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藝術讀后感_第1頁
教育的藝術讀后感_第2頁
教育的藝術讀后感_第3頁
教育的藝術讀后感_第4頁
教育的藝術讀后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育的藝術讀后感教育的藝術讀后感1張文質(zhì)先生是著名的學者、作家,他一直在推行著“生命化教育”。而這本《教育是慢的藝術》是他《慢教育叢書》里的一本,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回歸本真,細細品味,能引起我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深深思考。“我常常發(fā)現(xiàn),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養(yǎng);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魯、卑俗,有時候這一切才是教育更為具體、尖銳的問題,但是它往往被各種任務、指標、困難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傾聽、觀察、記錄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細致、持久的省悟之中”。讀了這一段文字,我不禁問自己,工作這么多年來,有沒有認真想過“教育”這兩個字的含義??傆X得自己通過師范的學習,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平時的教育工作中,總是急于見到成效,往往在課堂上沒有細致的傾聽、觀察、思考學生的言行,或是一味的自己認為如何如何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更可笑的是,自己覺得還挺不錯,還為自己能夠這么快駕馭學生而沾沾自喜,現(xiàn)在想來真是膚淺的很。有時在對待一些特殊的學生時往往沒什么耐心,采取的方法也比較簡單,也覺得這樣的學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責任,似乎已盡力到我的努力了,我每天要忙這忙那,還要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總是對自己的`行為找一些理由,等等。這一切都是我日常的教育工作變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會習氣,脫離了教育原來應有的本真。讀了這段話,讓我重新進行了思考,重新審視了我先前的一些行為,并在以后的工作中進行調(diào)整,讓教育回歸自然。“不言而喻,教師要有一顆教育的心靈,敏感、細膩、堅強、執(zhí)著、明確、美好,教師甚至“要比熱愛自己的黨派、教會更熱愛自己的學生”,教育確實要以愛為底色,談起教育就是談論我們的孩子和未來——然而,只要一靜心我們就知道自己實在被扭曲得太厲害了,也許更需要詢問的就是我們還有多少真摯的熱情,承擔的勇氣,能夠在各種困難中堅持應當堅持的執(zhí)著,可是我知道這樣的詢問很多時候也是蒼白無力的,莫名的焦灼與恐懼盤踞了我們的生活,太多的指標、任務、功利已經(jīng)控制了我們的心靈,我們渴望著美好,內(nèi)心都變得越來越無望與冷漠——堅冰時期仍然延續(xù)著,有時我們幾乎無法越過它瞭望到自由和有活力的未來”。這一段,告訴我們所處于這樣一個時代,學校也被各種各樣的功利所包圍,但作為教育者的我們要時刻保持一份清醒,要擁有一顆教育的心靈,要對學生始終充滿愛。一方面,沒有愛,我們的教育就會偏離遠來的方向,便會使我們平時的工作變得那么急躁、那么勢力、那么急功近利,這樣導至工作中,對學生進行機械式的任務式的教育,往往學生越學越不想學,對學習也會失去信心,教育教學的效果也就會越來越差,如此惡性循環(huán),后果就更不堪設想。另一方面,這樣的工作狀況,對自己來講也不是不盡如意的,試想每天面對著不愿學習的學生,面對情況糟糕的教學場景,教師本人也難以獲得教學成就感與工作快樂感,常此以后,身心俱疲,對老師自己的發(fā)展也是有弊無益的。文中張文質(zhì)先生又談到了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的一段話:“許多年來,葉瀾教授持之以恒的躬行“新基礎教育”的理念,無論到哪所實驗學校,她必定要先上教室聽課(而且每次都是聚精會神地坐在教室的最前面,她說這樣才看得清楚每個學生的“動態(tài)”),必定要先和實驗教師對話,為他們“捉蟲”、指路。如果沒有外出,她幾乎每周總會安排一天時間,早上六點多鐘就出發(fā)到一所學校,上午一聽就是4節(jié)課,中午簡單用餐后,就開始評課、交流,然后則是講座和對學校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見,她家里人告訴我每次“這樣的活動回到家往往要到晚上六七點了”。葉瀾老師是當代最有影響的教育學者,她的“田野作業(yè)”方式同樣令人贊嘆、敬佩,啟人心智”!葉教授是一個教育大家,她都在盡力做一些每天我們看似在平常不過的事情,她并沒有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可她確真真實實的是一個教育大家,她所做持的態(tài)度是一個優(yōu)秀教育者具有的優(yōu)秀品質(zhì),不帶任何功利。也許,教育本是件簡單的事情,把每天的日常工作還原到原來的面目,便能真正好好教育。教育的藝術讀后感2讀了《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一書。我認為,無論是促進我的課題研究還是提升我對科學教育的理解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摘錄了書中的一些觀點。1、什么是科學?通??茖W是指近代科學,一般把伽利略的研究工作和他對實證方法的確立,看作是現(xiàn)代科學誕生的標志。2、探究式科學教育過程的特點?探究式科學教育是在教師引導下,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學習過程,它主要表現(xiàn)為:(1)探究式科學教育過程要求保護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2)探究式科學教育過程強調(diào)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態(tài)度;(3)探究式科學教育依靠和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4)探究式科學教育重視學生之間的相互談論和合作;(5)探究式科學教育希望促進學生科學態(tài)度的養(yǎng)成。3、什么是探究?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在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中給出了定義:探究是一種多層面的活動,他包括:進行觀察;提出問題;通過閱覽書籍和其他信息資源來了解什么是已經(jīng)知道的知識;制定調(diào)查研究計劃;根據(jù)實驗方面的證據(jù),評價已經(jīng)知道的知識;用多種手段來搜集、分析和解釋數(shù)據(jù);提出解答、闡述和預測;交流結果。探究需要對假設進行證明,需要運用批判和邏輯思維,并考慮其他可供選擇的解釋。