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西平縣文成中學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04/27/wKhkGWc-m5mAOJqbAAJwyxgdPlI976.jpg)
![2018-2019年西平縣文成中學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04/27/wKhkGWc-m5mAOJqbAAJwyxgdPlI9762.jpg)
![2018-2019年西平縣文成中學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04/27/wKhkGWc-m5mAOJqbAAJwyxgdPlI9763.jpg)
![2018-2019年西平縣文成中學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04/27/wKhkGWc-m5mAOJqbAAJwyxgdPlI9764.jpg)
![2018-2019年西平縣文成中學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04/27/wKhkGWc-m5mAOJqbAAJwyxgdPlI97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2019年西平縣文成中學高一語文文言文閱讀專
項訓練(后附答案及解析)
抽選經(jīng)典試題,有針對性的考點中的難點、重點、考點進行強化訓練,力口強記憶。
第1題:
第2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7—9
題。
陳禾,字秀實,明州鄲縣人。舉元符三年進士。累遷辟雍①博士。天下久平,武備寬
弛,東南尤甚。禾請增戍、繕城壁,以戒不虞。或指為生事,格不下。其后盜起,人
服其先見。遷左正言,俄除給事中。
時童貫權益張,與黃經(jīng)臣用事,御史中丞盧航表里為奸,縉紳側目。禾曰:“此國家
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責,此而不言,一遷給事中,則非其職矣。”未拜命,首抗疏劾
貫。復劾經(jīng)臣:“怙寵弄權,夸炫朝列。每云詔令皆出其手,言上將用某人,舉某
事,己而詔下,悉如其言。夫發(fā)號施令國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權奈何使宦寺②得與?
臣之所憂,不獨經(jīng)臣,此途一開,類進者眾,國家之禍,有不可遏,愿亟竄之遠
方?!罢撟辔唇K,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請畢其說。衣裾落,上日:“正言碎朕衣
矣?!焙萄?“陛下不惜碎衣,臣豈惜碎首以報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貴之利,陛下他日
受危亡之禍。”言愈切,上變色曰:“卿能如此,朕復何憂?”內(nèi)侍請上易衣,上卻之
S:“留以旌直臣。”翌日,貫等相率前訴,謂國家極治,安得此不詳語。盧航奏禾
狂妄,謫監(jiān)信州酒。遇赦,得自便還里。
初,陳瑾歸自嶺外,居于勤,與禾相好,遣其子正匯從學。后正匯告京罪,執(zhí)詣闕,
璃亦就逮。經(jīng)臣蒞其獄,檄禾取證,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謂其失對,禾日:
“禍福死生,命也,豈可以死易不義耶?愿得分賢者罪?!彼熳秉h停官。
遇赦,復起知廣德軍,移知和州。尋母憂,服除,知秀州。王楠新得政,禾曰:“安
能出輔門下?”力辭,改汝州。辭益堅,曰:“寧餓死?!陛o聞而銜之。禾兄秉時為壽
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適童貫領兵道府下,謁不得入,饋之不受。貫怒,歸而譜
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贈中大夫,謚文
介。
(節(jié)選自《宋史?陳禾傳》)
【注】①辟雍:太學名。②宦寺:宦官。
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怙寵弄權怙:依仗B.留以旌直
臣旌:表彰
C.愿亟竄之遠方竄:流放D.安得此不詳語詳:詳細
8.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
是
A.夫發(fā)號/施令國/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權/奈何使宦寺得與
B.夫發(fā)號施令/國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權奈何使宦寺得與
C.夫發(fā)號施令/國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權/奈何使宦寺得與
D.夫發(fā)號施/令國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權/奈何使宦寺得與
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禾從長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潛藏的危機,針對當時軍備松弛,東南一帶尤其嚴重
的情況,他上表請求采取措施,起初不為人理解,后來事實證明他有先見之明。
B.童貫、黃經(jīng)臣、盧航狼狽為奸,權傾朝野,士大夫都敢怒不敢言。陳禾挺身而出,
先上書彈劾童貫,又彈劾黃經(jīng)臣,指出他們的所作所為對國家危害嚴重。
C.陳禾冒死進諫,迫使皇帝表面上贊同了其意見。然而陳禾也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
天當童貫、盧航等人詆毀他時,皇帝就趁勢將他貶謫到外地。
D.王楠剛剛執(zhí)掌大權時,陳禾對他十分鄙視,說:“怎么能在王楠門下聽候調(diào)遣?”
