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二單元古代中國的科技與文化5古代文學的輝煌成就課時分層作業(yè)含解析北師大版必修3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二單元古代中國的科技與文化5古代文學的輝煌成就課時分層作業(yè)含解析北師大版必修3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二單元古代中國的科技與文化5古代文學的輝煌成就課時分層作業(yè)含解析北師大版必修3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二單元古代中國的科技與文化5古代文學的輝煌成就課時分層作業(yè)含解析北師大版必修3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課時分層作業(yè)(五)古代文學的輝煌成就(建議用時:20分鐘)1.《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古代詩歌,共有305篇。它最初被稱為《詩》《詩三百》,后來又被稱為《詩經(jīng)》?!对娊?jīng)》之稱始于()A.戰(zhàn)國時期 B.西漢時期C.唐朝時期 D.宋朝時期B[漢武帝時,儒學正統(tǒng)地位確立,《詩經(jīng)》被儒家奉為經(jīng)典,成為《五經(jīng)》之一,B項正確。]2.漢武帝時代的賦以氣概恢弘、辭藻華美為特征,西漢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就是其中杰出代表。它們反映出的本質內容是()A.社會動亂和經(jīng)濟凋敝B.豪邁奮進的時代精神C.國力的強盛D.宏闊廣闊的文人精神C[漢賦辭藻華麗,手法夸張,內容豐富,表現(xiàn)出大一統(tǒng)時代恢弘的文化氣度,本質上體現(xiàn)了西漢武帝時代國力的強盛。]3.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中曾感嘆說:“唐人詩歌,其于先世及當時事,直辭詠寄,略無避隱?!奔词鼓切胺峭忾g所應知”的宮闈秘聞,詩人“反復極言”,“上之人亦不以為罪”,“今之詩人”則絕不敢如此。這段論述說明白()A.唐朝詩人熱衷于描寫宮廷秘史B.唐朝詩歌空前旺盛C.開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發(fā)展D.詩人受人敬重的緣由C[材料是強調由于唐朝時期開明的文化政策才使唐詩的內容廣泛,才使唐詩得到發(fā)展,而宋朝時卻非如此,即這段論述說明白開明的文化政策是有利于文化的發(fā)展,C項符合題意。]4.有學者說:兩類人不能聽明曲(明代欣曲、傳奇),一類是指引江山、慷慨激揚的人,聽了就會溶化了那虛無縹緲的“江山”,回來到真實與溫馨的“屋檐”;另一類是寵愛經(jīng)史子集的人,聽了就會不愛孔子愛妻子,不敬圣人尊敬人。這表明()A.明曲深受宋明理學的影響B(tài).當時君主專制空前強化C.明曲體現(xiàn)市民的文化需求D.時人嚴峻缺乏愛國精神C[題干反映了明代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市民階層擴大,市民意識覺醒,市民文學藝術崛起,貼近生活反映世情和特性,價值觀念發(fā)生變更,故選C項;市民文化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產(chǎn)物,并未受宋明理學的影響,解除A項;明朝君主專制不斷加強,但題干沒有體現(xiàn),解除B項;題干沒有提及愛國精神,解除D項。]5.說到人生追求與感慨,我們或許會吟誦:“獨上高樓,望盡天際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際”。這里引用的文學形式依次是()A.楚辭、漢賦、唐詩、元曲B.宋詞、唐詩、楚辭、元曲C.元曲、楚辭、唐詩、宋詞D.唐詩、宋詞、楚辭、漢賦B[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獨上高樓,望盡天際路”來自北宋晏殊《蝶戀花》,屬于宋詞;“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來自唐代李白《蜀道難》,屬于唐詩;“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來自屈原《離騷》,屬于楚辭;“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際”來自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屬于元曲,故B項正確,A、C、D三項都錯誤。]6.明朝馮夢龍給自己的小說命名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李贊評點《水滸傳》,認為這是一部張揚“忠義”的好書,有益社會。明朝書評家修髯子認為,《三國演義》“裨益風教,廣且大焉”。清朝學者閑齋老人贊揚《儒林外史》“無論是何人品,無不行取以自鏡”。由此可知,中國古典小說名著()A.