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屆高三上學期
11月份教學質(zhì)量檢測(杭州一模)語文試卷
浙江省杭州市2023屆高三上學期11月份教學質(zhì)量檢測(杭州一
模)語文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中國藝術(shù)中,有兩個世界:一是“可見”的世界,表現(xiàn)在藝術(shù)
作品中的畫面、線條、語言形式等方面;一是“未見”的世界,那
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世界,是作品的藝術(shù)形象所隱含的世界。從廣
義的角度看,前者是“象二后者可以稱為“象外之象二
中國美學象外之象的學說,由形神理論衍生而出,但與形神理論
又有不同。以形寫珅、傳神寫照理論側(cè)重于藝術(shù)品的創(chuàng)造,在藝術(shù)
創(chuàng)造中斟酌形神二者,以形為基礎,以神為引導,神為主,形為輔。
而象外之象說,則是就藝術(shù)鑒賞而言的,它強調(diào)的是在藝術(shù)鑒賞中,
審美對象具有超出形式的意味。
中國美學有象外之象、韻外之致、含不盡之意如在言外等等的論
述,象外之象是象的意義的決定者,是美的本源。有形的象只是一
個引子,一個使鑒賞者走入到深深藝術(shù)世界的引子。中國美學重合
蓄蘊藉,重象外之趣。惟有含蓄,故有象外之期待;惟有象外之趣,
才能含蓄而不流于晦澀,深藏而能達到顯現(xiàn)。
《文心雕龍?隱秀》是一篇具有重要美學價值的論文。在這篇
文章中,劉勰提出“秘響傍通”的思想。他說,文之妙在“隱”,“隱
”不在于深藏不露,而在于最大限度展示藝術(shù)世界內(nèi)在的魅力,使藝
術(shù)的有限世界蘊涵著無限的意味。
易學之影響,引發(fā)了哲學中的象外之談。在魏晉玄學中,象外之
談曾是很多清談家喜好的話題。至唐代,象外之象說已然成為美學
中的重要思想。中國藝術(shù)以“隱”為要則,強調(diào)象外之象、言外之
意、韻外之致、景外之景,要含不盡之意如在言外。我們看李商隱《錦
瑟》詩,整首詩可以說是一片惘然:無可奈何的意緒,無所適之的
選擇,不知答案的歷史感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追憶。詩人穿過
歷史的帷幕,超越天人的限隔,聲聲隱約,似訴平生之志,翩翩蝶飛,
似展理想征帆。滄海桑田,茫茫遠古就在此刻;一夢大千,浩浩九
天就在腳下。這首詩在我看來,是在寫人生的幻、人生的嘆。形式有
盡,但意味悠長。
中國藝術(shù)品評強調(diào)“味”一一品味、品賞。味的特點之一,就是
其體驗性,是超越于一般具象的認識方式。味的比喻強調(diào)審美體驗的
不可言說性,突出言美對象應該具有疊疊(W爸i,指詩文或談論有吸
引力)不盡的美感,吟一首好詩,品一幅好畫,就像品一道佳肴。鐘
嫌提出“滋味說”,他認為,好詩讀起來應該有“滋味”,使“味之
者無極,聞之者動心司空圖甚至說:“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詩?!?/p>
蘇軾接著司空圖的話頭,指出“美在咸酸之外“,美不是咸酸,不是
鹽,不是醋,而是由油鹽醬醋烹制出來的美味。蘇軾和司空圖強調(diào)
的美是“味”,美雖然依托于形,但不能到形中去尋找,美在形式背
后那個恍惚迷離的意態(tài)中,那種令人涵玩不盡的韻味,一唱三嘆,
余味悠然。中國藝術(shù)重視味外之味,也就是“余味”,這也是中國美
學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好詩使人讀后滿口余香,好的藝術(shù)能給人持續(xù)
的美感享受,就像絕妙的音樂,讓人感到余味不絕。
(摘編自朱良志《形式之外》,有刪改)
材料二:
在實際上說,美術(shù)作品借現(xiàn)實界的幫助愈少,所創(chuàng)造的理想世界
也因而愈大。再拿用片和圖畫來說明。何以相片所引起的美感不如
圖畫呢?因為相片上一形一影,件件都是真實的,而且應有盡有,
毫發(fā)無遺。我們看相片,種種形影好像釘子把我們的想象力都釘死了。
所以相片只能抄寫現(xiàn)實界,不能創(chuàng)造理想界。圖畫就不然。圖畫家
用美術(shù)眼光,加一番選擇的功夫,在一個完全境遇中選擇了一小部
分事物,把它們又經(jīng)過一番理想化,然后才表現(xiàn)出來。惟其留著一大
部分不表現(xiàn),欣賞者的想象力才有用武之地。想象作用的結(jié)果就是
一個理想世界。所以圖畫所表現(xiàn)的現(xiàn)實世界雖極小而創(chuàng)造的理想世
界則極大??鬃诱劷逃f:“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相片
是把四隅通通舉出來了,不要你勞力“復圖畫就只舉一隅,叫欣
賞者加一番想象,然后“以三隅反二
流行語中有一句說“言有盡而意無窮:無窮之意達之以有盡之
言,所以有許多意,盡在不言中。文學之所以美,不僅在有盡之言,
而尤在無窮之意。推廣地說,美術(shù)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
現(xiàn)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現(xiàn)而含蓄無窮的一大部分,這就是本文
所謂無言之美。因此美術(shù)要“和自然逼真”,是要窺出自然的精髓所
在,而表現(xiàn)出來不是說要把自然當作一篇印版文字,很機械地抄寫下
來。
這里有一個問題會發(fā)生。假使我們欣賞美術(shù)作品,要注重未表現(xiàn)
而含蓄著的一部分,要超“言”而求“言外意”,各個人有各個人的
見解,所得的言外意不是難免殊異么?當然,美術(shù)作品之所以美,
就美在有彈性,能拉得長,能縮得短。同一美術(shù)作品,你去玩味有你
的趣味,我去玩味有我的趣味。同一美術(shù)作品,今天玩味有今天的
趣味,明天玩味有明天的趣味。上乘文學作品,百讀都令人不厭的。
(摘編自朱光潛《無言之美》,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藝術(shù)作品中,具體“可見”的,我們稱之為“象”;“象”
里隙含著的內(nèi)容,我們稱之為“象外之象二
B.中國美學認為象外之象決定象的意義,是美的本源。有形之
象是無足輕重的引子,重心在于象外之趣,含蓄蘊藉。
C.中國藝術(shù)品評強調(diào)“味”,好的藝術(shù)作品是有“滋味”的,而
且還有“余味”,給人以持續(xù)的美感享受。
D.朱光潛認為相片上一形一影都是真實的,欣賞者的想象力幾
乎沒有用武之地,所以其引起的美感不如圖畫作品。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錦瑟》整首詩滿是惘然之情,既寫出了人生的幻,又寫出了
人生的嘆,含蓄而不晦澀,深藏而不顯現(xiàn)。
B.引用“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是為了說明教育的最高
境界是“舉一隅”,卻能“以三隅反”。
C.蘇軾和司空圖認為美在具體的形式之外,形式是美的支撐,
是創(chuàng)造美的質(zhì)料,但在形式之中難以找到美。