于是一再堅決要求辭官,王輔聽說后對他懷恨在心。
10.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⑴禾引上衣,請畢其說。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5分)
⑵適童貫領兵道府下,謁不得入,饋之不受。貫怒,歸而譜之(5分)
第3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10分)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
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
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
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愿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
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
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
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愿得將軍之首以獻
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堪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
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
今得聞教?!彼熳载亍?/p>
太子聞之,馳往,伏尸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
之。
于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以
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為裝遣荊軻。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
人不敢與忤視。乃令秦武陽為副。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日:“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
先遣秦武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
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fā)。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顧計不知所出耳顧:回頭看。
B.臣左手把其袖把:握,抓住。
C.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深:刻毒。
D.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
【小題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皆為戮沒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B.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
C.秦之遇將軍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D.今日往而不反者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小題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
(1)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2)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第4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1題。(16分)
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商賈,
常從人寄飲,人多厭之者?;搓幫乐猩倌暧形晷耪?,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
情怯耳?!北娙柚唬骸靶拍芩溃涛遥徊荒芩?,出我挎下?!庇谑切攀胍曋?,俯
出挎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及項梁渡淮,信仗劍從之,居麾下,無所知名。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為郎中。數(shù)
以策干項羽,羽不用。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未得知名。坐法當斬,其輩十三人
皆已斬,次至信,信乃仰視,適見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滕
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與語,大說之。言于上,上拜以為治粟都尉,上未之
奇也。
信數(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shù)十人,信度何等已數(shù)言上,
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
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日:“若亡,何也?”何
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日:“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上復
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shù),公無所追;追信,詐也?!焙卧唬骸爸T將易得耳。至于信
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蓖?/p>
曰:“吾亦欲東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
不能用,信終亡耳。"王曰:“吾為公以為將?!焙稳眨骸半m為將,信必不留?!蓖?/p>
曰:“以為大將?!焙卧唬骸靶疑??!庇谑峭跤傩虐葜:卧唬骸巴跛芈裏o禮,今
