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診斷學教案_第1頁
中醫(yī)診斷學教案_第2頁
中醫(yī)診斷學教案_第3頁
中醫(yī)診斷學教案_第4頁
中醫(yī)診斷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診斷學教案授課對象:中醫(yī)學七年制,2005年級9、10班授課學時:76授課時間:2006.9--------2007.1使用教材:新世紀教材授課教師:劉培祿授課時間:9月11日,周一,第6題目:緒論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診斷”“診法”“診病”“辨證”及“病”“證”“癥”的含義。2.理解中醫(yī)診斷的基本原理和原則。3.了解中醫(yī)診斷學發(fā)展簡史、學習方法。內容與時間分配:2學時1.中醫(yī)診斷學的概念,主要內容,中醫(yī)診斷的基本原理。1學時。2.中醫(yī)診斷的基本原則,中醫(yī)診斷學發(fā)展史、學習方法。1學時。重點與難點:1.病、證(證名、證候、證型)、癥(癥狀、體征)的含義。2.中醫(yī)診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則。教學過程:第一學時導入新課:從中醫(yī)基礎學的內容到臨床各學科的內容、目的,引入學習中醫(yī)診斷學的意義。講述:一、介紹診斷及中醫(yī)診斷學的概念、地位(P1)。簡要介紹。注意:診斷的概念,包括“診”與“斷”兩方面,并且須在中醫(yī)基本理論指導下進行。二、中醫(yī)診斷學的主要內容包括介紹診法、診病、辨證、病案書寫四部分。(一)診法1.診法的概念、內容、目的。2.明確癥狀、體征的含義。注意:癥狀與體征不同,前者為病人異常感覺,后者為醫(yī)生檢查所得。兩者均屬于“癥”,屬病情資料,是辨證、辨病的主要依據。(二)診病1.診病的概念、目的。2.明確病名的含義。注意:病名是對疾病全過程的特點和規(guī)律所做的概念與抽象。辨病的結果是得出病名診斷。(三)辨證1.辨證的概念與目的。2.明確證、證名、證候、證型的含義。注意:“癥”“病”“證”的區(qū)別。辨證的目的是得出證名診斷。(四)病案書寫明確病案的概念及病案書寫的意義。三、中醫(yī)診斷的基本原理1.簡要介紹中醫(yī)診斷基本原理的理論依據是中醫(yī)整體觀念的思想。提問:什么是中醫(yī)整體觀。2.重點介紹中醫(yī)診斷基本原理,包括司外揣內、見微知著、以常達變三方面,明確其各自的含義。第二學時導入新課:中醫(yī)診斷疾病的原理、原則與西醫(yī)有明顯的不同,必須遵循其獨具特色的基本原則。新課講述:四、中醫(yī)診斷的基本原則重點介紹內容。基本原則包括三方面:整體審察、診法合參、病證結合。明確各自的含義及臨床意義。五、中醫(yī)診斷學的發(fā)展簡史簡要介紹。中醫(yī)診斷學是在我國人民在長期與疾病斗爭的過程中,經歷代醫(yī)家不斷總結、豐富、發(fā)展起來的一門學科。其中,影響中醫(yī)診斷學發(fā)展的重要著作、作者是:1、《黃帝內經》;2、西漢,淳于意的《診籍》;3、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4、西晉,王叔和的《脈經》;5、隋,巢元方《諸病雜候論》;6、宋,陳元擇的《三因極—病證方論》;7、元,敖氏《傷寒金鏡論》;8、明,張介賓《景岳全書》;9、明,李時珍的《濱湖脈學》;10、清,葉天士《外感濕熱論》,吳鞠通的《溫病條辨》。重點講述上述重要著作及其作者、年代、歷史意義。六、介紹學習中醫(yī)診斷學的方法簡要介紹。小結:緒論,為本學科開頭部分,介紹了診斷、中醫(yī)診斷學的含義,中醫(yī)診斷學的內容,中醫(yī)診斷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則,中醫(yī)診斷學發(fā)展簡史和學習方法。其中重點掌握診斷的概念,病名、癥狀、體征、證名和證候的含義,中醫(yī)診斷的三大原理和三大原則,及中醫(yī)診斷學發(fā)展史中重要著作、作者、年代、歷史意義。通過學習緒論,可以對本學科內容、學習目的有一個基本認識。思考題:1.何謂診斷、中醫(yī)診斷學?2.試述病名、證名、證候、癥狀、體征的含義。3.試述病、證、癥三者的關系與不同。4、如何理解中醫(yī)診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則?5、我國第一部脈學專著、舌診專著、論述病源與證候診斷的專著是哪部書?其作者是誰?授課時間:9月14日題目:問診問診的方法與內容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問診的方法。2.熟悉問診的基本內容。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1學時。重點與難點:問診的方法和主要內容。教學過程:導入新課:疾病的診斷過程,首先是診法,包括望、聞、問、切,以了解病情,收集病情資料,然后才是辨證、辨病。四診之中,首先介紹問診。講述:一、問診的意義。簡要介紹。明,張景岳以問診為診病之要領,臨證之首務。二、問診的方法及注意事項重點介紹。問診方法及注意事項(P11),并理解其意義。三、問診的內容簡要介紹問診的基本內容。注意各項內容的含義,包括哪些具體內容,并理解對疾病診斷的意義。注意如何概述主訴,現病史與既往史的區(qū)別。問診的重點是現在癥狀,是當前辨證論治的主要依據。以后專篇論述。小結:本節(jié)介紹了問診的意義、方法和內容,重點掌握問診的方法,并熟悉問診的內容,以提高自己診察病情的水平,為病案書寫打好基礎。思考題:1.如何問診,應注意哪些問題?2.何謂主訴?如何概述主訴?3.何謂現病史?現病史包括哪些內容?4.既往史和個人生活史各主要包括哪些內容?授課時間:9月14日,周四,題目:問寒熱教學目的與要求:掌握寒熱癥狀的概念、特點、病機及其臨床意義。教學內容與時間分配:2學時。1.寒熱的概念,惡寒發(fā)熱,但寒不熱1學時。2.但熱不寒,寒熱往來1學時。重點與難點:1.怎樣理解“有一分惡寒,便有一分表證”?2.惡寒發(fā)熱,寒熱往來的臨床表現。3.不同病證潮熱的鑒別。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寒熱是問現在癥中最常見的癥狀,對辨別機體陰陽盛衰及所感病邪性質具有重要意義。一、寒熱的概念簡要介紹寒與熱癥狀的概念。注意:寒為自覺癥狀,有惡寒、惡風、畏寒之不同,三者癥狀特點、病機及主病方面不同;發(fā)熱既可為自覺癥狀,亦可為客觀表現,在不同證候中表現不同。二、寒熱的病因簡要介紹,明確寒熱的產生與病邪的性質和機體陰陽的盛衰兩方面有關。三、寒熱的類型為課重點介紹內容,包括常見寒熱類型及其概念、癥狀特點、主病、基本病機等。注意:1.寒熱類型與病邪性質、部位及機體陰陽盛衰有關。2.在惡寒發(fā)熱中,惡寒一癥是診斷表證的主要依據,正確理解“有一分惡寒,便有一分表證”的含義;寒熱的輕重與感邪的性質有關,同時與感邪的輕重、邪正盛衰有關。3.壯熱的概念,不僅表現為體溫高,而且必須為不惡寒,反惡熱。4.潮熱、微熱各見于若干病證,其癥狀特點各有不同。5.正確理解寒熱往來,其主要是指自覺癥狀。小結:本次課介紹了寒熱癥狀的概念、病因,常見類型及其含義、癥狀特點、主病。注意表證、里證、半表半里證寒熱特點,惡風、惡寒、畏寒的區(qū)別,壯熱、潮熱、微熱的概念,潮熱、微熱不同病證中的癥狀特點等。思考題:1.何謂惡風、惡寒、畏寒?常見于何種病證?2.如何理解“有一分惡寒,便有一分表證”?3.如何根據惡寒與發(fā)熱的偏重辨別感邪的性質?4.何謂壯熱?其臨床意義是什么?5.何謂潮熱?常見哪幾種類型?各型特點如何?6.何謂微熱?常見病因及特點是什么?7.何謂寒熱往來?有幾種類型?特點是什么?授課時間:9月18日,周一,題目:問汗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自汗、盜汗、戰(zhàn)汗的含義、主病及基本病機。2.熟悉戰(zhàn)汗的概念及主病,絕汗的概念及亡陽之汗與亡陰之汗的特點。3.了解病理性有汗與無汗的常見病因,頭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陰汗、胸汗的機理。教學內容與時間分配:1學時。重點與難點:1.自汗、盜汗的含義、主病及基本病機。2.亡陰之汗與亡陽之汗的鑒別。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從《內經》:“陽加于陰謂之汗”的經文,說明汗出是人體陽氣蒸化津液經玄府外達肌表而成,有生理與病理性汗出之不同,本節(jié)課主要介紹病理性汗出,即汗出異常。