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guī)程》JTG3432-2024
新舊規(guī)范對比(粗集料)
一、主要修訂內容
修訂后的規(guī)程由八章、一個附錄構成,主要內容包括集料取樣方法、
粗集料試驗、細集粒試驗、填料試驗、工業(yè)礦渣集料試驗、再生集科
試驗,共計71項試驗方法,其中增補23項試驗,修訂20項試驗,刪
除2項試驗,刪除1項附錄。本規(guī)程修訂要點有:
1.新增加第3章集料取樣方法,調整了TD301試驗方法的名稱,同
時增加了細集料?、填料的取樣法內容。
2.增補了粗集料的棱角性(流動時間法T0362)、磨耗(微型狄法爾法
T0363)、凍融(T0364)、高溫穩(wěn)定性(T0365]、熱老化(煮沸法T0366)、
平均厚度(T0367)、集料堿活性(混凝土棱柱體法F0368)以及集料堿活
性(巖石柱法T0369)8項試驗;刪除了粗集料的含土粗集料篩分和抑
制集料堿活性效能2項試驗。
3.修改了粗集料的篩分(T0302)、密度及吸水率(網籃法T0304)、有
機物含量(TO313),壓碎值(TO316)、磨光值(T0321堅固性(T0314),
集料堿活性檢驗(巖相法T0324)集料堿活性(快速砂漿棒法T0325)8
個試驗。
4.增補了細集料的水溶性氯離子含量(T0372)和貝殼含量(T0373)2
項試驗;修訂了細集料的密度及吸水率(坍落筒法T0330)、亞甲藍(T0349)、
有機物含量(T0336)、云母含量(T0337)、輕物質含量(T0338)、硫酸鹽
和硫化物含量(T0341)、堅固性(T0340)以及棱角性(流動時間法T0345)
8項試驗。
5.將原“礦粉試驗”章名調整為“填料試驗”;增補了填料的篩分(負
壓篩法T0356)、干壓空隙率(T0357)、比表面積(勃氏法T0358)、含水
率(T0359)、燒失量(T0360)和碳酸鈣含量(T0361)6項試驗;修訂
了填料的密度和塑性指數2項試驗。
6.新增加第7章工業(yè)礦渣集料試驗,增補了工業(yè)礦渣集料的磁性金屬
鐵含量(T0374)、鋼渣游離氧化鈣含量(T0375)、重礦渣硅酸二鈣分解(T0376)、
重礦渣鐵分解(T0377)和重礦渣比色(T0378)5項試驗;修訂了工業(yè)礦
渣集料的鋼渣浸水膨張1項試驗。
7.新增加第8章再生集料試驗,增補了再生集料的酸溶性氯離子含量
(T0379)和水溶性硫酸鹽含量(T03S0)2項試驗。
8.刪除原附錄A公路工程方孔篩集料標準篩。
9.對本次修訂未作實質性修改的1994年、2000年、2005年編寫、
修訂的試驗方法進行了局部文字性修改和有效性確認。
二、新舊規(guī)范對比
4粗集料試驗
T0302—2024粗集料的篩分試驗(修改)
(2005: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篩分試驗、含土粗集料篩
分試驗)
1適用范圍
1.1本方法適用于測定粗集料的顆粒組成,本方法也適用于測定
集料混合料的顆粒蛆成。
1.2對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可采用干篩法篩分;對瀝青混合料、
粒料材料、無機穩(wěn)定類材料等用粗集料應采用水洗法篩分。
(適用范圍內容進行了組合精簡,整體適用范圍內容較2005版,無
實質性變化)
1.3對于輕集料應采用干篩法篩分。(新增)
2儀具與材料
2.1試驗篩:方孔篩,孔徑根據集料規(guī)格選用。2.36mm及以下孔
徑試驗篩,應采用滿足GB/T6003.1中規(guī)定的金屬絲編織網試驗篩,其
篩框直徑可選擇200mm或300mm。4.75mm及以上孔徑試驗篩,應采用
滿足CB/T/6003.2中規(guī)定的金屬穿孔板試驗篩,其中4.75?37.5mm試
驗篩,其篩框直徑為300mm,而53nlm及以上孔徑試驗篩,篩框直徑應
不小于300mm。(新增方孔篩要求)
2.2搖篩機。
2.3天平:感量不大于稱量質量的0.1%。
