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貌(B卷•綜合測試)-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上學期同步單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解析版)_第1頁
第四章 地貌(B卷•綜合測試)-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上學期同步單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解析版)_第2頁
第四章 地貌(B卷•綜合測試)-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上學期同步單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解析版)_第3頁
第四章 地貌(B卷•綜合測試)-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上學期同步單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解析版)_第4頁
第四章 地貌(B卷•綜合測試)-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上學期同步單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高一地理上學期同步單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地貌(B卷?綜合測試)(時量:60分鐘分值:100分)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下圖是廈門市鼓浪嶼西南沙灘上屹立著的一塊巨巖,中間有一個大巖洞,潮漲潮落,海浪拍打這個巖洞時,發(fā)出咚咚聲響,儼如擊鼓,人們稱它為“鼓浪石”。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形成鼓浪石的地質(zhì)作用主要是(

)A.海浪侵蝕 B.風化和侵蝕 C.冰川侵蝕 D.流水侵蝕2.圖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積地貌是(

)A.巖洞 B.巖礁 C.沙灘 D.海岸【答案】1.A2.C【解析】1.潮漲潮落,海浪拍打這個巖洞時,發(fā)出咚咚聲響,儼如擊鼓,人們稱它為“鼓浪石”,說明鼓浪石位于海邊,受潮漲潮落時海浪的侵蝕形成,A正確;風化作用使巖石崩解、破碎,形成風化殼,B錯誤;冰川侵蝕地貌常有冰川U谷、刃脊、冰斗和角峰,冰川作用一般在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qū),C錯誤;流水侵蝕作用常常形成溝谷(v型)、瀑布和峽谷,D錯誤。故選A。2.在海邊地勢平緩的地區(qū),受海浪堆積作用的影響;地勢陡峻的地區(qū),受海浪侵蝕作用的影響,因此圖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積地貌是沙灘,C正確。巖洞是由于天然水流經(jīng)可溶性巖石(如石灰?guī)r、白云巖等)與它們發(fā)生化學反應而使巖石溶解所形成的地下空間,從這個概念中分析此地貌是流水作用形成的,A錯誤;巖礁位于或近于水面的石塊,海岸地形之一,是海浪的侵蝕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題意,B錯誤;海岸(又稱濱),是在水面和陸地接觸處,經(jīng)波浪、潮汐、海流等作用下形成的濱水地帶.這個地區(qū)主要是海浪的侵蝕作用為主,D錯誤。故選C。“藍窗”是地中海中馬耳他戈佐島最為著名的景點,位于一個懸崖的盡頭,是一個由石灰?guī)r形成的天然拱門,透過大門,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壯觀景色,該景點已于2017年3月8日坍塌。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藍窗”的形成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A.海水沉積 B.風力侵蝕 C.海水侵蝕 D.風力沉積4.下列地貌與“藍窗”的形成屬于同一地質(zhì)作用的是(