講述:一、無汗、有汗(一)無汗簡要介紹病理性無汗的常見病因。(二)有汗簡要介紹病理性汗出的常見病因。注意:不論無汗、有汗,均為病理性汗出,且各有表證、里證之不同。二、特殊汗出僅指里證中具有某些特征的病理性汗出。(一)重點介紹自汗、盜汗、戰(zhàn)汗、絕汗的含義、主病,并理解其病機。注意:自汗與盜汗在特點、主病及病機方面的不同;絕汗中亡陽之汗與亡陰之汗的區(qū)別;戰(zhàn)汗的臨床意義為病變發(fā)展的轉折點,要注意兩種預后在表現上的不同。(二)簡要介紹冷汗,熱汗,及某些局部汗出,如頭汗、半身汗,手足心汗,心胸汗的概念及病因病機。小結:本次課介紹了各種病理性汗出異常的病因,及某些特殊性病理性汗出,其中重點是自汗、盜汗、絕汗,要注意其特點、主病及病機。思考題:1.何謂自汗、盜汗?常各見于何種病證?請簡述其病機?2.何謂戰(zhàn)汗?其臨床意義是什么?3.何謂絕汗?如何區(qū)別亡陰之汗與亡陽之汗?4.試述頭汗、手足心汗、半身汗出的病因。授課時間:9月18日,周一,第7節(jié);9題目:問疼痛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如何根據疼痛的性質辨別其病因。2.熟悉如何根據疼痛的部位辨別其臟腑經絡病位。3.理解虛實疼痛的基本病機。教學內容與時間分配2學時1.問疼痛的性質1學時。2.問疼痛的部位1學時。重點與難點:根據疼痛的性質、部位,辨別疼痛的病因和病位。教學過程:第一學時導入新課:疼痛為病人常見癥狀,致病原因復雜,表現多種多樣,可發(fā)生于任何部位。現討論有關疼痛診斷的一些問題。講述:一、簡要介紹疼痛的分類及基本病機注意:根據其病因病機總分虛實兩大類,實證總由邪氣阻滯,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引起;虛證總由正氣虧虛,臟腑經脈失養(yǎng),“不榮則痛”所致。二、問疼痛的性質為重點介紹內容,詳細介紹各種常見性質的疼痛,目的是通過詢問疼痛的性質,辨別疼痛產生的病因即主?。ㄔ斠奝19~20)。注意:1.問診某些疼痛的性質,應結合其部位、病史等,如脹痛,在胸、脅、脘、腹者為氣滯,在頭目者為肝陽、肝火;竄痛,在四肢關節(jié)者與風邪有關,在胸、脅、脘、腹者為氣滯。隱痛,久病,時發(fā)時止者方為虛。2.各種疼痛虛實的辨證,應將病史、程度,喜按還是拒按,持續(xù)性還是時發(fā)時止諸種因素結合起來。三、問疼痛的部位亦為問診疼痛的重要內容,詳細詢問,目的在于根據疼痛的具體部位確定疼痛的臟腑經絡病位。注意:1.辨證疼痛,既要明確病因,又要確定其病位,因此應將問診疼痛的性質與病位兩者結合起來。如,心前區(qū)刺痛,為心血瘀阻;脅肋灼痛,可為肝火郁滯。胃脘冷痛隱隱,喜暖喜按,為胃虛寒證。2.結合兼癥,則更有利于病因病位的確定,如胸痛,咳嗽,咯吐黃痰,為熱邪壅肺。3.胃脘痛多與飲食有關,一般饑痛為虛,飽痛為實。小結:本次課介紹了虛實疼痛的基本病機及辨證綱領,問疼痛的性質和部位幾項內容,重點是通過問診疼痛的性質和部位,以確定引起疼痛的病因和臟腑經絡病位。思考題:1.試述常見疼痛(12種)的名稱及病因。2.如何鑒別疼痛的虛實性質?虛實疼痛的基本病機是什么?3.如何根據頭痛疼痛的部位確定病變的經絡病位?授課時間:9月21日題目:問頭身胸腹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頭暈、胸悶、心悸、脅脹、脘痞、腹脹的含義和常見病因及病變臟腑。2.理解身重、麻木的含義和常見病因。教學內容與時間分配:1學時。重點與難點:頭暈、胸悶、心悸、脅脹、脘痞、腹脹的含義和臨床意義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問頭身胸腹,主要是指除疼痛以外的頭身胸腹部其他不適為主的癥狀,亦為臨床常見癥狀。講述:1.重點講述頭暈、胸悶、心悸、脅脹、脘痞、腹脹的含義,常見病位、病因。2.簡要介紹身重、麻木的含義,常見病因。小結:本節(jié)課介紹了問頭身胸腹多種不適癥狀,其中頭暈、胸悶、心悸、脅脹、脘痞、腹脹是重點,應明確其含義及臨床意義。思考題:1.何謂頭暈?常見病因是什么?如何辨別?2.何謂胸悶?常見病因是什么?3.何謂心悸?驚悸與怔忡如何鑒別?4.何謂脅脹、脘痞、腹脹?各主要與哪些臟腑有關?授課時間:9月21日題目:問耳目問睡眠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耳鳴、耳聾、失眠、嗜睡的含義及病因。2.理解重聽、目癢、目痛、目眩、目昏、雀盲、歧視的含義、病因;失眠、嗜睡的基本病機,嗜睡與昏睡的區(qū)別。教學內容與時間分配:1學時。重點與難點:1.耳鳴、耳聾,失眠、嗜睡的含義及病因。2.嗜睡與昏睡的區(qū)別。講述:導入新課:耳目均為人體重要器官,由經絡與臟腑相連。腎開竅于耳,手足少陽經脈分布于耳;肝開竅于目,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故耳目的病變與肝臟、腎及三焦等臟器有關。一、問耳目(一)問耳重點介紹耳鳴、耳聾,兩者均為自覺癥狀,其中有實證、虛證之別,明確實證與虛證在癥狀特點及病因方面的不同。注意:1.耳鳴、耳聾實證與虛證的鑒別。2.重聽亦為聽力減退的表現。(二)問目簡要介紹目癢、目痛、目眩、目昏、雀盲、歧視的含義和病因。注意:1.目癢、目痛、目眩之癥均各有虛實,虛證多由肝腎精血不足所致,實證多與肝火有關。2.目昏、雀盲、歧視,多見于年老體弱之人,多與肝腎精血不足、眼目失養(yǎng)有關。二、問睡眠主要介紹睡眠異常,其中有失眠和嗜睡的不同,均與心神有關。(一)失眠主要介紹失眠的含義、病因及基本病機。注意:病因總有陰血虧虛與邪氣內擾兩大類,基本病機為陰虛陽盛,陽不入陰,神不守舍。(二)嗜睡主要介紹嗜睡的含義、病因。注意:嗜睡與昏睡的區(qū)別。小結:本節(jié)課介紹了耳目和睡眠方面的常見癥狀,重點掌握耳鳴、耳聾虛實證的區(qū)別及病因,失眠的含義和病因病機。思考題:1.何謂耳鳴、耳聾、重聽?如何鑒別耳鳴、耳聾的虛實性質?常見病因有哪些?2.目痛、目昏、歧視的常見病因是什么?3.何謂失眠、嗜睡?常見病機是什么?4.嗜睡與昏睡如何鑒別?授課時間:9月25日,周一,第6題目:問飲食口味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食欲異常的常見癥狀的含義及臨床意義。2.理解口渴與飲水異常的常見癥狀的特點及臨床意義。3.了解各種口味異常的臨床意義。教學內容與時間分配:2學時。1.問口渴與飲水1學時。2.問食欲與食量、問口味1學時。重點與難點:食欲異常的含義及臨床意義。教學過程:第一學時一、口渴與飲水導入新課人之口渴的程度與飲水的多少,反映了體內津液的盈虧及輸布情況及寒熱虛實性質。講述:簡要介紹各種常見異??曙嫲Y狀的特點及臨床意義。(詳見P27)注意:1.辨別渴飲的病因、病性,要結合渴飲的程度、喜惡及其兼證,如大渴引飲者,多說明津傷較重,其中壯熱喜冷飲者為里熱熾盛,見“三多”,消瘦者消渴病;口干不多飲而喜熱飲者為痰飲內停,但欲漱水不欲咽并兼瘀血表現者為瘀血內阻,夜間尤甚并見手足心熱者為陰虛證,口干而粘并見舌苔黃膩者為濕熱困阻。2.由瘀血、濕熱、痰飲內阻所致者,病由病邪內阻,津液輸布失常引起,而非津液虧虛。第二學時二、食欲與食量導入新課:食欲的旺衰及進食的多少,主要反映了脾胃的功能。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脾主運化,故問食欲、食量可以了解脾胃功能,疾病的輕重、預后。講述:1.重點介紹食欲不振、厭食、消谷善饑、饑不欲食的含義、常見病因及癥狀特點。2.“除中”的含義及臨床意義。注意:1.辨別食欲異常的病因,應結合病史、兼證,如食欲不振、久病食少、面色萎黃,為脾胃虛弱;脘悶腹脹,噯腐食臭者,為食滯胃脘。厭食油膩兼脅肋脹痛灼熱者為肝膽濕熱;兼脘悶嘔惡、身重便溏者為脾胃濕熱。消谷善饑,兼口干口臭便干為胃火熾盛;兼便溏者屬胃強脾弱。2.“除中”為垂危病人臨終前的表現,由胃氣敗絕所致,與久病好轉,胃氣漸復,食欲好轉不同。三、口味簡要介紹各種異常口味及其臨床意義。小結:本節(jié)課重點介紹了飲食口味方面多種常見癥狀,其中重點是食欲異常,再是口渴與飲水,應掌握其含義、病因及其特點。對于各種口味,應了解各種異??谖兜呐R床意義。思考題:1.試述口渴欲飲的常見病因及其特點。2.試述食欲減退的原因及特點有哪些?3.何謂厭食、消谷善饑、饑不欲食?各自病因是什么?4.何謂除中?其臨床意義如何?授課時間:9月28日題目:問二便教學目的與要求:掌握大便便次、便質、排便感和小便尿次、尿量、尿感方面常見癥狀的含義及其臨床意義。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2學時。