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
乃可耳。”王許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
驚。
1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于是信孰視之孰:通“熟”,仔細
B.數(shù)以策干項羽干:求取功名
C.坐法當斬坐:犯罪
I).居一二日,何來謁上居:居住
2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若雖長大,好帶刀劍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B.信能死,刺我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C.此乃信所以去也所以遣將守關者
D.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乃韓信也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日
21、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⑴次至信,信乃仰視,適見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
⑵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
第5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楊榮,字勉仁,建安人,建文二年進士。成祖初入京,榮迎謁馬首日:“殿下先謁陵
乎,先即位乎?”成祖遽趣駕謁陵。自是遂受知。既即位,簡入文淵閣,同值七人,
榮最少,警敏。江西盜起,遣使撫諭,而令都督韓觀將兵繼其后。賊就撫奏至,帝欲
賜敕勞觀。榮曰:“計發(fā)奏時,觀尚未至,不得論功?!钡垡嬷刂?/p>
五年,命往甘肅經(jīng)畫軍務,所過覽山川形勢,察軍民,閱城堡。還奏武英殿,帝大
悅。值盛暑,親剖瓜啖之。帝嘗晚坐行幄,召榮計兵食。榮對曰:“擇將屯田,訓練
有方,耕耨有時,即兵食足矣?!倍辏瑥拖略t征阿魯臺?;蛘堈{(diào)建文時江西所集
民兵,帝問榮。榮曰:“陛下許民復業(yè)且二十年,一旦復征之,非示天下信?!睆?/p>
之。明年從出塞,軍務悉委榮,晝夜見無時。當是時,帝凡五出塞,還次榆木川,帝
崩。中官馬云等莫知所措,密與榮等入御幄議:六師在外,去京師尚遠,秘不發(fā)喪,
以禮斂;熔錫為裨①,載輿中。所至朝夕進膳如常儀,益嚴軍令,人莫測。或請因他
事為敕,馳報皇太子。榮曰:“誰敢爾!先帝在則稱敕,賓天②而稱敕,詐也,罪不
小?!北娫唬骸叭弧!蹦司叽笮性氯占斑z命傳位意,啟太子。
仁宗即位,賜敕褒勞,賁予甚厚。進工部尚書,食三祿。宣德元年,漢王高煦反。帝
召榮等定計。榮首請帝親征,日:“彼謂陛下新立,必不自行。今出不意,以天威臨
之,事無不濟?!钡蹚钠溆嫛V翗钒?,高煦出降。
英宗即位,委寄如故。正統(tǒng)五年乞歸展墓,命中官護行。還至武林驛而卒,年七十。
贈太師,謚文敏,授世襲都指揮使。
(節(jié)選自《明史?楊榮傳》)
注:①槐,bi,最里面的一層棺。②賓天,與下文的“大行”均指皇帝死。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賊就撫奏至就:接受
B.既即位,簡入文淵閣簡:選拔
C.熔錫為稗,載輿中。輿:棺材
D.五年,命往甘肅經(jīng)畫軍務畫:籌劃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楊榮心思縝密的一組是(3分)
①殿下先謁陵乎,先即位乎②所過覽山川形勢,察軍民,閱城堡
③或請調(diào)建文時江西所集民兵④秘不發(fā)喪,以禮斂
⑤先帝在則稱敕,賓天而稱敕,詐也⑥正統(tǒng)五年乞歸展墓
A.②③⑥B.①②⑤C.①④⑤
③④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身居高位的楊榮雖然年輕但他表現(xiàn)不俗。在文淵閣一起值班的七個人里,只有楊榮
最年輕,但他卻是其中最機警聰敏的一個。
B.楊榮憑借著軍事才能深受皇帝信任?;实鄢鋈帽鴷r,把軍務全都交給隨從出征的
楊榮,白天和晚上召見他也沒有固定的時間。
C.楊榮沉穩(wěn)堅定,處理突發(fā)事件不慌不忙。有人想借不合乎禮制的方式將明成祖駕崩
的消息報告皇太子,楊榮堅決阻止了此事。
D.楊榮的忠心受到了前后幾位皇帝的認可。成祖信任器重他,仁宗褒揚慰勞并豐厚賞
賜他,英宗像以前的皇帝一樣信任和倚靠他。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5分)
(1)“殿下先謁陵乎,先即位乎?”成祖遽趣駕謁陵。
(2)陛下許民復業(yè)且二十年,一旦復征之,非示天下信。
第6題:
第7題: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
(1)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祭祖,取道。高漸離擊
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
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就車而去,終
己不顧?!肚G軻刺秦王》
(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
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iS棘矜,非鉆于鉤戟長錢也;謫戍之眾,非
抗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
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絮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qū)區(qū)
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靖函為宮;一
夫作難而七廟囑,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哆^秦
論》
(3)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
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帧?/p>
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
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
(xia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
