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熱泵系統(tǒng)工程技術標準_第1頁
地源熱泵系統(tǒng)工程技術標準_第2頁
地源熱泵系統(tǒng)工程技術標準_第3頁
地源熱泵系統(tǒng)工程技術標準_第4頁
地源熱泵系統(tǒng)工程技術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工程建設標準DB36

備案號JXX—2021編號DBJ/T36XX—2021

地源熱泵系統(tǒng)工程技術標準

Technicalcodefor

ground-sourceheatpumpsystem

(送審稿)

2021-XX-XX發(fā)布2021-XX-XX實施

1總貝!I

1.0.1為規(guī)范江西省地源熱泵系統(tǒng)工程的技術應用,保證工程質量,做到安全適

用、經(jīng)濟合理、技術先進可靠,并符合資源節(jié)約和保護環(huán)境的要求,制定本標

準。

【條文說明】我省開發(fā)利用地熱能資源處于發(fā)展階段,包市場潛力大,前景較好,但是,

目前尚沒有基于本地區(qū)地質、氣候及資源條件特征編制的地源熱泵系統(tǒng)標準。對企業(yè)的資

質準入,資源勘察和技術評價、依據(jù)技術參數(shù)設計、工程施工、設備選型和安裝、效能檢

測、質量監(jiān)控、運行維護以及科學管理等方面缺乏針對性和指導性。許多項目在沒有對當

地資源狀況進行充分評估的條件下,即進行實施,造成了系統(tǒng)工作不正常或不節(jié)能,影響

了地源熱泵系統(tǒng)的進一步推廣和使用。為了規(guī)范地源熱泵系統(tǒng)的勘察、設計、施工及驗收,

確保地源熱泵系統(tǒng)安全可靠地運行以及更好的發(fā)揮其節(jié)能效益,特此制定本標準。

1.0.2本標準適用于江西省新建、改建和擴建的以淺層巖土體、地下水、地表水

為低溫冷熱源及以中深層巖土體為熱源,以水或添加防凍劑的水溶液為傳熱介

質,采用熱泵技術進行供熱、供冷空調或供應生活熱水的地源熱泵系統(tǒng)工程勘

察、可行性評估、設計、施工、性能測試和驗收、運行監(jiān)測與管理。

1.0.3地源熱泵系統(tǒng)工程設計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條件,

區(qū)域地質、水文地質條件、氣象條件等綜合因素確定熱泵系統(tǒng)類型,并結合建

筑用能特性和系統(tǒng)經(jīng)濟性要求,合理設計、規(guī)范施工與管理,施工過程不應影

響周邊環(huán)境及建筑。

【條文說明】地源熱泵系統(tǒng)工程按換熱方式不同可分為池埋管地源熱泵、地下水地源熱泵

和地表水地源熱泵,地源熱泵適合類型主要取決于當?shù)氐乃牡刭|情況、氣象條件和有效的

土地面積,如表1所示。

表1地源熱泵類型及其適用范圍

分類冷熱源方式原理特點及要求適用條件

地埋管地源熱泵根據(jù)埋管方式分為豎直

地埋管換熱器和水平地埋管換熱器,換熱廣泛適合于江

器埋于地下,系統(tǒng)通過水等循環(huán)液體在封西省大部分區(qū)

