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工業(yè)大氣污染防治技術規(guī)范 DB41-T 2388-2023_第1頁
鑄造工業(yè)大氣污染防治技術規(guī)范 DB41-T 2388-2023_第2頁
鑄造工業(yè)大氣污染防治技術規(guī)范 DB41-T 2388-2023_第3頁
鑄造工業(yè)大氣污染防治技術規(guī)范 DB41-T 2388-2023_第4頁
鑄造工業(yè)大氣污染防治技術規(guī)范 DB41-T 2388-202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020.40

CCSZ05

41

河南省地方標準

DB41/T2388—2023

鑄造工業(yè)大氣污染防治技術規(guī)范

2023-03-07發(fā)布2023-06-06實施

河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41/T2388—2023

目次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2

4總體要求...........................................................................4

5源頭控制...........................................................................4

6過程管理...........................................................................5

7末端治理...........................................................................5

8環(huán)境管理...........................................................................7

附錄A(資料性)鑄造工業(yè)大氣污染治理工藝.............................................9

I

DB41/T238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機械工業(yè)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鑄鍛工業(yè)協(xié)會、東華大學、新鄉(xiāng)市長

城鑄鋼有限公司、洛陽市古城機械有限公司、飛龍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高舉、張清寬、劉統(tǒng)洲、蘇見波、李懷明、董國強、刁永發(fā)、黃靖、高強立、

張寅龍。

II

DB41/T2388—2023

鑄造工業(yè)大氣污染防治技術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鑄造工業(yè)大氣污染防治的總體要求、源頭控制、過程管理、末端治理、環(huán)境管理等要

求。

本文件適用于鑄造工業(yè)企業(yè)或生產設施的大氣污染防治和管理、環(huán)境影響評價、工程咨詢、設計、

施工、驗收及建成后運行與管理等的技術依據。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4754—2017國民經濟行業(yè)分類

GB/T8729鑄造焦炭

GB8959鑄造防塵技術規(guī)程

GB16297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GB/T16758排風罩的分類及技術條件

GB37822揮發(fā)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

GB39726鑄造工業(yè)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50019工業(y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

HJ75固定污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xù)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

HJ76固定污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xù)監(jiān)測系統(tǒng)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HJ/T326環(huán)境保護產品技術要求袋式除塵器用覆膜濾料

HJ/T386環(huán)境保護產品技術要求工業(yè)廢氣吸附凈化裝置

HJ/T389環(huán)境保護產品技術要求工業(yè)有機廢氣催化凈化裝置

HJ819排污單位自行監(jiān)測技術指南總則

HJ1093蓄熱燃燒法工業(yè)有機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guī)范

HJ1115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fā)技術規(guī)范金屬鑄造工業(yè)

HJ1251排污單位自行監(jiān)測技術指南金屬鑄造工業(yè)

HJ2020袋式除塵工程通用技術規(guī)范

HJ2026吸附法工業(yè)有機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guī)范

HJ2027催化燃燒法工業(yè)有機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guī)范

JB/T10341濾筒式除塵器

DB41/T1946工業(yè)涂裝工序揮發(fā)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術規(guī)范

國家環(huán)境保護總局令第28號.污染源自動監(jiān)控管理辦法

國家環(huán)境保護總局令第39號.環(huán)境監(jiān)測管理辦法

1

DB41/T2388—2023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鑄造工業(yè)

生產各種金屬鑄件的制造業(yè)。GB/T4754—2017中歸屬金屬制品業(yè),分類為黑色金屬鑄造(C3391)

和有色金屬鑄造(C3392)。黑色金屬鑄造指鑄鐵件、鑄鋼件等各類成品、半成品的制造;有色金屬鑄

造指有色金屬及其合金鑄件等各種成品、半成品的制造。

[來源:GB39726—2020,3.1]

3.2

鑄造

熔煉金屬,制造鑄型,并將熔融金屬澆入鑄型,凝固后獲得具有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金屬零件

毛坯的成形方法。

[來源:GB39726—2020,3.2]

3.3

金屬熔煉

通過加熱使金屬爐料轉變?yōu)槿廴跔顟B(tài),并調整到鑄件所需成分的過程。

[來源:GB39726—2020,3.3]