1.問大便1學時。2.問小便1學時重點與難點:大、小便便次、便質和便感異常的含義及其臨床意義。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問大便導入新課:大便由大腸形成、排出,與脾胃運化腐熟,肝之疏泄,腎之溫煦固攝,肺氣肅降密切相關,氣血陰陽及津液虧虛,或邪氣阻內,均可影響臟腑功能二致大便異常。講述:重點介紹便次、便質、便感異常的常見癥狀的含義及主要病因。如便秘、泄瀉、完谷不化、溏結不調,便血(遠血、近血)、肛門灼熱,里急后重、排便不爽、滑泄失禁、肛門氣墜。第二學時二、問小便導入新課:小便雖由膀胱貯存、排出,但與肺、脾、腎、三焦功能、津液的盈虧關系密切,以上諸種因素發(fā)生異常,均可影響小便而致小便尿量、便次、尿感方面發(fā)生異常。講述:重點介紹尿次、尿量、尿感異常的常見癥狀的含義及其主要病因。如頻數、癃閉、量少、量多、尿道澀痛,余瀝不盡、小便失禁、遺尿。小結:本次課介紹了問二便的內容,包括便次、便量、性狀、便感異常等,重點掌握這些常見癥狀的含義及其病因。思考題:1.何謂便秘?其病因有哪些?2.何謂泄瀉?請試述其病因。3.何謂完谷不化、溏結不調、里急后重、排便不爽?常見病因有哪些?4.遠血、近血如何鑒別?5.何謂癃閉、余瀝不盡、遺尿?常見病因是什么?6.尿量增多或尿量減少的常見原因有哪些?授課時間:9月28日,周四,第5節(jié);10月9題目:問經帶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正常月經特點,及各種經期、經量異常,崩漏、閉經、痛經的含義及病因。2.理解經色、經質在辨別月經病病因方面的意義;帶下異常的類型及意義。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2學時。1.問月經:經期異常、經量異常1學時。2.崩漏、痛經的含義及病因。1學時重點與難點:1.經期、經量異常的病因。2.崩漏、痛經的含義及病因教學過程:第一學時一、問月經導入新課簡述正常月經在期、量、色、質、感方面的特點,若因各種原因而上述方面發(fā)生異常改變,均屬月經病。故月經病多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講述:重點介紹月經病經期異常,如月經先期、月經后期、先后不定期,及崩漏、閉經、痛經的含義及病因;經量異常,如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的病因;經色、經質異常的臨床意義。注意:辨別月經病的病因應將期、量、色、質、感諸方面結合起來。二、問帶下簡述正常帶下在量、色、質、味方面的特點,若因某種病因致上述方面發(fā)生異常改變,則為帶下病。重點介紹常見帶下病,如白帶、黃帶、赤白帶的特點及臨床意義。小結:本次課介紹了正常經帶的特點,各種經帶病的含義及常見病因,重點是經期、經量、崩漏、痛經。思考題1.經期異常包括哪幾種類型?各自病因病機是什么?2.何謂崩漏、閉經、痛經?試述其病因病機。3.如何根據經色、經質異常辨別其臨床意義?4.帶下異常有幾種?各自臨床意義是什么?授課時間:10月9日,周一,題目:全身望診(一):望神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得神、失神、假神的表現、臨床意義。2.熟悉少神、神亂的表現。3.了解神的概念、望神的原理。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1學時。重點與難點:1.神的判斷。2.假神與重病好轉的鑒別。教具準備:望診圖譜、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望診,是對人體進行觀察,以了解人體健康病情的方法。望診內容,包括整體望診,局部望診,望排出物和小兒指紋。整體望診,包括神、色、形、態(tài)四方面。先介紹望神。講述:一、望神(一)神的含義及望神的原理簡要介紹。注意神的含義有兩種,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總稱,二是指人體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兩者均是人體臟腑精氣盛衰的外在表現。(二)神的具體表現簡要介紹。注意神的表現為人體生命的各個方面,如眼神、色澤、神情、體態(tài),其中重點是眼神。(三)神的分類及判斷重點介紹神的常見類型,各型的臨床意義及意義。注意:1.各類神在表現上的區(qū)別。得神見于人體健康狀態(tài)下,失神見于重病情況下,少神介于兩者之間,假神為垂危病人臨終前的假象。2.假神與重病好轉的區(qū)別,假神是突然出現,迅速消失,其“好轉”僅見于局部,而整體病情惡化。重病好轉多是逐漸的,且為整體病情的好轉。3.神亂與失神,邪感神亂的區(qū)別。前者為以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錯亂為主要特征的病證,多反復發(fā)作,緩解時如常人。后者見于重病階段,由邪氣亢盛,擾神或閉阻心神多致。邪去病情好轉則神亂消失。小結:本節(jié)課介紹了神的含義、原理、表現、分類及臨床意義,重點是神的分類及判斷。應注意各類神的鑒別,假神與重病好轉的區(qū)別。通過望神,可以判斷臟腑精氣的盛衰,疾病的輕重預后。思考題:1.望神包括哪些內容?2.什么是神?望神的原理是什么?3.試述得神、失神、假神的表現及臨床意義。4.假神與重病好轉如何鑒別?授課時間:10月12日,周四,題目:全身望診(二):望色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常色、病色的特征及五色主病。2.熟悉望色十法。3.了解望色的原理、注意事項。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2學時。1.望色原理,常色與病色的特征。五色主病(一):赤、白色1學時。2.五色主病(二):黃、青、黑色,望色十法1學時。重點與難點:常色、病色的特征、五色主病。教具準備:望診圖譜、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第一學時二、望色導入新課:望色是整體望診的重要內容,是了解臟腑功能,氣血盛衰運行,疾病的輕重預后,病邪性質的重要方面。由于面部血管豐富,易于觀察,故望色主要是觀察面色。講述:(一)望色的原理簡要介紹。包括色與澤的意義。面部分候臟腑。注意:觀察顏色與光澤,在判斷疾病輕重、預后方面,重點是光澤。觀察面部分候與整體色澤,以整體為主。(二)常色與病色重點介紹內容。明確掌握常色與病色的特征及臨床意義。注意:1.常色有主色、客色之分,兩者均與疾病無關,故均屬常色。2.病色有善色、惡色之分,兩者特征及臨床意義不同。(三)五色主病亦為重點介紹內容。重點介紹青、赤、黃、白、黑五色的特征及主病。簡要介紹其病機。注意:1.觀察病理五色,主要在于判斷病變的臟腑病位和病變性質。2.赤色主熱證,包括實熱、虛熱,這是一般情況,亦主戴陽證。戴陽證是真寒假熱的表現。3.青色與黑色主病不同:兩者均與血絡瘀阻有關,故均主寒證,血瘀、疼痛,不同特點是,青色屬肝,肝為風木之臟,故又主驚風;黑屬腎,腎主水,故又主腎虛、水飲。(四)望色十法,望色注意事項。簡要介紹,主要由學生自學。小結:本節(jié)課介紹了望色的原理,常色與病色及五色主病,其中重點是常色與病色的特點、臨床意義及五色主病。通過望色我們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質、臟腑、病位及輕重預后。思考題:1.何謂望色的原理。2.何謂常色?常色有何特征?中國人的常色是什么?3.什么是主色、客色?4.何謂善色、惡色?各表示什么臨床意義?5.青、赤、黃、白、黑各色的主病是什么?各常見哪些具體顏色?主病如何?6.青色與黑色在病機和主病方面有什么不同?授課時間:10月12日,周四,第5節(jié);10月16題目:全身望診(三):望形、望態(tài)局部望診(一):望頭面、望五官、望軀體、望四肢教學目的與要求:1.熟悉異常形態(tài)、姿態(tài)的常見癥狀及意義。2.了解望頭面、五官、軀體、四肢的常見異常癥狀及意義。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2學時。1.望形體、望姿態(tài)、望頭面。1小時2.望五官、望軀體、望四肢。1小時重點與難點:1.小兒鹵門、面部、目、唇、咽喉、頸項部常見病證及臨床意義。2.望咽喉的方法。