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物質的鑒別與推斷 卷三(解析版)_第1頁
5.8 物質的鑒別與推斷 卷三(解析版)_第2頁
5.8 物質的鑒別與推斷 卷三(解析版)_第3頁
5.8 物質的鑒別與推斷 卷三(解析版)_第4頁
5.8 物質的鑒別與推斷 卷三(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科學教師題庫--物質科學二(化學)5物質轉化與材料應用5.8物質的鑒別與推斷卷三一、單選題1.下列各組物質的溶液,不另加試劑就能鑒別出來的一組是(

)A.

Na2CO3、HCl、H2SO4

B.

KCl、NaCl、Na2SO4

C.

FeCl3、NaOH、KNO3

D.

HCl、NaOH、Ca(OH)2【答案】C【解析】根據不加試劑鑒別可先觀察物質的顏色,若有特殊顏色的物質,先鑒別出來,再看能否用先鑒別出來的物質進行其他物質鑒別,若沒有特殊顏色的則兩兩混合,通過現(xiàn)象的不完全相同鑒別,現(xiàn)象若有相同的則無法鑒別分析。A、所給物質沒有特殊顏色的溶液,兩兩反應時只能鑒別出硫酸,而碳酸鈉與鹽酸無法鑒別,不符合題意;

B、所給物質沒有特殊顏色且兩兩間都不發(fā)生反應,無法鑒別,不符合題意;

C、先利用溶液顏色找出黃色溶液氯化鐵,再將氯化鐵滴入到另兩種溶液中,產生紅褐色沉淀的為氫氧化鈉,無明顯現(xiàn)象的為硝酸鉀,符合題意;

D、所給物質沒有特殊顏色且兩兩反應都沒有明顯現(xiàn)象,無法鑒別,不符合題意;

故選C。2.只用石蕊試液就能將下列各組溶液區(qū)分開來的是(

)A.

NaClNaOHNaNO3

B.

Na2SO4H2SO4KNO3

C.

HClNaClNa2SO4

D.

Na2SO4H2SO4CuSO4【答案】D【解析】對于物質鑒別題,首先要掌握各物質的性質,然后根據物質的性質選擇所需物質,再利用反應的不同現(xiàn)象加以區(qū)分,鑒別題時各物質的現(xiàn)象必須不能相同,否則無法區(qū)分。A、氫氧化鈉能使石蕊變紅,所以可以鑒別出氫氧化鈉,但氯化鈉與硝酸鈉無法鑒別,不符合題意;

B、硫酸鈉、硫酸和硝酸銀都不能使石蕊變色,不能鑒別,不符合題意;

C、鹽酸能使石蕊變紅,能鑒別出鹽酸,但氯化鈉和硫酸鈉無法鑒別,不符合題意;

D、硫酸能使石蕊變紅,硫酸銅溶液呈藍色,不能使石蕊變色且呈無色的為硫酸鈉,可以鑒別,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3.下列各組物質的溶液不用其他試劑無法鑒別的是(

)A.

H2SO4NaClNa2CO3CaCl2

B.

HClNaOHCuSO4MgSO4

C.

Na2CO3K2SO4BaCl2HCl

D.

NaNO3HClCaCl2KOH【答案】D【解析】對于物質鑒別題,首先要掌握各物質的性質,然后根據物質的性質選擇所需物質,再利用反應的不同現(xiàn)象加以區(qū)分,鑒別題時各物質的現(xiàn)象必須不能相同,否則無法區(qū)分。A、可以根據組內物質相互反應的現(xiàn)象鑒別,與其他三種物質反應,只產生氣體的為硫酸,既有氣體又有沉淀的為碳酸鈉,只產生沉淀的為氯化鈣,沒有任何現(xiàn)象的為氯化鈉,不符合題意;

B、先找出藍色溶液硫酸銅,再利用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產生藍色沉淀鑒別出氫氧化鈉,再利用氫氧化鈉與硫酸鎂產生氫氧化鎂沉淀,與鹽酸沒有明顯現(xiàn)象鑒別出兩種物質,不符合題意;

C、根據組內物質間反應的現(xiàn)象鑒別,既有氣體又有沉淀產生的為碳酸鈉,只有一種沉淀為的硫酸鉀,兩種沉淀的為氯化鋇,保產生氣體的為鹽酸,不符合題意;

D、憑組內物質產生的現(xiàn)象不能鑒別,各物質中只有氫氧化鉀與鹽酸反應,且沒有明顯現(xiàn)象,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4.一包混有雜質的Na2CO3,其雜質可能是Ba(NO3)2、KCl、NaHCO3,今取10.6克樣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克樣品,加入足量的鹽酸,收集到4.4克CO2,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樣品中只有NaHCO3

B.

