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第三十某中學學高三地理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B/34/wKhkGWc2PaaAGG4RAAGWaefwZ00324.jpg)
![2023-2024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第三十某中學學高三地理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B/34/wKhkGWc2PaaAGG4RAAGWaefwZ003242.jpg)
![2023-2024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第三十某中學學高三地理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B/34/wKhkGWc2PaaAGG4RAAGWaefwZ003243.jpg)
![2023-2024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第三十某中學學高三地理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B/34/wKhkGWc2PaaAGG4RAAGWaefwZ003244.jpg)
![2023-2024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第三十某中學學高三地理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3B/34/wKhkGWc2PaaAGG4RAAGWaefwZ0032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第三十二中學高三地理
聯考試題含解析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
1.下圖表示一架飛機從a城出發(fā)途徑b島附近海域后飛往C城的航線位置,讀
圖回答24?25題。
abc
--???,.
<40*E.68*?)《11?56E,78055F)<150*f,60wH)
24.b是我國的科學考察站()
A.南極長城站B.北冰洋中心站C.北極黃河站D.太平洋長江站
25.下列有關地理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a地所在國農業(yè)地域類型以大牧場放牧業(yè)為主體
B.因受寒流影響a地沿海水溫低于同緯度其它海域
C.c地所在國地大物博,工業(yè)以采掘業(yè)為主體
D.c地處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參考答案:
CD
2.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變而相應變化。下圖是某河流中游連續(xù)三個河段
(河段長約50公里)測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寬度在過去10萬年間的變化圖,箭頭表示
變化方向。完成下列各題,
河床治援(*)
100
10.三個測點從上游到下游的排序及乙河段河床特征變化的原因是
A.甲乙丙洪水泛濫導致河床變寬B.乙甲丙流水下蝕導致河床變高
C.甲丙乙溯源侵蝕導致河段變淺D.因甲乙流水沉積導致河床變高
11.據圖可以推知近10萬年來丙河段水文特征變化的是
A.水流的速度由快變慢B.徑流量大小由大到小
C.結冰期長短由短到長D.河流含沙量由小到大
參考答案:
10.D11.A
【10題詳解】
河流從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漸降低,讀圖可知,內海拔最高,乙海拔最低,所以從上游到下
游排序為丙甲乙;乙河段河床海拔升高,是流水沉積的結果,D正確。
[11題詳解】
丙處前期水流速度快,以卜切為主,河床海拔下降,后一段時間水流速度下降,以惻蝕為
主,河床加寬,A正確:徑流量、結冰期、河流含沙量對河床海拔和寬度影響有限,B、
C、D都錯。
【點睛】本題考查河流的侵蝕、堆積作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調動和
運用地理基本知識的能力
3.讀2015年5月某日12時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單位:百帕),回答下列各題。
14.此時出現大風、降溫、雨雪天氣的地點是
A.aB.bC.cD.d
15.此時最可能出現災害性海浪的是
A.黃海沿岸B.臺灣海峽C.海南島周圍海域D.菲律賓附近海域
參考答案:
14.A15.D