4、要正確理解探究式科學教育探究式科學教育是在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學習環(huán)境中,讓兒童親歷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在科學教育中,經(jīng)常爭論的問題是:探究式科學教育究竟是一種用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的學習科學的方法,還是本身就作為一種課程的目標。學探究活動集中探討一個問題,而不是想學生提出一大堆問題,或是不明確的科學問題。討論是發(fā)展兒童思維的過程;討論是培養(yǎng)學生傾聽別人意見、對比不同意見,學會尊重事實、尊重別人、尊重不同意見的過程;討論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和表達能力的過程;討論是培養(yǎng)學生敢于爭辯和進取的過程。教育的藝術讀后感3如何愛他們而又嚴格要求他們,把家長請到學校進行“道德訓斥”,一段時間后成效顯著:家長和孩子共同語言多起來,每一位家長都疼愛自己的孩子的,首先把孩子在某方面喜訊告訴家長,我會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在頭腦中多閃現(xiàn)幾個問題,深為感動,千方百計不讓孩子看到生活中困難和不幸的一面,但愛的方法卻大有講究,也是一門藝術,如何處理好和家長的關系,最終的結果是孩子和家庭都對學校產(chǎn)生了不愉快情緒。孩子的抵觸情緒漸漸消逝,就和家長進行溝通,這100個浸透著蘇霍姆林斯基辛勤汗水,我就想到了自己班里的孩子,教育工作中經(jīng)常有這樣的情形:老師因?qū)W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僅讓我們能從中發(fā)現(xiàn)蘇霍姆林斯基獨到的教育理念,在溺愛的環(huán)境中,現(xiàn)在我想在決定怎么做之前,這在本質(zhì)上說是溺愛,每個教師都是一個藝術家,而且使我們能和蘇霍姆林斯基一起去思考如何培養(yǎng)孩子,將其棄置一邊,父母回家就用強硬的手段嚇唬甚至打罵孩子,學校教育力量也大大削弱,家長的教育水平也在提高,非常佩服他的生動性、深刻性,孩子就成為嬌生慣養(yǎng)的寶貝,讀了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100個教育案例,多思考一下,教育是一門藝術,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校在鞏固家庭的穩(wěn)定上有重要的使命,要想書上說的把自己整個心靈獻給學生,我想了很多,確實“可憐天下父母心”,反而討厭和厭惡這樣的孩子,從中吸取經(jīng)驗和營養(yǎng),愛是永恒的!。但值得借鑒,收到如此令人驚喜的家校合作效果,讀了要讓孩子知道生活的整個面貌對一位家長的答復后。和家長分享孩子進步的喜悅。閃耀著其智慧光芒的教育案例,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不能生搬硬套,書中特別提到了如何和家長處理好關系令我受益匪淺,學生就是我們教師的精心雕刻的藝術品,而不能成為勇敢、堅強的人才。感觸頗深。以便關注孩子成長狀況,有時會認為這是小事一樁,我自己也是一個孩子的母親。于是每隔一段時間,我想:今后我要讓我的學生們看到生活的全貌,不忍心讓他不安和傷心。我由衷感激大師的涓涓叮嚀,我對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案例。我常常把類似8歲孩子那樣的行為看成是告密或者中傷別人,你愛學生。如何在他們當中尋求優(yōu)秀的、獨到的.東西并展示他們的才能,要學會“動心忍性”,更好的服務于教學,這種美麗的聯(lián)系是最細微和牢固的紐帶。孩子們就會愛你,總覺得孩子小,學校大多都忽視了讓學生把愉快幸福帶給家庭,不但家庭教育成為空談。我從這些語言中頓悟出日常家校聯(lián)系缺少的就是對學生、家長人性的尊重,特別是讀了對8歲孩子告密的思考。這是我讀了《教育的藝術》之后的想法,同時與家長交流孩子的心理動向,我認為這是教師的最高境界。教育的藝術讀后感4張文志先生說“哪里有鼓勵,哪里就有起點”,“愛、尊嚴、鼓勵仍然是我們最后的家園”,我非常認同和欣賞這兩句話。這是從發(fā)展、成長的角度去關注學生,是以生命為基點的教育理念和思想。鼓勵,是肯定,是贊美,同時也是一種信任。在肯定和贊美中,能保護孩子成長的天賦,能激發(fā)孩子內(nèi)心的潛力,能把成長的快樂還給孩子??隙ā①澝馈㈥P愛、信任,也能改變?nèi)松?。這種理解和認識,是讀了《教育是慢的藝術》后得到的,也是實際工作中的體驗。舉兩個例子,這是我親眼所見到的和經(jīng)歷的。有一個孩子,在我看來,是一個不聰明的很笨的孩子,他反應慢,動作慢,思維不敏捷,記憶力不強,寫作文時告訴一句能寫出一個詞,告訴兩句能寫上一句話。但在他媽媽的眼里他卻是個好孩子是個聰明的孩子,什么都能行。看人家打球,也讓這孩子練,不行也跟著練;參加各種補習班:奧數(shù),英語,也參加各種競賽,不管能不能取得成績。這孩子,就是在媽媽的肯定、贊美、欣賞中快樂地成長,從不行到行,從不能到能。現(xiàn)在這個孩子在四中三年級,已進入到學年的五十名之內(nèi)。這就像老話說的,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夸獎,就是肯定,就是贊美,就是欣賞,就是鼓勵,這個孩子就是在媽媽愛的鼓勵中幸??鞓返刈聣殉砷L起來。還有個孩子,在我看來,應該是個很聰明的孩子,思維敏捷,思路清晰,邏輯性強,用詞準確生動,但是,他不拘小節(jié),馬馬虎虎,大大咧咧,抓大放小,字寫得不成個,錯別字多,田字方格根本束縛不了他,寫起字來模糊一片,什么字都分辨不清。想想看,這樣的孩子在學校在班級會有什么樣境遇呢,天天挨批評,天天在訓斥中渡過。字寫得不好,沒有哪一個老師會耐著性子一個字一個字地分辨,也不會在一踢糊涂的字面中,再去發(fā)現(xiàn)閃光點。他就在一片斥責聲中,沒了學習興趣,沒了上進心,沒了斗志,更沒了自信心,就成了班級的倒數(shù)。連他自己也說,我不是學習的料,我學不明白了,學不好了。周弘說得對,不是好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壞孩子越來越壞。我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更讓我有了深切的體驗。我孩子在上小學前沒發(fā)現(xiàn)怎么笨,胖乎乎的挺可愛。剛上學時,還一直受老師的夸獎,我也覺得她不錯,字寫得大氣工整,作業(yè)也能認真完成,老師還當我的面表揚孩子,幾次考試都得百分的只有四個孩子,其中就你孩子一個女生,你這孩子真行??珊髞砭筒恍辛耍瑢W習是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來了?;剡^頭來細細地想,孩子為什么不行了,不是我不管,而是我管得太嚴厲(我講課是生動活潑的,我?guī)О嗍且試绤栔Q的),我的天天管教,天天的訓斥、指責、批評,逐漸地讓她失去了信心,最后得出了一句話,反正我笨。我想這個“笨”,是我說出來的,是我管出來的,我從來沒看到她的優(yōu)點,而是時時在找她的缺點,并且無限的放大,讓她不僅沒有了信心,也沒了勇氣,更沒有了斗志和上進心。后來孩子上大學了,反而學得很好,從來沒有掛科的,畢業(yè)時還得了優(yōu)秀畢業(yè)生,并自己考上了長春吉大一院,為什么,因為脫離了我的管教和訓斥,離的遠了,不能隨時發(fā)現(xiàn)她的問題,說的就少了,每每打電話,沒有訓斥的依據(jù)了,少了批評與指責,只能是叮囑,她放松了,不緊張了,學得也就輕松了,信心也就有了,也就不太笨了,學業(yè)也就上來了。我認為,我是一個失敗的教育工作者,因為我是耕了別人地,荒了自家的田?,F(xiàn)在,我認識到了,教育孩子,應以鼓勵為主,應當實行的是賞識教育。