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2024招生簡章_第1頁
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2024招生簡章_第2頁
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2024招生簡章_第3頁
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2024招生簡章_第4頁
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2024招生簡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2024招生簡章

華中科技高校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創(chuàng)建于1953年,伴隨著共和國機械工業(yè)的成長,機

械科學與工程學院走過了風風雨雨半個多世紀的光輝歷程,現(xiàn)已成為華中科技高校規(guī)模最

大,實力最雄厚的學院之一。

早期工作主要針對大批量生產自動線和各類專用機床。70年頭,在我國首次自行研制

出立式和臥式加工中心。80年頭,起先將信息技術引入傳統(tǒng)的制造業(yè)并成為國內最重要的

探討力氣。在CAD/CAM、柔性自動化、精密加工以及數(shù)控方面起先艱苦的創(chuàng)業(yè)。90年頭,

本學科在制造業(yè)信息化、激光加工自動化、大型醫(yī)療裝備方面的探討富有成效,尤其是在

數(shù)控技術和制造業(yè)信息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今日己形成相當規(guī)模的產業(yè),總產值己

超過5億元,在數(shù)控和CAM/CAM/CAPP方面當屬中國高校之最。進入21世紀后,本學

科在數(shù)字制造、電子制造、微納制造、工業(yè)工程等交叉學科領域開展了諸多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

探討工作,并成為國內在相關探討領域的排頭兵。

目前,本學科已經(jīng)形成了具有活力的學科方向及實力強且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建立

了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基礎平臺,形成了學、研、產協(xié)調發(fā)展的態(tài)勢,主要探討方向及其

特色與前景如下:

1.數(shù)控技術與系統(tǒng)

此方向的探討與開發(fā)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探討成果已轉化成有相當規(guī)模的產業(yè),年

產值超過5億元?,F(xiàn)正在開發(fā)探討新一代的智能的、網(wǎng)絡化的數(shù)控系統(tǒng)。

2.先進裝備及其技術

結合國家支柱產業(yè)、國防、醫(yī)療等行業(yè)對關鍵裝備的需求,研制好用高水平裝備;參

加企業(yè)重大關鍵裝備或重型機床的數(shù)控化改造;研制數(shù)值化基礎部件、先進功能部件及新

型數(shù)字扮裝備。

3.制造業(yè)信息化技術

此方向的探討與開發(fā)在國內處于前列,在CAD/CAM/CAPP方面的探討工作已形成較

大規(guī)模的產業(yè),其中CAD和CAPP所占國內市場超過70%。在數(shù)字化樣機、虛擬設計、

多學科優(yōu)化設計等方面的探討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4.數(shù)字化制造

面對能源、運載、國防等領域的重大需求,在數(shù)字制造基礎理論探討方面國內領先并

具有較大的國際影響,擔當了以我校為首席的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

目,探討工作具有國內領先水平。

5.現(xiàn)代設計理論與方法

以設計為主線,以機械、汽車等為載體,在機電系統(tǒng)動力學、動態(tài)、熱態(tài)設計理論與

方法、智能設計、優(yōu)化設計、振動噪聲及其限制、系統(tǒng)動力學與性能仿真、NVH分析與限

制、測試與主動限制技術方面的探討具有特色。

6.液壓氣動技術

緊密結合國防需求,開展海、淡水液壓系統(tǒng)及其元件的研發(fā)及電液比例、伺服系統(tǒng)與

限制技術的探討;以FESTO氣動中心為基地,開展氣動伺服技術的基礎理論、新型氣動元

件、電液/電-氣伺服技術的探討。作為非國防口院校,此方向持續(xù)得到軍方重大項目及基

地建設的支持。

7.測試技術與無損槍測

開展測量原理、好用儀器和自動檢測裝備以及評定理論與方法的探討;組建了教化部

制造技術國際標準探討中心,開展GPS標準計量基礎理論與技術的探討;針對輸油、儲油

及大型工程中安檢的需求,開展數(shù)字化無損檢測的理論探討和好用裝備開發(fā),實現(xiàn)了學、

研、產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

本學科較之國內同類學科的優(yōu)勢主要表現(xiàn)在:

?學術隊伍:四位院士領銜,一批中青年骨干,包括長江學者7人,杰出青年基金4

人,總裝備部先進制造領域專家組組長1人,國家863先進制造領域專家組成員1人,教

化部創(chuàng)新團隊1個

?學科基地:數(shù)字制造與裝備技術國家重點試驗室

制造裝備數(shù)字化國家工程探討中心

國家數(shù)控系統(tǒng)工程技術探討中心

國家CAD支撐軟件工程技術探討中心

教化部制造技術國際標準探討中心

?學術地位:機械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民口軍口973項目牽頭單位

?學術成就:國家級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四項)

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三篇

獲得了國際SME高校領先獎

?學科產業(yè):探討開發(fā)促進規(guī)模產業(yè)的形成(華中數(shù)控、天喻信息、天喻軟件、開目軟件)

學院在強化自身建設的同時,還先后與美、英、德、日、韓、俄、澳大利亞、新加坡、

香港等多所高校、研發(fā)機構和聞名企業(yè)建立了廣泛的合作辦學和合作探討關系,為引進和

培育一流的國際型人才,主動參加國際競爭與合作奠定了基礎。近十年來,學院擔當并完

成國家和企業(yè)的科研項目近千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9項、國家技術獨創(chuàng)4項、省部級科

技進步獎100余項。1999年以機械學院為核心的華中科技高校CIMS中心,榮獲了國際制

造工程師(SME)頒發(fā)的高校領先獎。

今日的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形成了自己的學科優(yōu)勢和辦學特色。它是國內高校同行中

最具有競爭力的學院之一,在2024年國家重點學科評估中,本一級學科名列全國其次,且

具有3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

音陸華中科技高校機械學院網(wǎng)站::〃mse.hustedu,點擊“導師風采”欄目可杳

詢全部導師信息。

歡迎廣闊考生報考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探討生。

學科專業(yè)名稱及代碼、

指導老師人考試科目備注

探討方向

0934張鴻海

1416劉世元

2425汪學方

2863朱福龍

03企業(yè)制造過程信息化原理0074陳卓寧

與技術0618萬立

0815嚴曉光

0939張金

2260劉清華

2436張芬

04微納米多尺度多領域仿真1362劉勝長江學者

與設計1871甘志銀

2434陳明祥

05先進制造工藝與裝備0068陳永潔

0101鄧建春

0310李培根院士

0597湯漾平

0896喻道遠

0934張鴻海

1211李小平

1362劉勝長江學者

1575張華書

1576熊良山

1871甘志銀

06數(shù)字化成形與制造0933張海鷗

080202▲機械電子工程①101政治理論

01電子制造技術與裝備0772熊有倫②201英語一院士

1055周云飛③301數(shù)學一

1211李小平?408計算機學科專業(yè)

1214陳學東基礎綜合長江學者

1583尹周平806機械設計基礎杰出青年

2867蔣慶824信號與線性系統(tǒng)國家百千萬

829自動限制原理(含工程人才

02機器人技術0105丁漢經(jīng)典限制理論、杰出青年

0772熊有倫現(xiàn)代限制理論)院士

1208楊文玉831電子技術基礎

1214陳學東(408>806、824、829>長江學者

1413羅欣831選一)

