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通信企業(yè)協(xié)會團體標準
T/CAICIXX—20XX
5GBBU集中機柜技術規(guī)范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Centralizedcabinet
for5GBaseBandUnit
(征求意見稿)
20XX-XX-XX發(fā)布20XX-XX-XX實施
中國通信企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I
5GBBU集中機柜技術規(guī)范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5GBBU集中機柜的術語和定義、組成、型式和命名、外觀結構、電氣性能、試驗方法、
檢驗規(guī)則、標志、包裝、運輸和存儲等部分的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5GBBU集中機柜的設計、應用、施工、驗收、使用及維護等,也可作為采購依據(jù)。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50174-2017數(shù)據(jù)中心設計規(guī)范
GB50462-2015數(shù)據(jù)中心基礎設施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GB50311-2016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
GB50312-2016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驗收規(guī)范
GB3096-2008聲環(huán)境質量標準
GB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
GB/T3181-2008漆膜顏色標準
GB/T4208-2017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
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劃格試驗
GB/T10801.1-2002絕熱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GB/T20974-2014絕熱用硬質酚醛泡沫制品
GB/T21558-2008建筑絕熱用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
GB/T23932-2009建筑用金屬面絕熱夾芯板
GB/T700-2006碳素結構鋼
GB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設計規(guī)范
YD/T585-2010通信用配電設備
YD/T1051-2018通信局(站)電源系統(tǒng)總技術要求
YD/T944-2007通信電源設備的防雷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
YD/T5083-2005電信設備抗地震性能檢測規(guī)范
YD5096-2016通信用電源設備抗地震性能檢測規(guī)范
YD/T2063-2009通信設備用電源分配單元(PDU)
GB50052-2009供配電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
GB50054-2011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范
GB/T3482-2008電子設備雷擊試驗方法
GB50243-2016通風與空調(diào)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
GB/T19413-2010計算機和數(shù)據(jù)處理機房用單元式空氣調(diào)節(jié)機
GB8702-2014電磁環(huán)境控制限值
YDB032-2009通信用后備式鋰離子電池組
YD/T2344.1-2011通信用磷酸鐵鋰電池組第1部分:集成式電池組