3.4

沖天爐

一種以生鐵和(或)廢鋼鐵為金屬爐料的豎式圓筒形化鐵爐。按熔化送風溫度分為冷風沖天爐(鼓

風溫度≤400℃)和熱風沖天爐(鼓風溫度>400℃)。

[來源:GB39726—2020,3.4]

3.5

電弧爐

電極與爐料間產生電弧用以熔煉金屬的爐子。

[來源:GB39726—2020,3.5]

3.6

燃氣爐

僅使用氣體燃料(石油氣、天然氣、煤氣等)的鑄造用熔煉(化)爐。

[來源:GB39726—2020,3.6]

3.7

感應電爐

利用感應電流加熱、熔煉金屬和對金屬液保溫的爐子。

[來源:GB39726—2020,3.7]

3.8

熱處理爐

供爐料熱處理加熱用的電爐或燃料爐。

[來源:GB/T13324—2006,3.3]

3.9

造型

用鑄造材料及模樣等工藝裝備制造鑄型的過程。

[來源:GB39726—2020,3.10]

2

DB41/T2388—2023

3.10

制芯

將芯砂制成符合芯盒形狀的砂芯的過程。

[來源:GB39726—2020,3.11]

3.11

澆注

將熔融金屬從澆包注入鑄型的過程。

[來源:GB39726—2020,3.12]

3.12

落砂

用手工或機械方法使鑄件與型(芯)砂分離的過程,可帶砂箱落砂或在捅型后再落砂。

[來源:GB39726—2020,3.13]

3.13

砂處理

根據工藝要求對造型用砂進行配料和混制的過程,包括對原砂的烘干和舊砂的處理。

[來源:GB39726—2020,3.14]

3.14

舊砂熱法再生

通過焙燒或燃燒,去除舊砂表面樹脂或粘土等雜質的舊砂再生技術。

[來源:GB/T5611—2017,6.1.6]

3.15

排風罩

設置在有害物源處,捕集和控制有害物的通風部件。

[來源:GB/T16758—2008,3.1]

3.16

袋式除塵器

利用纖維濾料制作的袋狀過濾元件捕集含塵氣體中固體顆粒物的設備。

[來源:GB/T6719—2009,3.1]

3.17

覆膜濾料

在濾料表面覆合一層透氣的薄膜的過濾材料。

[來源:HJ/T326—2006,3.1]

3.18

濾筒式除塵器

以濾筒作為過濾元件的除塵器。濾筒的安裝方式分為垂直、傾斜和水平三種。

[來源:JB/T10341—2014,3.1,4.1.2]

3.19

非甲烷總烴(NMHC)

采用規(guī)定的監(jiān)測方法,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有響應的除甲烷外的氣態(tài)有機化合物的總和,以碳的質

量濃度計。

[來源:GB39726—2020,3.20]

3.20

揮發(fā)性有機物(VOCs)

3

DB41/T2388—2023

參與大氣光化學反應的有機化合物,或者根據有關規(guī)定確定的有機化合物。

在表征VOCs總體排放情況時,根據行業(yè)特征和環(huán)境管理要求,可采用總揮發(fā)性有機物(以TVOC表示)、

非甲烷總烴(以NMHC表示)作為污染物控制項目。

[來源:GB39726—2020,3.18]

3.21

吸附法

用多孔性的固體吸附材料吸附工業(yè)廢氣中有害氣體的方法。

[來源:HJ2016—2012,4.4.17]

3.22

燃燒法

又稱熱力焚燒法,通過燃燒或高溫分解使有害氣體轉化為無害物質的方法。

[來源:HJ2016—2012,4.4.29]

3.23

無組織排放

大氣污染物不經過排氣筒的無規(guī)則排放,包括開放式作業(yè)場所逸散,以及通過縫隙、通風口、敞開

門窗和類似開口(孔)的排放等。

[來源:GB39726—2020,3.22]

3.24

密閉

污染物質不與環(huán)境空氣接觸,或通過密封材料、密封設備與環(huán)境空氣隔離的狀態(tài)或作業(yè)方式。

[來源:GB39726—2020,3.23]

