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必《蘭亭集序》《歸去來兮辭》(練習(xí))(學(xué)生版)-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新教材新高考)_第1頁
選必《蘭亭集序》《歸去來兮辭》(練習(xí))(學(xué)生版)-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新教材新高考)_第2頁
選必《蘭亭集序》《歸去來兮辭》(練習(xí))(學(xué)生版)-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新教材新高考)_第3頁
選必《蘭亭集序》《歸去來兮辭》(練習(xí))(學(xué)生版)-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新教材新高考)_第4頁
選必《蘭亭集序》《歸去來兮辭》(練習(xí))(學(xué)生版)-2025年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新教材新高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10講選必《蘭亭集序》《歸去來兮辭》一輪復(fù)習(xí)

目錄

01模擬基礎(chǔ)練

02重難創(chuàng)新練

03真題實戰(zhàn)練

一、情境默寫

補(bǔ)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D《陋室銘》中“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兩句描繪賓客盡是文人雅士、賢德之人,《蘭亭集序》中

表達(dá)類似意思的句子:",

(2)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用來表明自己關(guān)于生和死,長壽和短命的觀點的句子是“

(3)我們經(jīng)常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中的“,"

兩句表達(dá)過去不可挽回、未來則可把握之意。

(4)《歸去來兮辭》中",?!眱删湟栽气B自喻,表現(xiàn)詩人過去

做官出自無心,如今歸田恰如鳥倦飛而知還。

二.基礎(chǔ)選擇題

1.下列對相關(guān)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序,古代文體的一種,大多用以題贈,或作為著述的前言。《蘭亭集序》就是為《蘭亭集》而寫的

贈序,其內(nèi)容突出了贈序的特點。

B.癸丑,采用的是干支紀(jì)年法,即用“十天干”中的“癸”和“十二地支”中的“丑”相配來表示年份。

C.流觴,指的是古人在水旁歡宴時,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從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誰的面前,

誰就取來飲用。

D.“若合一契”中的“契”指的是符契,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成兩半,合在一起可為憑驗。

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語義相同的一項是()

A.引以為流觴曲水B.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C.列坐其次D.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3.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活用現(xiàn)象,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群賢畢至B.齊彭殛為妄作

C.少長咸集D.死生亦大矣

4.下列選項中句子的句式特點與例句不同的一項是()

例句: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A.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B.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

C.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D.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

5.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少長咸集(都)暢敘幽情(深遠(yuǎn)高雅)感慨系之(連接)喻之于懷(比喻)

B.群賢畢至(全)崇山峻嶺(高)終期于盡(至、及)列坐其次(排列)

C.茂林修竹(修整)人之相與(交往)修短隨化(變化)其致一也(意態(tài),情趣)

D.清流激湍(急流的水)暫得于己(一時向之所欣(一向,向來)列敘時人(一個一個地)

6.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趣舍萬殊,靜躁不同

B.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悟言一室之內(nèi)

D.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

7.下列句子中“一”作數(shù)詞用的一項是()

A.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B.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C.所以興懷,其致一也D.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8.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B.當(dāng)其欣于所遇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

C.俯仰之間,已為陳跡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D.不能喻之于懷亦將有感于斯文

9.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藝術(shù)往往能讓人充滿浪漫主義情懷,許多畫家常常在生活中放混形彥,不修邊幅。

B.情隨事迂,人的心情不同,對所遇到的事也就會有不同的感受。

C.在迷人的天山牧場游目羯懷,我眼前的美景宛若幅風(fēng)景畫。

D.這股帶著潮氣的風(fēng)經(jīng)膠東半島的重中峻峻的阻攔過濾,只剩下涼爽和愜意。

10.下列關(guān)于“期”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注定)

B.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jìn)者(希望)

C.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約定)

D.秋以為期(約定的佳日)

11.下列與“既自以心為形役''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軍中無以為樂B.僮仆歡迎,稚子候門

C.臨清流而賦詩D.身死人手,為天下笑

12.下列加點字的活用現(xiàn)象,,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實迷途其未遠(yuǎn)B.或棹孤舟

C.園日涉以成趣D.樂琴書以消憂

13.對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類正確的是()

①云無心以出岫②木欣欣以向榮③引壺觴以自酌④聊乘化以歸盡

⑤請息交以絕游⑥問征夫以前路⑦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⑧眄庭柯以怡顏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14.下列句子中詞類活用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策扶老以流憩/或棹孤舟B.善萬物之得時/眄庭柯以怡顏

C.園日涉以成趣/樂琴書以消憂D.悅親戚之情話/攜幼入室

1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古今意義完全一致的一項是()

A.幼稚盈室B.悅親戚之情話

C.于是悵然慷慨D.善萬物之得時

16.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活用類型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猶望一稔,當(dāng)斂裳宵逝

A.悅親戚之情話B.園日涉以成趣

C.或命巾車,或棹孤舟D.眄庭柯以怡顏

17.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眷然有歸歟之情(思戀的樣子)情在駿奔(騎著快馬奔跑)

B.非矯厲所得(造作勉強(qiáng))眄庭柯以怡顏(斜視院子里)