)A.沙灘 B.海蝕崖 C.風蝕柱 D.石鐘乳【答案】3.C4.B【分析】3.材料信息表明,“藍窗”是地中海中馬耳他戈佐島一個海邊懸崖(海蝕崖)盡頭的景點,海水侵蝕海岸的最主要作用力是海浪,海浪通過不斷撞擊岸邊的巖石,加大巖石裂縫,最終使巖石破碎。故推斷“藍窗”的形成過程中海水侵蝕起主導作用。C正確,A、B、D錯誤。故選C。4.根據(jù)上一題的分析可知,“藍窗”景觀主要是海水侵蝕的結(jié)果。沙灘是海水沉積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蝕的結(jié)果,A錯誤。海蝕崖是海水侵蝕形成的典型地貌,與“藍窗”景觀成因相同,B正確。風蝕柱是風力侵蝕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蝕的結(jié)果,C錯誤。石鐘乳是流水沉積作用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蝕的結(jié)果,D錯誤。故選B。扇三角洲是由鄰近高地推進到穩(wěn)定水體中的沖積扇。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下列關(guān)于圖中扇三角洲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一定發(fā)育在河流入???②三角洲前緣沉積物顆粒較?、垡话惆l(fā)育在河流出山口 ④三角洲前緣河流搬運能力強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6.下列關(guān)于圖中辮狀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流量穩(wěn)定 B.河道較淺 C.河流不易改道 D.主要由地下水補給【答案】5.D6.B【分析】5.扇三角洲是由鄰近高地推進到穩(wěn)定水體中的沖積扇,一般發(fā)育在河流出山口,①錯誤、③正確。三角洲前緣,地勢落差小,河流流速慢,河流搬運能力弱,沉積物顆粒較小,②正確、④錯誤。故選D。6.圖中顯示辮狀河流主要分布在沖積扇前緣,而此部位地勢較低平,河流以側(cè)蝕和堆積作用為主,河道較淺。辮狀河流的形成主要是因為河流多次改道。辯狀河流水源主要來自上游河流,流量受上游河流影響,從材料中無法得知流量情況。B正確,ACD錯誤,故選B。風把從地表吹揚起來的松散碎屑物質(zhì)搬運到他處的過程,叫作風的搬運作用。風的搬運能力極強,下圖反映了風力搬運的兩種主要形式。讀圖完成下面小題。注:由于風力的強弱、被搬運物質(zhì)的大小和密度不同,風的搬運形式也不同,以懸浮、滾動及跳動兩種主要形式進行。懸浮形式以塵粒和粉塵粒為主,滾動和跳動形式以砂、礫為主。7.下列關(guān)于風力搬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風力搬運能力與風力大小呈正相關(guān)B.風力越小,風力搬運能力越強C.風力搬運作用越明顯,可搬運的碎屑物質(zhì)顆粒越大D.碎屑物質(zhì)顆粒越小,風力搬運作用越明顯8.下列關(guān)于風力搬運形式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兩種形式中,懸浮形式搬運的顆粒物數(shù)量較多 B.兩種形式中,滾動和跳動形式搬運的顆粒物數(shù)量較多C.風力增大,滾動可變?yōu)樘鴦覦.風力減小,滾動可能停止【答案】7.B8.B【分析】7.由所學知識可知,風的搬運能力極強,一般與風力的大小呈正相關(guān),A項正確。風力越小,風力搬運能力越弱,B項錯誤。風力搬運作用越明顯,可搬運的碎屑物質(zhì)顆粒越大,C項正確。碎屑物質(zhì)顆粒越小,重量越輕,風力搬運作用越明顯,D項正確。依題意,選擇不正確的,故選B。8.由圖可知,懸浮形式搬運的顆粒物數(shù)量較多,滾動和跳動形式。搬運的顆粒物粒徑大,數(shù)量較少,A項正確、B項錯誤。搬運形式隨風力和顆粒物的大小而改變,風力增大,滾動可變?yōu)樘鴦?,C項正確。當風力較小時,滾動可能停止,D項正確。依題意,選擇不正確的,故選B。下圖示意雅魯藏布江中游寬谷的爬升沙丘。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該沙丘的泥沙來源于(

)A.流水沉積 B.風力侵蝕 C.冰川堆積 D.風力沉積10.下圖中能正確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B.C. D.【答案】9.A10.C【分析】9.材料信息表明,圖中河段為雅魯藏布江寬谷,有廣闊的河漫灘,河漫灘河流沉積了大量泥沙,枯水期河漫灘出露,河漫灘上沉積的泥沙在強風作用下成為此處的沙丘的泥沙來源,A正確;該處沙丘的泥沙并不來源于風力侵蝕、冰川堆積,排除BC;沙丘是風力沉積作用形成,但泥沙的最終來源不是風力沉積,排除D。故選A。10.該沙丘位于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強風口地段,秋末至春末期間強勁風力將河床上因枯水期而露頭的河沙吹起,并在風速變小的地方沉積形成沙丘。沙丘的迎風面沙粒往往揚起,在沙丘頂部附近堆積,背風坡形成較陡峭的滑落面,因此丘體兩坡不對稱,迎風坡平緩,背風坡較陡,圖C特征與之相吻合,C符合題意,排除ABD。故選C。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區(qū)發(fā)展起來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入從山頂?shù)缴侥_開墾了無數(shù)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堅固。讀古印加文明區(qū)域示意圖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11.左圖中a、b兩處流水作用不同,其差異是(

