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智慧工地建設技術標準_第1頁
云南-智慧工地建設技術標準_第2頁
云南-智慧工地建設技術標準_第3頁
云南-智慧工地建設技術標準_第4頁
云南-智慧工地建設技術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DB 云南省智慧工地建設技術標準(征求意見稿)Technicalstandards云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發(fā)布根據云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關于2022年云南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編制計劃的公示”的要求,由云南大學、云南泰斯特建筑技術有限公司、昆明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jiān)督管理總站牽頭成立標準編制組,組織編制《云南省智慧工地建設技術標準》。編制組經過大量調查研究,參考國內各地區(qū)現行有關規(guī)范標準及相關要求,認真分析總結云南省智慧工地建設的實踐經驗,結合云南省地域環(huán)境特點和云南省智慧工地建設的實際情況,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標準。本標準的主要內容包括8個章節(jié):1總則;2術語和符號;3基本規(guī)定;4智慧工地功能標準;5數據要求;6系統(tǒng)集成及數據接口;7信息安全;8運行及維護。本標準由云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負責管理,云南大學云南泰斯特建筑技術有限公司負責技術內容的解釋。標準在使用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將意見和資料寄送云南泰斯特建筑技術有限公司(地址:昆明市環(huán)城西路368號華海新境主要審查人員: 2術語和符號 2 2 33基本規(guī)定 4 4 4 54智慧工地功能技術標準 6 6 6 8 4.8物資管理 4.9綠色施工管理 214.10BIM應用管理 254.12企業(yè)文化管理 265數據要求 28 28 6系統(tǒng)集成及數據接口 6.1系統(tǒng)集成建設內容 6.2數據接口 7信息安全 8運行及維護 36 4011.0.1為規(guī)范和引導云南省智慧工地建設,提高工程建設生產管理和決策能力,提升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實現數字賦能,推動建筑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云南省工程建設項目的智慧工地建設及應用。1.0.3智慧工地建設宜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從工程項目設計、施工組織策劃、施工實施、竣工驗收、運行維護等過程綜合進行系統(tǒng)協同,按需要予以實施,也可應用于部分工程環(huán)節(jié)或工程項目的專項任務。1.0.4智慧工地的建設需滿足工程總體計劃,并符合相關主管部門的要求。1.0.5智慧工地建設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yè)和云南省現行有關規(guī)范標準的規(guī)定。22.1.1智慧工地smartconstructionsite綜合應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信息通信技術,全面感知建筑工地各領域信息,實現各子信息系統(tǒng)間的信息共享和協同運作,實現工地作業(yè)互聯協同、輔助決策、智能生產、科學管理等功能的建筑工地。2.1.2智慧工地現場系統(tǒng)smartconstructionsitefieldsystem建設于施工工地現場的物聯網系統(tǒng),是智慧工地系統(tǒng)的必要組成部分;對工地現場設備、人員、物資、環(huán)境等要素全面監(jiān)測、管理,并與建設主管部門及主管單位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對接;主要包括技術層、應用層、數據層和智慧層。應用于對接智慧工地現場系統(tǒng),具有對施工現場各要素進行遠程監(jiān)測、管理、統(tǒng)計等功能的信息管理平臺。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jiān)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維數字技術為基礎,集成建筑工程項目各種相關信息的工程數據模型,是對工程項相關信息詳盡的數字化表達。建筑信息模型通過數字信息技術把整個建筑進行虛擬數字化和智能化,是一個完整的、豐富的、邏輯的建筑信息承載平臺。2.1.6云計算cloudcomputing一種基于互聯網的、大眾參與的計算模式,其計算資源(計算能力、存儲能力、交互能力)是動態(tài)、可伸縮且被虛擬化的,以服務的方式提供。2.1.7射頻識別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一種無線通信技術,可以通過無線電信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須識別系統(tǒng)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者光學接觸。