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訓練八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1954年毛澤東提出:“孤立的、分散的、守舊的、落后的個體經
濟限制著農村生產力的發(fā)展,它與社會主義工業(yè)化之間日益暴露出很大
的矛盾?!睘榱私鉀Q這一矛盾,我國在農村實行了()
A.土地革命B.農業(yè)合作化C.包干到戶D.人民公社化
解析:B根據材料,孤立、分散、守舊、落后的個體經濟已不再適
應社會工業(yè)化的現實,再結合1954年的時間點,結合所學不難得知黨中
央為此采取的是農業(yè)合作化的策略,故B項正確。
2.下圖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發(fā)行的股票憑證。這一股票發(fā)行說明
()
壯膝堵江亨森公松金管股案
航皿區(qū)殘煙.住歐
金穎計及留魯強繡瓦么窗曲"整
A.計劃經濟體制已經確立B.正向社會主義制度過渡
C.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D.市場經濟體制正在醞釀
解析:B題圖中公私合營,反映的是三大改造,故A項錯誤;根據
材料“公私合營股票”,可知反映的是過渡時期,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
主義改造,故B項正確;圖片反映的是公私合營,不能反映經濟結構,故
C項錯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提出于1992年,故D項錯誤。
3.中共八大以后,針對自由市場明顯活躍、出現“地下工廠”和“地
下商店”的實際情況,毛澤東提出“可以消滅了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
義”,并稱之為“新經濟政策”。這一思想(
A.使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發(fā)生變化
B.意識到計劃經濟體制存在的某些弊端
C.主張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實行資本主義
D.糾正經濟上的“左”傾錯誤
解析:B結合史實我們不難得知,毛澤東的這些“新經濟政策”主
張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貫徹落實,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時至今日也沒有發(fā)
生質的改變,故A項錯誤;毛澤東提出的這些“新經濟政策”,其重要考
量就是“自由市場明顯活躍、出現‘地下工廠'和
‘地下商店'的實際情況”,這就表明計劃經濟體制存在的某些弊端已
經被黨中央意識到,故B項正確;毛澤東主張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實行資本
主義,與史實明顯不符,故C項錯誤;在中共八大召開前后,中國共產黨的
“左”傾錯誤尚未滋生,故D項錯誤。
4.“一鏟能鏟千層嶺,一擔能挑兩座山,一炮能翻萬丈崖,一鉆能
通九道灣”。作為口述史料,上述歌謠可直接用于說明()
A.人民公社化運動B.“大躍進”
C.“文化大革命”D.“包產到戶”
解析:B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核心內容是擴大公有化規(guī)模,提高公有
化程度,材料沒有涉及,故A項錯誤;“一鏟能鏟千層嶺,一擔能挑兩座
山,一炮能翻萬丈崖,一鉆能通九道灣”表明過分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
是“大躍進”的表現,故B項正確;“文化大革命”是強調階級斗爭,不
是過分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故C項錯誤;“包產到戶”是農村經濟體制
改革的內容,是為了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沒有過分強調人的主觀能
動性,故D項錯誤。
5.下表內容表明了當時()
1958年農戶參加人民公社情況表
時間8月底9月底12月底
人民公社總數8710個26425個26578個
參加公社的農戶數3778萬戶12194萬戶12325萬戶
平均每個公社的農戶數4338戶4615戶4637戶
參加公社的戶數/農戶總數30.4%98.0%99.1%
A.我國廣大農村實現了農業(yè)現代化
B.農民生產積極性的極大提高
C.農村工作深受“大躍進”的影響
D.農業(yè)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改造
解析:C材料內容為參加人民公社的戶數變化,與是否實現現代化
沒有聯(lián)系,故A項錯誤;參加人民公社戶數增多不能反映生產積極性提高,
故B項錯誤;由1958年8月一12月,參加人民公社的農民由30.4%猛升
至99.1%,可知C項正確;在1956年農業(yè)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故D項
錯誤。
6.如圖為商務印書館1978年12月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的一
個詞條。它反映出當時()
【大躍進】dayuejin指1958年在毛主席親自制定的社會主義建設
總路線的光輝照耀下,我國在工業(yè)、農業(yè)等各方面出現的飛躍發(fā)展。也
泛指社會主義建設高速度發(fā)展。
A.對“大躍進”運動有了客觀認識
B.“撥亂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
C.“左”傾思想影響依然比較嚴重
D.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解析:C本題考查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意在考查學生描述和闡
釋事物的能力。通過“光輝照耀”“飛躍發(fā)展”“高速度發(fā)展”等可以看
出當時對“大躍進”運動缺乏正確認識,思想領域仍受“左”傾思想影
響,故選C項。
7.如圖所示漫畫,解讀正確的是()
苒客鄴朱佚"緩隙^
A.農村改革激發(fā)了生產積極性
B.經濟體制改革催生第三產業(yè)
C.改革增強了人們的生態(tài)意識
D.農民承包具有自發(fā)性的特點
解析:A由圖下的文字信息“喜聞農民自動承包荒山造林”及時間
