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 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 教學課件-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8課 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 教學課件-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8課 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 教學課件-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第8課 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 教學課件-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4頁
第8課 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 教學課件-高二上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陳汶選令子陳自康取茶給飲,因茶不熱,傾潑在地,當向斥罵,并取棍向毆。

自康畏懼跑出房外,汶選持棍趕毆,因地上被茶潑濕,滑跌在地,磕傷腦后隕命。嘉慶十九年(1814年),“因茶不熱致父親滑跌身死”案儒家思想影響古代法律治理國家法治教化與“人治”相對,根據(jù)法律治理國家即教育感化,指儒家所提倡的政以體化,教以效化,民以風化,也指環(huán)境影響

第三單元法律與教化獬豸先秦時期的德治與法治壹1.夏商西周時期的法治一.先秦時期的德治與法治材料: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

早期國家可能已經(jīng)有了法律"膏銅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輒墮炭中,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墨、劓、臏、宮、大辟1.夏商西周時期的德治一.先秦時期的德治與法治“天命無常,惟德是輔”商王無德,西伯有德西周建立以宗法為核心的禮制,同時提出“敬天保民”二.春秋戰(zhàn)國時期

鄭國子產(chǎn)鑄刑書最早的成文法出現(xiàn)辯論---德法之爭“昔先王議事以制,不為刑辟,懼民之有爭心也……制為祿位,以勸其從,嚴斷刑罰,以威其淫……民于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禍亂。民知有辟,則不忌于上,并有爭心,以征于書而徼幸以成之,弗可謂也?!裰獱幎艘樱瑢壎Y而征于書,錐刀之末,將盡爭之,亂獄滋豐,賄賂并行,終子之世,鄭其敗乎!”子產(chǎn):“若吾子之言,僑不才,不能及自損,吾以救世也。”

——徐喜良《中國通史》代表人物1人性2治國方案3儒家與法家之爭

儒家法家代表人物1人性2治國方案3孔子

孟子商鞅、韓非人性善人性惡為政以德、節(jié)用愛人實行仁政、輕徭薄賦實行法治、賞罰分明以法為師、以吏為師VS二.春秋戰(zhàn)國時期桃應(yīng)問曰“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孟子曰“執(zhí)之而已矣”“然則舜不禁與?”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則舜如之何?”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欣然,樂而忘天下”。秦漢至隋唐時期的法律與教化貳三.秦漢至隋唐時期1.秦以法家思想治國,推動了律的編纂。

把工作帶進墳墓的秦簡主人喜云夢睡虎地秦簡?法律形式多樣?:律、?令、?式、?課、?程等。?法律內(nèi)容廣泛?:涉及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思想、生活等各個方面。?刑罰嚴酷?,種類繁多。?法律實施嚴格,法律條文細密,審判和執(zhí)行都有嚴格的程序和標準。?秦朝的法律思想以法家思想為基礎(chǔ),強調(diào)“法治”和“重刑”。?法律文獻?豐富。秦朝的法律制度對中國歷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三.秦漢至隋唐時期2.漢朝沿襲秦律,制成《九章律》,但是也吸取了秦朝滅亡的教訓,刪除了很多嚴酷的刑罰。“誤傷己父”案甲父乙與丙爭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擊丙,誤傷乙,甲當何論?按照法律斷案:《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殺傷父母……梟其首市?!睂嶋H斷案:甲不當坐。理由:董仲舒斷,臣愚以父子至親也……扶杖而救之,非所以詬父也。《春秋》之義,……君子原心,赦而不誅。以經(jīng)注律三.秦漢至隋唐時期3.魏晉時期,最重要的變化是律令儒家化?!把H復仇”案謙之年數(shù)歲,所生母亡,昭之假葬田側(cè),為族人朱幼方燎火所焚。同產(chǎn)姊密語之,謙之雖小,便哀戚如持喪……永明中,手刃殺幼方,詣獄自系。按照法律斷案:《晉律》“準五服以制罪”實際斷案:世祖嘉其義,慮相復報,乃遣謙之隨曹虎西行。理由:殺一罪人,未足弘憲;活一孝子,實廣風德。魏明帝法律以親屬之間的尊卑親疏為量刑原則之一,目的是維護儒家提倡的三綱五常?!罢`傷己父”“血親復仇”“醉酒殺人”甲西漢魏晉隋唐“誤傷己父”案

甲父乙與丙爭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擊丙,誤傷乙,甲當何論?“血親復仇”案

謙之年數(shù)歲,所生母亡,昭之假葬田側(cè),為族人朱幼方燎火所焚。同產(chǎn)姊密語之,謙之雖小,便哀戚如持喪……永明中,手刃殺幼方,詣獄自系?!白砭茪⑷恕卑?/p>

