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遺傳因子的發(fā)現第2節(jié)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學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遺傳因子的發(fā)現第2節(jié)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學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遺傳因子的發(fā)現第2節(jié)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學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遺傳因子的發(fā)現第2節(jié)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學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遺傳因子的發(fā)現第2節(jié)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學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0-第2節(jié)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二)課程要求核心素養(yǎng)學問導圖闡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自由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種可能,并由此預料子代的遺傳性狀。1.通過遺傳圖解分析兩對相對性狀的豌豆雜交試驗,理解假說演繹法在發(fā)覺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過程中的應用。(科學思維)2.通過實例分析,明確基因型和表型的關系。(生命觀念、科學思維)3.運用統(tǒng)計與概率的相關學問,說明并預料種群內兩對及兩對以上相對性狀的傳遞規(guī)律。(科學思維、科學探究)4.通過案例分析,理解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在育種和人類遺傳病的預防等方面的應用。(科學思維、社會責任),基礎學問·雙基夯實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發(fā)覺問題P黃色圓?!辆G色皺?!鼺1黃色圓?!?F2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比例9331二、對自由組合現象的說明——作出假說1.理論說明(1)F1在產生配子時,每對遺傳因子彼此分別,不同對的遺傳因子可以自由組合。(2)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2.遺傳圖解三、對自由組合現象說明的驗證——演繹推理1.驗證方法:測交試驗。2.遺傳圖解四、自由組合定律——得出結論限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別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別,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五、孟德爾獲得勝利的緣由1.選材得當:選擇豌豆作為試驗材料。2.科學地確定探討對象:先探討一對相對性狀,再探討多對相對性狀。3.科學的統(tǒng)計方法:運用數學統(tǒng)計的方法。4.科學的試驗程序設計: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試驗驗證→得出結論。六、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再發(fā)覺1.表型:生物個體表現出來的性狀。2.基因型:與表型有關的基因組成。3.等位基因:限制相對性狀的基因?!不顚W巧練〕推斷下列敘述的正誤(1)表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肯定相同。(√)(2)純種黃色圓粒豌豆與純種綠色皺粒豌豆作親本進行雜交時,正交與反交后結出的種子不都為黃色圓粒。(×)(3)雜種F1(YyRr)產生4個配子,比例為1111。(×)(4)在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中,F2的基因型有4種,比例為9331。