D.音樂、繪畫、詩歌等中國藝術(shù)都強調(diào)象外之象、言外之意、
韻外之致、景外之景,要含不盡之意如在言外。
3.下列描寫音樂的詩句最能印證“絕妙的音樂,讓人感到余味
不絕”的一項是()
A.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B.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C.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D.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4,俄國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提出“藝術(shù)源于生活,又
高于生活”的論斷。請結(jié)合材料二對這句話加以解釋。
5.學弟學妹們學完詩歌單元后想寫一首有關(guān)“秋天”的詩。如
何使這首“秋天”的詩多一些“詩味”,請結(jié)合材料談談你的建議。
【答案】1.B
2.D
3.C
4.藝術(shù)作品要表現(xiàn)現(xiàn)實世界,但不抄寫現(xiàn)實界;要創(chuàng)造理想世
界;要“和自然逼真”,窺出自然的精髓;要有言外之意,讓人玩味
不已。
5.①要有有形的關(guān)于“秋天”的意象,營造意境,吸引讀者;
②要在描寫“秋天”中融入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造理想界;③情感含蓄蘊
藉,有未表現(xiàn)而含蓄無窮的“象外之象工
【知識點】對文本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理解概括文
本主要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藝理論、文學評價類;論據(jù)支
撐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
分析的能力。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關(guān)內(nèi)
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nèi)容的比對,確認正確選項。
(2)本題考查根據(jù)材料信息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準確解讀文
本,篩選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內(nèi)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nèi)容的比
對,確認正確選項C
(3)本題考查學生對論述類文本的論據(jù)論證的分析能力,答題
前先通讀相關(guān)材料信息,整體理解把握文本的內(nèi)容,明確文章的論述
話題是什么,觀點是什么,文章使用了哪些論據(jù),運用了哪些論證方
法,做好選項和文章觀點的比對,確認正確選項。
(4)本題考查的是對語句的理解能力。首先明確題干語句,“藝
術(sh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再回歸原文找出關(guān)鍵詞,進行分析,得出
答案。
(5)本題考查探究某一問題,提出自己個性化見解的能力。解
答此類題目,要返回文本找到關(guān)于這一問題的相關(guān)語句,分析作者的
觀點態(tài)度,再聯(lián)系實際進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
1.B.“有形之象是無足輕重的引子”錯誤。原文“中國美學有
象外之象韻外之致、含不盡之意如在言外等等的論述,象外之象是象
的意義的決定者,是美的本源有形的象只是一個引子,一個使鑒賞者
走入到深深藝術(shù)世界的引子”。故答案為:B。
2.A.“含蓄而不晦澀,深藏而不顯現(xiàn)”錯誤。由原文“惟有含
蓄,故有象外之期待;惟有象外之趣,才能含蓄而不流于晦澀,深藏
而能達到顯現(xiàn)”。B.“是為了說明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舉一隅‘,卻能
'以三隅反'”錯誤,“孔子談教育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
也。'相片是把四隅通通舉出來了,不要你勞力去'復圖畫就只舉
一隅,叫欣賞者加一番想象,然后'以三隅反引用孔子這句教
育名言是為了說明相片和圖畫的區(qū)別。
C.“但在形式之中難以找到美"錯誤。原文“蘇軾和司空圖強調(diào)
的美是'味',美雖然依托于形,但不能到形中去尋找,美在形式背
后那個恍惚迷離的意態(tài)中,那種令人涵玩不盡的韻味,一唱三嘆,余
味悠然中國藝術(shù)重視味外之味,也就是‘余味’,這也是中國美學一
個很重要的概念”。
故答案為:Do
3.A.出自杜牧的《泊秦淮》,以史為鑒,表現(xiàn)辛辣的諷刺,抒發(fā)
無限的感慨。B.出自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這兩句是詩人夸張地
描繪笛聲由春風吹散,傳遍了洛陽城。這是詩人的想象,也是藝術(shù)的
夸張。
C.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描繪了余音裊裊、余意無窮的藝術(shù)
境界。
D.出自李賀的《李憑箜篌引》,寫的是“湘娥把淚珠灑滿斑竹,
九天素女也牽動滿座憂愁,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由于樂工李憑在京城彈奏
箜篌”,這是聽眾在聽絕妙的音樂時感受到的滋味,并非余味。
故答案為:Co
4.本題考查的是對語句的理解。
結(jié)合“在實際二說,美術(shù)作品借現(xiàn)實界的幫助愈少,所創(chuàng)造的理
想世界也因而愈大”可知,藝術(shù)作品要表現(xiàn)現(xiàn)實世界,但不抄寫現(xiàn)實
界。原文“惟其留著一大部分不表現(xiàn),欣賞者的想象力才有用武之地。
想象作用的結(jié)果就是一個理想世界。所以圖畫所表現(xiàn)的現(xiàn)實世界雖極
小而創(chuàng)造的理想世界則極大”可知,要創(chuàng)造理想世界。結(jié)合”因此美
術(shù)要'和自然逼真',是要窺出自然的精髓所在,而表現(xiàn)出來不是說
要把自然當作一篇印版文字,很機械地抄寫下來”可知,要“和自然
逼真”,窺出自然的精髓。結(jié)合“假使我們欣賞美術(shù)作品,要注重未
表現(xiàn)而含蓄著的一部分,要超'言'而求'言外意',各個人有各個
人的見解,所得的言外意不是難免殊異么?當然,美術(shù)作品之所以美,
就美在有彈性,能拉得長,能縮得短同一美術(shù)作品,你去玩味有你的
趣味,我去玩味有我的趣味。同一美術(shù)作品,今天玩味有今天的趣味,
明天玩味有明天的趣味”可知,要有言外之意,讓人玩味不已。
故答案為:藝術(shù)作品要表現(xiàn)現(xiàn)實世界,但不抄寫現(xiàn)實界;要創(chuàng)造
