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錯題集(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C/37/wKhkGWc2KuiAGpc4AALA8n8HavM984.jpg)
![高中化學錯題集(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C/37/wKhkGWc2KuiAGpc4AALA8n8HavM9842.jpg)
![高中化學錯題集(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C/37/wKhkGWc2KuiAGpc4AALA8n8HavM9843.jpg)
![高中化學錯題集(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C/37/wKhkGWc2KuiAGpc4AALA8n8HavM9844.jpg)
![高中化學錯題集(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0C/37/wKhkGWc2KuiAGpc4AALA8n8HavM98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化學錯題集(上)
高中化學錯題集(上)
注:圖片發(fā)不上來,請諒解
例析《氧化還原反應》習題解答常見錯誤
例題1、下列關于氧化還原反應中的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被氧化的物質是氧化劑
B、置換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C、電解質溶液導電過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D、元素由化合態(tài)轉化為游離態(tài)時,該元素一定被還原
[錯誤解答]選B、Do
[錯誤原因]對電解質溶液導電實質不理解以及對元素化合態(tài)形式存
在時的化合價的理解不夠全面。
[正確解答]1)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氧化劑得到電子被還原,而還
原劑失去電子被氧化;2)置換反應不僅有單質參加,而且有新單質
生成,反應過程中一定有電子轉移,因此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3)
電解質導電過程,實質就是電解的過程,而電解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
反應;4)陽離子得到電子生成單質時一,發(fā)生還原反應(被還原);而
陰離子轉化為單質,因失去電子而被氧化。本題正確選項為B、Co
例題2、下列四類反應:①置換反應,②復分解反應,③沒有單質參
加的化合反應,④沒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其中一定不是氧化還原
反應的是()
A、只有②B、只有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錯誤解答]選C。
[錯誤原因]對四種基本反應類型和氧化還原反應關系的理解不夠深
入。
[正確解答]本題只有A選項正確。根據置換反應的概念和實質可以推
知它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對于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只要有單質參
加或生成,則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而沒有單質參加或生成的化合反
應和分解反應,則有些是氧化還原反應,有些不是氧化還原反應。例
如,這樣的兩個反應:Na202+S02=Na2S04,NH4N03=N20+2H20,雖然
沒有單質參加或生成,但它們仍然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例題3、X、Y、Z為三種單質。已知:Y能將Z從其化合物的水溶液
中置換出來,而Z又能將X從其化合物中置換出來。由此可以推斷下
列說法中可能正確的是()
①單質的氧化性:Y>Z>X;②單質的還原性:Y>Z>X;
③對應離子的氧化性:X>Z>Y;④對應離子的還原性:X>Z>Y
A、只有①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④D、①②③④
[錯誤解答]選B或C
[錯誤原因]思維不夠慎密、全面,只把X、Y、Z當作金屬或非金屬一
種情況考慮。
[正確解答]選D。由于置換反應既可有金屬間的置換、又可在非金屬
之間置換,因此X、Y、Z既可以是金屬、也可以是非金屬。對于這兩
種情況,說法①②都可以是正確的;它們對應的離子,如果這些元素
金屬性(非金屬)性越強,則對應的離子的氧化性(還原性)也越弱,
因此③④的說法也可以是正確的。
例題4、鐵屑溶于過量的鹽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質,會有三價鐵生成
的是()
A、硫酸B、氯水C、硝酸鋅D、氯化鈣