(×)(5)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不同的配子可隨機自由結合產生后代。(×)〔思索〕1.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中F2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多少?提示:F2中純合子包括1/16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所以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4。2.具有2對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F2出現9331的性狀分別比。符合要求的親本雜交組合遺傳因子組成有幾種?分別是什么?(不考慮正反交、涉及的遺傳因子分別用A/a、B/b、C/c…表示)提示:2種;AABB×aabb和aaBB×AAbb?!矊W霸記憶〕1.具有兩種相對性狀的純種豌豆雜交,F2出現9種基因型、4種表型,比例是9331。2.生物個體的基因型相同,表型不肯定相同;表型相同,基因型也不肯定相同。3.F1產生配子時,等位基因分別,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組合,產生比例相等的4種配子。4.分別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是真核生物細胞核基因在有性生殖中的傳遞規(guī)律。分別定律是自由組合定律的基礎。課內探究·名師點睛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發(fā)覺問題)要點歸納1.試驗過程及結果P黃色圓粒×綠色皺?!鼺1黃色圓?!?F2黃色圓粒綠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皺粒數量31510810132比例93312.試驗結果分析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純種親本雜交:(1)F1表現雙顯性性狀。(2)F2有四種不同的性狀類型,數量比接近于9331。(3)每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都遵循了分別定律:粒形eq\b\lc\{\rc\(\a\vs4\al\co1(圓粒種子315+108=423,皺粒種子101+32=133))圓粒皺粒≈31粒色eq\b\lc\{\rc\(\a\vs4\al\co1(黃色種子315+101=416,綠色種子108+32=140))黃色綠色≈31即F2中黃色占3/4,綠色占1/4;圓粒占3/4,皺粒占1/4。故也可從理論上推導F2的四種性狀表現之比:黃色圓粒=3/4×3/4=9/16;黃色皺粒=3/4×1/4=3/16;綠色圓粒=1/4×3/4=3/16;綠色皺粒=1/4×1/4=1/16。學問貼士,F2中的重組型是相對于親本的性狀表現而言的。若親本為黃圓和綠皺,則F2中的綠圓占3/16和黃皺占3/16為重組型;若親本為綠圓和黃皺,則F2中的黃圓占9/16和綠皺占1/16為重組型。典例剖析典例1(2024·福建廈門期末)下列有關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B)A.在豌豆開花時對親本進行去雄和授粉B.F1的性狀表現與親本中的黃色圓粒作為母本還是父本無關C.F1產生的雌雄配子的結合方式有9種D.F1自交得到的F2的遺傳因子組成有4種,比例為9331[解析]應在豌豆開花前對母本成熟花進行去雄,A錯誤;F1的性狀表現與親本中的黃色圓粒作為母本還是父本無關,B正確;F1產生的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雌雄配子各4種,結合方式有16種,C錯誤;F1自交得到的F2的性狀表現有4種,遺傳因子組成有9種,D錯誤。┃┃變式訓練1■豌豆子葉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種子圓粒(R)對皺粒(r)為顯性?,F將黃子葉圓粒(YyRr)豌豆進行自花傳粉,收獲時得到綠子葉皺粒豌豆192粒。據理論推算,在子代黃子葉圓粒豌豆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約有(A)A.192粒B.384粒C.576粒D.1728粒[解析]YyRr的豌豆自交,子代產生4種性狀組合,黃色圓粒綠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皺粒=9331。每一種性狀組合中,都只有一份可穩(wěn)定遺傳的純合子,所以,綠皺為一份,192粒,黃圓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也有一份——YYRR,約192粒。