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新教材)一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版(新教材)一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版(新教材)一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版(新教材)一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版(新教材)一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新教材)一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學設計《我上學了》我是中國人教學目標1.通過聽讀句子,知道我們的祖國是中國,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2.通過觀察圖畫,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教學重點知道中國是我們的祖國,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教學難點初步了解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歌曲導入,激發(fā)興趣1.教師播放歌曲《大中國》,要求學生邊聽邊想,這首歌唱的是什么。教師過渡:是呀,我們都有一個溫馨的小家,還有一個共同的大家——中國,中國是我們的家,我們都是中國人,中華民族是一家。老師相機板書課題(板書:我是中國人),老師領讀課題,學生跟讀。二、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1.出示插圖,提問:圖上這些小朋友都是中國人嗎?為什么他們穿的衣服不一樣?講解: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一共有五十六個民族,其中漢族人數(shù)最多。雖然民族不一樣,但我們都是中國人,中華民族是一家。(板書:我們的祖國有56個民族)2.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是什么民族的,本民族有什么生活習慣,民族服飾有什么特點。學生交流,教師根據(jù)學生發(fā)言出示關于服裝、節(jié)日的圖片。3.引導學生講解自己民族的故事,再次認識五十六個民族。預設1:漢族大禹治水的故事。堯舜時期,黃河泛濫。\t"s:///item/%E5%A4%A7%E7%A6%B9%E6%B2%BB%E6%B0%B4/_blank"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t"s:///item/%E5%A4%A7%E7%A6%B9%E6%B2%BB%E6%B0%B4/_blank"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zhàn),\t"s:///item/%E5%A4%A7%E7%A6%B9%E6%B2%BB%E6%B0%B4/_blank"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于完成了治水的大業(yè)。預設2:傣族潑水節(jié)的來歷。很久以前,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并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發(fā)勒住他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發(fā),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樓被燒毀,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于把邪火撲滅了。從此,便有了潑水節(jié)。4.56個民族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請大家學著老師的樣子說一說。我是漢族人,我是中國人。我是族人,我是中國人。(板書:我是___族人,我是中國人。)三、看圖說話,聽讀句子1.看課本插圖,你除了看到很多小朋友,還看到了什么?預設1:天安門。預設2:五星紅旗。1.引導學生認識天安門。①天安門在市。(北京)②天安門是的墻,的瓦。(紅黃)2.引導學生認識五星紅旗。①五星紅旗是我們的,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征。(國旗)②紅旗上有顆星,顆小星星圍繞著顆大星星。(五四一)3.出示天安門前升國旗的圖片或視頻,加深學生對國旗的認識。教師講解:天安門前每天都會升旗,且升降旗的時間根據(jù)北京當天的日出日落時間確定,不受大風、暴雨、暴雪等影響,不管是多么惡劣的天氣,升旗儀式都會照常進行。在升國旗時,人們都會面向國旗,立正站好,雙眼注視著國旗,行注目禮?,F(xiàn)在讓我們?nèi)w起立,一起聽著國歌,行注目禮。4.天安門是中國的象征,是我們國家代表性的建筑。你還知道我們國家有哪些代表性的建筑嗎?預設1:我知道中國的萬里長城在世界上很有名,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偉大奇跡,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預設2:爸爸媽媽帶我參觀了故宮,我知道故宮在世界上的名氣也很大。預設3:我參觀過北京的天壇,祈年殿是圓形的建筑,特別宏偉。(教師相機出示故宮、長城、天壇等相關圖片)5.教師帶讀句子:我是中國人,我愛我的祖國。四、唱一唱,跳一跳師生一起唱《我們的祖國是花園》。教師講解:我們的祖國是花園,兒童是花園里的花朵,讓我們在花園里健康快樂地成長吧。五、朗讀兒歌,激發(fā)情感1.教師范讀兒歌,學生跟讀。我愛鮮花,我愛白鴿,我愛萬里長城,我愛長江黃河,我是中國人,我愛我的祖國。2.教師范讀句子,學生跟讀。我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中華民族是一家。(板書:我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中華民族是一家。)教學反思成功之處:引導學生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觀察圖畫。先觀察近景,通過觀察民族服飾,了解我們祖國有56個民族;再觀察背景中的天安門、國旗等標志,加深學生對“中國”的感性認識。不足之處及改進建議:學生普遍不愛口頭表達,總是大吵大鬧,后期我會多創(chuàng)造語言實踐的機會,設計口頭表達的練習,引導學生大聲將“我是中國人”說出來。我愛我們的祖國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圖片,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天安門在首都北京,激發(fā)愛國情懷。2.通過聽讀句子,知道長江和黃河是我們祖國的標志,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教學重點認識?\t"s:///_self"五星紅旗、北京天安門,了解長江、黃河的重要地位。教學難點通過聽讀句子,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感知“中國”師:今天,我們學習《我愛我們的祖國》,我們可以愛祖國的哪些事物呢?一起去看看吧!1.知道“中國”全稱。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祖國的名字叫什么嗎?(中國)師:中國是我們祖國名字的簡稱,有誰知道它的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2.出示詞語卡片。(中華人民共和國我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帶讀,學生跟讀。再指名讀。二、出示圖片,感悟“中國”1.認識五星紅旗。(1)出示五星紅旗的圖片。師:同學們,知道我們的國旗叫什么嗎?(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每天五星紅旗和太陽一起升起,真是耀眼奪目。(2)國旗組成。師:我們的國旗是什么顏色的?國旗上有什么圖案?(國旗是紅色的。上面有五顆黃色的五角星,四顆小五角星環(huán)繞在一顆大五角星的右側(cè)。)所以我們叫它五星紅旗。出示卡片。跟著教師練讀,說句子。(我們的國旗是五星紅旗,我愛五星紅旗。)(3)師:在升國旗時,我們應該怎么做?(不講話、不打鬧,眼睛注視著國旗)同學們,無論我們在什么地方聽到國歌,看到國旗冉冉升起,都應該立正站好,面向國旗行注目禮。(4)出示升國旗視頻,示范升國旗應該怎么做。2.認識天安門。(1)播放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歌唱的是哪兒嗎?天安門在哪里?(在我國首都北京)(2)出示圖片。師:你去過天安門嗎?天安門是什么樣子的?(紅的墻、黃的瓦、中間懸掛著毛主席的像等)師:看到天安門,人們就知道這是中國,天安門是我國的標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它的名字——天安門。我愛北京天安門。三、出示圖片,自豪“中國”1.了解祖國山河。(1)師:五星紅旗、天安門都是我們祖國最重要、最鮮明的標志,你還知道哪些中國的標志?(2)引導學生交流。相機出示圖片。(3)播放歌曲《大中國》。教師講解長江、黃河。師:你聽清楚了嗎?家里盤著兩條龍是哪兩條?長江:是亞洲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2.感受自豪。