樣品中只混有NaHCO3,無KCl

C.

樣品中有NaHCO3,也有Ba(NO3)2

D.

樣品中混有KCl,也有NaHCO3【答案】D【解析】(1)碳酸鋇是一種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2)如果雜質中含有KCl,由于它不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因此會使產生的氣體量減??;分別寫成Na2CO3與NaHCO3

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比較雜質中含有NaHCO3對產生氣體質量大小的影響,最后利用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變化判斷雜質中物質的種類。

(1)Na2CO3與Ba(NO3)2反應會生成BaCO3沉淀;因為溶于水后得到澄清溶液,因此說米碳酸鈉中不含硝酸鋇;

(2)由下面的化學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可知,1分子碳酸鈉與1分子碳酸氫鈉分別與稀鹽酸反應,都生成1分子二氧化碳。

碳酸鈉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3×2+12+16×3=106;

碳酸氫鈉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3+1+12+16×3=84<106;

因為碳酸氫鈉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碳酸鈉的小。

所以相同質量的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分別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碳酸氫鈉比碳酸鈉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由此可知:如果混有KCl,那么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會減??;如果混有氫氧化鈉,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會增大。

由于10.6g碳酸鈉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g,等于10.6g含雜質的碳酸鈉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說明所含雜質中既有氯化鉀,也有碳酸氫鈉。

故選:D。5.某固體可能含有Ca(NO3)2,Na2SO4,Na2CO3,F(xiàn)eCl3,KCl中一種或幾種,現(xiàn)對其進行如下實驗:①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適量蒸餾水,固體完全溶解成無色透明溶液。②取少量上述溶液,加過量稀硫酸,有氣泡產生。③?、谥兴萌芤荷倭?,滴加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分析上述現(xiàn)象,對原固體組成的推斷正確的是(

)A.

肯定有Na2CO3,Na2SO4,一定沒有FeCl3,Ca(NO3)2

B.

肯定有Na2CO3,Na2SO4,一定沒有FeCl3

C.

肯定有Na2CO3,一定沒有FeCl3,Ca(NO3)2

D.

肯定有Na2CO3,一定沒有FeCl3,KCl【答案】C【解析】根據氯化鐵溶液呈黃色,碳酸鈉與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硝酸鈣與碳酸鈉反應產生白色沉淀分析。①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適量蒸餾水,固體完全溶解成無色透明溶液,則固體中一定不含溶液呈黃色的氯化鐵;②取少量上述溶液,加過量稀硫酸,有氣泡產生,說明一定含有碳酸鈉,硝酸鈣能與碳酸鈉反應產生沉淀,所以一定沒有硝酸鈣;③②中加入硫酸過量,所以?、谥兴萌芤荷倭?,滴加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不能證明原固體的成分;

由上述分析可知,固體中一定含碳酸鈉,一定不含氯化鐵和硝酸鈣;

故答案為:C。6.實驗室有一包白色固體由K2CO3、K2SO4、KCl和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實驗記錄如下:①取該樣品溶于水,得到無色溶液;②取適量上述溶液加過量的BaCl2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過濾;③向步驟②所得沉淀中加入過量的稀HNO3,沉淀全部消失并產生氣泡。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A.

原固體中一定含有K2CO3,可能含有CuSO4和KCl

B.

原固體中一定不含K2SO4和CuSO4、可能含有KCl

C.

原固體中一定含有K2CO3和K2SO4,一定不含CuSO4

D.

若在步驟②所得濾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則原固體中一定含有KCl【答案】B【解析】硫酸鋇和碳酸鋇都是白色沉淀,前者可以溶于酸,而后者不能溶于酸;硫酸銅溶液呈藍色,據此分析判斷。

①取該樣品溶于水,得到無色溶液;由于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故一定不會含有硫酸銅;

②取適量上述溶液加過量的BaCl2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這個沉淀可能是碳酸鉀和氯化鋇反應產生的碳酸鋇,也可能是硫酸鉀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的硫酸鋇;

③向步驟②所得沉淀中加入過量的稀HNO3,沉淀全部消失并產生氣泡,說明一定含有碳酸鋇沉淀,則一定含有碳酸鉀,一定不含有硫酸鉀;

④無法證明氯化鉀是否存在。

A.原固體中一定含有K2CO3,可能KCl,一定不含有硫酸銅和硫酸鉀,故B正確,而A、C錯誤;

由于步驟②加入的是氯化鋇,故加入硝酸銀產生白色沉淀不能說明含有氯化鉀,故D錯誤。

故選B。7.下列各組物質的溶液,不用其它試劑,只利用組內溶夜,就能將它們鑒別出來的一組是(

)A.