2.4烘箱:鼓風干燥箱,恒溫105c±5C。烘干能力不小于25g/ho
烘干能力驗證方法:清空烘箱,1L玻璃燒杯盛500g(起始水溫為20c
±TC)放入烘箱,在105℃±5℃烘干4h,計算每個小時水質量損失。
應檢驗烘箱中各支撐架的四角及中部。(新增)(需要制訂烘箱烘干能
力驗證記錄表)
2.5盛水容器:浸泡試樣用容器,如不銹鋼的金屬盆。(新增)
2.6溫度計:量程0?200℃,分度值1℃。(新增)
2.7其他:金屬盤、鏟子、毛刷、攪棒等。
3試驗準備
將樣品縮分至表T0302T要求質量的試樣兩份,105℃±5℃烘干
至恒重,并冷卻至室溫。(新增)
表T0302-1粗集料篩分試驗的試樣質量(修改)
公稱最大粒徑(mm)4.759.513.2161926.531.537.5536375
一份試樣的最小質量
0.51.01.01.52.04.05.06.511.017.025.0
(kg)
4干篩法試驗步驟
4.1取一份干燥試樣,稱其總質量(mo)。
4.2將試樣移入按篩孔大小從上到下組合的套篩(附篩底)上,蓋
上篩蓋后采用搖篩機或人工篩分約lOmin?!残略觯?/p>
4.3試樣經套篩篩分一定時間后,取下各號篩,加篩底和篩蓋后
再逐個進行人工補篩。人工補篩時,需使集料在篩面上同時有水平方
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頓的運動,使小于篩孔的顆粒通過篩孔。將通過
的顆粒并入下一號篩上,并和下一號篩中的試樣一起過篩,順序進行,
直至各號篩全部篩完為止。
4.4人工補篩時應篩至每分鐘各號篩的分計篩余量變化小于試樣
總質量的0.1%,并按照如下方式確認:(新增)
將單個篩(含篩底和篩蓋),一只手拿著篩子(含篩底和篩蓋),使
篩面稍微傾斜?:將篩子一側斜向上猛力敲擊另一只手的掌根,每分鐘
約150次;同時每25次旋轉一次篩面,每次旋轉約60°
4.5各號篩的分計篩余量不得超過以下確定的剩留量,否則應將該
號篩上的篩余試樣分成兩小份或數小份,分別進行篩分,并以其篩余
量之和作為該號篩的分計篩余量:(新增)
1對于篩孔小于4.75mm的試驗篩,剩留量(kg)為7kg/m2x篩框
面積(?。?;
2對于篩孔為4.75mm或以上試驗篩,剩留量(kg)為2.5kg/(mir.-m
2)X篩孔直徑(mm)X篩框面積(m2);
3對于輕集料,剩留量為篩上滿鋪一層時試樣的質量。(新增)
4.6當篩余顆粒粒徑大于19nlm時,篩分過程中允許用手指撥動
顆粒,但不得逐顆塞過篩孔。當篩上的顆粒粒徑大于37.51nm時。,可采
用人工轉動顆粒逐個確定其可通過的最小篩孔,但不得逐顆塞過篩孔。
(新增)
4.7稱取每號篩的分計篩余量(in?)和篩底質量(in)o
5水洗法試驗步驟
5.1取一份干燥試樣,稱其總質量(mJ。將試樣移入盛水容器中
攤平,加入水至高出試樣150川「根據需要可將浸沒試樣靜置一定時間,
便于細粉從大顆粒表面分離。普通集料浸沒水中不使用分散劑。特殊
情況下,如瀝青混合料抽提得到的集料混合料等可采用分散劑,但應
在報告中說明。(整體試驗內容修改)
5.2根據集料粒徑選擇4.75mm、0.075mm,或2.36mm、0.075mm組
成一組套篩,其底部為0.075mm試驗篩。試驗前篩子的兩面應先用水
潤濕。(整體試驗內容修改)
5.3用攪棒充分攪動試樣,使細粉完全脫離顆粒表面、懸浮在水中,
但應注意試樣不得破碎或濺出容器。攪動后立即將渾濁液緩緩倒入套
篩上,濾去小于0.075mm的顆粒。傾倒時避免將粗顆粒一起倒出而損
壞篩面。(整體試驗內容修改)
5.4采用水沖洗等方法,將兩只篩上顆粒并入容器中。再次加水于
容器中,重復5.3中的步驟,直至浸沒的水目測清澈為止。(整體試驗
內容修改)
5.5將兩只篩上及容器中的試樣全部回收到一個金屬盤中。當容器
和篩上沾附有集料顆粒時,在容器中加水、攪動使細粉懸浮在水中,
并快速全部倒入套篩上;再將篩子倒扣在金屬盤上,用少量的水并助
以毛刷將顆粒刷落入金屬盤中“待細粉沉淀后,泌去金屬盤中的水,
注意不要散失顆粒。(整體試驗內容修改)