(1)師:這些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是中國的標志。此時,了解到這些,同學們,作為一名中國人,你的心情怎樣?(自豪、高興、開心)讓我們帶著自豪的心情讀一讀句子。(2)出示卡片。教師帶讀,學生跟讀。學生自己讀一讀。我愛長江,我愛黃河,我愛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中國人,無論走到哪里,我們都要熱愛自己的祖國,愛護我們的國旗,認真地唱國歌。因為我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教學反思成功之處:通過歌曲和圖片展示,讓學生直觀感受祖國的偉大,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不足之處與改進措施:一年級小學生還沒有真正進入到學生的角色中,在課堂上容易分心。后期我會增加各種小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我是小學生教學目標1.觀察圖畫,聽讀兒歌,初步感受成為小學生的喜悅。2.認識老師和同學,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學生的基本要求,樹立小學生的角色意識。教學重點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體會成為小學生的喜悅。教學難點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學生的基本要求,樹立小學生的角色意識。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激發(fā)樂趣1.談話導入:我們每天都來學校上學,你是怎樣來學校上學的呢?預設1:我是爺爺奶奶送到學校來的。預設2:我是爸爸媽媽送到學校來的。預設3:我家離學校很近,我是自己走到學校來的。教師過渡:看課文插圖,這些小朋友也來上學了!他們是怎么來上學的呢?讓我們學習今天的課文。教師帶讀,板書課題,(板書:我是小學生)學生跟讀,齊讀課題。二、觀察插圖,學習《上學歌》1.仔細看課本中的插圖,圖中的小學生是怎樣上學的?預設1:圖中的小學生是背著書包來上學的。預設2:圖中的小學生是和好朋友手拉手來上學的。預設3:在上學的路上,有太陽,有小鳥,有鮮花,他們一邊欣賞美景,一邊走向?qū)W校。教師評價:你們觀察得真仔細。這些小朋友都成為了一名小學生,他們多快樂呀!2.教師朗讀《上學歌》。學生邊聽老師讀兒歌,邊在圖片上找出兒歌中說的事物。老師讀到哪里,學生的手指指到哪里。學生邊聽邊按順序指出,教師糾正指示錯誤的學生。3.①教師提問:在上學的路上,小朋友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預設1:小朋友們看到了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預設2:小朋友們聽到了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么背上小書包?”②教師提問: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么背上小書包?”你會怎么回答小鳥呢?預設1:因為我是小學生。預設2:因為我去上學校。教師過渡:原來這些小朋友和我們一樣,背上小書包,要去上學啦!我們都是——小學生。請同學們自豪地一起讀:我是小學生。③教師提問: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要怎么做呢?預設: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教師評價:是啊,我們都是小學生了,要好好學習,將來長大了為人民立功勞。4.老師領讀,學生跟讀,師生對讀,讀出快樂的心情。5.師生一起聽一聽,唱一唱《上學歌》。三、認識老師和同學,了解學校生活1.認識老師和同學。(1)自我介紹教師提問:你叫什么名字?請做自我介紹吧。學生回答:我叫________,今年______歲了。我特別喜歡______。要點:請學生上臺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在介紹自己的時候,聲音一定要洪亮,要能讓大家都聽清楚。(2)了解班級介紹自己的班級:教師簡單介紹班級是幾班,男生、女生人數(shù),學生按句式介紹自己的班級。句式:我在____年級____班,班里一共______人。其中男生____人,女生____人。(3)認識老師教師呈現(xiàn)課程表,介紹各學科任課老師。學生試著按句式說說自己認識的老師。句式:______老師,是我們的______老師。例子:王老師,是我們的語文老師。(4)認識同學請同學們前后桌四人一組,互相打招呼認識一下,教師提示可以用下面的句式來介紹。我的同桌叫______,我的前邊是______,后邊是______。2.了解學校生活。(1)教師引導學生說說上小學和上幼兒園有什么不同。(2)教師出示學校相關圖片,引導學生認識學校標志性地點。(3)教師提問:我們的校園十分美麗,有閱覽室、圖書室、操場等。你喜歡校園里的什么地方?為什么?學生可以用“我喜歡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的句式回答。預設1:我喜歡校園里的操場,因為在那里我們能夠鍛煉身體,快樂地玩游戲。預設2:我喜歡校園里的圖書室,因為在那里我們能夠讀到好多好多圖畫書。預設3:我喜歡校園里的舞蹈室,因為我可以在那里跳舞。教師點撥:在我們學校,像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我們可以一邊學習一邊做游戲,你是不是特別期待呢?讓我們快速融入到學校這個大家庭吧。四、了解小學生的基本要求1.全班齊讀《上學歌》,教師提問:學習了《上學歌》,你覺得怎樣才能當好小學生?預設: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教師總結(jié):對,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就是小學生的基本要求,我們都要遵守呀。2.小學生首先要做到上學不遲到(板書:不遲到),大家想一想,怎樣才能不遲到呢?預設1:晚上早點睡覺,早上按時起床。預設2:刷牙洗臉動作快,不拖拉。預設3:上學路上不貪玩。3.教師提問:要想學到更多的本領必須愛學習,怎樣做才是愛學習呢?預設1:上課認真聽講。預設2:不懂就要問。預設3:堅持每天讀書。教師總結(jié):你們說得真好。老師希望你們上課認真聽講,每天多讀書,多思考,不懂就要問,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本領。(板書:愛學習)4.《上學歌》告訴我們,小學生不僅要愛學習,還要愛勞動,你們愛勞動嗎?你在家里做過什么勞動?你能試著用“我會________”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嗎?預設1:我會洗衣服。預設2:我們洗碗。預設3:我會蒸米飯。教師提問:在教室里,我們可以做哪些勞動呢?預設1:我可以打掃衛(wèi)生。預設2:我可以擦黑板。預設3:我可以給花澆水。教師總結(jié):我們都成為了一名小學生,所以在家里就要幫助爸爸媽媽多做一些家務,在學校就要幫助老師和同學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板書:愛勞動)教學反思成功之處:設計“擊鼓傳花”的游戲,讓學生在無壓力的環(huán)境中介紹自己,潛移默化地進行“我是小學生”的心理暗示。在參觀校園后,讓學生擺放校園建筑圖片,拉近學生與學校的距離,把校園變成學生喜歡和依賴的地方。不足之處與改進措施:一年級小學生還沒有真正進入到學生的角色中,在課堂上容易分心。后期我會增加各種小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我愛學語文教學目標1.了解語文學習的基本內(nèi)容和意義。初步學習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2.通過講故事、聽故事,初步感受語文學習的快樂。教學重點了解語文學習的基本內(nèi)容和意義,初步學習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教學難點感受語文學習的快樂。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觀察課本,導入課題1.教師提問:拿出自己的語文課本,合上課本,看,這是我們語文書漂亮的封面,從中你都看到了什么?預設1:我看到了一群小朋友在放風箏。預設2:我看到了火紅的樹葉、金黃的稻穗,還有可愛的小狗和小松鼠。教師總結(jié):是啊,秋天到了,樹葉變得火紅火紅的,稻穗變得金黃金黃的。在美麗的田野上,一群可愛的小朋友正在快樂地放著風箏。有彩色的蝴蝶風箏,有漂亮的金魚風箏,多漂亮呀。教師追問:那么在封面上,除了這些漂亮的圖畫,還有什么呢?預設1:我看到了“語文”這兩個大字。預設2:我還看到了“一年級上冊”這幾個字。2.我們語文書的封面這樣漂亮,那里面的內(nèi)容一定就更精彩啦。相信同學們在這幾天一定把語文書翻了又翻,那么在語文書里哪些內(nèi)容特別吸引你呢?預設1:語文書里有很多漂亮的圖畫特別吸引我。預設2:語文書里有拼音,還有很多兒歌和故事。教師總結(jié):一年級上冊的語文書里有識字、漢語拼音和課文,每一課都有精美的插圖,有好多有趣的知識都在等待著你們?nèi)W習。3.語文書的最前面還有目錄,目錄告訴我們,這本書里都有什么內(nèi)容。后面的這些數(shù)字代表的是頁碼。目錄就像是小小引導員,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找到每一課在書中的位置。教師導入課題:欣賞完語文書的封面,了解了語文書里的內(nèi)容,我們還知道了怎么通過目錄找到每一課在書中的位置,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語文世界吧!