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染病學總論(zǒnɡlùn)三門峽市(sānménxiáshì)中心醫(yī)院感染科
陳彥博1共七十九頁概述(ɡàishù)★傳染病學的基本概念★為什么要學習傳染病學?★傳染病學的發(fā)病機理及診治、預防2共七十九頁一、傳染病流行的歷史(lìshǐ)與現(xiàn)狀
傳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朊粒、病毒、衣原體、立克次體、支原體、細菌、真菌(zhēnjūn)、螺旋體等)和寄生蟲(原蟲、蠕蟲、醫(yī)學昆蟲)感染人體后產生的有傳染性的疾病。3共七十九頁傳染病的范疇1、病毒性疾?。翰《拘愿窝住⒘魅?、乙腦、2、細菌性疾?。簜?、霍亂、流腦3、原蟲?。喊⒚装筒?、瘧疾4、螺旋體?。恒^端螺旋體病5、立克次體病:斑疹傷寒、恙蟲病6、衣原體感染:鸚鵡熱、沙眼7、支原體感染:支原體肺炎(fèiyán)、尿道炎8:蠕蟲?。貉x病、囊蟲病、蛔蟲病9:深部真菌病:4共七十九頁人類歷史上一些(yīxiē)重要的傳染病傳染病流行情況結核病19世紀的白色瘟疫瘧疾寄生蟲病中死亡率居第一位傷寒20世紀30年代以前世界各國廣泛流行流腦世界上30多個國家流行,我國高發(fā)白喉1583-1618爆發(fā)第一次世界大流行菌痢公元前4世紀希波克拉底已認識此病炭疽抗生素出現(xiàn)前病死率為20-30%麻疹嬰幼兒常見的傳染病斑疹傷寒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稱為“戰(zhàn)爭瘟疫”傳染性肝炎中國人有近20%感染5共七十九頁發(fā)現(xiàn)時間病原體疾病1977埃波拉病毒埃波拉出血熱1977嗜肺軍團菌軍團菌病1977漢坦病毒腎綜合癥出血熱1981HIV艾滋病1982大腸桿菌O157出血性腸炎1982伯氏疏螺旋體萊姆病1988人皰疹病毒6型突發(fā)性玫瑰疹1990西尼羅河病毒西尼羅河腦炎1992O139非O1型霍亂1995庚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1996朊粒新變異型克-雅?。ǒ偱2。?998尼帕病毒尼帕病毒性腦炎2003冠狀病毒變體SARS近20年部分(bùfen)新發(fā)傳染病6共七十九頁建國(jiànguó)前建國(jiànguó)初傳染病概況鼠疫1947–1948東北死亡3萬人瘧疾40年代患者>3000萬病死率1%血吸蟲病血吸蟲病人1200萬麻疹城市200萬/年死亡10萬1952年報告麻疹為104萬例肺結核城市15歲以下(yǐxià)感染率85%,死亡率200-300/10萬性病1000萬以上1931年長江水災淹死14.5萬災后傳染病流行病死300多萬1950、1951年全國分別報告了4.3萬和6.1萬例天花病人7共七十九頁傳染病的一些(yīxiē)變化總的發(fā)病率降低總的死亡率降低大多數(shù)病的致死強度(病死率)減弱不同傳播途徑疾病構成改變大規(guī)模流行減少
可歸功于預防接種(yùfánɡjiēzhǒnɡ)、居住環(huán)境、飲用水、食品衛(wèi)生、營養(yǎng)狀況、衛(wèi)生習慣、醫(yī)療條件、生產方式等的改變8共七十九頁我國新發(fā)傳染病的形勢(xíngshì)1.一些新發(fā)傳染病已經存在、或者流行O139霍亂、大腸桿菌O157∶H7感染、軍團病、萊姆病、豬鏈球菌感染、空腸彎曲菌腹瀉、單核細胞李司特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感染、禽流感、多種病毒性腦炎、腎型出血熱、新型肝炎、腸道病毒71型感染、隱孢子(bāozǐ)蟲病、廣州管賀線蟲病、巴貝西蟲病等2.流行病學調查提示,可能還存在著一些新發(fā)傳染病3.一些國外罕見的傳染病出現(xiàn)擴散趨勢,有傳入我國的危險埃博拉出血熱、尼巴病毒腦炎、拉薩熱、人類克雅氏病、西尼羅河腦炎、漢坦病毒肺癥、人猴痘、裂谷熱、委內瑞拉腦炎、埃立克體感染、侵襲性鏈球菌感染、非典型腸炎沙門氏菌腹瀉、貓抓病、異尖線蟲病等9共七十九頁為什么要學習(xuéxí)傳染病學?10共七十九頁傳染病仍是人民(rénmín)健康和社會安定的嚴重威脅據(jù)WHO統(tǒng)計,全世界約58億人口中,有一半人受到新老傳染病的威脅。21世紀又要回到向傳染病作斗爭的時代(shídài)。在過去的30年中,又發(fā)現(xiàn)了近40種新病原,其中大部分是病毒.在美國當今傳染病死亡病因占第三位。11共七十九頁