KOH、FeCl3、MgSO4、NaCl

B.

BaCl2、Na2SO4、HNO3、HCl

C.

NaCl、CuSO4、NaOH、KNO3

D.

Na2CO3、KNO3、H2SO4、Na2SO4【答案】A【解析】對于不加試劑的物質鑒別題,首先要掌握各物質的性質,然后根據物質的特殊性質及物質間相互反應的不同現(xiàn)象加以區(qū)分,鑒別題時各物質的現(xiàn)象必須不能相同,否則無法區(qū)分。

A、先觀察溶液顏色,呈黃色的為氯化鐵,將氯化鐵加入其它溶液中,產生紅褐色沉淀的為氫氧化鉀,再將氫氧化鉀加入另兩種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的為硫酸鎂,無明顯現(xiàn)象的為氯化鈉,符合題意;

B、溶液都呈無色,兩兩反應產生沉淀的為氯化鋇和硫酸鈉中的一種,硝酸和鹽酸都無明顯現(xiàn)象,不無法鑒別,不符合題意;

C、觀察顏色,呈藍色的為硫酸銅,將硫酸銅溶液加入另三種溶液中,產生藍色沉淀的為氫氧化鈉,但無法鑒別出氯化鈉和硝酸鉀,不符合題意;

D、溶液都呈無色,兩兩混合,產生沉淀的為碳酸鈉和硫酸中的一種,硝酸鉀和硫酸鈉都無明顯現(xiàn)象,不能鑒別,不符合題意;

故選A。8.實驗室有一瓶標簽脫落的固體試劑,小金同學分別取少量的該固體進行下列實驗。根據實驗現(xiàn)象判斷,該固體最可能是(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取該固體于試管中,加水、振蕩固體不溶解取該固體于試管中,加鹽酸、振蕩固體溶解,無氣泡產生一氧化碳通過熾熱的該固體,稱固體質量、檢測尾氣固體質量減輕,尾氣中只檢測到CO與CO2A.

金屬單質

B.

金屬氧化物

C.

D.

鹽【答案】B【解析】由表格中的實驗逐一推導可得出結論。實驗一告訴我們固體是一種不溶于水的物質;實驗二告訴我們與鹽酸能反應,但不是金屬或碳酸鹽;實驗三得出固體含有氧元素。綜上推出固體是什么。由表格中實驗一:取該固體于試管中,加水、振蕩,固體不溶解,說明固體不溶于水。由實驗二:取該固體于試管中,加鹽酸、振蕩,固體溶解,無氣體放出,說明固體不是金屬,不溶性的鹽與酸能反應的一般是碳酸鹽,無氣體放出說明不可能是鹽,C錯誤;由實驗三:固體灼熱狀態(tài)下,通入純凈CO,固體質量減輕,尾氣中只檢測到CO與CO2,由尾氣中只檢測到CO和CO2可推知固體質量減輕是由于CO奪取了固體中的氧元素,綜上現(xiàn)象可確定此固體物質是金屬氧化物,B選項正確。

故選B9.某同學對Fe2O3做了如圖探究活動,已知氯氣在水溶液中能將Fe2+轉變?yōu)镕e3+,且每一步都充分反應。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無色氣體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B.

黑色粉末是Fe3O4

C.

①過程Fe2O3中的氧元素全部轉人無色氣體

D.

②過程有置換反應發(fā)生【答案】B【解析】(1)氧化鐵在高溫下分解為氧氣和四氧化三鐵;四氧化三鐵、稀鹽酸和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鐵;氯化鐵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

(2)二氧化碳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3)四氧化三鐵是黑色固體,含有Fe2+的溶液呈淺綠色,含有Fe3+的溶液呈黃色;而氫氧化鐵是紅褐色的。

A.無色氣體是氧氣,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故A錯誤;

B.氧化鐵在高溫下分解為氧氣和四氧化三鐵,因此黑色粉末是Fe3O4,故B正確;

C.①中的氧元素除了變成氧氣外,還與鐵元素生成四氧化三鐵,故C錯誤;

D.置換反應中必須有單質參加,而②中沒有,故D錯誤。

故選B。

10.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離子中的若干種:Na+、NH4+、Ba2+、SO42?、A.

一定不存在Ba2+,可能存在NH4+

B.

