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上海市徐匯區(qū)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一模)_第1頁
2022-2023學年上海市徐匯區(qū)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一模)_第2頁
2022-2023學年上海市徐匯區(qū)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一模)_第3頁
2022-2023學年上海市徐匯區(qū)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一模)_第4頁
2022-2023學年上海市徐匯區(qū)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一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2-2023學年上海市徐匯區(qū)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一模)一、積累應用10分1.(5分)按要求填空。(1)映階碧草自春色,。(杜甫《》)(2)仰觀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王羲之《蘭亭集序》)(3)《屈原列傳》中“”和“”兩句都直接表明了屈原寫作《離騷》的緣由。2.(5分)按要求選擇。(1)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次填入語段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什么是中庸?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以“秤”來比喻和詮釋“中”的內(nèi)涵。稱量東西時,秤砣不能固定在某個地方,而應該隨物之輕重來回移動,這才是“中”,才能“中”。①“中”的標準不固定,更不拘泥,它隨條件的變化而變化②“中”不是簡單數(shù)理意義上的“中間”,更不是“折中”③因此真正做到“中”是不容易的④此時“中”,換個時間未必“中”,此地“中”,換個場合未必“中”A.③②①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④①②③(2)小徐同學想探究《紅樓夢》中賈探春這一人物形象,她列出了一些要細讀的章回,你認為其中哪一回略讀即可?A.第3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B.第37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衡蕪苑夜擬菊花題”C.第55回“辱親女愚妾爭閑氣欺幼主刁奴蓄險心”D.第74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矢孤介杜絕寧國府”二、閱讀70分3.(16分)閱讀下面語段,完成各題。材料一:①古希臘哲學家普魯塔克曾提出著名的特修斯悖論:航行在地中海上的特修斯之船通過不斷更換船體構件來保證其持續(xù)航行。由于每個構件的壽命有限,最終船體所有的原構件必然被全部換掉。那么,這艘船是否仍然是特修斯之船?如果不是,那么從什么時候開始它不再是原先的船?許多哲學家曾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認為,即使船的構成材料發(fā)生了變化,但其設計和形式未改變,因此它還是原來的特修斯之船。17世紀英國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提出進一步追問: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的老部件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兩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②在哲學上,特修斯悖論常被用于研究身份的本質(zhì),特別是用以探討一個物體是否僅僅等同于其所有組成部件之和。有觀點認為,所謂的“特修斯之船”并不是指某個構件或某種狀態(tài),而是將特修斯之船視為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包含了它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狀態(tài),以及人們對特修斯之船的特殊記憶。因此,這艘船的構件是否被替換已不再重要,人們意識中的這艘船還是他們所認知的那艘船,無論其構件如何被更換,人們在描述它時依舊會稱作“特修斯之船”。而用被替換下的舊船板和部件重新組裝的船,雖然還保留了原先的結構,但它應被視為另一艘船。③悖論中的特修斯之船與文物存在許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chǎn)物,是由某個特定時代的一定人群根據(jù)當時的生產(chǎn)、生活等需要,運用所能得到的材料和掌握的技術制造出來的。但文物與特修斯之船也有不同之處。特修斯之船作為一艘航行、載貨的船只,無論在哪個時代,它的價值都在于其使用價值,只要還能航行,它就依然具有存在價值。而文物則不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文物大多已喪失了其原本的使用價值。與使用價值相比,更為重要的是文物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這些價值通常體現(xiàn)在文物的制作材料、工藝,以及使用痕跡的真實性和由這些真實性構成的完整性上。材料二:①船作為一種運輸工具,只要滿足制造或者使用者的要求,任何同類的產(chǎn)品都有相同的使用價值。故對于使用者來說,器物的身份辨識并不成問題。而“特修斯之船”的要害之處在于,它并非任何一條同類的船,它是有歷史的。②當然,強調(diào)物的變化或歷史性,也可能被當作否認其存在同一性的論據(jù)。在否定者看來,質(zhì)料與形式都無法作為同一性的判別標準。針對這種觀點,霍布斯認為,對于變化的事物而言,從發(fā)生或運動的開端所作的命名,可以作為其身份認同的依據(jù)。但霍布斯沒把人與物區(qū)別開來。人之所以為人,與肉身的質(zhì)料或形式都不相關,而是由心靈狀態(tài)決定的?!疤匦匏怪闭桥c此相關。③當希臘人對特修斯之船進行維修保護時,那條船就成為他們的紀念物。紀念物不再作為原來的工具起作用,而是為特定目的而成為被觀賞和思索的對象。不是任何一條同類船只都可充當這一角色,特修斯之船在歷史中留下過不一般的痕跡。相傳雅典國王伊吉斯的兒子特修斯在國家危難時自愿同其他平民一起被送到克里特島作人質(zhì),后來歷盡艱險,乘船成功逃回家園,成為新國王。對于事件相關者及其后人而言,這一紀念物可以喚起對國王和他同伴英雄事跡的記憶,而對于隔代之后的雅典人來說,這一紀念物便成為文物。那條船的存在,就像一個歷史的老人坐在那里,隨時可以向世人講述歲月的滄桑。這是一種人格的化身。人的一生,肉身(質(zhì)料)與容貌(形式)甚至能力都處在變化中,但是我們不會將其分割成不同的人。一條飽經(jīng)風霜的老船,不能因為它有脫胎換骨的維修,就將其在不同時期運載過的人與事,說成發(fā)生于不同船上的故事。④故事或傳說為很多名勝古跡增添了魅力,使它們聲名遠播,因此人們不僅努力維修,甚至在被毀滅的廢墟上反復重造。在重建者的心目中,它們就是古物的化身。(1)下面哪句話與材料二第②段提到的“否定者”觀點最接近?A.一切確定的皆可以否定B.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C.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D.萬物的始基不是可感的具體物(2)若為材料二第④段找一個例證,以下哪個實例最合適?A.北京市政府規(guī)劃修建了圓明園遺址公園,對圓明園遺址進行保護與開發(fā)利用。B.湖南常德、湖北恩施、貴州正安、重慶酉陽等許多地方都有“桃花源”景區(qū)。C.岳陽樓建成后曾多次毀于天災人禍,現(xiàn)存岳陽樓為清代重建,后經(jīng)多次整修。