理想世界;要“和自然逼真”,窺出自然的精髓;要有言外之意,讓
人玩味不已。
5.本題考查探究某一問題,提出自己個性化見解的能力。
結(jié)合“在中國藝術(shù)中,有兩個世界:一是‘可見’的世界,表現(xiàn)
在藝術(shù)作品中的畫面、線條、語言形式等方面"可知,要有有形的關(guān)
于“秋天”的意象,營造意境,吸引讀者;結(jié)合“圖畫家用美術(shù)眼光,
加一番選擇的功夫,在一個完全境遇中選擇了一小部分事物,把它們
又經(jīng)過一番理想化,然后才表現(xiàn)出來。惟其留著一大部分不表現(xiàn),欣
賞者的想象力才有用武之地。想象作用的結(jié)果就是一個理想世界。所
以圖畫所表現(xiàn)的現(xiàn)實世界雖極小而創(chuàng)造的理想世界則極大”可知,要
在描寫“秋天”中融入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造理想界;結(jié)合“中國美學重
含蓄蘊藉,重象外之趣。惟有含蓄,故有象外之期待;惟有象外之趣,
才能含蓄而不流于晦澀,深藏而能達到顯現(xiàn)”可知,情感含蓄蘊藉,
有未表現(xiàn)而含蓄無窮的“象外之象”。
故答案為:①要有有形的關(guān)于“秋天”的意象,營造意境,吸引
讀者;②要在描寫"秋天”中融入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造理想界;③情感
含蓄蘊藉,有未表現(xiàn)而含蓄無窮的“象外之象二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雪的回憶
穆木天
(一)
雨雪霏霏,令我懷憶起我的故鄉(xiāng)來。
居在上海,每年固然都冒過幾次嚴寒,可是,總覺得像是沒有冬
天似的。至少,在江南,冬天是令人不感興會的。雪地冰天,沒出過
山海關(guān)的人,總不會嘗過那種風味罷。一片能白,山上,原野上,
樹木上,房屋上,都是雪。你想象一下好啦,在鉛灰色的天空之下,
能白的地面,是如何地一望無邊呀。一望是潔白的,是平滑的。
雪!雪夜!雪所籠罩著的平原,雪在上邊飛飄著的大野,廣漠地,
寂靜地,在展開著。在雪中,散布著稀稀的人家,好像人們都是新睡
在自己的安樂窩里C
兒時,我嘆美著這種雪的世界?,F(xiàn)在這種雪的世界,又在我的想
象中重現(xiàn)出來了。過去的一幕一幕,蕩漾地,在我的眼前渡了過去。
雨雪霏霏,令我懷憶起我的故鄉(xiāng)來。
(二)
雪!漾漾的雪,下著。院里又鋪上了一層綿絮。
這一年冬天,我們的院子里,好像比往常熱鬧得多了。我們是住
在里邊的小院里。外邊是一個大的院子。現(xiàn)在,馬嘶聲,人的往來
聲,車聲,唱歌聲,打油的錘聲,在外邊的院子里交響著。頹廢的破
大院,頓時,呈出了新興的氣象。
父親是忙忙碌碌的,從站上跑到家里,從家又跑到站上。一車
一車的黃豆,每天,被運進來又被運出去。據(jù)說父親在站上是做“老
客”。一個先生,是麻臉的,教我讀書??墒?,有時,他也去幫父親
去打大豆的麻包。外院里,是好幾輛車在卸載裝載,人,往來如梭地,
工作著。
雪霏霏地下著C麻臉先生,劃著蘇州碼子,記著豆包的分量6雪
霏霏地下著。禿尾巴狗在院里跑著,飛快地,在雪里輕輕地留下了
爪印。外院的東院是倉子,是馬廄,是油房。人往來地運豆子。鴿子,
咕嚕咕嚕地叫著,啄著豆子吃。各個人都在忙著。
晚上,工作完了,父親同麻臉先生總是談著行情,商量著“作存
”好還是“作空”好。我呢,總是跑到油房里去。那里,是又暖烘,
又熱鬧。馬拉著油碾子,轉(zhuǎn)著。豆子被壓扁,從碾盤上落到下邊槽
子里,出了一種香的油氣。同著碾子的人打了招呼,進了去。順著窄
路,走到里邊的房子里,則又是一個世界了。油匠們歡天喜地地,
笑談著。我是歡喜他們的,他們也歡喜我。我上了高高的墊著厚板的
炕上,坐著,躺著,看著他們在作工,一只手操起了大油匠劉金城
所愛看的《小八義》。
我看著他們怎么蒸豆批,怎么打包,怎么上柞,怎么錘打。那是
非常地有趣味的。笏著錘子梆梆地打著,當時,令我想到呼延慶打
擂。而等待著油傾盆如注地淌下來,隨后,打開洋草的包皮,新鮮
的豆餅出了柞,我是感到無限滿足的。有時,我是抓一塊碎豆餅吃的。
卸了油垛,油匠們又是講起張家姑娘長和李家媳婦短來了。聽夠了,
我則看我的《小八義》,很晚的才回到房中睡覺。
漾漾的雪下著c院里又鋪上了一層綿絮。
(三)
雪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大地上好像披了喪衣。這一座古城,像
是包圍在雪的沉默中了。這是我離開吉林城的那個冬季。因為當時感
到那也許是一個永別,所以,那一年的雪,在我以為,是最值得懷
戀的。從臥室聽著外邊往來的車,咯吱咯吱地,壓踏在雪上,是如何
令人愁惱呀!在黎明,在暗夜,我,不眠地,傾聽著風雪交加中的
響動,是如何地孤獨寂寥呀!我曾在雪后步過那座古城的街上,可
是滿目凄涼,市面蕭條得很。我也曾在睛日踏著雪,訪過那些城外的
村落,可是,田夫野老都是說一年比一年困苦了。
在北山上建了白白的水塔。在松花江上架上了鋼鐵的江橋。可是,
北山麓上,仍然是小的草房在雜沓著,江橋邊上,依然是山東哥們
在賣花生米。農(nóng)村社會沒落了。好些商店,也是一個挨著一個地關(guān)
上了門。
夜間,不寢時,聽著外邊的聲籟,我總是翻來覆去地,想著c吉
敦、吉海接軌的問題,農(nóng)村破產(chǎn)的情狀,南滿鐵路陸續(xù)地在開會的
消息,是不絕地在我腦子里縈回著。有時,關(guān)燈獨坐,望著街道上
的燈光照在白雪上,顏色慘白的,四外,死一般地,寂靜著,感到是
會有“死”要降到這座古城上邊似的。在被雪所包圍著的沉默中,無
為地,生活著,心中是極度地空虛的。有時,如雪落在城上似地,
淚是落在我的心上了。
雪停了,又是一個廣大無邊的白色的宇宙。我們,三四個人,在
圍爐雜談之后,決定了到江南野外里跑一跑。天低著,四外,是空
廓,寂寥。白色、鉛色的線與面,構(gòu)成了整個的水墨畫一般的宇宙。
趕柴車的,走著。拾糞的孩子,走著。農(nóng)夫們,時時,在過路。但都
是漠不相關(guān)似的。我們,在田間的道上,巡回地,走著。有時,腳步
聲引出來幾聲狗吠c但,我們走開,狗吠也隨著止住了。
有江橋如長蛇似地跨在江上,像我們的血一天一天地被它吸去。
江北岸的滿鐵公所,好像越發(fā)高傲地在俯瞰松花江。它那種姿態(tài),
令人感到,是戰(zhàn)勝者在示威。天主堂的鐘聲哀婉地震響著。是招人赴
晚禱呢,還是古城將死的吊鐘呢?聲音,是凄愴而輕脆的。
雪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包在雪中的古城,吐出來死的唏噓了。
(四)
雨雪霏霏,令我懷憶起我的故鄉(xiāng)來。
現(xiàn)在,故鄉(xiāng)里,還是依然地下著大雪罷??墒牵夷?,則是飄零
到大江南。和我同樣地流離到各處的人,真不知有多少喲。可是,他
們同我同樣,也怕會看不見故鄉(xiāng)的美麗的雪景了罷。
在故鄉(xiāng)呢,大概山川還是依然存在罷!有人從東北來,告訴我東
北的農(nóng)村的荒廢。在故鄉(xiāng)的大野里,在白雪的圍抱中,我仿佛看見
了到處是死亡,到處都是饑餓。在白雪上,灑著鮮紅的血,是抗日
義勇軍的,是老百姓的。我只是茫然地想象著那種猩紅的血,灑在潔
白的雪上,在山上,在平原上,在河濱上,灑在一切的上邊。
雨雪霏霏,令我懷憶起我的故鄉(xiāng)來。
(有刪改)