對自由組合現象的說明(提出假設)要點歸納1.兩對相對性狀分別由兩對遺傳因子限制如豌豆的圓粒和皺粒分別由遺傳因子R、r限制;豌豆的黃色和綠色分別由遺傳因子Y、y限制。純種黃色圓粒的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純種綠色皺粒的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F1黃色圓粒的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2.F1在產生配子時,每對遺傳因子彼此分別,不同對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1)F1產生雌雄配子各4種,它們是:YR、Yr、yR、yr,數量比接近1111。(2)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結合方式有16種。F2有9種遺傳因子組成,4種性狀表現,數量比接近9331。3.遺傳圖解PYYRR×yyrr黃色圓粒綠色皺?!渥覻Ryr↘↙F1YyRr黃色圓粒↓?F2YR(1/4)yR(1/4)Yr(1/4)yr(1/4)YR(1/4)YYRR黃色圓粒YyRR黃色圓粒YYRr黃色圓粒YyRr黃色圓粒yR(1/4)YyRR黃色圓粒yyRR綠色圓粒YyRr黃色圓粒yyRr綠色圓粒Yr(1/4)YYRr黃色圓粒YyRr黃色圓粒YYrr黃色皺粒Yyrr黃色皺粒yr(1/4)YyRr黃色圓粒yyRr綠色圓粒Yyrr黃色皺粒yyrr綠色皺粒領悟整合:F2分析統(tǒng)計eq\x(\a\al(9黃色圓粒,1YYRR純合,2YyRR一雜,2YYRr一雜,4YyRr雙雜))eq\x(\a\al(3黃色皺粒,1YYrr純合,2Yyrr一雜))eq\x(\a\al(3綠色圓粒,1yyRR純合,2yyRr一雜))eq\x(\a\al(1綠色皺粒,1yyrr純合))1.表現類型共有4種,其中雙顯一顯一隱一隱一顯雙隱=9331。2.遺傳因子組成共有9種,其中純合子4種,各占總數的1/16;一對遺傳因子雜合的雜合子4種,各占總數的2/16;兩對遺傳因子都雜合的雜合子1種,占總數的4/16。3.成對遺傳因子的分別和不成對遺傳因子之間的自由組合是彼此獨立、互不干擾的。學問貼士,F2四種性狀類型中,與雙親類型相同的占9/16+1/16=10/16,重組型單顯性性狀占6/16;F2四種性狀類型中各有1種純合子各占1/16,因此,純合子占4/16,而雜合子占1-4/16=12/16。典例剖析典例2孟德爾認為遺傳因子組成為YYRr的個體,產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是(A)A.YRYr=11 B.YRyr=11C.Rr=11 D.YRr=211[解析]YYRr的個體產生配子時,YY分別,Rr分別,Y與R(r)自由組合。┃┃變式訓練2■(2024·江蘇四市模擬改編)孟德爾在進行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中,純種親本雜交獲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的數量比為9331,與F2出現這種比例無干脆關系的是(A)A.親本必需是純種的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B.F1產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種,且比例為1111C.F1自交時,4種類型的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D.F1的雌、雄配子結合后都能發(fā)育成新個體[解析]親本既可以選擇純種的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也可以選擇純種的黃色皺粒豌豆與綠色圓粒豌豆。對自由組合現象說明的驗證和自由組合定律(演繹推理、得出結論)要點歸納1.對自由組合現象說明的驗證:(1)方法:測交——F1(YyRr)與隱性純合子(yyrr)雜交。(2)用遺傳圖解表示演繹推理過程:(3)進行試驗并得出試驗結果:性狀組合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實際籽粒數F1作母本31272626F1作父本24222526不同性狀的數量比1111(4)得出結論:比較推理結果與試驗結果可知,二者是一樣的,說明假說是正確的。2.自由組合定律的理解:(1)發(fā)生時間:形成配子時。