D.由中美雙方推動的“中國民居”項目在美國南部按原樣復建了一座云南民居。(3)能夠依據(jù)文意做出的一項推斷是A.古希臘人用特修斯之船上的老部件建造了一艘新船。B.善于航海的古希臘人有以國王名字命名船只的傳統(tǒng)。C.對特修斯之船悖論的探討只是哲學領域的思想實驗。D.形式不變是判斷特修斯之船“同一性”的必要條件。(4)兩則材料在“特修斯之船”與“文物”的關系上存在認識的差異,請加以分析。(5)把文物殘片加以拼接,復原出的文物是否可看作是原來的文物?請結合兩則材料,對這一問題做出回答并簡述理由。4.(16分)閱讀下文,完成各題。十字街,與釘婆婆王曉莉①十字街這個地方,是碩果僅存的老城區(qū)縮影。挨擠得密密匝匝、低矮的棚戶,每一家的門都朝著街道敞著。木結構的房屋電線凌亂,細看是不同時期接上去的。電表盒子也是上一個下一個,哪兒有空當就在哪兒掛一個,弄得墻上像掛了很多炸藥盒。亂歸亂,生活卻是便利得很,因為賣什么的都有。不用出街,一日三餐吃穿用度全可以在這街上搞定。②差不多是2014年,有一天我買菜路過十字街,突然發(fā)現(xiàn)街口安上了圍擋,上面張貼著“觀念一變天地寬征遷片區(qū)開新篇”之類的標語。圍擋后面,整條街已經(jīng)面目全非,大部分房屋已搬空。剩下幾戶人執(zhí)意不走,在那么大一片土地上就很顯眼,怎么看都有點凄惶。③這樣我就認識了釘婆婆。她是那不肯搬走的幾家中屋子最為“豪華”的。木質(zhì)的兩層老宅,在這片正在經(jīng)歷拆遷的土地上,那樣完整、一點不松懈地存在著,顯得相當孤僻,以及不合時宜。釘婆婆的門是敞著的,我剛從一家搬空的人家轉(zhuǎn)出來,順勢就半只腳踏進她的木門檻。腳還沒放穩(wěn),就見一個老太太從廊道里急急出來,沖著我一聲喝:“做嗎呢做嗎呢!”她個子矮小,但全身都是骨骼,絲毫沒有肉,顯得很“硬”,頗有太湖石的特征,瘦、漏、皺、透。我被震懾了,這才意識到自己誤進了“有主”的屋子。我忙忙地說自己小時候住過這樣的房子,所以想看看,老太太才略微放松了警惕,但明顯也很不歡迎我這樣的人。我趕緊退出來。一枚傳說中的“釘子”,我在心里說,暗自把她叫做“釘婆婆”。④后來我又去了十字街幾次,發(fā)現(xiàn)隨著拆遷的日益完成,釘婆婆的門扉再也不打開了。但我還是感受得到有人在里面生活的氣息。有電視和自來水的聲音。幾乎沒有人從十字街穿過了,除了撿破爛兒的。有一次我看見一個大哥在拉廢棄的鋼筋,“搏斗”了很久,才有一根鋼筋到手。那時是黃昏,他瘦削而緊致的身影仿佛陷落在建材垃圾里,后面是灰撲撲的夕陽,沒有耀眼、喜悅的光澤,只有一絲悲涼往外滲,悲涼中又生出一些力量來。⑤到了今年夏天的時候,十字街的一頭落成了“王府井購物中心”,聽說開張那幾天車都停不下了。人們動輒說“王府井”,仿佛置身北京似的。我卻不知怎的惦念起釘婆婆了。趁著一個好天,我決定去十字街會會釘婆婆。⑥繞過街口圍擋走了一段,我發(fā)現(xiàn)我已經(jīng)快要不認識這條路了。幾乎所有的老房子都消失了,拆遷的建筑垃圾比以前更多,但同時又拉進來了許多新的建材,待用的混凝土預制板彎翹翹地堆得到處都是。在那么大一片工地當中,我略帶驚訝地一眼就看見了釘婆婆的家。所有人生活其中的、舊的、能拆的部分,都已經(jīng)被徹底拆除了,那幢古舊的兩層老宅,還完整地留在那里,還是那么孤僻、不合時宜地門扉緊鎖。周圍幾十層的新樓,襯托得它更為低矮,不堪一擊似的,但又似乎更為倔強。我發(fā)現(xiàn)它唯一變化的是比兩年前多加了一道鐵柵門。透過鐵柵往里看,漆黑的廊道盡頭有只干凈的木凳子,除此什么也沒有。我不死心,又繞到屋后去,也沒有看見什么。又退后幾步往二樓閣樓看,還是不能判斷釘婆婆是否在里面。但我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我看見從二樓閣樓的背后長起了一棵筆直的構樹,非常高,有一層樓那么高,這使釘婆婆家顯得像是三層樓了。⑦一個建筑工過來,問我干嗎。我說我兩年前來過,當時還有個老婆婆住在里面。他立即以一種掌握了第一手情報的得意神情告訴我,老婆婆還在里面,生活得好好的,有兒子陪著她。我“啊”了一聲,卻什么其他話也說不出。⑧我拿出手機拍釘婆婆屋頂那棵筆直得像把尺子、直刺青天的構樹。工人說,這有什么拍的呢?我有點尷尬地笑。我沒法跟他說我覺得這有點特別。本來是很凡庸的一棵樹,因為長在這樣一個荒涼與熱鬧兼有的地方,因為幾乎所有的綠樹都被銷毀或是挪走了,它就顯得非常不一般起來。⑨樹長到了釘婆婆家的房頂正中央,釘婆婆和她的兒子不嫌礙事,選擇與樹共生共存,這里的用意大可回味。我想我是理解釘婆婆的。時代在往前沖,像“王府井購物中心”那樣的新的東西不斷生出來,叫人心蠢動,叫人目不暇接。漂亮,豪華,但是那些在骨子里并不是我們的。我們路過,看一會兒,終究還是要離開。我們只能抱著殘存的、與自己一起長起來又一起老下去的東西活。⑩我們每個人都是釘婆婆,或者都在成為釘婆婆的路上。(有刪改)(1)第③段畫線句的描寫令人印象深刻,請對此加以賞析。(2)作者為什么在第④段寫撿破爛兒的大哥?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3)學校圖書館以“悲喜人生”為主題,組織同學推薦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小徐同學欲推薦本文,請你幫忙解決兩個困惑:①她想摘取文中一句意蘊豐富的句子作為推薦語的開頭,卻不知選哪句合適。請給出你的建議并簡述理由。②她覺得第⑥段語言繁冗。請選擇其中兩處加以分析,發(fā)表你的看法。5.(8分)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各題。立秋日禱雨宿靈隱寺同周徐二令百重堆案掣身閑,一葉秋聲對榻眠。床下雪霜侵戶月,枕中琴筑落階泉。崎嶇世味嘗應遍,寂寞山棲老漸便。惟有憫農(nóng)心尚在,起瞻云漢更茫然。次韻子瞻祈雨(宋)蘇轍世故紛紛誰復閑,蛟龍不雨獨安眠。人間已厭三秋旱,澗底猶慳一掬泉。廟令酒肴時醉飽,田家糠稅久安便。憂心未已誰知恤,更把爐香試一燃。(1)由酬唱詩的特點可推斷,前一首的作者是。(2)以下對這兩首詩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前一首詩的頷聯(lián)中“雪霜”“琴筑”運用了比喻的手法。B.據(jù)酬唱詩的特點,前一首詩頸聯(lián)中“便”意為“安適”。C.據(jù)酬唱詩的特點,后一首詩頷聯(lián)中“三秋”意為“三年”。D.后一首詩的尾聯(lián)中“試燃爐香”與詩題中“祈雨”呼應。(3)兩首詩都用對比的手法抒發(fā)憫農(nóng)之心,而具體表現(xiàn)又有不同,請加以分析。6.(19分)閱讀下文,完成各題。①公諱晉,字混成,河中虞鄉(xiāng)萬里人。少以明經(jīng)上第。宣皇帝居原州,公在原州,宰相以公善為文,任翰林之選聞,召見,拜秘書省校書郎,入翰林為學士。三年出入左右,天子以為謹愿。②先皇帝時,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紇,詔公兼侍御史,為涵判官?;丶v之人來曰:“唐之復土疆,取回紇力焉。約我為市,馬既入,而歸我賄不足,我于使人乎取之?!焙瓚植桓覍?,視公。公與之言曰:“我之復土疆,爾信有力焉。吾非無馬,而與爾為市,為賜不既多乎?爾之馬歲至,吾數(shù)皮而歸資。邊吏請致詰也,天子念爾有勞,故下詔禁侵犯。諸戎畏我大國之爾與也,莫敢校焉。爾之父子寧而畜馬蕃者,非我誰使之?”于是其眾皆環(huán)公拜,既又相率南面序拜,皆兩舉手曰:“不敢復有意大國。”自回紇歸,拜司勛郎中,未嘗言回紇之事。③今上即位,拜華州刺史。朱泚之亂,加御史大夫,詔至于上所。李懷光反,上如梁州。懷光所率皆朔方兵公知其謀與朱泚合也患之造懷光言曰:“公之功,天下無與敵;公之過,未有聞于人。某至上所,言公之情,上寬明,將無不赦宥焉。乃能為朱泚臣乎!彼為臣而背其君,茍得志,于公何有?且公既為太尉矣,彼雖寵公,何以加此?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彼知天下之怒,朝夕戮死者也,故求其同罪而與之比,公何所利焉?公之敵彼有余力,不如明告之絕,而起兵襲取之,清宮而迎天子,庶人服而請罪有司,雖有大過,猶將掩焉,如公則誰敢議!”語已,懷光拜曰:“天賜公活懷光之命?!惫蕬压庾洳慌c朱泚。([唐]韓愈《贈太傅董公行狀》,有刪節(jié))(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①任翰林之選聞②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紇(2)為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選擇正確的釋義。