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849-2013 赤水主要經濟竹種豐產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52T 849-2013 赤水主要經濟竹種豐產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52T 849-2013 赤水主要經濟竹種豐產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52T 849-2013 赤水主要經濟竹種豐產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52T 849-2013 赤水主要經濟竹種豐產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DB52赤水主要經濟竹種豐產栽培技術規(guī)程貴州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DB52/T849—2013前言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與定義 4造林技術 5成林撫育管理 6有害生物防治 DB52/T849—2013本標準按照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標準由赤水市竹基辦提出。本標準由貴州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歸口。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赤水市林業(yè)局、赤水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赤水市竹基辦、貴州省竹材竹制品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沈曉君、李克強、晏鵬、黃仕平、袁勤生、陳林、金幸、李忠國。DB52/T849—2013本標準規(guī)定了赤水市主要經濟竹種楠竹(Ph.pubescensMazclexH.dcLchai)、綿竹(Neosinocalamusaffinis(Rendle)Kengf.)、慈竹(NeosinocalamusAffinis)、料慈竹(Bambusadistegia(KengetKengf.)Kengf)、黃竹(Bambusarigidakengetkengf)、撐篙竹(BambusapervariabilisMcclure)、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Munro)等的造林、成林撫育管理及有害生物防治的技術要求和方法。本標準適用于赤水市及與赤水市生態(tài)條件相似地區(qū)的上述經濟竹種造林、成林撫育管理和有害生物防治可參照使用。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0391毛竹林豐產技術LY/T1791紙漿用竹林生產技術規(guī)程3術語與定義下列術語與定義適用于本標準。移竹造林竹林中挖掘竹株作繁殖材料來營造竹林的造林方法。退筍不能長成竹子的竹筍。立竹年齡單株立竹生長的時間,用“年”或“度”(2年為1度)表示。劈山DB52/T849—2013將竹林內雜草、灌木用刀劈或用鐮刈散鋪在林地上的過程。墾復對竹林地全面翻土,除去土中石塊、樹樁和樹根等,將表土翻入底層,底土翻到表面,以改善竹林生長環(huán)境的過程。大小年竹林各年發(fā)筍成竹數差異顯著的竹林,發(fā)筍成竹數多的年份稱為大年,發(fā)筍成竹數少的年份稱為小年?;曛窳指髂臧l(fā)筍成竹數沒有顯著差異的竹林。散生竹地下莖(竹鞭)單軸型,新竹由竹鞭上的芽發(fā)育而成,竹稈分布呈散生狀的竹類。叢生竹指地下莖合軸型,新竹全部由母竹稈基部位的芽發(fā)育而成,竹稈分布呈叢生狀的竹類。3.10稈柄(螺絲釘)竹稈最下部,與竹鞭或母竹的稈基相連的部位,節(jié)間短縮不生根,由十數節(jié)組成。3.11稈基竹稈在土中生根部分,由數節(jié)至十數節(jié)組成。4造林技術4.1造林地選擇4.1.1楠竹造林地應選擇海拔600m~1200m,土層50cm以上,土壤pH值4.5~7,土壤肥沃、濕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塊或地段。平地、坡地均可,但以山谷、山麓、山腰為宜。4.1.2綿竹、慈竹、料慈竹、黃竹、撐篙竹、麻竹等造林地DB52/T849—2013應選擇海拔650m以下,土層50cm以上,土壤肥沃、濕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塊或地段。4.2整地4.2.1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濕潤的退耕地造林前一般不必整地,可直接開穴栽植;荒山荒地、板結或積水的退耕地造林前需進行整地。4.2.2荒山荒地、板結的退土造竹地整地方法按GB/T20391規(guī)定執(zhí)行。4.2.3積水地造竹地應在造林的前一年放干積水地中的水,開50cm以上的排水溝,將水排干,然后根據確定的栽植點挖掘栽植穴,并耙碎土壤。