(2)遺傳因子間的關系:限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別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3)實質:在形成配子時,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別,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易錯提示]關于自由組合的兩個理解誤區(qū)(1)并非全部的限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都能自由組合,有些是連鎖的。(2)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別與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同時進行。典例剖析典例3以下關于孟德爾測交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D)A.必需用F1作母本,即對F1進行去雄B.F1產生雌雄配子各4種,且雌雄配子數量相等C.只有測交才能產生1111的分別比D.孟德爾在做測交試驗前,預料了結果[解析]在孟德爾所做的測交試驗中,F1無論是作母本還是父本,結果都與預料相符,A錯誤;F1產生雌雄配子各4種,但一般雄配子數量多于雌配子數量,B錯誤;Yyrr×yyRr的后代也會出現1111的比例,但該雜交不屬于測交,C錯誤;孟德爾在做測交試驗前,依據提出的假說,演繹推理出測交試驗的結果。D正確,┃┃變式訓練3■(2024·遼寧沈陽期中)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體現在下列圖中哪個過程AaBbeq\o(→,\s\up7(①))1AB1Ab1aB1abeq\o(→,\s\up7(②))雌雄配子隨機結合eq\o(→,\s\up7(③))子代9種遺傳因子的組合形式eq\o(→,\s\up7(④))4種性狀組合(A)A.① B.②C.③ D.④[解析]圖中①表示AaBb產生4種數量相等的配子(1AB1Ab1aB1ab),即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A與a,B與b)分別,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A與B,A與b,a與B,a與b)自由組合形成不同類型的配子。孟德爾試驗方法的啟示及遺傳規(guī)律的再發(fā)覺要點歸納1.孟德爾試驗方法的啟示(1)豌豆作為遺傳試驗材料的優(yōu)點:①自花傳粉且閉花受粉,自然狀態(tài)下均為純種。②具有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③花較大,人工去雄和異花授粉較便利。④子代數量多,便于統(tǒng)計分析。(2)對相對性狀遺傳的探討,從一對到多對:①生物的性狀多種多樣,依據自由組合定律,假如有n對性狀自由組合,后代的性狀組合就會有2n種,這是很難統(tǒng)計的。②孟德爾實行了由單因素(即一對相對性狀)到多因素(即兩對或兩對以上相對性狀)的探討方法。(3)對試驗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孟德爾運用了統(tǒng)計學的方法對試驗結果進行了統(tǒng)計,從而發(fā)覺了生物性狀的遺傳在數量上呈現肯定的比例,并最終說明了這些現象。(4)運用假說—演繹法這一科學方法:孟德爾科學地設計了試驗的程序,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說明)→演繹推理→驗證→總結規(guī)律”的科學試驗程序進行。2.遺傳規(guī)律的再發(fā)覺(1)基因概念的提出:①1866年,孟德爾將探討結果整理成論文發(fā)表。②1900年,三位科學家分別重新發(fā)覺了孟德爾的工作。③1909年,丹麥生物學家約翰遜給孟德爾的“遺傳因子”一詞起了一個新名字,叫作“基因”,并且提出了表型和基因型的概念。(2)有關概念辨析:①表型:生物個體表現出來的性狀,如豌豆的高莖和矮莖。②基因型:與表型有關的基因組成,如高莖豌豆的基因型有DD、Dd,矮莖豌豆的基因型為dd等。③等位基因:限制相對性狀的基因,如D和d。[易錯提示]辨析基因型和表型(1)基因型是生物性狀表現的內因,而表型是生物性狀表現的外部形式。(2)表型相同,基因型不肯定相同,如基因型為DD和Dd的表型相同。(3)基因型相同,表型也不肯定相同?;蛐拖嗤?,但由于環(huán)境不同,表型也可能不同。典例剖析典例4(2024·廣東惠州一中期中)以下關于表型和基因型的敘述正確的是(D)A.表型都能通過眼睛視察出來,如高莖和矮莖B.基因型不能通過眼睛視察,必需運用電子顯微鏡C.在相同環(huán)境條件下,表型相同,基因型肯定相同D.基因型相同,表型不肯定相同[解析]表型是指生物個體表現出來的性狀,是可以視察和測量的,但不肯定都能通過眼睛視察出來,A錯誤;基因型一般通過表型來推知,不能通過電子顯微鏡視察,B錯誤;在相同環(huán)境條件下,表型相同,基因型不肯定相同,如高莖的基因型可能是DD或Dd,C錯誤;表型是基因型與環(huán)境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基因型相同,表型不肯定相同,D正確。