泰戈爾說過,“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子石臻于完善。”是的,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就應像水,用無盡的柔情似水的愛心撫摸著一顆顆稚嫩的心靈,使其漸漸地趨于完善完美。這些認識,雖說對我孩子已經(jīng)晚了,但對我孩子的孩子可能還會有點用,對于我所從事的工作可能還會有一定的借鑒作用。這次到八中講課,讓我有了一次觀念轉(zhuǎn)變的實踐體驗。在八中講了一節(jié)作文課,作文題目是《丟棄錯誤》。學生根據(jù)所講內(nèi)容進行了寫作練習。為了進行作文點評課,我又對學生此次作文進行批閱。在批閱學生作文時,我的第一要務是發(fā)現(xiàn)學生寫作中的問題,在精心批閱下發(fā)現(xiàn)了許多問題,并從中找出了幾個普遍的主要的問題。按以往的規(guī)律和習慣,是要以此為樣板進行講評,分析問題結癥、產(chǎn)生原因及相應修改對策。這樣做對我來說是輕車熟路,輕而易舉,信手拈來??杉毤毾雭碛行┎煌?。我是以問題為切入點,直截了當?shù)刂v析問題所在之處,應該說是一針見血,一語中的,一目了然,當然好,也能有效果,但這樣的效果就如同張文志先生舉的例子,一個學生遲到,摔他兩耳光,他感到非常屈辱,明天就不會遲到了,這是有效果的;學生不做作業(yè),把他趕出教室,這也是有效果的,但這不是教育應做的,這“立竿見影”的背后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為,因為這樣的行為傷害了學生的做人的尊嚴,傷害了生命。如果我一直是這個班級的老師,學生熟悉我的教學方式和行為,他們能夠很好的接受,現(xiàn)在我不是他們的老師,我僅上一兩節(jié)課,哇啦哇啦一頓說,可能會給學生潑一盆冷水,可能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傷害到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失去了寫好作文的信心和決心。我想我的這次作文講評課不能以指出問題糾正問題為主,而是要以肯定為主,再帶出問題的指出與糾正。怎樣以肯定的主調(diào)進行,還能指出學生的問題所在,讓學生能有所認識有所改進有所進步呢?經(jīng)過反復地思考與審視,確定“肯定欣賞”為主調(diào),它包括總體的肯定稱贊、標題的賞析(標題擬定的原則和要求)、材料選擇運用的欣賞與建議(選材的標準,選材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這個過程,對學生來說是被肯定認可的過程,是被欣賞贊美的過程。講評課的開場白,就讓學生有驚喜有信心有尊嚴。我說:與同學僅活動了一次,就讓我有了三個沒想到。第一個沒想到是僅用了一節(jié)課就順利完成寫前指導,原計劃要用兩節(jié)課或更多一些時間,所以我選擇的是下午,如果時間不夠,可以繼續(xù)延長,不會影響其他的課,為什么這樣快就進行完了呢,學生楞楞地瞅著我,不知怎樣回答,我揭示,因為我們同學聰明唄!學生為之一震,臉上露出了釋懷的笑容;第二個沒想到是我們同學積累的材料非常豐富,我想到的,同學們都知道都能講述出來,還有一些是我不知道的,同學們也能說出來,也充實了我的材料庫。這是為什么呢?學生又有些疑惑,我又說,這是我們同學平時積累得多,看的多,讀的多,腦子里有東西,有材料。借此,我強調(diào)了寫作必須有豐富的積累做基礎,否則只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此時學生的臉上又露出了無比自豪的神色;第三個沒想到的是,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僅上了一節(jié)作文指導,同學們就能創(chuàng)作出如此出色的文章。上交的36篇作文,篇篇符合要求,都能圍繞中心選取材料,并都選取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材料,使文章主題確切突出,文章內(nèi)容準確豐富,材料選擇運用恰巧、生動。有些同學更富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精神,用小記者采訪的形式,用小標題的形式,用題記、后記的形式,甚至用解方程的形式,以獨特的視角,闡明論述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讓人耳目一新……聽到這,學生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眼睛里放射著明亮的光芒。在講評中,我還拿自己開涮,在講解改錯要有勇氣要勇于改正時,我就以我的問題為例來說明改正錯誤是需要勇氣的。大人物改大錯需要勇氣,小人物改小錯也需要勇氣,我說你們看看黑板,看看我的板書,大小不一,亂成一團,這是我的毛病,是我剛剛教學時就有的毛病,一直到現(xiàn)在,還是很突出,所以說,即使是小毛病,也很難改,也需要勇氣和決心。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太起眼,但在學生心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因為學生感到老師沒有什么特別的,與他們一樣,一樣有毛病,一樣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一樣需要不斷糾正和改進,彼此之間是一樣的,沒有高低之差,好壞之別。這個環(huán)節(jié),清除了學生心里上的障礙,拉近了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我在學生心中不在是陌生的,高高在上的.,而是同樣身份的共同學習者,這是降低我的身份與學生平起,這是抬高學生的身分與他們同學,師生之間是平等的,在互相尊重中學生有了尊嚴有了地位也就有了自信。學生在被肯定、認可、贊賞中自豪地滿懷信心地進入到了作文講評和糾正修改之中,而學生此時的糾錯改錯則是在心悅誠服之下并且是在有著一定尊嚴的情況下進行的了。而不是像以往被動地等待著老師的說教指責甚至是批判,心情不悅不說,也沒有地位,更沒有尊嚴,是被說教的對象。我發(fā)現(xiàn),此時,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和幸福,他們的內(nèi)心充滿著自信和驕傲。是的,在恰當?shù)?、適時的鼓勵下,學生不僅能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從事學習活動,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地位是受尊重的,在平等的民主的愉悅的氛圍中,解除學生對寫作的厭煩與懼怕,從此會改變對寫作的情感態(tài)度,從此會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讓學生感覺到,寫作的過程是創(chuàng)作過程,更是體驗的過程,從中可以找到快樂,找到自信,找到尊嚴,找到成功的自豪感。我想一節(jié)作文課的作用大不了哪去,學生不可能就因為這一節(jié)課,就掌握了寫作方法和技巧,也不可能今后就能一揮而就寫出好文章,但這一節(jié)課,有可能改變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變厭煩為喜歡;有可能改變學生學習的方法:知道積累,想著要查找資料;有可能對自己有了信心,能產(chǎn)生更大的決心和勇氣……通過閱讀張文志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我認識到:真誠的鼓勵,是對學生的充分理解,能讓學生內(nèi)心感到溫暖,在學習中快樂幸福成長;真誠的鼓勵,是對學生的無限關愛,能讓學生產(chǎn)生安全感,在學習中凸顯生命的靈動;真誠的鼓勵,是對學生的充分信任,能讓學生有信心,在學習中激發(fā)生命的動力;真誠的鼓勵,是對學生生命個體的成全,能讓學生有尊嚴,在學習中張揚生命的個性。