YD/T1363.1-2014通信局(站)電源、空調(diào)及環(huán)境集中監(jiān)控管理系統(tǒng)第1部分:系統(tǒng)技
術要求
GB9254-2008/XG1-2013信息技術設備的無線電騷擾限值和測量方法
1
GB/T17626.2-201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
GB/T17626.4-201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
GB/T17626.5-2019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
GB/T17626.11-200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抗擾度試驗
GB4943.1-2011信息技術設備安全
YD/T1058-2015通信用高頻開關電源系統(tǒng)
YD/T731-2018通信用48V整流器
YD/T983-2018通信電源設備電磁兼容性要求及測量方法
GB5169.16-2017電工電子產(chǎn)品著火危險試驗第16部分試驗火焰50W水平與垂直火
焰試驗方法
GB/T18380.33-2008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第33部分垂直安裝的成束電線
電纜火焰垂直蔓延試驗A類
GB/T2423.24-2013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Sa:模擬地面上的太陽輻射及其試
驗導則
GB/T18663.1-2008電子設備機械結構公制系列和英制系列的試驗第1部分:機柜、機架、
插箱和機箱的氣候機械試驗及安全要求
GB/T19520.16-2015電子設備機械結構482.6mm(19in)系列機械結構尺寸第3-100部分:
面板、插箱、機箱、機架和機柜的基本尺寸
YD5059-2005電信設備安裝抗震設計規(guī)范
YD5184-2018通信局(站)節(jié)能設計規(guī)范
GB/T1732-1993漆膜耐沖擊測定法術語和定義
3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5GBBU集中機柜(Centralizedcabinetfor5GBBU)
指在5GBBU集中建設模式中,用于安裝多個5GBBU的機柜。5GBBU集中機柜由金屬或非金屬材料制
成的,其內(nèi)部可安裝5GBBU設備、電源、電池、溫控設備及其他配套設備,能為內(nèi)部設備正常工作提供
可靠的機械和環(huán)境保護。
3.2自然散熱(NaturalCooling)
指采用非強迫方式進行換熱的方式。
3.3輔助散熱(Auxiliarycooling)
指采用空調(diào)等輔助設備進行溫度控制的方式。
3.4BBU豎裝子框(VerticalinstallationsubframeforBBU)
指安裝在標準機架內(nèi)用于BBU豎向安裝的子框。
3.5制冷量(coolingcapacity)
在規(guī)定的制冷量試驗條件下,機房空調(diào)從機房除去的顯熱和潛熱之和,單位為瓦(W)。制冷量等
于顯熱制冷量和潛熱制冷量之和。
3.6PUE(PowerUsageEffectiveness)
PUE=數(shù)據(jù)中心總能耗/IT設備能耗,其中數(shù)據(jù)中心總能耗包括IT設備能耗和制冷、配電等系統(tǒng)的
能耗,其值大于1,越接近1表明非IT設備耗能占比越少,即能效水平越好。
2
4組成、型式及命名
4.1組成
5GBBU集中柜系統(tǒng)主要分為兩個大類,自然散熱型和輔助散熱型。
自然散熱型5GBBU集中柜包括2個核心部分,分別為:機柜,豎裝子框;輔助散熱型5GBBU集中柜
包括4個核心部分,分別為:機柜,空調(diào),橫向導風組件/豎裝子框,應急散熱系統(tǒng)。
4.2型式及命名
4.2.1型式
自然散熱型
自然散熱型是利用機房原有冷源或自然冷源對柜內(nèi)設備進行降溫以保證柜內(nèi)設備正常工作。
輔助散熱型
輔助散熱型是通過外界冷源(柜內(nèi)空調(diào))對柜內(nèi)設備進行降溫以保證柜內(nèi)設備正常工作。
4.2.2型號
機柜型號的編制可由制造商自行確定,型號中應體現(xiàn)外形及可安裝最大負載功耗。
5要求
