀史通心,借鑒古典智慧C.讀史通心,借鑒古典智慧,解決當今的難題D.通過讀史通心,借鑒古典智慧,解決當今的難題C
解析:根據(jù)語境,后文說“讓人們在生活中親近傳統(tǒng),讓傳統(tǒng)成為一種認同,一種精神給養(yǎng)”,可見前面應是說可以達到這一結果的方式或方法;讓“傳統(tǒng)”成為一種“認同”,一種“精神給養(yǎng)”,這是古典智慧解決現(xiàn)代問題的結果,空格處的內容應與之相關。先說“讀史通心”,這是大前提,然后才能“借鑒古典智慧”,最終“解決當今的難題”,而后面的句子就是“解決當今難題”的結果。A項,“借鑒古典智慧,解決當今的難題,因為讀史能通心”,選項把“讀史能通心”放在后面,不如“解決當今的難題”與后文連接更自然;B項,先從“解決難題”入手,然后談做法,這與橫線后面的內容不連貫;D項,“通過讀史通心”濫用介詞“通過”,與后文“讓”連用,缺失主語。3.在“世界讀書日”里,某中學學生會為了提倡閱讀國學經典,舉辦了國學經典《論語》讀書報告會,請你為報告會確定一個主題,然后為主持人寫一則報告會開場白。要求緊扣主題,表達得體,有文采,不必寫稱呼語、問候語。報告會主題10個字以內,報告會開場白40~60個字。參考答案:①主題:品味經典,完善自我(或“品讀《論語》,修身育德”)②開場白:誦讀經典,“學而時習之”,讓我們的生命不再單薄,讓我們的內心充滿智慧和力量。讓我們在和《論語》的對話中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傳承文化。二、課內閱讀理解練閱讀課文《讀書:目的和前提》,完成5~8題。5.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真正的修養(yǎng)強調精神和心靈的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義正確認識過去,以大無畏的精神迎接未來。B.獲得真正的教養(yǎng)可以走不同的道路,但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是研讀世界文學,即完全掌握各國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C.讀書問題不在于數(shù)量,而在于選擇能在閑暇時沉浸其中的杰作,從中獲得生活的意義,使人生充實、高尚,更有價值。D.作者認為,獲得教養(yǎng)必須以個性或人格作為前提,并具體指出“個性或人格”就是愛的閱讀、對知識的敬重、心的教養(yǎng)。解析:“完全掌握各國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偷換概念,原文是“逐漸地熟悉掌握各國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B
6.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在第1段中用體育類比教養(yǎng),以說明“真正的教養(yǎng)”不追求某些狹隘的目標。B.文章指出“獲得教養(yǎng)”的前提是有可教養(yǎng)的客體,否則,教養(yǎng)在一定意義上便落空。C.文章闡述事理,既有理性的思考,也富有感染力;既善于雄辯,也善于娓娓道來。D.文章鼓勵大家研讀世界文學,提高自身教養(yǎng),主要論證方法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解析:文章主要論證方法有道理論證和對比論證。D
7.《讀書:目的和前提》的作者說:“教養(yǎng)得有一個可教養(yǎng)的客體作前提,那就是個性或人格?!睘槭裁赐ㄟ^讀書獲取教養(yǎng)要和“個性”“人格”聯(lián)系在一起?解析:從人格和個性對獲得教養(yǎng)的重要性這個角度來考慮作答。參考答案:作者所說的“教養(yǎng)得有一個可教養(yǎng)的客體作前提”,通俗地說,就是讀書人自己必須有獲得教養(yǎng)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個性追求。如果一個人沒有人格,沒有個性,他的閱讀也未必能獲得教養(yǎng)。8.黑塞所說的“世界文學”有怎樣的內涵?解析:抓住文中關鍵詞句,從研讀世界文學的作用和重要性來分析。