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題。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跟老師讀課題。(板書:我愛學語文)二、觀察插圖,學習讀書姿勢1.仔細看課本第5頁插圖,三幅圖上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預設1:第一幅圖上的小朋友在讀書。預設2:第二幅圖上的小朋友在寫字預設3:第三幅圖上一個小朋友在講故事,其他三個小朋友在聽故事。2.看,第一幅圖上小朋友讀書的姿勢多端正?。∧敲丛鯓拥淖x書姿勢是正確的呢?預設1:讀書的時候我們應該把腰挺起來,不能駝背。預設2:讀書的時候雙手拿書向外傾斜,放在桌子上。教師總結(jié):要學會端正的讀書姿勢,還有個兒歌呢!老師帶著你來讀兒歌,要邊讀兒歌邊做動作喲!讀書歌身坐直,腳放平,雙手拿書向外傾。教師范讀,學生跟讀、齊讀。(板書:讀書)3.請大家做出讀書姿勢,看看誰的讀書姿勢最棒!老師巡視糾正學生不正確的讀書姿勢。三、觀察插圖,學習寫字姿勢1.觀察第二幅圖片,說一說:寫字時要用什么樣的姿勢呢?預設1:作業(yè)本要放平,頭要端正、微向前傾,不歪斜。預設2:兩臂自然張開,小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紙,右手執(zhí)筆。預設3:上身自然挺直,略向前傾;胸離桌面一拳。預設4:兩腳自然平放,腳間距離與肩同寬;兩腿自然彎曲。教師總結(jié)講解:書本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著本子,右手握筆。右手握筆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手離筆尖一寸,一寸有多長呢?大概就是你的兩個小手指并攏起來的寬度。我們在寫字的時候還要注意眼離桌面一尺,一尺大概就是我們的一個小手臂的長度。我們還要做到胸離桌子一拳。老師帶領大家讀一讀《寫字歌》(板書:寫字),同學們邊讀兒歌邊做動作,看看誰的寫字姿勢最標準。寫字歌背要挺,字看清,頭擺正,肩放平。手離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桌面一尺。2.要想寫一手好字,不僅寫字姿勢要正確,而且還要學會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1)教師引導學生伸出右手,了解五個手指的名稱,進而提示執(zhí)筆方法要點,示范執(zhí)筆方法。(2)教師讀《執(zhí)筆歌》,學生跟讀,師生一起邊讀邊做動作。執(zhí)筆歌食指拇指捏著,三指四指托著,小指在后藏著,筆尖向前斜著,筆桿向后躺著。3.學生演練正確的寫字姿勢,教師逐個檢查,表揚寫字姿勢正確的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二、觀察插圖,學習聽、講故事1.觀察課文第3幅插圖,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預設:四位小同學一人講故事,三個人在聽故事。教師追問:小男孩在講什么故事?他們竟然這么開心。預設:我根據(jù)他們的頭飾,猜測他們講的是《西游記》的故事。老師強調(diào):從他們的頭飾可以看出,一個小學生正在繪聲繪色地講述《西游記》中的故事,另三個小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板書:講故事聽故事)2.請同學們聽一聽《西游記》中《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注意在老師講的時候,你們要認真地聽。聽完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老師講,同學們聽)3.你還知道《西游記》中或其他的哪些故事呢?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講一講自己喜歡的故事,推選出小組內(nèi)“故事大王”。教師提醒:注意講故事的時候,聲音一定要洪亮,讓大家聽清楚。聽的時候,眼睛要看著講故事的人,認真聽。教學反思成功之處: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播放《大中國》導入,師生一起唱《我們的祖國是花園》,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不足之處與改進措施:學生對各民族課前搜集資料較少,導致需要學生在介紹自己對各民族了解時課堂氣氛冷清。后期在課前搜集資料環(huán)節(jié)我將引導學生多下功夫。部編版(新教材)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第一單元《識字》識字1天地人教學目標1.通過聽讀、觀察圖畫、聯(lián)系生活等方法,認識“天、地”等6個生字。2.初步學習朗讀課文。教學重點通過聽讀、觀察圖畫、聯(lián)系生活等方法,認識“天、地”等6個生字。教學難點初步學習朗讀課文。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備注一、課前談話,了解課題1.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我們在學校里要一起學習,一定會非常快樂的。上課前,聽老師讀課前準備歌,你來做做動作吧!課前準備歌鈴聲響,請坐好。腰挺直,腳放平。手放好,頭擺正。眼睛看老師,上課專心聽。2.教師出示傅抱石的國畫作品,引導學生看圖觀察,提問:你看到了什么?預設1:我看到了廣闊的天地。預設2:我看到了兩個人在向遠方眺望。教師總結(jié):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所以,這幅國畫畫出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天地人。(板書課題:天地人)二、朗讀課文,內(nèi)容歸類1.介紹題目、課文內(nèi)容、生字。請翻到課本第6頁,最上面的是本課的題目,題目是什么呢?(天地人)題目下方這兩行六個字是課文內(nèi)容,下方藍色雙線中是這一課要認識的漢字。學生打開課本,教師及時糾正讀書姿勢,師生齊讀《讀書歌》。2.朗讀課文。(1)教師帶讀,先讀課題,再讀課文。學生聽讀,教師提醒學生要用耳朵認真聽,用眼睛仔細看。(2)學生齊讀、自讀,教師指名讀,及時糾正學生讀音。3.分組識字。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課文將這六個漢字分為哪兩組?預設:第一組:天地人;第二組:你我他。三、形義結(jié)合,學習“天地人”1.認識“天”。①教師讓學生再次觀察傅抱石的水墨畫,指出:在人的頭頂上,那無邊無際的就是“天”。(板書:天)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天”字,教師領讀,學生跟讀“頭頂天”。②“天”字和“人”也有關系,這是古人創(chuàng)造的“天”字最初的寫法(出示“天”的甲骨文),你想到了什么?預設:“天”字就像一個人張開雙手,站立的樣子。教師總結(jié):“天”本來的意思是指人的頭頂。經(jīng)過不斷演變,“天”字變成了現(xiàn)在這個樣子,象征人頭部分的地方變成了一個橫,表示人的頭頂上方的天空。③給“天”找朋友:“天”可以組成什么詞呢?預設:晴天、陰天、雨天。教師過渡:晴天,陽光燦爛。陰天,烏云密布。雨天,涼爽濕潤。這幾個詞語都和天氣有關。“天”還和季節(jié)有關,你想到了什么季節(jié)呢?預設:春天、夏天、秋天、冬天。2.認識“地”。①教師讓學生觀察傅抱石的水墨畫,指出:人的腳下,就是厚重的大“地”。(板書:地)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地”字,教師領讀,學生跟讀“腳下的地”。②學生觀察“地”字的演變(出示小篆“地”),教師講解:上古時地面草木叢生,蛇蟲到處可見。所以“地”的古文字由蟲和蛇組成。③給“地”找朋友:“地”可以組成什么詞呢?預設:草地、菜地、麥地、雪地。(出示草地、菜地、麥地、雪地的圖片)3.認識“人”。①教師讓學生觀察傅抱石的水墨畫,指出:右下方兩個站立的就是人。引導學生初步認識“人”字,教師領讀,學生跟讀“中國人”。②教師出示甲骨文的“人”字,引導學生說說它像什么。預設:古文字“人”像一個側(cè)身站立伸出手臂的人的樣子。③古時候為什么把“人”字寫成這樣呢?請同學們站起來做一做這個動作,想象一下好像在干什么?預設1:這個動作好像要與別人握手。預設2:這個動作像是一個人彎著腰伸出手正在地里勞動。教師點評: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F(xiàn)在看這個“人”字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轉(zhuǎn)變,像不像一個腳踏實地穩(wěn)穩(wěn)站立的人的樣子呀?!叭恕币黄惨晦啵^頂天,腳踏地,堂堂正正,頂天立地。④教師范讀,學生跟讀、齊讀、開火車讀。教師正音。(板書:人)⑤出示男人、女人、老人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字義。⑥比較“天”和“人”,知道“人”加兩筆是“天”。4.認字游戲——找一找。頭上是____,腳下是____,____在天地間。(天地人)教師總結(jié):天地人組成了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我們再來讀一讀第一行這3個字。四、談話交流,學習“你我他”1.營造氛圍,感知“你我他”。①教師出示漢字“我”,引導學生齊讀:我們都是小學生。教師提問:你叫什么名字?預設:我叫小明。教師追問:他是你的同桌。他叫什么名字?預設:他叫小華。(板書:你我他)2.仔細觀察,認識“你我他”。引導學生觀察漢字,找一找“你”和“他”的相同之處。預設:左邊相同——都是“亻”(單人旁)。說明都與人有關。3.游戲互動,理解“你我他”。①引導學生三人一組互相交流彼此的姓名。我叫(),你叫(),他叫()。