)A.a(chǎn)處以流水沉積作用為主 B.b處以流水沉積作用為主C.兩處均以流水沉積作用為主 D.兩處均以流水侵蝕作用為主12.古印加文明的農(nóng)田以用石塊壘成的梯田為主,修筑這種梯田能(

)A.防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B.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C.增加土層厚度,防止土壤流失 D.提高植被覆蓋,改善局地氣候【答案】11.B12.C【分析】11.根據(jù)圖示,a處流經(jīng)安第斯山脈,地形陡峭,流速快,侵蝕作用強,該段以流水侵蝕作用為主,AC錯誤;b處流經(jīng)亞馬孫平原,流速緩慢,以泥沙沉積作用為主,B正確、D錯誤。選B。12.古印加文明主要分布在山區(qū),山區(qū)因地形崎嶇,土層淺薄,且容易受到雨水淋失,一般不適宜開辟耕地,但是通過用石塊壘成梯田,改造地表狀況,可以增加土層厚度,防止土壤流失,可以發(fā)展種植業(yè),C正確。該地降水多,土壤不缺水分,但該區(qū)域缺少土壤,且修建石塊梯田,不能直接增加土壤水分,A錯;修梯田不能降低山地坡度,B錯;梯田是為發(fā)展種植業(yè)而建,必然破壞原始植被,降低植被覆蓋率,D錯。故選C。為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我國福建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組織了野外地貌考察。下圖為考察地等高線地形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3.甲、乙、丙、丁四地中,從宏觀上觀察圖示地區(qū)地貌宜選擇的地點是(

)A.甲 B.乙 C.丙 D.丁14.返校后同學們寫了觀察報告,下列報告中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該地地形以平原為主 ②乙地坡度較丙地大③河流干流自西向東流 ④戊處附近存在瀑布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15.觀察發(fā)現(xiàn)丙坡植物生長茂盛,明顯好于其他地區(q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丙坡為(

)A.陰坡,水分條件好 B.迎風坡,光照條件好C.陽坡,光照條件好 D.背風坡,水分條件好【答案】13.A14.B15.C【分析】13.本題考查地貌的觀察,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diào)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宏觀上觀察地貌宜選擇視野較開闊、能觀察到圖示大部分地區(qū);讀圖可知,四地中甲地海拔最高,視野最為開闊,A正確,BCD錯誤。故選A。14.圖中大部分地區(qū)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形以丘陵為主,故①錯誤;乙地等高線較丙地稀疏,坡度較小,故②錯誤;結(jié)合圖中指向標可知,河流干流流向為自西向東,因此③正確;戊處附近為陡崖,且有河流經(jīng)過,所以存在瀑布,因此④正確;故選B。15.本題考查坡向?qū)χ参锷L的影響,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diào)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圖示地區(qū)位于福建,丙坡是南坡,南坡是陽坡,因此A錯誤;陽坡光照條件更好,植被生長更好,因此C項正確;迎風坡水分條件更好,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因此BD項錯誤。故選C。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在野外研學時觀察到如圖所示景觀,陡峭的山體下和坡麓地帶分布有眾多的碎石堆(圖中虛線以內(nèi)部分),呈上尖下圓的錐狀,系山體碎石長期掉落后堆積而成。組內(nèi)同學對這種獨特的地貌十分感興趣,帶隊老師告訴同學們,這種地貌叫做“倒石錐”。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6.出于安全考慮,同學們未能到達倒石錐錐體觀察其細節(jié),有同學推測倒石錐的表面堆積物應具有明顯的分選性,應為上細下粗的構(gòu)造。其推測依據(jù)的差異指標最有可能是(

)A.碎石的質(zhì)量 B.碎石的磨圓度C.碎石的巖性 D.碎石掉落前的海拔17.導致山坡上巖體逐漸破碎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風力侵蝕 B.風化作用 C.流水侵蝕 D.冰川搬運18.該地理興趣小組沿途發(fā)現(xiàn)多處倒石錐,據(jù)圖推測該興趣小組研學旅行的主題最有可能是(

