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學年語文高二上冊期末訓練復習3_第1頁
2024學年語文高二上冊期末訓練復習3_第2頁
2024學年語文高二上冊期末訓練復習3_第3頁
2024學年語文高二上冊期末訓練復習3_第4頁
2024學年語文高二上冊期末訓練復習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4學年語文高二上冊期末訓練復習3一.現代文閱讀(共2小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最近,圍繞某流量明星被國家話劇院錄取,獲得一級演員崗編制的新聞引發(fā)了輿論的廣泛熱議,中間穿插關于“小鎮(zhèn)做題家”和流量明星作比較的討論,推動著輿情急速升溫。隨著7月15日公示結束,國家話劇院給出的情況說明并沒有起到平息輿情的作用,反而再度把輿論推向了第二波高潮。當然,在這樣以億計的參與者大規(guī)模討論中,肯定會有一些雜音、一些情緒化的聲音、各種趁火打劫蹭熱度。如果我們盡量排除情緒,用理性客觀的態(tài)度去認真討論這件事,應該如何看待?這里面涉及的公平可以分為幾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合規(guī)意義上的公平。做這件事有沒有依據?當事方能不能為自己的行為找到依據?就錄取這件事而言,這次國家話劇院的聲明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從合規(guī)性來看,至少目前的調查結果看來,這套流程客觀上沒有違紀違規(guī)之處。但是從輿情的反應上來說,我們發(fā)現,人們追求的公平不僅僅是這種程序意義上的公平。很多時候公平作為一種價值,我們追求的是某種結果——這種結果不僅是客觀狀態(tài)還有主觀認知。中國是一個特殊的國家,在我們幾千年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中,對于考試作為階級上升的通道,在不同社會階層和人群中推動公平所起的作用有一種特殊的認知,這種特殊的認知作為一種集體的記憶是嵌入在我們的基因當中的,平時也許你不會感覺到它的存在,但是一旦被激發(fā),就會出現這次事件刺激之后涌現上來的那樣一種情緒。這種情緒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加持下具有更強的合理性。除了歷史因素,更重要的是在今天的中國,我們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人民當家作主的美好新中國,就像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發(fā)展不充分不均衡之間的矛盾”,這里面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包含的一個要素就是公平。不說它是全部,也不說它是唯一,但它非常重要、非常關鍵,離開了它,很多東西都無從談起。正因如此,網上很多討論者認為這件事“關乎國本”,有人說這是危言聳聽——有那么重要嗎?這可能只是一個個案。但事實上這恰恰是大眾的基本認知,是群眾的心聲,這種心聲必須得到尊重和有效的反饋。我對這一類事件的基本認知是:如果一種現象、一種做法,它的程序被社會上的大多數人認為是不公平的,它導出的結果是不好的,大家是拒絕接受的,但是這套做法卻符合規(guī)定的,那么這種“合規(guī)的不公平”就是最大的不公平。這種不公平就是所謂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發(fā)展不充分不均衡之間的矛盾”里的“矛盾”。我們需要去面對和改進,即使這種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因為這種合規(guī)化的不公平涉及到微妙的、復雜的、系統(tǒng)性的利益調整。但是我們要正視它的存在,而不能無視、甚至蔑視它。我們的社會始終在自我完善中前進,人類歷史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任何一種制度,要在歷史的長河中存續(xù)就需要具備自我校正錯誤的能力,這種自我迭代的能力也是中國從1840年、1949年以來的獨特比較優(yōu)勢。這其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民眾對于公平的樸素追求和向往,這種追求的表達對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都是至關重要的。(摘編自沈逸《明星入編,我們要警惕“合規(guī)的不公平”》)材料二:最近,因為頂流明星考編事件,以及一些媒體的“神助攻”,“小鎮(zhèn)做題家”這個詞也被引爆網絡。這個詞背后所涉及的教育公平、階層流動、就業(yè)難等問題,很值得人們深思?!靶℃?zhèn)做題家”最早誕生于網絡,大致指的是那些出身于農村或者小城鎮(zhèn)的學子,埋頭苦讀,通過高考實現了人生的進階,卻缺乏一定的視野和社會資源,即使靠多年苦讀,也很難追平原生家庭和出身帶來的差距。而“小鎮(zhèn)”,則成了普通家庭或者寒門的代名詞。筆者以為,“小鎮(zhèn)做題家”確實不應被嘲諷。古今中外,每個人出生后所處的環(huán)境、擁有的資源是不一樣的,人生路上的競爭是客觀存在的,求學和生活從來都不是輕輕松松的,這不能怪個人,個人也不能因為困難而放棄。出生于“小鎮(zhèn)”沒有什么不光彩,中國有無數個“小鎮(zhèn)”;通過“做題”來追求夢想、實現自我也沒什么不好,“做題”是學習文化知識、檢驗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不管怎樣,沒有一種追求更好人生的努力可以被輕視。即使來自“小鎮(zhèn)”,通過不斷努力,人生的舞臺依然可以很大。高考制度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高考制度從恢復到鞏固發(fā)展,經歷了幾次重要改革和完善,為我們國家一路高歌猛進提供了源源不斷、不可替代的戰(zhàn)略支撐。可以說,高考是我國改革開放后最公平的制度之一,必須堅持。在這種以考試主導的人才選拔體制下,中國絕大多數優(yōu)秀學生都具備“做題家”的特質。不可否認,高考制度固然有其一定的局限,但對普通家庭來說,高考依然是孩子改變命運最公平的途徑,是社會實現階層流動最有效的方式。也正是因為“不看面子看卷子,不拼關系拼分數”,出生“小鎮(zhèn)”的人,通過“做題”找到了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才有了實現“鯉魚躍龍門”的可能?!白鲱}家”就意味著“高分低能”嗎?顯然不是。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突飛猛進,中國各行各業(yè)人才輩出,很多人都是通過“做題”,獲得了更高層次的教育,逐步成長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成為創(chuàng)造“中國奇跡”的中堅力量。誰說“做題”就一定選拔不出來優(yōu)秀的人才?所以說,從本質上看,“小鎮(zhèn)做題家”這五個字其實有污名化之嫌,暴露了一些人的傲慢和偏見,其本質上是個“偽標簽”。如果有人拿“小鎮(zhèn)做題家”來給一個群體貼標簽,犯的就是只看現象、不看本質的錯誤。因為它背后隱藏的下一步邏輯就是:當面臨人生的一切不順心、不如意,都可以歸咎于你的所謂“階層”和“出身”,刻意忽略了人的成功與失敗,有很多因素,不能一股腦全部歸咎于學生時代的經歷。被一些人瞧不起的“小鎮(zhèn)做題家”,恰恰是生活的強者,在現有資源條件約束下,他們拼盡全力攀登突圍,展現出來的恰恰是“奮斗”二字。有多少大師巨匠、科技巨擘不也是來自鄉(xiāng)村城鎮(zhèn),是“小鎮(zhèn)做題家”出身嗎?這種不肯向命運屈服、不愿向寒苦低頭的精神,難道不值得鼓勵嗎?真正令人不齒的,反而是那些用一句輕飄飄的“小鎮(zhèn)做題家”,就抹殺別人多年的努力,卻總以為自己高人一等的精神貴族們。說小了,這就是真正的“指責型人格”;說大了,很有制造爭議話題、搞社會撕裂嫌疑。(摘編自之江軒《嘲諷“小鎮(zhèn)做題家”?謹防傲慢和偏見》)(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國家建設的公平要基于民眾對于公平的樸素追求和向往,這種追求的表達對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都是至關重要的。B.高考的優(yōu)越性體現在對普通家庭來說,高考是孩子改變命運最公平的途徑,是社會實現階層流動最有效的方式。C.針對某流量明星被國家話劇院錄取一事,從合規(guī)性來看,這套流程客觀上沒有任何違紀違規(guī)之處。D.“小鎮(zhèn)做題家”的背后蘊藏的是不肯向命運屈服、不愿向寒苦低頭的頑強奮斗精神。(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對不公平的討論,訴求的對象不僅僅是個體,還有背后的體制機制,這套體制機制可能在過去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對于當下的某些情形不再合適。B.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我國當前的主要矛盾中包含公平,這種公平要體現在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過程公平絕對保障結果公平。C.即便是含著“金鑰匙”出身的人,不努力,大道路也只能越走越窄。而“小鎮(zhèn)做題家”,不斷努力,人生的舞臺依然可以很大。D.