┃┃變式訓練4■下列關于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得出過程,說法錯誤的是(D)A.豌豆自花傳粉的特點是孟德爾雜交試驗獲得勝利的緣由之一B.統(tǒng)計學方法的運用有助于孟德爾總結規(guī)律C.進行測交試驗是為了對提出的假說進行驗證D.得出分別定律時采納了假說——演繹法,得出自由組合定律時未運用[解析]豌豆是自花傳粉植物,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都是純種,具有一些穩(wěn)定的、易于區(qū)分的性狀,這些使孟德爾得到的試驗結果既牢靠又易于統(tǒng)計分析,A正確:孟德爾運用統(tǒng)計學的方法對較多的試驗數據進行處理,得出F2的性狀分別比,B正確;孟德爾在試驗的基礎上提出問題,然后提出假說,首創(chuàng)測交方法,用以驗證提出的假說,C正確;無論是得出分別定律還是自由組合定律,孟德爾都運用了假說一演繹法,D錯誤。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應用要點歸納1.育種方面的應用:(1)方法:將具有不同優(yōu)良性狀的親本雜交。(2)目的:使兩個親本的優(yōu)良性狀組合在一起。(3)原理: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4)實例:既抗倒伏又抗條銹病的純種的培育。P抗倒伏易染條銹病(DDTT)×易倒伏抗條銹病(ddtt)↓F1eq\f(抗倒伏易染條銹病DdTt,↓?)eq\a\vs4\al(F2,)eq\a\vs4\al(抗倒伏易,染條銹病,D_T_)eq\a\vs4\al(抗倒伏抗,條銹病,D_tt)eq\a\vs4\al(易倒伏易,染條銹病,ddT_)eq\a\vs4\al(易倒伏抗,條銹病,ddtt)↓培育抗倒伏抗條銹病的純種(DDtt)2.醫(yī)學實踐中的應用:(1)原理:基因的分別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2)目的:對某些遺傳病在后代中的患病概率作出科學推斷,從而為遺傳詢問供應理論依據。(3)遺傳病發(fā)病率的確定:①單獨分析每一對基因的遺傳規(guī)律,確定每一種單基因遺傳病的發(fā)病率。如某家庭所生孩子患甲病的概率為m,患乙病的概率為n。②依據自由組合定律,用乘法解決兩種遺傳病的相關表型的概率。規(guī)律總結兩種遺傳病同時遺傳時的概率計算當兩種遺傳病之間具有“自由組合”關系時,各種患病狀況概率如下:(1)只患甲病的概率是m·(1-n);(2)只患乙病的概率是n·(1-m);(3)甲、乙兩病同患的概率是m·n;(4)正常的概率是(1-m)·(1-n);(5)患病的概率:1-(1-m)·(1-n);(6)只患一種病的概率:m(1-n)+n·(1-m)。以上規(guī)律可用下圖幫助理解:典例剖析典例5(2024·江蘇泰州測試)現有兩個小麥品種,一個純種小麥的性狀為高稈(D)抗銹病(T),另一個純種小麥的性狀為矮稈(d)不抗銹病(t),兩對基因獨立遺傳?,F要培育矮稈抗銹病的新品種,過程如下:高稈抗銹病小麥和矮稈不抗銹病小麥eq\o(→,\s\up7(a))F1eq\o(→,\s\up7(b))F2eq\o(→,\s\up7(c))穩(wěn)定遺傳的矮稈抗銹病新品種。請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過程為雜交育種,a是雜交,b是自交。(2)c的處理方法是篩選和連續(xù)自交,直至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別。(3)F1的基因型是DdTt,表型是高稈抗銹病,穩(wěn)定遺傳的矮稈抗銹病新品種的基因型應是ddTT。[解析]a是雜交,產生的F1的基因型為DdTt,表型為高稈抗銹病。b是自交,目的是獲得表型為矮稈抗銹病的小麥(ddT_),而要想得到能穩(wěn)定遺傳的矮稈抗銹病植株(ddTT),必需經過c,即篩選和連續(xù)自交,直至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別。┃┃變式訓練5■(2024·濟南高一檢測)如圖為選育低植酸抗病水稻品種的過程。圖中兩對相對性狀由兩對基因限制,并獨立遺傳。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D)Peq\x(高植酸、抗病)×eq\x(低植酸、易感病)↓F1eq\x(低植酸、抗病)↓F2eq\x(低植酸、抗病,高植酸、易感病……)↓A.該育種方法是雜交育種B.圖中育種過程,需從F2起先選育C.