)A.攀登雪蓮之鄉(xiāng) B.尋跡京杭大運河C.探秘綠島椰林 D.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北大荒【答案】16.A17.B18.A【分析】本題考查地貌的形成以及讀圖分析能力。16.據(jù)材料可知,倒立錐由山體上破碎的巖石墜落堆積而成。顆粒粗的巖石由于質(zhì)量較重,慣性大,滾落的位置較遠,故堆積在倒立錐邊緣。顆粒細的巖石質(zhì)量輕,慣性小,滾落的位置較近。因此推測的主要因素是碎石的質(zhì)量,BCD關(guān)系不大。故選A。17.據(jù)材料可知,陡峭的山體下和坡麓地帶分布有眾多的碎石堆,山坡上巖石逐漸破碎是由于溫度變化引起巖石的熱脹冷縮,從而崩解剝離山體,是物理風化作用。故選B。18.倒立錐分布廣泛,一要植被覆蓋少,坡面缺少植被的保護,二要晝夜溫差大,這樣才容易風化產(chǎn)生更多掉落的巖石。且從圖示可以看出,該地山體陡峭,缺少植被覆蓋,該地應深居內(nèi)陸。只有攀登雪蓮之鄉(xiāng)滿足該條件。故選A。龍里猴子溝風景名勝區(qū),距貴陽市中心28km。猴子溝風景區(qū)內(nèi)部資源是一個有機組合整體,主要景觀有大面積的草原與草原中的峽谷、溝谷、峰林、峰叢、豎井、天坑、洼地等(如圖所示)。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9.圖示地區(qū)位于我國的(

)A.青藏高原 B.內(nèi)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云貴高原20.圖示地區(qū)主要的巖石類型和該處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別是(

)A.巖漿巖、風力侵蝕 B.巖漿巖、流水堆積C.沉積巖、冰川侵蝕 D.沉積巖、流水侵蝕【答案】19.D20.D【分析】19.據(jù)材料可知,圖示地區(qū)主要景觀有大面積的草原與草原中的峽谷、溝谷、峰林、峰叢、豎井、天坑、洼地、溶洞等,說明當?shù)氐闹饕孛差愋蜑榭λ固氐孛?,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貴高原地區(qū),D正確,ABC錯誤。故選D。20.據(jù)上題可知,該地的地貌類型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石灰?guī)r地區(qū)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石灰?guī)r)進行長期的溶蝕(侵蝕)的結(jié)果,石灰?guī)r屬于沉積巖,所以,圖示地區(qū)主要的巖石類型是沉積巖;該處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蝕作用,D正確。ABC錯誤。故選D。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21.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0分)材料一:下圖為浙江省和海岸地貌示意圖。材料二:海岸類型有基巖海岸、砂質(zhì)海岸和泥質(zhì)海岸?;鶐r海岸是由巖石組成的海岸,巖體直面遼闊海域,深水逼岸,經(jīng)過海水的長期作用,再加上基巖海岸本身的地質(zhì)作用及巖石性質(zhì)、結(jié)構(gòu)特征,形成了海蝕崖、海蝕平臺、海蝕洞、海蝕拱橋、海蝕柱(由海蝕拱橋演化而來)等各種形態(tài)的海蝕地貌。(1)圖中浙江省A處為泥質(zhì)海岸、B處為基巖海岸,其中形成A處海岸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作用,形成B處海岸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作用。(4分)(2)岬角(向海洋突出的尖形陸地)向海突出,常形成海蝕柱、海蝕拱橋等。結(jié)合圖文材料,簡述海蝕柱的形成過程。(6分)【答案】(1)

