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初中地理中考復(fù)習(xí)世界自然地理模塊分析練:世界的地形(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初中地理中考復(fù)習(xí)世界自然地理模塊分析練:世界的地形(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初中地理中考復(fù)習(xí)世界自然地理模塊分析練:世界的地形(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初中地理中考復(fù)習(xí)世界自然地理模塊分析練:世界的地形(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初中地理中考復(fù)習(xí)世界自然地理模塊分析練:世界的地形(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4)世界的地形一一2025屆初中地理中考復(fù)習(xí)世界自然地理模塊分析練

一、思維梳理

地形的概念: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tài)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局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nèi)部起伏較為和緩

五種陸地地形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較山地小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寬廣平坦

太平洋沿岸山脈:如太平洋東岸自北向南縱貫?zāi)?、北美?/p>

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由北美洲的落基山脈和南美洲

的安第斯山脈組成

兩大山脈帶

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大體呈東西方向

延伸,主要有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和阿特拉斯山脈

大陸架:陸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較緩,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內(nèi)

大陸坡: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水深集聚增至數(shù)千米

洋盆:海洋底部最寬的部分,深度一般在3000米以上,底部平坦,是海洋的主體部分,約占海洋面積的45%

海溝: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深度一般超過6000米,最深可達1萬多米

大洋中脊:又稱海嶺,是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活火山活動比較強烈

二、易錯點撥

L盆地海拔不一定低于高原、山地

盆地地形是指內(nèi)部海拔相對低于外圍海拔的地形,比較的是相對高度。比如位于我國青

藏高原上的柴達木盆地平均海拔約3000米,而我國的內(nèi)蒙古高原平均海拔僅為1000米左

右。

2.海底地形的區(qū)分

海底地形有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大洋中脊等。陸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

坡度較緩,為大陸架;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為大陸坡;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為海溝;

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為大洋中脊。

3.正確區(qū)分五種地形的方法

中間低、四周高的為盆地

三、知識演練

隨著科學(xué)技術(shù)的發(fā)展,現(xiàn)代探測技術(shù)揭開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紗。讀海底地形圖,完成

下面小題。

1.圖中關(guān)于海底地形判斷正確的是()

A.甲表示大陸坡B.乙表示大洋中脊

C.丙表示海溝D.丁表示大陸架

2.在海洋中適合開采天然氣、石油的地形是()

A.大陸坡B.大陸架C.大洋中脊D.海溝

據(jù)測量,“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高程為8848.86米,“世界第四極”的馬里亞

納海溝最深處在海平面以下約11034米。圖為探索過馬里亞納海溝的國家分布示意圖。據(jù)此

完成下面小題。

3.“世界最高峰”與“世界第四極”的相對高度是()

A.2185.14米B.19882.86米C.19757.86米D.9882.86米

4.馬里亞納海溝位于()

A.大西洋B.北冰洋C.印度洋D.太平洋

5.探索過馬里亞納海溝的國家()

A.主要位于南溫帶B.均位于西半球

C.均位于亞歐大陸D.均位于北半球

地球是一個美麗的星球,擁有各種迷人的地形。讀四種地形類型剖面圖,完成下面小

題。

6.圖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類型依次是()

A.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B.高原、山地、丘陵、平原

C.丘陵、平原、高原、山地

D.山地、高原、平原、丘陵

7.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顯示()

A.地勢起伏B.海陸分布C.緯度位置D.海陸比例

讀圖“地表起伏狀況”,完成下面小題。

8.圖中字母C表示世界地形類型中的()

A.高原B.山地C.洋盆D,平原

9.圖中B點的海拔高度大致是()

A.0米B.200米C.400米D.600米

10.關(guān)于圖中各地形類型的表述正確的是()

A.A地地形平坦B.B地地形崎嶇

C.C地海拔較低D.D水深一般超過200米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圖代表的地形類型是()

A高原B.平原C.盆地D.山地

12.關(guān)于陸地地形的說法正確的是()

A.平原在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上一般用綠色表示

B.高原海拔高,峰巒起伏,坡陡谷深

C山地海拔較高,地面平坦,邊緣較陡

D.丘陵海拔低于200米,中間高,四周低

A.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北冰洋C.北冰洋印度洋D.北冰洋太平洋

14.圖示地區(qū)的地勢特征是()

A.中間高,南北低B.中部低,四周高

C.東高西低,呈階梯狀D.中間高,東西低

15.沿80°E地形剖面圖所示區(qū)域中()