5.6將金屬盤連同試樣一起置105c±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稱
取水洗后的干燥試樣總質量m洗。
5.7將回收的干燥集料按4中干篩法步驟進行篩分,稱取每號篩的
分計篩余量n和篩底質量m底。
6結果整理(整體計算公式發(fā)生變化)
6.1干篩法篩分
6.1.1試樣的篩分損耗率按式(TO3O2-1)計算,準確至0.01%。
〃二—「\10G(T0302-1)
式中:PB一試樣的篩分損耗率(為);
m。一篩分前的干燥試樣總質量(g);
m底一篩底質量(g);
mi-各號篩的分計篩余量,g;
i一依次為0.075mm、0.15mm……至集料最大粒徑的排序。
6.1.2試樣的各號篩分計篩余率按式(T0302-2)計算,準確至
0.01%。m
。:二xl(M)
?Zm.(T0302-2)
式中:Pi一試樣的各號篩分計篩余率(%)。
6.1.3試樣的各號篩篩余率A;為該號篩及以上各號篩的分計篩余
率之和,準確至0.01%o
6.1.4試樣的各號篩通過率Pi為100減去該號篩的篩余率,準確
至0.1%。
6.2水篩法篩分
6.2.1試樣的篩分損耗率按式(T0302-3)計算,準確至0.01%。
(T0302-3)
式中:Ps—試樣的篩分損耗率(%);
H1洗一水洗后的干燥試樣總質量(g);
m底一篩底質量(g);
HL-各號篩的分計篩余量(g)
i一依次為0.075mm、0.15mm...至集料最大粒徑的排序。
6.2.2試樣的各號篩分計篩余率按式(T0302-4)計算,準確至
0.01%。
/,=——'——x100(70302-4)
-(刖?-m*-Xm,)
式中:Pi一試樣的各號篩分計篩余率(%);
m。一篩分前的干燥試樣總質量(g)。
6.2.3試樣的各號篩篩余率A,為該號篩及以上各號篩的分計篩余
率之和,準確至0.01%。(修改)(2005:準確至0.1%)
6.2.4試樣的各號篩通過率巴為100減去該號篩的篩余率,準確
至0.1%。
6.3取兩份試樣的各號篩通過率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準確
至0.1%0
7允許誤差
7.1一份試樣的篩分損耗率應不大于0.5%。(修改)(2005:損耗率
應不大于0.3%)
7.20.075mm通過率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1%。
8報告(新增)
8.1試驗項目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
8.2樣品的編號、名稱、產地和規(guī)格。
8.3接樣日期、樣品描述。
8.4試驗日期、樣品縮分方法。
8.5主要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及編號。
8.6試驗方法(干篩法或水篩法)
8.7篩分數據可按表T0302-2或表T0302-3的格式記錄。同時可
根據各篩孔通過率繪制級配曲線,其橫坐標為篩孔尺寸的0.45次方,
縱坐標為通過率。
8.8各號篩的通過率、篩余率(必要時)試驗結果。
8.9要說明的其他內容。
T0304—2024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試驗(網籃法)
1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測定粗集料的表觀相對密度、表干相對密度、毛體積
相對密度、表觀密度、表干密度、毛體積密度以及吸水率。
2儀具與材料
2.1浸水天平:可懸掛吊籃測定試樣水中質量,感量不大于稱量
質量的0.1%。(修改)(2005:感量不大于最大稱量的0.05%o)
2.2吊籃:耐銹蝕材料制成,直徑、高度不小于150mni的網籃,
四周及底部為1?2mm的篩網或密集孔眼;或者耐銹蝕材料制成,直徑
不小于200mm、孔徑不大于1.18mm的篩網。(新增)
2.3溢流水槽:有溢流孔,能夠使水面保持恒定高度;耐銹蝕材