C.當(dāng)斂裳宵逝(收拾衣裝)悟已往之不諫(不能挽回)

D.倚南窗以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情懷)感吾生之行休(將要結(jié)束)

18.對各句中加點字解釋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將要);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端起);聊乘化以歸盡,樂夫

天命復(fù)奚疑(順應(yīng));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拄著)

B.知來者之可追(追趕);覺今是而昨非(錯誤);三徑就荒松菊猶存(近于);歸去來兮(助詞無實義)

C.既自以心為形役(被);載欣載奔(語氣助詞,且);時矯首而遐觀(矯正);審容膝之易安(覺察)

D.請息交以絕游(游玩);悅親戚之情話(知心話);曷不委心任去留(隨心);登東皋以舒嘯(高歌)

19.對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舟遙遙以輕颶②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③木欣欣以向榮④家叔以余貧苦

A.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B.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不同

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D.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20.不屬于賓語前置的一句是()

A.復(fù)駕言兮焉求B.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C.樂夫天命復(fù)奚疑D.將有事于西疇

三、語言文字運(yùn)用

1.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bǔ)寫恰當(dāng)?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yán)密,每處不超過15

個字。

王羲之的行書,形質(zhì)堅毅,神采俊朗,灑脫飄逸,行云流水,1700年過去了,后人依然難以望其項背。

這與王羲之個人的學(xué)養(yǎng)氣質(zhì)與書法造詣相關(guān),當(dāng)然,①0因為那是一個精神解放、人格獨立、文

化自覺的時代。時間來到了唐代,唐代的社會氣象與精神氣度推動著唐人繞過王羲之而另辟蹊徑,

②0宋代承續(xù)了唐代文化,但難以逾越唐人。在楷書上,幾乎被唐人窮盡了法度與風(fēng)格,宋人一

時也找不到拓荒之處,③,如蘇軾所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p>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被審美的汁液浸泡、又為理想的光環(huán)所籠罩著的山水,它是作者出的空

中樓閣。在當(dāng)代中國,無論東西南北,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桃花源”。人們對理想家園不同的理解認(rèn)

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但每一個“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淵明的影子,真可謂“一處桃源一陶翁”。

陶淵明在歸隱前也不是沒有過政治,讀書人誰不想建功立業(yè)?他一上任就地搞改革,結(jié)果卻

引來了各種麻煩。陶淵明因不愿向督郵“折腰”,當(dāng)天即辭官而去。從此,他就一直在鄉(xiāng)下種地、讀書、

思考,終于在他57歲時寫成的《桃花源記》。陶淵明不是政治家,卻勾勒出一個理想社會,讓人們

不斷去追求;他不是專門的游記作家,卻描繪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圖,讓人們不斷地去尋找;他不是專門的

哲學(xué)家,卻給出了人生智慧,讓人們在亂世中看到一束光。如果真要說專業(yè)的話,陶淵明只是一個詩人,

他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派,用美來凈化人們的心靈。

2.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虛構(gòu)參加大張旗鼓膾炙人口

B.幻化參與大刀闊斧膾炙人口

C.幻化參加大張旗鼓喜聞樂見

D.虛構(gòu)參與大刀闊斧喜聞樂見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A.人們把對理想家園不同的理解認(rèn)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B.人們從對理想家園不同的理解認(rèn)知中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C.不同的“桃花源”,反射出人們對理想家園不同的理解認(rèn)知。

D.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們對理想家園不同的理解認(rèn)知。

4.下列各句中的引號,與文中“折腰”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蜀相》表達(dá)了作者對諸葛亮才干、德行的稱頌及對其“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惋惜。

B.呂洞賓為八仙之一,因為道教全真派奉其為純陽祖師,故世稱“呂祖”。

C.讀《邊城》時,人們需要思考沈從文為什么會寫這樣一個“世外桃源”式的鄉(xiāng)村社會,表達(dá)了怎樣的

社會理想。

D.雖然是親兄弟,周樹人和周作人在“五四”退潮以后所走的路卻大相徑庭。

(一)閱讀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序》,回答“序”后的問題。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shù)。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

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咒諸侯以惠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是風(fēng)波未靜.心憚遠(yuǎn)役。

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②之情。何則?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

得。饑凍雖切,違已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dāng)斂裳宵

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巴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命篇目:《歸去來

兮》。乙巳歲十一月也。

注釋:①四方之事,指陶淵明接受建威將軍劉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四方,意為到各處去。②歸歟,

《論語?公冶長》有“子在陳曰:‘歸歟歸歟'”的話,表懷鄉(xiāng)之情。③駿奔,《詩經(jīng)?周頌》“清廟”篇有“駿奔

走化廟”的話,即去祭祀。

1.對劃線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生生所資(生產(chǎn)生活)B.脫然有懷(輕快的樣子)

C.豆程氏妹喪于武昌(尋找)D.非矯厲所得(勉強(qiáng)去做)

2.判斷“以”字用法,正確的選項是()

①耕植不足以自給②諸侯以惠愛為德③家叔以余貧苦④足以為酒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下列選項是對本文文意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陶淵明做官單純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做彭澤令,僅以“有酒可飲”為理由。