“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出身不能選擇,但是想去的地方可以自己選擇,有什么樣的奮斗就能成就什么樣的人生。(3)下列選項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如果一個人連最簡單的高考都搞不定,那他注定無法搞定日后生活中比高考難上一萬倍的人際交往、世故往來。B.“中國像西方發(fā)達國家一樣,一個社會進入到發(fā)達階段之后,階層流動向上流動的通道,它自然就會收窄,這是一個規(guī)律。”C.“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奔幢恪笆澜缫酝次俏摇保惨3帧皥笾愿琛钡钠床窈头e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D.17年前背著癱瘓父親上武大的黃來女說:“生活中總有一些美好的東西。太陽下山的時候,自己可以回家,而不是去醫(yī)院,那就是幸福的?!保?)材料二主要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簡要說明。(5)“小鎮(zhèn)做題家”與公平之間有何聯系,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2.文學類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最佳配偶【美】斯蒂芬?麥克勒我走進辦公室,跟笑容滿面的布列喬先生握了握手。跟我相比,他衣著十分講究。他手里在搬弄著一沓紙,就像在搬弄著一疊煎餅。“我相信,你準會對她十分滿意,”他說,“她可是我們用求同計算機,從符合推選條件的一億一千多萬美國婦女中挑選出來的。我們按種族、宗教、人種、生活地區(qū),對這些婦女進行了分類……”我坐在那兒津津有味地聽著,心想要是來這兒之前先沖個淋浴,那該多好。這兒的辦公室整潔宜人,不過那張椅子令人坐得不太愜意?!昂茫瑏砝病彼f著,像魔術師那樣“砰”的一聲把通向隔壁房間的門忽地打開。本來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這時就更手足無措了。說真的,她長得很標致,真的!美極了!“沃克先生,這是蒙大拿州拉芬湖的鄧菲爾德小姐。鄧菲爾德小姐,這是紐約的弗蘭克林?沃克先生?!薄熬徒形腋ヌm克好了?!蔽椅ㄎㄖZ諾,顯得有點緊張。她確實太美了!您不妨想象一下。布列喬剛走開,我們就聊了起來。“您好!我,我,我對計算機為我選中的您,感到十分稱心?!蔽医吡ο氚颜Z調放溫和些。也許,把她稱為計算機選中的人,她一定不高興。我是說,我對事情發(fā)展的結果感到滿意。她莞爾一笑,露出了一排整齊的牙齒?!爸x謝您,我也是?!彼t腆地說。“我,三十一歲。”我唐突地沖口而出?!拔抑?,這些全都記在卡片上?!边@場談話似乎就要這樣結束了??ㄆ鲜裁炊冀榻B得清清楚楚,所以確實沒什么好談了?!敖窈蟠蛩阋⒆訂??”她先找了個話題?!爱斎唬瑑蓚€兒子,一個女兒?!薄罢衔业囊?,這記錄在卡片上的‘未來計劃’一欄,喏,就在那兒。”她指點著說。我這才注意到我手中那一札文件似的東西,第一頁上貼著一張國際商用機械公司的計算機卡片,卡片上印有關于鄧菲爾德小姐的重要數據。顯然,她手中的那一札“文件”是關于我的……于是,我們各自審視著自己手中的“文件”,每翻閱一頁,都要發(fā)出很大的聲響。“文件”里說,她喜歡古典音樂。(記錄在“興趣愛好與生活習慣”欄)“您喜歡古典音樂?”“對,比任何東西都喜歡,另外,我還收藏著弗蘭基?拉尼歌曲的全部錄音?!薄斑@倒是紅極一時的歌唱家?!蔽屹澰S地附和道。我倆的目光繼續(xù)在字里行間瀏覽著。我注意到,她愛看書、看球賽,看電影愛坐前排,睡覺時愛把窗戶關上,愛養(yǎng)狗、養(yǎng)貓、養(yǎng)金魚、養(yǎng)金槍魚,愛吃用意大利香腸做的三明治,穿著樸素,將來要送孩子上私立學校,喜歡住在郊外,愛參觀美術展覽館……她抬起了頭:“我們所有的愛好都很一致?!薄昂翢o兩樣。”我加上一句。我又讀了標題為“心理狀況”的記錄:她生性羞怯,不愛爭論,講話拘謹,屬于賢妻良母型?!拔液芨吲d,您既不抽煙又不飲酒?!彼凉M意地說。“是的,我與煙酒無緣,只偶爾喝點啤酒?!薄皺谀坷餂]有提到啊?!薄芭叮苍S沒寫上,這是我的疏忽?!蔽蚁M粫旁谛纳?。我們終于各自看完了手里的“文件”。最后她說:“我們倆非常相像?!蔽液袜嚪茽柕陆Y婚整整九年了,已經有三個孩子,兩男一女。我們住在郊外,聽著古典音樂和弗蘭基?拉尼的錄音。我倆最后一次爭吵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早被我忘得一干二凈。在每一件事上,我倆幾乎都能步調一致。她是一個賢妻,我也可以算是個好丈夫。我們的婚姻看起來真是完美無缺。眼下,我卻盤算著下個月就去離婚。﹣﹣這種日子我再也過不下去了!(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A.小說敘述了弗蘭克借助計算機篩選結婚對象,進而結識鄧菲爾德小姐并與之結婚,到后來厭倦了完美的婚姻生活想要離婚的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B.本文敘述平淡無奇,但構思巧妙,別具匠心。短短千余字,濃縮了一對夫妻美滿和諧的生活,人物塑造以語言描寫為主,通過對話展現人物性格。C.這篇小說啟示我們:在生活中我們應拋棄機械的、程式化的生活,還原人的鮮活生動的本性,重新回到多層次多角度的、可期待可變換的世界中去。D.“我”在和鄧菲爾德小姐見面時“唯唯諾諾”,表現了主人公“我”懦弱無能、膽小怕事,這也是“我”在婚姻生活九年后才打算離婚的原因。E.這篇小說借助一個婚姻故事告訴我們:被簡單地貼上標簽從而變成扁平的標簽人,過著乏味的、已經計劃好的生活,只會讓人沉悶窒息。(2)小說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3)這篇小說的結局出人意料,你認為這樣的安排好不好?請談談你的觀點和具體理由。二.文言文閱讀(共1小題)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題。與余生①書戴名世余生足下。前日浮屠犁支自言永歷②中宦者,為足下道滇黔間事。余聞之,載筆往問焉。余至而犁支已去,因教足下為我書其語來,去年冬乃得讀之,稍稍識其大略。而吾鄉(xiāng)方學士有《滇黔紀聞》一編,余六七年前嘗見之。及是而余購得是書,取犁支所言考之,以證其同異。蓋兩人之言各有詳有略,而亦不無大相懸殊者,傳聞之間,必有訛焉。然而學士考據頗為確核,而犁支又得于耳目之所睹記,二者將何取信哉?昔者宋之亡也,區(qū)區(qū)海島③一隅,僅如彈丸黑子,不逾時而又已滅亡,而史猶得以備書其事。今以永歷之帝西粵、滇黔,地方數千里,揆以《春秋》之義,豈遽不如帝昺之在崖山?而其事漸以滅沒。近日方寬文字之禁,而天下所以避忌諱者萬端,其或菰蘆山澤之間,有廑廑志其梗概,所謂存什一于千百,又無好事者為之掇拾,流傳不久,而已蕩為清風,化為冷灰。至于老將退卒、故家舊臣、遺民父老,相繼澌盡,而文獻無征,凋殘零落,使一時成敗得失與夫孤忠效死亂賊誤國流離播遷之情狀無以示于后世豈不可嘆也哉。終明之末三百年無史,金匱石室之藏,恐終淪散放失,而世所流布諸書,缺略不祥,毀譽失實。嗟乎!世無子長、孟堅,不可聊且命筆。鄙人無狀,竊有志焉,而書籍無從廣購,衣食日不暇給,懼此事終已廢棄。是則有明全盛之書且不得見其成,而又何況于夜郎、筇笮、昆明、洱海奔走流亡區(qū)區(qū)之軼事乎?前日翰林院購遺書于各州郡,書稍稍集,但自神宗④晚節(jié)事涉邊疆者,民間汰去不以上;而史官所指名以購者,其外頗更有潛德幽光⑤,稗官碑志紀載出于史館之所不及知者,皆不得以上,則亦無以成一代之全史。甚矣其難也!余員昔之志于明史,有深痛焉,輒好問當世事。而身所與士大夫接甚少,士大夫亦無有以此為念者,又足跡未嘗至四方,以故見聞頗寡,然而此志未嘗不時時存也。足下知犁支所在,能召之來與余面論其事,則不勝幸甚?!咀ⅰ竣儆嗌河嗾浚质瘛"谟罋v:朱由榔(1623年~1662年),南明最后一位皇帝。年號永歷,史稱永歷帝。③海島:即崖山,在廣東省新會縣南海口。1277年宋亡,次年陸秀夫等擁立帝昺在崖山堅持抗元。1279年,元軍陷崖山,陸秀夫負帝昺投海死。④神宗:明神宗朱翊鈞,年號萬歷(1573~1620年)。⑤潛德曲光:指山林隱逸之士等所記述的明代史事。潛德,不為人所知的美德;幽光,世人所不能見的光輝。(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使一時成敗得失與夫/孤忠效死/亂賊誤國/流離播遷之情狀無以示/于后世豈不可嘆也哉/B.使一時成敗得失/與夫孤忠效死/亂賊誤國/流離播遷之情狀/無以示于后世/豈不可嘆也哉/C.使一時成敗得失與夫/孤忠效死/亂賊誤國/流離播遷之情狀/無以示于后世/豈不可嘆也哉/D.使一時成敗得失/與夫孤忠效死/亂賊誤國/流離播遷之情狀無以示/于后世豈不可嘆也哉/(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為足下道滇黔間事”與“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兩句中的“道”字含義相同。B.“必有訛焉”與“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兩句中的“焉”字含義不同。C.“有廑廑志其梗概”與“歌以詠志”(《觀滄?!罚﹥删渲械摹爸尽弊趾x不同。D.“能召之來與余面論其事”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鄒忌諷齊王納諫》)兩句中的“面”字含義不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閱讀了方學士考證詳實的《滇黔紀聞》,將其與余生所記犁支的見聞相對照,發(fā)現二者之言有相差甚遠之處,不知該相信誰。B.