料制成的水槽,容積應足夠大;掛上吊籃、加水至溢流孔位置時,應
保證吊籃底部與水槽底部、四周側壁間距均不小于50nl(修改)
(2005:耐銹蝕材料制成,直徑和高度為150mm左右,四周及底部
用1mm-2mm的篩網編制或具有密集的孔眼。)
2.4吊線:耐銹蝕、不吸濕的細線,連接浸水天平和吊籃;線直
徑不大于1mm,其長度應該保證水槽加水至溢流孔位置時,吊籃頂部離
水面距離不小于50mmo(新增)
2.5烘箱:鼓風干燥箱,恒溫105c±5℃,并滿足T0302中2.4
要求。(新增要求)
2.6吸泡軟布:純棉制毛巾,或純棉的汗衫布等。(修改)
(2005:純棉制,潔凈,也可用純棉的汗衫布代替。)
2.7溫度計:量程0~50℃,分度值0.1℃;量程()?200C,分度
值1℃。(新增)
2.8試驗篩:孔徑為4.75mm、2.36mm的方孔篩,并滿足T0302
中2.1要求。(新增)
2.9盛水容器:浸泡試樣用容器,如不銹鋼的金屬盆。(修改)
(2005:盛水容器(如搪瓷盤)。)
2.10恒溫水槽:恒溫23c±2℃。(新增)
2.11試驗用水:飲用水,使用之前煮沸后冷卻至室溫。(新增)
2.12其他:金屬盤、刷子等。
3試驗準備
3.1將樣品用4.75mm試驗篩(對于3?5nim、3—10mm集料,采用
2.36mm試驗篩)充分過篩,取篩上顆??s分至表T0304-1要求質量的
試樣兩份。(修改)
(2005:將試樣用標準篩過篩除去其中的細集料,對較粗的粗集料可
用4.75mni篩過篩,對2.36mm?4.75mni集料,或者混在4.75mm以下石屑
中的粗集料,則用2.36mm標準篩過篩,用四分法或分料器法縮分至要求
的質量,分兩份備用,對瀝青路面用粗集料,應對不同規(guī)格的集料分別測
定,不得混雜,所取的每一份集料試樣應基本上保持原有的級配。在測定
2.36mm?4.75mm的粗集料時,試驗過程中應特別小心,不得丟失集粒。)
表TO304T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網籃法)試驗的試樣質量(修改)
集料公稱最大粒徑(mm)4.759.513.2161926.531.537.5536375
一份試樣的最小質量(kg)0.51.01.01.11.3l.s2.02..)4.05.58.()
測定密度所需要的試樣最小質量(2005)
公稱最大粒徑(mm)4.759.5161926.531.537.56375
每一份試樣的最小質量<k?)0.81111.51.5233
3.2將試樣浸泡在水中,借助金屬絲刷將式樣顆粒表面洗刷干凈,經
多次漂洗至水清澈為止。清洗過程中不得散失顆粒。(修改)
(2005:將每一份集料試樣浸泡在水中,并適當攪動,仔細洗去附在
集料表面的塵土和石粉,經多次漂洗干凈至水完全清澈為止。清洗過程
中不得散失集料顆粒。)
3.3樣品不得采用烘干處理。經過拌和樓等加熱后的樣品,試驗
之前,應室溫條件下放置不少于12h。(新增)
4試驗步驟
4.1將試樣裝入盛水容器中,注入潔凈的水,水面應高出試樣
20mm;攪動試樣,排除附著試樣上的氣泡。浸水24h±0.5h(可在室
溫下浸水后,再移入23℃±2℃恒溫水槽繼續(xù)浸水。其中恒溫水槽浸水
不少于2h)o(修改)(2005:在室溫下保持嘎水24ho)
4.2將吊籃用細線掛在天平的吊鉤上,浸入溢流水槽中,向水槽
中加水至吊籃完全浸沒,吊籃頂部至水面距離不小于50mm。用上、下
升降吊籃的方法排除氣泡,吊籃每秒升降約一次,升降25次,升降高
度約25mm,且吊籃大得露出水面。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去除氣泡。向
水槽中加水至水位達到溢流孔位置;待天平讀數穩(wěn)定后,將天平調零。
試驗過程中水槽水溫穩(wěn)定在23c土2C。(整體內容修改)
(2005:將吊籃掛在天平的吊鉤上,浸入溢流水槽中,向溢流水槽中
注水,水面高度至水槽的溢流孔,將天平調零。吊籃的篩網應保證集料不
會通過篩孔流失,對2.36mm?4.75mm粗集料應更換小孔篩網,或在網籃