B.陶淵明去做官,既有家貧、求生無術(shù)的原由,也有親故勸告、諸侯惠愛、家叔引薦、彭澤縣離家不

遠(yuǎn)的因素。

C.陶辭辭官而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質(zhì)性自然,感到官場拘束,出仕違背平生志向。

D.當(dāng)然其妹新亡,前去奔喪也應(yīng)成為辭官因素之一。

4.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1)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2)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

5.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序”的主要內(nèi)容(不超過40字):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蘭亭集序

〔東晉〕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俊春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

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

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

可樂也。

夫人與相與,俯仰一世?;蛉≈T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爭愁舍萬殊,靜

躁不同,當(dāng)其欣手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p>

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蕩為妄作。

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

亦將有感于斯文。

歸去來兮辭并序(節(jié)選)

〔東晉〕陶淵明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shù)。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

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于時風(fēng)波未靜,心憚遠(yuǎn)

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zhì)性自然,非矯

厲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悵然懵修,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dāng)斂

裳宵逝。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順心,命篇日《歸去

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

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和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修禊”,指在農(nóng)歷三月上旬到水邊嬉戲以祓除不祥的古代民俗。

B.“趣”,指選取,與《歸去來兮辭》中“園日涉以成趣”中的“趣”詞義不同。

C.“喻”,指明白、理解,與成語“不可理喻''中的"喻''用法相同。

D.“慷慨”,指感慨、感嘆,與現(xiàn)在所說的“慷慨激昂”中的“慷慨”意思不同。

7.下列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里趣舍萬殊里九死其猶未悔

B.夫人之相與句讀之不知

C.當(dāng)其欣于所遇于時風(fēng)波未靜

D.家叔以余貧苦但以劉日薄西山

8.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前半部分?jǐn)⑹?、寫景,點明集會的時間、地點、事由、參加者,描寫了蘭亭所在地壯闊優(yōu)美的

自然環(huán)境。

B.甲文后半部分轉(zhuǎn)向表達(dá)有關(guān)憂樂生死的感慨與思考,飽含理性:人生苦短,樂必生悲;托之詩文,

傳諸后人。

C.乙文為《歸去來兮辭并序》中“序”的部分,敘述了作者出仕和辭官的原因,同時交代了寫作背景和

時間。

D.乙文寫作者在就任彭澤令之后很快生出了辭官之心,而根本原因在于出仕為官的生活方式違背了他

的本性。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殛為妄作。

(2)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蛉≈T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

躁不同,當(dāng)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修,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p>

豈不痛哉!

(節(jié)選自《蘭亭集序》)

材料二:

然五人之當(dāng)刑也,意氣揚(yáng)揚(yáng),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談笑以死。斷頭置城上,藜含不少變。有賢士大夫

發(fā)五十金,買五人之月豆而函之,卒與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

嗟乎!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而五人生于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xùn),激

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不敢復(fù)有株治。

大閹亦迄哼畏義,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待圣人之出而投續(xù)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觀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yuǎn)近,而又有剪發(fā)杜門,佯狂不知所

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于朝廷.贈謚褒美,榮于身后;而

五人亦得以加其士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上無不有過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

令五人者保其首領(lǐng),以老于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

志士之悲哉?故予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昭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節(jié)選自《五人墓碑記》)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

大閹A之亂B縉紳C而能D不易E其志者F四海G之大H有幾人歟?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化,指自然規(guī)律,與《歸去來兮辭》“聊乘化以歸盡“中的“化”詞義不同。

B.顏色,指臉色,與《屈原列傳》“顏色憔悴”中的“顏色”詞義相同。

C.逡巡,指遲疑不決,與《過秦論》“逡巡而不敢進(jìn)”中的“逡巡”詞義相同。

D.明,指表明、顯示,與《師說》“吾未見其明也”中的“明”用法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人處世取舍不同,表現(xiàn)就不同,但留戀美好事物的心情是一樣的,人生短暫盛事不再的感慨中流

露出對生命的熱情。

B.五人慷慨從容,談笑而死,正面顯示了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大閹畏懼正義,投綴道路,側(cè)面肯定

了五人獻(xiàn)身的意義。

C.高官顯貴或逃走或瘋狂,不能被人容納,而五人出身低微卻能激昂大義,讓豪杰扼腕惋惜,他們比

蓼洲周公還要榮耀。

D.假如五人保全性命,那么將像奴隸一樣被人使喚,反面設(shè)想中進(jìn)一步突出五人死于義的重大價值,

增強(qiáng)了文章說服力。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2)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14.兩則材料都談到死生的“大”,其側(cè)重點有何不同?請簡要概括。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蛉≈T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

躁不同,當(dāng)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p>

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等為妄作。

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

亦將有感于斯文。

(選自王羲之《蘭亭集序》)

材料二:

書契之興,肇乎中古,繩文鳥跡,不足可觀。末代去樸歸華,舒箋點翰,爭相夸尚,競其工拙?!?/p>

子云近世擅名江表,然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絡(luò)秋蛇,臥王;蒙于紙中,坐徐偃于

筆下;雖禿千兔之翰,聚無一毫之筋;窮萬谷之皮,斂無半分之骨。以茲播美,非其濫名耶?此數(shù)子者,

皆譽(yù)過其實。所以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jié)狀若

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降玲之

類,何足論哉!