教具準備:望診圖譜、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導入新課:人體是一個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神、色、形、態(tài)諸方面都是人體臟腑氣血盛衰有關,望形態(tài)有利于疾病的診斷。講述:(一)望形體學生自學為主。簡要介紹望形體內容。如強弱、胖瘦。注意:1.形體強弱的判斷。2.肥胖與消瘦的臨床意義。(二)望姿態(tài)學生自學為主。教師簡要介紹望姿態(tài)的內容。注意:望診八法及其臨床意義。局部望診局部望診內容均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僅簡要介紹常見異常、病變特點及臨床意義。一、望頭面簡要介紹頭面部常見異常表現。注意:1.頭面部常見病變?yōu)樾蝴u門的變化和頭發(fā)異常和應注意其臨床特征及臨床意義。2.常見面形的異常變化,如腮腫、口眼歪斜的特征及臨床意義。第二課時導入新課上一節(jié)課講述了望頭面的內容,下面接著學習有關五官的內容。講述二、望五官包括目、耳、鼻、唇、齒齦和咽喉等內容。(一)望目簡要介紹目的五臟分屬即五輪學說,望目的內容,包括目的神、色、形、態(tài)諸方面。望目的內容較多,其中尤應注意的是:1.五輪學說2.目神是望神的重點,目神之有無反映了疾病的輕重。3.目色的主病與面部五色主病相同,其臟腑病位結合五輪學說。如白晴紅為肺熱,眥紅為心火,眼瞼赤爛為脾熱,全目紅為肝火。4.目形常見異常如目眼浮腫、眼窩內陷、眼球突出、眼腫,注意其臨床意義。5.目態(tài)其中瞳孔散大、瞳孔縮小,兩目凝視多見于危重病人,應結合整體望診;睡后露睛,眼瞼下垂多與脾虛有關。(二)望耳簡要介紹望耳的內容。注意耳的病變以膿耳多見,其中有虛實之不同。(三)望鼻簡要介紹望鼻的內容。注意:鼻的局部病變常見鼻淵、鼻衂。(四)望口與唇簡要介紹望口與唇的內容。注意:1.口的常見病變有口瘡、口糜、鵝口瘡。2.唇的常見病變有干裂、糜爛。(五)望齒與齦簡要介紹望齒與齦的內容。注意:齦的常見病變有紅腫疼痛,齒衂。(六)望咽喉重點介紹望咽喉的內容,常見異常及其臨床意義。注意:1.咽喉的病變與肺胃、腎關系密切,以熱證多見,其中實火多屬肺胃熱毒壅盛,虛火多為腎陰虛火旺。2.咽喉病變常見于紅、腫、疼痛,乳蛾化膿、潰爛、偽膜,應注意其特征及臨床意義。三、望軀體簡要介紹望軀體的內容,常見病變及其臨床意義。注意:1.頸項部常見病變有癭瘤,瘰癘,應注意如何判別?與痄腮比較,三者有什么不同。2.胸脅部常見扁平胸、桶狀胸、雞胸,肋如串珠,乳房腫潰,應注意其特征。3.腹部應注意鼓脹病的特征及其中病機。4.腰背部常見發(fā)背,纏腰火丹,應注意其特征。四、望四肢簡要介紹望四肢的內容。了解常見異常變化。注意:手足異常有“鶴膝風”,抽搐、拘急、顫動、蠕動;掌部異常,如鵝掌風;指趾異常變化如梭狀指、杵狀指。五、望二陰學生自學內容。小結:本節(jié)課介紹了望形態(tài),望頭面、五官、軀體、四肢的有關內容。其中重點是望小兒囟門、頭發(fā)、面部、口唇、咽喉部。常見病變的特征及臨床意義。臨癥時應能夠辨識。思考題:1.怎樣判斷形體的強弱、胖瘦的臨床意義?2.試述望姿態(tài)八法及其臨床意義。3.小兒鹵門異常變化有哪幾種?各有什么意義?4.試述痄腮的特征。5.簡述眼目“五輪學說”的內容。6.如何根據眼目紅赤的部位辨別臟腑病位?7.咽喉的病證有哪些?其臨床意義是什么?8.怎樣辨別癭瘤、瘰疬?9.試述扁平桶、桶狀胸、雞胸的特征。10.如何鑒別“手足拘急”、“手足蠕動”、“手足顫動”。11.什么是“鶴膝風”、“角弓反張”、纏腰火丹“、|杵狀指”、“+梭狀指”、“鵝掌風”?授課時間:10月16日,周一,第7節(jié)題目:局部望診(二):望皮膚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皮膚的形態(tài)變化及其臨床意義。2.熟悉問診的基本內容。內容與時間分配:1學時。重點與難點:1.丹毒、黃疸、白駁風的特征。2.肌膚甲錯的特征及臨床意義。3.斑與疹的特征及鑒別。4.癰、疽、疔、癤的特征及屬性。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導入新課:皮膚居一身之表,外邪侵犯人體,首先侵犯皮膚;皮膚內連臟腑氣血,臟腑氣血變化亦可反映于皮膚,故望皮膚可以了解病邪性質及臟腑氣血的寒熱虛實。講述:六、望皮膚簡要介紹常見皮膚異常變化及其臨床意義。注意:1.色澤異常常見丹毒、黃疸、白駁風,應注意其特征及病因。2.肌膚甲錯的特征及主病。3.重點介紹斑與疹的特征及鑒別。4.癰、疽、疔、癤的特征及病因,注意癰、疔、癤由火熱毒邪引起,屬陽證、熱證、實證;疽由氣血虧虛、陰寒凝滯所致,屬陰證、虛證、寒證。小結:本節(jié)課介紹了望皮膚的內容,其中重點是丹毒、黃疸、白駁風、肌膚甲錯、斑與疹、水痘、瘡瘍,應掌握其臨床特征及意義。思考題:1.何謂斑與疹?兩者如何鑒別?2.癰、疽、疔、癤各有何特征?請說明其屬性。3.什么是肌膚甲錯?主病是什么?授課時間:10月19日,周四,第3節(jié)題目:望排出物望小兒指紋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痰的分類及臨床意義。2.熟悉涕、涎、嘔吐物的表現及意義。3.掌握小兒常見病理指紋及其臨床意義。4.熟悉望小兒指紋的方法。5.了解二便異常的常見病變及臨床意義。教學內容與時間分配:1學時。重點與難點:1.痰的分類、辨識及臨床意義。2.小兒病理指紋的辨識及臨床意義。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望排出物導入新課:排出物包括分泌物和排泄物兩大類,在疾病狀態(tài)下,兩者都是臟腑病理性變化的反映,反映了病邪的習慣擬制及病證的寒熱虛實。講述:(一)簡要介紹排出物辨證規(guī)律。(二)介紹常見異常排出物的特征及意義。1.望痰、涕、涎、唾(1)重點介紹痰的分類、特征及臨床意義。注意:痰從肺而來,是辨證肺病寒熱虛實、病邪性質的重要癥狀。(2)簡要介紹涕、涎、唾的常見異常表現及意義。2.望嘔吐物簡要介紹嘔吐物常見異常表現的特征及其病因。注意:嘔吐物是胃內容物,經嘔吐而出的產物,其特征與胃病的寒熱虛實、病邪性質有關。辨證時應結合嘔吐物的氣味。3.望二便簡要介紹大小便常見異常的特征及意義。二、望小兒指紋(一)簡要介紹望小兒指紋的原理、方法。(二)簡要介紹正常小兒指紋。(三)重點介紹病理性小兒指紋的特征及臨床意義。其要點是三關測輕重,浮沉傷表里,紅紫辨寒熱,痰滯定虛實。要深刻領會其含義。小結:本節(jié)課介紹了望排出物、望小兒指紋的內容,其中重點是望痰和病理性指紋,掌握痰的分類及臨床意義,望小兒指紋的要點及含義。思考題:1.試述痰的分類及臨床意義。2.正常小兒指紋的特征是什么?3.試述望小兒指紋的重點,具體如何理解?授課時間:10月19日,周四,第4節(jié)題目:舌診(一):概說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舌診方法,正常舌象。2.熟悉舌診形態(tài)結構,舌診原理。內容及時間分配1學時重點與難點舌診方法與正常舌象。教具:舌診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導入新課舌診,又稱望舌,是中醫(yī)望診的重要內容,對中醫(yī)辨證具有重要意義。講述一、舌的形體結構簡要介紹。注意舌象與舌乳頭的關系:舌質的變化主要與蕈狀乳頭有關,舌苔形成主要與絲狀乳頭有關。二、舌診原理簡要介紹。注意:舌象與臟腑、經絡、氣血、津液密切相關;舌面臟腑分屬。三、舌診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重點介紹。望舌診方法包括病人體位、伸舌姿勢,望舌的順序等。可結合課堂演示,相互觀察。注意事項,如光線,飲食及藥品,口腔對舌象的影響。四、舌診的內容和正常舌象重點介紹。學生可作相互觀察。注意:1.舌質主要與臟腑虛實,氣血盛衰及血行情況有關,舌苔由胃氣上蒸生成,主要與病邪性質、淺深,邪正消長、胃氣存無有關。兩者要結合起來,綜合觀察,以確定其綜合臨床意義。2.正常舌象,簡稱“淡紅舌,薄白苔。”這是辨別異常舌象的前提。小結:本節(jié)課介紹了舌的形態(tài)結構,舌診原理,舌診方法,內容及正常舌象,重點掌握舌診方法和正常舌象,這對正確舌診及正確了解異常舌象意義重大。思考題1.舌診包括哪些內容?2.如何正確舌診?應注意哪些事項?3.試述正常舌象的特征和簡稱。授課時間:10月19日,周四,第5節(jié);10月23日,周一,第6節(jié)題目:舌診(二):望舌質教學目的與要求:掌握舌質的特征及臨床意義。教學內容與時間分配2學時。1.望舌色1學時2.望舌形、舌態(tài)1學時重點與難點:異常舌質的辨析。