6.下列對散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點題,作者由眼前的雪懷憶起故鄉(xiāng),用優(yōu)美的文筆
描寫山海關(guān)以外的雪景,把一個遼闊、純凈的雪世界鮮明地展現(xiàn)在讀
者的面前。
B.作者在第二部分營造的那個淳樸、和諧的農(nóng)村圖景與后半部
分作者眼中的那個千瘡百孔的社會形成鮮明的對比,反襯出時局的凄
慘,也表現(xiàn)了時光的易逝。
C.散文后半部分筆鋒突變,雪在我眼里成了“喪衣”“死亡”"饑
餓”,我的情感也由“愁惱”到“空虛”再到“茫然”,筆調(diào)一步步低
沉,情感也一步步沉重。
D.本文是對雪的懷憶,是對故鄉(xiāng)的懷憶,更是對故鄉(xiāng)今昔變化
的一種感嘆和抒懷c在這種感嘆和抒懷中表現(xiàn)出壓抑的痛楚,以及對
侵略者的譴責。
7.下列對散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融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多種表達方式為一體,敘述、
描寫細膩生動,抒情真摯感人,議論振聾發(fā)暗。
B.文章第二部分,作者以孩子的視角敘寫童年雪夜熱鬧的往事,
多處運用細節(jié)描寫,展現(xiàn)人情的溫暖與美好。
C.文章第三部分,作者在描寫江橋和滿鐵公所時,運用了比喻
和比擬手法,將自己對時局的一腔悲憤蘊含其中,
D.作者擅長意境營造,將平靜舒緩的瑣事描寫及對故鄉(xiāng)滿目瘡
痍的社會現(xiàn)狀的敘說置于皚皚白雪的情境中,情深切切。
8.分析“雪”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作用。
9.本文作者穆木天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他的散文是詩化的散
文,請結(jié)合全文分析。
【答案】6.B
7.A
8.①“雪"反復出現(xiàn),串聯(lián)了全文,為所有的人物活動和作者的
所見所感提供了背景。②“雪”反復出現(xiàn),成為思念故鄉(xiāng)、懷念童年、
慨嘆現(xiàn)實的情感載體。③“雪”反復出現(xiàn),營造了一種冷寂、蕭瑟的
意境,讓沉重的悲嘆更深切濃郁。
9.①作者選用了核心意象“雪”,賦予其濃郁的象征意味,營造
了詩歌一般的唯美意境。②全文多用短句,如“天低著,四外,是空
廓,寂寥",充滿了詩的韻律。③作者不斷使用反復的手法,如“雨
雪霏霏,令我懷憶起我的故鄉(xiāng)來”,使文章具有一詠三嘆的回環(huán)之美。
④情感豐富而含蓄,抒情意味濃郁。
【知識點】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賞析文本的內(nèi)涵;欣賞文
本的形象;散文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
本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從考查的范圍來看,既涉及全篇,又側(cè)重局
部;從考查的角度來看,既有對主旨的探究,也有對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題考查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解答此類題首
先要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其次明確主旨,關(guān)注手法;最后結(jié)合文章
主旨做出準確判斷。
(3)本題考查學生對散文中環(huán)境描寫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答題時要讀懂描寫景物的句子,并結(jié)合文意分析其在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等方
面的作用。
(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指定的某種寫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
力,答題時要根據(jù)題干中相關(guān)寫作特色的提示,準確理解藝術(shù)特色含
義,結(jié)合文本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
6.B.“也表現(xiàn)了時光的易逝”錯。第二部分前半部分作者營造的
淳樸和諧的農(nóng)村圖景與后半部分作者眼中的那個千瘡百孔的社會形
成對比,反襯出時局的凄慘,并沒有表現(xiàn)時光易逝。故答案為:Bo
7.A.“文章融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多種表達方式為一體……
議論振聾發(fā)噴”錯,文章主要采用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并
沒有鮮明的議論性的語句,更談不上“振聾發(fā)麟二故答案為:Ao
8.本題考查學生對散文中環(huán)境描寫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①在結(jié)構(gòu)上,“雪”反復出現(xiàn),串聯(lián)了全文,為所有的人物活動
和作者的所見所感提供了背景。第(一)部分開篇“雨雪霏霏,令我
懷憶起我的故鄉(xiāng)來”點題,作者由眼前的雪懷憶起故鄉(xiāng)來;由第(二)
部分“雪!濠漂的雪,下著。院里又鋪上了一層棉絮……雪霏霏地下
著。麻臉先生,劃著蘇州碼子,記著豆包的分量。雪霏霏地下著c禿
尾巴狗在院里跑著,飛快地,在雪里輕輕地留下了爪印……”,第(三)
部分“從臥室聽著外邊往來的車,咯吱咯吱地,壓踏在雪上,是如何
令人愁惱呀!在黎明,在暗夜,我,不眠地,傾聽著風雪交加中的響
動,是如何地孤獨寂寥呀!我曾在雪后步過那座古城的街上,可是滿
目凄涼,市面蕭條得很。我也曾在晴日踏著雪,訪過那些城外的村落,
可是,田夫野老都是說一年比一年困苦了”“在被雪所包圍著的沉默
中,無為地,生活著,心中是極度地空虛的。有時,如雪落在城上似
地,淚是落在我的心上了”“雪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包在雪中的古
城,吐出來死的唏噓了”,第(四)部分“現(xiàn)在,故鄉(xiāng)里,還是依然
地下著大雪罷。可是,我呢,則是飄零到大江南。和我同樣地流離到
各處的人,真不知有多少喲。可是,他們同我同樣,也怕會看不見故
鄉(xiāng)的美麗的雪景了罷”分析,“雪”反復出現(xiàn),串聯(lián)了全文,為所布的
人物活動和作者的所見所感提供了背景。
②在情感抒發(fā)上,“雪”反復出現(xiàn),成為思念故鄉(xiāng)、懷念童年、
慨嘆現(xiàn)實的情感載體。
“雪!潦澧的雪,下著。院里又鋪上了一層棉絮。這一年冬天,
我們的院子里,好像比往常熱鬧得多了?!j廢的破大院,頓時,
呈出了新興的氣象”“雪霏霏地下著……我呢,總是跑到油房里去。
那里,是又暖烘,又熱鬧。馬拉著油碾子,轉(zhuǎn)著。豆子被壓扁,從碾
盤上落到下邊槽子里,出了一種香的油氣。同著碾子的人打了招呼,