經篩選淘汰后,在選留的植株中低植酸抗病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9D.選留植株經一代自交留種,即為低植酸抗病性狀穩(wěn)定的品種[解析]該育種方法為雜交育種。依據題圖育種過程,所需植株在F2中才起先出現,所以應從F2起先篩選。從題圖可以看出,低植酸抗病是雙顯性(在F2中占9/16),經篩選淘汰后,在選留的植株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9。選留植株一代自交獲得的種子基因型有多種,需再進行種植篩選才能獲得低植酸抗病性狀穩(wěn)定的品種。指引迷津·撥云見日一、運用分別定律解決自由組合定律的問題分別定律是自由組合定律的基礎,所以可將多對基因的自由組合問題“分解”為若干個分別定律問題分別分析,“化繁為簡”,最終將各組狀況運用乘法原理進行“組合”。1.將自由組合定律問題轉化為若干個分別定律問題在獨立遺傳的狀況下,有幾對基因就可以分解為幾個分別定律。如AaBb×Aabb可分解為如下兩個分別定律:Aa×Aa;Bb×bb。2.用分別定律解決自由組合的不同類型問題(1)配子類型及概率的問題如AaBbCc產生的配子種類AaBbCc↓↓↓2×2×2=8種又如AaBbCc產生ABC配子的概率為1/2(A)×1/2(B)×1/2(C)=1/8。(2)配子間結合方式問題如AaBbCc與AaBbCC雜交過程中,配子間結合方式有多少種?①先求AaBbCc、AaBbCC各自產生多少種配子:AaBbCc→8種配子;AaBbCC→4種配子。②再求兩親本配子間結合方式。由于兩性配子間結合是隨機的,因此AaBbCc與AaBbCC配子間有8×4=32種結合方式。(3)基因型類型及概率的問題如AaBbCc與AaBBCc雜交,其后代有多少種基因型?先分解為三個分別定律:Aa×Aa→后代有3種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有2種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有3種基因型(1CC2Cc1cc)因而AaBbCc×AaBBCc,后代有3×2×3=18種基因型。又如該雙親后代中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1/2(Aa)×1/2(BB)×1/4(CC)=1/16。(4)表型類型及概率的問題如AaBbCc×AabbCc,其雜交后代可能有多少種表型?可分為三個分別定律:Aa×Aa→后代有2種表型Bb×bb→后代有2種表型Cc×Cc→后代有2種表型所以AaBbCc×AabbCc,后代有2×2×2=8種表型。又如該雙親后代中表型為A_bbcc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3/4(A_)×1/2(bb)×1/4(cc)=3/32。典例6基因型為AAbbCC與aaBBCC的小麥進行雜交,這三對基因互不干擾,F1雜種形成的配子種類數和F2的基因型種類數分別是(C)A.8和27 B.4和27C.4和9 D.32和81[解析]依據題意可知,基因型為AAbbCC與aaBBCC的小麥進行雜交,F1的基因型為AaBbCC,它產生的配子就相當于拿出1個A或a、1個B或b、1個C,它們之間自由組合,共有2×2×1=4種;F2為AaBbCC自交的結果,每對等位基因單獨進行分析,Aa進行自交產生的后代基因型為AA、Aa、aa3種,Bb進行自交產生的后代基因型為BB、Bb、bb3種,CC進行自交產生的后代基因型為CC,因此F2的基因型種類數為3×3×1=9種。故選C。二、基因型和表型的確定1.依據子代表型推斷親代基因型的方法(即逆推型)方法一:隱性純合突破法依據親本的表型寫出其已知的相關基因,不能確定的用“_”表示。如親本的基因型為D_R_、ddR_,若已知其后代有雙隱性個體,基因型為ddrr,它是由基因型均為dr的雌雄配子結合后發(fā)育形成的,因此,兩親本都能產生基因型為dr的配子,故兩親本的基因型為DdRr、ddRr。方法二:分別比推斷法兩對或兩對以上的基因自由組合的同時,假如分開分析,每一對基因的遺傳仍遵循分別定律,因此,對于有關多對性狀的題目,可先探討每一對基因的遺傳狀況,再綜合起來進行分析。如豌豆的高莖(D)對矮莖(d)為顯性,紅花(R)對白花(r)為顯性。高莖紅花與高莖白花豌豆雜交,后代植株表型及其數量比分別是高莖紅花高莖白花矮莖紅花矮莖白花=724750243260。試問兩親本的基因型是什么?后代中高莖矮莖=(724+750)(243+260)≈31,兩親本應都為雜合子,即為Dd、Dd;紅花白花=(724+243)(750+260)≈11,應屬于測交類型,即兩親本基因型為Rr、rr,再依據兩親本的表型可知,兩親本的基因型應為DdRr、Ddrr。2.依據親本的表型和基因型,推斷子代的表型、基因型及其比例(即正推型)(1)化整為零法:假如已知親本表型和基因型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則可按分別定律逐對分別求解,最終組合。