教具:舌診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望舌質導入新課:望舌質的內容,包括舌色、舌形,舌態(tài)及舌下絡脈幾方面,現依次介紹。(一)舌色重點介紹五種舌色的特征及臨床意義,簡要介紹其病機及辨證。同時結合觀看舌象彩圖,以加深認識。注意:1.紅舌與絳舌,青舌與紫舌,病機和主病基本一致,僅是程度的不同。2.辨證方面,應注意結合舌象的其他方面綜合分析,如舌形,苔色,苔質等,有關內容后面介紹。第二課時導入新課異常舌質,除舌色外,尚有舌形,舌苔方面的異常。(二)舌形重點介紹異常舌形的特征及其臨床意義。簡要介紹其病機及辨證??山Y合舌象圖譜、錄象,以加深學生認識和理解。注意:1.具體異常舌形臨床意義的辨證,亦應結合其他方面如舌色、舌苔等。2.舌質的老嫩提示證候的虛實,而不論舌苔如何。3.病理性齒痕舌多與胖大舌并見,若舌體不大,多屬先天性的或病輕。4.胖大舌有胖嫩與腫脹病理性的區(qū)別,應結合軟硬、舌色、老嫩加以區(qū)別。(三)舌態(tài)重點介紹常見異常舌態(tài),如痿軟、強硬、歪斜舌的特征及其臨床意義。簡要介紹其病機及辨證。(四)舌下絡脈簡要介紹觀察舌下絡脈的方法,正常舌下絡脈及異常絡脈的特征及臨床意義。小結:本次課主要介紹了望舌質的內容。重點是異常舌質的特征及臨床意義。但在確定具體臨床意義時,應注意結合其他方面綜合觀察。思考題:1.常見舌色、舌形、舌態(tài)各有哪幾種?各有何臨床意義?2.紅絳舌主熱證,其有實熱、虛熱之分,如何鑒別?3.什么是胖嫩舌、腫脹舌?臨床意義有何不同?4.如何鑒別先天性裂紋舌與病理性裂紋舌?5.強硬舌常見于哪些病證?授課時間:10月23日,周一,第7節(jié);10月26日,周四,第3節(jié)題目:舌診(三):望舌苔舌診分析要點教學目的與要求:掌握苔質、苔色的變化、特征及其臨床意義。教學內容與時間分配2學時。1.望苔質1學時2.望苔色,舌象分析要點1學時重點與難點:異常舌苔的辨識及臨床意義。教具:舌診圖譜,舌診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二、望舌苔導入新課:舌苔有生理性與病理性的不同。正常舌苔為生理性的,由胃氣上薰,胃陰上潮舌苔生成。病理舌苔由胃氣挾病邪濕濁之氣上溢舌面形成,故望舌苔可以了解病氣性質,邪正消長,胃氣存亡。舌苔的表現有苔質、苔色兩方面?,F介紹望苔質,常見厚薄、潤燥、膩腐、剝落、真假幾個方面。講述:(一)望苔質重點介紹各種苔質的特征及臨床意義,簡要介紹其病機同時結合舌診彩圖加強學生對各種苔質的認識。注意:1.舌苔厚薄的轉化有漸變、驟變之別,兩者意義不同。2.腐苔雖“揩之易去”,但有無根、有根之別,腐苔雖去而不凈或續(xù)生新苔者為有根腐苔,表示正能勝邪,病邪消散;若凈且不能續(xù)生新苔,則為無根腐苔,表示胃氣衰敗。3.剝落苔不論形狀如何,均表示胃氣、胃陰枯竭或氣血兩虛,只是虧虛程度或病位不同而已。4.偏、全苔與剝落苔不同,前者是指舌苔的分布情況,表示病邪所在的臟腑病位;后者是指舌苔的剝落情況,均為虛證。5.舌苔的真假一般認為與有根、無根相同,但實際上并不完全一致,假苔并不一定完全是無根苔,而主胃氣衰敗、病重,只有久病致無根之假苔才是,否則,若為新病見假苔,則為有根之假苔,表示病輕(見83頁)。第二課時導入新課望舌苔包括苔質和苔色兩方面,下面介紹苔色。(二)望苔色常見苔色有白、黃、灰黃三類。講述重點介紹白、黃、灰黑三種苔色及其臨床意義,簡要介紹病機及辨證。同時結合舌診彩圖使學生加深認識。注意:由于苔色與病邪寒熱性質有關,多伴見相應舌色、潤燥的變化,尤其是灰黑苔,故判斷寒熱性質應將諸方面結合起來綜合分析。第三學時三、舌象分析要點(一)簡要介紹察舌之有神與無神,有胃與無胃的特征及各自的臨床意義。注意:舌之神氣和胃氣兩者雖都表示疾病的輕重預后。但前者主要提出臟腑精氣的盛衰,此與全身望診之神相同;后者表示胃氣的存亡。(二)舌質與舌苔的綜合分析簡要介紹舌質與舌苔綜合分析的原理、方法及臨床意義,多舉例子以加深理解。注意:舌質與舌苔,不論兩者變化一致、不一致,甚至相反,都是疾病病理本質的反應,其綜合主病都是兩者主病的綜合,這與癥狀與脈象的關系顯然不同。小結:本次課介紹各種舌苔的特征及其臨床意義,介紹了舌象的特征及臨床意義。至于綜合分析,只要掌握舌質、舌苔各自的異常特征及相互意義,然后把兩者盡量綜合起來,即能確定其綜合主病。思考題:1.簡述白、黃、灰黑舌苔的臨床意義。2.何謂薄苔與厚苔,膩苔與腐苔?各有何臨床意義?3.舌苔潤燥的臨床意義是什么?如何辨別潤苔、滑苔、燥苔、糙苔?各有何臨床意義?4.灰黑苔又主寒證,又主熱證,如何鑒別?5.怎樣根據察舌來判斷胃氣存亡,臟腑、氣血津液的盛衰,疾病的預后兇吉?6.試述舌質與舌苔的綜合主病,并舉例說明,(如淡白舌,黃膩苔;紅絳舌,白滑苔)。授課時間:10月26日,周四,第4,5節(jié)題目:聞診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如何通過聽聲音的異常來判斷其臨床意義。2.熟悉如何通過嗅氣味的異常來判斷其臨床意義。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2學時。1.聽聲音1.5學時2.嗅氣味0.5學時重點與難點:1.重要聲音異常的特征如音啞與失音、語言、呼吸、咳嗽、嘔吐、呃逆、噯氣等的特征及臨床意義。2.相似聲音異常的鑒別。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聽聲音導入新課:聲音的發(fā)出,是由于“氣”的作用于發(fā)聲器官的結果。與肺、腎關系密切。另外,語言聲音又受心神支配,氣機調暢與肝之疏泄有關。講述:(一)聲音簡要介紹異常聲音,如聲音的高低強弱、臨床意義,音啞與失音,太息的含義臨床意義的病因病機。注意:音啞有“金實不鳴”“金破不鳴”之分。(二)語言簡要介紹常見語言異常如譫語、鄭聲、獨語、錯語、狂言、言謇。注意:1.各種語言異常都與心神異常有關。2.譫語與鄭聲的鑒別。第二課時(三)呼吸簡要介紹呼吸快慢,氣息強弱粗細的意義,喘、哮、短氣、少氣的含義、臨床意義。注意喘與哮、短氣與少氣的鑒別。(四)咳嗽簡要介紹咳嗽異常聲音的特點及意義。尤其是頓咳、犬吠樣咳嗽。注意:辨證咳嗽的意義,除聲音的特征外,應與痰的量、色、質、味結合起來。(五)胃腸異常聲音簡要介紹胃腸異常聲音,如嘔吐、呃逆、噯氣的含義、臨床意義及病機。注意:1.這些聲音由胃失和降,胃氣上遞引起,其聲音的特征反映了胃病寒熱虛實性質。2.辨證病證的寒熱虛實性質,除聲音特征外,應結合病史、嘔吐物或噯氣、呃逆的氣味、兼證等。3.胃反的特征及病機。二、嗅氣味簡要介紹異常氣味的特征及意義,尤其是尿臊氣、爛蘋果味。小結:本次課介紹多種聲音異常、氣味異常的特征及意義,重點是通過異常聲音來判斷其臨床意義。注意在辨證其臨床意義時應結合其他病情資料,不能單憑聲音或氣味。思考題:1.如何判斷語聲的寒熱虛實性質?2.什么是“金實不鳴”,“金破不鳴”?3.如何鑒別譫語與鄭聲?4.喘與哮,短氣與少氣如何鑒別?5.什么是頓咳?6.嘔吐、噯氣、呃逆與太息在特征、意義方面有什么不同?7.尿臊氣、爛蘋果味的臨床意義是什么?授課時間:10月30日,周一,第6,7節(jié)題目:脈診(一):概述正常脈象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寸口脈法的部位和方法,正常脈象特點。2.理解寸口脈診原理,部位,分候臟腑。3.了解診脈的幾種方法。教學內容與時間分配2學時。1.脈診原理、部位,寸口脈分候臟腑和診脈方法。1學時2.脈象要素、正常脈象。1學時重點與難點:1.寸口脈診方法,分候臟腑和脈診方法。2.正常脈象的特點。教具:脈診方法示圖,脈診儀。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脈診概述導入新課:脈診,又稱切脈,是醫(yī)生切觸病人動脈,依據脈動應指的形象來診察病情的方法,是中醫(yī)特殊診法之一。講授(一)脈診原理簡要介紹脈象與氣血、心脈及其他臟腑的關系。(二)診脈部位根據診脈部位,脈診有四種診法:三部九候法,人逆寸口診法,仲景三部診法,寸口脈法。簡要介紹前三種診法部位。重點介紹寸口脈法的部位,分候臟腑,簡要介紹寸口脈法原理。(三)診脈方法重點介紹,包括時間、體位、指法、本息、五動。在講授時,結合圖示,脈診儀拿手演示,提請學生相互切脈演示,及時糾正不正確方法。(四)脈象要素簡要介紹位、數、形、勢四要素的含義,結合舉例說明。第二課時二、正常脈象導入新課正常脈象,又稱脈,常脈。根據中醫(yī)以常達變的原理,要想掌握各種病理脈象,我們必須首先學會正常脈象。那么,什么是正常脈象呢?講述:(一)正常脈象的特點重點介紹正常脈象的形象特征及“有胃”“有神”“有根”三個特點。注意:1.脈有胃氣與脈有神氣之比較:前者從容徐和而軟滑,后者為脈律整齊,柔和有力,兩者所具“柔和”與“和緩”“軟滑”之意相通,均表示“沖和”,難以分開,故前人有“有胃即有神”之說。