A.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勢起伏大B.哈薩克丘陵橡膠種植園廣布

C.斯里蘭卡島深受東南季風(fēng)影響D.塔里木盆地干旱少雨多沙漠

16.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資料:某學(xué)校組織學(xué)生進行野外實地研學(xué),圖1為研學(xué)地等高線地形圖。

圖1圖2

(1)該圖的等高距是,米,甲乙兩聚落圖上距離約3.5厘米,兩地實地水平距

離約千米。

(2)該區(qū)域東南部的地形類型是;據(jù)圖1描述該區(qū)域西北部的地形特點

o(從海拔高低和地表起伏狀況兩個角度來描述)。

(3)圖1中,突遇暴雨,AB線路泥石流多發(fā),結(jié)合等高線特點說明AB線路易發(fā)生泥石流

的原因,并結(jié)合圖2說明遭遇泥石流的逃生辦法。

(4)為幫助村民改善人居環(huán)境、增加收入,該區(qū)域甲村整體搬遷到丙地新村,據(jù)圖說明丙地

新村的優(yōu)勢條件。

17.山東某地區(qū)鄉(xiāng)村旅游業(yè)發(fā)達,當?shù)卣虻刂埔税l(fā)展經(jīng)濟。圖1為該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

(單位:米),讀圖1和圖2,結(jié)合所學(xué)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圖2

【借等高線識別地形】

(1)圖示區(qū)域的地形類型主要是,你判斷的依據(jù)是.O

【要想致富先修公路】

(2)該地區(qū)計劃在度假村丙和丁兩地之間修建一條公路,有線路③和線路④兩種方案,請選

擇合理的方案,并說明理由。

【因地制宜開發(fā)鄉(xiāng)村】

(3)景點1:溯溪棧道——要求沿小溪而建,建議建在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及地形

部位名稱)處沿線。

景點2:過山溜索——要求從一座山峰直接溜到另一座山峰,建議架在

(填序號及地形部位名稱)處上空。

景點3:峭壁芭蕾——要求在天然巖壁或人工巖壁上攀爬,建議設(shè)在_________________(填

序號及地形部位名稱)處。

景點4:觀音像—要求安放在圖中海拔最高點,最高峰海拔范圍為。

(4)該簡析該地區(qū)將水庫壩址選在a處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水庫建成前,務(wù)必要做

好庫區(qū)內(nèi)(甲/乙/丙)村的居民搬遷工作。

18.圖中,半島位于亞歐大陸東北部,東臨太平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風(fēng)向

_>------河流

J200一等島紋(米,

?4750火山、火山高程(米>

(1)該半島大部分處于—(低/中/高)緯度帶。

(2)該半島地形類型以—為主,山脈大致呈—走向。

(3)該半島東、西兩側(cè)降水較多的是一側(cè),甲河流—(有/無)結(jié)冰期。

(4)半島氣候冬寒夏涼,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其氣候類型是—。

(5)該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火山區(qū)之一,火山活動頻繁。解釋其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海底地形的判讀。大陸架是陸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較緩,水深一

般在200米以內(nèi);大陸坡是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水深急劇增至數(shù)千米;海溝是海洋底部

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達1萬多米;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火山活動比較

強烈。讀圖可知,甲表示大陸架,A錯誤;乙表示大陸坡,B錯誤;丙表示海溝,C正確;

丁表示大洋中脊,D錯誤。故選C。

2.答案:B

解析:陸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較緩,為大陸架,大陸架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

適合開采礦物,B正確,A、C、D錯誤。故選B。

3.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高程為8848.86米,“世界第四極”的馬里亞

納海溝最深處在海平面以下約11034米,兩者相對高度為8848.86米-(-11034米)=19882.86

米,B正確,A、C、D錯誤。故選B。

4.答案:D

解析:馬里亞納海溝,是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溝,讀圖可知,該海溝地處北太平洋西部

海床,D正確,A、B、C錯誤。故選D。

5.答案:D

解析:讀圖可知,探索過馬里亞納海溝的國家包括美國、中國、俄羅斯、日本和英國五個國

家,美國、日本和英國,這些國家均為北半球的國家,主要位于北溫帶,A錯誤,D正確;

美國、日本、英國沒有位于亞歐大陸,美國屬于西半球的國家,B、C錯誤。故選D。

6.答案:B

解析:讀圖可知,①海拔500米以上,邊緣陡,中間地面平坦,是高原:②海拔500米以

上,地勢陡,是山地:③處海拔500米以下,有坡度,但是地勢較緩和,是丘陵:④處海拔

200米以下,地勢平坦,是平原。因此圖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類型依次是高原、山地、丘