地埋管地源熱泵巖土體閉的地下埋管中流動,實現(xiàn)系統(tǒng)與巖土體域,要求擬建場

間的換熱,淺層地埋管換熱扎深一般地內具有足夠

60-120m,其優(yōu)點是對地下水要求低并且的施工面積。

不受氣候條件影響,缺點是造價較高。

適合于具有豐

地下水直接進入熱泵機組或通過板式換

富和穩(wěn)定的地

熱器換熱,要求地下水100%回灌,且不

下水資源,水質

地下水地源熱泵地下水被污染。其優(yōu)點是換熱效果較好、造價較

較好的地區(qū),一

低,缺點是對地下水環(huán)境要求較高、受地

般為沖洪積平

下水質條件的影響較大。

原地區(qū)。

江、河、湖地表水直接進入熱泵機組或通過板式換

水熱器換熱,要求不破壞水體中的生態(tài)環(huán)靠近江河湖等

地表水地源熱泵境。其優(yōu)點是造價低、系統(tǒng)相對簡單,維大容量的自然

污水護管理方便,缺點是受氣候條件影響較水體的地方。

大,在極端氣候下使用受影響較大。

1.0.4地源熱泵系統(tǒng)工程的勘察、可行性評估、設計、施工、性能測試和驗收、

運行監(jiān)測與管理,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以及江西省有關標準

的規(guī)定。

2

2術語

2.0.1地源熱泵系統(tǒng)ground-sourceheatpumpsystem

以淺層巖土體、地下水或地表水為低溫冷熱源及以中深層巖土體為熱源,

由水源熱泵機組、地熱能交換系統(tǒng)、建筑物內系統(tǒng)組成的供熱、供冷空調或供

應生活熱水系統(tǒng)。根據(jù)地熱能交換系統(tǒng)形式的不同,地源熱泵系統(tǒng)分為地坦管

地源熱泵系統(tǒng)、地下水地源熱泵系統(tǒng)、地表水地源熱泵系統(tǒng)。

2.0.2水源熱泵機組water-sourceheatpumpunit

一種以巖土體、地下水或地表水為冷熱源,利用水或添加防凍劑的水溶液

作為傳熱介質,制取冷(熱)風或冷(熱)水的設備。通常有水/水熱泵、水/

空氣熱泵等形式。

2.0.3復合式冷熱源系統(tǒng)combinedheating&coolingsourcesystem

以冷卻塔、冷水機組或鍋爐等其他輔助冷(熱)源+地源熱泵作為冷熱源的

供暖、空調或生活熱水供應系統(tǒng)。

2.0.4地熱能交換系統(tǒng)geothermalexchangesystem

利用熱泵技術將地熱能資源加以利用的熱交換系統(tǒng)。

【條文說明】地熱能交換系統(tǒng)是低位熱能采集系統(tǒng),向巖土體、地下水、地表水(江、河、

湖水、城市污水)中取熱或釋熱,為地源熱泵系統(tǒng)提供詆品位的冷熱量的熱交換系統(tǒng),可

分為地埋管換熱系統(tǒng)、地下水換熱系統(tǒng)、地表水換熱系疏。

2.0.5淺層地熱能資源shallowgeothermalresources

蘊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圍內(一般為恒溫帶至地下200m埋深)巖土

體、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開發(fā)利用價值的熱能資源。

2.0.6中深層地熱能資源mid-deepgeothermalresources

蘊含于中深層巖土體中,具有開發(fā)利用價值的地熱能資源,深度一般可達

2000m~3000m。

2.0.7傳熱介質heat-transferfluid

地源熱泵系統(tǒng)中,通過換熱管與巖土體、地表水、地下水進行熱交換的一

種液體。一般為水或添加防凍劑的水溶液。

2.0.8淺層地埋管換熱系統(tǒng)groundheatexchangersystem

3

傳熱介質通過垂直或水平地埋管換熱器與淺層巖土體進行熱交換,用于供

熱、供冷的地熱能交換系統(tǒng),又稱土壤熱交換系統(tǒng)。

2.0.9中深層地埋管換熱系統(tǒng)mid-deepgroundheatexchangersystem

以中深層巖土體為熱源,通過豎直地埋管換熱器與中深層巖土體進行熱交

換,僅用于供熱的換熱系統(tǒng)。

2.0.10地埋管換熱器groundheatexchanger

供傳熱介質與巖土體換熱使用,由埋于地下的密閉循環(huán)管組構成的換熱器,

又稱土壤熱交換器。

【條文說明】地埋管換熱器根據(jù)深度不同,分為淺層地埋管換熱器和中深層地埋管換熱器。

其中淺層地埋管換熱器是指埋于地下的密閉循環(huán)管組構成的供傳熱介質與淺層巖土體進行

熱交換的換熱器,根據(jù)管路埋置方式不同,分為水平地埋管換熱器和豎直地埋管換熱器;

中深層地埋管換熱器是指深埋干地下的密閉循環(huán)管組構成的供傳熱介質與中深層巖土體進

行熱交換的換熱器,根據(jù)管路埋置方式不同,分為同軸套管式換熱器和U型換熱器。

2.0.11地下水換熱系統(tǒng)groundwaterheatexchangersystem

與地下水進行熱交換的地熱能交換系統(tǒng),分為直接地下水換熱系統(tǒng)和間接

地下水換熱系統(tǒng)。

2.0.12直接式地下水換熱系統(tǒng)directgroundwaterheatexchangersystem

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經(jīng)處理后直接流經(jīng)水源熱泵機組熱交換后返回地

下同一含水層的地下水換熱系統(tǒng)。

2.0.13間接式地下水換熱系統(tǒng)indirectgroundwatersystem

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經(jīng)中間換熱器熱交換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層的地下