不同點是側重點不同,前者重在表示從容流利,后者重則強調應指有力,脈律整齊。2.脈之有根有兩個方面:一是沉取候腎,即三部脈沉取有力為有根;二是尺脈候腎,即尺脈沉取有力為有根。3.三個特點相互補充,同時具備,不能截然分開。(二)生理變異簡要介紹各種內外因素對脈象的影響。注意:這些變異都屬正常生理的反應,雖不具備典型脈象的特征,但也在正常變化的范圍,并且與疾病無關。小結:本次課介紹了脈診的原理、部位、方法及正常脈象等。重點是寸口脈法,如寸口脈部位,分候臟腑,診脈方法。正常脈象的特點,通過學習這些知識,可以為臨床正確運用脈診,并掌握病理脈象打下良好的基礎。思考題:1.試述寸口診脈的原理。2.寸口脈如何分候臟腑?3.何謂舉、按、尋,總按,單按?4.脈象要素有哪些?各表示什么含義?5.正常脈象有胃,有神,有根的脈象特點各是什么?授課時間:11月6日,周一,第6,7節(jié)題目:脈診(二):病理脈象(1):浮脈、沉脈、遲脈、數脈、虛脈、實脈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各種病脈的脈象、特征及意義,相類脈象的鑒別。2.熟悉各脈病脈的機理。3.了解病脈的含義和分類。教學內容與時間分配2學時。1.浮脈、沉脈類1學時2.遲脈、數脈、虛脈、實脈類脈象1學時重點與難點:1.各類病脈的脈象特征及意義。2.相似脈的鑒別。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導入新課:病理脈象是指疾病反映于脈象的變化,簡稱病脈。學習病脈,主要掌握其脈象特征及主病。另外要了解其產生機理。一、浮脈相類脈:散脈、芤脈、革脈重點介紹浮脈散脈、芤脈、革脈的脈象特征及主病并簡要介紹其機理。注意:浮脈類四種脈象的鑒別。二、沉脈相類脈:伏脈、牢脈。重點介紹沉脈、伏脈、牢脈的脈象特征及主病并簡要介紹其機理。注意:沉脈類三種脈象的鑒別。第二學時導入新課上節(jié)課介紹了浮脈類、沉脈類脈象。浮與沉是脈位相對的兩類脈,現介紹遲脈與數脈類、虛脈類與實脈類,也是相對的兩類脈象。講述:三、遲脈相類脈:緩脈重點介紹遲脈、緩脈的脈象特征及主病,簡要介紹其機理。注意:1.遲脈與緩脈的鑒別。2.緩脈有平脈與病脈的不同,應注意區(qū)別。四、數脈相類脈:疾脈重點介紹數脈、族脈的脈象特征及主病,簡要介紹其機理。注意:數脈與疾脈的鑒別。五、虛脈重點介紹虛脈的脈象特征及主病,簡要介紹其機理。注意:虛脈既是以無力為特征的單因素脈,亦是多種無力為特征脈象的總稱。六、實脈重點介紹實脈的脈象特征及主病,簡要介紹其機理。注意:與虛脈一樣,既是以有力為特征的單因素脈,亦是多種以有力為特征的脈象的總稱。小結:本節(jié)課介紹了浮、沉、遲、數、虛、實六類常見病脈。重點是掌握各種病脈的脈象特征及主病。相類脈象的鑒別。思考題:1.浮、芤、散、革脈四種脈象如何鑒別?2.沉、伏、牢之脈如何鑒別?3.遲脈與緩脈,數脈與遲脈有何異同?4.試述浮、沉、遲、數、虛、實各脈的主病。授課時間:11月9日,周四,第3,4節(jié)題目:脈診(三):洪脈、細脈、滑脈、澀脈、弦脈、結脈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洪、細、滑、澀、弦、結脈的脈象特征、臨床意義。2.熟悉相類脈的鑒別。3.熟悉洪、細、滑、澀、弦、結脈的機理。教學內容與時間分配:2學時。1.洪脈、細脈、滑脈、澀脈1學時2.弦脈、結脈類1學時重點與難點:1.洪、細、滑、澀、弦、結脈的脈象特征及意義。2.相類脈的鑒別。教學過程第一學時導入新課:上次課我們學習了在脈位相對的浮、沉類脈,至數相反的遲、數脈,脈勢有力無力,相反的實、虛脈?,F繼續(xù)學習下述脈象。講述:七、洪脈相類脈:大脈、長脈重點介紹洪脈、大脈、長脈的脈象特征及臨床意義,簡要介紹其機理。八、細脈相類脈:濡脈、弱脈、微脈、短脈重點介紹細脈、濡脈、弱脈、微脈的脈象特征及臨床意義,簡要介紹其機理。注意:細脈、濡脈、弱脈、微脈的鑒別。九、滑脈相類脈:動脈重點介紹滑脈、動脈的脈象特征及臨床意義。簡要介紹其機理。注意:滑脈、動脈的鑒別。十、澀脈重點介紹澀脈的脈象特征及主病,簡要介紹其脈理。注意:滑脈、動脈的鑒別十一、弦脈相類脈:緊脈重點介紹弦脈、緊脈的脈象特征及主病,簡要介紹其脈理。注意:弦脈與緊脈的鑒別。十二、結脈相類脈:代脈、促脈重點介紹結脈、代脈、促脈的脈象特征及主病,簡要介紹其脈理。注意:結脈、代脈、促脈三脈的鑒別。小結:本次課介紹了洪、細、滑、澀、弦、結脈脈象特征、臨床意義及相類脈鑒別,簡要介紹其脈象機理。思考題:1.簡述洪脈、細脈、滑脈、澀脈、弦脈、緊脈的脈象特征及臨床意義。2.怎樣鑒別細脈、濡脈、弱脈、微脈?3.怎樣鑒別結脈、代脈、促脈?4.試述弦脈與緊脈的異同及主病。授課時間:11月9日,周四,第5節(jié)題目:脈診(四):脈象鑒別,相兼脈,真臟脈,婦人脈,小兒脈,脈診臨床運用及意義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28脈鑒別。2.熟悉相兼脈、真臟脈。3.了解婦人脈、小兒脈,脈診的運用及意義。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1學時。重點與難點:各類脈的鑒別。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常見28病脈的脈象特征、臨床意義及某些相類脈的鑒別。對于脈象鑒別,這里再系統(tǒng)介紹一下。一、脈象鑒別簡要介紹脈象鑒別的兩種方法。注意:在兩類鑒別方法中,比類法中的歸類法是以相似特征分類,強調共同性;辨析法是在相似特征的基礎上,強調其區(qū)別,故此兩種鑒別法相互補充。詳見表5-4。對舉法是把兩種相似的脈象對比,而加以鑒別的方法。二、相兼脈簡要介紹相兼脈的含義及主病。注意:為了加深理解,宜多加舉例。三、真臟脈簡要介紹真臟脈的含義及臨床意義。四、婦人脈、小兒脈簡要介紹婦女月經時的特點,小兒脈診方法及脈象特點。注意:小兒脈診用‘一指定三關法“,只診浮、沉、遲、數、強弱。正常脈象特點是較或了軟而快速。五、脈診的臨床運用及意義簡要介紹或學生自學。注意:1.獨異脈的意義。往往表示某特定臟腑病位或病邪性質。2.脈癥順逆與從舍的含義與方法。主要依據脈與癥之相應或不相應,以判斷病情之順逆。其中,逆證,根據脈癥之真假確定“舍脈從癥”,或“舍癥從脈”法。授課時間:11月20日,周一,第6,7節(jié)題目:按診教學目的與要求:1.熟悉按診的體位、手法,按胸脘腹的內容及臨床意義。2.熟悉按診含義,按胸脅、肌膚、手足、瑜穴的內容。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2學時。1.介紹按診體位、手法,按胸脅1學時2.介紹按脘腹、按肌膚、按手足、按瑜穴1學時重點與難點:1.按診體位與方法。2.按脘腹的內容。教學過程第一學時:導入新課:按診屬中醫(yī)切診的內容之一。正確掌握按診對中醫(yī)診斷疾病亦具有重要意義。講述:一、按診的方法與意義重點介紹按診的體位與手法。簡要介紹按診注意事項??筛鶕闆r盡量演示。二、按診內容包括按胸脅、脘腹、肌膚、手足,重點是按虛里、脘腹部的按診。1.胸脅部定位及所含臟腑。2.內容包括胸部、乳房、虛里、脅部按診。(1)胸部按診介紹體位、手法及常見病體征。(2)乳房按診介紹乳房常見腫塊的特征及臨床意義。(3)“虛里”按診介紹“虛里”部位及搏動情況的臨床意義。(4)脅部按診介紹體位,脅下腫塊的特征及臨床意義。第二課時導入新課上節(jié)課介紹了按診方法、內容及按診胸脅,現繼續(xù)介紹。(二)按脘腹重點介紹按脘腹定位,按診方法,內容及臨床意義。1.脘腹定位及所含臟腑2.按診方法介紹按脘腹的體位、手法。3.按診內容重點介紹脘腹部常見體位,如涼熱、軟硬、脹滿、腫塊、壓痛的特征及臨床意義。(1)介紹腹部寒熱虛實證的特征及鑒別。(2)腹?jié)M介紹實滿與虛滿,水鼓與氣鼓的鑒別。(3)腫塊介紹癥積與瘕聚的特征及鑒別。(4)腹痛介紹腹痛虛證與實證,氣滯與血瘀證的特征及鑒別,腸癰的特征。(5)婦女妊娠時間的判定,根據胞宮的位置而定。(三)按肌膚簡要介紹按肌膚的方法、內容,常見病證及臨床意義。內容包括診寒熱,潤燥滑澀,疼痛、腫脹、瘡瘍,皮膚。(四)按手足簡要介紹按手足的方法、內容及臨床意義。通過觸摸手足的冷熱程度,以辨別病證的寒熱虛實及表里內外順逆。(五)按腧穴簡要介紹按俞穴的方法、內容及臨床意義。注意:通過按壓身體的某些穴位,通過穴位的變化和反應來判斷臟腑病位。小結:本次課我們介紹了按診及所涉及的各項內容,重點是按診的方法,胸脅脘腹部等內容及臨床意義。通過學習,可以全面、準確收集病情資料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思考題:1.什么是按診?2.