流水沉積

海水侵蝕(2)岬角處巖石性質(zhì)及其結(jié)構(gòu)不同,在海水侵蝕作用下,兩側(cè)形成海蝕洞;隨著海水的進一步侵蝕,岬角兩側(cè)海蝕洞被蝕穿而形成海蝕拱橋;海蝕拱橋頂部風化崩塌,形成殘留于海中的柱狀巖石,即海蝕柱?!痉治觥浚?)A處為泥質(zhì)海岸,主要是河流挾帶的泥沙在河口沉積形成,B處為基巖海岸,在海水的侵蝕作用下形成不同的海岸地貌,包括海蝕崖、海蝕平臺、海蝕洞、海蝕拱橋、海蝕柱等。(2)由材料可知海蝕柱是由海蝕拱橋演化而來的。向海洋突出的尖形陸地——岬角,其兩側(cè)受海水的強烈侵蝕,形成海蝕洞。海水繼續(xù)作用使兩側(cè)方向相反的海蝕洞被蝕穿而相互貫通,形成海蝕拱橋。最后海蝕拱橋發(fā)生崩塌,就形成了殘留于海中的柱狀巖石,即海蝕柱。22.讀南美局部地區(qū)圖(圖二)及相關(guān)資料,回答以下問題。(16分)材料一:奇基塔湖,阿根廷北部大鹽湖。位于科爾多瓦省東北部的洼地內(nèi),鹽度17‰。材料二:A河河口氣象觀測站資料。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氣溫℃21.121.120.118.316.915.915.215.315.916.918.420降雨量000微量00.30.100.2000材料三:B河上、下游流速與顆粒大小關(guān)系圖(圖一)。(1)根據(jù)三個材料,描述A河的河流特征并分析成因。(6分)(2)B河許多河段出現(xiàn)巨大卵石與細沙同存現(xiàn)象,簡要分析原因。(6分)(3)A附近有色金屬資源豐富,分析開發(fā)的困難。(4分)【答案】(1)特征:A河為外流河,流程短,流域面積小,流速快,流量小,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夏汛,年際變化小。成因:上游發(fā)源于安第斯山,下游為熱帶沙漠氣候。源頭距離海近且海拔高,落差大。(2)河流流速與搬運能力之間存在相關(guān)的關(guān)系:流速越快,搬運能力越強,流速下降,搬運能力急劇下降。B河流域內(nèi)降水變化大,當河流處于汛期時,流速快,搬運能力強,巨大的卵石也能搬運,但當河流處于枯水期時,流速下降,搬運能力減弱。B河流域落差變化大,降水變率大,造成河流流速變化大,出現(xiàn)卵石與細砂同存現(xiàn)象。(3)開發(fā)中由于氣候干燥,水源短缺,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安第斯山區(qū),地形起伏大、地質(zhì)復雜,加上技術(shù)條件較差,存在一定困難?!痉治觥浚?)根據(jù)圖二信息可知,A河發(fā)源于南美洲西部的安弟斯山脈,注入太平洋,河流發(fā)源地與入海地之間距離較短,因此河流流程較短,流域面積較小,但流速較快;由于注入海洋,河流為外流河,河流流程短,流域面積小,且流經(jīng)地區(qū)氣候干旱(根據(jù)材料二信息可知該河流域氣候干旱),降水少,所以河流流量小;該河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補給,因此夏季流量相對較大,存在夏汛,但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小。(2)河段出現(xiàn)巨大礫石與細沙同存的現(xiàn)象,這主要與河流的搬運能力有關(guān),河流的搬運能力主要與河流的流速有關(guān),河流流速快,搬運能力強,巨大的礫石容易被搬運;河流流速慢,巨大礫石無法被搬運,粒徑更小的細沙容易被搬運(這種關(guān)系根據(jù)圖一信息以及所學地理知識即可獲得)。而河流的流速又與河流的流量以及流域落差有關(guān),根據(jù)圖一信息可知,B河上下游流速差異大,表明流域落差變化較大。該河流域氣候類型主要為熱帶草原氣候,流域的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汛期時降水較多,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搬運泥沙的能力更強,礫石更容易被搬運;干季降水少,河流處于枯水期,流速下降,河流的搬運能力減弱,從而使得河流流速變化較大,因此出現(xiàn)了卵石和細沙同存的現(xiàn)象。(3)該地有色金屬礦產(chǎn)開發(fā)的困難,可從自然條件以及社會經(jīng)濟條件兩方面作答。A所在區(qū)域為熱帶沙漠氣候,氣候干燥,水源缺乏,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其次,靠近安第斯山區(qū),地勢起伏較大,位于板塊交界附近,地質(zhì)條件復雜;該地位于智利,其經(jīng)濟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