5.1工作環(huán)境要求
工作溫度:-5℃~+50℃。
貯存溫度:-25℃~+55℃。
工作相對濕度:≤85%RH(25℃±5℃時)。
貯存相對濕度:≤85%(40℃±2℃)。
大氣壓力:70kpa~106kpa。
垂直傾斜度:≤5%。
5.2安全要求
5.2.1制冷系統(tǒng)
設計應符合GB19414-2010的有關規(guī)定。
5.2.2材料防火
機柜所采用的非金屬材料結構件應采用阻燃或不燃材料。
5.2.3絕緣電阻
機柜內(nèi)各帶電回路對地(或柜體)絕緣電阻應不小于10MΩ。
5.2.4絕緣強度
機柜內(nèi)各帶電回路對地(或柜體)以及兩個非電氣連接的帶電回路之間,應能承受2500V、50Hz
正弦試驗電壓1min,不出現(xiàn)擊穿或飛弧現(xiàn)象,漏電流不大于10mA。
3
5.2.5接地電阻
機組接線牢固,接地要求符合YD5098-2005中相關要求,且金屬外殼及其他可觸及的金屬零部件至
接地點電阻應不大于0.5Ω。
6自然散熱型5GBBU集中機柜技術要求
6.1基本要求
自然散熱型應符合本標準的要求,并應按規(guī)定程序批準的圖樣和技術文件制造。
6.2產(chǎn)品主要組成
一般由機柜、豎裝子框及可選部件組成。
6.3外觀及尺寸
6.3.1機柜涂覆層應表面光潔、色澤均勻、無流掛、無露底;金屬件無毛刺、無銹蝕。
6.3.2機柜門板、側板平整,無扭曲、無變形,也不明顯抖動;門板開孔均勻。
6.3.3機柜標志應齊全、清晰、色澤均勻、耐久可靠。
6.3.4機柜及其附屬部件、涂覆層、標志、飾物等均應采用阻燃材料。
6.3.5機柜外形尺寸定義如圖1。
圖1外形尺寸示意圖
6.3.6柜體高度(H)一般分為2000mm、2200mm、2600mm三種。
6.3.7柜體寬度(W)推薦選用600mm(19英寸標準機柜),特殊情況可選用800mm(21英寸標準機柜)。
6.3.8柜體深度(D)推薦選用600mm。特殊情況可根據(jù)用戶需求尺寸定制機柜。
6.4基本結構
6.4.1機柜基本結構由框架、安裝立柱、前后門、側板、頂板、底板及相應定位、緊固件組成。機柜內(nèi)
部可安裝層板及豎裝子框、理線裝置、配電單元等?;窘Y構如圖2所示。
4
圖2a.柜體b.頂板
6.4.2框架、側板、前后門、層板及加固頂、底結構采用冷軋鋼板材加工。
6.4.3裝配應具有一致性和互換性,零部件應最大限度地采用標準件和通用件,緊固件無松動。外露和
操作部位的零部件應光滑,無毛刺。
6.4.4門和側板為可拆卸式結構,門的開合轉動靈活、鎖定可靠、施工安裝和維護方便;門的開啟角應
不小于110°。
6.4.5前后門均應采用外開門方式,其中前門為單開門、后門為對稱雙開門;前后門帶鎖,也可根據(jù)用
戶需要更換為獨立門鎖。
6.4.6機柜可以并列安裝,隨機應配有并柜連接件。
6.4.7機柜可落地安裝,也可選配底座安裝。
6.5內(nèi)部結構
6.5.1機柜內(nèi)部應設置4根安裝立柱,用于安裝設備和固定層板。安裝立柱能夠前后移動調(diào)節(jié)。安裝
立柱的間距、孔距等機柜內(nèi)部尺寸結構應滿足GB/T19520.1-2007和GB/T19520.2-2007的要求。
6.5.2層板深度不小于(260±5)mm,標準型層板承重不小于40kg。層板應便于安裝和拆卸,其安裝
高度和前后位置可以調(diào)節(jié)。層板的固定方式可根據(jù)用戶需求,使用螺絲或彈性插銷、卡接部件等固定方
式。
6.5.3機柜前方孔條距離門板凈尺寸應不小于120mm,以保證BBU的接線空間,并應考慮柜門、加強筋、
設備面板的厚度。
6.5.4機柜有效安裝深度不小于370mm。如圖3所示。
注:在設備安裝有效范圍內(nèi),機柜除前后門、層板外的任何部分(包括柜體、安裝立柱、走線槽等)均
不得超出圖中深色區(qū)域限界面進入柜內(nèi)白色區(qū)域。機柜正背門在最大開啟狀態(tài)下亦不得進入柜內(nèi)白色區(qū)
域。其中圖中加括號尺寸為參考尺寸。
5
圖3水平剖面圖
6.5.4機柜應設置前后風道隔離,防止在裝入設備后,前后冷熱氣流短路。
6.5.5機柜采用上走線設計時,頂板后部設置一整體排風口,排風口的尺寸要求見6.7.5條;排風口前
兩側各設置一進線孔,其內(nèi)徑(或矩形短邊)應不小于90mm,其邊緣應作鈍化處理,以免劃傷線纜。進
線孔位置應具有線纜固定裝置。當進線孔較大時,應加設橡膠罩或網(wǎng)罩,防止外物落入。
6.6附屬配置
6.6.1機柜前后部應設置走線裝置,分別用于光纖,通信線纜和電源線的布放。所有線纜管理件設置應