(選自李世民《王羲之傳論》)

材料三:

王右軍(羲之)與謝太傅(安)共登冶城。謝悠然遠(yuǎn)想,有高世之志。王指謝日:“夏禹勤王,于冬

即月R;文王阡食,日不暇給。今四郊多辛,宜人人自效,而虛談廢務(wù),浮文妨要,恐非當(dāng)今所宜?!敝x答

日:“秦任商鞅,二世而亡,豈清言致患邪?”

(選自《世說新語》)

15.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寫出需要斷開的三處的字母。

觀其點A曳之工B裁成之C妙D煙霏E露結(jié)F狀若斷G而還連

16.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彭殛”意為壽命的長與短,“彭”指道教中以長壽著稱的彭祖,“殛”指未成年就夭折。

B.“區(qū)區(qū)”在文中的意思是“愚拙,沒見識”,和《孔雀東南飛》中“何乃太區(qū)區(qū)”的“區(qū)區(qū)”意思相同。

C.“手足月并服”也作“臍手臟足”,手掌、足底生滿老繭,在文中用以形容大禹勞動的艱辛,操勞不斷。

D.“壘”,在文中指古代軍中作防守用的墻壁,與《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故壘西邊”的“壘”意思相同。

17.下列對材料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羲之談到有人喜歡清談,有人好縱情山水,但當(dāng)他們面對死生大事時,都會不由得感慨萬千,心

生悲痛之感。

B.王羲之認(rèn)為無論壽命長短最終都會走向盡頭,生死本來就是虛誕的,顯得悲觀感傷;不同于材料三

中他的積極態(tài)度。

C.唐太宗運(yùn)用對比、比喻等手法,批評近代書法家名不副實,浪得虛名,稱贊王羲之書法盡善盡美

D.王羲之認(rèn)為清談?wù)`國,文風(fēng)浮華妨礙大事,應(yīng)效仿大禹和文王之勤勉;謝安則以秦朝二世而亡為例

表達(dá)不同意見。

1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2)以茲播美,非其濫名耶?此數(shù)子者,皆譽(yù)過其實。

19.三則材料反映了王羲之的不同側(cè)面,請分點概括。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

蘇轍

東坡先生謫居脩耳,置家羅浮之下,獨與幼子過負(fù)擔(dān)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藻芋②,而華屋玉食

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無所嗜好,以圖史為園囿,文章為鼓吹,至此亦皆罷去。獨喜為詩,精深華妙,不

見老人衰憊之氣。

是時轍亦遷海康,書來告日:“古之詩人有擬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則始于東坡。

吾于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zhì)而實綺,罐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

杜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詩凡百數(shù)十篇,至其得意,自謂不甚愧淵明。今將集而并錄之,以遺后之

君子,子為我志之。然吾于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如其為人,實有感焉。淵明臨終.疏告儼等:,吾少

而窮苦,每以家弊,東西游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苞使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

淵明此語,蓋實錄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淵明,欲以晚節(jié)師

范其萬一也?!?/p>

嗟夫!淵明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xiāng)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為獄吏所折困終不能懾以陷于大難

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淵明其誰肯信之雖然.子瞻之仕,其出入進(jìn)退猶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處之

矣。

轍少而無師,子瞻既寫而學(xué)成,生君命轍師焉。子瞻常稱轍詩有古人之風(fēng),自以為不若也。然自其斥

居?xùn)|坡,其學(xué)日進(jìn),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詩比杜于差、李太白為有余,遂與淵明比。轍雖馳驟從之,常出

其后,其和淵明,轍繼之者,亦一二焉。

【注】①這是蘇轍為其兄蘇軾《和陶詩一百二十首》寫的序言。序而稱為引,是為了避其祖父蘇序之諱。

②葆芋:即薯蒜,通稱山藥。

20.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1?項是()

A.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為獄吏所折困/終不能慘/以陷于大難/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淵明/其誰肯信

之/

B.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為獄吏所折困/終不能慘/以陷于大難/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淵明其誰/肯信

之/

C.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為獄吏所折困/終不能慘/以陷于大難/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淵明/其誰肯信

之/

D.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為獄吏所折困/終不能慘/以陷于大難/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淵明其誰/肯信

之/

2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追和,指根據(jù)古人所寫某首詩或詞的格律或內(nèi)容作詩詞。

B.冠,古代男子十八歲時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C.先,已故的,多用于尊長。文中的“先君”指已故的父親。

D.子美,是杜甫的字。字是對名的解釋和補(bǔ)充,對名有表述、闡明的作用。

22.下列對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引用蘇軾的話介紹他追和陶詩的情況,著重談了他晚年深服淵明、立志學(xué)陶的原因。

B.蘇轍說到蘇軾半生為官,頻遭屈辱而不知悔,議論中流露出對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