【14題詳解】圖示a地位于冷鋒后,且等壓線密集,所以應為大風、降溫、雨雪天寫;而
b地位于氣旋中心,不會出現大風天氣;c地和d地等壓線密集,僅出現大風天氣,沒有
上升氣流,且為偏南風,不會出現降溫、雨雪天氣,故A項正確。[15題詳解】圖示黃
海沿岸、臺灣海峽和海南島周圍海域的等壓線分布稀疏,風力較小,不會形成大的海浪;
而菲律賓附近海域受熱帶氣旋的影響,風力較大,海浪較高,易出現災害性海浪,故D項
正確。
4.被稱為“世界的盡頭”的巴塔哥尼亞地區(qū),塔狀尖峰與冰川交錯分布。地質學家稱,這里
的山體由大面積熔巖構成,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塔狀尖峰是在板塊運動、外界營力和山體巖性等
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山地從3000米以上到200米左右皆有冰川分布,東部高原上的樹都
不高,且都幾乎傾向東南一側。左圖為巴塔哥尼亞地區(qū)示意圖,右圖為塔狀尖峰景觀。讀圖
完成下面小題。
6.推測巴塔哥尼亞山脈上塔狀尖峰的形成過程是
A.板塊俯沖一一變質作用一一節(jié)理發(fā)育一一風力侵蝕一一重力脫落
B.板塊碰撞一一火山活動一一節(jié)理發(fā)育一一外力侵蝕一一重力脫落
C.板塊張裂一一火山活動一一節(jié)理發(fā)育一一外力侵蝕一--重力脫落
D.地殼抬升一一變質作用一一節(jié)理發(fā)育一一冰川侵蝕一--重力脫落
7.與同緯度相比,該地冰川海拔低至200米左右的主導因素是
3.A4.B
6.圖1示意世界某地區(qū)植物多樣性,圖2為到達地表的年平均太陽總輻射。讀圖完
成
圖1圖2
圖中植物種類豐富的地區(qū),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
A.相對較低,水熱條件差B.相對較低,水熱條件好
C.呈現高值,水熱條件差D.呈現高值,水熱條件好
參考答案:
B
7.下圖為“山西省煤炭的綜合利用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輸出電力輸出煤氣、液化氣輸出焦炭
輸
氣化、液化|出
化
輸
出r
產
鋁煉鋁發(fā)電炭開采卜T焦化卜T化工「
品
制
品
輸
QLX出
偌礦開采鐵礦開采Kf欣茨I水泥水
泥
產
燥
電
用
T業(yè)e
二
產
燥
焦
化
T業(yè)
一
產
燥
鐵
鋼
機械而鋼業(yè)
IITI一tt
tt
輸出倒材
18.目前,我國重化工業(yè)加速發(fā)展所帶來的問題主要有()
A.環(huán)境污染加劇B.荒漠化嚴重
C.勞動力短缺D.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大
19.山西省圍繞煤炭開發(fā),充分利用本省豐富的鋁土、鐵礦資源,構建了幾條產業(yè)鏈,實
現了資源的綜合利用。但其經濟結構單一,重化工業(yè)所占比重大,給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
嚴重破壞。下列符合該省今后產業(yè)結構調整方向的是()
A.延長生產加工鏈,使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fā)展
B.大力發(fā)展輕工業(yè)和第一、三產業(yè),降低重化工業(yè)所占的比重
C.封閉礦山,關停所有的重化工業(yè)企業(yè),使生態(tài)環(huán)境迅速轉向優(yōu)良
D.加大力度開采地下豐富的煤炭、鋁土和鐵礦等資源,提高礦產資源銷售價格
參考答案:
18.D19.B
18.重化工業(yè)對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較大,不利于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利用,故D項正
確;隨著工業(yè)生產技術的進步,環(huán)境污染問題會逐漸減小,故A項錯誤;西北地區(qū)不合理
的農業(yè)生產會導致荒漠化句題,故B項錯誤;勞動力數最的多少與產業(yè)發(fā)展類型無關,故
C項錯誤。
19.結合材料可知,該地區(qū)的更化工業(yè)所占比重大,給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破壞,故今后應大力
發(fā)展輕工業(yè)和第一、三產業(yè),降低重化工業(yè)所占的比重.B項正確;使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fā)
展,無法解決產業(yè)結枸單一的問題.故A項錯誤;封閉V山,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故C攻錯
誤;加大力度開采地下豐富的煤炭、鋁土和鐵礦等資源,不利于資源可持續(xù)利用,故D項錯詼.