②選生字卡片,交流展示。教師請三位同學上臺,選“你”“我”“他”生字卡片交流展示。預設1:我是XXX,很高興我們成為好朋友。預設2:你喜歡踢足球嗎?預設3:他是你的同學嗎?③跟著老師說一說。我是你們的語文老師,我是,你是,他是,我們都是一年級的小學生。教學反思成功之處:在學習“天、地、人”時,我主要以多種多樣的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你、我、他”時主要在游戲中復現(xiàn)鞏固識字,加深視覺記憶,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足之處及改進建議:本課有六個生字,對于一年級剛?cè)雽W的學生來說,識記字形相對難一點,有的學生融入不進去。后期我會在這方面多下功夫。設計意圖:將學前常規(guī)教育融入語文課。設計意圖:將國畫與漢字聯(lián)系,引導學生理解漢字的內(nèi)涵。設計意圖:利用圖片,聯(lián)系生活,幫助學生識記和正音。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生活場景,在師生、生生對話中,幫助學生認讀、理解生字。識字2金木水火土教學目標1.通過聽讀、聯(lián)系生活、借助圖片等方法,認識“一、二”等7個生字。2.認識田字格,會寫“一、二”等4個字和橫、豎2個筆畫。3.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重點1.通過聽讀等方法,認識生字。2.認識田字格,學寫漢字。教學難點1.讀準“三、四、上”的讀音。2.觀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寫準位置。課時安排2課時第1課時課時目標1.通過多種形式,正確朗讀課文。認識“一、二”等5個生字。2.學習“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一句。3.認識田字格和筆畫橫,初步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會寫“一、二、三”3個字。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整體感知1.天地之間,有你有我有他,天地之間除了人,還有許多許多的事物。這節(jié)課我們再次踏上識字之旅,到天地之間再去看一看。2.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兒歌《金木水火土》。(板書:金木水火土)齊讀課題。3.朗讀課文,初步感知。(1)教師范讀,學生傾聽。(2)教師出示課文,逐句朗讀。先教師帶讀,學生跟讀;再讓學生自己嘗試朗讀,注意讀準字音。(3)引導學生根據(jù)兒歌的節(jié)奏讀正確、流利,不唱讀,不拖調(diào)。(4)引導學生選生字把課文補充完整。一二三()(),金木水火土。天地分()(),日月照今古。二、學習“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1.學習“一二三四五”。(1)教師指名學生朗讀會認字“一二三四五”,教師重點正音:讀“三”“四”時,牙齒咬起來;讀“五”時,發(fā)音像過山坡,上去又下來。(2)數(shù)小手游戲:教師引導學生數(shù)數(shù)自己的手有幾根手指,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二”“三”“四”“五”代表的數(shù)字。(3)生字、數(shù)字手拉手游戲:教師引導學生連一連生字“一”“二”“三”“四”“五”與對應的阿拉伯數(shù)字。2.學習“金木水火土”。(1)學習“金”。①教師講解:“金”指金屬。②出示金項鏈、金鎖等圖片,讓學生了解“金”可以指黃金。③教師引導:“金”還可以泛指金屬。你還知道哪些金屬制品?預設:銅線、鐵鍋、鐵剪刀、鋁合金窗戶。(2)學習“木”。①教師出示樹木的圖片,告訴學生“木”指的就是樹木。②拓展思考: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木頭做成的?預設:木桌、木椅、木床、積木。(3)學習“水”。①教師出示江河、大海、水龍頭、杯子里的水的圖片,告訴學生這些都是“水”。②教師提問:水有什么用處?預設:喝水、刷牙、澆花、刷碗、給媽媽洗腳。(4)學習“火”。①教師出示火的圖片,告訴學生這就是“火”。②教師提問:火有什么作用?預設:照明、取暖、做飯、燒熱水。(5)學習“土”。①教師出示土的圖片,引導學生認識多種形式的土:菜地里的土、沙土。②教師出示植物生長的圖片,讓學生了解植物生長需要土壤。(6)總結(jié):金、木、水、火、土是大自然中最基本的事物。(7)多種形式誦讀兒歌的第一句,感受意境美。三、指導書寫筆畫橫、豎和生字“一、二、三”1.教師講解田字格。出示帶有“上”字的田字格,教師講解:一座房子四方方,里面有兩條虛線,這條叫橫中線,它把房子分成了上半格和下半格;這條叫豎中線,它把房子分成了左半格和右半格,橫豎交叉就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和右下格。伸出你的小手,拍著手讀兒歌《田字格拍手歌》。田字格拍手歌四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2.講解筆畫橫即“一”。(1)教師講解:漢字由筆畫構成,每個筆畫都有自己的名稱。你們看,“一、二、三”中都有哪一個筆畫?預設:都有橫畫。(2)教師范寫,提示學生“橫”即“一”的書寫要點,學生邊讀筆畫名稱邊書空:從左到右,起筆時稍重,收筆時向右稍按一下。(板書:一)(3)學生在課本上按照正確的筆順描紅兩個,寫一個,寫完后跟范字作對照,看是否做到了正確、規(guī)范、端正和整潔,如果沒有需訂正。3.指導書寫“二、三”。(1)引導學生從書空“二、三”中了解寫字時筆順是有規(guī)律的:從上到下。(2)學生觀察“二”字筆順及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3)教師范寫,提示學生“二”的書寫要點:上橫短,寫在上半格。下橫長,寫在下半格。字要居中。(板書:二)(4)學生按照筆順描紅“二”,練寫“二”。(5)學生觀察“三”字筆順及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師提示學生筆順規(guī)則:從上到下。(6)教師范寫,提示學生“三”的書寫要點:中間的橫最短,橫與橫之間距離要勻稱,第三橫最長。(板書:三)(7)學生按照筆順描紅“三”,練寫“三”。第2課時課時目標1.認識“上、下”等2個生字。2.會寫“上”和筆畫豎。3.學習“天地分古今,日月照今古”一句。教學過程一、復習生字,導入新課1.上節(jié)課,我們朗讀了課文,認識了生字,還學習書寫了漢字“一、二、三”。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兒歌《金木水火土》。(板書:金木水火土)2.開火車打亂順序認讀生字“一、二、三、四、五”。3.出示課文,齊聲朗讀。二、圖文結(jié)合,歸類識字1.圖文結(jié)合,理解意境。(1)指名學生讀“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教師相機出示文中背景圖——傅抱石的國畫《一望大江開》。(2)教師引導:你能看圖說說“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的意思嗎?預設:天在上,地在下。太陽、月亮從古至今,一直照耀著大地。2.學習生字“上、下”。(1)教師借助生活場景,用“上”“下”說一說事物之間的位置關系,理解“上”“下”是反義詞。桌子上有書,桌子下有椅子。鉛筆在桌子上,凳子在桌子下。上課了,我們上樓走進教室;下課了,我們下樓走向操場。公交車來了,我趕快上車。到站了,我趕快下車。(2)教師點撥: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天地人”,天在“上”,地在“下”。三、指導書寫“上”1.教師范寫豎,提示書寫要點:從上往下,起筆時稍重,收筆時自然停頓。2.學生觀察“上”字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師范寫,提示學生書寫要點:豎寫在豎中線上,短橫寫在橫中線上方,下橫要長一些。3.學生在課本上按照正確的筆順描紅兩個,寫一個,寫完后跟范字作對照,看是否做到了正確、規(guī)范、端正和整潔,如果沒有需訂正。教學反思成功之處:尊重一年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用生動有趣的活動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識字方面,讓學生在手指操、趣擺糖果、看圖識記字形等有趣的實踐活動中動一動、擺一擺、看一看,多感官參與,立體鞏固識字。寫字方面,本課也是學生首次寫漢字,用《田字格拍手歌》幫助學生認識田字格和田字格中的橫中線、豎中線。不足之處及改進建議:學生第一次動筆寫字,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都不會,也不懂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學習起來非常吃力。由于課時限制,我無法每個學生都一對一地指導,后面的教學中我會在這方面彌補。識字3口耳目手足教學目標1.通過看圖對照、聯(lián)系生活等方法,認識“口、耳”等7個生字。2.會寫“口、耳”等4個字和橫折、撇、彎鉤3個筆畫。3.正確朗讀課文。聯(lián)系生活了解站、坐等行為規(guī)范。教學重點1.借助圖畫,識記生字。2.會寫“口、耳”等4個字和橫折、撇、彎鉤3個筆畫。教學難點聯(lián)系生活了解站、坐等行為規(guī)范。課時安排2課時第1課時課時目標1.通過看圖對照、聯(lián)系生活等方法,認識“口、耳”等5個生字。2.會寫“口、耳”等4個字和橫折、撇、彎鉤3個筆畫。3.認識人體有關的部位。教學過程一、圖片導入,引入課題教師出示口、耳、目的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說說圖片上是人體的什么器官。