進了去。順著窄路,走到里邊的房子里,則又是一個世界了……我上
了高高的墊著厚板的炕上,坐著,躺著,看著他們在作工,一只手操
起了大油匠劉金城所愛看的《小八義》。我看著他們怎么蒸豆批,怎
么打包,怎么上柞,怎么錘打?!爥蛄?,我則看我的《小八義》,
很晚的才回到房中睡覺。澧深的雪下著。院里又鋪上了一層棉絮”“我
曾在雪后步過那座古城的街上,可是滿目凄涼,市面蕭條得很。我也
曾在晴日踏著雪,訪過那些城外的村落,可是,田夫野老都是說一年
比一年困苦了”“雨雪霏霏,令我懷憶起我的故鄉(xiāng)來?,F(xiàn)在,故鄉(xiāng)里,
還是依然地下著大雪罷?!暄?,令我懷憶起我的故鄉(xiāng)來”分
析,“雪”成為“我”思念故鄉(xiāng)、懷念童年、慨嘆現(xiàn)實的情感載體。
③在意境的營造上,“雪”反復出現(xiàn),營造了一種冷寂、蕭瑟的意
境,讓沉重的悲嘆更深切濃郁。作者筆下的“雪”是與人緊密聯(lián)系在
一起的,無論是“我”的天真無邪、東北大哥的豪爽開朗,還是老祖
母的安靜祥和、油匠們的忙里偷閑,都是在雪的場景中發(fā)生的,他們
與“雪”是息息相關(guān),呼吸與共的:即使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的傷
神與落淚也是因雪而發(fā)、因雪而感的。同時作者在前一部分營造的那
個與世隔絕,不受塵俗干擾的淳樸、恬靜、和諧的農(nóng)村圖景與后半部
分作者眼中的那個由于帝國主義的踐踏而變得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的
社會現(xiàn)狀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這前后的對比更反襯出時局的凄慘
與悲哀,讓讀者沉重的悲嘆更深切濃郁。
故答案為:①“雪”反復出現(xiàn),串聯(lián)了全文,為所有的人物活動
和作者的所見所感提供了背景。②“雪”反復出現(xiàn),成為思念故鄉(xiāng)、
懷念童年、慨嘆現(xiàn)實的情感載體。③“雪”反復出現(xiàn),營造了一種冷
寂、蕭瑟的意境,讓沉重的悲嘆更深切濃郁。
9.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指定的某種寫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由“雪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大地上好像技了喪衣。這一座古城,像
是包圍在雪的沉默中了”“在黎明,在暗夜,我,不眠地,傾聽著風
雪交加中的響動,是如何地孤獨寂寥呀!我曾在雪后步過那座古城的
街上,可是滿目凄涼,市面蕭條得很。我也曾在晴日踏著雪,訪過那
些城外的村落,可是,田夫野老都是說一年比一年困苦了”“望著街
道上的燈光照在白雪上,顏色慘白的,四外,死一般地,寂靜著,感
到是會有‘死'要降到這座古城上邊似的。在被雪所包圍著的沉默中,
無為地,生活著,心中是極度地空虛的。有時,如雪落在城上似地,
淚是落在我的心上了”“雪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包在雪中的古城,
吐出來死的唏噓了”“在白雪的圍抱中,我仿佛看見了到處是死亡,
到處都是饑餓。在白雪上,灑著鮮紅的血,是抗日義勇軍的,是老百
姓的“可知:作者選用了核心意象“雪”,賦予其濃郁的象征意味,
營造了詩歌一般的唯美意境。
由“一片皚白,山上,原野上,樹木上,房屋上,都是雪”“雪
在上邊飛飄著的大野,廣漠地,寂靜地,在展開著”“馬嘶聲,人的
往來聲,車聲,唱歌聲,打油的錘聲,在外邊的院子里交響著。頹廢
的破大院,頓時,呈出了新興的氣象”“天低著,四外;是空廓,寂
寥”“趕柴車的,走著。拾糞的孩子,走著。農(nóng)夫們,時時,在過路。
但都是漠不相關(guān)似的”“我們,在田間的道上,巡回地,走著。有時,
腳步聲引出來幾聲狗吠。但,我們走開,狗吠也隨著止住了”可知:
全文多用短句,充滿了詩的韻律。
由“雨雪霏霏,令我懷憶起我的故鄉(xiāng)來”“雪!潦澧的雪,下著。
院里又鋪上了一層棉絮”“漂漂的雪下著。院里又鋪上了一層棉絮”
可知:作者不斷使用反復的手法,如使文章具有一詠三嘆的回環(huán)之美。
由“在故鄉(xiāng)的大野里,在白雪的圍抱中,我仿佛看見了到處是死
亡,到處都是饑餓。在白雪上,灑著鮮紅的血,是抗日義勇軍的,是
老百姓的。我只是茫然地想象著那種猩紅的血,灑在潔白的雪上,在
山上,在平原上,莊河濱上,灑在一切的上邊”“雨雪霏霏,令我懷
憶起我的故鄉(xiāng)來“可知,情感豐富而含蓄,抒情意味濃郁。
故答案為:①作者選用了核心意象“雪”,賦予其濃郁的象征意
味,營造了詩歌一歿的唯美意境。②全文多用短句,如“天低著,四
外,是空廓,寂寥”,充滿了詩的韻律。③作者不斷使用反復的手法,
如“雨雪霏霏,令我懷憶起我的故鄉(xiāng)來”,使文章具有一詠三嘆的回
環(huán)之美。④情感豐富而含蓄,抒情意味濃郁。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貞觀二年,隋通事舍人鄭仁基女年十六七,容色絕姝,當時莫及。
文德皇后訪求得之,請備嬪御。太宗乃聘為充華。詔書已出,策使
未發(fā)。魏徵聞其已許嫁陸氏,方遽進而言曰:“陛下為人父母,撫愛
百姓,當憂其所憂,樂其所樂。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為心,故
君處臺榭,則欲民有棟宇之安;食膏梁,則欲民無饑寒之患;頑嬪
御,則欲民有室家之歡。此人主之常道也。今鄭氏之女,久已許人,
陛下取之不疑,無所顧問,播之四海,豈為民父母之道乎?臣傳聞
雖或未的,然恐虧損圣德,情不敢隱。君舉必書,所愿特留神慮J
太宗聞之大驚,手詔答之,深自克責,遂停策使,乃令女還舊夫。
左仆射房玄齡、中書令溫彥博、禮部尚書王珪、御史大夫韋挺等云:
“女適陸氏,無顯然之狀,大禮既行,不可中止。”又陸氏抗表云:
“某父康在日,與鄭家往還,時相贈遺資
財,初無婚姻交涉親戚J并云:“外人不知,妄有此說?!贝蟪?/p>
又勸進。太宗于是頗以為疑,問徵曰:“群臣或順旨,陸氏何為過爾
分疏?”徵曰:“以臣度之,其意可識,將以陛下同于太上皇?!碧?/p>
曰:“何也?”徵曰:“太上皇初平京城得辛處儉婦稍蒙寵遇然儉時為
太子金人太上皇聞之不悅遂令出東宮為萬年縣每懷戰(zhàn)懼??植唤鹗?/p>
領。陸爽以為陛下今雖容之,恐后陰加譴謫,所以反覆自陳,
意在于此,不足為怪。”太宗笑曰:“外人意見,或當如此。然朕之所
言,未能使人必信J乃出敕曰:“今聞知氏之女,先已受人禮聘,
前出文書之日,事不詳審,此乃朕之不是,亦為有司之過。授克華
者宜停。"時莫不稱嘆!(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卷二直諫(附)》)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太上皇初平京城/得辛處儉婦/稍家寵遇處儉/時為太子舍人/
太上皇聞之不悅/遂令出東宮為萬年縣/每懷戰(zhàn)懼/常恐不全首領/
B.太上皇初平京城/得辛處儉婦/稍蒙寵遇/處儉時為太子舍人/
太上皇聞之不悅/遂令出東宮為萬年縣/每懷戰(zhàn)懼/??植蝗最I/
C.太上皇初平京城/得辛處儉婦/稍蒙寵遇/處儉時為太子舍人/