8.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北部興安縣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引種巨峰葡萄,2008年6月被
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評為“金國優(yōu)質葡萄生產基地”。IT前,興安縣葡萄種植面積達10萬
畝,總產量11.2萬噸,享有“南方吐魯番”之美譽。下圖示意興安縣葡萄種植模式。據
此完成廣3題。
1.與吐魯番傳統葡萄產區(qū)相比,興安縣葡萄生產的突出優(yōu)勢是
A.光照充B.成本低C.上市早D.經驗豐富
2.興安縣葡萄生產中的塑料薄膜棚的主要作用是
A.遮雨B.保溫C.遮陽D.保濕
3.有利于興安縣葡萄種植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舉措有
A.推廣大型聯合機械化作業(yè)
B.加強交通運輸、信息化的建設
C.大量引進吐魯番葡萄品種
D.積極擴大山區(qū)葡萄種植面積
參考答案:
1.C2.A3.B
9.讀我圖大陸部分地殼厚度等厚度線圖(如下圖),回答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青藏高原處地殼厚度大是因為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碰撞隆起而形成
B.柴達木盆地、內蒙古高原、海南島、太平洋的地殼平均厚度是由厚到薄的
C.圖中數字“40”大約為我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分界線
D.圖中數字“52”大約為我國地勢第二級與第三級階梯交界處
參考答案:
B
10.小老樹是指樹齡雖小,但長勢已經顯著衰弱的樹。具體表現為樹體小,短枝
多,枝細弱,葉片小,落葉早,果實小等。讀圖9完成第22?23題。
圖9
22.下列與圖中小老樹主要分布相符合的是
A.位于干旱半干旱交界處
B.位于溫帶落葉闊葉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過渡帶上
C.位于農耕業(yè)與畜牧業(yè)的過渡區(qū)
D.位于暖溫帶與中溫帶的交界處
23.影響小老樹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B.氣候
C.地形D.河流
參考答案:
22.C23.B
11.下列四幅風帶圖中,表示北半球西風帶的是()
12.讀某地陸求量遙月累計曲線和月均氣溫變化曲線圈,完成6—8題。
鼻水2<)
6.該地的氣候類型是
A.地中海氣候B.亞熱帶季風氣候
C.溫帶海洋件氣候D.溫帶季風氣候
7.該地的氣候特點是
A.全年溫和濕潤B.冬季溫和多雨
C.夏季高溫多雨D.全年高溫多雨
8.利用該地典型的農產品,可發(fā)展的工業(yè)是
A.柑橘罐頭B.咖啡加工C.大可榨油D.茶葉加工
參考答案:
6.D7.C8.C
6.讀圖可知,該地年降水量介于400mm—800mm之間,為半濕潤區(qū)。6月、7月、8月降水
量累計曲線較陡,說明夏季降水較多;最冷月均溫在OcC以下,夏季高溫,冬季寒冷;由
此得出該地為溫帶季風氣候。7.讀圖可知,該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8.由
所學知識可知,柑橘為亞熱帶水果,咖啡為熱帶經濟作物,茶葉為亞熱帶經濟作物,只有
大豆為溫帶作物。
13.臭氧層保護是當今全球最重要的環(huán)保議題之一。下圖表示的是“9月份3(TS?
80°S平流層臭氧總量多年變化狀況。
=
5
W
X磔
H
26.隨年份的推移,臭氧總量變化的趨勢是
A.坡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隨緯度的增高而
遞減
C.在高緯地區(qū)遞減明顯D.隨大氣C02濃度
而增
27.臭氧總量減少直接導致的結果是
A.太陽紫外線輻射減小B.平流層氣溫降低
C.酸雨區(qū)面積縮小D.地面輻射強
度減弱
參考答案:
26.C27.B
14.下圖為某日“部分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其中①、②、③分別代表氣壓
帶或風帶,回答
1/總…1
0。23°26'S66°34'S
盛行風向
②氣壓帶或風帶大氣的運動特點和性質
為
A.上升,濕潤B.由
高緯流向低緯,冷干
C.下沉,干燥D.由
低緯流向高緯,暖濕
參考答案:
C
15.下列有關3s技術運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運用RS可以確定110巡邏車的位置②運用RS可以獲取火災蔓延區(qū)域的動
態(tài)信息
③運用GPS可以確定運砂車位置④運用GIS可以獲取水災區(qū)域的影
像信息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參考答案:
A
16.新疆阿爾泰山放牧形式因地而異,轉場風景也異彩紛呈。每個轉場季節(jié)牧道連續(xù)過畜
量達100萬頭以上,遷徙路徑最遠達四、五百千米之遙,一年中平均每四天就得搬家一
次,常常導致牛羊大量死亡。下圖為阿爾泰山牧場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圖中甲牧場是
A.春季牧場B.夏季牧場C.秋季牧場D.冬季牧場
5.導致轉場過程中牛羊大曷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春夏之交的風沙B.夏秋之交的高溫
C.秋冬之交的干旱D.冬春之交的雪災
參考答案:
4.B5.D
4.阿爾泰山是我國新疆的山地垂直牧場,甲牧場地處河流源頭,海拔較高,夏季降水較
多,十分涼爽,冰川融水也多,水分充足,草場資源豐富,因此甲是夏季牧場。丙牧場地
處河谷,地勢最低,冬季氣溫高,利于牲畜冬季避寒,應該是冬季牧場;乙牧場地處河谷
和高山之間,應該是春秋牧場。
5.西北地區(qū)風沙天氣主要集中在冬春季節(jié),春夏之交附近并沒有嚴重的風沙。春季升溫
快,積雪融水多,地表并不干旱,夏季有冰川融水補給,也不干旱,所以風沙危害并不嚴
重,A排除;夏秋之交,牛羊在高山牧場,氣溫較低,沒有高溫,B排除;秋季也有部分
冰川融水,冬季則有降雪,也沒有干旱,排除C;冬春之交積雪厚度大,氣溫低,會凍死
部分牲畜。故選【)。
17.下列能源中,直接或間接來自太陽輻射能的是
①石油②潮汐能③地熱能④風能
A.?@B.②③C.