信息1984年可以看出農村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
性,A項正確;第三產業(yè)指的是服務業(yè),承包荒山造林不屬于服務業(yè)的發(fā)
展,B項錯誤;改革開放初期,推動農民造林的是經濟意識而非生態(tài)意識,
C項錯誤;圖片無法體現自發(fā)性的特點,D項錯誤。
8.“1958年運動脫軌后最后明確下來的東西,就是'隊一大隊一公
社’的三級所有體系……直至80年代,它在億萬農民中完好的發(fā)揮著作
用。”率先取消“隊一大隊一公社”的三級所有體系是在()
A.安徽鳳陽B.四川廣漢C.廣東深圳D.遼寧大連
解析:B安徽鳳陽沒有率先取消三級所有體系,故A項錯誤;改革
開放以來對農村地區(qū)進行經濟體制的改革,實行包產到組、包產到戶,
取消了原來的公社體制,率先取消的是四川廣漢,故B項正確;廣東深圳
并沒有率先取消三級所有體系,故C項錯誤;遼寧大連也不是最先取消三
級所有體系,故D項錯誤。
9.198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設立四大經濟特區(qū),其中汕頭經濟特
區(qū)位于下圖的()
A.①B.②C.③D.④
解析:B1980年設置四個經濟特區(qū),其中廣東省有三個,包括②為
汕頭經濟特區(qū),③為深圳經濟特區(qū),④是珠海經濟特區(qū),①為福建省的
廈門經濟特區(qū),故B項正確。
10.1990年鄧小平視察上海時指出,如果像深圳經濟特區(qū)那樣,早幾
年開發(fā)就好了。上海過去是金融中心,是貨幣自由兌換的地方,今后也
要這樣搞。中國在金融方面取得國際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
以后,但現在就要做起。據此,中央采取的重大舉措是(
A.建立上海經濟特區(qū)
B.設立上海為沿海開放城市
C.在上海設立沿海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
D.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
解析:D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上海沒有設立經濟特區(qū),故A項錯誤;
上海屬于第一批開放的沿海城市,而不是從1990年才開始,故B項錯誤;
上海沿海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開始設立,故C項錯誤;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90年代上海開放的具體表現為浦東的開發(fā)
開放,故D項正確。
H.“1984年我來過廣東。當時,農村改革搞了幾年,城市改革剛開
始,經濟特區(qū)才起步。八年過去了,這次來看,深圳、珠海特區(qū)和其他
一些地方,發(fā)展得這么快,我沒有想到??戳艘院螅判脑黾恿?。”鄧小
平的講話推動了()
A.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開始
B.深圳作為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標志的形成
C.我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浪潮
D.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解析:C題干中鄧小平的講話是在19
92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開始于1984年,故A項錯誤;上海浦東是20
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的標志,故B項錯誤;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
后,我國掀起了新一輪改革開
放的浪潮,故C項正確;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是在1978年12月中
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故D項錯誤。
12.1993年底,“絕大多數農產品的價格和經營均已放開,原來的糧
食定量配給轉變?yōu)槭袌龉鞘芯用竦募Z票糧本全部取消。……市場
價格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
從而確立了市場價格在價格體系中的主體地位?!边@從本質上體現了
()
A.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穩(wěn)步推進
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開始啟動
C.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作用
D.非公有制經濟比重顯著增加
解析:C注意題干要求“本質上體現了”。材料中“原來的糧食定
量配給轉變?yōu)槭袌龉?,城市居民的糧票糧本全部取消”“市場價格在社
會商品零售總額中的比重”“確立了市場價格在價格體系中的主體地位”
等信息說明20世紀90年代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市場在經濟發(fā)展中
的作用擴大,故C項正確;材料反映出市場的作用,A項錯誤;B項是在1984
年10月后,排除;材料沒有體現非公有制經濟的比重,D項錯誤。
13.1997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本次會議
取得的重大成果有()
①實現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②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體制的目標③確立鄧小平理論為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④提出依法治
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D“一國兩制”的構想首先針對臺灣問題提出來,1997年和
1999年成功運用“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先后收回香港和澳門主權,①
錯誤;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