3.25

密閉(封閉)空間

利用完整的圍護結構將污染物質、作業(yè)場所等與周圍空間阻隔所形成的封閉區(qū)或封閉式建筑,該封

閉區(qū)域或封閉式建筑物除人員、車輛、設備、物料進出時,以及依法設立的排氣筒、通風口外,門窗及

其他開口(孔)部位應隨時保持關閉狀態(tài)。

[來源:GB39726—2020,3.24]

4總體要求

4.1.1鑄造企業(yè)大氣污染物排放應符合國家、行業(yè)及地方相關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要求。

4.1.2堅持源頭控制、過程管理、末端治理全過程綜合防治原則,鼓勵使用先進、環(huán)保的工藝技術和

裝備。

4.1.3大氣污染治理工程規(guī)模依據污染負荷、污染物種類、排風罩罩型及其氣流組織、廢氣治理系統(tǒng)

各個污染源點的設計總風量確定。

4.1.4鑄造工業(yè)園區(qū)宜制定統(tǒng)一的廢渣、除塵灰收集、貯存和處理管理辦法及廢砂再生等資源化利用

措施。

5源頭控制

5.1原材料、輔助材料及能源

5.1.1爐料用切削廢料、粉狀廢料等廢舊金屬原材料應壓塊處理。

4

DB41/T2388—2023

5.1.2爐料使用廢舊金屬時,應不使用或少使用含塑料、油脂、油漆等雜質的廢舊金屬原材料。

5.1.3應提升工藝水平,降低粘結劑、改性劑、粉狀添加物等輔助材料的使用量。

5.1.4沖天爐燃料宜采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使用焦炭時,焦炭應符合GB/T8729的規(guī)定。

5.1.5烤包、燃氣熱處理爐、舊砂熱法再生焙燒爐的能源應采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或電力。