D.②④
參考答案:
A
18.在中高緯度地區(qū)山脈的南北兩側,由于光照時間長短不同,會出現明顯的溫度
差異,即向陽坡溫度高于背陽坡。讀下圖某中緯度內陸地區(qū)等值線圖,回答4—5
題。
4.關于圖中四地的敘述正確是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向陽坡B.甲、乙位于南半球的背陽坡
C.丙、丁位于北半球的向陽坡D.丙、丁位于南半球的向陽坡
5.若a為l(TC等溫線,則乙地氣溫的數值可能是
A.17B.14C.13D.9
參考答案:
AB
19.2008年1月中下旬,我國長江以南部分地區(qū)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暴風雪和凍雨
災害,其中湖南、湖北、貴州、廣西、江西、安徽等6省區(qū)受災最為嚴重。下圖是
我國部分地區(qū)2008年1月31日的氣壓形勢圖?;卮?/p>
下列關于本次災害產生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粵、臺等地出現嚴重的大風、雨雪、凍害等災害性天氣
B.京九鐵路、京珠高速公路等北煤南運線路壓力增大
C.大風、雨雪、凍害等災害性天氣使當地油菜、柑橘等農林作物絕產
D.春節(jié)期間,游客很難欣賞到黃果樹瀑布、漓江山水等優(yōu)美風光
參考答案:
D
20.下圖中的兩幅圖是“世界局部地區(qū)氣候類型分布圖”,讀圖回答
2326$
232615
圖中,①②③三地
A.①地氣候特征是終年高溫多雨B.②地多火山、地震等地質災害
C.③地適宜種植棉花D.③地農業(yè)地域類型為大牧場
放牧業(yè)
參考答案:
B
21.大倫敦都市區(qū)是英國最重要的人口聚集區(qū)城。大倫敦都市區(qū)劃分為內倫敦和外倫敦,
下圖示意大倫敦都市區(qū)1811年—2011年間的人口增長變動情況。讀下圖,完成下.面小
題。
9.下列時間段大倫敦都市區(qū)的人口數量最多的是()
A.1991年—2001年B.1981年—1991年
C.1931年—1941年D.1861年—1871年
10.1961年—1991年的近30年間,大倫敦都市區(qū)的城市化階段處于()
A.再城市化B.逆城市化C.郊區(qū)城市化D.城市化起步
II.1991年—2011年大倫敦都市區(qū)人口變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英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高B.當地死亡率進一步下降
C.青壯年國際移民遷入D.大量農村人口的遷入
參考答案:
9.C10.B11.C
【9題詳解】
當一個地區(qū)的人口增長率±1正值變?yōu)?時,該地人口數量會達到一個最高值。讀圖可知,
大倫敦都市區(qū)自1811年之后人口增長率長期為正值,直至1939年人口達到歷史峰值,此
后人口數量呈下降趨勢,大約1991年以來人口乂呈現出正增長態(tài)勢。
【10題詳解】
讀圖可知,1861年T961年,大倫敦都市區(qū)整體上經歷了人口增長速度不斷降低的過程,
外倫敦的人口增速快于內倫敦核心區(qū),說明人口由核心區(qū)域向外圍區(qū)域不斷擴散,即此階
段為郊區(qū)城市化過程。1961年T991年,內倫敦和外倫敦人口均呈負增長,此時應處于逆
城市化階段。1991年以后大倫敦人口數審不斷增加,為再城市化階段。
[11題詳解】
1991年-2011年,大倫敦都市區(qū)人口重現正增長,進入了再城巾化階段,其主要原因是大
量國際移民的遷入,國際遷入人口多為年輕的成年人,直接造成了倫敦人口的高出生率。
22.下圖為某衛(wèi)星M繞地球運行軌道及方向示意圖,M第一次到達P點時,地球、
衛(wèi)星、太陽正好在同一直線上,且北京時間是2004年6月22日8時20分,衛(wèi)星
運行的周期為6小時,據此回答
北極展
三個月后,下列敘述可信的是
A長江流域正值梅雨時期
B.我國體育健兒正在積極備戰(zhàn)第29屆雅典奧運會
C.澳大利業(yè)小麥一牧羊帶農場的人們正忙于剪羊毛
D華北平原上人們正忙7收割小麥
參考答案:
c
23.浙江舟山群島的普陀111有一塊著名的“金剛寶石”,看似搖搖欲墜,實則穩(wěn)如磐石。
據考證該巖石是地質時期巖漿在地下冷凝形成。據此完成7?8題。
7.“金剛寶石”最可能屬于0
A.玄武巖B.石英巖C.花崗巖【).石灰?guī)r
8.“金剛寶石”景觀形成過程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海浪侵蝕B.風力搬運C.流水沉積D.冰川侵蝕