①天子以為謹愿A.愿意B.慎重C.誠實D.寬容②邊吏請致詰也A.責罰B.查問C.整治D.禁止(3)把第②段畫線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諸戎畏我大國之爾與也,莫敢校焉。爾之父子寧而畜馬蕃者,非我誰使之?(4)第③段畫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懷光所率皆朔方兵公知其謀與朱泚合也患之造懷光言曰(5)分析董晉出使回紇歸朝后“未嘗言回紇之事”的原因。(6)董晉成功阻止了李懷光與朱泚的聯(lián)合。請結合第③段,簡析其說服的藝術。7.(11分)閱讀下文,完成各題。羲風樓記(清)白胤謙①庸齋深闃,可以處吾不材之身,據(jù)梧而坐,曲肱而眠,無不適□。獨其為境隘,不足以游吾目而騁吾足。間用郁邑,則召呼從者走數(shù)十武,臨高城之上天王臺一帶,矯首而南望。遠山嵐氣,使環(huán)邑之勝,落吾襟抱間。或月明雪霽,秋濤漲發(fā),遵睥睨而東,躋聚奎樓,抵于開福寺前,緩步以歸,亦一快也。顧年衰膂力弗強,數(shù)往則嫌疲憊而多事。②偶攜兒子登齋之后樓視廩,啟北窗,面北山,丹崖蒼壁,草樹蒙茸,羅列于其下,遠風忽至,居然在野。兒進曰:“胡弗日涉于斯?”吾首肯之。兒退后,因命撤廩,障壁為梯,設幾席焉。每晨起,杖而上,聽黃鳥數(shù)聲,始還就齋中。午飯后,再上眺觀云物,或受涼風,以散熇烝,信足樂也。③乃反觀兒子笑曰:“道在邇而求諸遠,非吾向者之謂與?蓋圣賢之道,近在于人心者,何以異乎是?故學者之于道,方其未得,雖竭聰明窮昏旦而求之,卒未能益焉。及其來會于吾前也,不越跬步而遇之,是以謂之庸。夫庸者,道之所寓,而□者其體,□者其用。是故子莫執(zhí)中,違乎時之守也。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應乎中之理也。有孔子之時,而后堯舜相傳之中,常存乎于今日。昔陶淵明臥于北窗,清風時至,自謂羲皇上人。以羲皇之去淵明數(shù)千歲遠矣,而淵明擬之,不啻其近焉。然則淵明之去今,雖又千余歲,今之風猶古之風也,謂獨遼邈而莫之親耶?其孰能信之?”兒不能會,吾復大笑,遂命書之,以羲風名吾樓。(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A.耳B.者C.耶D.乎(2)第①②段中寫作者心情幾番轉(zhuǎn)變,分析這樣寫的具體作用。(3)根據(jù)文意,第③段空格處應依次填入A.中時B.時中(4)第③段寫陶淵明自稱羲皇上人的典故,試分析其用意。三、寫作70分8.(70分)生活中,不少人更看重那些支持自己看法的證據(jù),用它們來證明自己的正確性。請寫一篇文章,對他們加以勸說。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學年上海市徐匯區(qū)高三(上)期末語文試卷(一模)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積累應用10分1.(5分)按要求填空。(1)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2)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王羲之《蘭亭集序》)(3)《屈原列傳》中“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和“蓋自怨生也”兩句都直接表明了屈原寫作《離騷》的緣由?!痉治觥勘绢}考查了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本考點包括兩個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謂“名言”,是指那些廣泛流傳的詩文、格言警句之類;所謂“名篇”,是指在人們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為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常見得”是為考生備考限定一個大致范圍,意思是所要考的內(nèi)容并不是漫無邊際的,而是日常的閱讀和寫作活動中常會遇到的,如中學課本所規(guī)定的背誦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窘獯稹抗蚀鸢笧椋海?)隔葉黃鸝空好音蜀相(重點字:鸝)(2)俯察品類之盛(重點字:俯)(3)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蓋自怨生也(重點字:幽)2.(5分)按要求選擇。(1)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次填入語段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B什么是中庸?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以“秤”來比喻和詮釋“中”的內(nèi)涵。稱量東西時,秤砣不能固定在某個地方,而應該隨物之輕重來回移動,這才是“中”,才能“中”。①“中”的標準不固定,更不拘泥,它隨條件的變化而變化②“中”不是簡單數(shù)理意義上的“中間”,更不是“折中”③因此真正做到“中”是不容易的④此時“中”,換個時間未必“中”,此地“中”,換個場合未必“中”A.③②①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④①②③(2)小徐同學想探究《紅樓夢》中賈探春這一人物形象,她列出了一些要細讀的章回,你認為其中哪一回略讀即可?AA.第3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B.第37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衡蕪苑夜擬菊花題”C.第55回“辱親女愚妾爭閑氣欺幼主刁奴蓄險心”D.第74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矢孤介杜絕寧國府”【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的語句銜接能力,涉及的是語言連貫的知識。答題時要讀懂每個句子的內(nèi)容,結合句子之間的關系選出排列正確的選項。(2)本題考查學生對名著章節(jié)閱讀方法的辨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要求,了解各個選項的相關內(nèi)容,正確選擇。【解答】(1)前文引用名言解釋“中庸”,②緊承上文進一步解釋“中”,①緊接之后闡述“‘中’的標準”。然后④是對①中的“它隨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具體闡述。最后③得出結論“因此真正做到‘中’是不容易的”。故排序為:②①④③。故選:B。(2)A.第3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介紹賈探春的筆墨較少,因而這一回略讀即可。故選:A。答案:(1)B(2)A二、閱讀70分3.(16分)閱讀下面語段,完成各題。材料一:①古希臘哲學家普魯塔克曾提出著名的特修斯悖論:航行在地中海上的特修斯之船通過不斷更換船體構件來保證其持續(xù)航行。由于每個構件的壽命有限,最終船體所有的原構件必然被全部換掉。那么,這艘船是否仍然是特修斯之船?如果不是,那么從什么時候開始它不再是原先的船?許多哲學家曾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認為,即使船的構成材料發(fā)生了變化,但其設計和形式未改變,因此它還是原來的特修斯之船。17世紀英國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提出進一步追問: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的老部件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兩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②在哲學上,特修斯悖論常被用于研究身份的本質(zhì),特別是用以探討一個物體是否僅僅等同于其所有組成部件之和。