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職業(yè)大學《國際公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_第1頁
南通職業(yè)大學《國際公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_第2頁
南通職業(yè)大學《國際公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_第3頁
南通職業(yè)大學《國際公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_第4頁
南通職業(yè)大學《國際公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站名:站名:年級專業(yè):姓名:學號:凡年級專業(yè)、姓名、學號錯寫、漏寫或字跡不清者,成績按零分記?!堋狻€…………第1頁,共1頁南通職業(yè)大學《國際公法》

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批閱人一、單選題(本大題共3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3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甲將母親的骨灰葬于乙村墳地時,將自己的一對手鐲隨葬。該手鐲的所有權屬于()。A.甲母B.甲C.乙村D.國家2、從法律部門角度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屬于()。A.憲法部門B.行政法部門C.刑法部門D.社會法部門3、甲、乙結婚多年。某日,甲外出后失蹤,乙四處尋找仍無結果。五年后,乙欲與丙登記結婚。根據我國民法相關規(guī)定,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A.乙、丙二人可以直接登記結婚B.乙只能申請宣告甲死亡,待法院宣告甲死亡后再與丙登記結婚C.丙可以申請宣告甲死亡,待法院宣告甲死亡后再與乙登記結婚D.乙可以起訴請求與甲解除婚姻關系,待法院作出離婚判決后再與丙登記結婚4、漢朝武帝之后的立法指導思想是()。A.明德慎罰B.無為而治C.德主刑輔D.刑亂國用重典5、甲公司欠乙公司貸款50萬元,乙公司欠甲公司租金50萬元,后甲公司被乙公司兼并。甲公司與乙公司之間的債消滅的原因是()。A.混同B.免除C.抵銷D.清償6、法律責任最基本的功能是A.制裁B.懲罰C.報應D.預防7、以憲法修正案的方式對憲法進行修改起源于哪個國家()A.英國B.法國C.美國D.中國8、劫持航空器致人死亡的,應當判處()。A.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B.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C.無期徒刑或者死刑D.死刑9、關于法律淵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法律淵源可以分為實質意義上的法律淵源和形式意義上的法律淵源B.法的實質淵源是指法的真正來源,是法產生的一定生產方式下的物質生活條件C.法的形式淵源指法的創(chuàng)制方式和表達形式D.不同的法律淵源效力不存在差別10、在合同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該行為()。A.構成預期違約B.構成實際違約C.不構成違約D.只在履行期限屆滿后才構成違約11、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批評建議權,體現了公民享有()。A.訴愿權B.平等權C.政治權利D.言論自由權12、綁架婦女、兒童的,可以構成()。A.綁架婦女、兒童罪B.綁架罪或者拐賣婦女、兒童罪C.綁架罪或者偷盜嬰幼兒罪D.綁架罪13、有權決定戰(zhàn)爭與和平的問題的國家機關是()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C.國家主席D.國務院14、某學校委托其教務人員王某購買一批電教器材。王某到百貨公司購買時,正好該公司舉行有獎銷售,規(guī)定購買商品若干元可得到獎券一張,王某代購電教器材,得到五張獎券,他自己把這幾張獎券收了起來。后來百貨公司抽獎,這幾張獎券中的一張中了頭獎,可得到彩色電視機一臺,該電視應當()。A.歸學校所有B.歸學校所有,但應當給王某以適當補償C.歸王某所有D.歸學校與王某共有15、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的法律性質和地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屬于程序法B.屬于司法法律體系中的行政法C.是《監(jiān)獄法》的上位法D.相較于《公務員法》屬于一般法16、關于免除的表述,錯誤的是()。A.免除屬于債消滅的原因之一B.免除一經作出,不得撤回C.免除的意思表示一經作出,即行發(fā)生法律效力D.免除可以附條件,但是不能附期限17、秦朝的法律形式中,司法機關判案的成例是()。A.決事比B.封診式C.指揮D.廷行事18、下列有關清末法制改革的表述,錯誤的是()。A.清末修律改變了“諸法合體”的編纂形式,明確了實體法之間、實體法和程序法之間的差別B.清末修律過程中,無論是商事法律的修訂,還是民事法律的修訂,都有本法學家參與C.清末司法改革使得刑部成為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機關D.清末制定的《大清刑事訴訟律草案》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訴訟法19、將國歌正式定為《義勇軍進行曲》的修正案是()。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20、最早在法律上規(guī)定“諸強奸幼女者處死,雖和同強,女不坐”的是()。A.宋刑統(tǒng)B.大明律C.元朝法律D.大清律例21、甲與乙共謀后,分別從前、后門進入李家追殺李某,李某被甲追至后門處被乙一刀捅死。甲、乙的共同犯罪形式是()。A.必要共同犯罪B.簡單共同犯罪C.復雜共同犯罪D.特殊共同犯罪22、某鄉(xiāng)政府在換屆選舉時,乙糾集數人,以對選舉有意見為由,沖入選舉會場,大聲叫罵,并把票箱砸毀。乙的行為屬于()。A.破壞選舉的行為B.妨害公務的行為C.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的行為D.