1579熊蔡華長江學者

1853孫容磊

1854唐立新

03流體傳動與限制技術0272李寶仁

0836楊曙東

1086朱玉泉

1209曹樹平

1414賀小峰

學科專業(yè)名稱及代碼、

指導老師數(shù)考試科目備注

探討方向

1856唐群國

1857余祖耀

1963朱碧海

1964劉銀水

2258杜經(jīng)民

2419楊剛

2420傅曉云

2834吳軍

2835李錦云

04嵌入式系統(tǒng)與設備限制1002趙英俊

1067朱國力

1368李錫文

2682李勇

05數(shù)控技術與裝備0041陳吉紅

0070陳幼平

0134馮清秀

0256金建新

0257金健

0274李斌

0602唐小琦

0766熊清平

0857葉伯生

0899袁楚明

0933張海鷗

1055周云飛

1067朱國力

1089朱志紅

1363王煜長江學者

1535龔時華

1536艾武

1577彭芳瑜

1580向華

1581李曦

1852張岡

1957周會成

1958王平江

1959謝經(jīng)明

1960李小清

1961嚴思杰

1962黃禹

2246余文勇

2426楊建中

2427陳冰

2428肖鵬

2681宋寶

2860閆蓉

2861王曉宇

學科專業(yè)名稱及代碼、

指導老師數(shù)考試科目備注

探討方向

06數(shù)字制造與智能制造0048陳立平

0105T漢杰出青年

0534饒運清

0543邵新宇杰出青年

長江學者

0872易傳云

0959張衛(wèi)國

1208楊文玉

1579熊蔡華長江學者

1582張國軍

1583尹周平杰出青年

1588黃正東

1858熊烽

1965王書亭

2422陳永府

2857丁建完

2858熊體凡

2859羅年猛

07網(wǎng)絡測控、診斷與智能維護0177何嶺松

0705吳波

1368李錫文

1412軒建平

1855胡友民

1922熊良才

08微機電系統(tǒng)與微細加工0564史鐵林

1416劉世元

1922熊良才

2259廖廣蘭

2418湯自榮

2424來五星

2865夏奇

080203▲機械設計及理論①101政治理論

01并行工程和全生命周期的0210胡于進②201英語一

產品設計0618萬立③301數(shù)學一

1182樊明武④408計算機學科專業(yè)院士

1586劉心雄基礎綜合

2260劉清華806機械設計基礎

2262王峻峰824信號與線性系統(tǒng)

2432凌玲829自動限制原理(含

2858熊體凡經(jīng)典限制理論、

02機電系統(tǒng)動態(tài)設計與振動、0224黃其柏現(xiàn)代限制理論)

噪聲限制0322李世其831電子技術基礎

0826楊家軍(408、806、824、829、

0959張衛(wèi)國831選一)

1042周世權

1261王學林

1410程遠雄

學科專業(yè)名稱及代碼、

指導老師數(shù)考試科目備注

探討方向

1584張云清

1585毛寬民

1965王書亭

2866彭江英

2893龐行志

03計算機協(xié)助設計支撐軟件0048陳立平

技術0659王啟富

1072朱林

1215尹文生

1415吳義忠

1588黃正東

1968王波興

2261劉云華

2265趙建軍

2679王彥偉

2680黃運保

04圖像識別與處理1408何建英

1966魏迎軍

1967王曉琴

2264朱洲

05智能機械與計算機仿真技術0706吳昌林

0826楊家軍

1411阮春紅

2421劉世平

080204▲車輛工程①101政治理論

01車輛關鍵零部件的設計/制造0278李成剛②201英語一

02車輛振動與噪聲限制1585毛寬民③301數(shù)學一

03汽車動態(tài)仿真0224黃其柏④408計算機學科專業(yè)

1584張云清基礎綜合

04汽車節(jié)能與凈化0603唐新蓬806機械設計基礎

824信號與線性系統(tǒng)

829自動限制原理(含

經(jīng)典限制理論、

現(xiàn)代限制理論)

831電子技術基礎

(408、806、824、829、

831選一)

★080221▲工業(yè)工程①101政治理論

01電子商務與信息平安0220黃金國@201英語一

0356李作清③301數(shù)學一

0388劉懷蘭④408計算機學科專業(yè)

0964張翔立基礎綜合

1041周培源806機械設計基礎

03物流與供應鏈0161管在林824信號與線性系統(tǒng)

1538劉瓊

學科專業(yè)名稱及代碼、

指導老師數(shù)考試科目備注

探討方向

04系統(tǒng)建仿照真與分析0161管在林829自動限制原理(含

0322李世其經(jīng)典限制理論、

2262王峻峰現(xiàn)代限制理論)

05先進制造系統(tǒng)與現(xiàn)代集成0310李培根831電子技術基礎院士

制造0534饒運清868生產運作與管理

0543邵新宇(408、806、824、829、杰出青年

831、868選一)長江學者

0896喻道遠

1538劉瓊

1540鄧超

1578高亮

2429黃剛

2430張超勇

06信息系統(tǒng)與企業(yè)信息化0210胡于進

1215尹文生

1582張國軍

1956朱海平

080401精密儀器及機械①101政治理論

01工程表面計量技術及儀器1217蔣向前②201英語一杰出青年

③301數(shù)學一長江學者

02精密測控技術及儀器0837楊曙年④408計算機學科專業(yè)

1417武新軍基礎綜合

1921劉曉軍806機械設計基礎

2433陳於學807互換性與技術測量

2862常素萍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