有觀點認為,所謂的“特修斯之船”并不是指某個構件或某種狀態(tài),而是將特修斯之船視為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包含了它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狀態(tài),以及人們對特修斯之船的特殊記憶。因此,這艘船的構件是否被替換已不再重要,人們意識中的這艘船還是他們所認知的那艘船,無論其構件如何被更換,人們在描述它時依舊會稱作“特修斯之船”。而用被替換下的舊船板和部件重新組裝的船,雖然還保留了原先的結構,但它應被視為另一艘船。③悖論中的特修斯之船與文物存在許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chǎn)物,是由某個特定時代的一定人群根據(jù)當時的生產(chǎn)、生活等需要,運用所能得到的材料和掌握的技術制造出來的。但文物與特修斯之船也有不同之處。特修斯之船作為一艘航行、載貨的船只,無論在哪個時代,它的價值都在于其使用價值,只要還能航行,它就依然具有存在價值。而文物則不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文物大多已喪失了其原本的使用價值。與使用價值相比,更為重要的是文物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這些價值通常體現(xiàn)在文物的制作材料、工藝,以及使用痕跡的真實性和由這些真實性構成的完整性上。材料二:①船作為一種運輸工具,只要滿足制造或者使用者的要求,任何同類的產(chǎn)品都有相同的使用價值。故對于使用者來說,器物的身份辨識并不成問題。而“特修斯之船”的要害之處在于,它并非任何一條同類的船,它是有歷史的。②當然,強調(diào)物的變化或歷史性,也可能被當作否認其存在同一性的論據(jù)。在否定者看來,質(zhì)料與形式都無法作為同一性的判別標準。針對這種觀點,霍布斯認為,對于變化的事物而言,從發(fā)生或運動的開端所作的命名,可以作為其身份認同的依據(jù)。但霍布斯沒把人與物區(qū)別開來。人之所以為人,與肉身的質(zhì)料或形式都不相關,而是由心靈狀態(tài)決定的?!疤匦匏怪闭桥c此相關。③當希臘人對特修斯之船進行維修保護時,那條船就成為他們的紀念物。紀念物不再作為原來的工具起作用,而是為特定目的而成為被觀賞和思索的對象。不是任何一條同類船只都可充當這一角色,特修斯之船在歷史中留下過不一般的痕跡。相傳雅典國王伊吉斯的兒子特修斯在國家危難時自愿同其他平民一起被送到克里特島作人質(zhì),后來歷盡艱險,乘船成功逃回家園,成為新國王。對于事件相關者及其后人而言,這一紀念物可以喚起對國王和他同伴英雄事跡的記憶,而對于隔代之后的雅典人來說,這一紀念物便成為文物。那條船的存在,就像一個歷史的老人坐在那里,隨時可以向世人講述歲月的滄桑。這是一種人格的化身。人的一生,肉身(質(zhì)料)與容貌(形式)甚至能力都處在變化中,但是我們不會將其分割成不同的人。一條飽經(jīng)風霜的老船,不能因為它有脫胎換骨的維修,就將其在不同時期運載過的人與事,說成發(fā)生于不同船上的故事。④故事或傳說為很多名勝古跡增添了魅力,使它們聲名遠播,因此人們不僅努力維修,甚至在被毀滅的廢墟上反復重造。在重建者的心目中,它們就是古物的化身。(1)下面哪句話與材料二第②段提到的“否定者”觀點最接近?BA.一切確定的皆可以否定B.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C.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D.萬物的始基不是可感的具體物(2)若為材料二第④段找一個例證,以下哪個實例最合適?CA.北京市政府規(guī)劃修建了圓明園遺址公園,對圓明園遺址進行保護與開發(fā)利用。B.湖南常德、湖北恩施、貴州正安、重慶酉陽等許多地方都有“桃花源”景區(qū)。C.岳陽樓建成后曾多次毀于天災人禍,現(xiàn)存岳陽樓為清代重建,后經(jīng)多次整修。D.由中美雙方推動的“中國民居”項目在美國南部按原樣復建了一座云南民居。(3)能夠依據(jù)文意做出的一項推斷是DA.古希臘人用特修斯之船上的老部件建造了一艘新船。B.善于航海的古希臘人有以國王名字命名船只的傳統(tǒng)。C.對特修斯之船悖論的探討只是哲學領域的思想實驗。D.形式不變是判斷特修斯之船“同一性”的必要條件。(4)兩則材料在“特修斯之船”與“文物”的關系上存在認識的差異,請加以分析。(5)把文物殘片加以拼接,復原出的文物是否可看作是原來的文物?請結合兩則材料,對這一問題做出回答并簡述理由?!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相關內(nèi)容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確對象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還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的論點論據(jù)的分析能力,答題前先通讀原文,整體理解把握文本的內(nèi)容,明確文章的觀點是什么,文章從哪些角度和層面進行分析論證的,使用了哪些論據(jù),然后結合選項所給的材料進行分析,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3)本題考查根據(jù)材料信息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內(nèi)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nèi)容的比較辨別,確認正確選項。(4)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nèi)容要點、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類題一般的答題模式為:第一步,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語,確定篩選對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內(nèi)容要點的基礎上,在文中找到題干信息對應的語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5)本題考查探究某一問題,提出自己個性化見解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返回文本找到關于這一問題的相關語句,分析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再聯(lián)系實際進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切忌脫離文本,自己發(fā)揮。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用準確簡明的語言加以概括歸納。【解答】(1)B.結合“在否定者看來,質(zhì)料與形式都無法作為同一性的判別標準”可知,在否定者看來,只要特修斯之船進行了更換和修繕,就不是特修斯之船。和本項的意思相同。(2)C.結合“故事或傳說為很多名勝古跡增添了魅力,使它們聲名遠播,因此人們不僅努力維修,甚至在被毀滅的廢墟上反復重造。在重建者的心目中,它們就是古物的化身”可知,本項正是重建和維修。(選A得1分,圓明園和圓明園遺址公園還是不同。)(3)A.結合“17世紀英國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提出進一步追問: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的老部件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兩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可知,只是提問,沒有實現(xiàn)。