合理、充分、方便操作,如圖4所示。
圖4機柜線纜管理及布線位置示意圖
6
6.6.2機柜前走線裝置應設置理線裝置,理線裝置容量應能滿足設備的所有的線纜,并且不應影響設備
正常安裝及拆卸。
6.6.3機座應滿足機柜與設備以及走線架(承載于機柜頂部時)的承重要求,并滿足YD5059-2005抗
震要求。與機柜的連接部件不超出機柜寬度及深度尺寸限界。對需通過機座承載架空地板的,還應設有
相應的承載裝置。機座及機柜的承重指標要求見表1。
表1底座和機柜的承重要求
機柜高度(mm)200022002600
機柜容量(U)424756
機柜承重(kg)≥800≥1000≥1200
底座承重(kg)≥1000≥1200≥1500
注1:U為服務器的主要長度計量單位,1U=44.45mm。
注2:機柜承重表示機柜頂部無其它重力支撐時的承重要求,機座承重表示機柜頂部需支撐走線架時的
承重要求。
6.7氣流組織要求
6.7.1機柜內(nèi)設備正面板平面應配置必要的密封組件,使冷風全部進入設備正面進風口而不泄漏。密封
組件主要包括安裝立柱兩側和頂部或底部的密封擋板,以及上下設備之間的密封面板(也稱假面板或盲
板)等,如圖5所示。密封面板規(guī)格應有1U、2U等多種規(guī)格,拆裝方便,不易脫落,不易變形。密
封面板、密封擋板及其它密封組件應采用不易變形、輕便、阻燃材料制作。
圖5安裝了密封面板的機柜正視圖
6.7.2前進風機柜前后門均開孔。前門開孔率應不小于60%,孔徑應在4.5mm~8.0mm之間,開孔區(qū)域
面積比應不小于80%;后門開孔率應不小于50%,孔徑應在4.5mm~8.0mm之間,開孔區(qū)域面積比不小
于70%。
6.7.3機柜進出線及內(nèi)部布線不應影響氣流組織和冷卻效果。
7
圖6前進風氣流剖面示意圖(側視)
6.7.4下送風機柜前門為鈑金門或者是鋼化玻璃門,后門為雙開網(wǎng)孔門。前門為玻璃門時,玻璃厚度不
小于5mm。后門開孔要求見6.7.2。
圖7下進風氣流剖面示意圖(側視)
8
6.7.5機柜頂板后部排風口為矩形,有效通風面積應不小于90000mm2。其上若設有網(wǎng)罩,則網(wǎng)罩的開
孔率應不小于80%,開孔率計算方法參見附錄A。排風口的設計應能滿足加裝風機。
6.7.6機柜一般不安裝風機。如因機柜設備負荷較高而且需強制排風,宜選用四只外徑不超過150mm、
總風量不小于850m3/h的低噪聲、長壽命型軸流風機(或相當風量的其它規(guī)格并聯(lián)風機組)并排安裝
于頂部排風口。風機應根據(jù)溫度的設定開啟和關閉,同時風機轉速應隨熱區(qū)溫度變化而增加或減少。
6.8豎裝子框
6.8.1總體要求
豎裝子框應符合本標準的要求,并應按規(guī)定程序批準的圖樣和技術文件制造。
6.8.2結構及安裝要求
6.8.2.1子框應滿足5個5GBBU的安裝,并應滿足GB/T19520.1-2007和GB/T19520.2-2007的要求。
6.8.2.2子框分為三部分組成,進風風道,中間子框,排風風道。如圖8所示。
6.8.2.3子框底部和前面部在BBU未裝滿的情況下可以安裝密封件,防止冷熱氣流串流。密封板要求拆
裝方便,不易脫落,不易變形。密封件應采用輕便、阻燃材料制作。
6.8.2.4子框進風風道進風面積不小于排風風道排風面積。推薦進風風道高度不小于2U。
圖8豎裝子框示意圖
6.8.3材料及承重要求
6.8.3.1進風風道,中間子框,排風風道采用冷軋鋼板材加工。
6.8.3.2豎裝子框承重指標要求見表2。
表2插框承重要求
可安裝BBU數(shù)(PCS)45
子框承重(kg)≥100≥135
6.8.4接地要求
豎裝子框含有的進風風道,中間子框,排風風道應等電位連接,且豎裝子框需要預留與機柜安裝的
等電位連接。
9
6.9配電要求
6.9.1總體要求
機柜應配置固定式配電單元(DCDU)用于機柜設備電源的引入、分配、保護、分合、接插(插座或
端子)等。
6.9.2結構及安裝要求
配電單元宜采用橫條形一體化結構,將配電、保護、接插集成在一起,其正面可拆裝,便于安裝、
更換接插模塊和接線;也可采用將電源的引入、分配、保護部分與接插部份分開的分體結構,其中電源
的引入、分配、保護部分置于設備頂部的配電單元,而接插部份仍作橫條形單元結構。
6.9.3直流分配單元
6.9.3.1配電單元應能同時引入彼此完全獨立A、B雙路電源,分別配電。
6.9.3.2配電單元的輸入電源一般采用(48VDC)兩線制電源方式。
—每路輸入電流允許最大值:160A,宜采用125A。