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禪山記》
L選出一項與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項:()
例句: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A.又前而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
C.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D.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2.翻譯句子:
(1)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
之。
(2)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第8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8T1題。(9分)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
S:“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
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
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愿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
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
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
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日:“為之奈何?”荊軻曰:“愿得將軍之首以獻
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捱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
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
今得聞教!”遂自刎。
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A.今行而無信信:被相信。
B.顧計不知所出耳顧:不過,只是。表示輕微的轉折。
C.秦王必說見臣說:通“悅”,喜歡,高興。
D.進兵北略地略:攻占,侵略
9.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B.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何辭為
C.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誠能得樊將軍首燕王誠震怖大王之威
10、從后兩段文字內(nèi)容看,對荊軻形象評價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擅長辭令,一席話以誠感人,終使樊將軍甘心自刎獻首。
B.果斷堅決,見太子丹“不忍”,便“私見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工于心計,正確判斷行刺秦王的關鍵在于取信秦王。
D.心狠手辣,為取“信物”誘使樊將軍自刎。
11、翻譯下面的文字。(10分)
(1)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分)
(2)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4分)
第9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高弘圖,字研文,膠州人。萬歷三十八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擢御史。機棱自持,不
依麗人。
天啟初,陳時政八患,請用鄒元標、趙南星。巡按陜西,題薦屬吏,趙南星糾之,弘
圖不能無望,代還,移疾去。魏忠賢亟攻東林,其黨以弘圖嘗與南星有隙,召起弘圖
故官。入都,則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已下詔獄,鍛煉嚴酷。弘圖果疏論南星,然
言“國是已明,雷霆不宜頻擊”,“詔獄諸臣,生殺宜聽司敗法”,則頗謂忠賢過當
者。疏中又引漢元帝乘船事,忠賢方導帝游幸,不悅,矯旨切責之。后諫帝毋出碑東
郊,又極論前陜西巡撫喬應甲罪,又嘗語刺崔呈秀。呈秀、應甲皆忠賢黨,由是忠賢
大怒,擬順天巡按不用。弘圖乞歸,遂令閑住。
莊烈帝即位,起故官。劾罪田詔、劉志選、梁夢環(huán)。擢太仆少卿,復移疾去。三年
春,召拜左僉都御史,進左副都御史。五年,遷工部右侍郎。方入署,總理戶、工二
部中官張彝憲來會,弘圖恥之,不與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歸,家居十年不
起。
十六年,召拜南京兵部右侍郎,就遷戶部尚書。明年三月,京師陷,福王立,改弘圖
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疏陳新政八事,并褒納焉。
當是時,朝廷大議多出弘圖手。內(nèi)札用戶部侍郎張有譽為尚書,弘圖封還,具奏力
諫,卒以廷推簡用。中官議設東廠弘圖爭不得遂乞休不許加太子少師改戶部尚書尋以
太后至進太子太保。
其年十月,弘圖四疏乞休,乃許之。弘圖既謝政,無家可歸,流寓會稽。國破,逃野
寺中,絕粒而卒。
(節(jié)選自《明史?高弘圖傳》)
4.下列對文中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疏:向天子陳事的文書。
B:司敗,古指代官名,指司寇,也泛指司法機關。
C:“戶、工二部”都從屬六部,其他四部是指吏部、禮部、刑部、農(nóng)部。六部長官為
尚書。
D:謝政:辭官退休。古人請求退休還可以用“乞骸骨”。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官議設東廠/弘圖爭不得/遂乞休/不許/加太子少師/改戶部尚書/尋以太后
至/進太子太保。
B.中官議設東廠/弘圖爭不得/遂乞休/不許加太子少師/改戶部尚書/尋以太后至
/進太子太保。
C.中官議設東廠/弘圖爭不得/遂乞休/不許加太子/少師改戶部尚書/尋以太后至
/進太子太保。
D.中官議設東廠/弘圖爭不得/遂乞休/不許/加太子少師/改戶部尚書/尋以太后
至進太子太保。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高弘圖對人寬容。天啟初年,他請求任用鄒元標、趙南星,后來他外出巡察陜西時