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口耳目手足)過渡:今天,我們就去認識人身上的這些寶貝。二、圖文對照,認識生字1.學生觀察課文第一幅插圖,教師指名學生說說圖中人物在干什么。預設1:兩個小女孩站在花叢邊欣賞美麗的花。預設2:一個小女孩用手指著一朵花說:“這朵花也要開放了!”預設3:小男孩聽到了,揮著手和她們打招呼。圖片中還藏著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五個生字,老師來讀,你來圈一圈吧?。ò鍟嚎诙渴肿悖?.老師帶讀本課會認字,學生跟讀、自讀。3.“我說你找”小游戲。(1)第一輪:請你根據(jù)老師說的,在圖片中迅速找到相應的人體器官。你找到了嗎?(2)第二輪:請你根據(jù)老師說的,找到自己身上相對應的器官。4.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說說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情。預設1:“口”能吃飯、打招呼、唱歌、吹笛子……預設2:“耳”能聽老師講課、聽音樂、聽人講故事、戴口罩……預設3:“目”能看書、看電影、看風景……預設4:“手”能寫字、拍皮球、刷碗、穿衣服、提東西……預設5:“足”能跑步、踢毽子、踢足球……三、識記字形,理解字義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眼睛的圖片和“目”字的甲骨文,提問:“目”字的古文字形像不像眼睛呢?預設:非常像。教師講解:古代人寫“目”就畫一只眼睛,后來字形逐漸演變,就變成了現(xiàn)在的“目”字。2.分別出示“口、耳、目、手、足”這五個身體部位的圖片和生字,引導學生將它們連一連。3.同桌之間,一個指自己的身體部位,一個讀出該部位對應的漢字。四、聯(lián)系生活,拓展運用1.聯(lián)系生活,借助圖片說說與“口”“耳”“目”“手”“足”有關的詞語。預設1:與“口”有關的詞語有:口罩、口紅、口哨……預設2:與“耳”有關的詞語有:耳環(huán)、耳機、耳罩……預設3:與“目”有關的詞語有:雙目、目光、目錄……預設4:與“手”有關的詞語有:手指、手心、手背……預設7:與“足”有關的詞語有:足球、足療……公園指示牌、海報中有含“足”字的詞語,如“小草有生命,請你足留情”“少兒足球賽”“中醫(yī)足療”。2.教師指字,學生齊讀對應的生字。第2課時課時目標1.認識“站、坐”2個生字。2.會寫“口、耳”等4個字和橫折、撇、彎鉤3個筆畫。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過程一、歌曲導入,開門見山教師播放歌曲《中國功夫》,學生仔細聽。教師過渡:這首歌曲是不是很有氣勢?歌曲中有這樣幾句歌詞:“臥似一張弓,站似一棵松,不動不搖坐如鐘,走路一陣風?!边@些歌詞與我們今天學習的俗語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吧!二、朗讀俗語,理解運用1.朗讀俗語,圈畫生字。(1)教師范讀俗語,學生跟讀,教師正音。(2)教師引導學生圈出俗語中的兩個生字“站、坐”。(3)學生圈畫生字后,教師指名學生讀生字。2.理解運用,多元識字。(1)學生觀察插圖,讀俗語,說一說課本插圖中哪位演員的姿勢是“站”,哪位演員的姿勢是“坐”。(2)學習“站如松”。①觀察松樹圖,引導學生理解“如”是像的意思,“站如松”指像松樹一樣筆直地站立。②隨文識字:“站”是左右結(jié)構,左部是“立”,右部是“占”。③聯(lián)系生活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人做到了“站如松”?預設1:解放軍叔叔站崗,雙手握著槍昂首挺胸,這就是“站如松”。預設2:升國旗時,師生昂首挺胸,對國旗行注視禮,這也是“站如松”。④教師提示“站如松”的要點:昂頭挺胸兩肩平,兩腿并立手放松。目不斜視看前方,雙臂不歪腳立正。引導學生邊讀邊做出“站”的動作。(3)學習“坐如鐘”。①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鐘圖,理解“坐如鐘”的意思是坐姿像鐘一樣端正。②隨文識字:“坐”,二人土上坐。③學生觀察圖片判斷坐姿的正誤,教師提示正確坐姿:頭正,肩平,腰直,足安,手放好。教師引導學生邊讀邊做出“坐”的動作。(4)學習“行如風”。①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理解“行如風”的意思是走路時像風一樣輕快有力。②學生觀察圖片判斷行走姿勢的正誤,教師提示正確行走姿勢:腳步輕,行如風,收腹擺手挺起胸。教師引導學生邊讀邊做出“行”的動作。(5)學習“臥如弓”。①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弓圖,理解“臥如弓”的意思是臥床睡覺時像弓一樣彎曲。②學生觀察圖片判斷睡姿的正誤。3.多種形式讀課文:老師帶讀,學生跟讀;學生齊讀;學生自讀;男女賽讀。三、指導書寫,展示評價1.教師范讀,學生跟讀本課會寫字。2.學生齊讀本課會寫字組成的詞語。3.學生復習田字格口訣、寫字歌和執(zhí)筆歌。4.學習新筆畫“橫折”,指導書寫“口”“目”“耳”。(1)學習新筆畫:橫折。①觀察“口”和“目”共有的新筆畫:橫折。②教師范寫,提示學生橫折的書寫要點:下筆先寫橫段,稍稍停頓改變方向?qū)懾Q段。③學生邊讀筆畫名稱邊書空。(2)學寫“口”字。①學生觀察“口”字筆順和占格位置。②教師范寫,提示學生“口”的書寫要點:左右兩個豎向筆畫應稍稍往里斜,上略寬下略窄。③學生按照筆順描紅“口”,練寫“口”。④教師巡視評價。(3)學寫“目”字。①學生觀察“目”字筆順和占格位置。②教師范寫,提示學生“目”的書寫要點:豎要直,中間的兩橫不碰到右邊的豎段,橫向筆畫之間等距。③學生按照筆順描紅“目”,練寫“目”。④教師巡視評價。(4)學寫“耳”字。①學生觀察“耳”字筆順和占格位置。②教師范寫,提示學生“耳”的書寫要點:注意四個橫的長短變化,第一筆橫長度中等,要平且穩(wěn),最后一橫長,稍向右上斜?!岸弊挚谠E:一橫壓兩豎,兩豎不對齊,小橫往里藏,大橫來保護。③學生按照筆順描紅“耳”,練寫“耳”。④教師巡視評價。5.學習新筆畫“撇”和“彎鉤”,指導書寫“手”字。(1)學習新筆畫:撇、彎鉤。①觀察“手”字新筆畫:撇、彎鉤。②教師范寫,提示學生撇和彎鉤的書寫要點。撇:下筆由重到輕,從粗到細。彎鉤:輕輕下筆,呈弓背形,略帶點兒彎。③學生邊讀筆畫名稱邊書空。(2)學寫“手”字。①學生觀察“手”字筆順和占格位置。②教師范寫,提示學生“手”的書寫要點:第一筆撇要平一些,中間一橫短,第二橫長,彎鉤要略帶點兒彎。③學生按照筆順描紅“手”,練寫“手”。④教師巡視評價。教學反思成功之處:本課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引導觀察“目”的字形演變圖,可以在追根溯源、古今對照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識記和理解漢字的形、義,提升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讓學生感受中國文字的悠久歷史和文化魅力。用猜一猜、圖文對照、找朋友等形式,理解字義,識記字形,讓學生聚焦“口、耳、目”等象形字的特點,將漢字和對應身體部位聯(lián)系起來,發(fā)現(xiàn)漢字字形和各身體部位的關系,鞏固識字。不足之處及改進建議:學生對于俗語“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理解難度很大,我從字面上講解效果不大。后期我會聯(lián)系生活、回顧生活體驗,通過做游戲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識字4日月山川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圖畫與漢字的關系,認識“日、月”等8個生字。2.會寫“日、火”等4個字和點、捺2個筆畫。3.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構字特點,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教學重點識記生字,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構字特點。教學難點按照筆順規(guī)則正確書寫“火”“禾”。課時安排2課時第1課時課時目標1.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圖畫與漢字的關系,認識“日、月、山、川”4個生字。2.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構字特點,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3.會寫“日”1個生字。教學過程一、看圖猜字,導入課題1.出示“日”的甲骨文,看圖猜字:猜一猜圖上的古漢字是什么?并說一說猜字理由。預設:圖上畫了一個圓圓的太陽,我猜古漢字是“日”。教師講解:古人就是依據(jù)太陽的樣子創(chuàng)造了“日”這個字,后來這個字變成了現(xiàn)在我們熟悉的樣子。古人創(chuàng)造了很多這樣的漢字,這樣模擬實物形狀而造的文字叫象形字。教師過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幾個象形字朋友,教師板書課題(板書:4日月山川),學生齊讀課題。二、多種方法,學習生字1.學習“日”“月”“山”“川”。(1)學習“日”字。①學生觀察“日”字圖片和古文字,先聽教師范讀,再跟讀。教師邊板書邊補充:“日”的外框表示太陽的形狀,中間的一橫表示太陽的光。(板書:日)②教師展示組詞并帶讀:日光、日出、日落、日記、日歷、日期。教師點撥:“日”的本義是指太陽,直接與太陽有關的詞有“日光、日出、日落”;根據(jù)“日”的本義延伸表示時間的詞有“日記、日歷、日期”。③教師提示學生用組的詞語說句子。預設1:我和爸爸早晨起來看日出。預設2:媽媽教我寫日記。