B.無中生有。C.結合“人之所以為人,與肉身的質(zhì)料或形式都不相關,而是由心靈狀態(tài)決定的”“故事或傳說為很多名勝古跡增添了魅力,使它們聲名遠播,因此人們不僅努力維修,甚至在被毀滅的廢墟上反復重造。在重建者的心目中,它們就是古物的化身”可知,對特修斯之船悖論的探討不只是哲學領域。故選D。(4)兩則材料在認識上的差異主要在對特修斯之船的功能、價值有不同的認定。結合“但文物與特修斯之船也有不同之處。特修斯之船作為一艘航行、載貨的船只,無論在哪個時代,它的價值都在于其使用價值,只要還能航行,它就依然具有存在價值”可知,材料一沒有將特修斯之船判定為文物,只是從使用價值角度對它進行評價,認為一旦其使用價值喪失便不再有存在的意義;“而文物則不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文物大多已喪失了其原本的使用價值。與使用價值相比,更為重要的是文物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這些價值通常體現(xiàn)在文物的制作材料、工藝,以及使用痕跡的真實性和由這些真實性構成的完整性上”,文物則具備比使用價值更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其使用價值的喪失不妨礙其存在的意義?!爱斚ED人對特修斯之船進行維修保護時,那條船就成為他們的紀念物。紀念物不再作為原來的工具起作用,而是為特定目的而成為被觀賞和思索的對象。不是任何一條同類船只都可充當這一角色,特修斯之船在歷史中留下過不一般的痕跡……對于事件相關者及其后人而言,這一紀念物可以喚起對國王和他同伴英雄事跡的記憶,而對于隔代之后的雅典人來說,這一紀念物便成為文物”,材料二則認為,特修斯之船因其所承載的歷史,具備了超越使用價值的紀念意義,它本身就可以成為文物。(5)結合“與使用價值相比,更為重要的是文物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這些價值通常體現(xiàn)在文物的制作材料、工藝,以及使用痕跡的真實性和由這些真實性構成的完整性上”可知,文物的價值在于其所承載的特殊的文化、歷史信息。“紀念物不再作為原來的工具起作用,而是為特定目的而成為被觀賞和思索的對象”“對于事件相關者及其后人而言,這一紀念物可以喚起對國王和他同伴英雄事跡的記憶,而對于隔代之后的雅典人來說,這一紀念物便成為文物”,由文物碎片重新組合還原的器物,只要在保有原本材料的基礎上,恢復了原有的形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與原先器物的相同性,就可以視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文物的信息,并能以其所承載的歷史喚醒人們的記憶。因此可被視為原先的文物。答案:(1)B(2)C(選A得1分)(3)D(4)兩則材料在認識上的差異主要在對特修斯之船的功能、價值有不同的認定。材料一沒有將特修斯之船判定為文物,只是從使用價值角度對它進行評價,認為一旦其使用價值喪失便不再有存在的意義;文物則具備比使用價值更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其使用價值的喪失不妨礙其存在的意義。材料二則認為,特修斯之船因其所承載的歷史,具備了超越使用價值的紀念意義,它本身就可以成為文物。(5)文物的價值在于其所承載的特殊的文化、歷史信息。由文物碎片重新組合還原的器物,只要在保有原本材料的基礎上,恢復了原有的形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與原先器物的相同性,就可以視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文物的信息,并能以其所承載的歷史喚醒人們的記憶。因此可被視為原先的文物。4.(16分)閱讀下文,完成各題。十字街,與釘婆婆王曉莉①十字街這個地方,是碩果僅存的老城區(qū)縮影。挨擠得密密匝匝、低矮的棚戶,每一家的門都朝著街道敞著。木結構的房屋電線凌亂,細看是不同時期接上去的。電表盒子也是上一個下一個,哪兒有空當就在哪兒掛一個,弄得墻上像掛了很多炸藥盒。亂歸亂,生活卻是便利得很,因為賣什么的都有。不用出街,一日三餐吃穿用度全可以在這街上搞定。②差不多是2014年,有一天我買菜路過十字街,突然發(fā)現(xiàn)街口安上了圍擋,上面張貼著“觀念一變天地寬征遷片區(qū)開新篇”之類的標語。圍擋后面,整條街已經(jīng)面目全非,大部分房屋已搬空。剩下幾戶人執(zhí)意不走,在那么大一片土地上就很顯眼,怎么看都有點凄惶。③這樣我就認識了釘婆婆。她是那不肯搬走的幾家中屋子最為“豪華”的。木質(zhì)的兩層老宅,在這片正在經(jīng)歷拆遷的土地上,那樣完整、一點不松懈地存在著,顯得相當孤僻,以及不合時宜。釘婆婆的門是敞著的,我剛從一家搬空的人家轉(zhuǎn)出來,順勢就半只腳踏進她的木門檻。腳還沒放穩(wěn),就見一個老太太從廊道里急急出來,沖著我一聲喝:“做嗎呢做嗎呢!”她個子矮小,但全身都是骨骼,絲毫沒有肉,顯得很“硬”,頗有太湖石的特征,瘦、漏、皺、透。我被震懾了,這才意識到自己誤進了“有主”的屋子。我忙忙地說自己小時候住過這樣的房子,所以想看看,老太太才略微放松了警惕,但明顯也很不歡迎我這樣的人。我趕緊退出來。一枚傳說中的“釘子”,我在心里說,暗自把她叫做“釘婆婆”。④后來我又去了十字街幾次,發(fā)現(xiàn)隨著拆遷的日益完成,釘婆婆的門扉再也不打開了。但我還是感受得到有人在里面生活的氣息。有電視和自來水的聲音。幾乎沒有人從十字街穿過了,除了撿破爛兒的。有一次我看見一個大哥在拉廢棄的鋼筋,“搏斗”了很久,才有一根鋼筋到手。那時是黃昏,他瘦削而緊致的身影仿佛陷落在建材垃圾里,后面是灰撲撲的夕陽,沒有耀眼、喜悅的光澤,只有一絲悲涼往外滲,悲涼中又生出一些力量來。⑤到了今年夏天的時候,十字街的一頭落成了“王府井購物中心”,聽說開張那幾天車都停不下了。人們動輒說“王府井”,仿佛置身北京似的。我卻不知怎的惦念起釘婆婆了。趁著一個好天,我決定去十字街會會釘婆婆。⑥繞過街口圍擋走了一段,我發(fā)現(xiàn)我已經(jīng)快要不認識這條路了。幾乎所有的老房子都消失了,拆遷的建筑垃圾比以前更多,但同時又拉進來了許多新的建材,待用的混凝土預制板彎翹翹地堆得到處都是。在那么大一片工地當中,我略帶驚訝地一眼就看見了釘婆婆的家。所有人生活其中的、舊的、能拆的部分,都已經(jīng)被徹底拆除了,那幢古舊的兩層老宅,還完整地留在那里,還是那么孤僻、不合時宜地門扉緊鎖。周圍幾十層的新樓,襯托得它更為低矮,不堪一擊似的,但又似乎更為倔強。我發(fā)現(xiàn)它唯一變化的是比兩年前多加了一道鐵柵門。透過鐵柵往里看,漆黑的廊道盡頭有只干凈的木凳子,除此什么也沒有。我不死心,又繞到屋后去,也沒有看見什么。又退后幾步往二樓閣樓看,還是不能判斷釘婆婆是否在里面。但我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我看見從二樓閣樓的背后長起了一棵筆直的構樹,非常高,有一層樓那么高,這使釘婆婆家顯得像是三層樓了。⑦一個建筑工過來,問我干嗎。我說我兩年前來過,當時還有個老婆婆住在里面。他立即以一種掌握了第一手情報的得意神情告訴我,老婆婆還在里面,生活得好好的,有兒子陪著她。我“啊”了一聲,卻什么其他話也說不出。⑧我拿出手機拍釘婆婆屋頂那棵筆直得像把尺子、直刺青天的構樹。工人說,這有什么拍的呢?我有點尷尬地笑。我沒法跟他說我覺得這有點特別。本來是很凡庸的一棵樹,因為長在這樣一個荒涼與熱鬧兼有的地方,因為幾乎所有的綠樹都被銷毀或是挪走了,它就顯得非常不一般起來。⑨樹長到了釘婆婆家的房頂正中央,釘婆婆和她的兒子不嫌礙事,選擇與樹共生共存,這里的用意大可回味。我想我是理解釘婆婆的。時代在往前沖,像“王府井購物中心”那樣的新的東西不斷生出來,叫人心蠢動,叫人目不暇接。漂亮,豪華,但是那些在骨子里并不是我們的。我們路過,看一會兒,終究還是要離開。我們只能抱著殘存的、與自己一起長起來又一起老下去的東西活。⑩我們每個人都是釘婆婆,或者都在成為釘婆婆的路上。(有刪改)(1)第③段畫線句的描寫令人印象深刻,請對此加以賞析。(2)作者為什么在第④段寫撿破爛兒的大哥?