被自己推薦的官吏檢舉而離職。后來“東林黨”事件中,他客觀進諫,并沒落井下
石。
B.高弘圖對朝廷忠心耿耿。莊烈帝時?,官復原職,上書彈劾田詔、劉志選、梁夢環(huán)。
C.高弘圖以國事為重不懼權貴,敢于進諫。魏忠賢起用他,他在奏章中卻指責魏忠賢
做得太過分,并且諫阻皇帝到東郊出游,同時也對喬應甲、崔呈秀提出指責。
I).高弘圖為國事力諫,屢屢受挫。在對任用張有譽擔任尚書及對宦官們討論開設東廠
的問題上,他雖極力諫阻,最終未能成功。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魏忠賢亟攻東林,其黨以弘圖嘗與南星有隙,召起弘圖故官。(5分)
(2)弘圖恥之,不與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歸,家居十年不起。(5分)
第10題:閱讀下文,完成15—17題。(8分)
①茅容耕于野,與等輩避雨樹下?眾皆夷踞相對,容獨危坐愈恭。郭林宗見而異之,
遂與共言。容留林宗宿,旦日,殺雞為饌?,林宗以為為己設。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草
蔬與客同飯。林宗起拜之,曰:“林宗猶減三牲之具以供賓客,而卿如此,乃我友
也!”因勸令學,卒以成德。
②孟敏荷甑②墮地,不顧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林宗
以此異之。勸令游學,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
③笠翁日:人謂二事皆賢,莫能舉其優(yōu)劣;如必欲軒輕?之,其惟后孟敏而先茅容乎?
以孟敏所能者小節(jié),而茅容所重者大倫也。予日不然。茅容殺雞供母,而以草蔬待
客,孝則孝矣,未免妨母之賢。此必有意為之,以起林宗之驚羨耳。若孟敏之不顧墮
甑,則全出天機汽以此觀人,始不失為人倫之鑒。
【注】①饌:飲食②甑: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③三公:古代中央三種
最高官銜的合稱。④軒輕:喻指高低輕重⑤天機:天賦的靈機,即靈性
15.解釋下列加點字:(3分)
①容獨圓坐愈恭②廄而I以供其母③孟敏回甑墮地④視之何
@⑤三公俱匣|⑥其惟回孟敏而先茅容乎
16.指出下列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項:()(2分)
A.遂與共言B.殺雞為饌C.而卿如此,乃我友也D.既而以供其
母
17.對茅容、孟敏優(yōu)劣的評價,笠翁的觀點
是,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話)(3分)
第11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題。(18分)
【甲】
①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②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
弊在賂秦也。
③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
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
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
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
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
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④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
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害U,以趨于
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⑤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工
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乙】
①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
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遮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嗟
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錨銖,用之如泥
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
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
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
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②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
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
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H.下列各項加點詞活用類型與例句不相同的一項是()(3分)
例句:義不賂秦
A.順流而東也B.楚人一炬
C.箕踞而遨D.族秦者,秦也,
12.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B.幾世幾年,摞掠其人其為惑也終不解
矣
C.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而神明自得,圣心備
焉
D.齊人勿附于秦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
13.下列各組句子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3分)
例句:戍卒叫,函谷舉
A.固一世之雄也
B.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C.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