C.這篇序言引用蘇軾的原話來介紹其創(chuàng)作動機(jī)等相關(guān)情況,這種寫法有利于縮短讀者與蘇軾的距離,

讓人感到親切可信。

D.蘇軾認(rèn)為陶詩的藝術(shù)特點是“質(zhì)而實綺,癖而實腴”,認(rèn)為陶淵明本人是“性剛才拙”,自己能夠從中

汲取經(jīng)驗教訓(xùn)。

2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然吾于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如其為人,實有感焉。

(2)此所以深服淵明,欲以晚節(jié)師范其萬一也。

24.請概括本文的寫作意圖。

一、文言文閱讀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材料一:

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談。非以停之則清,混之則濁邪?情因所習(xí)而遷移,物觸所遇而興感。故振

轡于朝市則充屈之心生閑步于林野則遼落之志興。仰瞻羲唐.邈已遠(yuǎn)矣;近詠臺閣,陛深增懷。為復(fù)于曖

昧之中,思縈拂之道,屢借山水,以化其郁結(jié)。永一日之足,當(dāng)百年之溢。

以暮春之始,禊于南澗之濱。高嶺千尋,長湖萬頃,隆屈澄汪之勢,可為壯矣。乃承芳草,鏡清流,

覽卉木,觀魚鳥,具物同榮,貴生威暢。于是和以醇醪,齊?達(dá)觀,決然兀矣,焉復(fù)覺鵬鎬之二物哉?耀

靈縱轡,急景西邁,樂與時去,悲亦系之。往復(fù)推移,新故相換,今日之跡,明復(fù)陳矣。原詩人之致興,

諒歌詠之有由。

(選自孫綽《三月三日蘭亭詩序》)

材料二:

古今文土愛念光景,未嘗不感嘆于死生之際。故或登高臨水,悲陵谷之不長;花晨月夕,嗟露電之易

逝。雖當(dāng)快心適志之時,常若有一段隱憂埋伏胸中,世間功名富貴舉不足以消其牢騷不平之氣。于是卑者

縱情曲篥①,極意聲伎;高者或托為文章聲歌,以求不朽;或究心仙佛與夫飛升坐化之術(shù)。其事不同,其貪

生畏死之心一也。獨庸夫俗子,耽心勢利,不信眼前有死。而一種腐儒,為道理所錮,亦云:“死即死耳,

何畏之有!”此其人皆庸下之極,無足言者。夫蒙莊達(dá)士,寄喻于藏山②;尼父圣人,興嘆于逝水。死如不

可畏,圣賢亦何貴于聞道哉?

羲之《蘭亭記》③,于死生之際,感嘆尤深。晉人文字,如此者不可多得。昭明《文選》獨遺此篇,

而后世學(xué)語之流,遂致疑于“絲竹管弦”“天朗氣清”之語,此等俱無關(guān)文理,不知于文何瘦?昭明,文

人之腐者,觀其以《閑情賦》@為白璧微瑕,其陋可知。

蘭亭在亂山中,澗水彎環(huán)詰曲,意古人流觴之地即在于此。今擇平地砌小渠為之,與人家園亭中物何

異哉!

(節(jié)選自《袁宏道集箋?!罚?/p>

注:①曲篥:代指酒。②“夫蒙莊”句:典出《莊子?大宗師》:“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澤,謂之固

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fù)之而走,昧者不知也?!鼻f子借此說明世事萬物時時都在運(yùn)動變化,難以預(yù)料。③

《蘭亭記》:即《蘭亭集序》。④《閑情賦》:晉陶淵明撰,蕭統(tǒng)認(rèn)為“白璧微瑕者,惟在《閑情》一賦”。

1.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紙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

故振轡A于朝市B則充屈之心C生D閑E步于林F野G則遼落之志興。

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顧”,只是,與《項脊軒志》中,“顧視無可置者”的“顧”字意思不相同。

B.“席”,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席,與《孔雀東南》中“結(jié)發(fā)同枕席”的“席”用法不相同。

C.“以”,介詞,用,與《種樹郭橐駝傳》中“以子之道,移之官理”的“以”用法相同。

D.“病”,妨害,與《歸去來兮辭》中“饑凍雖切,違己交病”的“病”意思相同。

3.下列對材料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孫綽引用前人以水設(shè)喻的說法,說明人和水一樣,人的性情、水的形態(tài)都會因境遇不同而發(fā)生改變。

B.孫綽此文與《蘭亭集序》結(jié)構(gòu)不同,先議論,認(rèn)為山水可以化解愁思,然后再敘寫蘭亭游玩的美景

和樂趣。

C.袁宏道看不上被道理禁錮的腐儒和沉迷于功利的庸夫俗子,認(rèn)為他們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都是極其淺薄

平庸的。

D.袁宏道贊揚(yáng)了世人選擇平地砌小溝渠形成流觴之水的做法,認(rèn)為這與人家里園林亭子中的美景一樣

有雅趣。

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原詩人之致興,諒歌詠之有由。

(2)死如不可畏,圣賢亦何貴于聞道哉?