參考答案:黑塞認為獲得教養(yǎng)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是“研讀世界文學”,他在具體解說的時候,認為我們要“逐漸地熟悉掌握各國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們在作品中留給我們的思想、經驗和理想的巨大財富”。這里的“世界文學”就是指各國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他們的每一部杰作,只要你深入去理解,都會使你感到滿足和幸福,都能使你領略到人類所思、所求的廣闊和豐盈。一、課外閱讀拓展練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題。材料一:寫一本小說不容易,讀一本小說也不容易。平常人讀小說,往往以為既是“小”說,必無關宏旨,所以就隨便一看,看完了順手一扔,有無心得,全不過問。這個態(tài)度,據(jù)我看來,是不大對的。小說之所以能夠存在,并不是完全因為它“小”而易讀,可供消遣。課外拓展提升練反之,它之所以能夠存在,正因為它有它特具的作用,不是別的文體所能替代的。小說是講人生經驗的。我們讀了小說,才會明白人間,才會知道處身涉世的道理。哲學能教咱們“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說說得那么有趣,那么親切,那么動人。因為哲學板著面孔說話,而小說則生龍活虎地去描寫,使人產生興趣,因而也就不知不覺地發(fā)生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歷史也寫人間,似乎與小說相同??墒?,一般來說,歷史往往缺乏文藝性,使人念了頭疼;即使含有文藝性,也不能像小說那樣圓滿生動,活靈活現(xiàn)。歷史可以近乎小說,但代替不了小說。世間恐怕只有小說能原原本本地描畫人世生活,并且能暗示出人生意義。就是戲劇也沒有這么大的本事,因為戲劇須擺到舞臺上去,而舞臺的限制往往讓劇本不能像小說那樣自由描畫。于此,我們知道了,小說是在書籍里另成一格,它不是僅供我們念著“玩”的。讀小說,第一能讓我們得到益處的,便是小說的文字。世界上雖然也有文字不甚好的偉大小說,但是一般來說,好的小說大多是有好文字的。所以,我們讀小說時,不應只注意它的內容,也須學習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復雜的物態(tài)心態(tài)來;看它怎樣用最恰當?shù)奈淖?,把人情物狀一下子形容出來,使其活生生地立在我們眼前。況且一部小說,有景有人有對話,千狀萬態(tài),包羅萬象,更使我們心寬眼亮,多見多聞;假若我們細心去讀的話,它簡直就是一部最豐富的最好的模范文。文字以外,我們該注意的是小說的內容。要斷定一本小說內容的好壞,頗不容易,因為世間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為小說的材料,實在不容易分別好壞。不過,我們可以這樣來決定:關心社會的便好,不關心社會的便壞。這似乎是說,要看作者的態(tài)度如何了。同一件事,在甲作家手里便當作一個社會問題而提出,在乙作家手里或者就當作一件好玩的事來說。前者的態(tài)度嚴肅,關切人生;后者的態(tài)度隨便,不關切人生。那么,前者就給我們一些知識,一點教訓,所以好;后者只是供我們消遣,白費了我們的光陰,所以不好。一部好的小說,必是真有得說,真值得說;它決不求助于小小的技巧來支撐門面。作者要怎樣說,自然有個打算,但是這個打算絕不是把故事拉得長長的,好多賺幾個錢。所以,我們讀一本小說,絕不該以內容與穿插的驚奇與否去定好壞,而是要以作者處理內容的態(tài)度和怎樣謀篇布局去定好壞。假若我們能這樣去讀小說,則小說一定不是只供消遣的東西,而是對我們的為人處世和文學修養(yǎng)都大有裨益。(摘編自老舍《怎樣讀小說》有刪改)材料二:《中華讀書報》記者舒晉瑜在北京專訪《小說課》作者畢飛宇。舒晉瑜:您以經典的標準選擇篇目,《小說課》除汪曾祺的作品外幾乎沒有當代作品,僅僅是篇幅和時間的限制,還是另有原因?您怎么看待當代作品和經典之間的距離?畢飛宇:當代作品講得少是因為我缺少自信。講過世的作家的作品相對來講更安全,如果我講余華,他也許會告訴我,他可沒那個意思,那我的臉還要不要?——這是玩笑了。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當代文學里有非常好的作品,但它到底有沒有可能成為經典,我們都不知道。經典的產生過程極其詭異,它需要內部因素,外部的條件也得具備,有些時候一部經典作品的產生可能是歷史給這個作家、這個作品帶來了特別的機遇。