D.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14.下列對甲、乙兩個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甲文第③段從“不賂者”的角度,具體論證了“不賂者以賂者喪”的分論點。
文章先分別剖析了韓、楚、魏三國滅亡的自身原因,繼而運用了假設推理,有力
地論證了堅持用武力抵抗侵略者,才能救亡圖存的道理。
B.乙文第①段"……多于……”這組排比句,兼用了夸張的修辭,不但使行文表
現(xiàn)出雄渾的氣勢,而且把秦統(tǒng)治者的奢侈鋪張和百姓生存的窮困艱難進行了強烈
的比照,為下文引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的結局作了較好
的鋪墊。
C.由乙文的第②段可知,乙文作者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和秦一樣,均是由于統(tǒng)治
者“不愛其人”;如果“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這一觀點和甲文作者的
觀點相同。可見,民心的向背直接關聯(lián)著國家的興亡。
D.甲乙兩文均借古諷今,甲文借戰(zhàn)國時代六國滅亡的故事,來諷諫唐敬宗窮奢極
欲,大興土木,修建宮室,荒廢朝政的行為。乙文借秦朝統(tǒng)治者亡國的史實,諷
諫北宋朝廷以錢帛賄賂契丹、西夏以求茍安的做法。
1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①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②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第12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題。(共16分)
花云,懷遠人。貌偉而黑,驍勇絕倫。至正十三年杖劍謁太祖于臨濠。奇其
才,俾將兵略地,所至輒克。太祖將取滁州,率數(shù)騎前行,云從。猝遇賊數(shù)千,云翼
太祖,拔劍躍馬沖陣而進。賊驚曰:“此黑將軍勇甚,不可當其鋒?!北?,遂克滁
州。太祖渡江,云先濟。既克太平,以忠勇宿衛(wèi)左右。擢總管,徇鎮(zhèn)江、丹陽、丹
徒、金壇,皆克之。過馬馱沙,劇盜數(shù)百遮道索戰(zhàn)。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殺之。
太祖立行樞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趨寧國,兵陷山澤中八日,群盜相結梗道。云
操矛鼓噪出入,斬首千百計,身不中一矢。還駐太平,陳友諒以舟師寇。云與元帥朱
文遜結陣迎戰(zhàn),文遜戰(zhàn)死。賊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漲,緣舟尾攀堞而上。城陷,
賊縛云,云奮身大呼,縛盡裂,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罵日:“賊非吾主敵,盍趣
降!”賊怒,碎其首,縛諸橘叢射之,罵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年三十有九。太祖
即吳王位,追封云東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戰(zhàn)急,云妻都祭家廟,挈三歲兒,泣
語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義不獨存,然不可使花氏無后,若等善撫之?!痹?/p>
被執(zhí),部赴水死。侍兒孫瘞畢,抱兒行,被掠至九江。孫夜投漁家,脫簪珥屬養(yǎng)之。
及漢兵敗,孫復竊兒走渡江,遇債軍【注】奪舟棄江中,浮斷木入葦洲,采蓮實哺兒,
七日不死。逾年達太祖所。孫抱兒拜泣,太祖亦泣,置兒膝上,曰:“將種也?!辟n
兒名煒。其五世孫請于世宗,贈都貞烈夫人,孫安人,立祠致祭。
【注】債軍:潰敗的軍隊。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陳友諒以舟師寇寇:敵人
B.縛盡裂縛:捆綁的
繩子
C.擢總管,徇鎮(zhèn)江、丹陽、丹徒、金壇擢:提拔
D.賊非吾主敵,盍趣降盍:何不
10.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藝高人膽大的一組是()(3分)
①罷劍躍馬沖陣而進②黑將軍勇甚,不
可當其鋒
③斬首千百計,身不中一矢④賊縛
云,云奮身大呼
⑤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⑥罵
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③⑤
D④⑤⑥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賞識。至正十三年他拜見太祖,曾在遇險時挺身而
出使太祖免于難;此后又多次帶兵打仗,建立顯赫戰(zhàn)功,得到太祖提拔。
B.花云的兒子花煒歷盡艱辛后安全存活?;ㄔ破拮铀篮?,侍兒抱起花煒逃命,被掠至
九江,侍兒將他托養(yǎng)在漁家,后又帶他渡江,一年后才到太祖身邊。
C.花云的妻子決心為丈夫殉節(jié)。花云妻子看到戰(zhàn)況緊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險,表示自
己決不獨活,將三歲的兒子托付給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沒水而死。
D.花云與賊寇奮力抗爭,至死不屈?;ㄔ岂v守太平時,陳友諒率水師攻破城池,元帥
朱文遜戰(zhàn)死,他被俘;花云臨危不懼,在被殺的當口,仍高聲痛罵賊寇。
1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1)猝遇賊數(shù)千,云翼太祖,拔劍躍馬沖陣而進(4分)
(2)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3分)
第13題:閱讀下面兩段文段,完成8?11題。(6分)
夜繾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
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
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
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
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棄子、逢孫、楊孫戍
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
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p>