什么是虛里?如何依據虛里波動情況判斷病證?3.試述按脘腹的內容及臨床意義。4.如何通過按肌膚判斷人體陰陽盛衰及病邪性質。授課時間:11月20日,周一,第8,9節(jié)題目:八綱辨證(一):概述,表里辨證,寒熱辨證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八綱辨證的基本概念,表里辨證,寒熱辨證。2.了解八綱辨證的意義、淵源。教學內容與時間分配2學時。1.八綱辨證概述,表里辨證1學時2.寒熱辨證1學時重點與難點:重點:1.八綱辨證的基本概念。2.表證、里證、寒證與熱證的基本概念,臨床表現。難點:1.表證與里證,寒證與熱證的鑒別。2.寒熱癥狀與寒熱證候的區(qū)別與聯系。教學過程第一學時導入新課:從四診的目的切入辨證的概念、目的、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是八綱辨證。講述:一、八綱辨證概述:簡要介紹八綱辨證的基本概念,源流及意義。注意:八綱證候是對病證部位,寒熱性質,正邪盛衰及類別的概括,辨證以此為綱,故稱八綱。二、八綱基本證候(一)表里辨證1.表里與表里辨證的概念。注意表與里的相對性。表里辨證的目的是辨別病變部位的外內淺深。2.表里辨證的意義、適用范圍。3.證候類型:表證、里證,半表半里證。(1)表證重點介紹表證的概念、特點,臨床表現,簡要介紹證候分析。注意:①表證以衛(wèi)表不和表現為主癥,且為診斷依據,肺系失宣表現為兼癥,為次要癥狀。②病在表者不一定表現為表證。只有具有表證特點惡寒,或惡寒發(fā)熱并見,頭身痛,苔薄白,脈浮者方為表證,尤其是惡寒一癥。③表證,因外感病邪性質不同,可見多種類型,常見風寒表證,風熱表證,風邪表證三種證型。(2)里證重點介紹里證的概念、特點,臨床表現,簡要介紹證候分析。注意:①里證病因有三:表邪入里,“直中”,內傷?;静C為臟腑、氣血功能失調。②里證表現很多,難以言盡,但概而言之,凡臟腑氣血功能失調的癥狀均屬里證的表現。這也是判斷里證表現的主要依據。附:半表半里證簡要介紹半表半里證的概念,臨床表現及證候分析。(3)表證與里證的鑒別要點主要依據寒熱癥狀,內臟癥狀是否突出,舌象、脈象及表里證的特點加以鑒別。第二課時(二)寒熱辨證1.寒熱及寒熱辨證的概念注意:①寒熱證候與寒象、熱象的區(qū)別與聯系。②寒熱辨證在于辨別疾病的寒熱性質,此與病邪性質與機體陰陽盛衰有關。2.寒熱類型(1)寒證重點介紹寒證的概念,臨床表現及特點,簡要介紹證候分析。注意:①寒證表現以冷、白、清、潤、靜、脈遲或緊為特點。②寒證有實寒、虛寒之別,兩者病機不同,前者為陰寒過盛,困遏陽氣引起,后者為陽氣虧虛,溫煦不足。(2)熱證重點介紹熱證的概念,臨床表現及特點,簡要介紹證候分析。注意:①熱證表現以熱、赤或黃、稠、燥、動、脈數為特點。②熱證有實熱、虛熱之別,兩者病機不同,前者為邪熱過盛,神氣被傷所致;后者為陰液虧虛,虛熱內生。(3)寒證與熱證鑒別要點主要從寒熱特點與喜惡,口渴與否,面色赤白,四肢溫涼,二便、舌象、脈象等加以鑒別。詳見表7-1。小結:本次課介紹了八綱辨證的概念、表里辨證、寒熱辨證。重點是八綱辨證的基本概念,表證與里證的概念及臨床表現,要注意表證與里證的鑒別。思考題:何謂八綱與八綱辨證?為什么說八綱辨證是各種辨證的總綱?表與里,表證與里證的概念有什么不同?如何辨識表證?里證的常見病因有哪些?什么是半表半里證?其常見臨床表現有哪些?何謂寒證、熱證?試述各自主要臨床意義。如何鑒別寒證與熱證?授課時間:11月23日,周四,第3,4節(jié)題目:八綱辨證(二):虛實辨證,陰陽辨證,證候相兼。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虛證、實證、陰證、陽證的概念,臨床表現及特點;虛證與實證,陰證與陽證的鑒別。2.熟悉虛、實證的成因,證候分析;證候相兼的概念,常見相兼證候的概念及臨床表現特點。教學內容與時間分配2學時。1.虛實辨證1學時2.陰陽辨證,證候相兼1學時重點與難點:重點:1.虛證、實證、陰證、陽證的概念。2.虛證、實證的臨床表現及特點,虛實證鑒別。3.陰證與陽證的鑒別。難點:1.表虛證與里證表虛的區(qū)別。2.對表虛、表實、表虛寒、表虛熱。表里虛寒,表里虛熱各證的理解。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導入新課:疾病是人體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正邪斗爭的結果。在疾病過程中,由于正邪盛衰的不同,往往產生不同的病理結果,或表現為虛證,或表現為實證。正確辨別虛實證候,可為辨證施治提供依據。新課講述(三)虛實辨證1.虛實與虛實辨證的概念。正確理解“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碧搶嵤潜鎰e正邪盛衰的兩個綱領。2.虛實證候(1)實證重點介紹實證的概念,臨床表現及特點,簡要介紹其證候分析。注意:①實證病理為邪氣盛而正氣不虛。②實證之邪氣包括面廣,既可為外感六淫,疫癘、重毒,亦可為臟腑氣血功能失調而致各種病理產物的積聚。③實證臨床表現廣泛,復雜,既與病因有關,又與病位有關。但均具有新起暴病,病情急劇,體質壯實及表現“有余”,“無盛”,“停聚”的特點。(2)虛證重點介紹虛證的概念,臨床表現及特點,簡要介紹其證候分析。注意:①虛證基本病理為正氣虧虛,而邪氣不著。②正氣虧虛,包括面廣,如氣、血、陰陽、津液、精、髓不足等。③虛證臨床表現廣泛,既與病因有關,又與病位有關,但均具有久病、勢緩、耗損、體弱及表現不足、松弛、衰退的特點。(3)虛證與實證的鑒別要點可從病程、病勢、體質及癥狀、舌脈等方面加以鑒別,詳見表7-2。第二課時導入新課八綱辨證中,表里、寒熱、虛實六綱,是對疾病部位、性質,邪正盛衰的概括,現介紹陰陽辨證。新課講述(四)陰陽辨證1.陰陽及陰陽辨證的概念明確陰陽是指疾病的基本屬性,是對各種病證的整體上的最基本概括和分類,此與表里、寒熱、虛實僅對某一方面的概括不同。2.陰陽證候(1)陰證重點介紹陰證的概念,簡要介紹臨床表現。注意:陰證是依據陰的屬性,指凡符合“陰”的一般屬性的證候。其典型臨床表現為虛寒證的表現。(2)陽證介紹陽證的概念,臨床表現。注意:陽證是依據陽的屬性,指凡符合“陰”的一般屬性的證候。其典型臨床表現為實熱證的表現。(3)陰證與陽證的鑒別要點實際為虛寒證與實熱證的鑒別。見表7-3。三、八綱證候間的關系有證候相兼、證候錯雜,證候真假,證候轉化四種。(一)證候相兼1.概念2.常見相兼證候:表寒證、表熱證、實寒證、實熱證、虛寒證、虛熱證。簡要介紹常見相兼證候的概念及臨床表現特點。注意:(1)臨床表現為相兼的兩種證候臨床表現的綜合。(2)虛寒證與陽虛證,虛熱證與陰虛證概念及表現相同,參見陰陽虛損證候的辨證。3.關于對表虛與表實證的理解4.關于課文中表虛證與里證表虛及表虛寒證,表虛熱證,表里虛寒證,表里虛熱證幾個概念的理解。小結:本次課介紹了虛實辨證,陰陽辨證及證候相兼。重點是虛證、實證、陰證、陽證的概念,虛證與實證的臨床表現特點及鑒別。同時尚應該注意常見相兼證候及臨床表現,這對以后學習其他辨證有極大幫助。思考題:1.何謂虛證、實證?各有何臨床特點?2.什么是陰證、陽證?為什么說陰陽是表證的總綱?3.何謂證候的相兼?常見相兼證候有哪些?授課時間:11月23日,周四,第5節(jié);11月27日,周一,第6節(jié)題目:八綱辨證(三):證候錯雜證候真假證候轉化教學目的與要求:熟悉證候錯雜、真假、轉化的含義,臨床表現特點及基本病機。教學內容與時間分配2學時。1.證候錯雜證候真假1學時2.證候轉化,八綱辨證的意義1學時重點與難點:重點:證候錯雜、真假、轉化的含義及臨床特點。難點:1.證候錯雜與證候相兼的區(qū)別。2.對虛證轉化含義的理解。教學過程第一學時導入新課:上次課我們學習了八綱證候之間的關系:證候相兼,現在我們學習另外的關系:證候錯雜、真假。新課講述:(二)證候錯雜1.含義注意與證候相兼的區(qū)別。2.常見錯雜證候(1)表里同?。?)寒熱錯雜上熱下寒證、上寒下熱證,表寒里熱證、表熱里寒證。(3)虛實夾雜實證夾虛,虛證夾實,虛實并重。注意理解上述各種錯雜證候的含義。(三)證候的真假1.含義注意與證候錯雜的區(qū)別。2.常見真假證候(1)寒熱真假①真熱假寒證:含義,臨床表現及基本病機。②真寒假熱證:含義,臨床表現及基本病機。注意寒熱真假證候臨床表現的特點。③寒熱真假的鑒別。(2)虛實真假①真實假虛證:含義,臨床表現及基本病機。②真虛假實證:含義,臨床表現及基本病機。注意假實表現的特點。③虛實真假的鑒別。第二學時導入新課八綱證候之間的關系,除相兼、錯雜、真假之外,尚有證候轉化。新課講述(四)證候轉化1.含義注意與證候相兼的區(qū)別。2.常見證候轉化(1)表里出入①由表入里②由里出表注意:由表入里,是指病位的轉化;由里出表,是指邪氣從內透達于外,而非由里證轉化為表證。