中加放入一個淺盤。)
4.3將試樣移入吊籃中,按照4.2相同方法排除氣泡。待水槽中水
位達到溢流孔位置、天平讀數穩(wěn)定后,稱取試樣水中質量(in。)。(整
體內容修改)
(2005:調節(jié)水溫在15℃”25℃范圍內。將試樣移入吊籃中。溢流水
槽中的水面高度由水槽的溢流孔控制,維持不變。稱取集料的水中質量)
4.4提起吊籃、稍瀝干水后,將試樣完全移至擰干的軟布上,用另
外一條軟布在試樣表面搓滾、吸走顆粒表面及顆粒之間的自由水,至
顆粒表面自由水膜消失、看不到發(fā)亮的水跡,即為飽和面干狀態(tài)。對
較大粒徑的粗集料,宜逐顆擦干顆粒表面白由水,此時擰濕毛巾時不
要太用勁,防止擰得太干。(整體內容修改)
(2005:提起吊籃,稍稍滴水后,較粗的粗集料可以直接倒在擰干的
濕毛巾上。將較細的粗集料(2.36mm?4.75mm)連同淺盤一起取出,稍稍
傾斜搪瓷盤,仔細倒出余水,將粗集料倒在擰干的濕毛巾上,用毛巾吸走
從集料中漏出的自由水。此步驟需特別注意不得有顆粒丟失,或有小顆粒
附在吊籃上。再用擰干的濕毛巾輕輕擦干集料顆粒的表面水,至表面看不
到發(fā)亮的水跡,即為飽和面干狀態(tài)。當粗集料尺寸較大時,宜逐顆擦干。
注意對較粗的粗集料,擰濕毛巾時不要太用勁,防止擰得太干,對較細的
含水較多的粗集料,毛巾可擰得稍干些。)
4.5擦拭時,既要將顆粒表面自由水擦掉,又不能至顆粒內部水(開
口孔隙中吸收的水)散失,因此對擦拭完成的試樣,立即稱量飽和面
干質量(叫)。如果擦拭過干,則放入水中浸泡約30min,再次擦拭。(整
體內容修改)
(2005:擦顆粒的表面水時,既要將表面水擦掉,又千萬不能將顆粒
內部的水吸出。整個過程中不得有集料丟失,且已擦干的集料不得繼續(xù)在
空氣中放置,以防止集料干燥。)
4.6將試樣置于金屬盤中,105℃士5c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
稱取試樣烘干質量(皿)。
4.7試驗過程中不得丟失試樣。
4.8當僅測定表觀相對密度和表觀密度時,可省去4.4、4.5步驟。
(新增)
4.9當僅測定吸水率時,可省去4.2?4.3步驟,按4.1浸水24h
±0.5h后,將試樣從容器中取出稍瀝干水后,直接按照4.4?4.又要求
試驗。(新增)
4.9當僅測定吸水率時,可省去4.2?4.3步驟,按4.1浸水24h土
0.5h后,將試樣從容器中取出梢瀝干水后,直接按照4.4?4.又要求
試驗。(新增)
4.10當一份試樣較多時,可分成兩小份或數小份,按照以上步驟
分別試驗,然后合并計算。(新增)
5結果整理
5.1試樣的表觀相對密度、表干相對密度和毛體積相對密度按式
(T0304-l)"(T0304-3)計算,準確至0.001。
yz-----
?叫一嘰(T0304-1)
小
y.=-——
叫一嘰(T0304-2)
叫
m,n-m=.-----(T0304-3)
式中:Ya一試樣的表觀相對密度;
Y5一試樣的表干相對密度:
丫b一試樣的毛體積相對密度;
ma-試樣烘干質量(g);
nir—試樣表干質量(g);
nu一試樣水中質量(g)。
5.2試樣的表觀密度、表干密度和毛體積密度按式
(T0304-4廣(T0304-6)計算,準確至0.OOlg/cn?。
q=匕xpr(T0304-4)
P?=y?xPr(T0304-5)
Pb二九xpr:z(T0304-6)
式中:p〃一試樣的表觀密度(g/cm3);
P,一試樣的表干密度(g/cir);
Ph一試樣的毛體積密度(g/cn^);
PT一試驗溫度T時水的密度(g/cm3),按附錄A表A-1確
定。
5.3試樣的吸水率按式(T0304-7)計算,準確至0.01%。
(T0304-7)
5.4取兩份試樣的測定值算術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相對密度
準確至0.001,密度準確至0.OOlg/cnP,吸水率準確至0.01%。
5.5對于再生集料、工業(yè)礦渣集料、輕集料等材料,若兩份試