傳染病學的發(fā)病(fābìng)機理及診治
12共七十九頁第一節(jié)感染與免疫一、機體對感染過程的五種(wǔzhǒnɡ)狀態(tài)
13共七十九頁
▲病原體被清除(qīngchú)
病原體被非特異性免疫屏障(píngzhàng)、特異性被動免疫、特異性主動免疫所清除14共七十九頁▲隱性感染(gǎnrǎn)covertinfection
(亞臨床感染(gǎnrǎn))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僅誘導機體產生特異性的免疫應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輕微的組織損傷,因而在臨床上不現(xiàn)出任何癥狀、體征,甚至生化改變,只能通過免疫學檢查才能發(fā)現(xiàn)。在傳染病中最為常見。某些(mǒuxiē)傳染病以隱性感染為主:乙腦。15共七十九頁▲顯性感染(gǎnrǎn)overtinfection
病原體侵入(qīnrù)人體后,不但誘導機體發(fā)生免疫應答,而且通過病原體本身的作用或機體的變態(tài)反應,導致組織傷,引起病理改變和臨床表現(xiàn)。某些傳染病以顯性感染為主:麻疹、水痘。
16共七十九頁▲病原(bìngyuán)攜帶狀態(tài)carrierstate
不出現(xiàn)臨床(línchuánɡ)癥狀,但能排出病原體,是重要的傳染源。有重要的流行病學意義。17共七十九頁▲潛伏性感染(gǎnrǎn)latentinfection
病原體感染人體后,寄生在機體中某些部位,由于機體免疫功能足以將病原體局限化而不引起(yǐnqǐ)顯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將病原體清除,病原體便可長期潛伏下來,等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才引起(yǐnqǐ)顯性感染。潛伏性感染期間,病原體不排出體外。
如帶狀皰疹、結核桿菌等。18共七十九頁二、感染過程中病原體的作用病原體的致病力:侵襲力invasiveness——如鞭毛、夾膜、酶毒力virulence——如外毒素、內毒素數(shù)量amount——一般與致病能力成正比變異性variation——可導致(dǎozhì)致病力的改變三、機體的免疫應答作用非特異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體液因子特異性免疫:細胞免疫體液免疫19共七十九頁第二節(jié)傳染病的發(fā)病(fābìng)機制1、發(fā)生與發(fā)展入侵門戶:經口—如消化道傳染病經皮膚、傷口—血吸蟲病、破傷風經血液—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機體內定位:阿米巴病—肝、腸血吸蟲病—肝、結腸白喉—喉、咽流腦—鼻咽、腦膜排出途徑:消化道—通過糞便排出呼吸道—通過飛沫排出血液—蚊叮20共七十九頁2、組織損傷的發(fā)生機制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免疫機制3、重要的病理生理變化發(fā)熱蛋白代謝異常(yìcháng)糖代謝異常水電解質失衡內分泌改變21共七十九頁第三節(jié)傳染病的流行過程和影響因素一、流行過程的三個基本條件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傳染源sourceofinfection:
病原體已在體內生長繁殖并能將其排出(páichū)體外的人和動物
●患者
●隱性感染者
●病原攜帶者
●受染動物22共七十九頁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líkāi)傳染源后,到達另一個易感者的途徑