4.3造林密度楠竹300株/hm2~450株/hm2,慈竹、黃竹、撐篙竹750株/hm2~1110株/hm2,綿竹、麻竹450株/hm2~630株/hm2,料慈竹630株/hm2~840株/hm2。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密度宜??;土層薄、土壤肥力低,密度宜大。4.4造林季節(jié)楠竹為當年12月~翌年3月中旬,綿竹、慈竹、料慈竹、黃竹、撐篙竹、麻竹等為2月中旬~4月初,選擇雨后土壤濕潤時種植。4.5造林方法一般采取移竹造林。4.6母竹準備4.6.1母竹規(guī)格4.6.1.1楠竹選擇生長健壯、分枝較低、枝葉繁茂、竹節(jié)正常、無開花和病蟲害,1年~2年生,胸徑3cm~8cm的竹株。4.6.1.2綿竹、慈竹、料慈竹、黃竹、撐篙竹、麻竹選擇生長健壯、有較高的木質化度、無開花和病蟲害、大小適中的1年生竹。竹株胸徑一般綿竹、慈竹、黃竹、撐篙竹、料慈竹為3cm~5cm、麻竹為5cm~8cm。4.6.2母竹挖掘4.6.2.1楠竹挖掘母竹不應損傷稈基芽眼,切斷母竹稈柄時要防止劈破或撕裂稈柄稈基,母竹挖起后宜在稈高0.8m~1m處用快刀從節(jié)間中部斜形切斷,切口呈馬耳形且平滑不開裂。母竹留來鞭20cm~30cm,去鞭30cm~40cm,所連竹鞭有5個以上健壯飽滿的側芽,竹鞭切口向外,平滑不開裂。4.6.2.2綿竹、慈竹、料慈竹、黃竹、撐篙竹、麻竹挖掘母竹注意不要損傷稈基芽眼,切斷母竹稈柄時要防止劈破或撕裂稈柄稈基,母竹挖起后一般在稈高0.8m~1m處用快刀從節(jié)間中部斜形切斷,切口呈馬耳形且平滑不開裂。DB52/T849—20134.6.3母竹檢疫檢驗按GB/T20391的要求執(zhí)行。4.6.4母竹的運輸按GB/T20391的要求執(zhí)行。4.7栽植4.7.1楠竹按GB/T20391的要求執(zhí)行。4.7.2綿竹、慈竹、料慈竹、黃竹、撐篙竹、麻竹栽植時,在已挖起的栽植穴內先填5cm~10cm的細土,將母竹馬耳形切口斜面向上放入穴中,地面留節(jié)1個,使根系舒展,竹稈與地面成15°左右傾斜;然后分層填土,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壓實土壤,澆足定根水,再覆一層松土。有條件可在坑面覆蓋一層草皮或秸稈。4.8幼林管護按LY/T1791的要求執(zhí)行。5成林撫育管理5.1楠竹林5.1.1調整竹林結構5.1.1.1疏筍育竹赤水市楠竹出筍一般從三月下旬開始,到五月上旬結束,歷時40天左右。出筍期一般可分為四個時期,每個時期約為10天:前10天為出筍初期,11天~20天為出筍盛期,此兩期出土的筍成竹率高,退筍率低;21天~30天為下降期,退筍漸增;出筍31天后的十余天為末期,退筍率最高。疏筍育竹掌握的原則是:前、盛期挖小筍(指竹筍直徑低于竹林平均胸徑的竹筍下降期挖弱筍和小筍,末期除健壯筍外,可大部分挖掉。疏筍要分期進行,不可一次過多,根據預留竹密度確定疏筍量。5.1.1.2合理砍伐砍伐時間:以竹林大年秋后至小年春前(10月~翌年1月)為宜。砍伐竹齡:采用齡級擇伐方式,在冬季根據預留竹密度采伐高齡級密竹。砍伐數量:砍伐量不超過生長量??撤シ椒ǎ糊R地砍伐,并砍破竹蔸??撤r砍老留幼、砍密留疏、砍小留大、砍弱留強。5.1.1.3改“大小年”經營為“花年”經營大小年明顯的竹林應改為花年經營,可提高15%~25%的產量。措施是:小年筍多留養(yǎng)成竹,大年筍限制留養(yǎng)株數,大年加大砍伐強度,小年減小砍伐強度。使大小年竹基本達到各占一半,以后每年選留一定數量的新母竹,砍伐相等數量的老母竹,即可將大小年竹林改造成為花年竹林。5.1.2改善竹林生長條件DB52/T849—20135.1.2.1劈山按GB/T20391的要求執(zhí)行。5.1.2.2墾復按LY/T1791的要求執(zhí)行。5.1.2.3施肥按LY/T1791的要執(zhí)行。5.2綿竹、慈竹、料慈竹、黃竹、撐篙竹、麻竹等竹林5.2.1調整竹林結構5.2.1.1年齡結構叢生竹紙漿林合理的年齡結構是:留養(yǎng)3年以下立竹,砍伐4年生以上立竹;留養(yǎng)竹株各年齡數量比為1:1:1??撤ブ褡?,除出筍長竹的6月~9月外,其它時間均可。5.2.1.2密度結構綿竹、麻竹為450叢/hm2~630叢/hm2,20株/叢~30株/叢;料慈竹為630叢/hm2~840叢/hm2,2030株/叢~30株/叢;慈竹、黃竹、撐篙竹為750叢/hm2~1110叢/hm2,30株/叢~40株/叢。5.2.2土肥管理5.2.2.1土壤管理土壤管理措施主要是挖除老兜和培土。挖除老竹兜并在竹兜周圍加培新土,挖除竹兜時要注意保護青壯竹和芽眼。該項工作不受時間限制,可在農閑時進行。5.2.2.2施肥管理施肥原則:化肥和有機肥結合,盡量多施有機肥;N:P:K的配比可取5:1:1。施肥量:尿素0.5kg/叢~1.2kg/叢,有機肥30kg/叢~50kg/叢。施肥時間:宜在竹林生長旺盛季節(jié)的6月~8月進行,可一次施入,也可按以上施肥量分2次~3次施入。施有機肥宜在冬季,或結合挖竹兜及培土同時進行。6有害生物防治6.1防治原則貫徹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預防,主要采取加強植物檢疫減少有害生物來源;通過營林措施改善竹林生態(tài)環(huán)境,維護竹林良好生態(tài)系統(tǒng),增強竹林對有害生物的自然抵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