興平縣人上官興,因醉殺人亡竄,吏執(zhí)其父下獄。興自首請罪,以出其父。按照法律斷案:《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殺傷父母……梟其首市。”按照法律斷案:《晉律》“準五服以制罪”按照法律斷案:《唐律疏議》“殺人者死?!睂嶋H斷案:甲不當坐。理由:董仲舒斷,臣愚以父子至親也……扶杖而救之,非所以詬父也?!洞呵铩分x,……君子原心,赦而不誅?!幾浴短接[》卷六百四十實際斷案:世祖嘉其義,慮相復報,乃遣謙之隨曹虎西行。理由:殺一罪人,未足弘憲;活一孝子,實廣風德?!幾浴稌x書》卷五五實際斷案:詔許免死配流。理由:上官興以其首罪免父,有光孝義?!幾浴杜f唐書·王彥威傳》三.秦漢至隋唐時期4.唐律刪繁就簡,禮法結(jié)合?!敦懹^律》《永徽律》《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議》繼承了漢魏以來法律制定和闡釋的經(jīng)驗;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最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華法系確立的標志;歷代王朝大多以此為藍本創(chuàng)制自己的法律。三.秦漢至隋唐時期4.唐律刪繁就簡,禮法結(jié)合。對謀反罪的量刑:“慎殺”理念《唐律疏議·名例十一》這條法律卻將無意中卷入謀反案件,本人對謀反行為并不知情的嫌疑人的刑罰從死刑改為流放。唐朝的“輕刑主義”:太宗皇帝廢除了部分肉刑。貫徹“五復奏”制度,防止濫殺無辜的冤案出現(xiàn)。李白“醉酒殺人”案興平縣人上官興,因醉殺人亡竄,吏執(zhí)其父下獄。興自首請罪,以出其父。按照法律斷案:《唐律疏議》“殺人者死?!睂嶋H斷案:詔許免死配流。理由:上官興以其首罪免父,有光孝義。三.秦漢至隋唐時期4.唐律刪繁就簡,禮法結(jié)合。對“孝”特別重視。三.秦漢至隋唐時期4.唐朝提倡禮治。重視家訓,推廣基層教化?!笆掳顕砩袷尽钡募Y(75卷)“哀邦國之憂”的兇禮(2卷)“親邦國”的賓禮(10卷)“同邦國”的軍禮(40卷)“親萬民”的嘉禮(20卷)唐代家訓皮日休的“孝”訓韓愈的“勉學”訓柳毗的“治家”訓顏真卿的“為政”訓叁宋元至明清時期的法律與教化四.宋元至明清時期的法律與教化1.宋元至明清時期的法律清朝法典沿襲《大明律》,同樣非常重視例,制定了《大清律例》。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體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為藍本。963年編纂《宋刑統(tǒng)》。元朝對唐宋法律整體上棄而不用,但在司法實踐中仍廣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為藍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實踐中又特別重視"例",曾數(shù)次重修《問刑條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為正文,例為附注"的形式,開創(chuàng)了律例合編的體例。律為正文

例為附注律378:凡賭博財務(wù)者皆杖八十。例378.02:偶然會聚,開場賭窩、及存留之人,抽頭無多者,各枷號三個月、杖一百。例378.07:凡民人造賣紙牌骰子,為首者發(fā)邊充遠軍。(1)宋朝:儒學開始向基層滲透,并發(fā)展出理學(程朱理學)①發(fā)展過程:理學從北宋周敦頤開始,到南宋朱熹集大成,

程朱理學在南宋后期逐步確立統(tǒng)治地位。②傳播方式:A.社會層面:通過控制教育與科舉,

授徒、書院講學等方式;B.鄉(xiāng)里層面:鄉(xiāng)約、族規(guī)、家訓成為

士人教化鄉(xiāng)里的范本;C.家庭層面:朱熹的《家禮》和《小學》

成為家庭和幼童的行為規(guī)范。2.宋元至明清時期的教化江南第一家——鄭宅

鄭宅古鎮(zhèn)位于金華浦江縣的東部,與上鄭、后溪等六個村落薈集于此。這是一個以“鄭”姓為主聚集而居的古鎮(zhèn),而且是一個名門望族。居住在此的鄭氏家族,以孝義治家,多次受到朝廷旌表。

自南宋建炎年間開始,歷經(jīng)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達360余年,鼎盛時期約有3千多人同吃一鍋飯,和睦相處。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親賜"江南第一家"。時稱義門鄭氏,故又名"鄭義門"。