具有較強的社會教化功能B.體現(xiàn)出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C.真實再現(xiàn)了明清社會風貌D.提高了民眾的鑒賞實力A[考查古代中國的文學藝術。依據(jù)材料信息可知,馮夢龍對所著小說命名,李贊認為《水滸傳》為張揚“忠義”的好書及其他評書家和學者對《三國演義》和《儒林外史》的確定,都是著眼于這些小說作品的教化功能,故A項正確;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在材料中無法體現(xiàn),解除B項;真實再現(xiàn)了明清社會風貌說法過于確定,解除C項;提高了民眾的鑒賞實力與材料主旨不符,故解除D項。]7.文藝創(chuàng)作有兩個異樣顯明的走向,一是對以市井社會為中心的“世情”的揭示較以往有較大開拓;一是對以學問階層為中心的“性情”世界的抒發(fā)有所強化,后者主要源自文人自身的精神訴求。這些文藝創(chuàng)作的新走向應當同時出現(xiàn)于()A.先秦 B.秦漢C.隋唐 D.明清D[“對市井社會為中心的‘世情’的揭示較以往有較大開拓”體現(xiàn)出文藝創(chuàng)作的世俗化、平民化傾向,“對以學問階層為中心的‘性情’世界的抒發(fā)有所強化”體現(xiàn)出文藝創(chuàng)作受理學思想影響,注意文人自身的精神訴求,這種新走向符合明清文藝創(chuàng)作特點,故選D項。]8.明中葉以前,商人在文學作品中多被描述為見利忘義、驕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莊、誠信有義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說中卻屢見不鮮。商人形象的變更反映出的實質是()A.重農抑商政策名存實亡B.商業(yè)道德倫理水準超越前代C.士人主流價值取向變更D.社會經(jīng)濟變動沖擊傳統(tǒng)觀念D[A項說法不符合史實,重農抑商政策貫穿封建政治始終;B項不符合史實,無法從材料中得到體現(xiàn);C項說法錯誤,主流價值觀依舊是儒家思想;D項正確,明清時期商品經(jīng)濟活躍,商人地位有所提高,確定程度上沖擊了傳統(tǒng)對商人看法的觀念。]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淮南王賦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賦四十四篇……上(漢武帝)所自造賦二篇……陽成侯劉德賦九篇……太子(劉奭,漢宣帝之子)喜(王)褒所為《甘泉》及《洞簫》頌(賦名),令后宮貴人左右皆誦讀之?!稘h書》材料二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臨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達十萬以上的大城市……“新聲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調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序》)”,民間的消遣場所也須要大量的歌詞,士大夫的詞作便通過各種途徑流傳于民間……“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為辭,始行于世。于是聲傳一時。(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袁行霈《中國文學史》材料三古有儒釋道三教。自明以來又多一教,曰:小說。小說演義之書未嘗自以為教,而士大夫、農、工、商、賈無不習聞之。以至兒童婦女不識字者亦皆聞而如見之。是其教較之儒釋道而更廣也?!猍清]錢大昕《十駕齋養(yǎng)新錄》(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現(xiàn)象?結合所學學問,指出該文體主要反映了什么時代特征。(2)依據(jù)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說流傳的特點。結合所學學問,指出對明清小說產(chǎn)生影響的新因素。(3)綜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學流傳有何趨勢,對此你有何相識。[解析]第(1)問“現(xiàn)象”可以從材料中干脆歸納,“特征”則要依據(jù)時代特點和賦的特點進行歸納。第(2)問“特點”可依據(jù)材料“士大夫、農、工、商、賈無不習聞之”“較之儒釋道而更廣”得出;“因素”須要依據(jù)所學學問從政治、經(jīng)濟等不同方面分析。第(3)問要結合題干材料進行分析,從賦到詞再到小說,體現(xiàn)了文學世俗化趨勢,這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和須要。[答案](1)現(xiàn)象:賦成為漢代代表性文體;受到上層貴族(王室)的寵愛。特征:大一統(tǒng)。(2)特點:被社會各階層所接受(讀者群包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