聚眾打、砸、搶的行為23、根據我國憲法的有關規(guī)定,“公民”的含義是指()A.出生在我國的人B.具有我國國籍的人C.享有政治權利的人D.年滿18周歲具有我國國籍的人24、南京臨時政府時期的最高司法行政機關為()A.最高法院B.司法部C.中央審判所D.刑部25、南京國民政府在司法審判制度上實行()。A.三級二審制B.三級三審制C.四級二審制D.四級三審制26、甲在向乙催要賭債無果的情況下,糾集好友把乙挾持至甲家,并給乙家打電話,聲稱如果再不還錢,就砍掉乙一只手。甲的行為構成A.非法拘禁罪B.綁架罪C.敲詐勒索罪D.故意傷害罪27、下面列舉的各項中,屬于我國正式的法律淵源的有()A.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的典型案例B.延邊地區(qū)少數民族的交易習慣C.某縣發(fā)布的關于當地疾病防控的管理辦法D.國際條約28、采用社會防衛(wèi)主義理論,增設“保安處分”為專門一章的刑法典是A.大清新刑律B.中華民國暫行新刑律C.1928年《中華民國刑法》D.1935年《中華民國刑法》29、下列行為,不屬于妨害公務罪的行為是()。A.甲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工作人員依法查處偽劣商品的行為B.乙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有公司經理依法履行組織生產經營職責的行為C.丙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市人大代表依法執(zhí)行代表職務的行為D.在重大洪災中,丁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防疫職責的行為30、在處理某一房產糾紛案件過程中,法官林某收到了該地市委書記的書信,按照信中的建議做出了審判。林某的這一行為違反了司法的()A.專屬性B.中立性C.被動型D.終極性31、規(guī)定關于本自治區(qū)實行的區(qū)域自治比較重大問題的規(guī)范性文件是()。A.自治條例B.單行條例C.地方性法規(guī)D.地方性規(guī)章32、最早規(guī)定懲貪治贓犯罪的封建成文法典是()。A.《九刑》B.《呂刑》C.《法經》D.《秦律》33、某直轄市擬將所轄的兩個區(qū)合并成一個區(qū)。根據我國法律規(guī)定,有權批準這一行政區(qū)劃變更的機關是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C.國務院D.民政部34、清朝的中央司法主審機關是()。A.大理寺B.刑部C.理藩院D.都察院35、在法的本質問題上,下列表述中能夠成立的是()。A.霍布斯主張神意論B.格勞秀斯堅持理性論C.盧梭強調社會控制論D.龐德提出民族精神論二、多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有多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屬于法律意識的表現的有()。A.某大學講師對依法治國理論進行的系統(tǒng)論述B.某保護婦女權益組織認為“第三者”問題應由法律進行調整C.某省參加高考的考生認為國家在高考錄取工作中存在不公正的做法,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欲起訴有關部門D.被判處無期徒刑的被告人管某從律師處得知刑事訴訟中“上訴不加刑”的原則后,決定上訴2、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核心A.應當真實B.當事人如發(fā)生誤解,民事行為即可撤銷C.如有欺詐、脅迫,該民事行為無效D.不得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3、下列關于南京國民政府訴訟審判制度特點的表述,正確的有()A.廢除秘密審判和陪審制度B.實行“自由心證”的訴訟原則C.強化軍事審判,擴大軍法機關的審判范圍D.采用近代西方國家的公開審判、律師辯護等訴訟原則4、根據繼承法的有關規(guī)定,下列財產可以作為遺產繼承的有()。A.自留地B.樹木C.書籍D.宅基地5、對于累犯()。A.不得適用假釋B.不得適用減刑C.不得適用緩刑D.應當從重處罰6、根據我國現行《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我國設立的專門人民法院主要有()A.軍事法院B.海事法院C.鐵路運輸法院D.行政法院7、下列關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法》的內容,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規(guī)定婚姻自由的原則B.實行一夫一妻制C.禁止三代以內血親通婚D.婚姻受到嚴格的保護,不可離婚8、下列選項中,應當以單位犯罪處罰的有()。A.某國有公司明知他人進行走私,為其提供貸款的B.某有限責任公司領導層為了單位利益,集體決定走私假幣的C.自然人投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后,該公司以實施走私為主要活動的D.自然人以走私石油為目的注冊有限責任公司后,該公司大量走私石油的9、在我國,守法的主體包括()。A.一切國家機關B.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公民、一切組織C.在我國領域內的外國組織、外國人和無國籍人D.社會組織10、下列犯罪中,法律明文規(guī)定“明知”是()的構成要件。A.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B.銷售贓物罪C.窩藏罪D.傳播淫穢物品罪三、問答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共15分)1、(本題5分)“諸斷罪而無正條,其應出罪者,則舉重以明輕;其應入罪者,則舉輕以明重。”——《唐律疏議·名例》請分析材料并結合中國法制史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哪一項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則?2、(本題5分)簡述中國古代法典從《唐律疏議》到《大清律例》篇章體例的發(fā)展演變。3、(本題5分)簡述職務侵占罪與侵占罪的區(qū)別。四、案例分析題(本大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