2.1.8地理信息系統(tǒng)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在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系統(tǒng)支持下,對地理信息數據進行采集、處理、存儲、管理、分析和表達的技術系統(tǒng)。3APP——計算機應用程序,現多指移動終端應用程序Application;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RFID——射頻識別,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IP地址——互聯網協議地址,internetprotocoladAI——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CA認證——電子認證服務,certificateauthority;GPS——美國全球定位系統(tǒng),globalpositioningsIOT——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hypertexttrSocket——網絡上的兩個程序通過一個雙向的通信連接實現數據的交換,這個連接的一端成HTML5——超文本標記語言的第五次重大修改,hLiFi——可見光無線通信,又稱“光保真技術”,lightfidelity。43.1總體要求3.1.1智慧工地管理系統(tǒng)應由技術層、應用層、數據層和智慧層構成,系統(tǒng)結構如圖3.1.1:WM量數好儲的數解分析平自MOT平臺大的平臺M平臺A平臺機減設備管3.2分層要求3.2.1技術層應包括現場信息采集、顯示等各類信息設備,以及設備運行的基礎設施,實現對施工現場各類信息進行傳感、采集、識別、顯示、存儲、分析。應包含如下類別的功能:互聯網協作、管理協同、移動互聯、IOT接入、BIM、GIS,實現施工現場各種信息數據的匯聚、整合及各業(yè)務管理的功能性模塊的集成運行,為應用層的具體應用提供支撐。3.2.2應用層應由以下功能模塊組成:項目概況、視頻監(jiān)控及智能廣播、人員管理、機械設備管理、物料管理、生產管理、施工現場環(huán)境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技術管理等相關3.2.3數據層應提供固定端和移動端等多種展現手段,并支持主流操作系統(tǒng)。保證建設主管部門、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咨詢監(jiān)理單位及試驗檢測等相關業(yè)務人員能按權限分級進行數據實時查詢及數據回溯。3.2.4智慧層應基于大數據,綜合性、系統(tǒng)性為智慧應用做智慧決策。3.3其他要求3.3.1應制定安全保障體系和運行維護體系為智慧工地各信息系統(tǒng)正常運行提供保障。3.3.2信息安全與容災部分應能保障智慧工地各信息系統(tǒng)數據信息安全及軟硬件安全。3.3.3智慧工地管理系統(tǒng)宜采用云架構,非云架構下的系統(tǒng)宜向云架構升級過渡。53.3.4智慧工地基礎設施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云計算數據中心基本要求》GB/T34982、《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監(jiān)管信息系統(tǒng)技術標準》JGJ/T434的有關規(guī)定。3.4智慧工地建設基礎要求3.4.1智慧工地基礎設施應包括:信息采集設備、網絡基礎設施、技術平臺、控制機房、信息應用終端。3.4.2智慧工地建設基本項與可選項見表3.4.2的規(guī)定.項目1應符合《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監(jiān)管信息系統(tǒng)技術標434的規(guī)定√2網絡基√無線局域網絡信號應覆蓋所有信息采集設備裝置點√√移動通信網絡覆蓋不低于90%辦公區(qū)域和√3技術平臺色等管理能力√√√具備日志留溯能力√具備自定義表單、流程的審批能力√具備跨組織即時在線會商能力√√位)多協同管理能力√√具備支持集成其他業(yè)務功能模塊的能力√具備支持接入其他系統(tǒng)、平臺的能力√√√√具備三維數據管理、三維數據分析能力√64.1工程概況4.1.1一般規(guī)定(1)工程概況應包含:基本信息、統(tǒng)計信息、數據分析等功能。(2)在建項目應根據監(jiān)管部門相關規(guī)定,建設具備工程項目基本信息的展示功能,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名稱、工程地點、工程規(guī)模、工程結構類型、建設模式、工程用途、建筑面積、占地面積、工程合同工期、工程造價、五方責任主體等。(3)宜具備工程項目的建設程序、建設手續(xù)等合規(guī)性文件的公示功能。4.1.2功能要求工程概況管理功能模塊應符合4.1.2的規(guī)定。表4.1.2工程概況管理功能要求1的功能√√息的功能√√2統(tǒng)計信息√3√√√的數據√√4.2視頻監(jiān)控及智能廣播系統(tǒng)管理4.2.1一般規(guī)定7(3)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應能實現視頻預覽、錄像回放的功能。