水換熱系統(tǒng)。

2.0.14地表水換熱系統(tǒng)surfacewaterheatexchangersystem

與地表水進行熱交換的地熱能交換系統(tǒng),分為開式地表水換熱系統(tǒng)和閉式

地表水換熱系統(tǒng)。

2.0.15開式地表水換熱系統(tǒng)open-loopsurfacewaterheatexchangersystem

地表水在循環(huán)泵的驅動下,經(jīng)處理直接流經(jīng)水源熱泵機組(直接式)或通

過中間換熱器(間接式)進行熱交換的系統(tǒng)。

2.0.16閉式地表水換熱系統(tǒng)closed-loopsurfacewaterheatexchangersystem

4

將封閉的換熱器按照特定的排列方法放入具有一定深度的地表水體中,傳

熱介質通過換熱管管壁與地表水進行熱交換的系統(tǒng)。

2.0.17水文地質條件hydrogeologicalcondition

地下水的分布、理臧、補給、徑流和排泄條件,水質、水溫、水量及其形

成地質條件等的總稱。

2.0.18巖土體rock-soilbody

巖石和松散沉積物的集合體,如砂巖、砂礫石、土壤等。

2.0.19變溫帶variabletemperaturezone

地下溫度明顯受到地表大氣溫度變化影響的池帶,即自恒溫帶向上至地表

的地帶。

2.0.20恒溫帶constanttemperaturezone

地面以下溫度常年保持不變的地帶.在自然狀態(tài)下,該層熱能受太陽能和

大地熱流的綜合作用,地球內熱形成的增溫帶與上層變溫帶影響達到平衡。

2.0.21地溫梯度geothermalgradient

又稱地熱增溫率,地球不受大氣溫度影響的地層溫度隨深度增加的增長率。

通常用恒溫帶以下每深入地下100m所增加的地溫值來表示。

【條文說明】江西士康的恒溫帶一般在地下9~28m,恒溫帶溫度19.13~19.5C,平均溫度

19.32℃。淺層地溫梯度(埋深<200m)1.82-5.4℃/100m,平均增溫率為3.87℃/100m。

2.0.22環(huán)路集管circuitheader

連接各并聯(lián)環(huán)路的集合管,通常用來保證各并聯(lián)環(huán)路流量相等。

2.0.23抽水井productionwell

用于從地下含水層中取水的井。

2.0.24回灌井injectionwell

用于向地下含水層灌注回水的井。

2.0.25換熱井heatsourcewell

用于從地下含水層中取水或向含水層灌注回水的井,是抽水井和回灌井的

統(tǒng)稱。

2.0.26抽水試驗pumpingtest

一種在井中進行計時計量抽取地下水,并測量水位變化的過程,目的是了

5

解含水層富水性,并獲取水文地質參數(shù)。

2.0.27回灌試驗injectiontest

一種向井中連續(xù)注水,使井內保持一定水位,或計量注水、記錄水位變化

來測定含水層滲透性、注水量和水文地質參數(shù)的試驗。

2.0.28巖土熱響應試驗rock-soiltheirnalresponsetest

通過測試儀器,對項目所在的場區(qū)內的測試孔(槽)進行一定時間的連續(xù)

換熱試驗,獲得巖土綜合熱物性參數(shù)、巖土初始平均溫度及巖土體換熱能力等

參數(shù)。

2.0.29埋設溫度傳感器法embeddingtemperaturesensormethod

在豎直地埋管換熱器不同深度埋設溫度傳感器,通過實時監(jiān)測溫度傳感器

的監(jiān)測數(shù)值,確定不同深度巖土體溫度的方法。

2.0.30無功循環(huán)法reactivecirculationmethod

不向地埋管換熱器內循環(huán)水加載冷、熱量,利用循環(huán)水與巖土體達到熱平

衡時的溫度,分析巖土體初始平均溫度的方法。

【條文說明】無功循環(huán)法是一種便捷的巖土體初始溫度測試方法,但是循環(huán)水泵運行功率

及自然地表溫度變化對內循環(huán)溫度帶來一定影響,需要做好地表附近管道及連接部分的保

溫措施,同時要保證循環(huán)流體穩(wěn)流狀態(tài)。

2.0.31巖土綜合熱物性參數(shù)parameteroftherocksoilthermalproperties

是指不含回填材料在內的,地埋管換熱器深度范圍內,巖土的綜合導熱系

數(shù)、綜合比熱容。

【條文說明】導熱系數(shù)是衡量巖土體導熱能力的物理量,影響巖土體傳熱速率:比熱容是

表示物質熱性質的物理量,代表物質的蓄熱能力,因此導熱系數(shù)和比熱容共同決定了巖土

體的熱擴散能力。影響巖土導熱系數(shù)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層巖性、孔隙率、含水率、溫度以

及各向異性等。通常熱響應試驗測得的巖土導熱系數(shù)是測試深度范圍內巖土體的綜合導熱

系數(shù)。

2.0.32巖土初始平均溫度initialaveragetemperatureofrocksoil

從自然地表下10~20m至豎直地埋管換熱器埋設深度范圍內,巖土常年恒

定的平均溫度。

2.0.33測試孔verticaltestingexchanger

6

按照測試要求和擬采用的成孔方案,將用于巖土熱響應試驗的豎直地坦管

換熱器稱為測試孔。

2.0.34穩(wěn)定熱流測試steadyheatflowtest

向地埋管換熱器循環(huán)介質提供穩(wěn)定的熱量或冷量,記錄地埋管換熱器進、

出水溫度的響應情況,計算巖土體綜合熱物性參數(shù)或換熱能力的測試方法。

2.0.35穩(wěn)定工況測試steadyworkingconditiontest

建立穩(wěn)定的地埋管換熱器夏季或冬季運行工況,記錄地埋管換熱器進、出

水溫度的響應情況,計算巖土體綜合熱物性參數(shù)或換熱能力的測試方法。

2.0.36熱泵機組制熱/制冷性能系數(shù)heating(cooling)coefficientofperformance

ofheatpumpunits

熱泵機組的制冷/制熱量與輸入功率之比,單位:kW/kWo

2.0,37系統(tǒng)(制熱/制冷)能效比energyefficiencyratioofheatpumpsystem

地源熱泵系統(tǒng)的制冷/制熱量與輸入功率之比,單位:kW/kWo

2.0.38監(jiān)測系統(tǒng)monitoringsystem

監(jiān)測系統(tǒng)由計量設備、數(shù)據(jù)采集裝置和數(shù)據(jù)中心軟件組成。

2.0.39能效評價Energyefficiencyevaluation

能效評價是指對建筑能源消耗量及其用能系統(tǒng)效率等性能指標進行計算、

檢測,并給出其所處水平的活動,包括形式檢查、性能檢測、能效評估三方面

內容。

7

3工程勘察

3.1一般規(guī)定

3.1.1地源熱泵系統(tǒng)方案設計前,應進行工程場地狀況調查,并應對工程場地進

行地熱能資源勘察??辈旃ぷ鲬Y合擬建工程功能特點、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地表水等條件,并結合擬采用熱泵系統(tǒng)的形式,制定合理的工程勘察方案。

