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上冊地球表面及其變化第4課土壤中有什么教學建議教科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F/11/wKhkGWdGaLmAYysaAANmoJ2RkO0463.jpg)
![五年級科學上冊地球表面及其變化第4課土壤中有什么教學建議教科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F/11/wKhkGWdGaLmAYysaAANmoJ2RkO04632.jpg)
![五年級科學上冊地球表面及其變化第4課土壤中有什么教學建議教科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F/11/wKhkGWdGaLmAYysaAANmoJ2RkO04633.jpg)
![五年級科學上冊地球表面及其變化第4課土壤中有什么教學建議教科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F/11/wKhkGWdGaLmAYysaAANmoJ2RkO04634.jpg)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第4課土壤中有什么(一)背景和目標土壤覆蓋在地球巖石圈的表面。土壤的形成是巖石的風化和生物作用的結(jié)果。整塊的巖石風化成碎石,碎石接著改變就會變成越來越小的顆粒,當腐爛的植物和動物與巖石碎屑混在一起時,混合物就被稱為土壤。在土壤中我們很簡潔找到巖石改變留下的痕跡以及動植物的殘體。土壤對于學生來說司空見慣,但是他們可能從來沒有考慮過土壤從哪里來,更不會想到它來源于巖石。本課活動緊接著上一課的內(nèi)容,重點指導學生視察分析土壤的成分。一方面是找尋土壤來源于巖石風化和生物作用的證據(jù),另一方面是相識土壤對生命的意義。巖石和土壤是組成地表的重要物質(zhì),地形地貌的形成和重塑是各種外力對巖石和土壤作用的結(jié)果,其中侵蝕和沉積作用的主要對象是土壤和巖石。找尋土壤成分的沉積試驗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土壤里有什么,而且使學生對沉積現(xiàn)象和分層沉積有肯定的相識,為下面幾課的學習做些鋪墊。本課內(nèi)容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找尋土壤的成分”;其次部分是“土壤和生命”??茖W概念●外力的風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會使巖石最終變成土壤?!裢寥腊瑤r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顆粒(小石子、沙、黏土)、動物、植物的殘留物,以及腐殖質(zhì)、水和空氣等?!袼魈蕰r能攜帶土壤微粒跟著一起運動,當水流靜止下來時,攜帶的物質(zhì)也會沉積下來。一般來說,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后沉積。●生物的生存離不開土壤,土壤和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有著親密的關系,它為我們供應了豐富的資源。過程與方法●通過視察和試驗找尋土壤的成分。●用沉積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顆粒的大小分成幾層。●綜合各種方法獲得的信息,獲得對土壤成分的正確相識。情感、看法、價值觀●相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重要意義。(二)教學打算分組試驗打算:為學生打算簇新潮濕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鏟子、塑料盒、報紙、放大鏡、去掉上部的透亮飲料瓶、鑷子、小棍、水、牙簽,有條件的學校在校內(nèi)里選擇一塊自然狀態(tài)下的土壤讓學生視察,能做出土壤剖面更好。老師演示:有關圖片和課件。(三)教科書說明“整塊的巖石風化成碎石,碎石接著改變就會變成越來越小的顆粒,這些顆粒是怎樣變成土壤的呢?”本課第一段文字敘述了一個事實,土壤源于巖石。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巖石風化的顆粒是怎樣變成土壤的?下面的探究活動就圍圍著這個問題綻開?!罢覍ね寥赖某煞帧钡幕顒樱粌H是找尋土壤的成分,也是找尋土壤源于巖石的證據(jù)。第一部分:找尋土壤的成分此探究活動分為三步進行,也是通過三種不同的途徑來視察土壤成分。教科書介紹了活動的步驟和方法。首先通過視察簇新的土壤,接著視察干燥并粉碎的土壤,最終是土壤的沉積試驗。視察簇新的土壤,學生簡潔發(fā)覺土壤是潮濕的(說明土壤中有水分),還能發(fā)覺土壤中有植物和動物的殘體,以及土壤中有小石子和沙粒;視察干燥并粉碎的土壤,簡潔發(fā)覺土壤的顆粒不一般大,除了有小石子和大小不同的沙粒,還有粉末狀的微粒;而通過沉積試驗能發(fā)覺土壤里有空氣,還能發(fā)覺土壤里有少許的小石子,有沙粒,以及很細、黏滑的黏土。分層沉積說明這些大小不同的顆粒其輕重也是不一樣的。土壤中這些大小不同的顆粒事實上就是巖石中的礦物風化而成的微粒。比如花崗巖風化后,其中的石英風化成顆粒較大的沙土,而長石則風化為顆粒微細的黏土,在沙土和黏土中那些閃閃發(fā)光的小細片就是云母。