樣的允許誤差不滿足要求,可再取兩份試樣進行試驗,直接取四份試
樣的測定值算術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新增)
5.6集料混合料的相對密度按式(T0304-8)計算,準確至0.001。
(T0304-8)(新增)
式中:y一集料混合料的相對密度,可以為表觀相對密度、表干相
對密度或毛體積相對密度;
P]、P2、……Pn—各檔集料占合成集料混合料總質量的百分率,其
和為100%;
Y】、丫2、……Yo——各檔集料的相對密度。
5.7集料混合料的密度按式(T03049)計算,準確至0.00lg/cn?。
的一+(T03049)(新增)
1CM)100100
式中:P一集料混合料的密度,可以為表觀密度、表干密度或
毛體積密度(g/cn?):
Pi、P2、...p,—各檔集料的密度(g/cii?)。
5.8集料混合料的吸水率按式(T0304-10)計算,準確至0.01%。
HX)(T0304-10)(新增)
式中:-:一集料混合料的吸水率(喝;
wX1>w、2......wxn-各檔集料的吸水率(%)。
6允許誤差
6.1相對密度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0.020。(修改)(2005:允
許誤差為0.02)
6.2吸水率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0.20%。(修改)(2005:允許
誤差為0.2%)
7報告(新增)
7.1試驗項目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
7.2樣品的編號、名稱、產地和規(guī)格。
7.3接樣日期、樣品描述。
7.4試驗日期、樣品縮分方法。
7.5主要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及編號。
7.6試驗水溫、浸泡時間和烘干時間。
7.7相對密度、密度和吸水率試驗結果。
7.8要說明的其他內容。
T0308—2005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試驗(容■瓶法)
1適用范圍
1.1本方法適用于容量瓶法測定粗集料的表觀相對密度、表干相
對密度、毛體積相對密度、表觀密度、表干密度、毛體積密度以及吸
水率。(修改)
(2005:本方法適用于測定碎石、礫石等各種粗集料的表觀相對密度、
表干相對密度、毛體積相對密度、表觀密度、表干密度、毛體積密度,
以及粗集料的吸水率。)
1.2本方法不適用于公稱最大粒徑大于bl.5mm|粗集料密度和吸
水率的測定。(新增)|(勘誤要求將37.5mm改為31.5mm,作者質疑)
2儀具與材料
2.1天平:感量不大于稱量質量的0.1%。(修改)
(2005:天平或浸水天平:可懸掛吊籃測定集料的水中質量,稱量應
滿足試樣數量稱量要求,感量不大于最大稱量的0.05%。)
2.2容量瓶:1000?5000mL,并帶瓶塞。(修改)
(2005:容量瓶:1000mL,也可用磨口的廣口玻璃瓶代替,并帶玻璃
片。)
2.3烘箱:鼓風干燥箱,恒溫105c±5℃,并滿足T0302中2.4
要求。
2.4試驗篩:孔徑為4.75mm,2.36mm的方孔篩,并滿足T0302中
2.1要求。(新增要求)
2.5恒溫水槽:恒溫23c±2℃。(新增)
2.6溫度計:量程0?50C,分度值0.1℃;量程0?200C,分
度值1℃。(新增)
2.7試驗用水:飲用水,使用之前煮沸后冷卻至室溫。(新增)
2.8其他:金屬盤、刷子、吸濕軟布等。
3試驗準備
3.1將樣品用4.75mm試驗篩(對于3?5mm、3?10mm集料,采用
2.36mm試驗篩)充分過篩,取篩上顆??s分至表T0308-1要求質量的
試樣兩份。(修改)
(2005:將取來樣過篩,對水泥混凝土的集料采用4.75mm篩,瀝青
混合料的集料用2.36mm篩,分別篩去篩孔以下的顆粒。然后用四分法或
分料器法縮分至表T0308-1要求的質量,分兩份備用.)