5.2工藝及設備

5.2.1粘土砂、消失模、真空密封造型、熔模鑄造等造型工藝宜采用機械化、自動化生產線。

5.2.2黑色金屬鑄造熔煉設備宜采用中頻感應電爐或電弧爐。

5.2.3有色金屬鑄造熔煉設備宜采用電加熱坩堝爐或天然氣快速熔化爐。

5.2.4容量為3t及以上中頻感應電爐加料宜采用加料車。

5.2.5天然氣快速熔化爐應采用機械化、自動化上料系統(tǒng)。

5.2.6燃氣爐、熱法砂再生焙燒爐、燃氣熱處理爐宜采用低氮燃燒技術。

6過程管理

6.1生產過程

6.1.1型砂在車間內輸送方式宜采用氣力輸送、封閉式式帶式輸送機、螺旋輸送機等密閉輸送方式。

6.1.2合箱、開箱、落砂、清砂、切割、打磨、焊補、澆包維修、金屬液球化處理、倒包和分包等工

序宜固定作業(yè)工位或場地。

6.1.3大氣污染治理設施與工藝設備應聯(lián)動控制,大氣污染治理設施應先于工藝設備開啟、后于工藝

設備且無可見煙粉塵外逸時停機。

6.1.4鑄件涂裝工序的配料、涂裝和清洗作業(yè)應采用密閉設備或在封閉空間內操作;無法密閉或封閉

的,應設置固定式或移動式排風罩。

6.2廢氣收集及輸送

6.2.1廢氣收集和治理系統(tǒng)的劃分應依據通風管道布置、廢氣治理設施布置、余熱回收利用、工藝操

作同時性等因素確定。

6.2.2廢氣治理系統(tǒng)的通風系統(tǒng)設計應符合GB8959、GB50019的規(guī)定。

6.2.3落砂、噴(拋)丸等工序的廢氣宜循環(huán)利用,并宜配置二級除塵設施,第一級宜選用旋風除塵

器,第二級宜選用袋式除塵器或濾筒式除塵器等除塵設施。

6.2.4排風罩的性能、結構和加工應符合GB/T16758的規(guī)定。

6.2.5電爐熔煉設備應設置排風罩,熔煉過程、加料、出鐵(鋼)、修爐全過程應無可見煙粉塵外逸。

6.2.6砂型冷卻區(qū)應封閉或設置排風罩,冷卻過程中應無煙粉塵外逸。

6.2.7除塵和VOCs治理系統(tǒng)內的廢氣溫度應大于其露點溫度;當廢氣的溫度存在小于其露點溫度風險

時,應設置管道、設備殼體保溫,并宜設置廢氣加熱措施和廢氣露點自動控制措施。

6.2.8各生產工序的除塵系統(tǒng)、VOCs治理系統(tǒng)和脫硫系統(tǒng)均不應設置廢氣旁路。

7末端治理

7.1有組織排放控制

7.1.1原輔材料準備、砂處理及輸送工序

5

DB41/T2388—2023

7.1.1.1廢鋼、回爐料等金屬物料切割破碎工位應配備排風罩,并配備袋式除塵器、濾筒式除塵器等

除塵設施。

7.1.1.2粉狀物料的轉載點、卸料點應配備排風罩,并配備袋式除塵器、濾筒式除塵器等除塵設施。

7.1.2造型制芯工序

7.1.2.1制芯工序宜設置在封閉空間內,并配備VOCs治理設施。

7.1.2.2冷芯盒、熱芯盒制芯工藝的取芯和修整工位應配備排風罩和VOCs治理設施。

7.1.3熔煉工序

7.1.3.1沖天爐廢氣治理系統(tǒng)應配備干式或濕式脫硫設施、袋式除塵器等脫硫、除塵設施。

7.1.3.2熔煉工序的廢氣治理系統(tǒng)應配備袋式除塵器等除塵設施。

7.1.4澆注工序

7.1.4.1孕育、變質、爐外精煉、除氣等金屬液預處理工序應在封閉或半封閉空間內操作,并配備袋

式除塵器、濾筒式除塵器等除塵設施。

7.1.4.2澆注工位應設置在封閉空間內操作或配備移動式排風罩,并配備袋式除塵器、濾筒式除塵器

等除塵設施。

7.1.5落砂、清理、砂處理工序

7.1.5.1落砂、砂處理、鑄件去除澆冒口、噴(拋)丸清理、精整打磨等工序宜在封閉空間內操作并

配備除塵設施;未在封閉空間內操作的,應采用固定式、移動式排風罩,并配備除塵設施。

7.1.5.2粘土砂、覆膜砂、樹脂砂鑄型冷卻區(qū)域應在封閉空間內作業(yè),或配備移動式排風罩、固定式

排風罩,并配備除塵和VOCs治理設施。

7.1.5.3使用地坑式造型的落砂工序宜設置排風罩并配備除塵設施或采取噴霧抑塵措施。

7.1.6舊砂再生工序

7.1.6.1舊砂再生工序的各個產塵點應配備排風罩,并配備袋式除塵器、濾筒式除塵器等除塵設施。

7.1.6.2舊砂熱法再生的廢氣治理系統(tǒng)應配備除塵、脫硫和VOCs治理設施,除塵設施宜選擇袋式或濾

筒式除塵器等除塵設施,脫硫設施宜選擇干法或濕法等脫硫設施,VOCs治理設施宜選擇吸附法并配備

燃燒法廢氣處理設施。

7.1.7鑄件涂裝工序

7.1.7.1鑄件油漆涂裝工藝的廢氣治理系統(tǒng)應配備漆霧預處理和VOCs治理設施。

7.1.7.2鑄件噴粉涂裝工藝的廢氣治理系統(tǒng)應配備袋式、濾筒式除塵設施等除塵設施。

7.2無組織排放控制

7.2.1廠區(qū)道路應硬化,并應采取清掃、灑水等措施。

7.2.2車間、料庫應封閉,通道口宜安裝卷簾門、推拉門、提升門等封閉性良好且便于開關的門,在

無車輛出入時呈關閉狀態(tài)。

7.2.3車間的門、外窗等開口部位不得有可見煙及粉塵外逸。

7.2.4煤粉、膨潤土、硅砂等粉狀物料應袋裝或罐裝,并儲存于封閉儲庫中。

7.2.5生鐵、廢鋼、焦炭、鐵合金及其他原材料、輔助材料等粒狀、塊狀散裝物料應儲存于封閉儲庫

中。

6

DB41/T2388—2023

7.2.6揮發(fā)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應符合GB37822的規(guī)定。