—各輸出分路電流允許最大值:50A,宜采用30A。
6.9.3.3電源輸入端應設接線端子組,可以連接25mm2以下的電纜,可根據(jù)需求安裝電流計量裝置。
各輸出分路應設接線端子組或插座方式為設備提供接電條件。
6.9.3.4電源各輸出分路均應設置獨立的過流、短路保護裝置。
6.9.3.5保護裝置宜采用直流用空氣開關,保護裝置的額定值應與總輸入及輸出分路額定值相匹配。
6.9.4接地,電纜與母線
6.9.4.1機柜內(nèi)應設置統(tǒng)一接地裝置或橫截面積不小于45mm2的接地銅排。柜體及其內(nèi)部各金屬部件應
與接地裝置可靠連通。
6.9.4.2機柜內(nèi)所有電纜應符合YD/T1173-2001的要求,采用絕緣阻燃軟電纜。電纜和母線絕緣層或
外護套顏色應符合GB7947-2006的要求。
6.9.4.3接地銅排與機房接地分匯集排之間應采用16mm2黃綠相間色單芯多股絕緣阻燃軟電纜連接。
各輸出分路連接線應采用6mm2~10mm2電纜(或同等截面積的銅排);輸出分路接線采用母線分配形
式的,母線應采用30mm2以上的銅排。
6.9.5溫升
當配電單元通入額定電流時,插座、端子及空氣開關連接處的溫升應不超過55℃,空氣開關殼體
的溫升不超過40℃。
6.10防護等級要求
在正常使用條件下,機柜內(nèi)電氣部分防護等級應不低于IP2X。
7輔助散熱型5GBBU集中機柜技術要求
7.1基本要求
輔助散熱型應符合本標準的要求,并應按規(guī)定程序批準的圖樣和技術文件制造。
7.2產(chǎn)品主要組成
一般由機柜、插框、空調(diào)及可選部件組成。
7.3外觀及尺寸
10
7.3.1機柜涂覆層應表面光潔、色澤均勻、無流掛、無露底;金屬件無毛刺、無銹蝕。
7.3.2機柜門板、側板平整,無扭曲、無變形,也不明顯抖動。
7.3.3機柜標志應齊全、清晰、色澤均勻、耐久可靠。
7.3.4機柜及其附屬部件、涂覆層、標志、飾物等均應采用阻燃材料。
7.3.5機柜外形尺寸定義如圖9。
圖9外形尺寸示意圖
7.3.6柜體高度(H)一般分為2000mm、2200mm兩種。
7.3.7柜體寬度(W)推薦選用800mm(19英寸標準機柜),特殊情況可根據(jù)用戶需求尺寸定制機柜。
7.3.8柜體深度(D)推薦選用1000mm。特殊情況可根據(jù)用戶需求尺寸定制機柜。
7.4基本結構
7.4.1機柜基本結構由框架、立柱、前后門、側板、頂板、底板、應急散熱裝置及相應定位、緊固件組
成。機柜內(nèi)部可安裝層板及插框、理線裝置、配電單元、空調(diào)等?;窘Y構如圖10所示。
圖10機柜基本結構
11
7.4.2框架、側板、前后門、層板及加固頂、底結構采用冷軋鋼板材加工。
7.4.3裝配應具有一致性和互換性,零部件應最大限度地采用標準件和通用件,緊固件無松動。外露和
操作部位的零部件應光滑,無毛刺。
7.4.4門和側板為可拆卸式結構,門的開合轉動靈活、鎖定可靠、施工安裝和維護方便;門的開啟角應
不小于110°。
7.4.5前后門均應采用外開門方式,其中前門為單開門、后門為對稱雙開門;前后門帶鎖,也可根據(jù)用
戶需要更換為獨立門鎖。
7.4.6前門應含有防凝露裝置,防止柜內(nèi)的冷氣與環(huán)境的熱氣交替在門板上產(chǎn)生凝露。
7.4.7機柜可以并列安裝,隨機應配有并柜連接件。
7.4.8機柜可落地安裝,機柜落地應滿足空調(diào)銅管及冷凝水的鋪設,也可選配底座安裝。
7.5內(nèi)部結構
7.5.1機柜內(nèi)部應設置4根安裝立柱,用于安裝設備和固定層板。安裝立柱的間距、孔距等機柜內(nèi)部
尺寸結構應滿足GB/T19520.1-2007和GB/T19520.2-2007的要求。
7.5.2層板深度可根據(jù)柜體的深度調(diào)整,最小深度不小于(320±5)mm,標準型層板承重不小于60kg。
層板應便于安裝和拆卸,其安裝高度和前后位置可以調(diào)節(jié)。層板的固定方式可根據(jù)用戶需求,使用螺絲
或彈性插銷、卡接部件等固定方式。
7.5.3柜體深度尺寸為1000mm時,機柜前方孔條距離門板尺寸應大于200mm,柜體深度尺寸小于1000mm
時,機柜前方孔條距離門板尺寸應不小于80mm;以保證BBU的接線空間,并應考慮柜門、加強筋、設備
面板的厚度。如圖11所示。
7.5.4機柜有效安裝深度不小于370mm。
注:在設備安裝有效范圍內(nèi),機柜除前后門、層板外的任何部分(包括柜體、安裝立柱、走線槽等)均