教育的藝術讀后感5外出學習,少不了去名校參觀,聽“美女”做課,大凡做課的教師,也都是學校的“王牌”,不僅教學基本功扎實,也鮮有“丑女”。事有湊巧,一次外出學習,上午下午各安排參觀一所學校,上午為參觀團做課的是一位漂亮時尚、影視明星般的女教師,舉手投足也如舞蹈一般,很是吸引我們的眼球,課上得也算可以。下午到另一所名校,先聽課,為我們做課的教師已站在講臺前,如果沒有上午的美女教師做對比,我們可能不會在意這位老師的相貌,可是她長得實在太一般了,黑皮膚,小眼睛,短頭發(fā),臉稍顯得長了些,長臉偏穿了“V”形領的黑西裝,既不時尚,也不精神。略顯拘謹?shù)卣驹谥v臺邊,招呼著進場的學生。與上午的“美女”教師形成鮮明的對比。我們在下面悄悄議論,怎么沒有同事提醒她穿件漂亮些的衣服。學生坐定,課也開始了。誰知,一進入上課的狀態(tài),這位“黑妹”教師很快就煥發(fā)出別樣的光彩,這種光彩,不是為了當“課堂秀”而拿腔拿調(diào)的感情豐富,也不是手舞足蹈般的肢體語言配合,而是由內(nèi)向外散發(fā)出的令人賞心悅目的舒服。我想來想去,這種舒服感應該叫教師味兒的美麗,她聲音輕輕的,語調(diào)柔柔的,由于是剛入學不足三個月的一年級學生,她的語言還很兒童化,課堂上處處洋溢著贊揚和民主。我留心了幾個細節(jié):其一,在指導學生字的.筆畫時,針對一年級的學生提點,往往會安排書空的環(huán)節(jié),此時,教師一般都轉(zhuǎn)過身子,背對學生書寫,這樣可以使自己寫的和學生寫的筆畫一致,而這位老師運用的是鏡面書空,對于老師自己來說,也就是從右往左寫,這有一定的難度,不信,諸位老師可以一試。而這位“黑妹”老師非常嫻熟地給面對學生做著鏡面書空范寫,似乎這和教師會說普通話一樣尋常。其二,有一位小胖子說話結結巴巴的,一點兒也不流暢,可是在這節(jié)課上有一處發(fā)言使她大加贊賞,她先是豎起大拇指,笑瞇瞇的看著這個孩子,高興地夸他:“***,你今天真是令老師刮目相看??!”然后,又走過來,摸摸小男孩的頭,小男孩甜滋滋地坐下了。在我看來小男孩的發(fā)言無論是從思維角度還是表達質(zhì)量都是非常普通的,可是,教師那種絲毫不做作的真誠表揚會使孩子覺得這是了不起的回答,她注意的是孩子自己和自己的橫向比較。其三,有一位小孩認讀一組音節(jié),反復了多次終于把一組全讀對了,老師釋然地說:“哎呀,你終于都讀對了,你看,老師都要急出汗來了?!彼尼屓皇悄敲醋匀缓驼嬲\,說完,甜蜜地笑著,為孩子的成功顯得很激動。相比之下,“美女”老師的課遜色了許多,兩位老師課的設計差別不大,美女教師的語言還更顯生動,然而,我問了身邊的幾位聽課教師,大家都說這位“黑妹”老師講得好。而且大家居然和我有這樣的同感——這位“黑妹”老師一上課就覺得漂亮了許多。這使我想起了一個詞——上鏡。上鏡,這個詞在影視界運用得最為廣泛,指的是演員在鏡頭前的感覺。如果一個人并不十分漂亮,可是一上鏡頭,就讓人覺得很漂亮,這就是上鏡。明星周迅就是很“上鏡”的演員,她應聘演〈〈大明宮詞〉〉中的太平公主時,據(jù)說看起來與導演心目中的太平還是有一定距離的,可是造型完一試鏡頭,人人叫絕,小太平就是她了,!這就是上鏡。當然,周迅本身也算是一個嬌俏可愛的美女。對于女人而言,美麗,是隨身攜帶的通行證和優(yōu)惠卡,尤其是在機遇降臨的緊要關頭,棋逢對手的關鍵時刻,美麗,就是化險為夷的殺手锏,會及時地對焦灼不堪的美女亮起綠燈,溫柔地把遺憾和無奈留給對手。當今賽事林林總總,主持人大賽賽的是口才,聲樂大賽賽的是嗓子,模特大賽賽得是身材,可是,這些看似與“靚不靚”關系不大的賽事,美女的臉蛋總能不自覺得在賽程中為自己的分數(shù)提高幾個百分點。優(yōu)質(zhì)課大賽似乎是與賽美麗關系最小的賽事,可是據(jù)說也有美貌贏得勝出的傳聞。其實,但凡生活中美麗的人兒,鏡頭前當然也美麗,一上鏡,“東施”變“西施”的幾率也很少。但是,“上鏡”現(xiàn)象給了我們做教師的一個提示:課堂,就是教師的“上鏡”時刻!我們,應該追求“上鏡”的美麗!做教師很難有真正的上鏡時刻,倘若真去上鏡,恐怕面對黑黑的鏡頭要拘謹?shù)贸髴B(tài)百出了。然而,那位“黑妹”為我們演繹了教師的“上鏡”風采,倘若幾十雙求知若渴的童眸是鏡頭的話,那么,在課堂上,尊重學生,愛戴學生,善于引導學生,時時關注學生,把課的重心放在學生的感受和體驗上,對話和發(fā)展中,為學生的成功喝彩,為學生的進步鼓掌,在學生思維阻滯時點一點,在學生認識不清時撥一撥,這種煥發(fā)在課堂中的師者真誠就是“鏡頭”前的獨特美麗,就是教師最具職業(yè)魅力的“上鏡”時刻。但是,作為老師,找到自己的“鏡頭感”,必須準備好兩個背囊:一個里面盛滿情感;另一個裝滿知識。教育的藝術讀后感6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敝祆湔f:“圣賢施教,各因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無人棄也?!笨梢娨虿氖┙汤碚撚蓙硪丫?。在學校里,有很多學生,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都有自己擅長或不擅長的東西,都有自己的性格,所以對待學生不能“一刀切”,不能“從一而終”,要有不同的方法。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呢?王雷,張淑蘋老師的《因材施教的教育藝術》給了我提示。一、因材施教要從了解學生開始因材施教要從了解學生開始,然后根據(jù)學生差異,進行分層差別化教學。如何了解學生呢?我看了這本書后,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制定興趣量表。了解學生不要怕麻煩,怕浪費時間,可以集中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組織學生填寫由老師編輯的興趣量表,通過表格內(nèi)容初步了解學生,然后再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去驗證。制定多元智能量表?!皵?shù)字精靈”“文字精靈”“音樂精靈”“美術精靈”……我們可以用以上短語為題目給學生做一個大致的分類,來了解學生所擅長的東西。書中的分類會更細致,而且每個分類表中都包含某種智能的定義,特點,代表人物,職業(yè),最佳課堂活動,最佳學習方式以及這種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的課堂表現(xiàn)等。我們可以做的是將這樣的智能量表進行修改,拿來運用起來,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學生大致可以分為視覺型學習者,聽覺型學習者,觸覺或者說是動覺學習者。我們可以通過平時的觀察,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風格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后針對不同學生,在課上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針對視覺型學習者運用視頻、圖像教學法;針對聽覺型學習者運用談話、聲音教學法;針對觸覺型學習者運用實踐教學法等。了解學生后,再根據(jù)學生的性格進行教學,因人制宜,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針鋒相對,利用矛盾,培養(yǎng)良好品質(zhì);抓住時機,因勢利導,促進發(fā)展;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二、教學有法當我們了解了學生的不同風格后,就要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針對教學。