(2)學習“月”字。①學生觀察“月”字的圖片、古文字和現(xiàn)在的文字,說說有什么相似之處,又有哪些變化。預設:圖片中的“月”是一輪彎月,古代的“月”字兩頭尖尖的,就像彎彎的月牙,中間一豎代表月光。教師邊板書邊補充:現(xiàn)在的“月”字,尖尖角的輪廓變成了長長的、開口的框,里面的一豎變成了兩橫。(板書:月)②教師展示組詞并帶讀:彎月、月牙、月兒、圓月、明月、月亮。③教師提示學生用組的詞語說句子。預設1:彎彎的月亮像小船。預設2:天上有一個小小的月牙。(3)學習“山”字。①學生觀察“山”字的圖片、古文字和現(xiàn)在的文字,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預設:圖片中的“山”是三座山峰,古代的“山”字就像三個并排的山峰。教師邊板書邊補充:現(xiàn)在的“山”字左右兩豎像矮一些的山峰,中間的一豎就像高一些的山峰。(板書:山)②教師展示組詞并帶讀:大山、小山、山腳、山頂、上山、下山。③教師提示學生用組的詞語說句子。預設1:周末我和家人一起去爬山。預設2:我國有無數(shù)有名的大山。(4)學習“川”字。①學生觀察“川”字的圖片、古文字和現(xiàn)在的文字,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預設:圖片中的“川”是一條彎曲的河流,古代的“川”字兩邊的兩條曲線,形象地描畫出河流的兩岸,河中的幾個小點,是指奔流湍急的河水。教師邊板書邊補充:現(xiàn)在的“川”字左右的撇和豎像河的兩岸,中間的豎像河中的水流。(板書:川)②教師展示組詞并帶讀:山川、冰川、四川、川流不息、一馬平川。③教師提示學生用組的詞語說句子。預設1:這里山川秀麗,是旅游觀光的好地方。預設2:馬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2.聯(lián)系實際,鞏固生字。(1)為圖片和生字找朋友,為古文字和生字找朋友。(2)小組討論:你在哪里見過這幾個字?預設1:我在日歷上見過“日、月”這兩個字。預設2:我在地圖上見過“山、川”這兩個字。小組匯報后,教師借助圖片引導學生找一找“日”“月”“山”“川”。(3)生字指讀游戲:教師來指你來讀,看誰讀得準。三、觀察生字,指導書寫1.指導書寫“日”字。(1)教師帶讀“日”字組詞,學生跟讀。(2)學生觀察“日”字筆順及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3)教師范寫,提示學生“日”的書寫要點:橫短豎長,里面一橫不碰到右側(cè)的豎段,橫向筆畫之間等距。(4)學生按照筆順描紅“日”,練寫“日”。(5)教師巡視指導。2.指導書寫“山”字。(1)教師帶讀“山”字組詞,學生跟讀。(2)學生觀察“山”字筆順及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3)教師范寫,提示學生“山”的書寫要點:中豎略高左最短,邊豎微微向內(nèi)斜;中豎左右空間等,右豎略長擋底橫。(4)學生按照筆順描紅“山”,練寫“山”。(5)教師巡視指導。第2課時課時目標1.認識“水、火、田、禾”等4個生字2.繼續(xù)了解象形字的構字特點,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3.會寫點、捺2個筆畫,會寫“火、田、禾”3個字。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學習新課1.復習導入。教師出示生字“日、月、山、川”。師生合作,帶動作復習兒歌。圓圓的太陽——日日日,彎彎的月牙——月月月,高高的山峰——山山山,流動的川水——川川川。2.教師過渡: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有趣的象形字“日、月、山川”。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水、火、田、禾”。(板書:4日月山川)二、多種方法,學習生字1.學習“水”“火”“田”“禾”。(1)學習“水”字。①學生觀察“水”字的圖片、古文字和現(xiàn)在的文字,說說有什么相似之處,又有哪些變化。預設:圖片中的“水”是正在流動的樣子,古代的“水”字也像流動的水。教師邊板書邊補充:現(xiàn)在的“水”字,中間部分代表大的水流,兩邊代表小水流。(板書:水)②教師展示組詞并帶讀:河水、海水、喝水、山水、水流。③教師提示學生用組的詞語說句子。預設1:清清的河水向前流。預設2:口渴了,我要喝水。(2)學習“火”字。①學生觀察“火”字的圖片、古文字和現(xiàn)在的文字,說說有什么相似之處,又有哪些變化。預設:圖片中的“火”是一堆正在燃燒的篝火,古代的“火”字就像一簇火苗。教師邊板書邊補充:現(xiàn)在的“火”字左右兩筆像火苗,中間的撇、捺就像堆起來的柴火。(板書:火)②教師展示組詞并帶讀:大火、火苗、火光、燈火、著火。③教師提示學生用組的詞語說句子。預設1:蠟燭的火苗輕輕地跳動著。預設2:消防員叔叔撲滅了大火。(3)學習“田”字。①學生觀察“田”字的圖片、古文字和現(xiàn)在的文字,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預設:圖片中的“田”是一塊一塊的田地,古代的“田”字就像四塊田地。教師邊板書邊補充:現(xiàn)在的“田”和古代的很像,外面的“口”像田地的輪廓,里面的一橫、一豎像田中的壟。(板書:田)②教師展示組詞并帶讀:田地、水田、麥田、種田。③教師提示學生用組的詞語說句子。預設1:農(nóng)民伯伯在辛苦地種田。預設2:田里的莊稼綠油油的。(4)學習“禾”字。①學生觀察“禾”字的圖片、古文字和現(xiàn)在的文字,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預設:圖片中的“禾”像一株稻子,古代的“禾”字就像一株已經(jīng)成熟的稻子。教師邊板書邊補充:現(xiàn)在的“禾”字,第一筆撇像垂下來的稻穗,第二筆橫和第三筆豎就像禾苗的主干,第四筆撇和第五筆捺像禾苗的兩片葉子。(板書:禾)②教師展示組詞并帶讀:禾苗、鋤禾。③教師提示學生用組的詞語說句子。預設:田里的禾苗綠油油的。2.游戲闖關,鞏固生字。(1)找朋友:圖片、古文字與現(xiàn)在的文字連一連。(2)生字指讀游戲。三、觀察生字,指導書寫1.指導書寫“火”字。(1)學生觀察“火”的兩個新筆畫——點、捺,教師范寫,提示書寫要點。點:從輕到重,向右下行筆。捺:輕輕下筆,從左上向右下行筆,再向右收起。(2)教師帶讀“火”字組詞,學生跟讀。(3)學生觀察“火”字筆順及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4)教師范寫,提示學生“火”筆順及書寫要點。①筆順:點、撇、撇、捺。②書寫要點:第二筆是短撇,稍高于點;第三筆是豎撇。(5)學生按照筆順描紅“火”,練寫“火”。(6)教師巡視指導。2.指導書寫“田”字。(1)觀察“日”和“田”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預設:“日”和“田”外面都有框,“日”字窄窄長長的,上下一樣寬,“田”寬寬扁扁的,上大下略小。(2)教師帶讀“田”字組詞,學生跟讀。(3)學生觀察“田”字筆順及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4)教師范寫,提示學生“田”的書寫要點:中間的橫、豎寫在“口”中間。(5)學生按照筆順描紅“田”,練寫“田”。(6)教師巡視指導。3.指導書寫“禾”字。(1)教師帶領學生鞏固“禾”的新筆畫——捺的書寫要點:輕輕下筆,從左上向右下行筆,再向右收起。(2)教師帶讀“禾”字組詞,學生跟讀。(3)學生觀察“禾”字筆順及筆畫在田字格中的占位。(4)教師范寫,提示學生書寫要點:第一筆撇要短一些,平一些。最后兩筆撇、捺要舒展。(5)學生按照筆順描紅“禾”,練寫“禾”。(6)教師巡視指導。教學反思成功之處:運用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圖文結(jié)合、帶動作讀兒歌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字義,識記字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引導學生主動識字;運用“連一連”“畫一畫”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實踐和自主探究中,尋找圖片和漢字之間的聯(lián)系。不足之處及改進建議:學生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構字特點,對象形字理解不夠,從而沒有直觀感受中國漢字之美,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之后我會通過多舉例子,運用圖文結(jié)合的方法來改進。語文園地一【教材解析】語文園地一安排了六個板塊的內(nèi)容。“識字加油站”是一首謎語詩,將數(shù)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巧妙地嵌在詩中,易于學生朗讀識記?!白衷~句運用”安排了三組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引導學生在比較中鞏固識字。“書寫提示”一是提示寫字時的書寫姿勢,二是提示“先橫后豎”“先撇后捺”的筆順規(guī)則,引導學生按規(guī)則正確書寫?!叭辗e月累”編排的是古詩《詠鵝》,引導學生學習積累經(jīng)典詩文?!翱谡Z交際”引導學生大聲說、大膽說,培養(yǎng)他們敢說的勇氣,有利于增強學生說話的自信心;同時引導學生認真聽、專心聽,培養(yǎng)他們傾聽的專注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的好習慣?!昂痛笕艘黄鹱x”,編排了一首兒歌《剪窗花》,讓學生在大人的幫助下,正確朗讀《剪窗花》,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窘虒W目標】1.學習謎語詩,認識5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2.