陵、平原。B正確,A、C、D錯誤,故選B。

7.答案:A

解析: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A正確;海

陸分布、緯度位置海助比例無法直觀顯示,B、C、D錯誤。故選A。

8.答案:D

解析:高原特征: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起伏不大,但是邊緣陡峭,山巒起伏,凹凸不

平。盆地特征:四周高,中間低。平原特征:海拔在200米以下,表面寬廣、低平,分布在

大河兩岸和瀕臨海洋的地區(qū)。丘陵特征:海拔在200米—500之間,坡度較緩,主要由低矮

的山地組成。山地特征: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溝谷幽深,一般多呈脈

狀分布。讀圖,A超過500米,應(yīng)該是山地。B600米左右,地勢起伏不大是高原。C200米左

右是平原,D低于海平面是洋盆,D正確。故選D。

9.答案:D

解析:讀圖可知,縱軸為海拔,B點的海拔在600米,D正確,A、B、C錯誤。故選D。

10.答案:C

解析:讀圖,A地勢高峻,錯誤;B地勢起伏不大,較為和緩,B錯誤;海拔是指地面某個

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是某地與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標準來計算。

C海拔在200米左右,海拔低,C正確;D的水深小于或等于200米,沒有超200米,D錯

誤。故選C。

1L答案:A

解析:由圖可知,該地形海拔較高,面積較廣闊,起伏小,地面平坦,邊緣比較陡峭,是高

原地形,A正確;平原面積遼闊,起伏小,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盆地地形中低周

高:山地地表崎嶇不平,B、C、D錯誤。故選A。

12.答案:A

解析:平原在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上一般用綠色表示,A正確;山地海拔高,峰巒起伏,坡陡谷

深,B錯誤;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平坦,邊緣較陡,C錯誤:丘陵海拔一般在200—500米,

中間高、四周低,D錯誤。故選A。

13.答案:C

解析:讀沿某大洲沿80中地形剖面圖可知,圖示有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天山、塔里

木盆地,德干高原等,可判斷出,該大洲是亞洲。圖中A和B所代表的大洋分別是北冰洋和

印度洋,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

14.答案:A

解析:根據(jù)圖示地理信息可以得知,該大洲為亞洲,從沿80任所做的地形剖面圖可以看出,

亞洲的地勢中間高、南北低,圖中不能看到東西方向的地勢,A正確,B、C、D錯誤。故選

Ao

15.答案:D

解析:沿著80聽,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形起伏小;哈薩克丘陵位于溫帶大陸性氣候,不適合種

植橡膠;斯里蘭卡島夏季受西南季風(fēng)影響,冬季受東北季風(fēng)影響;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國西北

地區(qū),溫帶大陸性氣候,距海較遠,主要氣候特征為干旱,多沙漠,A、B、C錯誤,D正

確。故選D。

16.答案:(1)100;3.5

(2)山地;海拔較低(約150米);(等高線稀疏)地表平坦(地勢起伏和緩)

(3)等高線凸高為山谷,泥石流易匯集;沿著垂直于泥石流前進的方向向兩側(cè)山坡快速躲

避;就近選擇樹木生長密集的高地躲避;選擇安全的高地躲避。

(4)地形平坦開闊;(公路)交通便利;(河流流經(jīng))取水便利。

解析:(1)由圖可知,圖中等高距是100米;由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可得實地距

離=圖上距離+比例尺。若甲、乙兩聚落圖上距離約為3.5厘米,則兩地實地水平距離約為

3.5千米。

(2)由圖示信息可知,該景區(qū)的地勢特點是東南高、西北低,東南部的地形以山地(海拔較

高,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為主;西北部海拔低,地形平坦開闊。

(3)AB線等高線凸高為山谷,泥石流易匯集;正確的逃生辦法是沿著垂直于泥石流前進的

方向向兩側(cè)山坡快速躲避;就近選擇樹木生長密集的高地躲避;選擇安全的高地躲避等。

(4)丙村地勢平坦開闊,有公路經(jīng)過,交通便利,又在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取水方便等,

適合居住。

17.答案:(1)山地;海拔超500米,等高線較密集

(2)線路④合理,穿越的等高線較少,起伏小,難度較小,成本低。

(3)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