應能通過調節(jié)攝像頭的旋轉角度、放(4)智能廣播設備應覆蓋項目出入口、危險區(qū)域、主要作業(yè)面等重點管理區(qū)域,且符合項目的實際需求。(5)智能廣播系統(tǒng)應能實現遠程呼叫、文字轉廣播、預設廣播播放等功能。(6)工地現場應配備視頻監(jiān)控和智能廣播所需的視頻存儲設備、交換通訊設備、顯示設備等,危險區(qū)域視頻存儲時間須滿足現場管理要求且不少于30天。(7)視頻監(jiān)控攝像機和智能廣播音柱、號角等設備安裝應采用穩(wěn)定、牢固的安裝支架,安裝位4.2.2功能要求視頻監(jiān)控及智能廣播系統(tǒng)管理模塊功能應符合表4.2.2的規(guī)定。表4.2.2視頻監(jiān)控及智能廣播系統(tǒng)管理功能要求1采集范圍覆蓋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現場出入口、√√支持360°旋轉,支持巡航、守望位、線掃畫√√√√√√具有工地全場景AR影像監(jiān)控覆蓋能力√√宜對識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與應用√2√√√提供視頻回放功能,支持通過IP地址、時問、預警類型、名稱等檢索功能,支持多路同步回√√端視頻延時不大于3s,圖像分辨率不小于√8端視頻延時不大于3s,圖像分辨率不小于√3√4問不應小于30d√√5√√√6√√7監(jiān)管平臺,同時數據能上傳至視頻監(jiān)控平臺,√√8√4.3質量管理(1)質量管理應包括質量計劃、質量檢查、質量驗收、質量整改、質量專項監(jiān)測、實(2)應支持固定端、移動端等多應用端在線協作。(3)應支持在工程項目三維建筑模型中體現質量問題,通過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問題質量管理功能模塊應符合表4.3.2的規(guī)定。表4.3.2質量管理功能要求1√√√√理√√√9√√2√√檢查數據統(tǒng)計、查詢、分析及預警功能√√紅外測距儀、智能卷尺、智能靠尺、智能回彈儀、道路攤鋪監(jiān)測等)以實現智能化質量√檢查過程應提供記錄真實數據、支持拍照、√內容√3√驗收管理模塊信息采集范圍應包含檢驗批、√住宅項目還應包含分戶驗收模塊,形成一戶√應具備對輸入以及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記錄、√人,實現工序驗收的信息化管理流程√4√√√工現場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正常完成檢查信√整改回復提供記錄實測實量數據、支持拍照、√√5模塊、應用前端系統(tǒng)、整改處理及復核模塊、數據存儲系統(tǒng)、數據分析系統(tǒng)、報警系統(tǒng)等:√計分析、報警提示等功能√√物理量值,達到可直接觀測合格的標準√√采集信息,存儲時問不少于3個月√√支持設定各監(jiān)控點位的溫濕度報警限制,當出現被監(jiān)控點位數據異常時可自動發(fā)出報警警信息并進行本地及遠程報警;√√6準操作指引書、實測時問、實測人、記錄人、實測部位、實測內容、合格率、實測問題整改人、整改時間、整改結果展示、復查時間、√做出合格率自動統(tǒng)計分析√√問題,自動生成整改通知羊,實時查看整改完成情況的功能√7行相關文件√驗收時問,驗收內容,工序控制要點,測量收器,檢測方法,偏差范圍,測量數據,相關單位意見,相關部門會簽,驗收影像資料,驗收結論等√的功能,應當實現上傳相關驗收文件,全景√比的功能,能夠自動的將測量數據與其他施工地點的測量數據進行相互對比,并能夠自動生成相關質量報告√比,通過上傳實際數據后,能夠對相關參數的分析報告并得出有效結論√√8從業(yè)人員管理√9√√現場質量檢驗和試驗的管理要求√預警,檢驗和試驗報告的查看√√收旁站任務功能、監(jiān)理人員旁站工作軌跡管理、填寫旁站信息表、拍照并采用數據上傳、長時間旁站輪換提醒功能、遠程實時查詢旁√4.4進度管理(1)進度管理子系統(tǒng)應與企業(yè)項目管理體系融合,包含進度計劃制定、過程跟蹤和糾偏所需要的數據收集、分析、輔助決策。(2)計劃制定內容應與項目現場實際管理計劃保持一致。(3)過程跟蹤應對過程工序開始、完成時間進行采集錄入,對材料、勞動量、機械臺班情況進行分類、采集、儲存、分析、預警,宜具備使用過程數據作為進度糾偏決策的能力。(4)進度糾偏應根據進度計劃制定、過程跟蹤中采集的數據,按照工序邏輯和投入資源,對進度計劃實施糾偏,數據宜通過可視化呈現。(5)進度管理子系統(tǒng)模塊應包括進度計劃管理、過程管控、計劃與實際進度分析和形象進度、里程碑節(jié)點管理。4.4.2功能要求進度管理功能模塊應符合表4.4.2的規(guī)定。表4.4.2進度管理功能要求1√√圖表√√√√√√審批狀態(tài)實時更新并展示在審批管理√√√人機航拍、視頻自動采集)√審批完整事件可供用戶導出下載打印√√2√√顏色代表不同狀態(tài);√√記錄任務執(zhí)行情況支持文本編輯和照片拍攝上傳;√√√能√√√3際進度分析自動生成計劃總工期與實際總工期對比分析圖√自動生成工程各樓棟樓層計劃工期與實際工期進行對比分析圖表√工程總計劃進度與工程總實際進度進行數據對比,自√對比分析圖;√√4√√√5√6√4.5人員管理(1)人員管理內容應包括與項目有關的所有管理人員、作業(yè)人員及訪客人員。(2)人員管理功能模塊應包括用人計劃管理、人員信息管理、人員考勤管理、人員薪資管理、作業(yè)人員行為管理、培訓教育管理、誠信管理以及人員場內定位管理等。