區(qū)分3組形近字。3.了解漢字“先橫后豎”“先撇后捺”的筆順規(guī)則,能按規(guī)則正確書寫。4.朗讀、背誦《詠鵝》。5.學會說話時聲音洪亮,吐字清楚;別人說話要認真聽。6.正確朗讀《剪窗花》。【教學重點】1.學習謎語詩,認識5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2.區(qū)分3組形近字。3.朗讀、背誦《詠鵝》,引導學生積累經(jīng)典詩文?!窘虒W難點】1.了解漢字“先橫后豎”“先撇后捺”的筆順規(guī)則,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2.在大人的幫助下,正確朗讀《剪窗花》。【教學策略】識字加油站和字詞句運用,用圖文結(jié)合、加減識字、字謎識字、組詞識字等形象有趣的方法學習認字;書寫提示借助漢字動態(tài)演示,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筆順規(guī)則,關注寫字姿勢,從而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日積月累采用老師范讀、師生對讀、拍手讀、做動作讀等用多種朗讀形式,從而達到熟讀成誦;口語交際,采用游戲?qū)?、觀察插圖等方法;和大人一起讀,采用老師范讀、學生跟讀等形式,增強閱讀的趣味性,感受閱讀的快樂?!窘虒W準備】1.多媒體課件2.生字卡【課時安排】4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猜謎語,認識“六、七、八、九、十”這5個生字,會寫“六、七、八、十”這4個生字。2.區(qū)分三組形近字,了解每組漢字字形的不同。【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同學們,在奇妙的語文園地中,你們會看到很多神奇的語文現(xiàn)象,收獲豐富的語文知識。不同的知識板塊兒會帶你度過每好的語文學習時光,這節(jié)課我們先走進識字加油站板塊。二、識字加油站1.復習《金木水火土》,學生背誦。2.朗讀謎語詩,猜謎語。師:兒歌中有數(shù)字“一二三四五”,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謎語詩。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無數(shù)片,飛入蘆花都不見。(教師范讀)師:這是一首謎語詩。你能猜出謎底是什么嗎?預設:這首詩的謎底是雪花。師:你是怎樣猜出來這首詩的謎底的?“無數(shù)片”——數(shù)量多;“飛入”——雪花輕盈;“飛入蘆花都不見”——和白色的蘆花無法分清。師:讓我們注意停頓,再來讀一讀這首小詩吧。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無數(shù)片,飛入蘆花/都不見。3.交流識字。(1)圈畫數(shù)字,初步認讀。師:請同學們?nèi)Τ鲈娭械氖畟€數(shù)字,再自由朗讀。師:(出示生字)你圈對了嗎?和老師一起讀一讀吧!一二三四五六九七八十(2)連線游戲,鞏固識字。師:讓我們來玩?zhèn)€數(shù)字游戲吧!要將阿拉伯數(shù)字與對應漢字相連,你會嗎?六七八九十791086(3)聯(lián)系生活,鞏固識字。六、七、八、九、十這些生字在我們的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瞧,這幾張圖里就藏著它們呢,快來找一找吧。課件出示含有生字的圖片。如六一兒童節(jié)的海報、七個葫蘆娃、豬八戒吃西瓜、九色鹿、十一國慶節(jié)4.寫字。老師:不僅要會認這些字,還要會寫呢!我們一起看看今天要寫的4個字。(1)課件出示“六”的動態(tài)書寫筆順,學生觀察:筆順是怎樣的?每一個筆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觀察到的和同桌說一說。老師:上點居中,橫畫宜長;下面兩點左右對應,位置恰當,不要超出上面的橫。(2)課件出示“七”的動態(tài)書寫筆順,學生觀察:筆順是怎樣的?每一個筆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觀察到的和同桌說一說。老師:橫畫稍長,左低右高;豎彎鉤稍靠左,轉(zhuǎn)折處圓轉(zhuǎn)自然,鉤底要平。(3)課件出示“八”的動態(tài)書寫筆順,學生觀察:筆順是怎樣的?每一個筆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觀察到的和同桌說一說。老師:撇在橫中線上起筆,不要太長,捺比撇高,兩個筆畫的起筆要留出一點距離,注意兩筆的收筆要在同一水平線上,這樣“八”字才能站得穩(wěn)。老師:書寫規(guī)則:先寫撇后寫捺。順口溜:先寫撇后寫捺,撇低捺高留小口。(4)課件出示“十”的動態(tài)書寫筆順,學生觀察:筆順是怎樣的?每一個筆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老師:“十”,先寫橫,再寫豎。橫平豎直,都貼線。橫在橫中線起筆,豎在豎中線起筆。(5)老師范寫,學生先描紅再練習書寫,寫完后學生互評。寫之前復習執(zhí)筆歌和寫字歌。一起讀,寫字歌背要挺,字看清。頭擺正,肩放平。手離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桌面一尺。三、字詞句運用1.讀一讀,比一比。(1)認識形近字。老師:課本上有三枝花,每一枝上有兩朵花,兩朵花上各有一個字。這些字你認識嗎?哪位同學來讀一讀?學生:人——天口——田日——目仔細觀察,每一組字有什么特點?預設:我發(fā)現(xiàn)每一組字都很像。(2)區(qū)分形近字。老師:這三組字是形近字,就像雙胞胎一樣,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三對雙胞胎兄弟?預設:加一加:“人”加兩橫變成“天”。減一減:“田”減“十”字,變成“口”;“目”減一橫,變成“日”。老師板書(加減筆畫區(qū)分形近)(3)多種方法記住形近字。老師:看一看,有點兒像,比一比,不一樣。那你們還有什么好方法能記住他們呢?預設:嘴巴張大的形狀就像“口”,“田”中有縱橫交錯的田埂。老師板書(圖文對照區(qū)分形近)老師:我們還可以用猜字謎的方法識記生字,大家猜一猜是哪一個字?你們試著用謎語、畫畫、表演等多種方法描述漢字外形,但不能漢字字音,由全班同學猜漢字。示例:高高掛在天空,發(fā)出萬丈光芒,外形像個圓盤,好比一個火球。(日)(4)組詞理解形近字。老師:請你看清楚字卡上的生字,讀準確,再給它們組個詞。人:老人工人老人行人天:天空天下春天每天口:口中人口開口口水田:農(nóng)田田地田野麥田日:日期日月日子日記目:目光目的目標眉目(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多多觀察,發(fā)揮學生學習主動性,運用加減識字、圖文識字、字謎識字、組詞練習等多種有趣的方法識記形近字。)拓展延伸,鞏固認字老師給大家?guī)硪皇缀袛?shù)字的古詩,大家試著自己讀一讀,跟著老師一起讀一讀。找出這首詩中出現(xiàn)的數(shù)字。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第二課時【課時目標】1.了解漢字“先橫后豎”“先撇后捺”的筆順規(guī)則,能按規(guī)則正確書寫。2.朗讀、背誦《詠鵝》。【教學過程】一、學習“書寫提示”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謎語詩,還學寫了生字。漢字在書寫的時候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請學生觀看“十、田”的書寫演示視頻,邊看邊看邊書空。思考:這兩個漢字是按照什么順序?qū)懙模磕惆l(fā)現(xiàn)規(guī)律了嗎?預設:這兩個字是按照先橫后豎的順序來寫的。老師點撥:書寫漢字的第一條筆順規(guī)則就是“先橫后豎”。老師板書(書寫提示:先橫后豎)2.請學生觀看“八、禾”的書寫演示視頻,邊看邊看邊書空。思考:這兩個漢字是分別按照什么順序?qū)懙??你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了嗎?預設:這兩個漢字都是先寫撇再寫捺。老師點撥:書寫漢字的第二條筆順規(guī)則就是“先撇后捺”。板書(先撇后捺)3.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生字中,哪些漢字也有“先橫后豎”和“先撇后捺”的筆順規(guī)則?4.老師范寫,學生書空,觀察占格位置。復習寫字歌,提醒學生正確坐姿和握筆姿勢。學生先描紅再書寫。老師巡視指導,學生根據(jù)星級評級標準,自我評價,并修改。寫字歌一起讀,寫字歌背要挺,字看清。頭擺正,肩放平。手離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桌面一尺。5.展評:展示不同層次書寫,學生根據(jù)星級評價標準互評,提出建議。★十:橫平豎直,橫壓在橫中線上,豎壓在豎中線上。★田:框形上寬下窄,邊豎斜度左右對稱,筆畫排布大致均勻。★八:筆畫少,布局寬松。撇畫稍短,捺畫稍長;撇、捺起筆不宜靠得太近,收筆大致齊平?!锖蹋旱谝还P撇是平撇,短而平;第二筆橫,在橫中線起筆,較長;第三筆豎寫在豎中線上;第四、五筆撇、捺在橫與豎的交叉點起筆,撇捺舒展。(設計意圖: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讓自己觀察生字的占格位置、自己觀察總結(jié)筆順規(guī)律,自主識字,真正體現(xiàn)教師是學習的主導,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二、學習“日積月累”1.播放視頻,學生跟讀。老師播放《詠鵝》動畫視頻,學生跟著視頻朗讀。詠鵝【唐】駱賓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2.