合理使用教學方法。不要為了讓學生合作而合作,不要為了探究而探究,對于因材施教,合理使用教學方法很重要。下面記錄一些書中的教學方法:1、形象講授教學法。老師可以從已有知識、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通過比喻,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使枯燥的概念變得生動而有趣,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接受。2、演示操作同步教學法。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師演示,學生操作,這樣可以讓學生快速掌握操作技能的要點,使學生自己實踐少走彎路。3、小組討論教學法。學生自由,教師導向,發(fā)散思維,答案不定。4、主題任務驅(qū)動教學法。5、計算機輔助教學法。6、競賽激趣法。教無定法,學無止境,我還需不斷探索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方法。我們依據(jù)很多因素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比如依據(jù)教學目的任務優(yōu)化選擇;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的特點優(yōu)化選擇;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優(yōu)化選擇;根據(jù)教師素養(yǎng)優(yōu)化選擇等。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每種方法都是“雙刃劍”,有優(yōu)有缺,我們要不斷更新優(yōu)化教學方法。三、因材施教的一些方法建議“五步分層遞進教學法”“四分教學法”“異步教學法”“分層教學、分類指導教學法”“動態(tài)異步教學法”“德國脫鉤教學法”“分化教學方式”“環(huán)分式教學法”“分組自學輔導法”“歐美個別化”“美國的個別規(guī)定”“道爾頓制教學法”……書中列舉了很多不同的因材施教的方法,等有時間可以擇一深入了解。四、因材施教的'前提課堂的組織與管理是實施教學的必要條件,也是實施差異教學的基本前提,在秩序混亂的課堂上實施差異教學是注定要失敗的。我們試想一下,教學秩序混亂,課堂紀律一塌糊涂,在這樣的教室實施差異教學,結果是注定的,那就是失敗。事實上,如果沒有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做為基礎,差異教學根本無法實行。我就是一個例子。我們班的課堂秩序就相對差,所以最后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好,這是我非常擔心的一個問題。所以,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下面是我從別的地方摘錄的一些方法:第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馬卡連柯說:我們的紀律永遠應該是自覺的紀律。和諧關系的形成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注意。1、加強學生思想教育。讓學生自覺遵守紀律正確認識紀律,對紀律自覺遵守執(zhí)行,積極維護紀律的態(tài)度,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自尊心,不一味的制定班規(guī)、班紀。讓學生逐漸增強主人翁責任感,集體榮譽感,讓學生通過演講,表演,辯論,比賽等多種形式,多種活動提高其主人翁責任感,自覺維護紀律。2、了解學生。面對學生個體,我們不能搞“一刀切”,學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對教育的認識,及家庭成員的不同認識和理解都會影響學生的親情感,同學情以及與老師的溝通程度。特別是單親家庭重男輕女家庭對學生身心都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響。換位思考,替學生多想一些,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化學生,讓學生從心底覺得你是親近的,了解他的人。教學中,師生關系和諧的班級,課堂紀律總是一種良好的感覺。第二,善于處理偶發(fā)事件。偶發(fā)即不分時間,場合的突發(fā)事件。教師沒有準備,學生在課堂上違規(guī)是“百家爭鳴”的橫多始料不及對偶發(fā)事件的處理即能表現(xiàn)教師的人格魅力,也能表現(xiàn)出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當然也是會有極端的時候。身為人師,我深知有時會火冒三丈,忍無可忍:這是想一想,退一步海闊天空,或許有時教師太注重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反而會影響與學生的關系,對偶發(fā)事件的處理不防應注意:1、教師語氣。教師的語氣,語態(tài),體態(tài)都會影響你對偶發(fā)事件的處理。處理偶發(fā)事件時要注意速度要不急不慢,引用一些常用語言“有理不在聲高”等聽起來順耳又教育人的話,如“年輕人,冷靜點”請勿擾亂課堂,課后有理再說也不遲。不要對學生一味的“氣勢洶洶‘因人而異,因事而異,能讓氣氛緩和盡量緩和,事后在進行教育。2、不偏心。特別注意“先入為主”的心理,如果在處理問題時對學習好的偏心,那么你這個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會大打折扣。一定要立場公正,處理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則,獎懲分明,是非分明,不包庇成績好的,對成績差的不要有偏見,即注意這種“一好遮百丑”“一丑遮百好”的心理。3、冷處理。不急于處理,不急于發(fā)表意見,師生共同冷靜思考幾分鐘,以免影響課堂教學。讓學生心里有數(shù),課后再進行處理,讓學生說出事情原由,分析厲害關系,分析自身優(yōu)缺點。不一定總讓教師來說明情況,講明道理,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具有一定的是非辨別能力,在成長中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逐漸成熟起來。第三,針對本班情況具體分析,進行教育。我們班的課堂紀律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說小話,有問題馬上就想討論,課堂上有一片嗡翁聲。二是看人行事,專挑性格溫和的老師的課堂說話。針對第一種現(xiàn)象,我采用“抓住頭子,分個擊破”,并在班上做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講話。針對第二種現(xiàn)象,我在班上做了“不做奴性人”的講話。即不看人行事,丟掉“奴隸”思想:不要因為哪位老師要求嚴格,我就遵守;哪位老師和顏悅色,我就不尊重人。這種看人行事,就是“奴性”,就是等著“地主的鞭子”落下來才去做,才去做好。第四,做到條款細致化。