《鄭氏家規(guī)》——以朱熹家禮為宗旨的家訓男訓曰:人家盛衰,皆與積善或積惡有關(guān),在家則孝悌為先,處事要仁愛寬恕,遇事能接濟他人等都是善事。女訓曰:一個家庭的和睦與否,與女人的是否賢惠有關(guān),何謂賢?事公婆以孝順,奉丈夫以恭敬,待妯娌以溫和,對子孫以慈愛。2.宋元至明清時期的教化(2)明太祖朱元璋“六諭”,使鄉(xiāng)約逐漸帶有強制力。材料2萬歷年間,郝敬任江陰知縣時,行鄉(xiāng)約,講“六諭”。他在宣講第一條圣諭“孝順父母”時說:“……若是不孝順的,《大明律》上,開做“十惡”,凌遲處死!”——陳時龍《羅汝芳“六諭”詮釋的傳播與影響》材料1朱熹在《呂氏鄉(xiāng)約》(張載弟子呂大均編)基礎(chǔ)上編纂了《增損呂氏鄉(xiāng)約》,并作為他書院講學的教材。他的《家禮》和《小學》也成為家庭和幼童的行為規(guī)范?!獡?jù)選必一、郭闖《宋代書院的社會教化研究》編材料一:一、德業(yè)相勸;二、過失相規(guī);三、禮俗相交;四、患難相恤?!未秴问相l(xiāng)約》材料二: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xiāng)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魈妗傲I”材料三:敦孝弟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和鄉(xiāng)黨以息爭訟,重農(nóng)桑以足衣食,尚節(jié)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黜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儆愚頑,明禮讓以厚風俗,務(wù)本業(yè)以定民志,訓子弟以禁非為,息誣告以全良善,誠匿逃以免株連,完錢糧以省催科,聯(lián)保甲以弭盜威,解仇忿以重身命。——康熙帝“圣諭十六條”2.宋元至明清時期的教化(3)康熙帝“圣諭十六條”,雍正帝《圣諭廣訓》,宣講引用《大清律例》,儒家發(fā)起鄉(xiāng)約,經(jīng)政府利用推廣具有約束力,與法律合流。清朝的鄉(xiāng)約儀式時期法治教化禮法關(guān)系夏朝《禹刑》禮不下庶人刑禮分野商朝《湯刑》西周《九刑》敬天保民、禮制春秋戰(zhàn)國鑄刑書(成文法)、法家法治儒家德治禮法對立秦《秦律》、嚴刑峻法焚書坑儒漢沿襲秦律、《九章律》尊崇儒術(shù)、以經(jīng)注律德主刑輔禮法合一魏晉律令儒家化,以經(jīng)注律,納禮入律唐刑罰為用《唐律疏議》德禮為本《大唐開元禮》宋《宋刑統(tǒng)》《天圣令》《呂氏鄉(xiāng)約》《家禮》約律分立明《大明律》、律例合編明太祖六諭約律合流清《大清律例》圣諭十六條、《圣諭廣訓》中國古代的法律與教化

成文法的頒布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傳統(tǒng)秦代刑法嚴苛,而秦律中唯有不準告發(fā)父母之規(guī)定。中國古代法的倫理色彩極為濃厚,其中特別強調(diào)了血緣親情以及保護社會的弱勢群體。唐太宗時期,為防止倉促決定造成冤案,對囚犯執(zhí)行死刑時應(yīng)有四品以上官員共同論決,然后向皇帝三次上奏,才能執(zhí)行?!断丛╀浖酚赡纤嗡痉ü偈匪未戎?,是世界上現(xiàn)存第一部系統(tǒng)的法醫(yī)學專著.記述了人體解剖、檢驗尸體、鑒定死傷原因等各種現(xiàn)象。

《隋書》記載平鄉(xiāng)縣令劉曠,遇到有爭訟的百姓,都是以教化說理來解決他們的糾紛。

法律層面發(fā)展出許多順應(yīng)天時的制度,比如秋冬行刑,因為春夏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不適宜有殺戮的活動出現(xiàn)。

平等觀念倫理為上,幫扶弱勢以民為本,隆禮重法科學斷案,重視法檢注重調(diào)解天人合一,擇天應(yīng)時1.(2024·深圳)《周禮》記載,如果因為偷盜犯罪,要被懲罰當奴隸。但其又規(guī)定:“凡有爵者與七十者,與未齔者,皆不為奴?!彼^“未齔者”是指7歲以下男孩和8歲以下女孩。由此推知,西周時期(

)A.援禮入法原則已經(jīng)確立

B.奴隸制度遭到破壞C.法律思想蘊含人性光輝

D.司法體制較為完善C[解析]

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如果犯偷盜罪的對象是70歲以上的老人和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可以在刑罰方面實行寬大處理,不用被罰當奴隸,這是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法律優(yōu)待,蘊含人性光輝,C項正確;周朝時“援禮入法”原則并未確立,排除A項;從題干中信息不能看出奴隸制度是否遭到破壞,排除B項;西周時期的司法體制并未完善,D項與史實不符,排除。2.(2022·海南·5)《漢書》記載“開國承家,有法有制”,認為國家應(yīng)關(guān)注禮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說:“禮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彼未院?,儒學士人以鄉(xiāng)約教化鄉(xiāng)里。到了明清,鄉(xiāng)約與法律逐漸合流。這些治理方式旨在(

)A.推誠輔君,效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