宋朝為元所滅,明朝亡于滿清,作者認為二者具有相似性,故要趁許多舊臣遺老還健在的時候訪求查證,以著成信史,昭示后人。C.翰林院曾經從各地搜購遺書,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很多有價值的書難以搜購齊全,現有的又難以反映歷史的全貌,作者深以為憾。D.作者說自己一直想修著明史,雖然與士大夫接觸不多,足跡未嘗遠涉四方,見聞不廣,然而修史的志向一直保存著。(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不逾時而又已滅亡,而史猶得以備書其事。②鄙人無狀,竊有志焉,而書籍無從廣購,衣食日不暇給,懼此事終已廢棄。三.詩歌閱讀(共1小題)4.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倦夜①杜甫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②!①據前人考證,此詩作于廣德二年(764),這時杜甫寓居在成都西郊浣花草堂。②徂:過去,逝去。(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前兩句,“竹”“野”二字,暗示出詩人宅旁有竹林,門前是郊野,“涼”字渲染出一派秋氣。B.“重露成涓滴”緊扣第一句“竹”這個意象。夜越來越涼,露水越來越中,在竹葉上凝聚成許多小水珠兒,不時滴滴答答滾落下來。C.本詩前六句寫景,由近及遠,虛實結合,最后兩句抒情,對全篇起了“點睛”的作用。D.詩中雖只寫“夜”不寫“倦”,但是詩中情與景、物與我妙合無垠,寓情于景,味之無盡。(2)“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3)全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結合全詩分析。四.默寫(共1小題)5.(1)《沁園春?長沙》上闋中描寫近景并使用動靜結合手法的詩句是:“,。”(2)她靜默地遠了,遠了,,。(3)尋夢?撐一支長篙,,滿載一船星輝,。五.作文(共1小題)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某交警大隊的執(zhí)勤交警在一處路口開展檢查時,對一名未隨車攜帶滅火器的駕駛員開具了簡易處罰決定書。隨后,駕駛員提出查看交警執(zhí)勤警車是否隨車攜帶滅火器。經查看,該執(zhí)勤警車上也未放置滅火器。交通警察支隊就此發(fā)布通告,通告中稱,事發(fā)后,交警大隊已對該警車駕駛員進行了處罰。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表明你的看法。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六.語言文字應用(共2小題)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殘缺是相對于圓滿、完整而言的,它是部分的空白和不在場,是整體的未完成或已失去的狀態(tài)。殘缺美是以殘缺為審視對象,從美感的角度對殘缺進行的審美體驗。從某種意義來說,殘缺因素是審美情感發(fā)展的動力因素,有了它,主體的審美體驗才會變得深刻而持久。為什么殘缺會①_______?從審美主客體的關系來說,文學作品是審美主體感知欣賞的審美對象,它對讀者的認知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眾所周知,想象是藝術創(chuàng)作和鑒賞的重要品質,②_______,沒有想象也就沒有文學作品的欣賞。完整的文學作品會給讀者以完美的賞識,殘缺的作品也能給讀者以美的享受。文學作品的殘缺會給讀者留下一個思索的空間,③_______。而無窮無盡的想象,可以使欣賞者能動地把審美對象加以改造或創(chuàng)造,從而產生新的形象。(1)文中加點的句子“從某種意義來說”能否去掉,為什么?(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題。夏天到了,耳邊又開始響起嗡嗡嗡的聲音,蚊子出來覓食了。很多人認為自己受蚊子歡迎是因為血型的問題,其實蚊子偵測和定位目標主要靠二氧化碳、熱量、揮發(fā)性化學物質等因素,目前沒有可靠的證據可以證明_____。研究表明,蚊子喜歡深色和黑色,對人體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人體代謝排出的汗液等氣味也很敏感。有兩類人可能比較“招引”蚊子:一是_____,比如肺活量大、偏胖人群和新陳代謝相對活躍的孕婦、兒童;另一類_____,這類人愛出汗,皮膚表面排泄出帶氣味的乳酸或其他成分會招引蚊子。外出防止蚊蟲叮咬,可以穿長袖上衣和長褲遮擋皮膚,或是在暴露的皮膚或衣物上使用驅蚊劑。若被蚊子叮咬出現不適癥狀,可通過外涂肥皂水、風油精、爐甘石洗劑、莫匹羅星軟膏來改善不適癥狀。如果紅腫癥狀比較嚴重或出現感染、過敏時,一定要及時就醫(yī)。(1)請在文中橫線上里補寫恰當的語句,使它與上下文語意連貫、內容貼切,整段文字結構完整、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20個字。(2)下列句子中的引號和文中畫波浪線處的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做“發(fā)揚國光”。B.“泥腿子專家”袁隆平又走進了安江農校的稻田,去尋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C.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詩中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D.包身工沒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2024學年語文高二上冊期末訓練復習3答案一.現代文閱讀(共2小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最近,圍繞某流量明星被國家話劇院錄取,獲得一級演員崗編制的新聞引發(fā)了輿論的廣泛熱議,中間穿插關于“小鎮(zhèn)做題家”和流量明星作比較的討論,推動著輿情急速升溫。隨著7月15日公示結束,國家話劇院給出的情況說明并沒有起到平息輿情的作用,反而再度把輿論推向了第二波高潮。當然,在這樣以億計的參與者大規(guī)模討論中,肯定會有一些雜音、一些情緒化的聲音、各種趁火打劫蹭熱度。如果我們盡量排除情緒,用理性客觀的態(tài)度去認真討論這件事,應該如何看待?這里面涉及的公平可以分為幾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合規(guī)意義上的公平。做這件事有沒有依據?當事方能不能為自己的行為找到依據?就錄取這件事而言,這次國家話劇院的聲明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從合規(guī)性來看,至少目前的調查結果看來,這套流程客觀上沒有違紀違規(guī)之處。但是從輿情的反應上來說,我們發(fā)現,人們追求的公平不僅僅是這種程序意義上的公平。很多時候公平作為一種價值,我們追求的是某種結果——這種結果不僅是客觀狀態(tài)還有主觀認知。中國是一個特殊的國家,在我們幾千年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中,對于考試作為階級上升的通道,在不同社會階層和人群中推動公平所起的作用有一種特殊的認知,這種特殊的認知作為一種集體的記憶是嵌入在我們的基因當中的,平時也許你不會感覺到它的存在,但是一旦被激發(fā),就會出現這次事件刺激之后涌現上來的那樣一種情緒。這種情緒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加持下具有更強的合理性。除了歷史因素,更重要的是在今天的中國,我們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人民當家作主的美好新中國,就像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發(fā)展不充分不均衡之間的矛盾”,這里面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包含的一個要素就是公平。不說它是全部,也不說它是唯一,但它非常重要、非常關鍵,離開了它,很多東西都無從談起。正因如此,網上很多討論者認為這件事“關乎國本”,有人說這是危言聳聽——有那么重要嗎?這可能只是一個個案。但事實上這恰恰是大眾的基本認知,是群眾的心聲,這種心聲必須得到尊重和有效的反饋。我對這一類事件的基本認知是:如果一種現象、一種做法,它的程序被社會上的大多數人認為是不公平的,它導出的結果是不好的,大家是拒絕接受的,但是這套做法卻符合規(guī)定的,那么這種“合規(guī)的不公平”就是最大的不公平。這種不公平就是所謂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發(fā)展不充分不均衡之間的矛盾”里的“矛盾”。我們需要去面對和改進,即使這種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因為這種合規(guī)化的不公平涉及到微妙的、復雜的、系統(tǒng)性的利益調整。但是我們要正視它的存在,而不能無視、甚至蔑視它。我們的社會始終在自我完善中前進,人類歷史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任何一種制度,要在歷史的長河中存續(xù)就需要具備自我校正錯誤的能力,這種自我迭代的能力也是中國從1840年、1949年以來的獨特比較優(yōu)勢。