(《燭之武退秦師》)
四年,晉饑,乞汆于秦。穆公問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
鄰,國之道也。與之?!壁嵶颖唬骸胺ブ??!蹦鹿唬骸捌渚菒海涿窈?/p>
罪!”卒與粟,自雍屬絳。五年,秦饑,請汆于晉。晉君謀之,慶鄭曰:“以秦得
立,已而倍其地約。晉饑而秦貸我,今秦饑請汆,與之何疑?而謀之!”虢①射曰:
“往年天以晉賜秦,秦弗知取而貸我。今天以秦賜晉,晉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p>
惠公用虢射謀,不與秦粟,而發(fā)兵且伐秦。秦大怒,亦發(fā)兵伐晉。
六年春,秦穆公將兵伐晉。晉惠公謂慶鄭曰:“秦師深矣,奈何?”鄭日:“秦
內(nèi)君,君倍其賂;晉饑秦輸粟,秦饑而晉倍之,乃欲因其饑伐之:其深不亦宜乎!”
晉卜御右,慶鄭皆吉。公曰:“鄭不孫?!蹦烁畈疥栍?,家仆徒為右,進兵。
九月壬戌,秦穆公、晉惠公合戰(zhàn)韓原?;莨R鬻②不行,秦兵至,公窘,召慶鄭為
御。鄭日:“不用卜,敗不亦當乎!”遂去。
(《史記?晉世家》)
①虢[gu6]②鬻:(馬)難起步的樣子
8.對下列句中加點的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且君嘗為晉君賜矣為:給予
B.朝濟而夕設版焉濟:渡河
C.又欲肆其西封肆:放肆
D.失其所與與:結交,親附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共其乏困(乏困:疲倦)
B.秦伯說,與鄭人盟(盟:結盟)
C.已而倍其地約(倍:通“背”,違背)
D.卒與粟,自雍屬絳(屬:接連)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若亡鄭而有益于君四年,晉饑,乞汆于秦
B.夜繾而出晉饑秦輸粟,秦饑而晉
倍之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救災恤鄰,國之道也。
D.吾其還也。其君是惡,其民何罪
11.把文中的劃線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3分)
(2)晉饑而秦貸我,今秦饑請汆,與之何疑?(3分)
第14題: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羲之幼訥于言,人未之奇。及長,辯贍,
以骨峽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深為
從伯敦、導所器重。時陳留阮裕有重名,裕亦因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時太
尉都鑒使門生求女婿于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并
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辫b臼:“正此佳婿
邪!”記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養(yǎng)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
多居之,謝安未性時亦居焉。孫綽、李充等皆以文義冠世,并筑室東土與羲之同好。
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序以申其志。
性好鵝,會稽有孤居姥養(yǎng)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新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
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
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群相送耳?!濒酥廊粚懏?,籠鵝而歸,甚以
為樂。
嘗至門生家,見熊幾滑凈,因書之,真草相半。后為其父誤刮去之,門生驚懊者累
日。羲之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每自稱:“我書比鐘繇,當抗行;比張芝草,猶當
雁行也?!痹c人書云:“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
也。”
時驟騎將軍王述少有名譽,與羲之齊名,而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xié)。述先為會稽
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詣述每聞角聲謂羲之當侯己輒灑掃而待之如此者
累年,而羲之竟不顧,述深以為恨。
(《晉書?王羲之傳》)
(1)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述先為會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詣/述每聞角聲/謂羲之當侯己
輒/泗掃而待之。
B.述先為會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詣/述每聞角聲/謂羲之當侯己
/輒灑掃而待之/
C.述先為會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詣述每聞角聲/謂羲之當侯/己
輒灑掃而待之/
D.述先為會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詣述每聞角聲/謂羲之當侯己
/輒灑掃而待之/
(2)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子在唐以前指父親兄弟之孫,唐宋時人開始將親兄弟之子稱作從子。
B.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
C.廂即廂房,等級低于正房,傳統(tǒng)民居以左為尊,故東廂房的等級高于西廂房。
D.真草是草書的一種體式,對應的還有行草和狂草,《蘭亭集序》即為行書。
(3)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尉都鑒派媒人前來選擇女婿時,王氏諸少“咸自矜持”,只有王羲之表現(xiàn)與眾不
同,因而被郡鑒選中成為女婿。
B.王羲之曾經(jīng)與當時的文人雅士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并寫下著名的《蘭亭序》
來抒發(fā)自己的人生感受。
C.在聽聞王羲之向會稽孤居老姥求買鵝而不得后,山陰一位道士主動提出條件,讓王
羲之替他抄一遍《道德經(jīng)》來換群鵝。
D.王羲之書法精湛,不但擅長楷書和草書,而且主張學習書法應該全身心地投入,言
談之間常常把自己與鐘繇、張芝相提并論。