一定存在CO32?與NH【答案】B【解析】根據氫氧化鈉與銨鹽反應可產生氨氣,硫酸鋇沉淀不能溶于酸,碳酸鋇沉淀可溶于酸分析。

加足量NaOH溶液,加熱,收集到氣體0.68g,說明含有銨根離子;

加足量BaCl2溶液后,過濾、干燥后得6.27g沉淀,將沉淀用足量鹽酸洗滌、干燥后,稱得不溶性固體的質量為2.33g,故生成的硫酸鋇沉淀質量為2.33g,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得到的6.27g沉淀加鹽酸會部分溶解,說明有碳酸鋇沉淀,即原溶液中既有碳酸根離子又有硫酸根離子,故一定不存在鋇離子;

根據物質間的反應可以得到如下關系:

NH4+—NH3

18

17

0.72g

0.68g

SO42?—BaSO4

96

233

0.96g

2.33g

CO32?—BaCO3

60

197

1.2g

3.94g

故銨根離子、硫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的個數比為:0.72g18:11.某廢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種溶質。為了回收金屬、保護環(huán)境,小科設計了如圖方案(所加試劑均過量)。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

向固體a中滴加過量的鹽酸,實驗現(xiàn)象為固體部分溶解,產生氣泡,溶液呈淺綠色

B.

溶液B中含有的鹽是Ba(NO3)2和NaNO3

C.

X可能是Na2SO4

D.

若回收到6.4g固體a,則加入的鐵屑質量為5.6g【答案】D【解析】①根據鐵的金屬活動性大于銅,向廢液中加入過量的鐵屑,鐵能與硝酸銅反應生成了銅和硝酸亞鐵,過濾時得到的固體a中應含有鐵和銅;

②向濾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時,硝酸亞鐵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氫氧化亞鐵沉淀和硝酸鈉,氫氧化亞鐵在空氣中已被氧化為氫氧化鐵;

③為了除去鋇離子,應加入硫酸鈉、碳酸鈉,據此分析判斷。

A.鐵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所以固體a中含有鐵、銅。向固體a中滴加過量的鹽酸,實驗現(xiàn)象為固體部分溶解,產生氣泡,溶液呈淺綠色,故A正確不合題意;

B.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B中含有的鹽有Ba(NO3)2、NaNO3,故B正確不合題意;

C.由上述分析可知,X可能是Na2SO4、Na2CO3,故C正確不合題意;

D.由反應方程式可知,鐵置換出銅后的固體質量還要增加;則依據D選項可知:兩固體的質量差為6.4g-5.6g=0.8g

設反應的鐵的質量是x

Fe+CuSO4=FeSO4+Cu;

56

64

△=8

x

0.8g

56x=80.8g

解得:x=5.6g;二、填空題12.

歸類、分類、比較、推理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方法.現(xiàn)有A﹣F六種物質,均是由H、C、N、O、Cl、Na、Ca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請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七中元素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是

(填元素名稱).(2)A屬于氧化物,是導致酸雨的氣體污染物之一,組成A的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7:8,則A的化學式為

.(3)B、C常溫下均為液體,且組成元素相同,B在一定條件下可生成C,寫出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4)D用于玻璃、造紙和洗滌劑的生成,E、F均由兩種元素組成,取D溶液進行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如圖:寫出D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xiàn)的化學式為

.【答案】鈉、鈣;NO;2H2O2=MnO22H2O+O2↑;Na2CO3+CaCl2【解析】A﹣F六種物質,均是由H、C、N、O、Cl、Na、Ca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1)鈉、鈣屬于金屬元素;(2)A屬于氧化物,是導致酸雨的氣體污染物之一,組成A的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7:8,所以A是一氧化氮,化學式為:NO;(3)B、C常溫下均為液體,且組成元素相同,B在一定條件下可生成C,所以B是過氧化氫,C是水,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H2O2=MnO22H2(4)D用于玻璃、造紙和洗滌劑的生成,D溶液滴入酚酞顯色,所以D是碳酸鈉,E、F均由兩種元素組成,滴入E溶液,紅色褪去生成白色沉淀,所以E是氯化鈣,氯化鈣和碳酸鈣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所以F是鹽酸,所以D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Cl2=CaCO3↓+2NaCl,F(xiàn)的化學式為HCl;故答案為:(1)鈉、鈣;(2)NO;(3)2H2O2=MnO22H2O+O2↑;(4)Na2CO3+CaCl2根據A﹣F六種物質,均是由H、C、N、O、Cl、Na、Ca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鈉、鈣屬于金屬元素,A屬于氧化物,是導致酸雨的氣體污染物之一,組成A的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7:8,所以A是一氧化氮,B、C常溫下均為液體,且組成元素相同,B在一定條件下可生成C,所以B是過氧化氫,C是水,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D用于玻璃、造紙和洗滌劑的生成,D溶液滴入酚酞顯色,所以D是碳酸鈉,E、F均由兩種元素組成,滴入E溶液,紅色褪去生成白色沉淀,所以E是氯化鈣,氯化鈣和碳酸鈣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所以F是鹽酸,然后將推出的物質進行驗證即可.13.利用坐標系建立物質間的關系是總結化學知識的一種方法。A、B、C、D、E、F、G、H、M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九種物質,下圖是根據這九種物質的類別和其中某種元素的化合價構建的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圖中“→”表示一種物質轉化成另一種物質),已知A是常用的建筑材料,能和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請回答下列問題:(1)H、G均可與M溶液反應,分別生成含該金屬元素的兩種鹽溶液。G和M的反應常用于工業(yè)除銹,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2)D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俗名蘇打。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過濾后取濾液,滴入過量M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則濾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寫出所有可能情況)?!敬鸢浮浚?)Fe2O3+6HCl=2FeCl3+3H2O