這其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民眾對于公平的樸素追求和向往,這種追求的表達對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都是至關重要的。(摘編自沈逸《明星入編,我們要警惕“合規(guī)的不公平”》)材料二:最近,因為頂流明星考編事件,以及一些媒體的“神助攻”,“小鎮(zhèn)做題家”這個詞也被引爆網絡。這個詞背后所涉及的教育公平、階層流動、就業(yè)難等問題,很值得人們深思?!靶℃?zhèn)做題家”最早誕生于網絡,大致指的是那些出身于農村或者小城鎮(zhèn)的學子,埋頭苦讀,通過高考實現了人生的進階,卻缺乏一定的視野和社會資源,即使靠多年苦讀,也很難追平原生家庭和出身帶來的差距。而“小鎮(zhèn)”,則成了普通家庭或者寒門的代名詞。筆者以為,“小鎮(zhèn)做題家”確實不應被嘲諷。古今中外,每個人出生后所處的環(huán)境、擁有的資源是不一樣的,人生路上的競爭是客觀存在的,求學和生活從來都不是輕輕松松的,這不能怪個人,個人也不能因為困難而放棄。出生于“小鎮(zhèn)”沒有什么不光彩,中國有無數個“小鎮(zhèn)”;通過“做題”來追求夢想、實現自我也沒什么不好,“做題”是學習文化知識、檢驗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不管怎樣,沒有一種追求更好人生的努力可以被輕視。即使來自“小鎮(zhèn)”,通過不斷努力,人生的舞臺依然可以很大。高考制度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高考制度從恢復到鞏固發(fā)展,經歷了幾次重要改革和完善,為我們國家一路高歌猛進提供了源源不斷、不可替代的戰(zhàn)略支撐??梢哉f,高考是我國改革開放后最公平的制度之一,必須堅持。在這種以考試主導的人才選拔體制下,中國絕大多數優(yōu)秀學生都具備“做題家”的特質。不可否認,高考制度固然有其一定的局限,但對普通家庭來說,高考依然是孩子改變命運最公平的途徑,是社會實現階層流動最有效的方式。也正是因為“不看面子看卷子,不拼關系拼分數”,出生“小鎮(zhèn)”的人,通過“做題”找到了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才有了實現“鯉魚躍龍門”的可能?!白鲱}家”就意味著“高分低能”嗎?顯然不是。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突飛猛進,中國各行各業(yè)人才輩出,很多人都是通過“做題”,獲得了更高層次的教育,逐步成長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成為創(chuàng)造“中國奇跡”的中堅力量。誰說“做題”就一定選拔不出來優(yōu)秀的人才?所以說,從本質上看,“小鎮(zhèn)做題家”這五個字其實有污名化之嫌,暴露了一些人的傲慢和偏見,其本質上是個“偽標簽”。如果有人拿“小鎮(zhèn)做題家”來給一個群體貼標簽,犯的就是只看現象、不看本質的錯誤。因為它背后隱藏的下一步邏輯就是:當面臨人生的一切不順心、不如意,都可以歸咎于你的所謂“階層”和“出身”,刻意忽略了人的成功與失敗,有很多因素,不能一股腦全部歸咎于學生時代的經歷。被一些人瞧不起的“小鎮(zhèn)做題家”,恰恰是生活的強者,在現有資源條件約束下,他們拼盡全力攀登突圍,展現出來的恰恰是“奮斗”二字。有多少大師巨匠、科技巨擘不也是來自鄉(xiāng)村城鎮(zhèn),是“小鎮(zhèn)做題家”出身嗎?這種不肯向命運屈服、不愿向寒苦低頭的精神,難道不值得鼓勵嗎?真正令人不齒的,反而是那些用一句輕飄飄的“小鎮(zhèn)做題家”,就抹殺別人多年的努力,卻總以為自己高人一等的精神貴族們。說小了,這就是真正的“指責型人格”;說大了,很有制造爭議話題、搞社會撕裂嫌疑。(摘編自之江軒《嘲諷“小鎮(zhèn)做題家”?謹防傲慢和偏見》)(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國家建設的公平要基于民眾對于公平的樸素追求和向往,這種追求的表達對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都是至關重要的。B.高考的優(yōu)越性體現在對普通家庭來說,高考是孩子改變命運最公平的途徑,是社會實現階層流動最有效的方式。C.針對某流量明星被國家話劇院錄取一事,從合規(guī)性來看,這套流程客觀上沒有任何違紀違規(guī)之處。D.“小鎮(zhèn)做題家”的背后蘊藏的是不肯向命運屈服、不愿向寒苦低頭的頑強奮斗精神。(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BA.對不公平的討論,訴求的對象不僅僅是個體,還有背后的體制機制,這套體制機制可能在過去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對于當下的某些情形不再合適。B.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我國當前的主要矛盾中包含公平,這種公平要體現在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過程公平絕對保障結果公平。C.即便是含著“金鑰匙”出身的人,不努力,大道路也只能越走越窄。而“小鎮(zhèn)做題家”,不斷努力,人生的舞臺依然可以很大。D.“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出身不能選擇,但是想去的地方可以自己選擇,有什么樣的奮斗就能成就什么樣的人生。(3)下列選項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CA.如果一個人連最簡單的高考都搞不定,那他注定無法搞定日后生活中比高考難上一萬倍的人際交往、世故往來。B.“中國像西方發(fā)達國家一樣,一個社會進入到發(fā)達階段之后,階層流動向上流動的通道,它自然就會收窄,這是一個規(guī)律?!盋.“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奔幢恪笆澜缫酝次俏摇保惨3帧皥笾愿琛钡钠床窈头e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D.17年前背著癱瘓父親上武大的黃來女說:“生活中總有一些美好的東西。太陽下山的時候,自己可以回家,而不是去醫(yī)院,那就是幸福的。”(4)材料二主要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簡要說明。(5)“小鎮(zhèn)做題家”與公平之間有何聯系,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究键c】非連續(xù)性文本;分析概括作者觀點態(tài)度;篩選信息,歸納要點;分析論點、論據、論證方法.【答案】(1)C(2)B(3)C(4)①因果論證:作者揭示了“小鎮(zhèn)做題家”的奮斗與建設“中國奇跡”之間的因果關系,論述了“小鎮(zhèn)做題家”在創(chuàng)造“中國奇跡”中的巨大作用。②假設論證:通過具體的示例和道理說明否定了“‘做題’無法選出優(yōu)秀人才”這一錯誤觀點;③對比論證:將“小鎮(zhèn)做題家”與其嘲諷者作對比,突出強調小鎮(zhèn)做題家的不懈奮斗的精神。(5)①“小鎮(zhèn)做題家”通過自身的努力,以高考為階梯,實現社會階層流動;②公平是指不同出身、不同背景的人以同一套標準比拼,獲得與自身能力匹配的回報;③高考這項制度,以公平的方式,使得“小鎮(zhèn)做題家”有機會能夠得到回報。【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題,需要將選項回歸原文,用原文相關信息辨析選項。(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容的理解與推斷。解答本題,需要將選項與原文相關信息進行對比,進而辨析選項正誤。(3)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論點論據的理解與辨析。解答本題,需要先理解選項信息,再聯系原文觀點進行辨析。(4)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論證方法的理解與分析。解答本題,需要學生了解論證方法的特點,再結合材料相關內容進行分析。(5)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解答本題要分兩步走,首先要分別理解“小鎮(zhèn)做題家”和“公平”的含義,然后再分析二者之間的聯系?!窘獯稹浚?)C.“沒有任何違紀違規(guī)之處”錯誤,原文材料一說“至少目前的調查結果看來,這套流程客觀上沒有違紀違規(guī)之處”,選項缺少限定語“至少目前的調查結果看來”。故選C。(2)B.“過程公平絕對保障結果公平”錯誤,選項表述太絕對,原文材料一只提到“就像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發(fā)展不充分不均衡之間的矛盾’,這里面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包含的一個要素就是公平”,沒有選項所說的表述。故選B。(3)結合材料二后文注釋“摘編自之江軒《嘲諷‘小鎮(zhèn)做題家’?謹防傲慢和偏見》”以及材料二內容可知,材料二的尾段為本文的觀點,即“被一些人瞧不起的‘小鎮(zhèn)做題家’,恰恰是生活的強者,在現有資源條件約束下,他們拼盡全力攀登突圍,展現出來的恰恰是‘奮斗’二字”。A.講的是高考的重要性,與材料二觀點無關,不能支持材料二觀點。B.講的是國家的發(fā)展規(guī)律,與材料二觀點無關,不能支持材料二觀點。C.