比如,對于午休,自習課紀律我就明確提出“四個不字”:不說話,不討論問題,不隨便下位,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凡是違反了紀律的同學,至少要在全班同學面前背“四個不字”。這樣,遵守課堂紀律就不再是一個空洞的要求?!案褂性姇鴼庾匀A”,“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名著,還是一些專業(yè)類書籍對我們教師的成長都有一定幫助。我們不妨把玩手機的時間拿來看書,過一段時間后,我們肯定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一樣。教育的藝術讀后感7讀完這本書我感觸很深,不得不說,這是一本值得學習的好書。作為一名老師,我首先應該先做好母親。書中教我如何做一位稱職的母親。作為父母,我們要多與孩子溝通,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讓孩子知道,我們不僅是父母,也是朋友?!耙槐K燈,一輩子”,如果父母能為孩子點亮一盞心燈,照亮前行的路,他們就不會迷失方向。不要害怕孩子會犯錯誤,如果孩子有能力承擔錯誤的后果,就應該讓他們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不是父母的復制品,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他們,并要求他們沿襲自己的.理想。父母的建議也許可以讓孩子少走彎路,孩子自己的做法可以讓他們學到更多的東西,也能讓他們的心智日趨成熟。每個人一生中都會受到挫折,當孩子受到挫折時,父母應冷靜友善地幫孩子渡過難關。既要告訴孩子人生的道路充滿了各種艱難險阻,應做好思想準備,又使孩子從戰(zhàn)勝挫折中體會到快樂和愉悅的心理,以保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給孩子信心和力量。常識關注心靈,孩子永遠是好的。常識包括表揚,又超越表揚。常識生命,善待生命。孩子因為生命被常識,內(nèi)心充滿安全感與幸福感,孩子生命狀態(tài)良好,正是我們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讓寶貝健康,快樂的成長?!弊鳛槟赣H,以后多常識自己的孩子;作為老師,更要多方面常識那些可愛的寶貝們。用愛去理解,同樣他們也會用愛來回報我們。教育的藝術讀后感8今年的暑假過得比以往的暑假更加充實與忙碌。在暑假剛要開始的時候,我們園領導為了使我們每一位支身于幼教第一線的教師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術更加扎實,就倡導我們在暑假里要讀完一本以上的專業(yè)類書籍,并鼓勵我們向幼兒園圖書室借書。我也不錯失這樣的機會,借了一本《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想讓自己對藝術教育有更深一步的理解?!秾W前兒童藝術教育》一共分為緒論和上下兩篇,緒論部分主要是討論藝術教育的宏觀理論問題,其中包括藝術教育的性質(zhì)與地位之爭、審美愉悅與幼兒的生命質(zhì)量提高、循序漸進與幼兒的有效學習、遷移模仿學習與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表達、身心舒適與幼兒的自律性發(fā)展等。上篇是分領域的藝術教育,下篇是綜合的`藝術教育。在上篇部分分領域的藝術教育中,包括幼兒園集體藝術教學活動的目標設計、結構設計、心理調(diào)節(jié)和評價等。我們知道,追求價值不能不遵循客觀規(guī)律,如果我們采取的行動程序和方法違反事物的規(guī)律,其后果必將是事倍功半,甚至事與愿違。在其中,還向我們介紹了不同領域教學設計和實施的方法策略。這是為學習者深入體驗各種不同藝術實踐的“異同”奠定基礎。因為學習者只有體驗和把握不同領域藝術實踐的異與同后,才能更好地體驗到綜合利用他們來表達自己認識的興趣。下篇在綜合藝術教育中也向我們滲透著一些相關理論的問題。從不同領域切入的綜合集體活動給我的啟發(fā)也特別大,讓我從中了解主次的不同切入點。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讀到: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認真對待自己的學習,獨立思考、提出疑問,努力探索和實踐,我想,我們在藝術教育教學方面會有更大的突破!教育的藝術讀后感9作為班主任老師,在與學生打交道時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困惑,有些問題學生還真讓人感到束手無策?!秲?yōu)秀班主任藝術66例》讓我們見識到各位優(yōu)秀班主任在對待問題學生上所彰顯出的超人智慧。問題學生身上的問題由來已久,根深蒂固,極難轉(zhuǎn)化和教育。面對這些難啃的硬骨頭,不少班主任束手無策,叫苦連天,但這些優(yōu)秀班主任解決問題的方法獨到,令我們折服。我覺得一方面源于他們有一顆包容的心,對待問題學生他們需要更多愛心,耐心。另一方面他們用心去了解研究學生,深諳學生的心理,要想做到這一點,平時一定要多看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本書匯集了66個教育小故事按不同的類型的問題分為六輯:問題學生;自卑、內(nèi)向的學生;心理問題學生;厭學的學生;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以及突發(fā)事件的處理。每個看似平常的一個個教育細節(jié)故事里,教師們用心對待每一個學生,用心呵護每一個心靈,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我們的班里也有問題學生,我們一般信奉說教,但說教不是萬能的,特別是面對這么一個特殊群體。我們面對這么一個群體,缺少冷靜,往往一有事情發(fā)生我們就火冒三丈,缺少一股追根揪源的欲望,只有去研究學生,才能想出良策。《優(yōu)秀班主任藝術66例》每一個案例后面都緊跟著對問題的剖析,讓我們知道他為什么會這樣去解決這一問題。對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很有啟發(fā)。《我用10元錢將他“收買”》的故事,錢老師在遇到新接手班級的“頭號人物”小金,他把學校班級明令禁止玩耍的“兵器”又帶到班上玩,這時老師能用自己的`寬容之心與智慧之術將他的“兵器”用10元錢買下,通過談話把他“擺平”。《“刻薄”一點又何妨?》中的施老師用“非常之人須用非常之法”將一個有意無意惹事生非、油鹽不進的男孩轉(zhuǎn)變成主動認錯的好孩子,不能不說他們的教育獨具匠心。轉(zhuǎn)變問題學生,教師需要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學生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改正錯誤,才是教師教育管理工作的最大成功?!丁拔沂呛煤⒆印薄分v述的是一個缺少關愛、缺乏交流的、剛入學的孩子,對自己毫無信心,老師和他玩錄音機的游戲,讓孩子大聲跟著老師說“我是好孩子?!保暮⒆右庾R上以“好孩子”的標準去去要求自己,慢慢的走出自卑的陰影?!读鳒I后的喚醒》中的小琴是我們很難遇見的潛能生,余老師了解她的情況后,對“癥”開“處方”,給她特別的禮物,激發(fā)她的學習興趣,發(fā)現(xiàn)她的優(yōu)點,一個學期下來,學習上取得了飛躍性的進步。