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3)學校圖書館以“悲喜人生”為主題,組織同學推薦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小徐同學欲推薦本文,請你幫忙解決兩個困惑:①她想摘取文中一句意蘊豐富的句子作為推薦語的開頭,卻不知選哪句合適。請給出你的建議并簡述理由。②她覺得第⑥段語言繁冗。請選擇其中兩處加以分析,發(fā)表你的看法。【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的賞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句子的含義,結合全篇從內(nèi)容、手法、表達效果等方面進行分析。(2)本題考查理解分析次要人物作用能力。首先審讀相關語句,然后從和主要人物關系角度分析作用。(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句的個性化解讀能力。答題時首先要審清題干寫作要求,確定立足點,然后解讀文句含義?!窘獯稹浚?)“她個子矮小,但全身都是骨骼,絲毫沒有肉,顯得很‘硬’,頗有太湖石的特征,瘦、漏、皺、透”中“全身都是骨骼,絲毫沒有肉”用夸張的手法,突出釘婆婆的瘦和硬,狀其形,也寫其性格;“頗有太湖石的特征,瘦、漏、皺、透”以石喻人,用太湖石的特征,凸顯釘婆婆年邁的體態(tài)和剛硬的性格。用人物的外在形象直觀地刻畫出她執(zhí)拗捍衛(wèi)老屋的形象。(2)“一個大哥在拉廢棄的鋼筋,“搏斗”了很久,才有一根鋼筋到手”“他瘦削而緊致的身影仿佛陷落在建材垃圾里,……悲涼中又生出一些力量來”,寫撿破爛兒的大哥看似閑筆,卻與釘婆婆形成了一種互釋:大哥用盡全力“搏斗”很久才得到鋼筋,一如釘婆婆的全力掙扎堅守。一男一女,一老一少,都在為捍衛(wèi)自我而艱難撐持。兩人相互映照,寫出了這類人不是個體,而是一類,一批,甚至是一個階層。“那時是黃昏,……灰撲撲的夕陽,沒有耀眼、喜悅的光澤,只有一絲悲涼往外滲”黃昏的場景暗示著必將來到的失去與悲涼,預示著他們的結局;也正因為這樣的背景的烘托,大哥和釘婆婆的形象更顯倔強有力量。作者以這段描寫來贊許他們與環(huán)境抗衡、堅守自己價值觀的勇氣,為下文寫自己面對“漂亮”“豪華”的新事物的態(tài)度、為文末“我們每個人都是釘婆婆”的論斷張本。(3)①示例一:我選擇“我們每個人都是釘婆婆,或者都在成為釘婆婆的路上”。因為這句話既呼應文章的標題和主要內(nèi)容,又集中體現(xiàn)作者對人生的看法,并引發(fā)讀者的感悟。釘婆婆盡管年邁、瘦弱、困窘,卻在捍衛(wèi)自己看重的事物時表現(xiàn)出無比的堅定。我們每個人也都會在時代的更替變遷中面臨抉擇,可以和作者一樣,從釘婆婆身上獲得啟示。示例二:我選擇“她個子矮小,但全身都是骨骼,絲毫沒有肉,顯得很‘硬’,頗有太湖石的特征,瘦、漏、皺、透”。這句話以鮮明的“釘婆婆”形象直擊人心,給人印象深刻。帶著大家去思考人的生存狀態(tài)、人立于天地之間的姿態(tài),人生的“悲喜”,易于引起共鳴和思考。②第⑥段的用語看似瑣碎繁復,實際卻是蘊含著豐富意義,也與作者細膩含蓄的情感相得益彰。“所有人生活其中的、舊的、能拆的部分,都已經(jīng)被徹底拆除了,那幢古舊的兩層老宅,還完整地留在那里,還是那么孤僻、不合時宜地門扉緊鎖。周圍幾十層的新樓,襯托得它更為低矮,不堪一擊似的,但又似乎更為倔強。我發(fā)現(xiàn)它唯一變化的是比兩年前多加了一道鐵柵門。透過鐵柵往里看,漆黑的廊道盡頭有只干凈的木凳子,除此什么也沒有”,作者不厭其煩地描寫建筑垃圾之多、新建材之多,用“生活其中的、舊的、能拆的”等一系列修飾語,以及“幾乎所有”“所有”“都”等副詞,直觀地展現(xiàn)了拆舊建新的場景,表達了對老十字街的不舍與眷戀?!拔也凰佬模掷@到屋后去,也沒有看見什么。又退后幾步往二樓閣樓看,還是不能判斷釘婆婆是否在里面”,寫釘婆婆的房子,連用兩個“還”凸顯出老宅一成不變、兀然而立的形象,寫出了自己重見老宅的驚訝。細致地敘寫對老宅的觀察,反復強調(diào)“什么也沒有看見”,表現(xiàn)出作者對釘婆婆處境的擔憂,也為她發(fā)現(xiàn)構樹做了鋪墊。答案:(1)用夸張的手法、進而以石喻人,用太湖石極具反差的特征,凸顯釘婆婆年邁的體態(tài)和剛硬的性格,直觀地刻畫出她執(zhí)拗捍衛(wèi)老屋的形象。(2)寫撿破爛兒的大哥看似閑筆,卻與釘婆婆形成了一種互釋:大哥用盡全力“搏斗”很久才得到鋼筋,一如釘婆婆的全力掙扎堅守。黃昏的場景暗示著必將來到的失去與悲涼;也正因為這樣的背景,大哥和釘婆婆的形象更顯力量。作者以此贊許他們與環(huán)境抗衡、堅守自己價值觀的勇氣,為下文寫自己面對“漂亮”“豪華”的新事物的態(tài)度、為文末“我們每個人都是釘婆婆”的論斷張本。(3)①我選擇“我們每個人都是釘婆婆,或者都在成為釘婆婆的路上”。因為這句話既呼應文章的標題和主要內(nèi)容,又集中體現(xiàn)作者對人生的看法,并引發(fā)讀者的感悟。釘婆婆盡管年邁、瘦弱、困窘,卻在捍衛(wèi)自己看重的事物時表現(xiàn)出無比的堅定。我們每個人也都會在時代的更替變遷中面臨抉擇,可以和作者一樣,從釘婆婆身上獲得啟示。②第⑥段的用語看似瑣碎繁復,實則蘊含深意,也與作者細膩含蓄的情感相得益彰。如作者不厭其煩地描寫建筑垃圾之多、新建材之多,用“生活其中的、舊的、能拆的”等一系列修飾語,以及“幾乎所有”“所有”“都”等副詞,直觀地展現(xiàn)了拆舊建新的場景,表達了對老十字街的不舍與眷戀。寫釘婆婆的房子時,連用兩個“還”凸顯出老宅一成不變、兀然而立的形象,寫出了自己重見老宅的驚訝。細致地敘寫對老宅的觀察,反復強調(diào)“什么也沒有看見”,表現(xiàn)出作者對釘婆婆處境的擔憂,也為她發(fā)現(xiàn)構樹做了鋪墊。5.(8分)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各題。立秋日禱雨宿靈隱寺同周徐二令百重堆案掣身閑,一葉秋聲對榻眠。床下雪霜侵戶月,枕中琴筑落階泉。崎嶇世味嘗應遍,寂寞山棲老漸便。惟有憫農(nóng)心尚在,起瞻云漢更茫然。次韻子瞻祈雨(宋)蘇轍世故紛紛誰復閑,蛟龍不雨獨安眠。人間已厭三秋旱,澗底猶慳一掬泉。廟令酒肴時醉飽,田家糠稅久安便。憂心未已誰知恤,更把爐香試一燃。(1)由酬唱詩的特點可推斷,前一首的作者是蘇軾。(2)以下對這兩首詩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CA.前一首詩的頷聯(lián)中“雪霜”“琴筑”運用了比喻的手法。B.據(jù)酬唱詩的特點,前一首詩頸聯(lián)中“便”意為“安適”。C.據(jù)酬唱詩的特點,后一首詩頷聯(lián)中“三秋”意為“三年”。D.后一首詩的尾聯(lián)中“試燃爐香”與詩題中“祈雨”呼應。(3)兩首詩都用對比的手法抒發(fā)憫農(nóng)之心,而具體表現(xiàn)又有不同,請加以分析?!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文學常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文學常識要掌握熟練,活學活用,能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具體問題。(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答題時要結合具體語句理解詞語的真正含義,對選項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3)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對比手法在表達情感的不同點分析能力,是一道比較閱讀題。答題時要通讀兩首詩歌,結合具體詩句分析兩首詩對比寫法以及表達情感的不同點?!窘獯稹浚?)酬唱詩是文人彼此唱和的詩作,一般同題同韻,題目中標明唱和對象、事由等。由下首詩題目“次韻子瞻祈雨”可知,“次韻”是蘇轍依照“子瞻祈雨詩”韻而寫的回贈詩。故可由“子瞻”蘇軾的字確認作者為“蘇軾”。(2)C“三秋”應是“晚秋”“深秋”,課本“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三秋”即指晚秋,此句同詞用法,不是“三年”。(3)前一首詩中,前三聯(lián)“百重堆案掣身閑,一葉秋聲對榻眠。床下雪霜侵戶月,枕中琴筑落階泉。