強調“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符合材料二觀點,能夠支持材料二觀點。D.講的是什么是幸福,與材料二觀點無關,不能支持材料二觀點。故選C。(4)“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突飛猛進,中國各行各業(yè)人才輩出,很多人都是通過‘做題’,獲得了更高層次的教育,逐步成長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成為創(chuàng)造‘中國奇跡’的中堅力量。誰說‘做題’就一定選拔不出來優(yōu)秀的人才?所以說,從本質上看,‘小鎮(zhèn)做題家’這五個字其實有污名化之嫌,暴露了一些人的傲慢和偏見,其本質上是個‘偽標簽’”,作者在這里運用因果論證法,揭示了“小鎮(zhèn)做題家”的奮斗與建設“中國奇跡”之間的因果關系,論述了“小鎮(zhèn)做題家”在創(chuàng)造“中國奇跡”中的巨大作用?!啊鲱}家’就意味著‘高分低能’嗎?顯然不是。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突飛猛進,中國各行各業(yè)人才輩出,很多人都是通過‘做題’,獲得了更高層次的教育,逐步成長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成為創(chuàng)造‘中國奇跡’的中堅力量。誰說‘做題’就一定選拔不出來優(yōu)秀的人才?”“如果有人拿‘小鎮(zhèn)做題家’來給一個群體貼標簽,犯的就是只看現象、不看本質的錯誤”,運用假設論證,通過具體的示例和道理說明否定了“‘做題’無法選出優(yōu)秀人才”這一錯誤觀點;“被一些人瞧不起的‘小鎮(zhèn)做題家’,恰恰是生活的強者,……真正令人不齒的,反而是那些用一句輕飄飄的‘小鎮(zhèn)做題家’,就抹殺別人多年的努力,卻總以為自己高人一等的精神貴族們……”,運用對比論證,將“小鎮(zhèn)做題家”與其嘲諷者作對比,突出強調小鎮(zhèn)做題家的不懈奮斗的精神。(5)“‘小鎮(zhèn)做題家’最早誕生于網絡,大致指的是那些出身于農村或者小城鎮(zhèn)的學子,埋頭苦讀,通過高考實現了人生的進階……”,“小鎮(zhèn)做題家”通過自身的努力,以高考為階梯,實現社會階層流動。公平是一個社會學名詞,在法律上,公平是法所追求的基本價值之一。公是公共,指大家,平是指平等,意指為大家平等存在。通過文中“高考是我國改革開放后最公平的制度之一,必須堅持”“對普通家庭來說,高考依然是孩子改變命運最公平的途徑,是社會實現階層流動最有效的方式”“對于考試作為階級上升的通道,在不同社會階層和人群中推動公平所起的作用有一種特殊的認知,這種特殊的認知作為一種集體的記憶是嵌入在我們的基因當中的”等內容可這樣理解公平:公平是指不同出身以及不同背景的人以同一套標準進行比拼,以此獲得與自身能力匹配的回報。結合以上兩點,“小鎮(zhèn)做題家”與公平之間的聯系為:高考作為一項重要的制度,以公平的方式,讓“小鎮(zhèn)做題家”能夠有機會得到應有的回報。答案:(1)C(2)B(3)C(4)①因果論證:作者揭示了“小鎮(zhèn)做題家”的奮斗與建設“中國奇跡”之間的因果關系,論述了“小鎮(zhèn)做題家”在創(chuàng)造“中國奇跡”中的巨大作用。②假設論證:通過具體的示例和道理說明否定了“‘做題’無法選出優(yōu)秀人才”這一錯誤觀點;③對比論證:將“小鎮(zhèn)做題家”與其嘲諷者作對比,突出強調小鎮(zhèn)做題家的不懈奮斗的精神。(5)①“小鎮(zhèn)做題家”通過自身的努力,以高考為階梯,實現社會階層流動;②公平是指不同出身、不同背景的人以同一套標準比拼,獲得與自身能力匹配的回報;③高考這項制度,以公平的方式,使得“小鎮(zhèn)做題家”有機會能夠得到回報?!军c評】信息判斷類題目的方法:①材料與選項對照法,把閱讀材料與選項進行一一對照,判斷它們的正誤。②材料整合處理法,對所列材料進行整合與分析,印證選擇或判斷的正誤。③關注細節(jié)法,關注材料中的細節(jié),進行比較鑒別,特別是容易忽略的部分。2.文學類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最佳配偶【美】斯蒂芬?麥克勒我走進辦公室,跟笑容滿面的布列喬先生握了握手。跟我相比,他衣著十分講究。他手里在搬弄著一沓紙,就像在搬弄著一疊煎餅?!拔蚁嘈牛銣蕰λ譂M意,”他說,“她可是我們用求同計算機,從符合推選條件的一億一千多萬美國婦女中挑選出來的。我們按種族、宗教、人種、生活地區(qū),對這些婦女進行了分類……”我坐在那兒津津有味地聽著,心想要是來這兒之前先沖個淋浴,那該多好。這兒的辦公室整潔宜人,不過那張椅子令人坐得不太愜意?!昂茫瑏砝病彼f著,像魔術師那樣“砰”的一聲把通向隔壁房間的門忽地打開。本來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這時就更手足無措了。說真的,她長得很標致,真的!美極了!“沃克先生,這是蒙大拿州拉芬湖的鄧菲爾德小姐。鄧菲爾德小姐,這是紐約的弗蘭克林?沃克先生?!薄熬徒形腋ヌm克好了?!蔽椅ㄎㄖZ諾,顯得有點緊張。她確實太美了!您不妨想象一下。布列喬剛走開,我們就聊了起來。“您好!我,我,我對計算機為我選中的您,感到十分稱心。”我竭力想把語調放溫和些。也許,把她稱為計算機選中的人,她一定不高興。我是說,我對事情發(fā)展的結果感到滿意。她莞爾一笑,露出了一排整齊的牙齒?!爸x謝您,我也是?!彼t腆地說?!拔?,三十一歲?!蔽姨仆坏貨_口而出?!拔抑?,這些全都記在卡片上?!边@場談話似乎就要這樣結束了??ㄆ鲜裁炊冀榻B得清清楚楚,所以確實沒什么好談了?!敖窈蟠蛩阋⒆訂??”她先找了個話題?!爱斎?,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薄罢衔业囊?,這記錄在卡片上的‘未來計劃’一欄,喏,就在那兒?!彼更c著說。我這才注意到我手中那一札文件似的東西,第一頁上貼著一張國際商用機械公司的計算機卡片,卡片上印有關于鄧菲爾德小姐的重要數據。顯然,她手中的那一札“文件”是關于我的……于是,我們各自審視著自己手中的“文件”,每翻閱一頁,都要發(fā)出很大的聲響?!拔募崩镎f,她喜歡古典音樂。(記錄在“興趣愛好與生活習慣”欄)“您喜歡古典音樂?”“對,比任何東西都喜歡,另外,我還收藏著弗蘭基?拉尼歌曲的全部錄音?!薄斑@倒是紅極一時的歌唱家?!蔽屹澰S地附和道。我倆的目光繼續(xù)在字里行間瀏覽著。我注意到,她愛看書、看球賽,看電影愛坐前排,睡覺時愛把窗戶關上,愛養(yǎng)狗、養(yǎng)貓、養(yǎng)金魚、養(yǎng)金槍魚,愛吃用意大利香腸做的三明治,穿著樸素,將來要送孩子上私立學校,喜歡住在郊外,愛參觀美術展覽館……她抬起了頭:“我們所有的愛好都很一致?!薄昂翢o兩樣。”我加上一句。我又讀了標題為“心理狀況”的記錄:她生性羞怯,不愛爭論,講話拘謹,屬于賢妻良母型?!拔液芨吲d,您既不抽煙又不飲酒?!彼凉M意地說?!笆堑模遗c煙酒無緣,只偶爾喝點啤酒?!薄皺谀坷餂]有提到啊?!薄芭?,也許沒寫上,這是我的疏忽。”我希望她不會放在心上。我們終于各自看完了手里的“文件”。最后她說:“我們倆非常相像?!蔽液袜嚪茽柕陆Y婚整整九年了,已經有三個孩子,兩男一女。我們住在郊外,聽著古典音樂和弗蘭基?拉尼的錄音。我倆最后一次爭吵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早被我忘得一干二凈。在每一件事上,我倆幾乎都能步調一致。她是一個賢妻,我也可以算是個好丈夫。我們的婚姻看起來真是完美無缺。眼下,我卻盤算著下個月就去離婚。﹣﹣這種日子我再也過不下去了!(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CEA.小說敘述了弗蘭克借助計算機篩選結婚對象,進而結識鄧菲爾德小姐并與之結婚,到后來厭倦了完美的婚姻生活想要離婚的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B.本文敘述平淡無奇,但構思巧妙,別具匠心。短短千余字,濃縮了一對夫妻美滿和諧的生活,人物塑造以語言描寫為主,通過對話展現人物性格。C.這篇小說啟示我們:在生活中我們應拋棄機械的、程式化的生活,還原人的鮮活生動的本性,重新回到多層次多角度的、可期待可變換的世界中去。D.“我”在和鄧菲爾德小姐見面時“唯唯諾諾”,表現了主人公“我”懦弱無能、膽小怕事,這也是“我”在婚姻生活九年后才打算離婚的原因。E.這篇小說借助一個婚姻故事告訴我們:被簡單地貼上標簽從而變成扁平的標簽人,過著乏味的、已經計劃好的生活,只會讓人沉悶窒息。(2)小說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3)這篇小說的結局出人意料,你認為這樣的安排好不好?請談談你的觀點和具體理由?!究键c】小說;內容理解與概括.【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1)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分析與概括能力.(2)此題考查學生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的基本能力.(3)此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基本能力.【解答】(1)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分析與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要先通讀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內容和主旨,在此基礎上,聯系上下文,結合文本內容對文章某一內容要點進行分析和概括.A項,“完美”應加引號,他們的婚姻生活并不完美,小說情節(jié)只是在結尾異峰突起,也談不上“跌宕起伏”.B項,“濃縮了一對夫妻美滿和諧的生活”表述不當.