(2)寒熱轉化①寒證化熱②熱證轉寒注意:寒熱轉化,是指寒熱性質的轉化。(3)虛實轉化①實證轉虛。②虛證轉實。注意:實證轉虛是指虛實性質的轉化;虛證轉實,多指由虛致實,或以虛證為主,轉化為以實證為主,實際均為虛實夾雜證。四、八綱辨證的意義理解八綱證候的臨床意義。小結:本次課介紹了證候的錯雜、真假及轉化,應重點理解其含義,注意真假證候的臨床特點及其鑒別,由里出表,虛實轉實的實質。思考題:1.什么是證候的錯雜?2.什么是真寒假熱證、真熱假寒證?其基本病機是什么?如何鑒別寒熱的真假?3.什么是真虛假實證、真實假虛證?病機如何?如何鑒別虛實的真假?4.如何理解“由里出表”、“虛證轉實”?授課時間:11月27日,周一,第6節(jié)題目:病性辨證:辨陰陽虛損證候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陽虛證、陰虛證、亡陰證、亡陽證的概念、臨床表現。2.熟悉亡陽證、亡陰證的鑒別。3.熟悉陰虛證、陽虛證、亡陰證、亡陽證的病因病機。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1學時。重點與難點:重點:陰虛證、陽虛證、亡陰證、亡陽證的含義,臨床表現,基本病機。難點:亡陰證、亡陽證的鑒別。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在八綱我們曾學習了陰陽辨證中的陰證與陽證,這是對各種病證按陰陽屬性的分類,此與今天介紹的陰陽虛損證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臨床表現亦完全不同,應注意區(qū)別。講述新課一、陽虛證重點介紹含義、臨床表現;簡要介紹其病機及證候分析。注意:1.根據其基本病機,陽虛證與虛寒證其含義、臨床表現相同。2.臨床表現,包括虛證(功能減退)與寒證(虛寒證)表現兩方面。3.陽虛證常見臟腑,如心、脾、腎、胃等。4.兼證:可與氣虛、陰證并見;可致氣滯、血瘀、痰積水濕而相兼,可發(fā)展致亡陽。二、陰虛證重點介紹含義、臨床表現;簡要介紹其病機及證候分析。注意:1.根據其基本病機,陰虛證與虛熱證,其含義及臨床表現相同。2.臨床表現,包括虛證(失養(yǎng))與熱證(虛熱證)表現兩方面。3.常見臟腑:心、肺、肝、腎、胃等。4.兼證:可與氣、血、陽、精、津虧虛并見;可發(fā)展致亡陰。三、亡陽證重點介紹含義、臨床表現;簡要介紹其病機及證候分析。注意:1.亡陽證可由陽虛證發(fā)展而致,亦由暴病傷陽致脫引起。2.亡陽證多見心腎陽氣虛脫。四、亡陰證重點介紹含義、臨床表現;亡陰證與亡陽證的鑒別;簡要介紹其病機及證候分析。注意:1.亡陰證可由陰虛證發(fā)展而致,亦可暴病陰液耗竭引起。2.亡陰證常與心、肝、腎有關。3.由于陰陽互根,亡陰與亡陽可并俱,只是主次不同。小結:本次課重點介紹了四種陰陽虛損證候的含義,臨床表現及基本病機等。其中陽虛證與陰虛證臨床多見,亡陰證與亡陽證均見于危重階段,對搶救病人至關重要,故應注意鑒別。思考題:1.試述陰虛證、陽虛證的臨床表現,兩者基本病機是什么?2.何謂亡陽證、亡陰證?兩者臨床表現如何?如何鑒別?授課時間:11月27日,周一,第8,9節(jié)題目:氣血辨證(一):氣病辨證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各氣病證候的含義、臨床表現。2.熟悉各氣病證候的病因病機及辨證要點。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2學時。1.氣虛類證候1學時2.氣滯類證候1學時重點與難點:重點:氣虛證、氣陷證、氣逆證的含義、臨床表現。難點:氣脫證教學過程第一學時:導入新課:由氣血虧虛或運行障礙所表現的病證為氣血病證,其中,由于氣之不足或運行阻滯,升降失常,致機體、臟腑組織功能活動異常所致的病證為氣病,如氣虛證、氣滯證、氣陷證、氣逆證。新課講述:一、氣病辨證簡要介紹氣病概念。(一)氣虛類證1.氣虛證重點介紹含義、臨床表現;簡要介紹證候分析、辨證依據。注意:(1)氣虛證與陽虛證的關系。(2)與臟腑氣虛證的關系。(3)氣虛證可致的兼證。2.氣陷證重點介紹含義、臨床表現;簡要介紹證候分析、辨證依據。注意:(1)氣陷證與氣虛證的關系及鑒別。(2)氣陷證一般與中氣下陷有關。3.氣不固證簡要介紹含義、臨床表現及辨證依據。注意:(1)氣不固證與氣虛證的關系及鑒別。(2)氣不固證多與肺、脾、腎氣虛有關。4.氣脫證簡要介紹含義、臨床表現及辨證依據。注意:(1)氣脫證與氣虛證、氣不固證、亡陽證的關系及鑒別。(2)氣脫證為五臟功能俱衰,屬危重證。第二學時導入新課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氣虛證類證候,現介紹氣滯類證候。新課講述(二)氣滯類證1.氣滯證重點介紹氣滯證的含義、臨床表現;簡要介紹證候分析、辨證要點。注意:(1)氣滯證多見于肝、胃、腸,與情志、寒凝、病邪阻滯、氣虛有關,故其部位及增減誘因不同。(2)兼證:氣滯日久,可化火,致瘀、生痰、生濕或氣逆、氣閉等。2.氣逆證重點介紹含義、臨床表現;簡要介紹證候分析、辨證要點。注意:(1)氣逆證多見于肝、胃、肺三臟,病因各異。(2)氣逆證雖多與氣滯證有關,但亦有因虛而致者。3.氣閉證簡要介紹含義、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注意:本證多由精神刺激或邪氣突然閉阻引起,癥狀具有突發(fā),勢急之神昏,或絞痛或二便閉塞的特點。小結:本次課介紹了各種氣病證候的含義、臨床表現、證候分析及辨證要點,重點是氣虛證、氣陷證、氣滯證、氣逆證,這些都是一般性證候。通過學習,可為臟腑辨證打下基礎。思考題:1.何謂氣虛證、氣陷證?各證臨床表現如何?2.試述氣虛證、氣陷證,氣虛證與陽虛證的關系及鑒別。3.何謂氣逆證?常見哪些臟腑?臨床表現如何?4.何謂氣滯證?其辨證特點是什么?授課時間:11月30日,周四,第3,4節(jié)題目:氣血辨證(二);血病辨證氣血同病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常見血病證候的含義,臨床表現。2.熟悉常見血病證候的病因病機、辨證要點。3.了解常見氣血同病的證候、含義、臨床特點。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2學時。1.血虛類證血瘀證1學時2.血熱證血寒證氣血同病的證候1學時重點與難點:重點:血虛類證、血瘀證、血熱證、血寒證的含義及臨床表現。難點:血脫證及與亡陽證的關系及鑒別。教學過程第一學時導入新課:由血液虧虛或循環(huán)失常所致的一類病證為血虛證候,其中前者為血虛類病證,后者常見血瘀證、血熱證、血寒證。新課講述二、血病辨證簡要介紹血病概念。(一)血虛證類1.血虛證重點介紹含義、臨床表現;簡要介紹證候分析、辨證要點。注意:(1)血虛證以心肝血虛多見。兩者均具血虛證的一般表現,如頭暈目眩、肌膚粘膜淡白,脈細等。(2)兼證:血虛證可與氣虛、陰虛、血瘀證并見。2.血脫證簡要介紹含義、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注意:血脫證與氣脫、亡陽證的關系及鑒別。(二)血瘀證重點介紹含義、臨床表現;簡要介紹證候分析、辨證要點。注意:(1)血瘀證應與氣滯證鑒別。(2)瘀血作為病理產物可由多種病因引起,如氣滯寒凝,邪阻、陽氣虧虛、出血等,故可見多種兼證。第二學時導入新課上節(jié)課學習了血虛類證、血瘀證,現繼續(xù)介紹血病證候。(三)血熱證重點介紹含義、臨床表現;簡要介紹證候分析、辨證要點。注意:血熱出血瘀與血出血的鑒別。(四)血寒證重點介紹含義、臨床表現;簡要介紹其證候分析、辨證要點。三、氣血同病辨證簡要介紹氣血同病的概念,常見氣血同病證候及其含義、臨床表現特點。小結:本次課介紹了血病常見證候的含義、臨床表現、證候分析及辨證要點。重點是血虛證、血瘀證、血熱證、血寒證。同時介紹了氣血同病常見證候及臨床特點。這些都是一般性證候。通過學習,為臨床治療血病打下基礎。授課時間:11月30日,周四,第5節(jié)題目:津液病辨證教學目的與要求:1.熟悉痰證、津液虧虛證的概念、表現、辨證依據。2.了解水停證、飲證。教學內容與時間分配1學時。重點與難點:重點:痰證、津液虧虛證難點:痰證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正常津液具有濡養(yǎng)、滋潤臟腑、組織、官竅的作用,若由于各種原因致津液不足,或水液停聚、凝結,可形成多種津液病證,如津虧、痰證、飲證、水停。新課講述一、痰證重點介紹痰證的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