崎嶇世味嘗應遍,寂寞山棲老漸便”,寫自己從繁重的案牘中抽身至此,獨享山林明月的安閑,以及嘗遍人間百味看穿世事后個人境遇的安適,這與尾聯(lián)“惟有憫農(nóng)心尚在,起瞻云漢更茫然”表達的對百姓生計的憂心形成對比,強化了作者的憫農(nóng)之心。后一首詩中,前三聯(lián)的每一聯(lián)都用對比,首聯(lián)“世故紛紛誰復閑,蛟龍不雨獨安眠”,是人事紛紛與蛟龍安眠的對比;頷聯(lián)“人間已厭三秋旱,澗底猶慳一掬泉”,是百姓盼雨與上天慳雨的對比;頸聯(lián)“廟令酒肴時醉飽,田家糠稅久安便”,是廟令享酒肴與百姓吃糠秕的對比,在這三層對比的鋪墊之后,作者在尾聯(lián)“憂心未已誰知恤,更把爐香試一燃”中,集中抒發(fā)對百姓生計的深重憂慮。答案:(1)蘇軾(2)C(3)前一首詩中,前三聯(lián)寫自己從繁重的案牘中抽身的安閑、看穿世事后對個人境遇的安適,這與尾聯(lián)表達的對百姓生計的憂心形成對比,強化了作者的憫農(nóng)之心。后一首詩中,前三聯(lián)的每一聯(lián)都用對比,人事紛紛與蛟龍安眠、百姓盼雨與上天慳雨、廟令享酒肴與百姓吃糠秕等,在這三層對比的鋪墊之后,作者在尾聯(lián)中集中抒發(fā)對百姓生計的深重憂慮。6.(19分)閱讀下文,完成各題。①公諱晉,字混成,河中虞鄉(xiāng)萬里人。少以明經(jīng)上第。宣皇帝居原州,公在原州,宰相以公善為文,任翰林之選聞,召見,拜秘書省校書郎,入翰林為學士。三年出入左右,天子以為謹愿。②先皇帝時,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紇,詔公兼侍御史,為涵判官。回紇之人來曰:“唐之復土疆,取回紇力焉。約我為市,馬既入,而歸我賄不足,我于使人乎取之?!焙瓚植桓覍Γ暪?。公與之言曰:“我之復土疆,爾信有力焉。吾非無馬,而與爾為市,為賜不既多乎?爾之馬歲至,吾數(shù)皮而歸資。邊吏請致詰也,天子念爾有勞,故下詔禁侵犯。諸戎畏我大國之爾與也,莫敢校焉。爾之父子寧而畜馬蕃者,非我誰使之?”于是其眾皆環(huán)公拜,既又相率南面序拜,皆兩舉手曰:“不敢復有意大國。”自回紇歸,拜司勛郎中,未嘗言回紇之事。③今上即位,拜華州刺史。朱泚之亂,加御史大夫,詔至于上所。李懷光反,上如梁州。懷光所率皆朔方兵公知其謀與朱泚合也患之造懷光言曰:“公之功,天下無與敵;公之過,未有聞于人。某至上所,言公之情,上寬明,將無不赦宥焉。乃能為朱泚臣乎!彼為臣而背其君,茍得志,于公何有?且公既為太尉矣,彼雖寵公,何以加此?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彼知天下之怒,朝夕戮死者也,故求其同罪而與之比,公何所利焉?公之敵彼有余力,不如明告之絕,而起兵襲取之,清宮而迎天子,庶人服而請罪有司,雖有大過,猶將掩焉,如公則誰敢議!”語已,懷光拜曰:“天賜公活懷光之命?!惫蕬压庾洳慌c朱泚。([唐]韓愈《贈太傅董公行狀》,有刪節(jié))(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①任翰林之選聞向皇帝報告②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紇到,前往(2)為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選擇正確的釋義。①天子以為謹愿CA.愿意B.慎重C.誠實D.寬容②邊吏請致詰也BA.責罰B.查問C.整治D.禁止(3)把第②段畫線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諸戎畏我大國之爾與也,莫敢校焉。爾之父子寧而畜馬蕃者,非我誰使之?(4)第③段畫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懷光所率皆朔方兵公知其謀與朱泚合也患之造懷光言曰(5)分析董晉出使回紇歸朝后“未嘗言回紇之事”的原因。(6)董晉成功阻止了李懷光與朱泚的聯(lián)合。請結合第③段,簡析其說服的藝術?!痉治觥浚?)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題可采用聯(lián)想(聯(lián)想課文原句)推斷、語法結構推斷、辨析詞性推斷、語境分析推斷、鄰字幫助推斷等方法。理解文言實詞的含義時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等。(2)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題可采用聯(lián)想(聯(lián)想課文原句)推斷、語法結構推斷、辨析詞性推斷、語境分析推斷、鄰字幫助推斷等方法。理解文言實詞的含義時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等。本題可采取代入法,將所給義項融入語境中去,看是否文意貫通,解釋是否準確恰當。(3)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4)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shù)某煞?,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nèi)容的變化等。斷句前通讀文章,整體感知,把能斷開的先斷開,然后逐步縮小范圍,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憑借和語境(上下文)的關系,作出相應調(diào)整。(5)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作答時明確題目要求,界定有效閱讀區(qū)域,篩選出正確信息,分層概括原因,用簡明的語言表述出來。(6)本題考查結合語段內(nèi)容來分析說話藝術的能力。作答時明確題目要求,全面把握相關語段所寫內(nèi)容,分析人物說話的巧妙的地方,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出來?!窘獯稹浚?)①任翰林之選聞:委任他為翰林之選聞。聞:向皇帝報告。②兵部侍郎李涵如回紇:兵部侍郎李涵到回紇。如:到,前往。(2)①天子以為謹愿:天子認為他謹慎誠實。愿:誠實。故選:C。②邊吏請致詰也:邊吏請求朝廷查問你們。詰:查問。故選:B。(3)諸戎:各少數(shù)民族;與:結交,意譯為“幫助”;莫:沒有人;校:較量;蕃:繁殖。譯文:各少數(shù)民族害怕我們這樣的大國幫助你們,沒有人敢與你們較量。你們回紇的父子們安居樂業(yè),畜養(yǎng)的馬匹興旺,不是我們又是誰造就的呢?(4)“懷光所率”是主語,“皆朔方兵”是謂語部分,“公”是下一分句的主語,其前應斷開;“知”是謂語,“其謀與朱泚合也”是句子賓語,其后應斷開;“患之”的主語“公”承前省略,“患”是謂語,“之”是賓語,其后應斷開;“造懷光”與“言曰”是兩個并列的動詞結構,主語都是“公”,中間不用斷開。斷句:懷光所率皆朔方兵/公知其謀與朱泚合也/患之/造懷光言曰譯文:李懷光所率領的都是北方的兵士。董公知道他想和朱泚聯(lián)合,非常擔心這件事。他造訪李懷光對他說。(5)分析董晉出使回紇歸朝后“未嘗言回紇之事”的原因,先看前文“涵懼不敢對,視公”,面對回紇人的咄咄逼人的情勢,李涵害怕不敢回答,看著董晉。董晉據(jù)理力爭,讓回紇人理屈詞窮,最終不辱使命?;厝ゲ徽f這件事,可以不讓兵部侍郎李涵感到難堪。從人物塑造上看,這件事刻畫了董晉的謙退低調(diào)的性格,成事卻不居功。(6)董晉成功阻止了李懷光與朱泚的聯(lián)合,其說服他人的藝術性很高。根據(jù)“公之功,天下無與敵”可知,為緩解李懷光的抵觸情緒,董晉先贊李懷光的功勞,說他的功勞,天下沒有人比得上,這是先動之以情。根據(jù)“公之過,未有聞于人。某至上所,言公之情,上寬明,將無不赦宥焉”可知,董晉又說李懷光的過錯,沒有聽別人說起過。自己會到皇上那里說明情況,且皇上寬仁明達,必將赦免原諒他,消除了他的顧慮。根據(jù)“彼為臣而背其君,茍得志,于公何有”可知,董晉再曉之以理,指出朱泚是背信棄義之人,“何有”“公何所利焉”兩個反問句,強調(diào)了與朱聯(lián)合不會給他帶來利益,說明與朱聯(lián)合有害無益。為李懷光分析當前形勢,講清各種利害關系,讓李懷光認識到事情的后果,放棄反叛的念頭。根據(jù)“不如明告之絕,而起兵襲取之,清宮而迎天子,庶人服而請罪有司,雖有大過,猶將掩焉,如公則誰敢議”可知,這是要李懷光公開地表明和朱泚斷交,再起兵攻打他,灑掃宮殿迎接天子,穿上百姓的衣服向有關部門請罪。