小說主體寫的是相親過程,而且其生活貌似美滿和諧,實則單調乏味.D項,“表現了主人公‘我’懦弱無能、膽小怕事”錯誤,這只是“我”內心拘謹、膽小羞怯的特點.(2)此題考查學生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的基本能力.這是一道人物形象的概括的題目,小說中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正面和側面,正面主要是肖像、語言、動作、心理,側面主要是環(huán)境的烘托,對他人的影響以及他人的評價等,在文中找到這些句子進行歸納,可以找到答案.回答此題,需要根據“我倆最后一次爭吵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早被我忘得一干二凈.在每一件事上,我倆幾乎都能步調一致.她是一個賢妻,我也可認算是個好丈夫.我們的婚姻真是完美無缺.眼下,我卻盤算著下個月就去離婚.這種日子我再也過不下去了!”等來分析概括.(3)此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基本能力.這是一道文章結尾的探究的題目,文章結尾的作用主要是照應標題、開頭和深化文章的主旨,屬于情節(jié)的內容,答題時要從情節(jié)本身、人物形象、標題和主旨幾方面作答.這樣的安排好(觀點)這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式的結尾(或歐?亨利式的結尾)(評價或原因).如認為這樣安排好,可以從意想不到的解決給文章增添了趣味,同時給人一種意想不到的結果等角度進行分析;如果認為這樣安排不好,可以從顯得過于突兀,不能很好體現一種緊湊感等角度進行分析.答案:(1)CE(2)①性格內向,拘謹羞怯;②愛好廣泛,追求生活品質,有良好生活習慣;③潛意識里有對機械的程式化的生活的反抗,以及對生動鮮活的生活的向往.(3)觀點一:這樣的安排好.這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結尾(或歐?亨利式的結尾).①從情節(jié)上看,兩個人雖然經電腦配對,“非常相像”,但彼此過于熟悉,談話毫無新鮮的話題,無趣無聊,已經暗示出這種婚姻的乏味,所以兩個人最后的分手也在情理之中.②從表達效果上看,前面的敘述平淡無奇,直到最后才給讀者一個出乎意料的結局.這樣寫,能增強小說的戲劇性,從而形成獨特的藝術魅力,增強文章的感染力.③從主題表達上看,這樣的結局與前邊的情節(jié)構成極大反差,更能引人深思,深刻地揭示出小說的主題:機械的、程式化的生活是令人生厭的,多姿多彩才是有趣味的生活狀態(tài).觀點二:這樣的安排不好.①從情節(jié)上看,離婚的結局過于突兀,前邊的情節(jié)缺乏必要的鋪墊與暗示.②從表達效果上看,這樣的結局,雖然能增強小說的戲劇性,卻使文章缺乏可信度,缺少生活的真實性﹣﹣在現實生活中,夫妻兩個情趣相投往往生活得很幸福.③從主題表達上看,小說結局宣揚夫妻之間性格差異產生美,但同時否定夫妻之間性格和諧也會產生美,是有失偏頗的.【點評】所謂“歐?亨利式結尾”,通常指短篇小說大師們常常在文章情節(jié)結尾時突然讓人物的心理情境發(fā)生出人意料的變化,或使主人公命運陡然逆轉,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但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給人以出乎意料的感覺,又不得不承認他的合情合理.一般可以更好的刻畫人物形象,豐富故事的內容.這種結尾藝術,在歐?亨利的作品中有充分的體現.故被稱為“歐?亨利式結尾”.二.文言文閱讀(共1小題)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題。與余生①書戴名世余生足下。前日浮屠犁支自言永歷②中宦者,為足下道滇黔間事。余聞之,載筆往問焉。余至而犁支已去,因教足下為我書其語來,去年冬乃得讀之,稍稍識其大略。而吾鄉(xiāng)方學士有《滇黔紀聞》一編,余六七年前嘗見之。及是而余購得是書,取犁支所言考之,以證其同異。蓋兩人之言各有詳有略,而亦不無大相懸殊者,傳聞之間,必有訛焉。然而學士考據頗為確核,而犁支又得于耳目之所睹記,二者將何取信哉?昔者宋之亡也,區(qū)區(qū)海島③一隅,僅如彈丸黑子,不逾時而又已滅亡,而史猶得以備書其事。今以永歷之帝西粵、滇黔,地方數千里,揆以《春秋》之義,豈遽不如帝昺之在崖山?而其事漸以滅沒。近日方寬文字之禁,而天下所以避忌諱者萬端,其或菰蘆山澤之間,有廑廑志其梗概,所謂存什一于千百,又無好事者為之掇拾,流傳不久,而已蕩為清風,化為冷灰。至于老將退卒、故家舊臣、遺民父老,相繼澌盡,而文獻無征,凋殘零落,使一時成敗得失與夫孤忠效死亂賊誤國流離播遷之情狀無以示于后世豈不可嘆也哉。終明之末三百年無史,金匱石室之藏,恐終淪散放失,而世所流布諸書,缺略不祥,毀譽失實。嗟乎!世無子長、孟堅,不可聊且命筆。鄙人無狀,竊有志焉,而書籍無從廣購,衣食日不暇給,懼此事終已廢棄。是則有明全盛之書且不得見其成,而又何況于夜郎、筇笮、昆明、洱海奔走流亡區(qū)區(qū)之軼事乎?前日翰林院購遺書于各州郡,書稍稍集,但自神宗④晚節(jié)事涉邊疆者,民間汰去不以上;而史官所指名以購者,其外頗更有潛德幽光⑤,稗官碑志紀載出于史館之所不及知者,皆不得以上,則亦無以成一代之全史。甚矣其難也!余員昔之志于明史,有深痛焉,輒好問當世事。而身所與士大夫接甚少,士大夫亦無有以此為念者,又足跡未嘗至四方,以故見聞頗寡,然而此志未嘗不時時存也。足下知犁支所在,能召之來與余面論其事,則不勝幸甚?!咀ⅰ竣儆嗌河嗾?,字石民。②永歷:朱由榔(1623年~1662年),南明最后一位皇帝。年號永歷,史稱永歷帝。③海島:即崖山,在廣東省新會縣南海口。1277年宋亡,次年陸秀夫等擁立帝昺在崖山堅持抗元。1279年,元軍陷崖山,陸秀夫負帝昺投海死。④神宗:明神宗朱翊鈞,年號萬歷(1573~1620年)。⑤潛德曲光:指山林隱逸之士等所記述的明代史事。潛德,不為人所知的美德;幽光,世人所不能見的光輝。(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BA.使一時成敗得失與夫/孤忠效死/亂賊誤國/流離播遷之情狀無以示/于后世豈不可嘆也哉/B.使一時成敗得失/與夫孤忠效死/亂賊誤國/流離播遷之情狀/無以示于后世/豈不可嘆也哉/C.使一時成敗得失與夫/孤忠效死/亂賊誤國/流離播遷之情狀/無以示于后世/豈不可嘆也哉/D.使一時成敗得失/與夫孤忠效死/亂賊誤國/流離播遷之情狀無以示/于后世豈不可嘆也哉/(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DA.“為足下道滇黔間事”與“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兩句中的“道”字含義相同。B.“必有訛焉”與“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兩句中的“焉”字含義不同。C.“有廑廑志其梗概”與“歌以詠志”(《觀滄海》)兩句中的“志”字含義不同。D.“能召之來與余面論其事”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鄒忌諷齊王納諫》)兩句中的“面”字含義不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作者閱讀了方學士考證詳實的《滇黔紀聞》,將其與余生所記犁支的見聞相對照,發(fā)現二者之言有相差甚遠之處,不知該相信誰。B.宋朝為元所滅,明朝亡于滿清,作者認為二者具有相似性,故要趁許多舊臣遺老還健在的時候訪求查證,以著成信史,昭示后人。C.翰林院曾經從各地搜購遺書,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很多有價值的書難以搜購齊全,現有的又難以反映歷史的全貌,作者深以為憾。D.作者說自己一直想修著明史,雖然與士大夫接觸不多,足跡未嘗遠涉四方,見聞不廣,然而修史的志向一直保存著。(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不逾時而又已滅亡,而史猶得以備書其事。②鄙人無狀,竊有志焉,而書籍無從廣購,衣食日不暇給,懼此事終已廢棄。【考點】散文;一詞多義;文言斷句;文言翻譯;內容理解.【答案】(1)B(2)D(3)B(4)①不長時間就已滅亡了,而史書仍然能夠完全詳盡地記載這件事。②我沒有什么才能,只是私下里存有這個志向。然而,無法大量地購買書籍,每天都為吃飯和穿衣發(fā)愁,我擔心寫史一事終將廢棄?!痉治觥浚?)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文意、虛詞和結構判斷。(2)本題考查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解說的辨析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語境明確詞語的含義,再結合選項比對判斷。(3)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分析能力。解答時,注意將選項與原文作細致比較。(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看有無特殊句式,詞類的活用,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出來的句子做適當調整,達到文從句順?!窘獯稹浚?)B.句意:致使一代興亡成敗,與那些忠臣盡忠為報效國家而死和亂臣賊子誤國之事,以及流離失所四處奔波之情形,無法向后人展示,豈不可嘆?!