第15題: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7—10題:
(-)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
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魂怪、非?/p>
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
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
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
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格至.及其所
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
修地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7.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夫人之相與與:交往、結交
B.終期于盡期:到
C.夫妻以近夷:平坦
D.其孰能譏之乎孰:難道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然力足以至焉然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B.不如因善遇之或1藥寄所托
C.然力足以至季于是余有嘆售
D.則耳好游者不能充也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9.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此余之所得也.
A.死生亦大矣.
B.而又不隨以怠.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0.選出時這段文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段一闡述了想要到險遠之處,看到“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需要有志、
力、物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第16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
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
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奉獻秦王,秦王必說見
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
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
皆為戮沒。今聞購樊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
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
患,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愿得將軍之首
以獻秦王,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攜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
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之日夜切齒拊
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太子聞之,馳往,伏尸而哭,極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
之。
于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
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為裝遣荊軻。
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乃令秦武陽為副。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
先遣秦武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
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fā)。
5.對下列句子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微太子言沒有B.秦王購之金千
斤買
C.誠能得樊將軍首如果D.顧計不知所出
耳只是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太子聞之,馳往,伏尸而哭
B.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以試人,血濡
縷
C.於期乃前曰:“為之奈
何?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四年項目投資合作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知識產(chǎn)權轉讓合同示范文本203篇
- 住宅購買貸款合同范本(2024年版)
- 終止勞動關系與解除勞動合同管理制度
- 住宅房產(chǎn)抵押融資合同范本2024版B版
- 2025年度廚房設備安全風險評估與改進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煙草行業(yè)安裝工程分包合同
- 2025年度新型綠色建筑材料采購合同標準范本
- 2025年度大型戶外廣告布展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航拍項目管理與咨詢合同
- H3CNE認證考試題庫官網(wǎng)2022版
- 感統(tǒng)訓練培訓手冊(適合3-13歲兒童)
- ??停?024年智能制造校園招聘白皮書
- 住院病人燙傷的應急演練
- 新入職消防員考核試卷題庫(240道)
- 海員的營養(yǎng)-1315醫(yī)學營養(yǎng)霍建穎等講解
- 2023年廣東省招聘事業(yè)單位人員考試真題及答案
- 幼兒平衡車訓練課程設計
- 創(chuàng)業(yè)計劃路演-美甲
- 梁山伯與祝英臺小提琴譜樂譜
- 我國全科醫(yī)生培訓模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