董晉最后提出將功補過的可能,這是為李懷光下一步的行動提供具體建議,切中要害。答案:(1)①向皇帝報告②到,前往(2)①C②B(3)各少數(shù)民族害怕我們這樣的大國幫助你們,沒有人敢與你們較量。你們回紇的父子們安居樂業(yè),畜養(yǎng)的馬匹興旺,不是我們又是誰造就的呢?(4)懷光所率皆朔方兵/公知其謀與朱泚合也/患之/造懷光言曰(5)一方面,不讓兵部侍郎李涵感到難堪;另一方面,體現(xiàn)謙退低調(diào),成事卻不居功。(6)董晉先贊李懷光的功勞,緩解李懷光的抵觸情緒;又用其過尚未有人知,且皇帝的寬宏大量,消除他的顧慮。再指出朱泚是背信棄義之人,強調(diào)與朱聯(lián)合有害無益,讓李懷光認識到事情的后果,放棄反叛的念頭。最后提出將功補過的可能,為他下一步的行動提供具體建議。參考譯文:董晉,字混成,河中虞鄉(xiāng)萬歲里人。年輕時以明經(jīng)科殿試及第。肅宗從靈武抵達彭原,董晉在原州,宰相因為董晉善于寫文章,委任他為翰林之選聞,皇帝召見他,授官秘書省校書郎,進入翰林院做學士。三年之間,出入于皇帝左右,天子認為他謹慎誠實。大歷年間,兵部侍郎李涵到回紇,皇帝下詔讓公董晉兼任侍御史,委任董晉為李涵的判官?;丶v的人來說:“大唐收復疆土,得到回紇大力幫助。答應與我們做生意,(我們的)馬匹已經(jīng)給大唐,但給我們的錢財不足,我們向大唐使者索取這些錢財。”李涵害怕不敢回答,看著董晉。董晉對來人說:“我們收復疆土,你們確實出了力。我們不是沒有馬匹,但還是與你們做生意,作為(給你們的)賞賜不已經(jīng)多嗎?你們的馬匹每年到來,我們按皮毛計算數(shù)目付給錢財。(馬匹數(shù)目與你們上報數(shù)目不符),邊吏請求朝廷查問你們,天子沒有忘記你們的功勞,所以下詔禁止侵犯你們。各少數(shù)民族害怕我們這樣的大國幫助你們,沒有人敢與你們較量。你們回紇的父子們安居樂業(yè),畜養(yǎng)的馬匹興旺,不是我們又是誰造就的呢?”回紇眾人都向他跪拜,在這之后,眾人又一個接著一個面向南按次序跪拜,都舉起雙手說:“不敢再對大唐有意圖了?!睆幕丶v歸來后,董晉被任命為司勛郎中,不曾說在回紇的事情。德宗即位,董晉出任華州刺史。朱泚謀反,董晉獲加御史大夫,詔令下達到皇上所在地。李懷光謀反,皇上駕臨梁州。李懷光所率領的都是北方的兵士。董公知道他想和朱泚聯(lián)合,非常擔心這件事。他造訪李懷光對他說:“您的功勞,天下沒有人比得上;您的過錯,沒有聽別人說起過。我到皇上那里,表明您的情況,皇上寬仁明達,必將赦免原諒您。您怎能做朱泚的臣子呢?他作為臣子卻背叛君主,暫且得志,對于您有什么呢?況且您已經(jīng)身居太尉之職,他即使尊寵您,(給你的官位)又怎么能超過太尉呢?他不能侍奉君王,能夠用大臣之禮對待您嗎!您能侍奉他,怎么不能侍奉君主呢?朱泚作為臣子卻謀反,如果他得志了,你又有什么呢?況且您已位居太尉,朱泚即使信任您,您的地位也不會再高了。他不能侍奉君主,卻能以臣子的身份侍奉您嗎?他知道天下人對他的怒火,早晚會被處死的,所以謀求和他犯同樣罪的同黨與他勾結,而您能有什么好處呢?您與他相敵有剩余的力量,不如公開地表明和他斷交,再起兵攻打他,灑掃宮殿迎接天子,穿上百姓的衣服向有關部門請罪,即使有大的過錯,還將被您的高尚行為掩蓋的。如果像您這樣誰敢非議您呢!”說完,李懷光拜謝董公說:“上天賞賜董公您救了李懷光一命?!彼岳顟压庾罱K沒有與朱泚聯(lián)合。7.(11分)閱讀下文,完成各題。羲風樓記(清)白胤謙①庸齋深闃,可以處吾不材之身,據(jù)梧而坐,曲肱而眠,無不適□。獨其為境隘,不足以游吾目而騁吾足。間用郁邑,則召呼從者走數(shù)十武,臨高城之上天王臺一帶,矯首而南望。遠山嵐氣,使環(huán)邑之勝,落吾襟抱間?;蛟旅餮╈V,秋濤漲發(fā),遵睥睨而東,躋聚奎樓,抵于開福寺前,緩步以歸,亦一快也。顧年衰膂力弗強,數(shù)往則嫌疲憊而多事。②偶攜兒子登齋之后樓視廩,啟北窗,面北山,丹崖蒼壁,草樹蒙茸,羅列于其下,遠風忽至,居然在野。兒進曰:“胡弗日涉于斯?”吾首肯之。兒退后,因命撤廩,障壁為梯,設幾席焉。每晨起,杖而上,聽黃鳥數(shù)聲,始還就齋中。午飯后,再上眺觀云物,或受涼風,以散熇烝,信足樂也。③乃反觀兒子笑曰:“道在邇而求諸遠,非吾向者之謂與?蓋圣賢之道,近在于人心者,何以異乎是?故學者之于道,方其未得,雖竭聰明窮昏旦而求之,卒未能益焉。及其來會于吾前也,不越跬步而遇之,是以謂之庸。夫庸者,道之所寓,而□者其體,□者其用。是故子莫執(zhí)中,違乎時之守也。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應乎中之理也。有孔子之時,而后堯舜相傳之中,常存乎于今日。昔陶淵明臥于北窗,清風時至,自謂羲皇上人。以羲皇之去淵明數(shù)千歲遠矣,而淵明擬之,不啻其近焉。然則淵明之去今,雖又千余歲,今之風猶古之風也,謂獨遼邈而莫之親耶?其孰能信之?”兒不能會,吾復大笑,遂命書之,以羲風名吾樓。(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BA.耳B.者C.耶D.乎(2)第①②段中寫作者心情幾番轉(zhuǎn)變,分析這樣寫的具體作用。(3)根據(jù)文意,第③段空格處應依次填入AA.中時B.時中(4)第③段寫陶淵明自稱羲皇上人的典故,試分析其用意?!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時,學生要了解虛詞的用法,結合語境,在準確理解句意的基礎上判斷相應虛詞的用法和意義,切不可機械、盲目。(2)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解答時要篩選文章信息,并分析具體作用。(3)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運用。解答時要結合具體內(nèi)容,選擇合適的實詞。(4)本題考查文章的藝術手法及用意。解答時要明確藝術手法的類型,然后分析其用意?!窘獯稹浚?)結合原文“據(jù)梧而坐,曲肱而眠,無不適□”,這句話的意思是背靠著梧桐樹坐著,彎著胳膊作枕頭睡覺,沒有感覺不舒服的地方。所以此處只有“者”:……的地方。應選“者”。故選B。(2)“庸齋深闃,可以處吾不材之身,據(jù)梧而坐,曲肱而眠,無不適□”作者先寫身處庸齋的安適,“獨其為境隘,不足以游吾目而騁吾足”接著指出不能“游目騁足”的遺憾,引出下文“間用郁邑,則召呼從者走數(shù)十武,臨高城之上天王臺一帶,矯首而南望。遠山嵐氣,使環(huán)邑之勝,落吾襟抱間?;蛟旅餮╈V,秋濤漲發(fā),遵睥睨而東,躋聚奎樓,抵于開福寺前,緩步以歸,亦一快也。顧年衰膂力弗強,數(shù)往則嫌疲憊而多事”寫登天王臺、聚奎樓看到美景而感到快樂;接著寫因年老體衰不能經(jīng)常遠足而感到遺憾,引出下文寫登庸齋后樓賞到美景而感到興奮。兩段之間,作者的心情發(fā)生四次轉(zhuǎn)變,為下文“道在邇,不必求諸遠”的道理張本。(3)第③段的主要內(nèi)容是闡明“道在邇,不必求諸遠”“圣賢之道,近在于人心”。結合“及其來會于吾前也,不越跬步而遇之,是以謂之庸。夫庸者,道之所寓,而□者其體,□者其用”,此處是解釋什么是“庸”,根據(jù)“夫庸者,道之所寓,而□者其體,□者其用”,這里的第一個空格填“中”,意思是“適合是它的根本”。第二個空格填“時”,意思是“順應時代變化是它的作用”。故選A。(4)“昔陶淵明臥于北窗,清風時至,自謂羲皇上人。以羲皇之去淵明數(shù)千歲遠矣,而淵明擬之,不啻其近焉。然則淵明之去今,雖又千余歲,今之風猶古之風也,謂獨遼邈而莫之親耶?”這句話的意思是陶淵明在眼下的日常生活中體悟相傳數(shù)千年的“道”。作者一方面以此闡明上文“道在邇,不必求諸遠”“圣賢之道,近在于人心”等觀點;另一方面以此作比,暗示作者也能如陶淵明一樣在尋常生活中體悟出大道。答案:(1)B(2)作者先寫身處庸齋的安適,接著指出不能“游目騁足”的遺憾,引出下文寫登天王臺、聚奎樓看到美景而感到快樂;接著寫因年老體衰不能經(jīng)常遠足而感到遺憾,引出下文寫登庸齋后樓賞到美景而感到興奮。兩段之間,作者的心情發(fā)生四次轉(zhuǎn)變,為下文“道在邇,不必求諸遠”的道理張本。(3)A(4)陶淵明在眼下的日常生活中體悟相傳數(shù)千年的“道”。作者一方面以此闡明上文“道在邇,不必求諸遠”“圣賢之道,近在于人心”等觀點;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