●呼吸道傳播—麻疹、結核病、白喉、SARS
●消化道傳播—霍亂、傷寒、細菌性痢疾
●接觸傳播—破傷風、鉤蟲病
●蟲媒傳播—瘧疾、乙腦、流行性斑疹傷寒
●血液、體液傳播—乙肝、艾滋病
23共七十九頁人群易感性:對某一傳染病缺乏特異性免疫力的人稱為易感者(susceptibleperson),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決定(juédìng)該人群的易感性。二、影響流行過程的因素自然因素:季節(jié)性、地區(qū)性社會因素:社會制度、經濟文化、生活水平24共七十九頁影響傳染病發(fā)生(fāshēng)的因素自然因素對傳染病的影響
全球氣候變暖
洪澇災害社會(shèhuì)因素對傳染病的影響
人類工業(yè)化進程:環(huán)境破壞、污染
人類城市化過程:人口流動、密集
飲食方式:生吃野生動物、海鮮
藥物濫用
血制品污染
恐怖主義威脅25共七十九頁傳染病構成改變(gǎibiàn)的原因計劃免疫——減少呼吸道傳染病公共衛(wèi)生設施(飲食、飲水、廁所)
——減少腸道傳染病愛國衛(wèi)生運動(yùndòng)——減少蟲媒傳染病不安全的行為(性開放、吸毒)——增加經性、血傳播疾病醫(yī)院感染——增加經血傳播疾病26共七十九頁新發(fā)傳染病的相關(xiāngguān)因素經濟發(fā)展階段造成的大量農村人口擁向城市,由于居住、衛(wèi)生條件差,易造成呼吸道和消化道病原性微生物的傳播性生活紊亂、靜脈吸毒容易造成HIV病毒等的傳播人類居住環(huán)境(huánjìng)改變(開荒、建水壩等),引起傳染病的發(fā)生和傳播。如到林區(qū)旅游,可增加接觸動物的機會,感染人曽共患病,如萊姆病氣候變暖,有利于一些病原性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造成傳染病發(fā)生的地區(qū)移動27共七十九頁新發(fā)傳染病的相關(xiāngguān)因素食品的集中供應,如果某一食品被污染,就可能造成眾多人同時感染病原(bìngyuán)微生物免疫抑制劑的使用(人口老齡化、器官移植等),免疫受損人群增多,容易造成某些病原性微生物感染一些日用電器,有利于某些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如空調、冰箱等交通發(fā)達,國際交流、地區(qū)交流日益廣泛,可以很快把一些新發(fā)傳染病傳到其它國家和地區(qū)28共七十九頁第四節(jié)傳染病的特征一、四個基本特征:
●病原體:由特異性的病原體引起
●傳染性:是傳染病與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區(qū)別。
●流行病學特征:流行性:散發(fā)、爆發(fā)、流行、大流行
地方性:血吸蟲病、瘧疾、霍亂等
季節(jié)性:流腦、乙腦、麻疹(mázhěn)、菌痢等。外來性?!裼懈腥竞蟮拿庖撸寒a生特異性免疫,持續(xù)時間不同29共七十九頁傷寒桿菌電鏡照片(zhàopiàn)
30共七十九頁炭疽(tànjū)桿菌31共七十九頁鉤端螺旋體32共七十九頁天花(tiānhuā)病毒33共七十九頁二、臨床特點★病程具有階段性1、潛伏期(incubationperiod)
從病原體侵入人體起,到開始出現(xiàn)臨床癥狀的時期。潛伏期長短不一,決定隔離期。2、前驅期(prodromalperiod)表現(xiàn)通常是非特異性的3、癥狀明顯期(periodapparentmanifestation)該病所特有的癥狀和體征通常都獲得充分表達4、恢復期(convalescentperiod)體內可能(kěnéng)還有殘余病理改變34共七十九頁復發(fā)(fùfā)(relapse)
有些傳染病患者進入恢復期后,已穩(wěn)定退熱一段時間,由于潛伏于組織內的病原體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發(fā)病的癥狀再度出現(xiàn)再燃(recrudescence)
有些患者在恢復期時體溫未穩(wěn)定下降至正常,又再發(fā)熱