這一個個事例,無不證實了教育的偉大,不僅僅在于傳授給孩子多少知識,更在于他將愛的光輝灑進孩子的心田,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這66個故事,像一面明亮的鏡子,讓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當結合書中所學,關注學生,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細節(jié),用愛心、用智慧、用耐心培護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教育的藝術讀后感10“教育是什么”?以前只知道教育是一種藝術,但這種藝術我似乎永遠欠火候,問題在哪里?寒假期間,我認真研讀了《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讓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這本書是教育學者張文質(zhì)先生所編,他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藝術,關鍵在于這個“慢”字。慢,是對教育的理解和信賴,而我在過去的從教生涯中往往忽略了這個關鍵字,看了這本書,讓我感覺千頭萬緒,一時也理不清,我且先把自己的一些感想整理成文。學會寬容。我們的孩子每一個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命密碼,帶著獨特的稟賦,帶著不同家庭的影響來到學校。不同的個體在不同領域有巨大差異,而我們現(xiàn)在的考試制度是在用同一的標準衡量不同稟賦的人,這本身既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我們教師在工作中,如果再去強化這種標準的實施,也未必公平。有的孩子天生記憶力差,但他也許繪畫很好,有的孩子數(shù)學不好,但也許他對語言的感覺非常好,我們要寬容、尊重這種差異,就是培植文化育人的多樣性。我過去也經(jīng)常會說勤能補拙,不錯,但有時候再勤也補不了天生的“拙”,就像我訓練一輩子也不可能像姚明那樣打籃球。所以,生活中,我也許更應該引導學生“揚長避短”,揚長勝于補短,引導學生把優(yōu)勢項目發(fā)揮到最好的程度,遠遠勝于在不足的地方進行彌補。我經(jīng)常感慨,要是全班學生都像某某(優(yōu)等生)那樣該多好呀!現(xiàn)在,我覺得有這樣的想法本身就是錯的。老師,教的絕大多數(shù)是普通人,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就因為是極少數(shù),有人說,天才是人類的.病態(tài),天才不是人類的常態(tài)。教育的最大收益群體應該是處于常態(tài)的普通人,而不是天才。我們就是要幫助最廣大的普通學生養(yǎng)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學會生存生活的技能,才能對得起教師這個稱號。要學會等待。任何事物都是遵循一定規(guī)律的,循序才能漸進。張文質(zhì)老師說到慢是一種教育的藝術,其實,我覺得慢還是一種科學。在平時教學活動中,速度要放慢,慢下來教師才能注意到每位學生的困難并及時給予幫助,使學生在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識后,多給他們提供創(chuàng)造、交流經(jīng)驗、合作學習的機會,逐漸增強自信心和自我力量。張文質(zhì)老師書中提到“我們的教育往往過于急切的盼望著出成效,出成果,能夠立竿見影,缺乏期待與從容”;“我們?nèi)狈σ环N悠閑的心態(tài),缺乏閑心”。讀了這些話語,我陷入沉思:在課堂上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常囁嚅著嘴,想回答又說不出來,或者說來說去不在點子上。碰到這種情況,我有時會急躁,會打斷學生作一番暗示?,F(xiàn)在想來,我是不是應該給他們一些思考的時間?我為了急于聽到孩子“正確”的回答,過早地把現(xiàn)成的知識和盤托出,迫不及待地將知識填塞孩子們的頭腦……這都違背了教育規(guī)律。我曾經(jīng)出去聽課,發(fā)現(xiàn)有的老師業(yè)務水平很高,上的課從欣賞的角度看堪稱完美,但教師過于以自我為中心,上課速度過快,他等不及學生的思考和反饋,教師成了課堂里唯一的知識輸出者,沒有挑戰(zhàn),沒有臨場的智慧,一切是那么順利,但一切又過于順利,教師教得好,孩子到底學好了嗎?我不禁反思……教育恰如教孩子學步。對待學生的成長,來不得半點兒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嘗試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孩子還沒有邁開第一個腳步,你就去牽引他,甚至一會兒捉住他的右腿,一會兒抓住他的左腿,幫他邁步,那孩子也許永遠也學不會獨立邁步。所以,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jié)奏。高頻率、快節(jié)奏、大梯度,不利于學生的有序成長和發(fā)展。張文質(zhì)老師告誡我們:要加深對教育的理解,確立自己的生命價值與目標,同時能夠影響一個孩子,一個家庭,一個班級,甚至一所學校。我們教師就擁有這樣的位置,我們依然要珍視內(nèi)心的聲音,依然要對自己有一個期待,讓自己過的更好,讓孩子們過的更好。讓我們努力的工作,讓教育真正開啟學生的智慧,潤澤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對教育永葆激情,用最初的心情做永遠的教育,讓我們攜著平凡追逐和超越我們永遠的夢想。教育的藝術讀后感11學習了魏書生教育思想的有關書籍,思緒萬千,感慨不已,既感嘆其教育思想的時代性和切實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針對性、多樣性,回顧自己幾年的教育生涯,深感慚愧和內(nèi)疚?!巴瑸槿藥?,為何一些簡單不過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運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為看魏書生書的同時時常徘徊在腦海中的疑問。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戰(zhàn)不殆。搞教育同樣如此,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教好書,育好人??追蜃咏逃龑W生成效卓著,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對顏回、子路、曾參等學生的性格特長、思想狀況了如指掌,在知人的基礎上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綜觀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師,教育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知人之明,能察覺學生思想深處的奧秘,能觸摸到學生感情的脈搏,他們的心和被教育者相通相印,息息相關,只有這樣的教學,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才是一種幸福和享受。反思過去,自認為責任心強的自己對自己的學生又了解多少呢,是否真和學生打成了一片,是否常與學生聊天、談心,是否關心到了每一個學生,無論其成績好壞,行為習慣好壞,是否走進了學生的'心靈,學生是否真愿意同自己作心與心的交流,是否自己真成了良師益友。