7.3處理工藝

7.3.1鑄造工業(yè)大氣污染物治理工程技術水平、設備配置、自動控制和檢測應與鑄造生產工藝、裝備

和管理要求相適應。治理工藝參見附錄A。

7.3.2除塵器過濾材料的耐溫和耐腐蝕性能應與廢氣溫度和酸堿度相適應。

7.3.3袋式除塵器和濾筒式除塵器應選用覆膜濾料等過濾材料。袋式除塵器用覆膜濾料應符合

HJ/T326的規(guī)定。濾筒用濾料應符合JB/T10341的規(guī)定。

7.3.4廢氣中SO2的治理應采用干法或濕法等脫硫技術。

7.3.5冷芯盒廢氣中的三乙胺治理應采用吸收塔等處理技術。

7.3.6工藝生產過程中的有機廢氣的預處理工藝應根據廢氣的成分、性質、污染物的含量和后續(xù)VOCs

處理設施要求等因素進行選擇。

7.3.7工藝生產過程中有機廢氣的處理工藝應采用吸附法VOCs處理技術并配置燃燒法解吸廢氣處理

設施等處理工藝。

7.3.8鑄件涂裝工序揮發(fā)性有機物污染治理措施應符合DB41/T1946的規(guī)定。

7.3.9有機廢氣治理的吸附(脫附)工藝應符合HJ/T386、HJ2026的規(guī)定。

7.3.10有機廢氣治理的催化燃燒工藝應符合HJ/T389、HJ2027的規(guī)定;蓄熱燃燒工藝應符合HJ1093

的規(guī)定。

7.4二次污染防治

7.4.1脫硫、除塵等大氣污染治理系統(tǒng)應配套廢水、廢渣、粉塵的儲存或處理設施。

7.4.2除塵器卸灰口應采取封閉措施,除塵灰不應直接卸落到地面。除塵灰應采取袋裝、罐裝、氣力

輸送等封閉措施收集、存放和運輸。

7.4.3粉狀、粒狀等易散發(fā)粉塵的物料場內轉移、輸送時,應采取封閉或覆蓋等抑塵措施;轉移、輸

送、裝卸過程中應采取集氣除塵措施,或噴淋(霧)等抑塵措施。

8環(huán)境管理

8.1建立全過程防治制度

8.1.1企業(yè)應制定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明確各個生產環(huán)節(jié)大氣污染物管理和控制要求。

8.1.2企業(yè)應建立運行、維護和操作的相關制度和規(guī)程,健全主要設備、環(huán)保設施運行臺賬。

8.1.3企業(yè)應編制突發(fā)環(huán)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報當?shù)丨h(huán)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8.1.4由于緊急事故或設備故障等原因造成治理設備不能正常運行時,應立即停止該工序生產。

8.2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維護

8.2.1企業(yè)應對大氣污染物治理設施的正常運行和安全管理負責。治理設施的管理應納入生產管理中,

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

8.2.2企業(yè)應對專業(yè)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治理設施設備的操作規(guī)程和應急狀況處

理措施。

8.2.3企業(yè)應按照HJ1115等國家、地方管理要求,做好廢氣治理工作相關記錄臺賬,臺賬保存期限

不少于3年。

8.3企業(yè)監(jiān)測監(jiān)控

7

DB41/T2388—2023

8.3.1企業(yè)應按照《環(huán)境監(jiān)測管理辦法》和HJ819、HJ1119等規(guī)定,定期開展監(jiān)測。

8.3.2企業(yè)應制定自行監(jiān)測方案,監(jiān)測方案應符合國家、地方相關管理要求;企業(yè)可自行或委托第三

方監(jiān)測機構開展監(jiān)測工作,并對監(jiān)測數(shù)據進行記錄、整理、統(tǒng)計和分析。

8.3.3企業(yè)應在廢氣治理設施前后設置永久性采樣口,采樣口、采樣平臺的設置應符合相關規(guī)范要求,

并在排放口周邊設置對應的標識牌。

8.3.4企業(yè)無組織排放監(jiān)測應符合GB16297、GB39726的規(guī)定。

8.3.5企業(yè)應按照《污染源自動監(jiān)控管理辦法》和HJ75、HJ76的規(guī)定安裝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jiān)控