不得超出圖中深色區(qū)域限界面進入柜內(nèi)白色區(qū)域。機柜正背門在最大開啟狀態(tài)下亦不得進入柜內(nèi)白色區(qū)
域。其中圖中加括號尺寸為參考尺寸。
圖11水平剖面圖
7.5.6機柜應設置前后風道隔離,防止在裝入設備后,前后冷熱氣流短路。
7.5.7機柜采用上走線設計時,頂板后部設置一整體排風口,排風口的尺寸要求見7.2.7;排風口前后
兩側各設置一進線孔,其內(nèi)徑(或矩形短邊)應不小于90mm,其邊緣應作鈍化處理,以免劃傷線纜。進
線孔位置應具有線纜固定裝置。當進線孔較大時,應加設橡膠罩或毛刷,防止外物落入。
12
7.6附屬配置
7.6.1機柜前后部應設置走線裝置,分別用于光纖,通信線纜和電源線的布放。所有線纜管理件設置應
合理、充分、方便操作,如圖12所示。
7.6.2機座應滿足機柜與設備以及走線架(承載于機柜頂部時)的承重要求,并滿足YD5059-2005抗
震要求。與機柜的連接部件不超出機柜寬度及深度尺寸限界。對需通過機座承載架空地板的,還應設有
相應的承載裝置。機座及機柜的承重指標要求見表3。
表3底座和機柜的承重要求
機柜高度(mm)20002200
機柜容量(U)4247
機柜承重(kg)≥1200≥1500
底座承重(kg)≥1800≥2000
注1:U為服務器的主要長度計量單位,1U=44.45mm。
注2:機柜承重表示機柜頂部無其它重力支撐時的承重要求,機座承重表示機柜頂部需支撐走線架時的
承重要求。
圖12機柜線纜管理及布線位置示意圖
7.7氣流組織要求
7.7.1機柜內(nèi)設備正面板平面應配置必要的密封組件,使冷風全部進入設備正面進風口而不泄漏。密封
組件主要包括安裝立柱兩側和頂部或底部的密封擋板,以及上下設備之間的密封面板(也稱假面板或盲
板)等,如圖13所示。密封面板規(guī)格應有1U、2U等多種規(guī)格,拆裝方便,不易脫落,不易變形。密
封面板、密封擋板及其它密封組件應采用不易變形、輕便、阻燃材料制作。
13
圖13安裝了密封面板的機柜正視圖
7.2.2前門推薦采用透明鋼化玻璃門,玻璃厚度宜≥5mm。
7.2.3門板及框架應設有密封裝置,防止柜內(nèi)冷氣外泄。
7.2.4機組應有兩種散熱模式,制冷單元正常工作時采用內(nèi)循環(huán)模式,如圖14a所示;制冷單元失效
時采用外循環(huán),如圖14b所示。
圖14a側向氣流剖面示意圖(正常狀態(tài))b側向氣流剖面示意圖(應急狀態(tài))
7.2.5機柜進出線及內(nèi)部布線不應影響氣流組織和冷卻效果。
7.2.6機柜應能滿足并柜能形成一個大的冷區(qū)和熱區(qū),如圖15所示。
14
圖15并柜水平剖面內(nèi)部氣流圖
7.2.7機柜頂板后部排風口為矩形,有效通風面積應不小于300mm(寬)×100mm(深)。其上若設有
網(wǎng)罩,則網(wǎng)罩的開孔率應不小于80%,開孔率計算方法參見附錄A。排風口的設計應能滿足應急散熱
要求。
7.8插框要求
導風插框推薦橫向導風插框,在空間滿足情況下可選擇豎裝子框。
7.8.1橫向導風插框
7.8.1.1子框高度應不超過1U,并應滿足GB/T19520.1-2007和GB/T19520.2-2007的要求。
7.8.1.2子框應能滿足BBU設備左進右出或右進左出的導風功能。如圖16所示。
圖16插框導風示意圖(左進右出)
7.8.1.3子框采用冷軋鋼板材加工。
7.8.1.4子框承重應不小于20kg。
7.8.2豎裝子框
按6.8條要求執(zhí)行。
7.9制冷要求
7.9.1總體要求
制冷單元推薦輸入電壓交流220V~250V,性能應符合GB/T19413-2010要求。
7.9.2安裝及性能要求
15
7.9.2.1制冷單元安裝應滿足GB/T19520.1-2007和GB/T19520.2-2007的要求。參數(shù)及性能如表4:
表4制冷單元高度及風量
要求
制冷量(kW)1000mm深度機柜<1000mm深度機柜
3.5(35℃/26%RH)6.5(35℃/26%RH)3.5(35℃/26%RH)6.5(35℃/26%RH)
推薦高度(U)≤5≤8≤9≤14
推薦風量(m3/h)≥700≥1200≥700≥1200
7.9.2.2制冷單元應含有自排水功能和強排水功能,以滿足不同場景下安裝需求。
7.9.2.3制冷單元應為變頻式,根據(jù)負載的大小可以自動調(diào)節(jié)冷量輸出。
7.9.2.4制冷單元應具備除濕控制功能,避免機柜內(nèi)部凝露風險,確保環(huán)境高溫高濕、低負載時,機柜