耙粫r成敗得失”“孤忠效死”“亂賊誤國”“流離播遷”是并列的四種情況,中間各自斷開,“與”連接后句“夫孤忠效死”,其前斷開,排除AC;“流離播遷”與“之情狀”是定中關系,其后斷開,排除D。故選B。(2)D.兩句中的“面”字含義相同,都是“當面”的意思。故選D。(3)B.“宋朝為元所滅,明朝亡于滿清,作者認為二者具有相似性”錯誤。由第二段“昔者宋之亡也……而史猶得以備書其事。今以永歷之帝西粵、滇黔,地方數千里,揆以《春秋》之義,豈遽不如帝昺之在崖山?而其事漸以滅沒?!焙偷谌巍敖K明之末三百年無史,金匱石室之藏,恐終淪散放失,而世所流布諸書,缺略不詳,毀譽失實”可知,作者認為宋末尚有史書記載,明朝卻無詳實的史書記載,而不是“宋、明滅亡”有相似性。故選B。(4)①不逾時,不長時間;猶,仍然;備書,詳盡地記載。譯文:不長時間就已滅亡了,而史書仍然能夠完全詳盡地記載這件事。②鄙,我;竊,私下;廣購,大量地購買。譯文:我沒有什么才能,只是私下里存有這個志向。然而,無法大量地購買書籍,每天都為吃飯和穿衣發(fā)愁,我擔心寫史一事終將廢棄。答案:(1)B(2)D(3)B(4)①不長時間就已滅亡了,而史書仍然能夠完全詳盡地記載這件事。②我沒有什么才能,只是私下里存有這個志向。然而,無法大量地購買書籍,每天都為吃飯和穿衣發(fā)愁,我擔心寫史一事終將廢棄。參考譯文:余生足下:筆墨到犁支那里詢問。等我到那之后,犁支已經離去,因而讓足下給我寫信,將他所說的寫下來。去年冬天才收到,讀了之后,稍稍知道了大概。我的家鄉(xiāng)方學士撰有《滇黔紀聞》一書,我六七年前曾經見過,等到我買了一本,把犁支所說的拿來加以考證,以便弄清二者的同異之處。大體上,兩人所說的各有詳有略,但也有大相徑庭的地方。傳聞之間,肯定有錯誤失實之處。然而,學士考據的頗為精確詳實,而犁支所說又是耳聞目睹得來的,二者之間將選擇相信哪一個呢?從前,宋朝滅亡時,小小的海島一隅僅如彈丸黑子,沒過多長時間就滅亡了,而史書仍然還能夠詳細地記載這件事。而現在像永歷稱帝于兩粵和滇黔,土地縱橫數千里,揆度《春秋》的義例,難道不如帝昺殘喘于崖州?但事跡逐漸湮沒無聞。近一段時間,文字的禁忌才開始變得寬松一些,但天下需要避諱的東西仍有成千上萬,有的人在草莽山澤之間,僅僅只是記述了這些事情的大概經過,想要把十分之一的歷史保存于千百年之后,但又沒有熱心的人為之編輯搜集,不長時間后,就會蕩為清風,化為灰燼。至于那些老將退卒,故家舊臣,遺民父老,都相繼死去,再加上文獻沒有保存,凋殘零落,致使一代興亡成敗,與那些忠臣盡忠為報效國家而死和亂臣賊子誤國之事,以及流離失所四處奔波之情形,無法向后人展示,豈不可嘆!整個明朝,三百年沒有歷史。金匱石室所保存的史冊,恐怕早晚要散落逸失。而社會上流行傳播的那些史書,殘缺不全,毀譽失真。嗟乎!世上沒有子長、孟堅,不可以隨意輕率地執(zhí)筆寫史。我沒有什么才能,只是存有這個志向,然而,無法大量地購買書籍,且每天都為吃飯和穿衣發(fā)愁,我擔心寫史一事終將廢棄。這樣,明代強盛時期的史書尚且寫不出來,更何況那些夜郎、筇笮、昆明、洱海等地的奔竄流亡一類的小小的軼聞逸事呢。前些天翰林院向各州郡收購遺書,史書逐漸匯集起來。但從神宗晚年開始,凡是涉及邊疆的,民間都隱沒起來不往上交。而除了史官所指名要購買的史書之外,更多的倒是那些山林隱逸之士所記述的明代史事,超出史館所了解的野史小說所記載的和石碑上所鐫刻的內容,都不能呈上,這樣,就沒有辦法寫成一代全史。實在是困難??!我一直有寫明史這個志向,對明代沒有史書深感痛惜,所以喜歡詢問當時的事情。只是自身與士大夫接觸的太少,士大夫中也沒有想要寫明史的人,再加上我足跡未嘗遠涉四方,故而見聞頗少,然而,這個志向卻一直保存著。足下如果知道犁支所在的地方,能把他找來,和我當面討論這些事情,那我將不勝榮幸?!军c評】文言文內容理解題,解題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③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三.詩歌閱讀(共1小題)4.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倦夜①杜甫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②?、贀叭丝甲C,此詩作于廣德二年(764),這時杜甫寓居在成都西郊浣花草堂。②徂:過去,逝去。(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前兩句,“竹”“野”二字,暗示出詩人宅旁有竹林,門前是郊野,“涼”字渲染出一派秋氣。B.“重露成涓滴”緊扣第一句“竹”這個意象。夜越來越涼,露水越來越中,在竹葉上凝聚成許多小水珠兒,不時滴滴答答滾落下來。C.本詩前六句寫景,由近及遠,虛實結合,最后兩句抒情,對全篇起了“點睛”的作用。D.詩中雖只寫“夜”不寫“倦”,但是詩中情與景、物與我妙合無垠,寓情于景,味之無盡。(2)“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3)全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結合全詩分析?!究键c】理解詩詞詞句;理解詩詞內容;理解作者情感;鑒賞詩詞意境.【答案】(1)C(2)頸聯描繪了一幅秋夜破曉前的景色。暗飛自照的流螢,相呼結伴的水鳥,襯托出詩人的孤寂心情。(3)①表達了詩人對當時政局動蕩不安的擔憂,報國無門的感傷,對國家人民命運的深切關注。②前六句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通過對秋夜里綠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飛的螢、水宿的鳥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繪,含蓄地道出了“倦”意。后兩句直抒胸臆,告訴我們詩人倦夜的原因,“萬事干戈里”,因心憂國事但報國無門而“空悲清夜徂”?!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的分析。(2)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景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內容,從詩句中找出關鍵性信息進行分析,聯系前后句子進行分析。(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內容,從詩句中找出關鍵性信息進行分析,聯系前后句子進行分析,把握詩人的內心感受?!窘獯稹浚?)C.“虛實結合”錯誤。詩歌的前六句寫景,均為實寫。故選C。(2)頸聯的意思是“螢火蟲在黑暗中飛行,自己照亮自己;棲息在溪旁的鳥兒已經醒來,呼喚著同伴”。這是秋夜破曉前的景色,暗飛自照的流螢,相呼結伴的水鳥,襯托出詩人的孤寂。(3)詩的前三聯描寫的是從月升到月落的秋夜景象,采用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詩的最后一聯,直接抒發(fā)了詩人憂國憂時、報國無門的思想感情,是直抒胸臆。詩中的意象,如綠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飛的螢、水宿的鳥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繪,寫出了月出到月落的過程,含蓄地道出了“倦”意。他孤棲“臥內”,輾轉反側,不能成眠:一會兒擁被支肘,聽窗外竹葉蕭蕭,露珠滴答;一會兒對著灑滿庭院的溶溶月光,沉思默想;一會兒披衣而起,步出庭院,仰望遙空,環(huán)視曠野,心事浩茫。這一夜從月升到月落,詩人不曾合眼。徹夜不眠,他該有多么疲倦啊!這樣就有了這些疑問:如此清靜、涼爽的秋夜,詩人為何不能酣眠?有什么重大的事苦纏住他的心?詩的最后兩句詩人直吐胸臆:“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原來他是為國事而憂心?!叭f事干戈里”,詩人非常深切地關注著國家和人民的命運,難怪他坐臥不安,徹夜難眠。但是,當時昏君庸臣當政,有志之士橫遭賤視和摒棄,詩人自己也是報國無門。故詩的結語云:“空悲清夜徂!”“空悲”二字,抒發(fā)了詩人無限感慨與憂憤。答案:(1)C(2)頸聯描繪了一幅秋夜破曉前的景色。暗飛自照的流螢,相呼結伴的水鳥,襯托出詩人的孤寂心情。(3)①表達了詩人對當時政局動蕩不安的擔憂,報國無門的感傷,對國家人民命運的深切關注。②前六句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通過對秋夜里綠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飛的螢、水宿的鳥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繪,含蓄地道出了“倦”意。后兩句直抒胸臆,告訴我們詩人倦夜的原因,“萬事干戈里”,因心憂國事但報國無門而“空悲清夜徂”。譯文:竹林中的涼氣漸漸侵入臥室,郊野茫茫,月光灑滿庭院的每個角落。更深露重,竹葉上凝聚成許多小水珠兒,不時地滴滴答答地滾落下來;此時月照中天,星子稀疏時有時無。螢火蟲在黑暗中飛行,自己照亮自己;棲息在溪旁的鳥兒已經醒來,呼喚著同伴。這一夜思考著千樁萬樁的事,哪一樁不與戰(zhàn)事有關?只能枉自悲嘆如此良夜白白地逝去。賞析:吳齊賢《論杜》曰:“唐人作詩,于題目不輕下一字,而杜詩尤嚴?!贝嗽婎}目卻有點悖于常理。按說,疲倦只有在緊張的勞作之后才會產生,夜間人們休息安眠,應不會“倦”。因此,詩人夜里為什么會疲倦是這首詩的一條重要線索。起句云:“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薄爸瘛薄耙啊倍?,不僅暗示出詩人宅旁有竹林,門前是郊野,也分外渲染出一派秋氣:夜風吹動,竹葉蕭蕭,入耳分外生涼,真是“綠竹助秋聲”;郊野茫茫,一望無際,月光可以普照,更顯得秋空明凈,秋月皓潔。