(2)棋盤法:將親本產生的配子按肯定依次在行和列中排列,然后依據雌雄配子隨機結合的原則,寫出子代的基因型;將表格填滿后,統(tǒng)計表中子代各種基因型和表型的種類、數目及比例。(3)分枝法:利用概率計算中的乘法原理,把“化整為零”更直觀地呈現出來。典例7(2024·湖南懷化三中高一下期末)已知玉米某兩對基因依據自由組合定律遺傳,現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比例111122則雙親的基因型是(C)A.AABB×AABb B.AaBb×AaBbC.AaBb×AABb D.AaBB×AaBb[解析]分析表格數據可知,子代中AAAa=11,因此親代限制該性狀的基因型分別為AA、Aa;子代中BBBbbb=121,因此親代限制該性狀的基因型分別為Bb、Bb。綜上可知,親代基因型是AaBb×AABb。三、表型分別比異樣問題1.兩對等位基因共同限制生物性狀時,F2中出現的表型異樣比例F1(AaBb)自交后代比例緣由分析測交后代比例9331正常的完全顯性111197當雙顯性基因同時出現時為一種表型,其余的基因型為另一種表型13934當一對隱性基因成對存在時表現為雙隱性狀,其余正常表現112961一種顯性基因存在時為一種表型,其余正常表現(9A_B_)(3A_bb+3aaB_)(1aabb)961121151只要具有顯性基因其表型就一樣,其余基因型為另一種表型31106具有單顯基因為一種表型,其余基因為另一種表型2214641A與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顯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強1(AABB)4(AaBB+AABb)6(AaBb+AAbb+aaBB)4(Aabb+aaBb)1(aabb)00121典例8(2024·山東菏澤一中高一月考)某植物的花色受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B、b限制,這兩對基因與花色的關系如下圖所示?,F將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與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雜交得到F1,則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型及比例是(C)A基因B基因↓↓白色色素eq\o(→,\s\up7(酶A))粉色色素eq\o(→,\s\up7(酶B))紅色色素A.紅粉白,3103B.紅粉白,3121C.紅粉白,934D.紅粉白,691[解析]F1的基因型為AaBb,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為9A_B3A_bb3aaB_1aabb,依據題圖可知,3aaB_、1aabb都為白色,3A_bb為粉色,9A_B_為紅色,因此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型及比例是紅粉白=934。2.自然界中由致死因素造成的比例異樣問題(1)隱性致死:隱性基因成對存在時,對個體發(fā)育有致死作用。如植物中的白化基因(b),當基因型為bb時,使植物不能形成葉綠素,植物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2)顯性致死:顯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經膠質癥(皮膚畸形生長,智力嚴峻缺陷,出現多發(fā)性腫瘤等癥狀)。(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時期發(fā)生作用,從而不能形成有活力的配子的現象。(4)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時期或幼體階段發(fā)生作用,從而不能形成活的幼體或個體夭折的現象。3.基因數量遺傳及基因致死的異樣分別比類型特別值緣由自交后代比例測交后代比例①顯性純合致死(如AA、BB致死)AaBbAabbaaBbaabb=4221,其余基因型個體致死AaBbAabbaaBbaabb=1111②隱性純合致死(自交狀況)自交出現933(雙隱性致死),自交出現91(單隱性致死)注:此類問題較困難,此處只是列舉了典型實例,解答時要依據詳細條件進行綜合分析,切不行生搬硬套!