制的目標,②錯誤;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鄧小平理論為
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
務,③④正確。
14.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把科教事業(yè)擺在事關國家和民族前途
命運的重要位置。下列正確反映我國科教事業(yè)發(fā)展歷程的是()
①“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實施②“863計劃”的制訂③“科學技術
是第一生產力”的提出④“向科學進軍”熱潮掀起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
解析:D“科教興國”戰(zhàn)略于1995年提出;“863計劃”制訂于198
6年;“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于1988年由鄧小平提出;“向科學進軍
”熱潮掀起是在1956年。根據前面的分析,正確的順序是④②③①,D
項符合題意。
15.就我國某項重大科技成就外媒紛紛發(fā)表評論:《真理報》以紅色
標題《中國有了自己的加加林》表示祝賀,并說這一成績證明了毛澤東
說過的一句話,即“社會主義好”;《漢諾威匯報》則稱“中國人進入太
空的事實證明了這個經濟迅速崛起的國家的實力”。這項科技成就是
A.將“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送入預定軌道
B.成功發(fā)射第一顆試驗通信衛(wèi)星
C.“神舟5號”宇宙飛船往返成功
D.向南太平洋海域發(fā)射遠程運載火箭
解析:C“東方紅一號”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不符合材料中的“中國
人進入太空”,故A項錯誤;試驗通信衛(wèi)星也不符合材料意思,故B項錯
誤;結合所學可知“神舟5號”將楊利偉載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符合
材料中“中國人進入太空”,故C項正確;火箭的發(fā)射不符合材料意思,
故D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6.新中國成立后在農村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一度實行過人
民公社,1978年后開始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戴河會議后,全國農村一哄而起,大辦人民公社。沒有
經過試驗,只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基本實現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
點叫“一大二公”,實際上就是搞“一平二調”。所謂大,就是將原來一
二百戶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戶以至一二萬戶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鄉(xiāng)
一社。所謂公,就是將幾十上百個經濟條件、貧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
并后,一切財產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補,在全社范圍內統(tǒng)一核
算,統(tǒng)一分配,實行部分的供給制(包括大辦公共食堂、吃飯不要錢,叫
做共產主義因素)o
——《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
材料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顯著特點是“集體所有、分戶經營”,
農村土地基本上按現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塊土地分割成許多小塊分戶
經營,田填、溝堰占了不少耕地。將土地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開來,
農戶自行安排各項生產活動,農民個人付出與收入掛鉤。農民可以將多
余的糧食出售,形成了自由市場。在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間,糧食
的增幅達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高峰。農民手中的現金增多,儲蓄意愿
增強,很大程度上為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原始的資本積累。由于單個
農戶的生產規(guī)模較小,技術革新帶來的效用并不是很明顯,而學習技術
是要付出一定的學習成本。這種格局使我國農業(yè)生產長期滯留在半自給
自足的自然經濟階段,導致農產品成本過高,缺乏市場競爭力。當國家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必須征用農民的土地時,土地承包合同就成了
一紙空文,容易產生農村權力腐敗,農民利益受損。
——百度百科
請回答:
(1)據材料一,從生產資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兩個方面概括人民公社
化運動的失誤及其危害。(4分)
(2)學者宋圭武在評價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時說:“對中國發(fā)展而言,
小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綜合運用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
論證學者宋圭武提出的觀點。(6分)
解析:第⑴問第一小問,據材料一“人民公社的特點叫‘一大二公',
實際上就是搞‘一平二調所謂大,就是將原來一二百戶的合作社合并
成四五千戶以至一二萬戶的人民公社”得出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違背
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據材料一“所謂公,就是將幾十上百個經濟條件、貧