(3)人員管理應實現考勤、門禁、人臉識別對比、信息統(tǒng)計與上傳等智能綜合化管理,宜與視頻監(jiān)控管理模塊實現數據互通,預留應對公共衛(wèi)生突發(fā)安全事件人員大數據對外接4.5.2功能要求人員管理模塊功能要求應符合表4.5.2的規(guī)定??蛇x項1√1同、安全教育、考勤等信息√√具備特種作業(yè)人員資格證書采集,包括:證書名稱、資格狀態(tài)等√支持超齡、低齡等不合規(guī)信息定時自動檢測,聯動門√√√2教育培訓√√3設置生物識別門禁考勤設備,支持不少于1種自動識現身份驗證考勤功能√√√設備支持不少于2種無線通信方式;適應工地弱網絡√√√表包括但不限于花名冊、考勤工日、考勤工時、教育√4√支持黑名單(人員、企業(yè))管理,對出現惡意討薪、情節(jié)嚴重的進入到黑名單預警處理,禁止管控區(qū)域項目使用黑名單內人員或組織√√5√√出,實現自動生成月報功能,并對未上傳報表的項目√√√6√√√√√7勞動合同信息,特別是支付約定信息;完善工資專戶√可按時間、項目查看工資支付數據(應發(fā)、實發(fā)、欠發(fā)、實發(fā)、欠發(fā))√從業(yè)人員√√√√人員√4.6安全管理(1)安全管理內容應包括人員行為信息、專項方案及安全技術交底信息、安全巡檢信息、視頻監(jiān)控信息、機械設備監(jiān)測信息、隱患排查治理信息、風險辨識和治理信息、應急方案信息、安全資料信息等。(2)安全管理功能模塊應包人員安全管理、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安全巡檢管理、安全方案管理、應急管理、安全資料管理等功能。4.6.2功能要求安全管理功能模塊應符合表4.6.2的規(guī)定。表4.6.2安全管理模塊功能要求1√息√2√√√3√√√√√能√√√√√安全規(guī)范在線查閱√4√√√√5√√√√√6√√√√置預案電子記錄、電子審批、電子簽名√√√√√√4.7.機械設備管理(1)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功能模塊應包括機械設備基礎信息管理、機械設備人員信息管(2)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內容應包括塔式起重機監(jiān)控、施工升機械設備管理功能模塊應符合表4.7.2的規(guī)定。1√備供應商進行評價,對未備案、未登記廠√√√2支持安裝及拆除人員信息、操作人員信息、√√3√√√√√4人員管理功能、提供安裝過程重要作業(yè)環(huán)√√√5√定位數據與GIS信息關聯√√√√5√能√與周邊建筑問的防碰撞監(jiān)測,若有異常,√√實時采集運行數據并實時傳送至智能信息管理平臺√√√√√√6√能設定限制高度、限制重量、限制速度√√√√√√√√√降機運行情況√7作業(yè)平臺√故√臺系統(tǒng),方便對載重歷史及報警記錄進行√據√8√警√√性√4.8物資管理(1)物資管理的對象應包括用于工程實體的材料、設備、構配件。(2)物資管理內容應包括基礎信息、收發(fā)存信息、溯源信息、檢驗狀態(tài)信息。(3)物資管理功能模塊應包括采購管理、物資入庫管理、物資出庫管理、使用管理和庫存管理等功能,宜具備物資用量智能分析功能。物資管理功能模塊應符合表4.8.2的規(guī)定。表4.8.2物資管理功能要求1√√√√2√√√√√√√√√√√√3√√√√√4當進入施工現場的主要材料及實體檢測不合格時宜預警、提示,并實時反饋相關責任人?!獭桃擞涗浿黧w結構和機電安裝用料的現場位置和√√√√5√√√4.9綠色施工管理(1)施工現場綠色文明施工內容應包括“五節(jié)一環(huán)?!毕嚓P內容。(3)管理平臺和監(jiān)測設備依據地方環(huán)保要求,實現信息預警,并及時推送信息至相關綠色施工管理功能要求應滿足表4.9.2的要求。1能夠實時監(jiān)測揚塵、噪聲、溫度、濕度、√√具備實時傳輸監(jiān)測數據能力√√2程是否密閉運輸、是否偏高線路是否沿行為自動識別和報警?!獭?能夠自動計量用水、用電等數據√√其備查詢、統(tǒng)計、分析和預警用水、用電數據等功能√√4√5當揚塵、噪聲、溫度、濕度、風速、固體廢棄物排放等環(huán)境和能耗數據超過規(guī)√6智能控制√廢棄物排放等環(huán)境和能耗數據超過規(guī)定√4.10BIM應用管理4.10.1一般規(guī)定(1)BIM管理內容應包括BIM模型管理、BIM施工模擬、BIM施工進度管理、BIM施工質量可視化管理、BIM場地布置模擬、BIM施工安全可視化管理等功能。(2)BIM管理模塊中BIM模型數據以及BIM模型應用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統(tǒng)一標準》GB/T51212和《建筑信息模型施工應用標準》GB/T51235的有關規(guī)定。(3)BIM管理模塊應預留擴展接口,滿足賦能其他模塊3D可視化、BIM數據調用及其他功能擴展的需求。4.10.2功能要求BIM應用管理功能要求應滿足表4.10.2的要求。1具備支撐工程信息共享的BIM信息交換接口能力,實現BIM模型的導入、導出√具備BIM模型輕量化瀏覽展示能力,通過移動√其備BIM模型與技術資料關聯展示能力√具備BIM模型與采集信息關聯展示能力√具備BIM輕量化模型的多方在線協作能力√具備BIM模型與圖紙聯動展示能力√√√2√√3√√比√4√√宜將BIM模型數據與智能檢測設備數據打通,√5√√6理√關聯,并實時通知到相關關聯人員√4.11技術管理4.11.1一般規(guī)定(1)技術管理應包括但不限于項目標準資料規(guī)范庫、施工方案管理、施工工藝管理、審批管理、(2)項目技術管理應實現對技術業(yè)務的智能化在線管理。