參考答案:
CA
7.據考證,“金剛寶石”是地質時期巖漿在地下冷凝形成,因此“金剛寶石”最可能屬于
花崗巖,所以C正確。
8.“金剛寶石”景觀形成過程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海浪侵蝕,所以A正確。
24.蛇殼墻是嶺南和閩南建筑中比較獨特而別致的墻體(如圖3)。在砌墻時;生蛇殼拌上黃
泥、紅糖、蒸熟的糯米等層層堆砌成墻,具有堅國耐用的特點?,F如今很少建設以蛀殼為
墻的建筑。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A.終年高溫多雨B.深居內陸,降雪量大
C.雨季長,降水多I).冬季寒冷,風力強勁
9.現今很少有建筑用蛇殼砌墻的影響因素最可能為
A.政策B.氣候C.科技D.生態(tài)
參考答案:
8.C9.C
8.圖中蛇殼墻體不滲水,降雨時,雨水很快流走。該民居分布在嶺南地區(qū),反映的自然
環(huán)境特征是雨季長,降水多,C對。嶺南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溫暖少雨,A、D錯。
位于南部沿海地區(qū),B錯。
9.現今很少有建筑用蛇殼砌墻的影響因素最可能為科技,科技發(fā)展,建筑技術、材料更
新,更符合人們的需求,C對。政策、氣候、生態(tài)不是變化的主要原因,A、B、D錯。
點睛:圖中蛇殼墻體不滲水,降雨時,雨水很快流走。該民居分布在嶺南地區(qū),反映的自
然環(huán)境特征是雨季長,降水多。嶺南冬季溫暖少雨。科技發(fā)展,建筑技術、材料更新,比
蛇殼材料更符合人們的需求。
25.東亞海陸熱力差異指數(反映了東亞陸地氣溫比附近海洋氣溫的高出程度)主要用于衡
量東亞夏季風的年際異常變化,而于研究京津冀地區(qū)的“夏雨秋下”現象有重要意義。下
圖為1970-2015年東亞地區(qū)海陸熱力差異指數在盛夏(7-8月)和初秋(9月)的時間變化
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的
他
照
力
工
蜂
指
故
13.1970-2015年,東亞地區(qū)盛夏與初秋的海陸熱力差異指數
A.整體上升趨勢B.初秋年際變化大于盛夏
C.盛夏略高于初秋D.盛夏與初秋呈負相關
14.京津地區(qū)的“夏雨秋下”現象最可能出現在
A.1972年B.1980年
C.1999年D.2010年
15.京津地區(qū)的“夏雨秋下”現象會
A.影響該地區(qū)小麥收割和晾曬B.加快高溫的消退
C.導致西大平洋副高東伸南退D.促使夏季風南移
參考答案:
13.B14.A15.B
【13題詳解】
讀圖分析可知,1970-2015年東亞盛夏和初秋的海陸熱力差異指數均波動較大,但保持相
對穩(wěn)定,A錯誤;初秋的變化幅度大于盛夏,B正確;盛夏略低于初秋,C錯誤;盛夏與初
秋有些年份正相關、有些年份負相關,D錯誤。故選B。
【14題詳解】
“夏雨秋下”應該是夏季降水少、秋季降水多。圖中1972年前后,盛夏海陸熱力差異指
數小,約為-1°C,左右,陸地氣溫低于海洋,導致海洋氣流到達陸地較少,難以形成降
水;初秋海陸熱力差異指數大,約為1°C左右,陸地氣溫高出海洋,風由海洋吹向陸
地,形成降水,從而出現''夏雨秋下"現象,A正確;1980年盛夏與初秋海陸熱力差異指
數約為-2°C,陸地氣溫低,夏秋降水都少,B錯誤;1999年初秋海陸熱力差異指數約為-
1.5°C,盛夏海陸熱力差異指數約為1.5°C,應該是盛夏降水多,初秋降水少,C錯誤;
2010年初秋、盛夏海陸熱力差異指數均約為0°C,盛夏、初秋降水差異不明顯,D錯誤。
故選A。
【15題詳解】
京津冀地區(qū)種植的主要是冬小麥,收割的季節(jié)為春末夏初,“夏雨秋下”現象不會影響該
地區(qū)小麥收割和晾曬,A錯誤;夏末秋初,氣溫逐漸下降,初秋降水多,會加快氣溫下降
速度,加快高溫的消退,3正確;西大平洋副高移動會影響我國降水而不是我國降水影響
西大平洋副高移動,C錯誤;“夏雨秋下”現象出現時,初秋海陸熱力差異指數大,約為
1°C左右,陸地氣溫高出海洋,利于促使夏季風北移,D錯誤。故選B。
26.太平洋時間2005年7月3日22時52分(北京時間2005年7月4日13時52
分),美國宇航局(NASA)重達372公斤的銅質撞擊器,在距地球約1.3億公里處
與坦普爾1號彗星成功相撞,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親密接觸”。讀
圖回答
圖中反映的天體系統
是
A.太陽系B.銀河系C.地月
系D.總星系
參考答案:
A
二、判斷題(共10分)