【條文說明】擬建工程場地條件及區(qū)域的資源條件是采用地源熱泵系統(tǒng)的前提??辈旃ぷ?/p>

進行前宜搜集利用附近已有的氣象水文、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地熱

能勘察資料及擬建工程周邊已建地源熱泵工程運行情況及相關政策等資料。業(yè)主或設計單

位應提供任務書,內容應包括項目用地面積及工程規(guī)模、空調使用面積、基礎形式及地下

室情況、擬建工程特征等,

3.1.2工程勘察應由具有勘察資質的專業(yè)隊伍承擔,工程勘察完成后,應結合我

省地源熱泵適宜性條件以及地源熱泵相關政策法規(guī),編寫工程勘察報告,對淺

層地熱能資源可利用情況以及熱交換方式提出建設,并對周邊環(huán)境影響作出評

價。

【條文說明】由于地質條件對地源熱泵系統(tǒng)的施工以及對后期的運行效率都有著重要的影

響,為保障地源熱泵系統(tǒng)順利施工和高效運行,合理規(guī)范市場行為,地源熱泵系統(tǒng)工程的

勘察工作應由具有相應的巖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質勘察資質的專業(yè)隊伍承擔。依據(jù)表3.1.3

所劃分的勘察等級,承接甲級工程勘察任務,應具有甲級巖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質勘察資

質,承接乙、丙級工程的勘察任務,應具有乙級以上巖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質勘察資質。

地源熱泵系統(tǒng)方案設計前,應根據(jù)調查及勘察情況,選擇采用地埋管、地下水或地表水地

源熱泵系統(tǒng)。

3.1.3地源熱泵工程勘察應根據(jù)工程規(guī)模和地質環(huán)境條件的復雜程度,按表3.1.3

劃分甲、乙、丙三個勘察等級,其中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tǒng)、地下水地源熱泵系

統(tǒng)和地表水地源熱泵系統(tǒng)工程地質環(huán)境的復雜程度應分別依據(jù)巖土介質的復雜

程度、地下水水文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及地表水的復雜程度進行劃分。

8

表3.1.3地源熱泵系統(tǒng)工程勘察等級

地質環(huán)境條件

、復雜程度

工程規(guī)模(建、I級H級in級

筑面積)

大規(guī)模

甲級甲級乙級

(大于等于50000m2)

中等規(guī)模

甲級乙級丙級

(5OOOm2~5OOOOm2)

小規(guī)模

乙級丙級丙級

(小于等于5000m2)

【條文說明】地質環(huán)境條件復雜程度按巖土介質性質分級如表3.1.3A所示,地質環(huán)境條件

復雜程度按地下水水文地質條件分級如表3.1.3B所示,地質環(huán)境條件復雜程度按地表水條

件分級如表3.1.3C表示。在以下分級判定表中,從【級開始,向II級、川級推定,以最先

滿足為準。

表3.1.3A地質環(huán)境條件復雜程度按巖土介質性質分級

地質環(huán)境復雜程度I級II級in級

地形地貌復雜,地質地形地貌較復雜,地地形地貌簡單,地質

場地復雜程度構造強烈發(fā)育,水文質構造較發(fā)育,水文構造不發(fā)育,水文地

地質條件復雜地質條件較復雜質條件簡單

巖土種類多,很不均種類較多,較均勻,種類較單一,均勻,

巖土類型

勻,巖性差異大巖性差異較大巖性差異較小

巖土腐蝕性強中弱?微

存在嚴重濕陷、膨脹、

鹽潰、污染的特殊性

除I級以外的特殊性

特殊性巖土巖土,以及其他情況無特殊性巖土

巖土

復雜需要特殊處理的

巖土

注:腐蝕性等級劃分參考《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L

表3.I.3B地質環(huán)境條件復雜程度按地下水條件分級

地質環(huán)境復雜程度I級II級HI級

第四系沉積物分布不

第四系沉積物分布錯第四系沉積物均勻分

均勻,有多級階地且

綜復雜,含水層不穩(wěn)布,河谷平原廣,含

含水層性質顯示不清,含水層埋

定,地下水水位穩(wěn)定水層埋深淺,地下水

藏深淺不一,地下水

性差水位穩(wěn)定性好

水位穩(wěn)定性較差

地下水形成條件較復

補給、徑流、排泄含水層規(guī)模、補給和地下水補給、徑流、

雜,補給和邊界條件

條件邊界難以判定排泄條件清楚

不易查清

富水性及儲水性差較好好

水質(pH值、礦化水質類型復雜,水質水質類型較復雜,水水質類型單一,水質

度、含砂量等指標)差質較好好

周邊環(huán)境對地下水開周邊環(huán)境對地下水開周邊環(huán)境對地下水開

采控制要求高,已建采控制要求較高,已采控制要求低,已建

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

工程對地下水變化敏建工程對地下水變化工程對地下水變化不

感較敏感敏感

9

表3.1.3C地質環(huán)境條件復雜程度按地表水條件分級

地質環(huán)境復雜程度I級H級HI級

水量較少,水質差或水量較豐富,水質較水量豐富,水質較好

水量、水質

污染程度嚴重差或污染程度中等或污染程度無~輕報

水量、水溫季節(jié)變水量、水溫隨季節(jié)變水量、水溫隨季節(jié)變水量、水溫隨季節(jié)變

化化大化較大化小

洪水影響洪水影響大洪水影響較大洪水影響小

3.1.4地源熱泵系統(tǒng)工程勘察前應進行現(xiàn)場踏勘、調杳,必要時可布設少量勘探

及原位測試工作,現(xiàn)場調查應包括以下內容:

1場地規(guī)劃面積、形狀、坡度及地形地貌特征;

2氣象、水文情況;

3場地內已有建筑物和規(guī)劃建筑物的占地面積及其分布、基礎形式及埋深;

4場地內已有植被、地表水、供水排水系統(tǒng)及架空輸電線、市政管網(wǎng)、交

通設施、歷史文化遺跡、電信電纜的分布及規(guī)劃綜合管線分布:

5場地內已有的、計劃修建的地下管線和地下構筑物的分布及其埋深;

6場地內及其附近地下水的開采情況,已有水井的位置、水質、水位、水

溫和開采量;

7交通道路狀況及施工所需的電源、水源情況;

8取水水源與應用淺層地熱能的建筑之間的距離及場地范圍內地面建筑和

構筑物分布情況和地形情況。

【條文說明】工程場地可利用面積應滿足修建地表水抽水構筑物(地表水換熱系統(tǒng))或修

建地下水抽水井和回灌井(地下水換熱系統(tǒng))或埋設水平或豎直地埋管換熱器(地埋管換

熱系統(tǒng))的需要。同時應滿足運揄、置放和操作施工機具及埋設室外管網(wǎng)的需要。工程場

地情況調查應盡量詳細,若附近存在已建地源熱泵工程,還需要吸收其工程建設經(jīng)臉,并

分析其對本工程可能存在的影響(如冷熱堆積、地下水徑流、抽水及回灌等),為后期的

地源熱泵項目建設提供基礎資料。若場地范圍內存在已建和在建的地鐵、大型地下構筑物

等設施,應重點查明地下工程平面范圍、頂?shù)装鍢烁叩?,以及分析其對地溫場、地下水補

徑排條件的影響。

3.2淺層地埋管換熱系統(tǒng)勘察

3.2.1淺層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tǒng)方案設計前,應對工程場區(qū)內巖土體地質條件進

行勘察,旦勘察范圍宜大于建設場地范圍。

10

【條文說明】豎直地埋管的分布和水平管的布設一般會涉及整個建設區(qū),因此勘察范圍不

宜小于建設范圍。所布受的測試孔和勘察孔的密度可根據(jù)場地的復雜程度(如表3.1.3A)

做適當調整。

3.2.2淺層地埋管換熱系統(tǒng)勘察應包括下列內容:

1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巖土層的巖性、結構及分布;

2巖土體熱物性參數(shù);

3巖土體溫度;

4地下水靜水位(全年水位變化范圍)、水溫、水質及分布;

5地下水徑流方向、水力坡度及速度。

【條文說明】地形地貌、地質構造等包含第四系松散層厚度、含水層類型和厚度、基巖裂

隙發(fā)育及破碎程度等;巖土體熱物性參數(shù)包括巖土體比熱容、導熱系數(shù)、熱擴散系數(shù)、密

唐、孔隙后、滲透率等、以及井筒熱阻通過實險室法或現(xiàn)場測定法:巖土體溫度包.括初始

平均溫度、豎向溫度及變化特征,變溫層、恒溫層、和漕溫層的劃分,測試方法宜采用熱

響應測試儀或溫度探頭等,地下水水位宜收集I?5年內的最低及最高水位。

3.2.3水平地埋管換熱系統(tǒng)的工程場地勘察宜采用槽探、坑探或釬探方法。探槽

方案應根據(jù)場地形狀確定,探槽的深度應超過埋管深度1m。

【條文說明】水平地埋管工程占地面積相對較大,負荷較大時不能滿足水平地埋管埋設的

需求,僅運用于小型工程,槽探是為了了解構造線和破淬帶寬度、地層和方性界限及其延

伸方向等在地表挖掘探槽的工程勘察技術,探槽應根據(jù)場地形狀確定,釬探方法可與槽探

配合使用,并參照相關標準執(zhí)行。探槽或勘查孔的數(shù)量應隨工程建筑規(guī)模的增大而增加,

且盡量分散布置,使勘察結果可以代表換熱孔布設區(qū)域的地質條件和換熱條件。

3.2.4垂直地埋管換熱系統(tǒng)的工程場地勘察宜采用鉆探方法。鉆探方案應根據(jù)場

地條件確定,勘探深度應比設計的地埋孔至少深2?5m。

【條文說明】地埋孔鉆探應執(zhí)行《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OO21,勘察扎深度比地埋孔設

計深度大,是為了查明下部地層起伏變化及巖性變化情;兄。

3.2.5當場地范圍內的地質條件、水文地質條件及工程條件等變化較大,且對地

埋管地源熱泵系統(tǒng)的設計有顯著影響時,應進行工程分區(qū)。

【條文說明】含水層的厚度、地下水流向和速度對于地下溫度場的溫度變化或溫度恢復有

顯著的影響,這些條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tǒng)的設計,所以應依據(jù)這些條