4.11.2功能要求技術管理功能要求應滿足表4.11.2的要求。1√√√2理√2√√√√√錄√√√√√3圖紙√√√√√√√4√√能√√√5√√√√√6√√√√7√8√√√√√√9√√4.12企業(yè)文化管理(1)公司或項目搭建的智慧工地平臺宜具備工程項目所屬企業(yè)的企業(yè)價值觀念、企業(yè)(2)宜具備工程項目管理理念、管理方針、管理模式的展示宣傳功能。(3)宜具備工程項目黨建工作或活動的建設和開展功能。企業(yè)文化管理功能要求應滿足表4.12.2的要求。表4.12.2企業(yè)文化管理功能要求1企業(yè)、項目√√具備工程項目黨建工作或活動的建設和√2理√√√5.1基礎數據要求視頻監(jiān)控信息、機械設備監(jiān)測信息、應急方案信息(應急物5.2數據存儲要求5.2.2視頻數據存儲時長應符合本標準第4.2.1條的有關規(guī)定。5.2.3塔吊、升降機、環(huán)境監(jiān)測等歷史數據至少保存1個月,之后可自動覆蓋,數據報表至少保存3年。5.3數據備份要求5.3.2數據應分門別類保存到存儲介質。對備份系統(tǒng)進行管理監(jiān)控和配置。5.3.4備份系統(tǒng)應考慮網絡帶寬對備份性能的影響,應至少考慮備份系統(tǒng)平臺的安全性、備份系統(tǒng)容量的適度冗余和備份系統(tǒng)良好的擴展性因素。系統(tǒng)集成應符合表6.1.1的規(guī)定。表6.1.1系統(tǒng)集成要求項目1內部成質量、安全、施工現場環(huán)境、視頻監(jiān)控、√成√成數據抽取、統(tǒng)計計算及面向主題服務的數據轉換等?!坛蓹C房環(huán)境的集成、終端設備環(huán)境的集成、服務器存儲等硬件設備的集成、基礎系統(tǒng)√2門的數據服務接口√6.2數據接口數據接口應符合表6.2.1的規(guī)定。表6.2.1數據接口要求項目1內容及接口提供工程概況管理訪問接口√提供人員管理訪問接口√提供生產管理訪問接口√提供技術管理訪問接口√提供質量管理訪問接口√提供安全管理訪問接口√提供施工現場環(huán)境管理訪問接口√提供視頻監(jiān)控訪問接口√提供機械設備管理訪問接口√監(jiān)管信息系統(tǒng)共享交換數據標準(試行)》建辦質【2018】5號√2√√3√√√4√√√√采用Http、Socket、WiFi(IEEE802.11協議)、Mesh、藍牙、ZigBee、Thread、Z-Wave、NFC、UWB、LiFi√5√√7.0.1系統(tǒng)的機房安全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計算機場地安全要求》GB/T9361的規(guī)定。7.0.2計算機設備、設施、前端設備、8.0.1智慧工地管理系統(tǒng)運行維護應包括:運行維護規(guī)范、運行維護管理、系統(tǒng)升8.0.2智慧工地管理系統(tǒng)運行維護應符合表8.1.2的規(guī)定。表8.1.2智慧工地管理系統(tǒng)運行維護要求項目1√√√√√2√√√√√√√√√并進行定期技術培訓√方面的規(guī)定√√3√√√11.滿足《云南省智慧工地建設技術標準》建設要求;(不合格)2智能廣播系1.滿足《云南省智慧工地建設技術標準》建設要求;3456驗收結論:(不合格)驗收人簽字:建設單位(公章):施工單位(公章):監(jiān)理單位(公章):1寬動態(tài)范圍:>120dB;紅外照射距離:>30m;防護等級滿足防水防塵要求2視頻分辨率:不得低于1920x1080;防護等級:zIP66;在晴天陽光下應能正常使用;應能夠水平和垂直從0°到360轉動角度像測量:監(jiān)控攝像機輸出的視頻流應采用H264或H265編碼;全景成像測距設備(球機)斷電時,訪問圖史截圖310m以下高度使用:實時講話:延時小于150ms網絡廷時小于50MS具有遠程互聯網播放功能。20m以上高度使用(安裝位置塔吊):支持VOiP電話攝入;支持遠程升級本機固件版本;支持遠程定點播音、遠程分組播音和全區(qū)播音;文件播放:延時小于50ms;實時講話:延時小于150ms;網絡延時小于50MS:1應符合ISO/IEC14443TYPEA/B標準應符合閱讀器通用技術標準2應能夠識別記錄已錄人人臉信息;宜適配通道閑機及電磁門鎖等門禁類感知設備;照片容量宜不少于10000人:識別距離:0.3m~lm;識別效率:>30頓/s:識別時問:≤250ms;3門禁考勤設備應支持人臉識別設備實現,并支持IC卡或R投權技術;應支持互聯網接人,數據存儲時間大于3個月:人臉設備屏幕亮度最低為300cd/m;人臉設備]環(huán)境:最低范圍:-20C~55C;人臉設備滿足防水IP54要求;誤檢率0.01%情況下,通過率≥99.99%;4運動軌跡;采集運動軌跡定位精度≤5m,采樣數s3次/s;硬件設備和服務器的時鐘同步誤差sls;將采集到的實時監(jiān)測數據發(fā)送給服務器時長s3s;1備身份認證至少具備-種生物識別技術;生物識別速度小于1s,生物識別成功率不小于99%;人臉識別具備逆光和弱光處理功能;2高速傳感器:0.10m;風速傳感器:風速分辨率0.1m/s;吊重傳感器:監(jiān)測范圍099.99t,載重分辨力0.1t;回轉傳感器:角度檢測精度+2°;變幅傳感器:精度0.10m;監(jiān)測主機:預警信息30s內送到智慧工地管理系統(tǒng);塔吊正常工作上傳一次塔吊監(jiān)測數據不大于10塔吊空閑時期上傳一次塔吊監(jiān)測數據不大于60s;達間隔不大于1s,且應支持移動端、固定端實時查看數數據更新響應時間不大于1s:能力或存儲數據容量應不少于20000條3吊鉤可視化硬件設備吊鉤可視化視頻畫面應支持駕駛室實時觀看,遠程瀏