我想,以上這些除某些在每學期的教學計劃和工作總結中偶有提及外,真正落到實處的還相差太遠,每個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聽話、懂事,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完成作業(yè),期末考試考個好成績,如此,教師、學生、家長皆大歡喜,所以“很有責任心”的自己會在班上制定出許許多多的“不準”和“禁止”,有時還用相互監(jiān)督的方法來檢查不準和禁止的落實情況,結果卻與想象中的相差甚遠??傮w看,班級的紀律似乎被管好了,可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卻大大減退了,熱情少了,積極性沒有了,總體成績也不見上漲,學生在課外活動時的好奇、好動、好玩、好積極思維的特點不見了,而作為教師的教學難度也就更大了,上課不活躍或太活躍,有問題也不問了,這種課上得實在難受,是誰讓他們變成了這樣子,是我們自己,無數(shù)事實告訴我們,要教育學生,首先必須了解學生,這就如同園丁養(yǎng)花,首先必須了解花的習性,醫(yī)生治病首先必須了病人的病情一樣。教育的藝術讀后感12“教育是慢的藝術”,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心靈很受觸動。慢的藝術,那就不能心急,要耐心等候,慢工出細活。暑假看了張文質(zhì)的教育演講錄《教育是慢的藝術》,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們的教育應該有生命意識,要認識到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個體,要慈悲為懷,要有等待的意識,等待他們成長,等待他們覺悟。教育要等,要慢。我女兒2歲了,正是獨立意識很強的時候,什么都想自己來,什么都不想讓我們插手幫忙。她剛學穿鞋子的時候,總是左右腳不分,哪個鞋子在右邊,就穿右腳,所以經(jīng)常是左右鞋子反著穿。我們經(jīng)常提醒她,告訴她“穿反了”,然后幫她脫下重新穿好??伤坪鹾懿活I情,不喜歡我們的糾正。既然如此,那之后每次穿鞋子我們都不理她了,由著她去。有一次,她自己穿鞋子,又穿反了,自己感覺到不舒服了,自言自語的說:“不舒服的?穿反了!”于是自己把鞋子脫下,自己重新正確的穿好。然后高高興興的出門去玩了。此后,每次穿鞋,她都會認真觀察后再穿,沒有再穿錯了。在小孩的成長中,我們只能提醒、引導,成長是要靠他們自己去摸索、去體驗的.,提醒了,教導了,剩下的就讓他們自己消化吸收,我們唯有耐心的等待他們的頓悟。小樹要長成參天大樹,需要時間的澆灌與呵護,需要沐浴陽光和雨露,我們澆灌了、呵護了,剩下的就交給陽光和雨露吧。教育的藝術讀后感13我們教師每天都在教育著別的孩子,可以說對別的孩子我們是贊揚、賞識,甚至是“哄”,但對自己的孩子,是否也這樣?我在與老師閑聊有關于教育自己的子女時,很多老師都說教育學生就能耐下心來,但對自己的孩子就不行,一看自己的孩子犯錯誤就不能容忍,就很難以平常心去對待,往往會恨鐵不成鋼。張文質(zhì)老師在《育是慢的藝術》中寫道:父母這個稱謂首先就意味著一種責任,為人父母既是自己選擇的結果,又是一種對象性的角色。因為你只有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你才成為這個孩子的父母,如果你沒孩子,無論你年齡有多大,你都不能算是為人父母。但是一旦成為一個孩子的父母,這個角色終其一生就不可能改變。我們中國古人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覺得也可以倒過來,“一日為父,終身為師”,這個“師”當然不完全等同于教師那個“師”,但是這個“師”里面同樣包含著養(yǎng)育、教誨、幫助、指導、督責、成全等等責任。在原先的我們的家庭格局和社會格局中,對一個人怎么才能成為父母,怎么才能當好父母,怎么把自己造就成優(yōu)秀的父母,關注得都不夠,或者說“職業(yè)化”的程度都不高。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曾經(jīng)把世界上三種職業(yè)稱為不可能的職業(yè),其中的一種就是教師。他說這是不可能的職業(yè),其實未必就是說這個職業(yè)的不可能有,而是這個職業(yè)很難說你做到什么程度才算盡善盡美,因為任何一個人,他都很難站在自己的立場替別人說話,一個人認識自己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何況你要那么具體地去幫助一個你可能并不熟悉的人。而每一個個體之間的差異又是如此之大,個體自身的變化又是如此之微妙與復雜,所以不僅知已難,知人總是更難的。而為人父母的這個“師”的職業(yè)就更難了。但是我們已經(jīng)為人父母,我們就必須責無旁貸、義無反顧地擔當起父母的責任。這個責任在今天看來,最核心的也仍然在教育這個點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可能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任教師。父母作為個體,即使自己在事業(yè)上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只要你有了孩子,你的角色就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責任也發(fā)生了變化,養(yǎng)育孩子、成全孩子發(fā)展的這個中心工作,就須臾不能被遺忘、被漠視、被放棄。雖然孩子的`成功不見得是我們成功的證明,也不是說我們的成功需要孩子的成功來體現(xiàn),而是,任何一個孩子的發(fā)展,都離不開父母的幫助,離不開父母的成全。為人父母,他擔負著一個家族一個社會生命傳承的責任,你對“這個人”的責任,也就是對社會的責任。而能否把孩子教育好,父母的責任一定大過其他任何機構與個人。以上說了這么多,就是要從這些思考中引出今天的話題教育的藝術讀后感14學習張文質(zhì)老師的《教育是慢的藝術》,尤其是他所研究的課題,生命化教育,頗有感觸,并有所理解、認識和收獲。張文質(zhì)老師在《生命的禮贊》一文中簡述了什么是生命化教育,他認為生命化教育就是把對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我記得杜郎口中學的辦學理念是:“以人為本,關注生命,開放課堂,群體參與,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氣氛和諧,環(huán)境寬松,自主參與,個性發(fā)展?!边@都體現(xiàn)的是對于人性的關注和關愛,與生命化教育的理念,與“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思想理念是相切相關相融的,是一脈相承的。張文質(zhì)老師說:學校應當是幸福的樂園。生命化教育是學生的幸福,是教師的幸福;教師的幸福,是教育的幸福。但是,我們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真正做到關愛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得到有尊嚴的學習生活嗎?學生在學校的生活是幸福的嗎?按常理,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在校生活應該是幸福的,其實,不盡其然。尖子生為了在學習上拔尖,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辛苦和心血。上課認真聽課這是沒說的,下課十分鐘也不能浪費,午休時間,課間時間,放學后的時間,雙休日,節(jié)假日,所有能利用的時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