太上皇聞之不悅/遂令出東宮為萬年縣/每懷戰(zhàn)懼???不全首領/
D.大上皇初平京城/得辛處儉婦/稍蒙寵遇處儉/時為太子舍人/
太上皇聞之不悅/遂令出東宮為萬年縣/每懷戰(zhàn)懼???不全首領/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貞觀”為唐朝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歷史上有著名的“貞
觀之治”,年號紀年法是我國古代常用的紀年法之一。
B.“遽進而言”的“遽”是“急忙、匆忙”的意思,與《促織》
中“遽撲之”的“遽”意思相同。
C.“人主”指一國之主,也作“人君”,如《諫太宗十思疏》“人
君當神器之重”、《屈原列傳》“人君無愚、智、賢、不肖”。
D.“陸氏抗表”的“抗”是“抗拒、拒絕”的意思,和《答司馬諫
議書》中“欲出力助上以抗之”的“抗”意思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鄭仁基的女兒是個容貌美麗的佳人,文德皇后請求唐太宗將
之留在后宮作為嬪妃,唐太宗于是將她聘為充華,發(fā)布了詔書。
B.魏徵在進言時先表明帝王作為百姓的父母應當憂百姓所憂、
樂百姓所樂,然后指出唐太宗讓鄭氏之女入宮是有欠考慮的。
C.大臣們勸說唐太宗繼續(xù)冊封鄭女,有可能是因為他們要順從
帝王旨意;陸氏極力撇清關(guān)系的行為,卻讓唐太宗覺得疑惑。
D.唐太宗認為陸氏擔心暗中獲罪遭貶是一種不正常的心理,這
正反映出唐太宗自己的話仍舊不足以真正取信于人。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今鄭氏之女,久已許人,陛下取之不疑,無所顧問,播之四海,
豈為民父母之道乎?
②女適陸氏,無顯然之狀,大禮既行,不可中止。
14.文章結(jié)尾說“時莫不稱嘆”,時人“稱嘆”的具體內(nèi)容看哪些?
【答案】10.B
11.D
12.D
13.①現(xiàn)今鄭氏的女兒,很久之前已經(jīng)許配給別人,陛下聘娶她
時沒有懷疑,也沒有詢問,
此事傳播到全國各地,難道是作為百姓父母的國君應有的道義嗎
②鄭氏女許配陸家,沒有確切的證據(jù),隆重的禮儀已經(jīng)舉行,不
可中途停止。
14.①魏徵善于進諫(直諫);②唐太宗善于納諫(承認錯誤、改
正);③魏徵與唐太宗對人性
的洞察。
【知識點】理解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翻譯;斷句;概括分析;篩
選信息
【解析】【點評】(1)此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
是翻譯的另一種形式,如果不能翻譯則采用文字標志斷句和語法斷句。
一般來說名詞代詞常作主語或者賓語,因比出現(xiàn)名詞或代詞就在此前
或后斷句,還有就是出現(xiàn)的一些虛詞,表示語氣常句尾,可在此后
斷句,如果是發(fā)語詞,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斷句。
(2)本題考查學生對相關(guān)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能力。答題時要
有一定的知識積累,結(jié)合語境理解詞語的含義和用法,仔細比對各個
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選擇。
(3)此題考查綜合分析的能力。綜合分析題,需要學生在通讀
全文的基礎上,對選項逐一排查,設誤常常有時間與發(fā)生的事與原文
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學生在這些方面要注意;在選項中
也可考查某些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等文言現(xiàn)象。
(4)此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做翻譯題時,一定要先回到
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
賦分點,遵循“信、達、雅”的三字原則,運用“留、刪、替、補、
調(diào)"的五字方法進行翻譯。
(5)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nèi)容要點、篩選文本重要信息的基
本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學生準確翻譯理解文言內(nèi)容,特別是側(cè)重
于對文章要點的具體把握,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關(guān)鍵所在,在解答的
時候要突出這一點內(nèi)容。
【參考譯文】
貞觀二年,隋朝通事舍人鄭仁基的女兒年方十六七歲,是個容貌
美麗的絕代佳人,當時沒有誰比得上她。文德皇后訪尋到后,請求留
在后它,作為妃嬪,大宗聘此女,封為充華。詔書已發(fā),但冊封的使
者尚未出發(fā)。魏徵聽說這個女子已經(jīng)許配給陸家,就急忙進宮見太宗
說:“陛下作為百姓的父母,撫愛百姓,應當以百姓的憂慮為憂,以
百姓的歡樂為樂。自古以來,有道.德的君主,把百姓的心愿作為自
己的心愿,所以君主住樓臺亭榭,就想到百姓應有房屋安身;君主吃
著美味佳肴,就想到百姓應該沒有饑寒交迫的擔憂;眷顧妃嬪之時,
就要想到百姓也有娶妻成家的歡樂。這是國君的處常之道?,F(xiàn)今鄭氏
的女兒,很久以前已許配給別人,陛下聘娶她.時沒有懷疑,也沒有
詢問,此事傳播到全國各地,難道是作為百姓父母的國君應有的道義
嗎我聽說的雖然還不十分準確,但深恐它會損害圣上的美德,事情
不敢隱瞞。君王的一舉一動,都一定要記錄下來,我所希望的是陛下
特別留神思考?!碧诼犃宋横绲脑?,非常吃驚,親自寫詔書答復他,
深深地自我責備,于是停止派遣冊封的使者,下令將鄭氏女送還給她
的舊夫。左仆射房玄齡、中書令溫彥博、禮部尚書王蹉、御史大夫韋
挺等說:“鄭氏女許配陸家,沒有確切的證據(jù),隆重的禮儀已經(jīng)舉行,
不可中途停止。"此外,陸氏也上表說:“我的父親陸康在時,與鄭
家有交往,有時互用饋贈資財,當初沒有婚姻交涉約為親戚。并說:
“外人不知道實際情況,妄自有這樣的傳說J大臣們又勸太宗娶鄭
氏女。太宗于是很狐疑,就問魏徵說:“群臣或許是順從旨意,陸氏
為何過于這樣分辯”魏徵說:“依我考慮,陸氏的本意可以知道,他
把陛下等同于太上皇J太宗說:“為什么呢”魏徵說:"太上皇剛
平定京城的時候,得到辛處儉的妻子,稍稍蒙受寵愛。辛處儉當時任
太子舍人,太上皇聽到此事很不高興,就下令將辛處儉調(diào)出東宮任萬
年縣令。辛處儉常懷恐懼之心,經(jīng)常擔心不能保全頭顱。陸爽認為陛
下現(xiàn)在雖然寬容了他,但擔心以后暗加譴責貶官,所以再三自我表白,
本意就在這里,不值得奇怪?!碧谛χf:“外邊人的想法或許是這
樣。然而我所說的話,沒有能夠使人一定相信?!庇谑前l(fā)出詔書說:
“現(xiàn)在聽說鄭家的女兒,過去已接受別人禮聘,先前發(fā)出詔書的時
候,對此事沒有詳細審查,這是我的不對,也是有關(guān)官署的過失c授
充華的詔冊應停止執(zhí)行J當時的人沒有一個不稱贊感嘆!