地質(zhì)學家依據(jù)粒徑的尺寸對這些不同的顆粒制定了分類標準。最大的土壤顆粒是沙礫(小石子),其次是沙,接著是比沙還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這些統(tǒng)稱為巖石的微粒。當然這些微粒的大小不同,也引起了它們在性質(zhì)上的不同,比如在保水、透氣、黏度等方面。教科書第53頁上圖所示的是土壤沉積試驗視察的方法和結(jié)果。把土壤放在水里還未攪拌時,我們能看到氣泡冒出來。攪拌后靜止一段時間,我們明顯地看到土壤按顆粒大小先后沉積下來,并分成了幾層。沉積物最上面的一層是黏土,用棍子挑一點在手上涂抹,會感到是黏滑的、細膩的。其次是沙粒,越究竟下,顆粒越來越粗。漂移在水面上的是植物的殘體。對沉積試驗,教科書要求學生重做一遍,再次驗證是不是也是這樣的結(jié)果,這是培育學生的科學看法和求實的精神。多次重復都是這樣的結(jié)果,說明結(jié)果是正確的,不是偶然的。到此為止,我們究竟發(fā)覺土壤有哪些成分呢?我們又是怎樣發(fā)覺的呢?讓學生做個總結(jié)。這時我們會發(fā)覺以上所知的土壤的成分都是我們用肉眼和放大鏡視察的,那么土壤中還有我們沒有發(fā)覺的物質(zhì)嗎?活動要求學生去分析和推想,學生依據(jù)自己的閱歷是能推想出來的,教科書通過資料證明和補充了學生的想法。土壤中有小石子、沙和黏土,這些都屬于礦物質(zhì),還有空氣、水分以及腐殖質(zhì)等,土壤的水分中還含有氮、磷、鉀等植物生長必需的元素。這也說明土壤中有些成分是干脆視察發(fā)覺不了的。其次部分:土壤和生命教科書通過一幅圖生動地描述了土壤和生命的關系,圖的最左邊是一簡潔的土壤剖面圖,按土壤形成的過程分成四層,從下到上依次是巖石碎屑、亞土層、有腐殖質(zhì)的表土層、枯枝落葉層。展示了巖石風化后的碎屑形成土壤的不同程度。圖的右邊展示的是土壤和生命的關系。希望學生從圖中能發(fā)覺以下幾點:土壤是動物和植物的生存場所;土壤供應了動物的食物;動植物殘體增加了土壤中的腐殖質(zhì);動物能增加土壤中的空氣。也希望學生通過分析,體會到土壤和人類的關系。這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也能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生物和環(huán)境的關系。關于土壤和人類的關系,在單元資料頁中有一首我國聞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詩——《我們的土壤媽媽》,這首詩通過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文字對土壤的作用,以及對人類、對地球的重要意義作了特別全面、詳細和生動的描述,學生讀了之后肯定會領悟為什么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資源。這對他們樹立愛護地球資源,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是有意義的。(四)教學建議1.教學活動起先,老師可先讓學生說說有關土壤的話題,比如地球上哪里有土壤,土壤是從哪里來的,等等。由于上節(jié)課的學習,可能學生能推想出是巖石風化而成的。假如學生還不能回答,老師可干脆告知學生,土壤是巖石風化后形成的。但是巖石的風化物還不能算是土壤,因為土壤要有能夠滿意植物生長發(fā)育所須要的水分、養(yǎng)分、空氣等。那么巖石的微粒是怎樣變成土壤的呢?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假如有條件,老師可以帶學生親自看看土壤的剖面或這方面的課件,從中可以看出土壤形成的不同階段,這對土壤源于巖石風化的產(chǎn)物是比較有勸服力的。2.“找尋土壤成分”的活動,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是從操作的層面上講,主要是視察、試驗。通過視察、試驗發(fā)覺土壤的成分。另一方面是從思維的過程上講,采納的是分析和綜合的方法。通過分析知道土壤的各種成分,通過綜合分析知道土壤不是一種單純的物質(zhì),它能滿意生物生長發(fā)育的須要。從操作的層面來講,找尋土壤成分的活動又可以從三方面進行,分別是視察簇新的土壤,視察干燥并弄碎的土壤,最終是土壤沉積試驗。這三個活動視察的側(cè)重點不同,起到互為補充的作用。其中第一個視察活動的重點是期望學生在視察中發(fā)覺土壤是潮濕(有水分)的,有動植物活體及殘體。視察活動最好支配在室外進行,室外視察可以使學生相識到土壤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很多特點,為土壤的形成和成分分析積累豐富的感性相識,特殊是能視察到其中的動植物活體及殘體。室外視察的選點很重要,最好能符合下面的條件:土壤下層是自然的母土或母巖;動植物活體、殘體、腐殖質(zhì)都比較多,顏色較深;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相差不太懸殊。假如能把視察點做成一個土壤的剖面那就更好。土壤剖面從上到下依次是枯枝落葉層、腐殖質(zhì)淋溶層(上部有明顯的腐殖質(zhì)累積,下部因雨水的不斷淋溶,呈灰白色)、淀積層(緊實、不透水、礦物質(zhì)養(yǎng)料豐富),最下面是還沒有受到明顯成土改變的母巖層。