覽;吊鉤可視化攝像機參數不低于15倍變焦攝像機200萬像4備高速傳感器:0.10m;監(jiān)測主機:預警信息30s內推送到人升升降機監(jiān)測數據不大于60s;5內置鋰電池、隔離電源、支持聲光報警、支持太陽能充電移動4G網絡,數據實時回傳至智慧工地平臺6具備無線信號傳輸功能,監(jiān)測數據實時上傳智慧工地平臺1PM2.5傳感器:分辨率1g/m,測量精度±10%;PM1o傳感器:分辨率:1g/m;測量精度±10%;應能實現連續(xù)自動監(jiān)測;時間分辨率:1s~1min;[-10%,10%].24h平均流量變化為[-5%,5%]儀器平行性:3臺(套)儀器平行性10%;數據保存:其備3個月以上存儲能力,斷電后能自動保存數據:有效數據率:連續(xù)運行至少90天,有效數據率不低于80%;重現性:[-7%,7%];應具備自動校準功能;應具備設定濃度預警功能;可具備自動除濕2風速傳感器:分辨率0.1m/s,測量精度±(0.3+0.037)風向傳感器:分辨率1,測量精度±3°;溫度傳感器:分辨率0.1C,測量精度±0.2℃:濕度傳感器:分辨率0.1%RH,測量精34漏電流監(jiān)測傳感器:剩余電流預警值范圍:級3150mA,三級50mA。電纜溫度傳感器:溫度預警值:45℃140℃通常設定值70℃:環(huán)境溫度傳感器:溫度預警值:45C~140C通常設定值70℃;本標準用詞說明1為了便于在執(zhí)行本標準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應不”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zhí)行時,寫法為:“應符合……的規(guī)定”或“應按……執(zhí)行”。1《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基本要求》GB/T222392《計算機場地安全要求》GB/T93613《公共安全視頻監(jiān)控聯網系統(tǒng)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4《云計算數據中心基本要求》GB/T349825《起重機械安全監(jiān)控管理系統(tǒng)》GB/T282646《塔式起重機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及數據傳輸規(guī)范》GB/T373667《施工升降機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GB/T375378《建筑施工工具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2029《建筑施工升降設備設施檢驗標準》JGJ30510《建筑塔式起重機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33211《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監(jiān)管信息系統(tǒng)技術標準》JGJ/T43412《建筑施工用附著式升降作業(yè)安全防護平臺》JG/T54613《污染物在線監(jiān)控(監(jiān)測)系統(tǒng)數據傳輸標準》HJ21214《建筑施工場界環(huán)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15《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16《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統(tǒng)一標準》GB/T5121217《建筑信息模型施工應用標準》GB/T51235018《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監(jiān)管信息系統(tǒng)技術標準》JGJ/T43413云南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條文說明 1Ⅱ基本規(guī)定 22.1一般規(guī)定 22.2總體要求 4Ⅲ功能模塊要求 43.1工程概況 43.1.1一般規(guī)定 43.1.2功能要求 43.2視頻監(jiān)控及智能廣播系統(tǒng)管理 53.2.1一般規(guī)定 53.2.2功能要求 53.3質量管理 63.3.1一般規(guī)定 6 73.4進度管理 93.4.1一般規(guī)定 93.4.2功能要求 3.5人員管理 3.5.2功能要求 3.10.1一般規(guī)定 203.11.1一般要求 203.11.2功能要求 3.12.1一般規(guī)定 3.12.2功能要求 211.0.1為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從人員管控、文明施1.0.2本標準適用于云南省建筑工程的智慧工地建設。1.0.3本條說明使用本標準的約束條件及執(zhí)行相關標準的要求。