II

件的不同進行工程分區(qū)。

3.2.6勘探點和勘察孔數(shù)量的設置應結合系統(tǒng)應用建筑面積和地質情況的復雜

程度共同決定,根據(jù)表3.1.3的工程分級,勘探點數(shù)量的確定應符合以下原則。

I甲級工程勘察項目:對于同一場地內勘探點(槽)以及巖土熱響應測試

點的數(shù)量均不應小于4個,同一工程分區(qū)內勘探點(槽)和熱響應測試孔數(shù)量

不少于1個,且在場地內含多個地質單元時,應保證每個工程地質單元應至少

布置1個測試孔。

2乙級工程勘察項目:對于同一場地內勘探點(槽)以及巖土熱響應測試

點的數(shù)量均不應小于2個,同一工程分區(qū)內勘探點(槽)和熱響應測試孔數(shù)量

不少于1個,且在場地內含多個地質單元時,應保證每個工程地質單元應至少

布置1個測試孔。

3丙級T程勘察項目:當場地附近存在類似丁程且場地地質條件相似時,

可根據(jù)場地附近類似工程經(jīng)驗確定相關換熱參數(shù);當無類似經(jīng)驗或與附近類似

工程場地地質條件差異較大時,應進行場地地質勘探和巖土熱響應測試,同一

工程分區(qū)內勘探點(槽)和熱響應測試孔數(shù)量不少于1個,且在場地內含多個

地質單元時,應保證每個工程地質單元應至少布置1個測試孔。

【條文說明】場地內工程分區(qū)是依據(jù)建筑物占地條件和池埋管埋設條件劃分,而不同地質

單元是依據(jù)地層巖性差異劃分。根據(jù)相關研究結果,如果地層綜合導熱系數(shù)有10%的偏誤

差,則地源熱泵系統(tǒng)的埋管長度將偏差4.5%?5.8%,而往往不同埋管區(qū)域、不同地質單

元的巖土熱物性參數(shù)會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在江西省斃內地質條件復雜多變的情況下,

本條文針對工程分區(qū)和地質條件布置勘察和測試任務,確保了工作精度。

3.2.7豎直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tǒng)勘探孔宜進行巖芯編錄、地球物理測井,劃分地

層結構,巖土層單層厚度大于1m的,每層宜取代表性的原狀樣品,細砂粒徑

以上應取擾動樣。

【條文說明】不同巖土層吸收冷(熱)量的效率和能力具有顯著差異,因此造成的溫度場

的變化和冷(熱)堆積在垂向上顯示出較明顯的分層效應。每層選取代表性的原狀樣和擾

動樣進行層位劃分,進行室內試臉測試,可以了解不同巖土層的熱物理性質,對推測地溫

場的變化,合理利用和恢復地溫,持久高效的利用淺層地熱能具有重要意義。

3.2.8巖土熱響應測試試驗孔中地埋管換熱器設置方式、孔深和回填方式及試驗

12

方式應與擬建工程換熱孔保持一致。

3.2.9巖土熱響應試驗應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測試,測試方法應符合附

錄A的規(guī)定。測試儀器、儀表應具有有效期內的檢驗合格證、校準證書或測試

證書。

【條文說明】巖土熱物性參數(shù)與地層巖性、地下水徑流等條件密切相關,故要求測試單位

應具有巖土工程勘察類相關資質。

3.2.10勘察報告內容應包括下列內容。

1項目概況;

2勘察工作概況;

3擬建工程場區(qū)的場地條件;

4擬建工程場區(qū)的巖土體工程地質特征、巖土體堅硬程度等級;

5巖十熱物性特征:

6地下?lián)Q熱器換熱能力分析評價;

7結論與建議。

【條文說明】淺層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tǒng)勘察報告內容中除了應包括以上規(guī)定的內容外,對

于有特殊地質現(xiàn)象的地區(qū)(如巖溶、斷層等),還應分析評價其與淺層地埋管系統(tǒng)工程的

相互影響:對于有特殊位直條件的如與已有建筑物相距較近、地埋管位于地下室底板以下

的,應考慮相互影響”在勘察報告中應對生土休堅硬程度進行劃分,在結論與建議中提出

對地埋管類型及深度的要求,推薦鉆井方法和鉆井機具的選擇,提出成孔的要求。

3.3中深層地埋管換熱系統(tǒng)勘察

3.3.1中深層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tǒng)方案設計前,應采用適宜的方法對工程場區(qū)內

中深層地熱地質條件和地熱狀況進行勘察。

【條文說明】工程勘察應以地質條件調查和地熱狀況調查為主,輔以適宜的物探方法對工

程場區(qū)內中深層地熱地質條件進行勘察。在已開采地熱田區(qū),勘察報告可在已有的地質鉆

孔及相關成果資料的基礎上編制。地熱地質資料不充分的地區(qū)應布設適當?shù)你@孔進行取樣

及熱物性測試。

3.3.2中深層地埋管換熱系統(tǒng)地質條件勘察應包括下列內容:

1地形地貌;

2地質構造;

13

3地層巖性;

4不良地質作用調查;

5水文地質條件調查。

【條文說明】地形地貌以調查為主,可結合遙感影像解譯,查明場地地貌類型,以及已有

和規(guī)劃的地面與地下建(均)筑物及植被、池塘的分布情況等;地質構造以資料收集為主,

結合遙感影像解譯、物探方法,查明區(qū)域地質構造類型、性質、時代、規(guī)模、產(chǎn)狀、分布

與地熱傳導的影響;地層巖性以資料收集為主,查明擬定區(qū)域地層時代成因、巖性特征等;

不良地質作用以現(xiàn)場調查為主,查明擬建區(qū)域內是否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而沉降、