假如沒有條件視察自然狀態(tài)下的土壤,那么老師為學生采集的土壤也最好是簇新的,這樣可能更簡潔看到里面的動植物活體。其次個活動是視察干燥的弄碎的土壤。這個活動重點是為了發(fā)覺土壤里有大小不同的顆粒。老師事先要打算干燥的土壤,并把它盡量弄碎,要能看到大小不同的顆粒。在視察干燥土壤的活動中,老師可讓學生采納多種視察方法,用肉眼看,用放大鏡看,用手觸摸,還可以用滴管滴一兩滴水在部分土壤上用手指搓揉。讓學生明顯地感受到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顆粒。教科書上供應了土壤中各種微粒的名稱及規(guī)定的尺寸標準,目的是讓學生知道地質(zhì)學家是怎樣區(qū)分巖石微粒的,為以后學習有關的學問做打算。第三個活動是沉積試驗,視察的重點是土壤在水中分層沉積的現(xiàn)象。一方面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土壤是由不同的顆粒組成的,這些顆粒的輕重是不同的;另一方面,讓學生理解沉積,為下面的學習打基礎。須要提示的是,這個試驗中土壤的量要適當,將土壤裝到容器內(nèi)約1/3處效果比較好。主要緣由是,假如土壤太多,用力搖擺或用筷子攪拌時都比較費勁,而且土壤不能隨水的運動自然沉積,不便視察。另外,容器應是無色透亮的,最好是比較高的,可用飲料瓶剪去上部來代替。靜置的時間稍長一些效果較好,在等待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穿插其他的教學活動。除了當堂做試驗,老師還可以保留前一個班級沉積試驗的結(jié)果,讓學生視察。這個班的試驗結(jié)果在下課時讓學生看看,再留給另一個班級視察。這樣水中土壤的黏土微粒也幾乎全部都沉降下來了,水也澄澈了,層次更分明,便于視察,也能節(jié)約等待的時間。至于土壤中供植物生長的養(yǎng)分——腐殖質(zhì)和無機鹽等,教科書是通過讓學生推想和閱讀資料了解的。假如有條件和時間,老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試驗視察去發(fā)覺。腐殖質(zhì)是動植物殘體經(jīng)微生物分解轉(zhuǎn)化后,又重新合成的黑色和褐色有黏結(jié)性的有機體,在土壤中我們不便把它分別出來單獨視察。但是可以通過燃燒富含腐殖質(zhì)的土壤,聞到它的氣味。方法是把土壤干燥后放在金屬片上用酒精燈灼燒。無機鹽是溶解在土壤水分中的礦物質(zhì),可以用蒸餾水浸泡土壤,然后用滴管取土壤溶液滴在玻片上,待水分蒸發(fā)后就可以看到留在玻片上的白斑,這就是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3.“土壤和生命”的教學活動,可以通過閱讀資料、探討、講解的方式進行。學生對土壤和生命的關系是有肯定的看法的,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說說,相互啟發(fā),然后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的圖和文字。引導學生從這樣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土壤中生活著很多動植物和微生物,土壤為它們供應了棲息地;二是土壤為生物供應了食物和生長發(fā)育的必需養(yǎng)料;三是生物使土壤含有豐富的腐殖質(zhì)等養(yǎng)料;四是生物的活動使水分和空氣更簡潔進入土壤,更有利于生物的生活和植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Pemigatinib-d6-INCB054828-d-sub-6-sub-生命科學試劑-MCE-9553
- L-Pyroglutamic-acid-7-amido-4-methylcoumarin-生命科學試劑-MCE-3725
- Boc-Ala-Me-H117-生命科學試劑-MCE-9672
- 4-Fluoro-α-pyrrolidinopropiophenone-hydrochloride-生命科學試劑-MCE-5894
- 二零二五年度租賃期滿續(xù)租養(yǎng)老機構(gòu)居住協(xié)議合同
- 2025年度商鋪租賃協(xié)議終止及租賃場地使用權(quán)回購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茶餐廳股份合作經(jīng)營協(xié)議
- 2025年度智慧能源管理系統(tǒng)股東合作協(xié)議書
- 二零二五年度校園食堂檔口租賃合同與食品安全管理協(xié)議
- 2025年度酒水市場調(diào)研與銷售策略咨詢合同
- 時政述評培訓課件
- 2022屆高三體育特長生家長會
- 不對外供貨協(xié)議
- 2024屆高考作文主題訓練:時評類(含解析)
- 260噸汽車吊地基承載力驗算
- 公司新員工三級安全教育培訓(車間級)
- 北師大版高三數(shù)學選修4-6初等數(shù)論初步全冊課件【完整版】
-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講解學習課件
- 企業(yè)更名通知函
- 經(jīng)大量臨床實驗證明,空氣負離子能有效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 GB/T 12618-1990開口型扁圓頭抽芯鉚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