35共七十九頁常見(chánɡjiàn)的癥狀與體征發(fā)熱(fārè)fever皮疹(rash,eruption)毒血癥狀(toxemicsymptoms)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反應發(fā)熱具有雙重意義;熱型是傳染病重要特征之一,有診斷和鑒別診斷價值;皮疹分為充血性和出血性;斑,丘,皰疹;皮疹出現(xiàn)時間,順序,分布,形態(tài),退疹后改變對出疹性傳染病診斷有重要參考價值;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充血,增生,臨床表現(xiàn)為肝,睥,淋巴結腫大。病原體的各種代謝產物(包括毒素在內)可引起除發(fā)熱以外的多種癥狀36共七十九頁
★常見癥狀(zhèngzhuàng)與體征
1、發(fā)熱
▲稽留熱
▲馳張熱
▲間歇熱
▲回歸熱
▲不規(guī)則熱
37共七十九頁稽留熱38共七十九頁弛張熱39共七十九頁間歇熱40共七十九頁回歸熱41共七十九頁不規(guī)則熱42共七十九頁發(fā)熱僅是發(fā)熱性疾病過程中機體的反應之一。發(fā)熱的高低和長短以及體溫的形式,取決于機體的反應性和治療(抗菌藥物、解熱藥物、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等)的影響(yǐngxiǎng),因此未經治療的典型病例,才可能有典型的熱型。43共七十九頁2、皮疹出疹時間——水、紅、痘、麻、斑、傷第一天水痘、風疹第二天猩紅熱第三天天花第四天麻疹第五天斑疹傷寒(bānzhěnshānɡhán)第六天傷寒形態(tài)——斑丘疹:見于麻疹、風疹出血疹:見于出血熱、流腦皰疹、膿皰疹:見于水痘、天花尋麻疹:見于血清病44共七十九頁天花(tiānhuā)天花(tiānhuā)45共七十九頁猩紅熱46共七十九頁猩紅熱47共七十九頁麻疹(mázhěn)48共七十九頁麻疹(mázhěn)49共七十九頁傷寒(shānghán)(玫瑰疹)50共七十九頁毒血癥癥狀:病原體的代謝產物(chǎnwù)、細菌毒素可引起多種臨床癥狀,如乏力、全身不適、厭食、頭痛、肌肉、關節(jié)、骨骼疼痛、多器官功能衰竭單核巨嗜細胞系統(tǒng)反應:臨床表現(xiàn)為肝、脾、淋巴結腫大★臨床分型急性、亞急性、慢性輕型、中型、重型、爆發(fā)型非典型(逍遙型)51共七十九頁第五節(jié)傳染病的診斷(zhěnduàn)
三大要點:
臨床資料流行病學資料實驗室檢查傳染病的診斷(zhěnduàn)原則強調綜合診斷、早期診斷
正確診斷是及時隔離和采取有效治療的基礎,從而防止其擴散。特別是對鼠疫,霍亂等烈性傳染病首例病例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52共七十九頁臨床(línchuánɡ)資料病史及癥狀
潛伏期長短,起病的緩急,發(fā)熱特點、中毒癥狀、特殊癥狀(菌痢的里急后重、膿血(nónɡxuè)便、脊髓灰質炎的肢體弛緩性癱瘓等)體格檢查
如猩紅熱的紅斑疹,麻疹的口腔粘膜斑,百日咳的痙攣性咳嗽,白喉的假膜,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皮膚瘀斑,傷寒的玫瑰疹53共七十九頁處理疫情(yìqíng)的三原則很多突發(fā)事件(包括傳染?。┰谠缙谑窃虿幻鞯倪呎{查,邊處理(chǔlǐ)控制疫情蔓延,減少死亡探討病因流行病學病因病原學病因54共七十九頁流行病學(liúxínɡbìnɡxué)資料有無與傳染病病人接觸史(潛伏期內)發(fā)病地點是否為疫區(qū)(yìqū)或到過疫區(qū)(yìqū)免疫接種史及既往患傳染病史發(fā)病季節(jié)發(fā)病年齡職業(yè)有無向下傳染病例55共七十九頁實驗室檢查(jiǎnchá)血常規(guī):大部分細菌性傳染病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增多,唯傷寒減少,布魯氏菌病減少或正常。絕大多數(shù)病毒性傳染病白細胞部數(shù)減少且淋巴細胞比例增高,但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nǎoyán)總數(shù)多增高。