表T0308-1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容量瓶法)試驗的試樣質量
公稱最大粒徑(mn)4.759.513.2161926.531.537.5
一份試樣的最小質量(kg)0.51.01.01.11.31.82.02.5
表T0308-1測定密度所需要的試樣最小質量(2005)
公稱最大粒徑(nun)4.759.5161926.531.537.56375
每一份試樣的最小質量(kg)0.81111.51.5233
3.2將試樣浸泡在水中,借助金屬絲刷將試樣顆粒表面洗刷干凈,
經多次漂洗至水清澈為止,清洗過程中不得散失顆粒。
3.3樣品不得烘干處理。經過拌和樓等加熱、干燥后的樣品,試
驗之前,應在室溫條件下放置不少于12h。(新增)
4試驗步驟(整體步驟內容修改)
4.1根據試樣體積選擇合適的容量瓶,其容積不小于試樣體積的
2倍。取一份試樣,傾斜容量瓶,將試樣移入容量瓶中。
4.2向容量瓶中注入潔凈的水至水面高出試樣表面不少于20mm,
上下、左右搖晃容量瓶,完全排除附著試樣上的氣泡。蓋上瓶塞,浸
水24h±0.5h(可在室溫下浸水后,再移入23℃±2℃恒溫水槽繼續(xù)浸
水。其中恒溫水槽浸水不少于2h)。(修改)
(2005:取試樣一份裝入容量瓶(廣口瓶)中,注入潔凈的水(可滴
入數滴洗滌靈),水面高出試樣,輕輕搖動容量瓶,使附著在石料上的氣
泡逸出。蓋上玻璃片,在室溫下浸水24h。)
4.3浸水完成后,再次上下、左右搖晃容量瓶,排除附著試樣上
的氣泡。向瓶中加23c±2℃水至水面凸出瓶口,然后蓋上瓶塞。擦干
瓶外的水分后,稱取試樣、水、瓶及瓶塞的總質量012。(修改)
(2005:向瓶中加水至水面凸出瓶口,然后蓋上容量瓶塞,或用玻璃
片沿廣口瓶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緊貼瓶口水面。玻璃片與水面之間不得有
空隙。確認瓶中沒有氣泡,擦干瓶外的水分后,稱取集料試樣、水、瓶及
玻璃片的總質量。將試樣倒入淺搪兜盤中,稍稍傾斜搪究盤,倒掉流動的
水,再用毛巾吸干漏出的自由水。需要時可稱取帶表面水的試樣質量。)
4.4傾倒出容量瓶中水,并將試樣倒入金屬盤中。清空容量瓶后,
立即重新裝入23℃二2c水至水面凸出瓶口,蓋上容量瓶塞。擦干瓶外
的水分后,稱取水、瓶及瓶塞的總質量Di】。(修改)
4.5將金屬盤中試樣稍微瀝干,按照T0304中4.4?4.5步驟將顆
粒表面自由水拭干、至飽和面干狀態(tài),立即稱取飽和面干試樣質量nif。
(修改)
4.6將試樣105C±5℃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后稱取試樣烘干
質量mao(修改)
(2005:用擰干的濕毛巾輕輕擦干顆粒的表面水,至表面看不到發(fā)亮
的水跡,即為飽和面干狀態(tài)。當粗集料尺寸較大時,可逐顆擦干。注意擰
濕毛巾時不要太用勁,防止擰得太干。擦顆粒的表面水時,既要將表面水
擦掉,又不能將顆粒內部的水吸出。整個過程中不得有集料丟失。立即稱
取飽和面干集料的表干質帚。將集料置于淺盤中,放入105c±5℃的烘
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淺盤,放在帶蓋的容器中冷卻至室溫,稱取集料的
烘干質量。將瓶洗凈,重新裝入潔凈水,蓋上容量瓶塞,或用玻璃片緊貼
廣口瓶瓶口水面v玻璃片與水面之間不得有空隙v確認瓶中沒有氣泡,擦
干瓶外水分后稱取水、瓶及玻璃片的總質量。)
4.7當僅測定表觀相對密度和表觀密度時,可省去4.5步驟。(新
增)
4.8當僅測定吸水率時,可省去4.3?4.4步驟,按4.2將試樣浸
水24h±0.5h,取出稍瀝干水后,直接按照4.5?4.6要求試驗。(新增)
4.9當一份試樣較多時,可分成兩小份或數小份,按照以上步驟
分別試驗,然后合并計算。(新增)
5結果整理
5.1試樣的表觀相對密度、表干相對密度、毛體積相對密度按式
(T0308-1)"(T0308-3)計算,準確至0.001。
匕=(T0308-1)
+叫-m2
(T0308-2)
,*
九=-7-------(T()308-3)
in(+叫-m2
式中:匕——試樣的表觀相對密度;
y;試樣的表干相對密度;
九,試樣的毛體積相對密度;
m:試樣的烘干質情爆;
ni(試樣的表干質址,g;
叫水、瓶及粗塞(玻璃片)的總質材,g;
試樣、水、瓶及瓶塞(玻璃片)的總質材,新認
5.2試樣的表觀密度、表干密度、毛體積密度按式
(T0308-4廠(T0308-6)分別計算,準確至0.OOlg/cn?:(新增)
(T0308-4)
(T0308-5)
(T0308-6)
5.3試樣的吸水率按式(T0308-7)計算,準確至0.01%。(修改)
-m,
%=」一9x100(T0308-7)
心
式中:叫試樣的吸水率,%Q
5.4取兩份試樣的測定值算術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相對密度準確