5.古人對生命意義的追尋從未停止,請概括兩則材料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衛(wèi)端木叔者,子貢之世也。藉其先黃,家累萬金。不治坐”,放意所好。其生民之所欲為,人意之所

欲玩者,無不為也,無不玩也。墻屋臺榭,園囿池沼,飲食車服,聲樂嬪御,擬齊楚之君焉。至其情所欲

好,耳所欲聽,目所欲視,口所欲嘗,雖殊方偏國非齊土之所產(chǎn)育者無不必致之猶藩墻之物也。及其游也,

雖山川險阻,涂徑修遠(yuǎn),無不必之,猶人之行咫步也。賓客在庭者日百住,庖廚之下不絕煙火,堂房之上

不絕聲樂。奉養(yǎng)之余,先散之宗族;宗族之余,次散之邑里;邑里之余,乃散之一國。行年六十,氣干將

衰,棄其家事,都散其庫藏、珍寶、車服、妾媵。一年之中盡焉,不為子孫留財。及其病也,無藥石之儲;

及其死也,無瘞埋之資。一國之人受其施者,相與賦而葬之,其其子孫之財焉。

段干木田之,目:“端木叔,達(dá)人也,德過其祖矣。其所行也,其所為也,眾意所驚,而誠理所取。

衛(wèi)之君子多以禮教自持,固未足以得此人之心也?!?/p>

楊子日:“既生,則廢①而任之,究其所欲,以俟于死。將死,則廢而任之,究其所之,以放于盡。

無不廢,無不任,何遽遲速于其間乎?”

(節(jié)選自《列子?楊朱》,有刪改)

材料二:

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茍惜。涉險畏之途,干禍難之事,貪欲以傷生,讒慝②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

行誠孝而見賊,履仁義而得罪,喪身以全家,泯軀而濟(jì)國,君子不咎也。自亂離已來,吾見名臣賢士,臨

難求生,終為不救,徒取窘辱,令人憤懣。侯景之亂,王公將相,多被戮辱,妃主姬妾,略無全者。唯吳

郡太守張噪,建義不捷,為賊所害,辭色不撓;冬鄱陽王世子謝夫人,登屋詬怒,見射而斃。夫人,謝遵

女也。何賢智操行若此之難?婢妾引決若此之易?悲夫!

(節(jié)選自《顏氏家訓(xùn)?養(yǎng)生》)

[注]①廢:擱置,此處可理解為“聽任”。②讒慝:為奸作惡。

6.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斷句處的字母寫在答題卡上。

雖殊A方B偏國C非齊D土之所產(chǎn)E育者F無不必G致之H猶藩墻之物也

7.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故,意為生計,與“老于世故”“人情世故”中的“世故”意思不同。

B.反,通“返”,與《屈原列傳》中“人窮則反本”的“反”意思和用法相同。

C.聞,意為聽說,與《陳情表》中“謹(jǐn)拜表以聞”的“聞”意思相同,用法不同。

D.及,意為等到,與《離騷》“汩余若將不及兮”的"及”意思和用法不同。

8.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端木叔家財萬貫,錦衣玉食,奉養(yǎng)賓客數(shù)以百計,每日聲樂不絕;后逐步遣散賓客以及家中婢妾,

并在一年之內(nèi)散盡家財,最終無安葬之資。

B.段干木高度評價端木叔的德行,認(rèn)為其行為雖然驚世駭俗,但是符合情理,而衛(wèi)國君子多以禮教自

持,自然難以理解其放誕行為背后的深意。

C.顏之推認(rèn)為應(yīng)當(dāng)愛惜生命,但要選擇正當(dāng)?shù)氖侄?,不能因滿足欲望、為奸作惡而遭致死亡,但可以

為忠孝仁義、全家濟(jì)國而獻(xiàn)出自己的生命。

D.亂世中,許多名臣賢士茍且求生卻遭受侮辱,而吳郡太守張嫌和世子夫人皆為義而死,保持了氣節(jié),

顏之推借兩者鮮明的對比闡明了生死觀。

9.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何賢智操行若此之難?婢妾引決若此之易?

(2)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蛾惽楸怼?/p>

10.以上兩則材料以及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都表達(dá)了對待生死的態(tài)度,但各有側(cè)重,請簡要概括。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材料一:

伯牙琴?逆旅壁記

[宋末元初]鄧牧

乙亥李秋,余以貧故館逆旅,樓廣不二丈,深不八九,床榻幾案外無余地,瓶無粟,衣敝履穿,漫不

省。日得尊酒醉吟而已。或者問日:“丈夫生不愿仕,猶當(dāng)置田數(shù)千頃,筑五畝之宮,為子孫門地。子居

旅客之舍,若將久焉,何也?”余笑應(yīng)日:“子惡乎知予哉,余家世相傳,不過書一束,雖不敢謂盡古人

能解,然涉公卿,莫不尊侯;行鄉(xiāng)里,莫敢不下車。自以為富貴不足致。方欲南道三湘八桂行,薄海乘槨

略扶桑,登魯泰山,發(fā)古封識,讀馮冀北,西游入秦,過味谷觀日之所入,十年然后歸。今既不得如意,

且臥琴掛劍歌詩縱酒使數(shù)百年后父老過其下者思而稱之,何必為子孫計?門地之大莫大于劉漢中李晉陽矣,

傳世不數(shù)十,子孫已無置錐。子謂求田問舍為足以遺子孫邪?”日:“唯。”余又日:“六骸耳目,非吾

有也,自天地委形而不得與之遺,及大化之往,如土委地,向之欲高名厚利強(qiáng)有力者,而今安在?子謂足

以久居乎哉?是小逆旅也?!比眨骸拔?。”余又日:“天地者萬物所同有也,自古及今幾何,百千歲其閱

萬物亦多矣,計萬物之在天地間隨世隨化,乃如滄海一粟,子謂足以久居乎哉?是大逆旅也?!币蜃R諸壁。

材料二:

已矣乎!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懷良辰

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東皋?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fù)奚疑!