開頭十個字,勾畫出清秋月夜村居的特有景況。三、四兩句緊緊相承,又有所變化:“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鄙暇淇壑瘢戮淇墼?。時間已經是深夜了。五、六兩句又轉換了另外一番景色:“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边@是秋夜破曉前的景色。以上六句,把從月升到月落的秋夜景色,描寫得歷歷在目。雖然這六句全寫自然景色,單純寫“夜”,沒有一字寫“倦”,但在這幅“秋夜圖”中,不僅有綠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飛的螢、水宿的鳥,其實還有這些景物的目擊者──詩人自己。他孤棲“臥內”,輾轉反側,不能成眠:一會兒擁被支肘,聽窗外竹葉蕭蕭,露珠滴答;一會兒對著灑滿庭院的溶溶月光,沉思默想;一會兒披衣而起,步出庭院,仰望遙空,環(huán)視曠野,心事浩茫。這一夜從月升到月落,詩人不曾合眼。徹夜不眠,他該有多么疲倦??!這樣就有了這些疑問:如此清靜、涼爽的秋夜,詩人為何不能酣眠?有什么重大的事苦纏住他的心?詩的最后兩句詩人直吐胸臆:“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原來他是為國事而憂心?!叭f事干戈里”,詩人非常深切地關注著國家和人民的命運,難怪他坐臥不安,徹夜難眠。但是,當時昏君庸臣當政,有志之士橫遭賤視和摒棄,詩人自己也是報國無門。故詩的結語云:“空悲清夜徂!”“空悲”二字,抒發(fā)了詩人無限感慨與憂憤。詩的最后兩句,對全篇起了“點睛”的作用。這兩句的出現使前面所描寫的那些自然景物顯現出一層新的光彩,它們無一不寄寓著詩人憂國憂時的感情,與詩人的心息息相通:由于詩人為國事而心寒,故分外感到“竹涼侵臥內”;由于詩人嘆息廣大人民的亂離之苦,故對那如淚珠滾動般的“重露成涓滴”之聲特別敏感;那光華萬里的“野月”,使詩人思緒向廣闊和遙遠的空間馳騁;那乍隱乍現、有氣無力的“稀星”,似乎顯示出詩人對當時政局動蕩不定的擔心;至于那暗飛自照的流螢,相呼結伴的水鳥,則更明鮮地襯托出詩人“消中只自惜,晚起索誰親”(《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的孤寂心情。前人贊美杜詩“情融乎內而深且長,景耀乎外而遠且大”(明謝榛《四溟詩話》)。這首詩中由于詩人以“情眼”觀景、攝景,融情于景,故詩的字面雖不露聲色,只寫“夜”,不言“倦”,只寫“耀乎外”的景,不寫“融乎內”的情,但詩人的羈孤老倦之態(tài),憂國憂時之情,已從這特定的“情中之景”里鮮明地流露出來。在這里,情與景,物與我,妙合無垠,情寓于景,景外合情,有一詠三嘆,余韻無盡的效果。這首詩的構思布局精巧玲瓏。全詩起承轉合,井然有序。前六句寫景,由近及遠,由粗轉細,用空間的變換暗示時間的推移,畫面變幻多姿,情采步步誘人。詩的首聯“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峭拔而起,統(tǒng)領下兩聯所寫之景。設若此兩句寫作“夜涼侵臥內,明月滿庭隅”,不僅出語平庸,畫面簡單,而且下面所寫之景也無根無絆。因為無“竹”,“重露”就無處“成涓滴”;無“野”,飛螢之火、水鳥之聲的出現,就不知從何而來。由“竹”“野”二字,可見詩人煉字之精,構思布局之細。此詩結尾由寫景轉入抒情,似斷實聯,外斷內聯,總結了全篇所寫之景,點明了題意,使全詩在結處翼然振起,情景皆活,煥發(fā)出異樣的光彩?!军c評】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要注意幾個切入點:(1)看作者由于所處時代和生活經歷的不同,每個詩人長期形成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張、志向追求應是大致固定的。(2)看時代每個時代的社會現實總會在文學作品中留下很深的印跡,詩歌鑒賞時注意這種社會的外在表象非常重要。(3)看注解很多詩歌命題者作了一些注解以提醒考生,這對于鑒賞詩歌來說相當重要。一是有的詩人不同時期的作品表現的思想內容不同;二是不同的環(huán)境中感受不同,注解中作的提示有助于考生理解詩歌。(4)看“情”點古代詩歌中往往有很多直接表現情感內容的詞語,把握這些詞語對于鑒賞詩歌尤其重要。(5)看形象詩歌是靠形象說話的,寫景敘事都離不開意象。從常見的形象入手也能夠準確把握詩歌的主題。(6)看用典古人寫詩往往用典故曲折地表達思想,了解這些典故對于理解詩歌思想內容尤有幫助。四.默寫(共1小題)5.(1)《沁園春?長沙》上闋中描寫近景并使用動靜結合手法的詩句是:“漫江碧透,百舸爭流。”(2)她靜默地遠了,遠了,到了頹圮的籬墻,走盡這雨巷。(3)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考點】名篇名句默寫.【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本題考查名篇名句默寫,首先要能夠背誦相關詩詞,其次能夠正確書寫.【解答】(1)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重點字:舸)(2)到了頹圮的籬墻,走盡這雨巷(重點字:頹圮、籬)(3)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在星輝斑斕里放歌(重點字:漫溯)【點評】名篇名句的復習策略是:一要化整為零,日積月累,注意整篇背誦與片段突擊相結合.復習時,注意效率;二要動口更要動手,關鍵是不寫錯別字;三要將識記與理解相結合,加強理解基礎上的記憶,理解是根本,默寫時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領悟含義,圈點勾畫,邊誦邊寫.五.作文(共1小題)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某交警大隊的執(zhí)勤交警在一處路口開展檢查時,對一名未隨車攜帶滅火器的駕駛員開具了簡易處罰決定書。隨后,駕駛員提出查看交警執(zhí)勤警車是否隨車攜帶滅火器。經查看,該執(zhí)勤警車上也未放置滅火器。交通警察支隊就此發(fā)布通告,通告中稱,事發(fā)后,交警大隊已對該警車駕駛員進行了處罰。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表明你的看法。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究键c】材料作文.【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閱讀材料,材料涉及的對象有執(zhí)勤交警、駕駛員,從執(zhí)勤交警的角度來看,他給未隨車攜帶滅火器的駕駛員開具簡易處罰決定書的做法沒有錯,但是他自己的警車上也沒有放置滅火器,由此可以圍繞“以身作則”“欲立人,先立己”等立意;從駕駛員的角度來看,交警檢查他,他反查交警,可以圍繞“相互監(jiān)督,養(yǎng)成良好的法治意識”角度立意;從交通警察支隊的做法來看,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執(zhí)法應該公正、公平;從交警和駕駛員的角度來看,他們都沒有放置滅火器,可見這種行為并非個案,而是普遍現象由此可以圍繞“落實法規(guī)”“讓安全意識進駐人心”立意??蓮囊韵陆嵌攘⒁猓孩俾鋵嵎ㄒ?guī),保障安全。私家車和交警車都沒有隨車攜帶滅火器,說明相應法規(guī)并未能入腦入心。②欲立人,先立己,執(zhí)法者應以身示范。交警作為執(zhí)法者出現時,要求市民做到的,自己應先做到。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沒有交警和市民之分,只有守法和違法之分。執(zhí)法應公正、公平。④相互監(jiān)督,有益互動。交警檢查駕駛員,駕駛員反“查”交警,相互監(jiān)督,養(yǎng)成良好的法治意識?!窘獯稹繘]帶滅火器警民同罰是堂法治課私家車和交警車內都沒有隨車攜帶滅火器,這樣一個湊巧的案例進入公眾視野,只能說明“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應當配備有效的滅火器具”的交通法規(guī)離人們真正入腦入心還有段距離。公眾對警民同罰的關注焦點,落在了法律的平等適用上,應該說是一堂不錯的法治課。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時,無論職業(yè)如何、貧富與否,此刻就只有駕駛員一種身份?;蚴遣涣私庀嚓P規(guī)定,或是因種種原因心存僥幸不愿意攜帶,被很多人忽視的滅火器身后是機動車的火情隱患。從這個意義上說,交警執(zhí)勤車輛駕駛員行駛不帶滅火器,從其社會職能來看,確實對大眾的交通安全教育和交通法規(guī)執(zhí)行不利。應該說,在執(zhí)法和監(jiān)督執(zhí)法,或者說是看齊意識來看,這位被處罰的司機要求對比交警是否攜帶滅火器,顯然十分合理:如果交警帶了滅火器,這位司機肯定心服口服,知錯就改;如果沒帶,只能說明一些交警還是在“手電筒”式執(zhí)法,只向外而不向內,反映其部門執(zhí)法中存在短板。當交警作為執(zhí)法者出現時,要求市民做到的自己應率先做到,這正面的現身說法,顯然比開一張罰單更具說服力。交警沒帶滅火器對涉事交警進行處罰的做法,顯然是執(zhí)行相關交通法規(guī)的應有之義,這既是對所有的交警一個警示,也是向公眾發(fā)出的一個“安民告示”:法律面前沒有交警和市民之分,只有守法和違法行為之分。法治意識的養(yǎng)成,不僅僅需要通過學習書面上的法律條款,還要在具體的案例中對比反思,找到學法、用法、守法的有益點。交警檢查“普通司機”,“普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