27.讀“銀河系簡圖”和“地球公轉二分二至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⑴圖中共包含有級天體系統,其中最低的
是0
⑵據圖判斷,在四個公轉位置ABCD中,在位置看到銀河系中的
星星最多。
⑶在ABCD四個位置中,淮陰晝夜長短變化最快是在位置,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3地月系
(2)B
(3)D在ABCD四個位置中,D點公轉速度最快
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
材料一:粵港澳大灣區(qū)是由香港、澳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
莞、肇慶、惠州、江門等9市組成的城巾群。是繼美國紐約灣,美國舊金山灣和日本東京
灣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灣區(qū),2018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
區(qū)重大機遇,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作,打造國際一流灣區(qū)和世界級城市群。下圖為粵
港澳大灣區(qū)略圖。
粵北
A
粵
西
材料二:隨著粵港澳大灣區(qū)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當地大部分勞動、資源密集型企業(yè)向粵東、
粵北和粵西等邊遠地區(qū)逐步轉移,導致邊遠地區(qū)的產業(yè)集群效應。
材料三:圖示區(qū)域河網縱橫,三江匯集,八口入海。珠江口是我國赤潮頻發(fā)的海域之一,
赤潮實質是水體富營養(yǎng)化,
(1)說明圖示區(qū)域內河航運發(fā)達的自然原因。(4分)
(2)簡析珠江口水域赤潮頻發(fā)的人為原因。(3分)
(3)從集聚角度,分析粵東、粵北和粵西邊遠地區(qū)產業(yè)集群效應給企業(yè)帶來的影響。(4分)
(4)為把粵港澳大灣區(qū)打造成國際一流灣區(qū)和世界級城市群,從加強區(qū)域聯系和發(fā)展的角
度,說出需要采取的措施,(4分)
參考答案:
(1)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旦雨季長,)河流水量大旦汛期長;三角洲地形,地勢
平坦,水流平穩(wěn);支流眾多,河網密集,通航路程長;江寬水深,出海口多,便于江海聯
運;無結冰期,通航時間長;(任答4點,得4分)
(2)沿岸地區(qū)人口稠密、經濟發(fā)達,排入海洋的工業(yè)和生活污水多;農業(yè)生產過程中大量
使用化肥、農藥;由丁海洋開發(fā)程度高和養(yǎng)殖業(yè)規(guī)模大,嚴重污染了養(yǎng)殖海域;人類活動
導致全球氣候變暖。(任答3點,共3分)
(3)有利:共享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節(jié)約運輸成本和能源消耗,降低能耗,集中處理廢
棄物;開展協作,促進技術創(chuàng)新,提高資源利用率;擴大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獲得
規(guī)模效益。(任答3點,共3分)不利:導致企業(yè)間爭地、爭水、爭動力、爭公共設施;加
劇地區(qū)的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任答1點,共1分)
(4)加強城市之間的產業(yè)分工與合作;完善與加強交通及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減少
行政壁壘;提高區(qū)域內城市化水平;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活動;提升區(qū)域的國際知名度。
(任答4點,言之有理皆得分,共4分)
解析:第⑴題,本題考查珠江流域內河航運發(fā)達的自然原因,可從氣候條件、地形、河流
水文水系特征等角度分析,重點關注通航條件、通航里程、通航時間和江海聯運等方面因
果關系分析。第(2)題,本題主要從人為的角度分析赤潮多發(fā)的原因。污染物的來源主要
有工農業(yè)生產、生活排放、海洋開發(fā)和海水養(yǎng)殖等方面,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也是誘