(節(jié)選自《〈歸去來兮辭》并序》)

11.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

且臥琴A掛劍B歌詩C縱酒D使數(shù)百年后E父老F過其下G者H思I而稱之

1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季秋,指秋天的第三個月,也就是農(nóng)歷九月?!凹尽边€可指兄弟中排行中最小的,如“項羽季父也”。

B.游公卿,“游”指游玩,出游。古代許多底層文人,為了進(jìn)身仕途,常陪公卿權(quán)貴游玩以圖得到提拔。

C.倒屣,又作“倒履”。典出《三國志?王粲傳》,王粲急于迎客把鞋穿倒。后用來形容主人熱情迎客。

D.登東皋以舒嘯,“以”是連詞,表目的,可譯為“來”或不譯,與“仁以為己任”的“以”不同。

13.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中,作者因為貧困的緣故寄住在旅社里,房間狹小,缺衣少食,生活境遇雖差但作者對此并

不在意。

B.材料一中,作者認(rèn)為置辦田產(chǎn)房屋雖然可以長長久久地留存給子孫,但這樣會害了子孫。

C.材料一中,作者所言“小逆旅”是指個人形體只是暫時寄寓于天地之間;“大逆旅”是指世間萬事萬物

的命運(yùn)也只是暫時寄居于天地之間。無論是個人還是萬事萬物,皆為天地之過客。

D.材料二中,陶淵明天好則出游,農(nóng)忙則耕種,登高則長嘯,臨水則賦詩,這正是詩人理想人生的寫

照。

1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向之欲高名厚利強(qiáng)有力者,而今安在?

(2)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

15.上述兩則材料所體現(xiàn)的人生態(tài)度有相似之處,請簡要概括。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饕,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困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蕩為妄作。

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

亦將有感于斯文。

(節(jié)選自王羲之《蘭亭集序》)

已矣乎!寓形字內(nèi)復(fù)幾時?昌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懷良辰

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fù)奚疑!

(節(jié)選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

古今文土愛念光景,未嘗不感嘆于死生之際。故或登高臨水,悲陵谷之不長:花晨月夕。嗟露電之易

逝。雖當(dāng)快心適志之時.常若有一段隱憂埋伏胸中,世間功名富貴,舉不足以消其牢騷不平之氣。于是卑

者縱情曲篥,極意聲伎;高者或托為文章聲歌,以求不朽,或究心仙佛與夫飛升坐化之術(shù)。其事不同,其

貪生畏死之心一也。獨庸夫俗子,耽心贅?biāo)讲恍叛矍坝兴?。而一種腐儒,為道理所錮,亦云:“死即死

耳,何畏之有!”此其人皆庸下之極,無足言者。夫蒙莊達(dá)士寄喻于藏山尼父圣人興嘆于逝水死如不可畏

圣賢亦何貴于聞道哉。

(節(jié)選自袁宏道《蘭亭記》)

1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夫蒙莊達(dá)土/寄喻于藏山/尼父圣人/興嘆于逝水/死如不可畏/圣賢亦何/貴于聞道哉/

B.夫蒙莊達(dá)士寄喻/于藏山/尼父圣人興嘆/于逝水/死如不可畏/圣賢亦何貴/于聞道哉/

C.夫蒙莊達(dá)士/寄喻于藏山/尼父圣人/興嘆于逝水/死如不可畏/圣賢亦何貴于聞道哉/

D.夫蒙莊達(dá)士寄喻/于藏山/尼父圣人興嘆/于逝水/死如不可畏/圣賢亦何貴于聞道哉/

17.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契”為古代符信的一種,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成兩半,合在一起可為憑驗。

B.“斯文”在文中指這篇文章;現(xiàn)在如用作名詞指文化或文人,如用作形容詞則指文雅。

C.“帝鄉(xiāng)不可期”的“期”指期求,與《陳情表》中“外無期功強(qiáng)近之親”的“期”不同。

D.“勢利”在文中形容看地位、財產(chǎn)分別對待人的表現(xiàn),常含貶義,如勢利眼、勢利小人等。

1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以“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收束前面的遐思,把視線轉(zhuǎn)向現(xiàn)實,回扣到蘭亭集會和蘭亭詩集