設備。

8

DB41/T2388—2023

A

A

附錄A

(資料性)

鑄造工業(yè)大氣污染治理工藝

鑄造工業(yè)大氣污染治理工藝見表A.1。

表A.1鑄造工業(yè)大氣污染治理工藝

生產工序工藝/設備污染物捕集技術/工藝技術路線

自硬砂造型設備

消失模造型線顆粒物排風罩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或濾筒式除塵器

造型工序

真空密封造型線

殼型線/鐵模覆砂線VOCs取型、修整工位設排風罩吸附法+燃燒法VOCs處理技術

自硬砂制芯設備顆粒物排風罩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或濾筒式除塵器

熱芯盒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或濾筒式除塵器+

設備封閉并排風,取芯、修

VOCs吸附法+燃燒法VOCs處理技術

制芯工序殼芯機整工位設排風罩

噴淋塔+吸附法+燃燒法VOCs處理技術

設備封閉并排風,取芯、修

冷芯盒三乙胺吸收塔

整工位設排風罩

顆粒物旋風除塵器+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

沖天爐加料口保持負壓

SO2干法脫硫或濕法脫硫

爐蓋罩+二次排風罩

整體式排風罩

中頻感應電爐顆粒物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

屋頂大罩

密閉罩

導流罩+屋頂大罩

熔煉工序

電弧爐顆粒物第四孔+導流罩+屋頂大罩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

導流罩+空氣幕+屋頂大罩

爐蓋罩+二次排風罩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

精煉爐顆粒物

整體式排風罩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

顆粒物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

燃氣爐SO2爐體排風濕法脫硫

NOx低氮燃燒技術

粘土砂側吸罩或移動排風罩

樹脂自硬砂移動排風罩

顆粒物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或濾筒式除塵器+

殼型/鐵模覆砂側吸罩

VOCs吸附法+燃燒法VOCs處理技術

真空密封造型側吸罩或移動排風罩

澆注工序

消失模側吸罩或頂吸罩

水玻璃自硬砂移動排風罩

顆粒物側吸罩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或濾筒式除塵器

離心鑄造

頂吸罩

9

DB41/T2388—2023

表A.1鑄造工業(yè)大氣污染治理工藝(續(xù))

生產工序工藝/設備污染物捕集技術/工藝技術路線

振動落砂半密閉罩或移動式密閉罩

落砂破碎一體機敞開或移動式排風罩

除芯機整體式封閉罩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或濾筒式除塵器

落砂工序顆粒物鑄件出口和舊砂卸料口設置

落砂滾筒

排風罩

噴霧抑塵

地坑開箱

移動排風罩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或濾筒式除塵器

磁選、篩分

沸騰冷卻

砂處理工序顆粒物密閉罩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或濾筒式除塵器

輸送

混砂

鑄件去除澆冒口顆粒物固定或移動式排風罩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或濾筒式除塵器

操作臺側吸罩

密閉排風罩

打磨精整顆粒物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或濾筒式除塵器

清理工序半密閉排風罩罩

移動式排風罩

旋風除塵器+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或濾

噴(拋)丸室顆粒物整體封閉

筒式除塵器

轉載點

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或濾筒式除塵器

冷卻篩分設備

顆粒物塵源點設置排風罩

旋風除塵器+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或濾

機械再生機

舊砂再生工筒式除塵器

序顆粒物、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

VOCs吸附法+燃燒法VOCs處理技術

熱法再生焙燒爐污染源點設置排風罩

SO2干法或濕法脫硫技術

NOx低氮燃燒技術

鑄件熱處理

燃氣熱處理爐NOx爐體排風低氮燃燒技術

工序

漆霧漆霧預處理+吸附法+燃燒法VOCs處理技

溶劑型涂料空間操作封閉或

涂裝工序VOCs術

固定式或移動式排風罩

粉末噴涂顆粒物覆膜濾料袋式除塵器或濾筒式除塵器

10

DB41/T2388—2023

目次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2

4總體要求...........................................................................4

5源頭控制...........................................................................4

6過程管理...........................................................................5

7末端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