血中出現(xiàn)異型淋巴細胞,見于流行性出血熱、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56共七十九頁實驗室檢查(jiǎnchá)尿常規(gu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患者尿內有蛋白、白細胞、紅細胞、且前者尿內有膜狀物黃疸型肝炎尿膽紅質陽性便常規(guī):菌痢、腸阿米巴病,呈粘膿血(nónɡxuè)便和果漿樣便;細菌性腸道感染多呈水樣便或血水樣便或混有膿及粘液。病毒性腸道感染多為水樣便或混有粘液57共七十九頁實驗室檢查(jiǎnchá)病原學檢查直接檢查:腦膜炎雙球菌(瘀點、腦脊液涂片)瘧原蟲、微絲蚴、溶組織(zǔzhī)阿米巴原蟲及包囊,血吸蟲卵,螺旋體等病原體可在鏡下查到病原體分離:依不同疾病取血液、尿、糞、腦脊液、骨髓、鼻咽分泌物、滲出液,活檢組織等進行培養(yǎng)與分離鑒定58共七十九頁實驗室檢查(jiǎnchá)免疫學檢查:可用已知抗原檢查未知抗體,也可用已知抗體檢查未知抗原。①直接凝集試驗②間接凝集試驗;③沉淀試驗;④補體結合試驗⑤中和試驗;⑥免疫熒光檢查;⑦放射免疫測定⑧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細胞免疫功能檢查:常用的有皮膚試驗,E玫瑰花形成(xíngchéng)試驗,淋巴細胞轉化試驗,血液淋巴細胞計數(shù)T淋巴細胞計數(shù)59共七十九頁實驗室檢查(jiǎnchá)分子生物學檢測(jiǎncè)雜交法:斑點雜交、Southern印跡
Northern印跡、原位雜交、微反應板雜交擴增法:PCR;RT-PCR60共七十九頁物理檢查影像學檢查:X線檢查、超聲波檢查、同位素掃描檢查
計算機體層掃描(CT)等其它檢查:診斷性穿刺(腹腔、胸腔(xiōngqiāng)、腦脊液、肝臟等)、活體組織檢查、乙狀結腸鏡檢查61共七十九頁鑒別(jiànbié)診斷發(fā)熱的鑒別黃疸的鑒別皮疹(pízhěn)的鑒別腹瀉的鑒別病因的鑒別62共七十九頁第六節(jié)傳染病的治療原則:治療患者控制傳染源方法:
▲一般及支持(zhīchí)療法:隔離、護理、心理治療
▲病原治療:清除病原體,根治和控制傳染源如吡喹酮—血吸蟲病、囊蟲病氯喹—瘧疾滅滴靈—阿米巴病抗毒血清—白喉、破傷風抗生素—傷寒
▲對癥治療:
▲康復療法:
63共七十九頁第七節(jié)傳染病的預防三個要點管理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一、管理傳染源疫情上報制度—法定傳染病分為三類甲類:為強制(qiángzhì)管理傳染病鼠疫、霍亂要求發(fā)現(xiàn)后城市2小時內,農村6小時內上報乙類:為嚴格管理傳染病,法定有27種傳染病丙類:為監(jiān)測管理傳染病,法定有11種傳染病
要認真、完整的填寫疫情卡64共七十九頁二、切斷傳播途徑
加強飲食衛(wèi)生、管理
加強水源管理
加強糞便(fènbiàn)和污物管理
加強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
加強院內感染的控制
嚴格國境檢疫
必要時啟動危機管理機制
65共七十九頁三、保護(bǎohù)易感人群提高人群特異性免疫力通過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主動免疫:接種疫苗、菌苗被動免疫:注射抗毒素、免疫球蛋白66共七十九頁應加強(jiāqiáng)關注的幾類傳染病
67共七十九頁艾滋病:
被認為是“頭號殺手”,仍無根治(gēnzhì)藥物。據(jù)聯(lián)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報告,2003年全世界又新增50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者總數(shù)上升到了4200萬人。目前我國的艾滋病流行也進入了高速增長期,最保守的估計也已經有84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更有專家的估計中國艾滋病實際感染已達104萬,其中已經死亡約20萬,并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