[錯誤解答]選B。C12有強氧化性,會把鐵與鹽酸反應生成的Fe2+氧
化為Fe3+o
[錯誤原因]忽略酸性條件下N03—具有強氧化性而漏選。
[正確解答]本題正確選項為B、Co對于B的分析同上。解答本題時
還應該注意的是:題干中指明鹽酸過量,因此反應后溶液呈酸性。再
往溶液中添加硝酸鋅時,由于溶液中存在H+,硝酸根離子將顯強氧
化性,可以將亞鐵離子氧化,反應為:
4H++N03-+2Fe2+=3Fe3+N0f+2H20
因此選項C也是正確的。(注意:在考慮離子共存問題時,一定不要
忽視下列離子的氧化性(或在酸性條件下具有氧化性):N03-、C10-、
Mn04-、Fe3+等。)
例題5、化合物A、B、C都只含有兩種元素,且A、B均含X元素。
已知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反應:A+B——X+C,X是一種單質,由此可知
X元素()
A、一定是金屬元素B、一定是非金屬元素C、可能是金屬元素,也
可能是非金屬元素D、無法確定
[錯誤解答]選C或D。
[錯誤原因]對“歸中型”氧化還原反應及元素性質的認識不夠深入。
[正確解答]根據題意:1)A、B、C都是化合物;2)A、B均含X元素;
3)反應生成單質X,可以推知該反應為“歸中型”氧化還原反應。
即化合物A、B中X元素的化合價“一高一低”(一個高于。價、一
個低于0價),兩者共同作用生成X單質(化合價為0)。由于金屬元
素在化合物中只呈現正價態(tài),不可能有負價態(tài),因此可以肯定X不是
金屬元素;只有非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才既可呈正價態(tài),又可呈負價
態(tài),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歸中反應。例如:2H2S+S02=3S+2H20,
4NH3+6N0==5N2+6H20,所以X應該是非金屬,即該題的答案為B。
例題6、在氧化還原反應KC1O3+6HC1=KC1+3cl2+3H20中,當生成
0.5molC12時,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A、5:1B、3:1C、1:3D、1:5
[錯誤解答]選B。由于反應過程中每個KC103得到6個電子被還原為
C1-,而每2個HC1失去2個電子被氧化為C12。根據電子得失關系
守恒關系,可知: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1,選
擇B。
[錯誤原因]不明確該反應的實質,解題過程中違背同種元素發(fā)生氧化
還原反應時化合價變化遵循“只靠近不交叉”的原則。
[正確解答]由于該反應屬于“歸中型”氧化還原反應,反應機理為:
KC103中C1得到5個電子轉化為C12(被還原),同樣的HC1中的C1
失去一個電子轉化為C12(被氧化),反應中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均
為C12,且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氧化劑得電子數
和還原劑失去電子數之比,即5:1;選擇A。
例題7、在反應11P+15CUS04+24H20=5CU3P+6H3Po4+15H2s04中,每
摩爾CuS04能氧化P的物質的量為()
A、1/5molB、2/5molC、3/5molD、11/5mol
[錯誤解答]選B。從化學方程式可看出,當15molCuS04參加氧化還
原反應時將生成6molH3P04,所以ImolCuS04氧化2/5mol的P并
生成2/5molH3P04o
[錯誤原因]沒有注意到H3PO4有一半是P自身氧化還原反應(歧化反
應)生成的。
[正確解答]本題中的還原劑是P,而氧化劑是P和CuS04。由于反應
過程中Cu從+2降為+1,因此反應中共得到15moi的電子;而做還原
劑的P在反應中從0升至+5價,因此ImolP得到5moi電子。因此
15molCuS04在反應中只能氧化3mol的P,即每摩爾硫酸銅能夠氧化
0.2mol的P。正確選項為A。
例題8、標準狀況下,往100mL0.2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
體積的C12,充分反應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則通入的氯
氣的體積是()
A、0.224LB、0.336LC、0.448LD、0.672L
[錯誤解答]由于2Br-+C12=Br2+2C1-,根據題意,有50%的Br-
被氧化,即有0.02mol被氧化,因此通入的氯氣的體積為0.224L。
選Ao
[錯誤原因]忽略離子還原性強弱。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還原性(氧化
性)越強的物質(或微粒)優(yōu)先參與氧化還原反應。
[正確解答]由于Fe2+還原性比Br-強,當往FeBr2中通入氯氣,發(fā)生
的反應依次為:l)C12+2Fe2+=2Cl—+2Fe3+;2)C12+2Br—=2Cl—+Br2。
因此溶液反應中反應的情況應該是:Fe2+被完全氧化并有50%Br-
被氧化。根據電子得失關系,Fe2+、Br—離子失去的電子總數