1Ⅱ基本規(guī)定2.1一般規(guī)定智慧工地建設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應編制智慧工地建設實施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內容:1)工程概況:工程名稱、工程地點、工程結構、建筑面積和占地面積、工程合同工期、工程造價,施工總承包單位、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等;2)工程要點:主要介紹工程的結構特點、施工主要技術特點、施工組織特點、超規(guī)模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及部位、垂直運輸設備安拆時段及數量、現場平面布置特點及施工現場平面布置3)智慧工地管理實施范圍:工程概況、人員實名制管理、視頻監(jiān)控管理及智能廣播管理、質量管理、進度管理、綠色施工管理、施工升降機監(jiān)控管理、塔式起重機監(jiān)控管理、爬架管理、BIM應用管理等;4)驗收程序和要求;5)運行維護程序和要求,滿足政府監(jiān)管部門綜合信息平臺接2智慧工地基礎設施:(1)信息采集設備是智慧工地管理系統(tǒng)傳感設備包括獨立安裝的各類傳感設備及集成于各業(yè)務功能模塊的傳感器,身份識別設備可包括生物特征識別、射頻卡識別、條碼識別、二維碼識別等設備。對于本項目的標準規(guī)范,采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監(jiān)管信息系統(tǒng)技術標準》JGJT434的規(guī)定;(2)無線局域網覆蓋范圍的要求是保證現場各信息設備互聯(3)移動通信網絡可包括3G、4G、5G等移動通信網絡,以滿足人員通信及某些現場信息設備的接入需求。(4)工地應部署項目級智慧工地管理系統(tǒng),并在工地進行可視化管理??梢暬ぞ甙ㄇ也幌抻陔娔X屏幕、手機應用、投影大屏、軟硬件一體機等;(5)工地需配備技術人員通過可視化工具,利用系統(tǒng)對項目32.2總體要求2.2.1智慧工地現場管理體系范圍內的相關硬件應定期進行維護、保養(yǎng)、檢修,確保系統(tǒng)正常運行,保障信息安全。2.2.2智慧工地現場管理體系運行應符合國家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規(guī)定,并對所有用戶進行統(tǒng)一身份認證,實現分權分域管理。2.2.3智慧工地現場管理體系基礎建設要求應分為基礎項與可選項,必須滿足基礎項。Ⅲ功能模塊要求3.1工程概況本條對工程概況管理規(guī)定如下:3.1.1一般規(guī)定1.工程概況功能模塊是智慧工地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要求,用于統(tǒng)計工程項目的基本信息、統(tǒng)計信息以及數據分析;2.工程概況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名稱、工程地點、工程規(guī)模、工程結構類型、建設模式、工程用途、建筑面積、占地面積、工程合同工期、建設時間、工程造價、施工總承包單位、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等。3.1.2功能要求1.基本信息展示:滿足項目基本信息展示和查看,包括但不限于4工程名稱、工程地點、工程規(guī)模、工程結構類型、建設模式、工程用途、建筑面積、占地面積、工程合同工期、建設時間、工程造價、施工總承包單位、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等。2.統(tǒng)計信息:滿足本標準的第4章人員、生產、技術、質量、安全、施工現場環(huán)境、視頻監(jiān)控、機械設備管理、BIM應用、企業(yè)文化等相關信息統(tǒng)計展示及預警功能。3.數據分析:滿足施工現場的數據應用的要求,包含數據來源分析功能,數據來源包括但不限于本標準要求的各業(yè)務功能數據、相關數據庫數據、直接導入EXCEL數據表、人工補錄數據、在線填報的數據等。3.2視頻監(jiān)控及智能廣播系統(tǒng)管理3.2.1一般規(guī)定1.視頻監(jiān)控模塊宜在項目開工之前布設完成,可根據施工情況調2.每個施工現場必須設置視頻監(jiān)控室。視頻監(jiān)控可自動切換視頻圖像,具備異常事件的回放、錄像等功能。3.具備移動終端監(jiān)控功能,在操作者權限范圍內支持使用移動終端查看視頻監(jiān)控。3.2.2功能要求53.施工現場監(jiān)控應與政府綜合信息管理平臺進行數據對接。4.視頻監(jiān)控功能模塊包括視頻數據采集、視頻8.視頻監(jiān)控設備自動識別功能包括:提供3.3質量管理3.3.1一般規(guī)定智能化技術支持,這些數據信息可直接在系統(tǒng)錄入或通過其他系63.3.2功能要求變更的記錄臺賬,變更圖紙的版本管理,變更與BIM模型的信息管理,以及變更過程中的CA認證、電子簽章管理,實現無紙了施工方發(fā)起旁站申請、監(jiān)理方接收旁站任務功能、監(jiān)理人員旁站工作軌跡管理、通過手持設備即時填寫旁站信息單及拍照和4.質量檢查管理,施工現場的質量檢查管理功管者和實際負責人組成符合PDCA循環(huán)的閉環(huán)管理模式。采集的分配計劃后監(jiān)管人對執(zhí)行結果進行檢查,并給出相應處理結果,控信息應包括檢查時間、檢查人、檢查部位、檢查內容、檢查問7短視頻錄制上傳記錄,并且移動設備應具備離線數據記錄能力,物聯網設備采集質量數據能力(如:紅外測距儀、激光掃描儀、息,操作不規(guī)范行為,即時發(fā)出警示和整改信息給相關責任人,87.質量資料管理,實現對檢驗批、分項、子分部、分部、子單位工程、單位工程以及工程驗收過程的行為信息、質量信息的采集、處置、質量資料數字化管理,質量資料關聯崗位及責任人,CA認證、電子簽章和無紙化管理。實現將質量資料與BIM模型關聯,資料關聯構件,質量資料逆向定位構件等質量資料管理。