發(fā)因素之一。第(3)題,本題考查產業(yè)集群效應對企業(yè)的影響,從有利和不利兩個角度分
析。從有利影響的角度分析,可以共享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節(jié)約運輸成本和能源消耗,
降低能耗,集中處理廢棄物;開展協作,促進技術創(chuàng)新,提高資源利用率;擴大生產能
力,降低生產成本,獲得規(guī)模效益。從不利影響的角度分析,會導致企業(yè)間爭地、爭水、
爭動力、爭公共設施;加劇地區(qū)的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坎。第(4)題,城市群建設可.從產業(yè)
分工和協作、政策、城市化、城市環(huán)境等角度分析。所以,打造國際級城市群,需要加強
城市之間的產業(yè)分工與合作;完善與加強交通及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減少行政壁
壘;提高區(qū)域城市化水平;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活動;提升國際知名度等。
29.人口遷移有利于合理利用剩余勞動力。
參考答案:
A
三、綜合題(共38分)
30.能源是支撐國家繁榮和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基礎。讀下列一組材料,完成相
關問題。
材料一:2009年2月7日,我國第一條引進境外天然氣資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西氣
東輸二線工程在深圳正式開工。圖1是“西氣東輸一線”、“西氣東輸二線”走向
示意圖。
材料二:廣東省能源自給率圖
材料三:廣東省能源消費總量增長率和GDP增長率統計圖
百25
分
比
(
%
>
XI5一能源消贄
總量增長
率(%)
一全省GDP增
長率(%)
⑴據材料一分析,在氣源地方面,西氣東輸二線與一線相比,最明顯的變化
是2_________
⑵材料二、三表明,廣東省當前能源供需特點是
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為解決材料二、三所反映出的問題,廣東省目前應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參考答案:
(1)來自境外
(2)自給率低(先高后低,近年略有提高);需求量大(越來越大)。
(3)節(jié)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開發(fā)太陽能、風能、核能、沼氣能等新能源,
使能源結構多樣化;調整產業(yè)結構,發(fā)展低耗能產業(yè);跨地域輸入能源,如西電東
送、西氣東輸等。
31.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獨特地域單元。它的隆起是近數百萬年來地球史上
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國科學家對青藏高原隆起過程與環(huán)境變遷等方面進行了多年科
學考察和研究,取得許多開拓性的進展。讀青藏高原隆起前后大氣環(huán)流圖和相關資
料,完成下列問題。
隆起的(冬手)QElTH夏季)
低空西同軸
圖I
H截卷摩隰超的西風帶位普丹戴高原4起后贏陰西風帶的電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安臨時工勞動合同年
- 廣告公司設計合同
- 賓館經營權質押合同
- 內蒙古汽車租賃合同
- 三農服務智能化平臺構建方案
- 藥物研發(fā)委托服務協議
- 三農政策支持措施落實方案
- 內墻抹灰班組勞務分包合同
- 農業(yè)生產信用制度完善方案
- 基于人工智能的工業(yè)自動化應用實踐指導書
- 門脈高壓性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療課件
- 民航保密培訓課件
- 兒童尿道黏膜脫垂介紹演示培訓課件
- 詩詞寫作入門
- 學校教育中的STEM教育模式培訓課件
- 電器整機新產品設計DFM檢查表范例
- 樁基礎工程文件歸檔內容及順序表
- 不同產地半夏總生物堿含量測定
- 《民航服務溝通技巧(第2版)》王建輝教案 第7課 有效處理投訴
- 2023年新疆中考數學試卷真題及答案
- 生物必修2教學進度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