至0.001,密度準確至0.001g/cm3,吸水率準確至0.01機(修改)
5.5對于再生集料、工業(yè)礦渣集料、輕集料等材料,若兩份試樣的
允許誤差不滿足要求,可再取兩份試樣進行試驗,取四份試樣的測定
值算術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新增)
5.6集料混合料的密度、相對密度及吸水率按式
(T0304-8)"(T0304-10)計算。(新增)
6允許誤差
6.1相對密度和密度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0.030o
6.2吸水率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0.30%。
(2005:重復試驗的精密度,兩次結果之差對相對密度不得超過0.02,
對吸水率不得超過0.2%o)
7報告(新增)
7.1試驗項目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
7.2樣品的編號、名稱、產地和規(guī)格。
7.3接樣日期、樣品描述。
7.4試驗日期、樣品縮分方法。
7.5主要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及編號。
7.6試驗水溫、浸泡時間和烘干時間。
7.7相對密度、密度和吸水率試驗結果。
7.8要說明的其他內容。
T0307—2005粗集料吸水率試驗
1適用范圍(修改)
本方法適用于測定以烘干質量為基準的粗集料飽和面干狀態(tài)含水
率。(2005:測定碎石或礫石的吸水率,即測定以烘干質量為基準的飽和
面干狀態(tài)含水率。)
2儀具與材料
2.1烘箱:鼓風干燥箱,恒溫105℃±5℃,并滿足T0302中2.4
要求。(新增要求)
2.2天平:感量不大于稱量質量的0.(修改)
(2005:稱量5kg,感量不大于5g)
2.3試驗篩:孔徑為4.75mm、2.36mm的方孔篩,并滿足T0302
中2.1要求。(新增要求)
2.4溫度計:量程0~50C,分度值0,1℃:量程0?200C,分度
值1℃。(新增)
2.5試驗用水:飲用水,使用之前煮沸后冷卻至室溫。(新增)
2.6盛水容器:浸泡試樣用容器,如不銹鋼的金屬盆。(新增)
2.7其他:金屬盤、金屬絲刷和毛巾等。
3試驗準備
3.1將樣品用4.75mm試驗篩(對于3?5mm、3?10mm集料,采用
2.36mm試驗篩)充分過篩,取篩上顆??s分至表T0307T要求質量的
試樣兩份。(修改)
(2005:將取來樣過篩,對水泥混凝土的集料采用4.75mm篩,瀝青
混合料的集料用2.36mm篩,分別篩去篩孔以下的顆粒。然后按T0301的
方法制備試樣,分成兩份,用金屬絲刷子刷凈后備用。)
表T0307-1榭蝌吸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土地買賣居間合同簽訂與履行指導3篇
- 2025年度桶裝純凈水銷售數據分析與應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醫(yī)院布草用品消毒服務及質量監(jiān)控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業(yè)場地租賃合同轉讓與租賃合同續(xù)簽協(xié)議2篇
- 二手房交易協(xié)議(2024版)
- 2025版事業(yè)單位聘用合同正規(guī)范本(含崗位調整)3篇
- 2025立醫(yī)院醫(yī)用控溫儀設備采購與安裝服務合同2篇
- 2025年度綠植種子研發(fā)與種植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用貨車運輸保險代理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承包經營權租賃與農村電商服務合同
- 山東省青島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題(含答案)
- 墓地銷售計劃及方案設計書
- 從偏差行為到卓越一生3.0版
- 優(yōu)佳學案七年級上冊歷史
- 鋁箔行業(yè)海外分析
- 紀委辦案安全培訓課件
- 超市連鎖行業(yè)招商策劃
- 醫(yī)藥高等數學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 城市道路智慧路燈項目 投標方案(技術標)
- 【公司利潤質量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3400字】
- 工行全國地區(qū)碼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