地裂縫等不良地質問題;水文地質條件以資料收集為主,查明擬建區(qū)域內第四系松散美孔

隙水、淺層基巖裂隙水及深層地熱水的分布特征,補給、徑流、排泄關系,以及當?shù)厮Y

源規(guī)劃和相關政策。

3.3.3中深層地埋管換熱系統(tǒng)地熱狀況勘察應包括下列內容:

1地溫梯度;

2地下流體溫度、壓力及化學組分;

3熱儲結構,包括巖性、埋深、厚度及分布;

4巖土體及地熱儲層熱物性參數(shù);

5鉆探方法與成本。

【條文說明】地熱狀況勘察過程中,在地熱地質資料豐富的地區(qū),以收集資料為主,生面

收集地熱地質相關報告、相鄰地熱水井或其他類型中深層鉆孔資料,加以進行綜合分析;

查明擬建區(qū)域不同深度的地溫變化,確定地溫梯度,以及變溫帶、恒溫帶深度,研究開發(fā)

深度內的地溫場特征;熱儲結構包括地下熱儲和熱儲蓋層的巖性、埋深、厚度及分布,相

互關系與邊界條件:結合擬建區(qū)域內巖土體及地熱熱儲層的巖性、厚度、埋深、分布,分

析各巖層的熱導率、熱擴散系數(shù)等參數(shù),研究主要巖土沐的密度、比熱容、熱傳導系數(shù)、

溫度、壓力及其變化,為中深層地埋管換熱器設計提供依據(jù);結合當?shù)爻墒斓你@探工藝,

對鉆探方法和成本提出建議。

334地熱地質資料不充分的地區(qū)應進行地熱地質勘探,并至少選擇一個探采結

合孔,對孔內每段熱儲層應采取巖芯進行室內巖土測試,巖芯的位置、質量和

數(shù)量應滿足測試要求和熱儲評價要求。

【條文說明】在地熱地質資料匱乏區(qū)和地熱地質條件不清楚的空白區(qū),應開展地熱地質勘

14

探,勘探包括物探、鉆探和物探測井。每個熱儲層應至少采取3組巖芯進行巖土測試,巖

土測試包括巖土體密度、導熱系數(shù)、熱擴散系數(shù)等地熱池質基礎參數(shù)。

3.3.5勘察報告內容應包括下列內容。

1項目概況;

2勘察工作概況;

3擬建工程場區(qū)的場地條件;

4擬建工程場區(qū)的地質條件;

5熱儲結構分析評價及熱物性特征;

6地下?lián)Q熱器取熱能力分析評價;

7結論與建議。

【條文說明】勘察報告根據(jù)擬建區(qū)域已有的地質資料和初步設計要求進行編制,報告內容

應信息完整,滿足后續(xù)謾計、施工工作需求。中深層地埋管換熱系統(tǒng)是通過間接換熱方式

吸收中深層換熱井周圍儲存于地層中的地熱能,取熱不取水。中深層地熱換熱器取熱量可

依據(jù)地溫梯度與換熱器安裝深度進行估算。

3.4地下水換熱系統(tǒng)勘察

3.4.1地下水地源熱泵系統(tǒng)方案設計前,應根據(jù)地源熱泵系統(tǒng)對水量、水溫和水

質的要求,對工程場區(qū)的水文地質條件進行勘察。

3.4.2水文地質勘察可采用測繪、物探、鉆探、水文地質試驗、動態(tài)監(jiān)測等手段

進行。

【條文說明】水文地質勘察可參照《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guī)范》GB50027,《管井技術規(guī)范》

GB50296o

3.4.3地下水換熱系統(tǒng)勘察應包括以下內容:

1地下水類型;

2含水層巖性、分布、埋深及厚度,相鄰含水層之間的水力聯(lián)系;

3含水層的富水性和滲透性;

4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包括徑流方向、速度和水力坡度;

5地下水水溫及空間變化特征;

6地下水水質、含砂量,以及地下水化學特征;

7地下水水位動態(tài)變化情況;

15

8周邊地下建(構)筑物對含水層的補給、徑流、排泄影響分析。

【條文說明】水文地質勘察時應分析地下水對取、回水管道材料的腐蝕性評價;隨著城市

的快速發(fā)展,深大基坑工程、地鐵等地下建(構)筑物的建設,在施工過程中采用止水帷

寐等止水措施,破壞了含水層的完整性,改變了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條件,水文地質勘察時

應搜集周邊已建及規(guī)劃的地下建(構)筑物對含水層取水的影響分析。

3.4.4地下水換熱系統(tǒng)的勘探點和勘察孔數(shù)量的設置應結合系統(tǒng)應用建筑面積

和地質情況的復雜程度共同決定,根據(jù)表3.1.3的工程分級,勘探點數(shù)量的確定

應符合以下原則:

1甲級工程勘察項目:對于同一場地內勘探點不少于3個,抽水試驗和回

灌試驗均應不少于3處,同一水文地質單元內勘探點數(shù)量不少于1個,抽水試

驗和回灌試驗均不少于1處:

2乙級T程勘察項目:對于同一場地內勘探點不少于2個,抽水試驗和問

灌試驗均應不少于2處,同一水文地質單元內勘探點數(shù)量不少于1個,抽水試

驗和回灌試驗均不少于1處;

3丙級工程勘察項目:當場地附近存在類似工程旦場地地質條件相似時,

可根據(jù)場地附近類似工程抽水及回灌的工程經(jīng)驗確定相關的水文地質、水質、

水溫、水量等相關參數(shù);當無類似經(jīng)驗或與附近類似工程場地地質條件差異較

大時,同一場地內抽水試驗和回灌試驗均應不少于1處。

【條文說明】當擬建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按照3.4.4條布置勘探點數(shù)量無法滿足地下水