(0.02mol+0.02mol=0.04mol)等于C12得到的電子總數。由于每個
C12在反應中得到2個電子,因此C12的物質的量為0.02mol,其體
積為0.448L。本題正確答案為C。(注:分析多種離子共存的溶液體
系的電解問題時,也必須考慮離子反應次序一一對于氧化性或還原性
越強的離子,電解過程中一般優(yōu)先放電。)
例題9、取17.4gMn02固體粉末與一定體積的濃鹽酸(含溶質0.4mol)
共熱制取氯氣(假設HC1揮發(fā)損失不計),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反應過程中Mn02作催化劑B、鹽酸未完全反應
C、參加反應的鹽酸有一半被氧化D、反應產生2.24L氯氣(標況)
[錯誤解答]選C、Do根據該反應中量的關系:Mn02——4HC1可知,
該反應中MnO2過量,因此HC1完全反應。又因該反應中只有一半的
HC1作還原劑(另一半為起到酸的作用),因此參加反應的鹽酸有一
半被氧化(0.2mol),得到2.24L的氯氣。
[錯誤原因]靜態(tài)考慮反應問題,忽略鹽酸濃度變化引起還原性變化的
事實。
[正確解答]隨反應的進行,鹽酸的濃度逐漸減小,對應的還原性逐漸
減弱,直至發(fā)生的氧化還原反應被停止。因此該反應過程中,雖然
Mn02過量,鹽酸也不可能完全反應,同樣的,收集到的氣體也不可
能是2.24L。但是不論如何,參與反應的鹽酸一定有一半被氧化(對
應的量一定少于0.2mol)。因此正確選項為C。(注:許多物質的氧化
(還原)性會受濃度變化的影響,并在一些具體的反應中表現出來。
例如,濃硫酸具有氧化性,在加熱的條件下與銅能夠發(fā)生反應,隨反
應的進行,硫酸濃度變小,氧化性逐漸減弱,最終反應將停止;若參
加反應的金屬為Zn等活潑金屬,則當濃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轉化為
稀硫酸)時一,又會有H2產生。又如,濃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與銅反
應生成N02,隨反應進行,濃度減小,氧化性將有所減弱。當濃度減
小到一定程度,反應產物變?yōu)镹0。在解此類問題時,必須要打破常
規(guī),“動態(tài)”地考慮反應進行問題。這類問題也常在化學計算中出現。)
《硅與硅酸鹽工業(yè)》習題解答常見錯誤
例題1、能說明常溫下二氧化硅是很堅硬的固體而二氧化碳是氣體的
原因是()
A、硅的非金屬性比碳的活潑
B、二氧化硅中硅氧鍵的類型和二氧化碳中碳氧鍵不同
C、硅氧鍵的鍵能比碳氧鍵的鍵能大得多
D、二氧化硅晶體類型和二氧化碳晶體不同.
[錯誤解答]選B、Co因Si02和C02屬于同主族元素的兩種化合物,
對應的晶體類型相同,性質上的差異應該在于硅氧鍵和二氧化碳中碳
氧鍵間類型和鍵能的差異。
[錯誤原因]對兩種晶體結構認識模糊以及對物理性質差異原因的認
識不清。
[正確解答]本題比較兩種晶體的物理性質,應該從晶體所屬類別入手。
由于SiO2是一種空間網狀結構的原子晶體,而C02是靠分子間作用
力結合在一起的分子晶體,因此Si02晶體的熔沸點高、硬度大,而
二氧化碳的熔沸點低。正確選項為D。
例題2、往下列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02,將會看到白色沉淀的是()
A、CaC12溶液B、澄清石灰水C、飽和碳酸鈉D、Na2SiO3溶液
[錯誤解答]選擇Do因為C02+Na2Si03+H20=Na2C03+H2Si03I
[錯誤原因]忽略了堿金屬碳酸氫鹽溶解度較小的事實。
[正確解答]選C、Do選D原因同“錯誤解答”分析。同時因C02與
Na2c03會發(fā)生如下反應:C02+Na2C03+H20=2NaHC03,由于堿金屬碳
酸氫鹽溶解度小與碳酸鹽(注意:對于HA族元素則恰好相反),同
時反應中消耗了水,因此往飽和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會有沉淀
(碳酸氫鈉)析出。
例題3、下列說法:①硅化學性質很穩(wěn)定,因此硅在自然界中以游離
態(tài)形式存在;②硅和二氧化硅晶體都屬于原子晶體;③二氧化硅和二
氧化碳在物理性質上有很大的差異;④二氧化硅是一種酸性氧化物,
它不與任何酸發(fā)生反應。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②③
[錯誤解答]選A。
[錯誤原因]對硅的存在形式和二氧化硅的一些特性認識不夠。
例題4、右圖為某教材中給出的石英晶體平面結構示意圖,它實際上
是立體的網狀結構(可以看作是晶體硅中的每個Si-Si鍵中插入一
個0),其中硅與氧原子個數之比是;在石英晶體中,由硅、
氧原子構成的最小的環(huán)上具有的Si、0原子個數是。
[錯誤解答]由結構圖可知,每個Si周圍結合4個0,而每個。周圍
跟2個Si結合,所以石英晶體中硅氧原子個數之比為1:2(有些學
生還會認為,由于結構中Si、0一個一個相接,因此硅氧個數比為1:
1);而且從平面結構圖看,每個環(huán)上有四個Si和四個0,因此環(huán)上
共有8個原子(4個Si,4個0)。
[錯誤原因]1)對石英晶體立體的網狀結構認識不清楚;2)三維空間
結構的想象能力欠缺。
例題5、將足量C02通入K0H和Ca(0H)2的混合液中,生成沉淀的
物質的量(n)和通入C02體積(V)的關系正確的是()