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財產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補,
在全社范圍內統(tǒng)一核算,統(tǒng)一分配,實行部分的供給制”得出分配上的
平均主義,違背了按勞分配的原則;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得出降低了
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使社會生產力遭到極大的破壞。第⑵問首先要明
確觀點,小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說明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既
有積極作用,又有局限性,由此得出觀點: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是成功
的,但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也有局限性。成功的方面主要有打破大鍋飯,
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使得農業(yè)有了很大發(fā)展,促進了商品經濟的
發(fā)展,局限性主要有規(guī)模小,不利于發(fā)展規(guī)模農業(yè),不利于現代農業(yè)的
發(fā)展,家庭式生產,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也會引發(fā)權力的腐敗。
答案:(1)失誤:盲目提高公有化程度,違背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分配
上的平均主義,違背了按勞分配的原則;(2分)危害:挫傷農民生產積極
性,使生產力遭到很大的破壞。(2分)
(2)觀點: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在當時的推行是必要性,也是成功的。
但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也是有許多局限性的,在新的歷史時期,超越和
突破也是必須的。(1分)
史實:成功:改變了人民公社的大鍋飯,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
提高農業(yè)生產;促進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為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積累資金。(3分)
沉重:規(guī)模小,不利于技術革新;土地資源利用率下降;權力腐敗。
(2分)
17.紡織業(yè)的發(fā)展,一定程度上透視出中國歷史發(fā)展變化的時代特
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通州之設紗廠,為通州民生計,亦即為中國利源計。通(通
州)產之棉,力精絲長,冠絕亞洲L為日廠之所必需,花往紗來,日盛一
日,捐我之產以資人,人即用資于我之貨以售我,無異于瀝血肥虎,而
袒肉以繼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貧,國于何賴?下走(我)寸心不死……今
廠工已畢,紗機已開,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專責成。
——張騫《大生紗廠廠約》
材料二1905年3月寧波商人戴瑞卿在江東建立“和豐紡織股份有
限公司”,成為浙江有名的民族紡織企業(yè)。1953年底,企業(yè)負責人商議提
出公私合營的申請得到批準,和豐紗廠結束了近半個世紀來私人經營的
局面,走向新生成為全體人民的企業(yè)。改革開放新時期,和豐紗廠創(chuàng)造
了眾多優(yōu)質品牌,產品走向國際市場。1998年,隨著改革的深化,該廠
融入寧波維科集團有限公司,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逐步成為一家經
營群體和骨干職工控股、國有和社會法人參股的股權多元化的現代企業(yè)
集團。
——《和豐蝶變一一寧波近現代工業(yè)文明縮影》摘編
(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推測張騫創(chuàng)辦大生紗廠的大致時
間。分析張騫在該時間創(chuàng)辦大生紗廠的原因。(6分)
(2)根據材料二說明,新中國成立之后和豐紡織企業(yè)的性質發(fā)生過怎
樣的變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藥批發(fā)商藥品批發(fā)業(yè)務中的企業(yè)文化構建與傳播考核試卷
- 貨幣經紀公司企業(yè)文化與價值觀考核試卷
- 草原草原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考核試卷
- 充電設施在兒童游樂場所的布局考核試卷
- 草原土壤肥力評價與提升考核試卷
- 玉石行業(yè)在全球文化貿易中的角色考核試卷
- VCD技術的護理應用與維護
- 小學防電防煤安全教育課件
- 拼多多果園托管與品牌形象重塑服務合同
- 影視作品網絡播放權聯(lián)合租賃合作協(xié)議
- 2025瑞典語等級考試B1級模擬試卷
- 2024年全國工會財務知識大賽備賽試題庫500(含答案)
- 2025-2030中國貿易融資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狀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4年自治區(qū)文化和旅游廳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真題
- 法院輔警筆試題及答案
- 雇保姆看孩子合同協(xié)議
- (四模)長春市2025屆高三質量監(jiān)測(四)語文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4年江西省三支一扶考試真題
- 【MOOC】運動與健康-湖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一年級下冊口算題卡大全(口算練習題50套直接打印版)
- 航空公司《維修工作程序》維修工時管理程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