10.句意:太上皇剛平定京城的時候,得到辛處儉的妻子,稍稍
蒙受寵愛。辛處儉當時任太子舍人,大上里聽到此事很不高興,就下
令將辛處儉調(diào)出東宮任萬年縣令。辛處儉常懷恐懼之心,經(jīng)常擔心不
能保全頭顱?!疤巸€”,是“時為太子舍人”的主語,中間不能斷開,
可以排除AD;“??植蝗最I”是動賓短語,中間不能斷開,可以排
除C。
故答案為:Bo
11.D.“意思用同''錯誤。"抗”:呈上。句意:陸氏也上表。/
“抗”:抵制。句意: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幫助皇上來抵制這股勢力。
可見,兩處的“抗”意思不同。故答案為:Do
12.D.”唐太宗認為陸氏擔心暗中獲罪遭貶是一種不正常的心理”
錯誤。從“外人意見,或當如此”可知,唐太宗認為陸氏擔心暗中獲
罪遭貶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故答案為:Do
13.①“許”,許配;“取”,通“娶”,聘娶;“顧問”,詢問;“豈……
乎”,“難道……嗎”。②"適”,許配;“顯然”,確切;“狀”,證據(jù);
“既”,已經(jīng);“中止”,中途停止。
故答案為:①現(xiàn)今鄭氏的女兒,很久之前已經(jīng)許配給別人,陛
下聘娶她時沒有懷疑,也沒有詢問,
②鄭氏女許配陸家,沒有確切的證據(jù),隆重的禮儀已經(jīng)舉行,不
可中途停止。
14.題考查學”把握文章內(nèi)容要點、篩選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
力。
從“魏徵聞其已許嫁陸氏,方遽進而言曰:'陛下為人父母,撫
愛百姓,當憂其所憂,樂其所樂……臣傳聞雖或未的,然恐虧損圣德,
情不敢隱君舉必書,所愿特留神慮。'”可知,魏徵善于進諫(直諫);
從“太宗聞之大驚,手詔答之,深自克責,遂停策使,乃令女還舊夫
”可知,唐太宗善于納諫(承認錯誤、改正);
從“徵曰:'太上皇初平京城……所以反覆自陳,意在于此,不
足為怪“太宗笑曰:'外人意見,或當如此。然朕之所言,未能使
人必信J乃出敕曰……”可知,魏徵與唐太宗對人性的洞察。
故答案為:①魏徵善于進諫(直諫);②唐太宗善于納諫(承認錯
誤、改正);③魏微與唐太宗對人性的洞察。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問題。
晨風行
南朝梁?沈滿愿
理楫令舟人,停舫息旅薄河津。
念君劭勞冒風塵,臨路揮袂淚沾巾。
飆流勁潤逝若飛,山高帆急絕音徽①。
留子句句獨言歸,中心煢煢將依誰。
風彌葉落永難索,神往形返情錯漠。
循帶②易緩愁難卻,心之憂矣頗銷錢。
【注】①音徽:指琴或樂曲,代指音訊。②循帶:循環(huán)圍腰的衣
帶。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寫一女子清晨時分渡口送舟、灑淚揮別的場景,筆調(diào)哀
傷而怨悵。
B.“念君”一句言說路上風塵勞苦,須多加保重,傳達出女子的
牽掛之情。
C.“逝若飛”將輕快心情與行舟速度融為一體,“絕音徽”表達孤
獨無依。
D.本詩細膩地刻畫了女子送行和別后的心理情態(tài),語言自然,
表達靈活。
16.詩歌的后六句如何從“形”“神”兩方面表現(xiàn)女子的傷感?
【答案】15.C
16.①形:踽踽獨行;衣帶易緩,形容消瘦。
②神:心隨船去;心中痛苦無所依靠;心中憂愁無法排遣。
【知識點】思想內(nèi)容、觀點態(tài)度、感情類題目;古代詩歌鑒賞綜
合練習
【解析】【點評】(1)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
達技巧和思想感情的題目,幾乎涵蓋了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分析,
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
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
時注意仔細辨析。
(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形象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題,先找出
能體現(xiàn)或反應詩歌形象的語句或詞語,然后根據(jù)所學到的有關(guān)形象特
點的知識進行分析與概括,最后形成文字答案。
15.C.“輕快心情”錯誤?!笆湃麸w”是女子抱怨船行速度之快,
瞬間跌進孤獨無靠的淵藪,暗喻現(xiàn)實的嚴峻冷酷,并無“輕快之心情
\故答案為:Co
16.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形象的把握能力。
“中心煢煢將依誰"中“煢煢”指孤孤單單,無所依靠,寫出了
女子內(nèi)心孤單,自己無所依靠的痛苦之情?!吧裢畏登殄e漠”中“神
往”指女子的心神隨著船兒離開,“形返”指船兒走后自己獨自在岸邊
走來走去?!把瓗б拙彸铍y卻”中"循帶易緩''指的是循環(huán)圍腰的衣帶
容易松緩,“愁難卻”指的是內(nèi)心的憂愁無法排遣J心之憂矣頗銷銀”
寫到內(nèi)心的憂愁無法排遣而形容消瘦。
所以后六句寫到女子踽踽獨行于岸邊,因憂愁而衣帶易緩,形容
消瘦。內(nèi)心隨著船兒離開,內(nèi)心孤單無所依靠的痛苦之情,內(nèi)心的痛
苦無法排遣。
故答案為:①形:踽踽獨行;衣帶易緩,形容消瘦。
②神:心隨船去;心中痛苦無所依靠;心中憂愁無法排遣。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歸園田居(其一)》中一句””及《歸去來兮辭》
中一句”均使用“鳥”的意象來表達自己對回歸田園
的渴望。
(2)孔子認為“禮”在國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
他嗤笑子路是因為\
(3)白居易《長恨歌》“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中
“蓬萊”是古代傳說中東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一座“瀛洲”也頻繁在
古詩詞中出現(xiàn),如“,—
【答案】(1)羈鳥戀舊林;鳥倦飛而知還
(2)為國以禮;其言不讓
(3)??驼勫蓿粺煗⒚P烹y求
【知識點】理解性默寫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
寫易錯的字詞有:羈、倦、瀛洲、茫。
故答案為:(1)羈鳥戀舊林鳥倦飛而知還(2)為國以禮其言不
讓(3)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寫的能力。對于上下句的識
記性默寫,難度不大,難在理解性默寫。需要理解背誦篇目的內(nèi)容,
針對問題選對句子并默寫正確。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近年來,文化日漸昌明,國學也再度升溫。實現(xiàn)國學于當代的創(chuàng)
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也是題中應有之義。時下談國學,—不
能局限于儒學和儒家,而應該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儒家與不同流派
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以及各自的理論意義。中國人口眾多,地域廣袤,歷史悠
久,對國學的進二步研究,不僅應從時間維度上審視不同時代的“時
差”,還應叢空間維度上審視不同區(qū)域的
“域差”與互動。如此這般,方能觸摸國學完整而客觀的圖景。
當前,多學科交叉和跨學科的融合正在成為推動學術(shù)研究的重要
路徑與方法。時下的國學專業(yè)人才,有必要熔古鑄今,以跨學科視
閾合理有序地構(gòu)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國學既要一代代守護,也要
與時偕行、觀照當下??上驳氖?,中國人的不少思維方式,有適應現(xiàn)
代乃至后現(xiàn)代社會之處。
跨學科交流,乃至跨文明交流,對促進國學研究而言是非常必要
的。堅持交流互鑒,是建設一個開放包容世界的必由之路。但交流