典例9(2024·福建龍巖一級達標校教學質量檢查)黃鼠基因A對灰鼠基因a為顯性,短尾基因B對長尾基因b為顯性,且基因A或b在純合時使胚胎死亡,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現有兩只雙雜合的黃色短尾鼠交配,其所生的子代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B)A.1/4 B.1/9C.3/4 D.8/9[解析]依據題意可知,兩只雙雜合的黃色短尾鼠的基因型是AaBb,交配時會產生9種基因型的個體,即A_B_、A_bb、aaB_、aabb,由于基因A或b在純合時使胚胎致死,所以只有AaBB、AaBb、aaBB、aaBb四種基因型的個體能夠生存下來,比例為2412,因為生存下來的子代中只有aaBB為純合子,所以兩只雙雜合的黃色短尾鼠交配,子代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9。四、驗證遺傳定律的試驗方法驗證方法結論自交法F1自交后代的分別比為31,則符合基因的分別定律,由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限制F1自交后代的分別比為9331,則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限制測交法F1測交后代的性狀比例為11,則符合基因的分別定律,由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限制F1測交后代的性狀比例為1111,則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限制花粉鑒定法若有兩種花粉,比例為11,則符合分別定律若有四種花粉,比例為1111,則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典例10已知玉米子粒黃色(A)對白色(a)為顯性,非糯(B)對糯(b)為顯性,這兩對性狀自由組合。請選用相宜的純合親本進行一個雜交試驗來驗證:①子粒的黃色與白色的遺傳符合分別定律;②子粒的非糯與糯的遺傳符合分別定律;③以上兩對性狀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要求:寫出遺傳圖解,并加以說明。[解析]依據題目要求“選擇相宜純合親本”“雜交試驗”等關鍵詞,可選擇(純合白非糯)aaBB和(純合黃糯)AAbb或(純合黃非糯)AABB和(純合白糯)aabb作為親本,雜交后F1均為AaBb(雜合黃非糯)。F1自交,若F2中黃粒(A_)白粒(aa)=31,則說明子粒的黃色與白色的遺傳符合分別定律,同理,若F2中非糯粒(B_)糯粒(bb)=31,則說明子粒的非糯與糯的遺傳符合基因分別定律。若F2中黃非糯粒黃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即A_B_A_bbaaB_aabb=9331,則說明以上兩對性狀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答案]親本(純合白非糯)aaBB×AAbb(純合黃糯)親本或為:(純合黃非糯)AABB×aabb(純合白糯)↓F1AaBb(雜合白非糯)↓?F2F2子粒中:①若黃粒(A_)白粒(aa)=31,則驗證該性狀的遺傳符合分別定律;③若非糯粒(B_)糯粒(bb)=31,則驗證該性狀的遺傳符合分別定律;③若黃非糯粒黃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即:A_B_A_bbaaB_aabb=9331,則驗證這兩對性狀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教材問題·解疑答惑問題探討?P91.提示:不會有影響。2.提示:不肯定。旁欄思索?P10提示:從數學角度分析,(31)2的綻開式為9331,即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為兩個31的乘積。對于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結果,假如對每一對相對性狀單獨進行分析,如單純考慮圓粒和皺?;螯S色和綠色一對相對性狀遺傳時,其性狀的數量比是圓粒皺粒=(315+108)(101+32)≈31;黃色綠色=(315+101)(108+32)≈31。即每對性狀的遺傳都遵循了分別定律。這無疑說明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結果可以表示為它們各自遺傳結果的乘積,即9331來自(31)2。旁欄思索?P10提示:還可以用綠色圓粒(yyRR)和黃色皺粒(YYrr)雜交。旁欄思索?P11提示:若用中文代表遺傳因子,如圖:用字母作為符號,使遺傳圖解更直觀。旁欄思索?P12提示:用到了,他任選兩對性狀進行雜交試驗,得出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從而歸納出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的普遍適用性。思索·探討?P121.提示:用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