換熱系統(tǒng)水文地質評價要求時,應進行專項的水文地質勘察工作。

3.4.5地下水換熱系統(tǒng)勘察工作及現(xiàn)場試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抽水試驗及回灌試驗可利用已建井開展,不具備合適水井的應專門施工

勘查井,勘查井施工應滿足現(xiàn)行國家標準《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guī)范》GB50027

和《管井技術規(guī)范》GB50296的要求;

2勘查井的深度,應根據(jù)含水層或含水構造帶埋臧條件確定,大于用水工

程預計抽水井和回灌井的最大深度,當有多個含水層組時,宜進行分層勘查,

獲取各層水文地質資料;

3勘查井的布置應依據(jù)地下水流場、滲透率及其他水文地質參數(shù)確定;

4抽水試驗及回灌試驗方法及步驟應滿足現(xiàn)行國家標準《供水水文地質勘

16

察規(guī)范》GB50027的要求;

5應結合抽水井的降深和回灌井的水頭,對水井周圍可能引起的不良地質

現(xiàn)象進行評價,巖溶發(fā)育地區(qū)應對可能引起的地面塌陷等情況進行重點評述;

6水文地質試驗應包括地下水水質及出水溫度測試、地下水流向試驗,查

明滲透系數(shù)、影響半徑等水文地質參數(shù)。

7當?shù)叵滤畵Q熱系統(tǒng)的勘察結果符合地源熱泵系統(tǒng)要求時,應采用成井技

術將水文地質勘探井改造成換熱井加以利用。

【條文說明】本條主要是對地下水換熱系統(tǒng)勘察工作及現(xiàn)場試臉提出的要求,共有7款。

針對第5款,抽水井過量開采易引起地面沉降,造成周邊建筑物下沉開裂,回灌井位

于地下建筑物周邊時,因回灌水頭的局部增加,應對已有建筑的地下室產(chǎn)生的抗浮影響進

行分析評價。江西省碳酸巖及碳酸鹽巖分布較廣泛,巖溶發(fā)育程度不均一。巖溶發(fā)育地區(qū)

普遍存在溶洞,在覆型地區(qū)一般埋藏淺、溶洞及土洞密集.上部巖土體強度低,在地下

水取水過程中易引起地面坍塌,不同程度地威脅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進行地下水換

熱系統(tǒng)勘察時,應根據(jù)巖溶發(fā)育地區(qū)的地層、構造及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可行性評價,并給

出是否可以取水的明確結論。

針對第6款,地下水地源熱泵系統(tǒng)應采取水樣進行全分析,每件試樣宜為3000ml,必

要時應采取水樣進行專門分析,試樣數(shù)量根據(jù)具體項目確定。采取水樣時應將水樣瓶沉入

水中預定深度并鐵/慢將水注入瓶中,嚴防雜物混?入,水面與瓶塞間要留1cm左右的孔球.

水樣采取后要立即封好瓶口,貼好水樣標簽,及時送化臉室,清潔水放置時間不宜超過72h,

稍受污染的水放置時間不宜超過48h。水中含有Fe?+、M?+等易氧化的離子應在水樣中添

加穩(wěn)定劑。水質分析時應在抽水試臉穩(wěn)定后采取水樣進吁含砂率測試。

針對第7款,熱源井的鉆探和成井施工專業(yè)性較強,為保證熱源成井質量應由水文地

質專業(yè)人員全過程進行監(jiān)理。

3.4.6勘察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項目概況;

2勘察工作概況;

3擬建工程場區(qū)場地條件;

4擬建工程場區(qū)水文地質條件分析;

5換熱井抽、灌能力評價;

17

6地質環(huán)境影響與評價;

7結論與建議。

【條文說明】勘察報告應對目標含水層抽水試驗和回灌試驗的綜合成果圖、水井柱狀困及

水質分析報告等圖件。

3.5地表水換熱系統(tǒng)勘察

3.5.1地表水換熱系統(tǒng)方案設計前,應對工程場區(qū)地表水源的水文狀況、水源利

用條件、利用方式進行勘察,并對取水構筑物地質進行勘察評價。

【條文說明】對于江河水,應通過收集水文資料并實地調查來確定江河水量、水質和溫度

是否能夠滿足夏季供冷和冬季供暖的需要。對于沏水,應通過熱平衡分析與計算來確定夏

季供冷期間的最高水溫和冬季供暖期間的最低水溫。

3.5.2地表水換熱系統(tǒng)可利用江、河、湖泊、水庫等地表水體,勘察主要以現(xiàn)場

調查為主,應包括卜.列內容:

1地表水水源性質、水面用途、深度、面積及其分布情況;

2地表水水體的補給、排泄等均衡條件及水量、水位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等;

3不同深度的地表水水溫、水位動態(tài)變化;

4地表水流速和流量的動態(tài)變化情況;

5地表水利用現(xiàn)狀及規(guī)劃;

6地表水取水和回水對水質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7開式系統(tǒng)地表水取水和回水的適宜地點及路線;

8閉式系統(tǒng)地表水換熱器布置適宜區(qū)域及干管路線;

9航運情況、附近取排水構筑物情況;

10河(湖)床的地形和淤積情況,岸線的穩(wěn)定性。

【條文說明】地表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