就作品本身而言,我認為當代文學已經產生了不少的杰作,許多作品的品相比現(xiàn)代文學的經典甚至更好,但是,當代文學的體量太大了,經典是一間小屋,它究竟能放多少東西呢?沒有人知道。舒晉瑜:在不斷重讀的過程中,您對經典作品有重新的認識和理解嗎?畢飛宇:我不記得是誰說的了,經典就是可以反復閱讀的東西,千真萬確。魯迅的代表作我不知道讀了多少遍了,現(xiàn)在再讀,還是有新的發(fā)現(xiàn),還是能帶來審美上的震撼。我對王彬彬教授說,魯迅的小說確實是太好了。過去我們過分在意魯迅的思想。而實際上,這個作家的文本意識特別強。我現(xiàn)在是這樣看待經典重讀這件事的,它在骨子里有一個年紀的問題。我們讀經典的時候往往很年輕,二十來歲,可是,寫經典的作家已經很成熟了,這個年齡落差就會帶來一個問題,閱讀的理解力達不到寫作的理解力,我們沒有對話的能力。等我們也到了一定的年紀,我們的理解力長進了,這時候再讀,就有了對話的資格。這個時候你對許多字句甚至是標點符號就會有新的感受。舒晉瑜:平時的閱讀中,所有喜歡的經典作品您都這么翻來覆去地對比著看嗎?包括不同版本的同部作品?畢飛宇:我閱讀經典小說,基本不能用“閱讀”這個詞,對我來說這個詞太正式,其實我把玩的心更多,有點像玩古玩。我不玩古玩,我就把經典當作了古玩,很省錢的。我的重點不在看,而在摩挲,把寶物放在手上一遍又一遍的。我讀經典是這樣的心態(tài),非??鞓沸腋?,我就是喜歡,我覺得這是最好的閱讀方式。舒晉瑜:我無法想象您如何把玩一部作品。畢飛宇:我看小說,有時候一頁紙可能花半個小時,等我把這一頁翻過去,才明白過來,我的眼睛里并沒有小說,我早就沿著小說的場景岔出去了,沿著作家的描寫對象按照自己的想象“飛”出去了。舒晉瑜:您覺得自己是什么樣的人?畢飛宇:你也不是外人,那我就說了,很不靠譜,斜著生,歪著長,如果風調雨順,我也可以結幾個果子,好不好吃不關我的事。舒晉瑜:《小說課》中的內容,跨度有多大?畢飛宇:比較大。我的好友龐余亮替我算過了,從《水滸》到汪曾祺,六百年。(摘編自《畢飛宇談怎樣讀小說》,有刪改)9.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老舍認為我們只有讀小說,才會明白人間,才會知道處身涉世的道理,讀哲學、歷史、戲劇等作品做不到這一點。B.老舍認為分析一部小說內容的好壞,應主要從作者在作品中對社會人生和事件的態(tài)度的角度入手。C.畢飛宇認為經典作品需要反復閱讀,隨著閱歷的豐富、理解力的長進,讀者會具備與作者對話的能力,不斷有新發(fā)現(xiàn)、新感受。D.“很省錢的”“很不靠譜,斜著生,歪著長”“我的好友龐余亮替我算過了”等表現(xiàn)了畢飛宇語言樸實幽默,使得訪談氣氛更加融洽。A
解析:A項,“只有讀小說,才會明白人間,才會知道處身涉世的道理,讀哲學、歷史、戲劇等作品做不到這一點”說法絕對,原文“哲學能教咱們‘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說說得那么有趣,那么親切,那么動人”“歷史往往缺乏文藝性,使人念了頭疼;即使含有文藝性,也不能像小說那樣圓滿生動,活靈活現(xiàn)。歷史可以近乎小說,但代替不了小說”強調的是哲學和歷史也能讓人明白人間,知道處身涉世的道理,只是它們不如小說那么形象、有趣。10.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老舍認為能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復雜的物態(tài)心態(tài),最恰當?shù)奈淖中稳萑饲槲餇畹男≌f,才是讓我們受益匪淺的最好的小說。B.老舍認為讀小說時,只要我們關注作者處理內容的態(tài)度和謀篇布局的方法,就一定能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提高文學修養(yǎng)。C.畢飛宇認為當代文學的諸多優(yōu)秀作品不確定能否成為經典,這是他缺少自信而在《小說課》中講得少的重要原因。D.舒晉瑜運用“追問”,從“不斷重讀”到“翻來覆去地對比著看”再到“如何把玩一部作品”,及時抓住新亮點,拓深、拓廣訪談內容。D
解析:
A項,“能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復雜的物態(tài)心態(tài),最恰當?shù)奈淖中稳萑饲槲餇畹男≌f,才是讓我們受益匪淺的最好的小說”錯誤,原文“我們讀小說時,不應只注意它的內容,也須學習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復雜的物態(tài)心態(tài)來,看它怎樣用最恰當?shù)奈淖?,把人情物狀一下子形容出來”是就讀小說應該注重讀什么內容而言,并沒有說什么是最好的小說。B項,“只要我們……就一定能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說法絕對,原文“我們讀一本小說,絕不該以內容與穿插的驚奇與否去定好壞,而是要以作者處理內容的態(tài)度和怎樣謀篇布局去定好壞”說的是讀小說評價好壞的標準。C項,“這是他缺少自信”錯,“當代作品講得少是因為我缺少自信”只是他的自謙之說。11.根據(jù)材料二的內容,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本次訪談核心話題的一項是 (
)A.您怎么看待當代作品和經典之間的距離?B.在不斷重讀的過程中,您對經典作品有重新的認識和理解嗎?C.平時的閱讀中,所有喜歡的經典作品您都這么翻來覆去地對比著看嗎?D.我無法想象您如何把玩一部作品。解析:分析材料二,本次訪談的核心話題是“怎樣讀小說”,而“您怎么看待當代作品和經典之間的距離”是由核心話題延伸出來的話題。A
12.閱讀小說時,老舍的“念著‘玩’”和畢飛宇的“把玩”有何不同?請結合材料簡析。解析:①老舍的“念著‘玩’”,出現(xiàn)在文章第二段段尾“于此,我們知道了,小說是在書籍里另成一格,它不是僅供我們念著‘玩’的”,指的是平常人讀小說的態(tài)度,理解該詞的語境在第一段“平常人讀小說,往往以為既是‘小’說,必無關宏旨,所以就隨便一看,看完了順手一扔,有無心得,全不過問”。據(jù)此概括出答案即可。②對畢飛宇的“把玩”的理解,首先找到文中相關語句,語句是“我把玩的心更多,有點像玩古玩。我不玩古玩,我就把經典當作了古玩,很省錢的。我的重點不在看,而在摩挲,把寶物放在手上一遍又一遍的”“我看小說,有時候一頁紙可能花半個小時,等我把這一頁翻過去,才明白過來,我的眼睛里并沒有小說,我早就沿著小說的場景岔出去了,沿著作家的描寫對象按照自己的想象‘飛’出去了”,再據(jù)此概括出畢飛宇的“把玩”指反復揣摩著讀,把自己的想象融入作品情境中去讀。參考答案:①老舍的“念著‘玩’”指隨便一看,順手一扔,有無心得,全不過問,只供消遣;②畢飛宇的“把玩”指反復揣摩著讀,把自己的想象融入作品情境中去讀。13.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解析:材料共分為三個層次。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戶外攀巖訓練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2030年手抓餅攤位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房車露營旅行保險服務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2030年房車旅游社交媒體營銷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含乳飲料口感提升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2030年可拼接糖果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即食龍蝦肉罐頭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抽象藝術畫展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帆布在戶外休閑家具的舒適度與環(huán)保性能考核試卷
- 搪瓷杯具的設計與個性化定制考核試卷
- DL∕T 1100.1-2018 電力系統(tǒng)的時間同步系統(tǒng) 第1部分:技術規(guī)范
- Interstellar-星際穿越課件
- 西門子starter軟件簡易使用手冊
- 2022注冊電氣工程師專業(yè)考試規(guī)范清單匯總
- 隧道施工監(jiān)控量測方案及措施
- 桂花-作文ppt-PPT課件(共14張)
- 配電房日常檢查記錄表.docx
- 高一數(shù)學概率部分知識點總結及典型例題解析 新課標 人教版 必修
- 鐵路運費計算方法
- 《小腦梗死護理查房》
- 免疫及炎癥相關信號通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