互鑒必須是雙向的c交流的前提,須摒棄“—”“唯我獨尊”的自
我封閉心態(tài);交流的過程,是尋求共通之處,互相交流的結(jié)果,
是多種文明互相交融、共同提高,形成全球多元文明高度繁榮的新局
面是國學研究的一大成果。
18.下列最適合填入文中橫線處的一組詞語是()
A.雖然薪火相傳夜郎自大取長補短
B.雖然一脈相承抱殘守缺互通有無
C.顯然繼往開來狂妄自大互通有無
D.顯然薪火相傳抱殘守缺取長補短
19.請將文中國波浪線的句子改寫成一個單句,可以改變語序、
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
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答案】18.D
19.對國學的進一步研究,應從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上,分別審
視不同時代的“時差”和不同區(qū)域的“域差”與互動。
20.交流的結(jié)果,是多種文明互相交融、共同發(fā)展,形成全球多
元文明高度繁榮的新局面,這是
國學研究的一大成果。
【知識點】選用、變換句式;近義詞辨析;成語的使用;搭配不
當;結(jié)構(gòu)混亂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詞語的運用能力。戌語
主要有語意內(nèi)涵不明、褒貶誤用、對象錯配、似是而非四種誤用方式,
成語只能分類記憶,沒有什么捷徑,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靈,
所以要注意平時的積累。
(2)本題考查學生句式變換的能力。長句變短句最常用的手法
是將修飾成分如定語、狀語等獨立出來,讓它們各成一個分句,相應
的主干也獨立成句c當然也可以長句中出現(xiàn)的動詞,然后確定其動作
的發(fā)出者來進行變換。
(3)本題考查學生對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首先應熟知病句
的類型,最常用的判別方法是劃分句子結(jié)構(gòu)成分,先看主謂賓,再看
定狀補,判斷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殘缺贅余、搭配不當、結(jié)構(gòu)混亂、語
序不當?shù)葐栴}。
18.本題考查學生對詞語的運用能力。
第一空:“雖然”,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卻等與
它呼應。表示承認甲事為事實,但乙事并不因此成立?!帮@然”,(形)
清楚明白;容易看出來或覺得。語境為“不能局限于儒學和儒家”的
觀點,用“顯然”更合適。第二空:“薪火相傳”,比喻學問和技藝代
代相傳。“一脈相承”,從同一血統(tǒng)、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比喻某
種思想、行為或?qū)W說之間有繼承關(guān)系「繼往開來”,繼承前人的事業(yè),
開辟未來的道路。語境為“代代守護”,用“薪火相傳”更合適°
第三空:“抱殘守缺"抱著殘缺破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守舊,
不肯接受新事物。含貶義。“夜郎自大”,原指國土很小的夜郎國王自
以為大,比喻人不自量力,妄自尊大?!翱裢源蟆保瑯O其放肆,自高
自大,目中無人。語境為“‘唯我獨尊'的自我封閉態(tài)”,用“抱殘守
缺"更合適。
第四空:“取長補短'',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也泛指在同類事物中吸取這個的長處來彌補那個的短處「互通有無”,
拿出自己多余的東西給對方,與之進行交換,以得到自己所缺少的東
西。語境為“交流的過程,是尋求共通之處”“形成全球多元文明高
度繁榮的新局面”用“取長補短”更合適。
故答案為:Do
19.本題考查學生句式變換的能力。本題要求改為單句,原句“不
僅應從時間維度上審視不同時代的‘時差’還應從空間維度上審視不
同區(qū)域的‘域差'與互動”是復句,可以把“從時間維度上”和“從
空間維度上”獨立出來作狀語,可改為“應從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上工
“審視不同時代的‘時差'”和“審視不同區(qū)域的'域差'與互
動”可以用“分別”這樣的詞連接,即:分別審視不同時代的“時差”
和不同區(qū)域的“域差”與互動。
故答案為:對國學的進一步研究,應從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上,
分別審視不同時代的“時差”和不同區(qū)域的“域差”與互動。
20.本題考查學生對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
原句語病有:搭配不當,“是多種文明互相交融共同提高”中“提
高”與“文明”搭配不當,可改為“發(fā)展”;同時“互相交融”與“共
同發(fā)展”具布遞進的關(guān)系,中間宜用頓號,改為:是多種文明互相交
融、共同發(fā)展。
結(jié)構(gòu)混亂,”形成全球多元文明高度繁榮的新局面是國學研究的
一大成果”句式混亂,”形成全球多元文明高度繁榮的新局面”應該是
前句”交流的結(jié)果,是……”的賓語,這旦用做下一句的主語,導致
前句缺少賓語,可以改為:形成全球多元文明高度繁榮的新局面,這
是國學研究的一大成果。
故答案為:交流的結(jié)果,是多種文明互相交融、共同發(fā)展,形成
全球多元文明高度繁榮的新局面,這是國學研究的一大成果。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年輕人更坦誠,也更主動,有著更開闊的視野。在地震、洪災和
疫情中,我們都能看到他們參與的身影,聽到他們講述的故事,他
們甚至并不諱言,這是“社會資歷”。而對70后和更早時代的人來說,
更熟悉的觀念是“①
我們小時候?qū)懙淖魑睦锩?,一個典型的場景是,自己主動做好
事,受幫扶的對象表示感謝,非要問我們的名字,我們會自豪地挺起
胸膛,說一聲“我叫雷鋒”或者“我叫紅領巾”一一個人做好事,最
終要淡化個人色彩,強調(diào)一種集體身份。而2008年后,一個越來越
明顯的現(xiàn)象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擠塑隔熱板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情侶跑步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電腦保護卡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廢氣治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青海LED照明燈具項目投資分析報告范文模板
- 2025年中國熔模精密鑄件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不干膠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廠房設備更新與技術(shù)升級服務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家居裝修工程招標書編制范本
- 核電池項目安全評估報告
- (新湘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
- MLL基因重排成人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臨床特征及預后危險因素分析
- 雅思學習證明范本范例案例模板
- 磁共振成像(MRI)基本知識及臨床應用
- 產(chǎn)品不良品(PPM)統(tǒng)計表格模板
- 品管圈PDCA提高手衛(wèi)生依從性-手衛(wèi)生依從性品
- 2023年廣州市青年教師初中數(shù)學解題比賽決賽試卷
- 對折剪紙課件
- 公園棧道棧橋施工方案
- 新中國成立后的中國國防
- 熱烈歡迎領導蒞臨指導ppt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