68共七十九頁SARS:
病毒來源仍不能確定,具有強烈的傳染性。2003年在全球引起最大影響的莫過于新發(fā)現(xiàn)(fāxiàn)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2002年11月16日,在中國廣東河源出現(xiàn)了第1位非典病人,隨后,這種新型肺炎又在我國香港、臺灣地區(qū)及美國等地被發(fā)現(xiàn)(fāxiàn)。全世界累計發(fā)現(xiàn)(fāxiàn)8000余名感染者,造成900多人死亡。
69共七十九頁登革熱:
在眾多的蟲媒傳染病中,2003年最為猖獗的是登革熱。
登革熱是一種“老牌”熱帶傳染病,近年來其流行隨著傳播媒介的活躍而逐步加重。泰國登革熱病患者(huànzhě)達5284人,同時此病在澳大利亞、沙特阿拉伯等國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70共七十九頁霍亂:
霍亂被認為是社會因素起主導作用的流行性疾病。大流行主要應歸結于社會因素。動蕩的社會秩序、沒有清潔的飲用水、缺醫(yī)少藥,成為霍亂流行的最主要因素。
2003年4-5月,贊比亞、伊拉克、烏干達、莫桑比克、南非先后暴發(fā)霍亂。是我國重點預防(yùfáng)的傳入性傳染病
71共七十九頁埃博拉出血熱:
世界衛(wèi)生組織20日公布的最新統(tǒng)計顯示,截至18日,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與尼日利亞4國共報告2473人確診或疑似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1350人死亡。
埃博拉病毒被認為是通過動物傳染給人的,但一直未能發(fā)現(xiàn)其真正的動物宿主,更多的證據(jù)表明它可以通過接觸、輸血、呼吸等多種途徑傳播。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病死率達到50%-90%?;颊咚劳鰰r器官溶解,全身毛孔(máokǒng)和腔道出血,死狀恐怖。故該病毒被認為是一種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文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春節(jié)新媒體風向標
- 發(fā)動機行業(yè)知識培訓課件
- 總經理年終總結
- 培訓部門年終總結
- 立適合中國國情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模式
- 二零二五年度商業(yè)地產項目反擔保合同3篇
- 國際海關日介紹
- Unit 7 Happy Birthday Section A(2a-2e)說課稿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專項學習像工程師那樣 說課稿-2024-2025學年科學二年級上冊蘇教版
- 醫(yī)院工會經費使用與管理辦法、制度規(guī)則
- 2022年外交學院輔導員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磁致伸縮液位傳感器KYDM-路線設置使用
- (完整版)建筑業(yè)10項新技術(2017年最新版)
- 收割機轉讓協(xié)議
- 中學歷史教育中的德育狀況調查問卷
- 煤礦煤業(yè)掘進工作面班組安全確認工作記錄表 模板
- 第8期監(jiān)理月報(江蘇版)
-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 乙丙橡膠電力電纜絕緣一步法硅烷交聯(lián)工藝
- 中止施工安全監(jiān)督申請書(范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