[錯誤解答]選擇C。根據C02與Ca(0H)2的反應關系:
C02+Ca(OH)2=CaC03I+H20...(1)
CaC03+C02+H20=Ca(HC03)2...(2)
由上述兩個反應可知:在Ca(0H)2一定的情況下,參加反應(1)
的C02和參加反應(2)的C02的物質的量(體積)為1:1,即產生
CaC03沉淀所需的二氧化碳和使沉淀CaC03溶解消耗的二氧化碳的物
質的量之比為1:1。因此該題的圖象為A。
[錯誤原因]忽視體系中KOH的存在,沒有考慮反應順序問題。
[正確解答]在原溶液體系中同時存在Ca2+、OH—、K+等離子,當往
體系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時,二氧化碳先與0H—反應生成C032一,
而C032—與Ca2+作用生成Ca03沉淀。根據體系中量的關系,當CaC03
充分反應時,溶液中仍然存在0H—離子,此時繼續(xù)通入C02,C02要
先和0H—反應,待兩者充分反應后,再通入C02時才與沉淀CaC03
發(fā)生反應,此時CaC03溶解,直到全部溶解。因此正確選項為D。
例題6、某混合氣體可能含有H2、CO、例2、HCKNH3和水蒸氣中的
兩種或多種,當混合氣體依次通過:①澄清石灰水(無渾濁現象),
②Ba(0H)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③濃硫酸(無明顯變化),④灼
熱的氧化銅(變紅),⑤無水硫酸銅(變藍)。則可以判斷混合氣體中
()
A、一定沒有C02,肯定有H2B、一定有H2、C02,和HC1
C、一定有CO、C02和水蒸氣D、可能有C02、NH3和水蒸氣
[錯誤解答]選擇A。由于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時無渾濁現象,因此混
合氣體中沒有C02,故選A。也有學生因為看到混合氣體通入如下溶
液及看到如下的現象:①澄清石灰水(無渾濁現象),②Ba(OH)2
溶液(出現白色沉淀)。由于這兩種現象的“矛盾”,很多學生無從
作答。
[錯誤原因]審題不認真,沒有抓住“依次”這一關鍵;而且由于邏輯
推理能力不強而無從作答。
[正確解答]必須抓住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無渾濁現象)”的原因
有兩種:1)混合氣體中無C02;2)混合氣體中有C02,同時也有HC1
(由于石灰水優(yōu)先和HC1反應,觀察不到沉淀)。氣體通入“Ba(OH)
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這里的沉淀一定是BaC03,因此混合氣
體中一定有C02,同時證明混合氣體中一定有HC1。氣體通入“濃硫
酸(無明顯變化)”,并不能說明混合氣體中是否含有水蒸氣,但可
以說明通過該裝置后出來的氣體中一定沒有水蒸氣,為后面的推斷奠
定基礎。氣體通入“灼熱的氧化銅(變紅)”,說明混合氣體中有
H2O氣體通入“無水硫酸銅(變藍)”,進一步證明有H2。綜上所
述,不能確定是否有CO、水蒸氣。因此本題的正確選項為B。
[錯誤解答]從結構圖可知,頂點上Ti被8個晶胞共用,面心上的Ti
被兩個晶胞共用,棱的中心的C被4個晶胞共用,而體心中的C被一
個晶胞專用。因此:每個晶胞中Ti的個數為8*(1/8)+6*(1/2)
=4;C的個數為1+12*(1/4)=4o因此每個晶胞中有4個Ti和4個
C,該物質的化學式為Ti4c4(或TiC也可以)。
[錯誤原因]忽略指定的結構為“氣態(tài)團簇分子”,把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huán)境保護行業(yè)污染物排放治理方案
- 2025年益陽c1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題
- 2025年廊坊貨運上崗證考試題答案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口算題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口算練習試題
- 2025年東營貨運運輸駕駛員從業(yè)資格證考試試題
- 2024-2025版高中化學第4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第3節(jié)第1課時硫和硫的氧化物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社區(qū)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 初中班主任下學期工作總結
- 醫(yī)務人員工作計劃
- 道德經全文完整版本
- 濰坊市人民醫(yī)院招聘真題
- 銷售人員薪資提成及獎勵制度
- 2023年宏觀經濟學考點難點
- 先兆流產課件-課件
- 黑龍江申論真題2021年(鄉(xiāng)鎮(zhèn))
- 山體排險合同模板
- 醫(yī)保專(兼)職管理人員的勞動合同(2篇)
- 特殊感染手術的配合與術后處理課件
- 檢驗科生物安全工作總結
- 《ESPEN重癥病人營養(yǎng)指南(2023版)》解讀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