數字檔案驗收信息化管理,實現自動化檔案組卷,關聯BIM模型,實現基于BIM的數字化檔案管理。8.是滿足施工現場的質量計劃管理的要求,提供包含但不限于質量計劃的在線提交、審查、在線編輯、公示、臺賬的功能,同時實現質量計劃的交底功能。3.4進度管理3.4.1一般規(guī)定1.智慧工地進度管理系統(tǒng)應與項目傳統(tǒng)進度管理業(yè)務及企業(yè)自身項目管理體系融合,進度管理系統(tǒng)宜包含進度計劃制定、過程跟蹤和糾偏所需要的數據收集.分析、輔助決策的能力。2.進度管理系統(tǒng)的計劃制定內容應與進度計劃制定軟件中的內容保持一致,可通過進度計劃制定軟件導入。進度管理系統(tǒng)應按照工序劃分、工序工程量、勞動量和機械臺班數量、工序間的邏輯和時間管理,對進度數據進行采集,作為進度跟蹤的對比數據。3.進度管理系統(tǒng)應對過程數據進行分類、采集、儲存、分析,宜具備使用過程數據作為進度糾偏決策的能力。4.進度糾偏應根據進度計劃制定、過程跟蹤中采集的數據,按照9工序邏輯和投入資源,對進度計劃實施糾偏。3.4.2功能要求1.進度管理系統(tǒng)的計劃制訂內容應與進度計劃制定軟件中的內容保持一致,可通過進度計劃制訂軟件導入。進度管理系統(tǒng)應按照工序劃分、工序工程量、勞動量和機械臺班數量、工序間的邏輯和時間管理對進度數據進行采集,作為進度跟蹤的對比數據。2.進度管理系統(tǒng)應對過程數據進行分類、采集、儲存、分析,宜具備使用過程數據作為進度糾偏決策的能力。3.進度糾偏應根據進度計劃制訂、過程跟蹤中采集的數據按照工序邏輯和投入資源,對進度計劃實施糾偏。4.進度管理系統(tǒng)應能與市場上主流BIM建模軟件、進度編制計劃軟件互通數據5.項目可參照進度管理功能模塊系統(tǒng)中記錄的計劃制訂數據、過程跟蹤數據、糾偏數據,依照經驗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隨著進度管理功能模塊系統(tǒng)開發(fā)的完善,可逐步達到智能統(tǒng)計與分析的功能。3.5人員管理3.5.1一般規(guī)定1.現場管理人員指:建設單位人員、監(jiān)理單位人員、勘察單位人員、設計單位人員、建筑施工現場管理人員;現場作業(yè)人員指:普通從業(yè)人員、特種作業(yè)人員、專業(yè)技能人員。2.人員考勤管理,生物識別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在其他領域應用較為廣泛,按管控要求采用人臉識別技術;3.硬件設備,鼓勵采用非門禁類硬件設備,包括:智能安全帽、穿戴設備、定位設備、展示設備、身份證識別設備;4.管理人員管理應包括基礎信息、資格證書信息以及考勤記錄信5.作業(yè)人員管理應包括基礎信息、合同信息、資格證書信息、教育培訓記錄信息、考勤記錄信息、工資記錄信息;宜包括評價記錄信息、人員定位信息。6.訪客人員管理應包括基礎信息、來訪時間及事由、安全教育信7.人員管理模塊宜與視頻監(jiān)控管理模塊數據互聯互通,利用視頻AI智能識別技術對打卡人員進行人臉識別,結合門禁人臉識別實現施工現場打卡的雙重核驗,有效防止非正常打卡情況保證進場人員信息的真實有效性。8.應根據監(jiān)管要求,按行業(yè)平臺接口要求上傳項目數據。9.應滿足與業(yè)務相關部門、公司的數據對接、業(yè)務互聯要求3.5.2功能要求1.人員信息管理,人員基本信息包含但不限于:姓名、性別、血型、身份證號、民族、出生日期、籍貫、家庭住址、身份證簽發(fā)機關、身份證有效期限、政治面貌、特長、文化程度、聯系電話、暫住地址、緊急聯系人、緊急聯系電話、身份證復印件、人員登記日期、人員離場日期等;實名制管理必須采集工人的勞動合同信息,并通過系統(tǒng)實現人員合同管理,制式匹配,在線打印等列2.人員考勤管理,生物識別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在其他領域應用較為廣泛,考慮實際應用效果及成本,主要考慮人臉識別方式,且通過系統(tǒng)能夠實時查看管理人員和從業(yè)人員考勤信息;3.人員薪資管理,工人工資模塊應具備施工人員薪資的智能分析、欠薪提醒、處理及預警功能,實名制系統(tǒng)應實現現場施工人員按月、按人次的薪資發(fā)放記錄和統(tǒng)計功能。4.從業(yè)人員行為管理,是對質量、安全、特殊工種等從業(yè)人員的行為進行規(guī)范;5.培訓教育管理,推進智能安全教育培訓其在項目現場的應用,提升勞務人員安全教育的效率和效果;6.人員場內定位管理,主要是利用射頻技術實現對進場人員的準確定位,通過定位數據進一步提升現場管理能力。3.6安全管理3.6.1一般規(guī)定1.特種作業(yè)人員管理:包括起重機械(含電梯)司機,司索信號工,安裝工、架子工等,應具有對特種作業(yè)人員基本信息進行管理、維護和查詢功能,應具有對特種作業(yè)人員證書有效期、證明文件、培訓情況、分析預警管理功能,特種作業(yè)人員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性別、崗位名稱、崗位類型、所屬公司、施工班組隊伍、進出場時間、特種作業(yè)證書及有效期、培訓交底記錄,特種作業(yè)人員信息應上傳至項目、企業(yè)、行業(yè)平臺。2.安全從業(yè)人員管理:應對與安全生產相關管理人員(三類人員)人員管理功能模塊對三類人員進行管理、維護和查詢,實現多種發(fā)證日期、有效時間、資格狀態(tài)等,三類人員信息共享至項3.6.2功能要求1.專項安全方案管理,具備專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