老師范讀詩歌,學生思考。老師:聽老師朗讀古詩,同學們邊聽邊想:題目中“詠”是什么意思?“詠鵝”是什么意思?3.點明詩題的意思。老師點撥:“詠”是用詩歌來贊美的意思?!霸侚Z”就是用詩歌來贊美鵝。那詩人駱賓王都贊美了鵝哪些身體部位?預設:曲項、白毛、紅掌。老師強調(diào):曲項就是彎曲的脖子,白毛就是一身雪白的羽毛,紅掌就是那紅紅的腳掌,這些地方都是鵝身上比較明顯的身體特征。老師板書(曲項白毛紅掌)4.多種形式,朗讀古詩。老師領讀,學生跟讀。學生齊讀、同桌互讀。老師重點指導“曲”的讀音。男女PK讀、師生拍手讀、師生對讀、老師引讀、學生接讀、加動作讀。5.背誦古詩??粗鴪D片背一背,邊背邊想象畫面。男女分組背古詩比賽。第三課時【課時目標】1.說話時聲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別人說話時要認真聽。2.對交流有興趣,感受交流的快樂。【教學過程】游戲?qū)?,?chuàng)設氛圍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讓我們一起玩?zhèn)€游戲吧,游戲的名字是:請你像我這樣做。老師演示:老師說“請你/這樣/拍拍手”(說到“請你”“這樣”“拍”“拍”“手”時,分別拍一次手,注意節(jié)奏),同學們說“我就/這樣/拍拍手”,同時像老師一樣拍手。游戲開始:老師:請你/這樣/拍拍手學生:我就/這樣/拍拍手老師:請你/這樣/點點頭學生:我就/這樣/點點頭老師:請你/這樣/扭扭腰學生:我就/這樣/扭扭腰(設計意圖:游戲?qū)耄瑒?chuàng)設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后續(xù)的口語交際活動奠定基礎。)一、了解游戲名稱和規(guī)則過渡:這個游戲好玩不好玩?這節(jié)課我們玩一個新游戲,這個游戲的名字叫“我說你做”?!拔摇敝傅氖钦l呢?“你”指的又是誰呢?預設:“我”指的是老師,“你”指的是學生。老師:對,如果老師發(fā)指令,同學們來做的話,“我”指的就是老師,“你”指的就是同學們。預設:如果是我發(fā)指令,其他同學做的話,“我”指的就是我,“你”指的就是同學們。老師:是這樣的,你理解得非常好。我們來看游戲規(guī)則:“一個人發(fā)指令,其他人做動作。”這樣看來,“我說你做”中的“我”就是發(fā)指令的人,“你”就是做動作的人。如果是兩個人玩這個游戲,“你”就是一個人;如果是很多人一起玩這個游戲,“你”就是做動作的很多人。二、發(fā)指令練習【示范發(fā)指令】指令1:全體起立(聲音小,讓大多數(shù)學生聽不見)老師:聽到指令的同學,請舉起手。指令2:男同學坐下。(音量逐漸增大,讓一部分同學可以聽得見)老師:聽到指令的同學,請舉起手。指令3:女同學坐下。(音量更大,全班每個同學都可以聽清楚)老師:聽到指令的同學,請舉手。老師:玩這個游戲的時候,發(fā)指令的人發(fā)指令時應該怎么樣?學生:說話時聲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老師:那么做動作的人應該怎樣才能知道指令呢?學生:認真聽。【發(fā)指令練習】老師:下面我們練習一下發(fā)指令。小火車開起來!火車頭先開始,別忘了,發(fā)指令的時候要——學生:聲音洪亮,吐字清楚!(用“開火車”等形式輪流說,特別關注個別膽小、說話聲音比較輕的學生,多給其表現(xiàn)機會,及時鼓勵,增強他們說話的自信心。)三、觀察插圖,辨別對錯,明確要求老師提問:課本中的小朋友也在玩“我說你做”的游戲,他們是怎么玩的呢?預設:一個女同學在說指令:“請你抬起一條腿?!逼渌耐瑢W根據(jù)她的指令做動作。老師:做動作的小朋友都做對了嗎?哪個小朋友沒有按照指令做?請你在圖中圈出來。學生:穿條紋上衣的男同學做錯了,大家都抬腿,就他站著沒動。老師:同學們猜一猜:這個男同學為什么做錯了?預設1:他沒有注意聽!老師:嗯,很有可能是這樣。預設2:那個發(fā)指令的女同學聲音太小,沒有說清楚。老師:嗯,也很有可能。老師:那么,如果請你給這位發(fā)指令的女同學提個建議,你會怎么說?學生:請大聲說。老師:如果請你給這位沒有按指令做動作的男同學提一個建議,你會怎么說?學生:請你在別人說話時,注意認真聽。老師:所以,我們在玩這個游戲的時候,發(fā)指令的人要聲音洪亮,吐字清楚;做動作的人,要在別人說話時,注意認真聽。板書:◎說話時聲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說話時聲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騽e人說話時要認真聽。四、玩游戲,練聽說1.第一個游戲:身體總動員(單指令聯(lián)系)過渡:下面我們就來玩兒幾個我說你做的小游戲。第一個游戲——身體總動員。大家認真聽,老師發(fā)指令:請你現(xiàn)在站起來請你現(xiàn)在搖搖頭請你摸摸小鼻子請你摸摸左耳朵請你現(xiàn)在眨眨眼請你左手拍右肩請你對我點點頭請你對我點個贊請你對我比個心請你踮起腳后跟請你雙手叉著腰請你和同桌握握手請你大聲笑出來下面,甲同學發(fā)指令,其他同學做動作。發(fā)指令的時候,要大聲說,要讓全班同學都聽到。當然,不能大聲喊叫。同學們做游戲。2.第二個游戲:上課了(多指令練習)。剛才我們的游戲都很簡單,一次只發(fā)一個指令,一次只完成一個動作。下面我們挑戰(zhàn)一個有難度的游戲,一次發(fā)布多個指令,一次完成多個動作,這更需要發(fā)指令的人說清楚,更需要做動作的人聽清指令。下面我說指令,同學們完成動作。指令1:拿出筆袋,拿出課本,然后雙手背后端正坐好。檢查:有的同學做得很好。也有個別同學記不全指令,忘記其中一個指令。請做得好的同學分享經(jīng)驗。老師:我發(fā)現(xiàn)有好幾個同學做得又快又準確,你們誰來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做到的?預設1:我認真聽,聽到一個指令就偷偷豎起一根手指,老師一共發(fā)了三個指令,我就豎起三根手指,這樣可以幫助我記住指令。老師:這個方法真好,值得借鑒?!痢痢镣瑢W,你有什么好建議嗎?預設2:我先記住指令,然后想清楚,根據(jù)指令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就不會手忙腳亂了。老師:很好,除了要注意聽、注意記,還要動腦筋想一想。預設3:要按照順序完成動作。老師:很好。同學們的方法都很好。老師來總結(jié)一下,要想完成多指令任務,大家只需要做到三個字:“聽”“想”“做”。聽:邊聽邊豎起手指,聽到一個指令豎起一根手指;聽到第二個指令,就再豎起一根手指。想:想一想,根據(jù)指令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做:按順序完成動作。3.第三個游戲:拍拿放。老師還知道一個“我說你做”的游戲,大家看視頻。多媒體打開“拍拿放”視頻,讓同學們看清楚游戲的玩法。老師:這個游戲好玩嗎?想不想玩?好。這個游戲共有四個口令,對應著四個動作。拍:拍手;桌:拍桌;拿:拿課本;放:放課本。接下來老師發(fā)指令,同學們做動作。拍/拍/拍拿放拍拿放/拍拿放拍拍桌/拍拿放拍拍桌桌/拍拿放拍拿放拍/拍拿放拍拍拿/放放放拍拍拿放/拍拿放拍桌拿放/桌拿放下面請一位同學發(fā)指令,其他同學做動作。預設1:準備好了嗎?開始!拍/拍/拍拿放拍拿放/拍拿放拍拍桌/拍拿放拍拍桌桌/拍拿放拍拿放拍/拍拿放拍拍拿/放放放拍拍拿放/拍拿放拍桌拿放/桌拿放四、活動總結(jié)、拓展延伸老師提問:這節(jié)課,我們玩了有趣的“我說你做”游戲,你有什么收獲想和大家分享嗎?預設1:玩過游戲之后,我明白了只有認真、仔細地聽清楚別人說的話,才能知道別人要我們做什么。預設2:我以前說話聲音太小,現(xiàn)在我知道了,說話聲音小,別人就聽不清楚你在說什么。預設3:我以后要大聲說話,讓別人聽得清楚,在聽別人說話時也要認真聽,知道人家要告訴我什么。預設4:我覺得今天一個最大的收獲就是以后上課的時候,我要認真聽聽老師的提問,然后再大聲回答。在家里也是一樣的,特別是跟爺爺奶奶說話的時候,他們年紀大了,耳朵不太好,我要大聲的對他們說話,他們對我說話的時候我要仔細聽。老師總結(jié):看來大家通過這節(jié)課收獲很多,明白了大聲說,讓別人聽得見。同時也要注意聽別人說?;丶乙院笠埠图依锶送嬉煌妗拔艺f你做”的游戲吧,而且還要把我們總結(jié)的活動秘訣告訴他們??!【板書設計】我說你做指令員大聲說其他同學注意聽第四課時【課時目標】在大人的幫助下,閱讀《剪窗花》。體驗課外閱讀的快樂,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1.同學們,你們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出示:窗花)這是梅花,梅花上站著兩只喜鵲。這個窗花的名字就叫“喜上眉梢”。讓我們把它貼在窗戶上吧。(貼窗花。)多么漂亮??!這么漂亮的窗花,是誰剪出來的?她的手真靈巧??!2.今天回家后,同學們要和大人一起讀一首兒歌——《剪窗花》。3.老師強調(diào):和大人一起讀中的“大人”主要指自己的父母,也可以是其他家人,或者是老師、高年級同學,只要是比自己年齡大,可以和自己一起閱讀的人,都屬于“大人”范疇。二、學習“和大人一起讀”1..老師范讀,學生聽讀。2.老師范讀,學生跟讀。3.讀故事,說一說。(1)兒歌中,誰在剪窗花?“我”學奶奶剪窗花。(2)“我”和奶奶剪了哪些窗花?“我”跟奶奶剪了梅花、雪花,還剪了一對喜鵲、一只雞、一只鴨、一條大紅鯉魚和一個胖娃娃。(3)說一說。一()剪刀一()梅花一()雪花一()喜鵲一()雞一()魚一()娃娃4.帶著“閱讀單”和家人一起讀。剪窗花和誰一起讀什么時間讀________到_________怎樣讀的?(打?qū)︺^)1.聽大人讀2.跟大人一起讀思考問題,說一說。(1)兒歌中,誰在剪窗花?(2)“我”和奶奶剪了哪些窗花?(3)說一說。一()剪刀一()梅花一()雪花一()喜鵲一()雞一()魚一()娃娃(設計意圖:采用學生聽讀、跟讀等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驗到課外閱讀的快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