上來,并進(jìn)一步放眼未來,希望后人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情懷。

B.乙文行文至將終,作者終于把屬于自己的那個“孤”字點了出來,獨自親近自然,獨自躬耕隴畝,獨

自暢抒胸懷,獨自賦詩屬文,這就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人生。

C.丙文說古今文土均“貪生畏死”,只有“庸夫俗子”和“腐儒”例外,前者“耽心勢利”,所以“不信眼前有

死”:后者“為道理所錮”,硬裝出不怕死的樣子。

D.三篇選文均為文土面對死生而闡發(fā)的感嘆,從中可見卑下之人逃避現(xiàn)實縱情聲色,高雅之人不敢直

面而求不朽之道,相比較而言,作者更贊同后一種選擇。

1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

(2)故或登高臨水,悲陵谷之不長;花晨月夕,嗟露電之易逝。

20.面對有限的人生,三篇選文體現(xiàn)了不同的思考,你更認(rèn)同哪一種?請說明理由。

二、現(xiàn)代文閱讀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陶淵明—魏晉風(fēng)流的杰出代表

安貧樂道與崇尚自然,是陶淵明思考人生得出的兩個主要結(jié)論,也是他人生的兩大支柱和藝術(shù)化人生

的具體表現(xiàn)。

“安貧樂道”是陶淵明的為人準(zhǔn)則。他所謂的“道”,偏重于個人的品德節(jié)操方面,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

他特別推崇顏回、黔婁、袁安、榮啟期等安貧樂道的貧土,要像他們那樣努力保持品德節(jié)操的純潔,決不

為追求高官厚祿而玷污自己。他并不是一般地鄙視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業(yè),又要功成

身退。他也考慮貧富的問題,安貧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發(fā)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來求得平衡:“貧富

常交戰(zhàn),道勝無戚顏。”而那些安貧樂道的古代賢人,也就成為他的榜樣:“何以慰吾懷,賴古多此賢?!?/p>

他的晚年很貧窮,到了挨餓的程度,但是并沒有喪失其為人的準(zhǔn)則。

“崇尚自然”是陶淵明對人生更深刻的哲學(xué)思考?!白匀弧币辉~不見于《論語》《孟子》,而是老莊

哲學(xué)特有的范疇。老莊所謂“自然”不同于近代與人類社會相對而言的客觀的物質(zhì)性的“自然界”,它是

一種狀態(tài),非人為的、本來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間萬物皆按其本來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規(guī)

律而變化,無須任何外在的條件和力量。人應(yīng)當(dāng)順應(yīng)自然的狀態(tài)和變化,抱樸而含真。陶淵明希望返歸和

保持自己本來的、未經(jīng)世俗異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謂“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說明自己的質(zhì)性天

然如此,受不了繩墨的約束。所謂“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表達(dá)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悅。在《形

影神》里,他讓“神”辨自然以釋“形”“影”之苦?!靶巍敝复似笄箝L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

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義化解它們的苦惱。形影神三者,還分別代表了陶淵明自身矛盾著的三個方

面,三者的對話反映了他人生觀里的沖突與調(diào)和。陶淵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導(dǎo)出來的順化、養(yǎng)真

的思想,已形成比較完整而一貫的哲學(xué)。

總之,陶淵明的思想可以這樣概括:通過泯去后天的經(jīng)過世俗熏染的“偽我”,以求返歸一個“真我”。

陶淵明看到了社會的腐朽,但沒有力量去改變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會的危機(jī),但找

不到正確的途徑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復(fù)歸。這在他自己也許能部分地達(dá)到,特別是在他所創(chuàng)造的

詩境里,但作為醫(yī)治社會的藥方卻是無效的。

陶淵明是魏晉風(fēng)流的杰出代表。魏晉風(fēng)流是魏晉土人所追求的一種人格美,或者說是他們所追求的藝

術(shù)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詩文使自己的人生藝術(shù)化。以世俗的眼光看來,陶淵明的一生是很“枯槁”

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來,他的一生卻是很藝術(shù)的。他的《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時

運(yùn)》等作品,都是其藝術(shù)化人生的寫照。

21.下列對陶淵明“人生兩大支柱”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崇尚自然”是陶淵明人生的又一大支柱。陶淵明所崇尚的“自然”,是一種非人為的、本來如此的、

自然而然的人生狀態(tài)。這樣的人生狀態(tài),體現(xiàn)了他對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學(xué)思考。

B.“安貧樂道”是陶淵明人生的一大支柱。陶淵明所說的“道”,指的是個人的品德和節(jié)操。這樣的“道”,

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即要努力保持自己高尚而純潔的品德和節(jié)操。

C.陶淵明之所以把“安貧樂道”與“崇尚自然”當(dāng)做自己人生的兩大支柱,在于他對人生進(jìn)行了嚴(yán)肅的思

考,從中得出了“安貧樂道”與“崇尚自然”這兩個主要結(jié)論。

D.在“人生兩大支柱”的支撐下,陶淵明堅守為人的準(zhǔn)則,努力保持未經(jīng)世俗異化的天真性情,用自己

的言行和詩文構(gòu)建了自己藝術(shù)化的人生大廈,成為了魏晉風(fēng)流的杰出代表。

2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開門見山提出本文論證的兩個方面:安貧樂道、崇尚自然。

B.文章二、三兩段分別就分論點“,安貧樂道,是陶淵明的為人準(zhǔn)則”和“,崇尚自然,是陶淵明對人生的更

深刻的哲學(xué)思考”進(jìn)行論證。

C.作者引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序》中的“質(zh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