冷通道內(nèi)部溫濕度仍可穩(wěn)定。
7.9.2.5制冷單元應含有的RS485通訊接口。
7.9.2.6制冷單元應具備完善的機組告警保護、故障自診斷功能。
7.9.2.7制冷單元過濾網(wǎng)應符合GB/T19413-2010要求。
7.9.3能效比
制冷單元顯熱比應≥95%,能效比EER應≥3.0。
7.9.4噪音
噪音應符合GB/T19413-2010要求。
7.10配電要求
符合6.9章要求。
7.11應急散熱要求
7.11.1.1總體要求
應急散熱應有自動開啟和關閉功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急散熱應含有狀態(tài)傳輸及控制等通訊接
口。
應急散熱應可以設定開啟溫度及關閉溫度,推薦開啟溫度為≥40℃,關閉溫度為≤38℃。
應急散熱應采用與設備同等電源制式,一般采用(48VDC)兩線制電源方式。
7.11.1.2結構及安裝要求
應急散熱裝置進風口推薦在機柜前門上,排風口推薦在機柜的后門的頂部。
7.11.1.3風量要求
應急散熱風量不應小于設備的散熱風量,單個應急散熱總風量應≥850m3/h。
7.11.1.4密封性能
應急散熱在關閉的情況下,應有相應的密封措施,保證機柜內(nèi)部的空氣不應與外部環(huán)境有串流等現(xiàn)
象。
7.12噪音
16
機組的噪音限值如表4:
負載功率(kW)噪音dB(A)
≥668
6>Q≥366
Q<364
表4集中柜噪音推薦限值
7.13防護等級要求
在正常使用條件下,機柜內(nèi)電氣部分防護等級應不低于IP3X。
7.14全年PUE
整體全年PUE應<1.5。
8試驗
8.1實驗條件
輔助散熱型實驗條件應符合GB/T19413-2010要求。
8.2實驗方法
8.2.1外觀,尺寸及結構檢查
按本標準中6.3條,6.4條,6.5條,7.3條,7.4條和7.5條中各項規(guī)定,用卷尺、塞規(guī)、卡尺及砝碼
等檢驗器具進行逐項檢查后符合要求。
8.2.2氣流組織檢查
按本標準6.7條和7.7條中各項規(guī)定進行逐項檢查后并符合要求。其中,機柜氣流量統(tǒng)一以進風量進
行檢測。
8.2.3配電要求檢查
8.3.3.1按本標準6.9條中各項規(guī)定,用卷尺或卡尺進行檢查和檢測后并符合要求。
8.3.3.2配電單元在額定電壓下,通入額定電流時,用紅外測溫儀在插座、端子及空氣開關連接處和空
氣開關殼體,每半小時測量一次,直至發(fā)熱穩(wěn)定,即在1h內(nèi)溫升不超過l℃;至少選3個以上的點,
取平均值;其溫升應符合本標準6.9.5條要求。
8.2.4絕緣電阻檢查
在常溫條件下,用絕緣電阻測試儀直流500V的測試電壓,對機柜內(nèi)各帶電回路對地(或柜體)分
別進行測試,其絕緣電阻值應符合5.2.4條的要求。
8.2.5絕緣強度檢查
在常溫條件下,用耐壓測試儀對被測機柜內(nèi)各帶電回路對地(或柜體)以及兩個非電氣連接的帶電
回路之間,試驗電壓為50Hz,有效值為2500V的交流電壓或等效其峰值的3535V直流電壓;從小
于試驗電壓值的50%并以不大于500V/s的速率逐步升高,達到規(guī)定電壓值時持續(xù)1min,漏電流應不
大于10mA,絕緣強度應符合5.2.5條要求。
8.2.6接地電阻檢查
17
試驗步驟如下:
a)被測系統(tǒng)應與輸入電路、輸出電路、監(jiān)控設備等所有外部電路完全斷開。
b)使用數(shù)字微歐計、凱爾文電橋等做電阻測量儀器,按微電阻測量儀器測量接線方法(雙線或
四線)測量線主接線端接主保護接地端子;測量線另一端依次接外表面可能觸及的金屬部件。
c)從微電阻測量儀器依次、直接讀出主保護接地端子與各測量點之間的連接電阻值。
d)試驗結果應符合5.2.6的要求。
8.2.7防護等級檢查
按GB/T4208測試并符合要求,其結果應符合本標準6.10條和7.13條要求
8.2.8材料防火測試
塑料材料按GB/T2408測試;保溫材料按GB8624測試并符合本標準5.2.2條要求。
8.2.9凝露測試
按GB/T19413-2010中凝露測試工況測試并符合要求。
8.2.10應急散熱測試
按本標準7.7條和7.11條中規(guī)定進行逐項檢查后并符合要求。
8.2.11噪音測試
按本標準7.12條中規(guī)定進行檢查后并符合要求。
8.2.12PUE測試
要求:分別在25%負載率、50%負載率、75%負載率和100%負載率條件下測試其PUE值取平均數(shù)(需注
明空調(diào)室外機所處環(huán)境溫度(推薦室外溫度35℃))。
9標志、包裝、運輸和儲存
9.1標志
9.1.1產(chǎn)品應有永久性標識,標明產(chǎn)品型號、名稱、注冊商標、生產(chǎn)單位、出廠年月、機號。
9.1.2機柜顏色以及表面印刷文字、圖案應符合訂貨的要求。
9.2包裝
9.2.1產(chǎn)品外包裝箱上應有標志。
9.2.2墊木的結構應允許用叉車從底面或側面將機柜移動。清楚標識安全提升所要求的叉車的長度。如
果墊木不能從特定的底面或側面提升,應在表面清楚標記以提醒叉車操作人員。
9.2.3包裝應防潮防振,必須符合GB/T3873通信設備產(chǎn)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的規(guī)定。
9.2.4產(chǎn)品外包裝箱上的儲運圖示應符合YD/T122-1997的規(guī)定。
隨同產(chǎn)品供應的技術文件包括:
a)產(chǎn)品合格證書;
b)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
c)產(chǎn)品隨機附件及備件清單;
18
d)其他技術資料
9.3運輸
產(chǎn)品包裝后,可用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運輸,在運輸中應避免碰撞、跌落、雨雪的直接淋襲
和日光曝曬。正常運輸中不會出現(xiàn)有損設備外觀及性能的情況。
9.4儲存
貯存應按GB/T3873通信設備產(chǎn)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的規(guī)定執(zhí)行。
19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機柜門通風面積計算方法
A1柜門總面積(S)
在評估機柜門(或類似部件)的開孔通風狀況時,該柜門(或類似部件)的正面面積稱為柜門總
面積。
A2開孔區(qū)域、開孔區(qū)域面積(Sq)和開孔區(qū)域面積比(Rq)
機柜門(或類似部件)上被均勻、密集開孔的區(qū)域稱為開孔區(qū)域,見附圖1所示。以開孔區(qū)域邊
界的孔的幾何中心連線所圍成的區(qū)域面積為開孔區(qū)域面積。開孔區(qū)域面積與柜門總面積之比為開孔區(qū)域
面積比。
Sq
Rq
S
式中:
Rq——開孔區(qū)域面積比;
Sq——開孔區(qū)域面積;
S——柜門總面積。
柜門上邊界
xy
d孔徑
柜開
門孔
左開孔
邊
開孔區(qū)域
界區(qū)域
邊界
x:開孔區(qū)域邊界與柜門左側邊界距離
y:開孔區(qū)域邊界與柜門上側邊界距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白水泥企業(yè)如何通過自動化技術實現(xiàn)個性化銷售服務
- 2025年保密信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衛(wèi)星傳輸系統(tǒng)在體育賽事直播的作用考核試卷
- 科技與商業(yè)領域中勞動技能的跨界合作
- 報刊發(fā)行網(wǎng)絡優(yōu)化與配送效率提升考核試卷
- 科技公司總部空間設計與創(chuàng)新文化塑造
- 電子商務系統(tǒng)的架構與開發(fā)
- 環(huán)保產(chǎn)業(yè)的新動力環(huán)氧脂肪酸甲酯的綠色制造技術探討
- 人力資源服務貸款居間協(xié)議
- 煙草暴露、同型半胱氨酸、血清NLRP3與代謝綜合征的關聯(lián)性研究
- 2023年開展的課外讀物負面清單管理的具體措施
- 《國防動員實施》課件
- 上高雙胞胎弘安畜牧有限公司田心鎮(zhèn)現(xiàn)代化18萬出欄育肥場建設項目環(huán)評報告
- 《米酒的釀造過程》課件
- 2024手機攝影課ppt課件完整版
- 醫(yī)院班子成員考核方案
- 2024年九省聯(lián)考安徽省新高考歷史試卷(含答案)
- 汽車維修保養(yǎng)協(xié)議書
- HG T 3690-2022 工業(yè)用鋼骨架聚乙烯塑料復合管
- 單色版畫課件
- 《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案-第一章 教育技術概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