(2)①NaOH②NaOH和Ca(OH)2【解析】根據圖示中各物質類別及元素化合價,結合題中所給提示,先推斷出相關物質,再利用推導出的物質進行解答。(1)H、G均可與M溶液反應,分別生成含該金屬元素的兩種鹽溶液。G和M的反應常用于工業(yè)除銹,則G為氧化鐵,由M是酸且化合價為+1價可知,為鹽酸,所以反應方程式為Fe2O3+6HCl=2FeCl3

+3H2O;

(2)D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俗名蘇打,D為碳酸鈉。A是常用的建筑材料,能和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且A為氧化物,所以A為氧化鈣,A能形成B,B為堿,則B為氫氧化鈣,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即氫氧化鈣溶液中加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過濾后取濾液,滴入過量M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碳酸鈉沒有剩余,則濾液中的溶質可能只有氫氧化鈉,也可能是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

故答案為:(1)Fe2O3+6HCl=2FeCl3

+3H2O;(2)①NaOH②NaOH

Ca(OH)2。14.學習了物質推斷專題內容后,科學研究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進行探究。步驟如下:①往鎂粉和氧化銅的混合物中加入過量稀硫酸,充分反應并過濾,得到濾渣甲和濾液A;②往滴有無色酚酞的氫氧化鈉和硝酸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并過濾,得到沉淀乙和無色濾液B;③將濾液A和B充分混合后,得到沉淀丙和濾液C;

④往濾液C中滴加氯化鋇溶液,沒有沉淀產生。回答下列問題:(1)步驟②中沉淀乙的化學式為________;(2)濾液C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敬鸢浮浚?)BaSO4

(2)HNO3、Mg(NO3)2、NaNO3【解析】根據各步物質間的反應分析,確定反應后成分時要注意反應物的用量,若反應物過量,則反應后物質中一定存在過量的物質,結合鋇離子與硫酸根離子能生成硫酸鋇沉淀解答。①往鎂粉和氧化銅的混合物中加入過量稀硫酸,鎂和氧化銅分別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硫酸銅,鎂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鎂和銅,充分反應并過濾,得到濾渣甲和濾液A,甲成分為銅,A的溶質一定有硫酸鎂和硫酸,可能有硫酸銅;②往滴有無色酚酞的氫氧化鈉和硝酸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并過濾,得到沉淀乙和無色濾液B,沉淀乙為硫酸鋇,B溶質一定有硝酸鈉,可能有硫酸鈉或硝酸鋇或硫酸;③將濾液A和B充分混合后,得到沉淀丙和濾液C;說明B中有硝酸鈉、硝酸鋇;

④往濾液C中滴加氯化鋇溶液,沒有沉淀產生,說明C中不含硫酸根離子,則一定含有溶質為HNO3、Mg(NO3)2、NaNO3。故答案為:(1)BaSO4;(2)HNO3、Mg(NO3)2、NaNO3。15.某黑色固體粉末可能是Fe、CuO、C中一種或幾種。為了探究其成分,小金同學按照如圖所示流程進行了實驗。(1)溶液呈藍色,操作Ⅰ中肯定進行的化學反應,其方程式為________;(2)操作Ⅱ中鐵絲表面只出現(xiàn)紅色固體,則反應后溶液質量__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敬鸢浮浚?)CuO+H2SO4=CuSO4+H2O

(2)變小【解析】(1)含有銅離子的溶液呈藍色,據此推斷出操作I中的生成物,進而得到化學方程式;

(2)單質銅的顏色是紅色,據此判斷溶液質量的變化。

(1)溶液呈藍色,說明有硫酸銅產生,那么反應物應該是氧化銅和稀硫酸,因此化學方程式為:CuO+H2SO4=CuSO4+H2O;

(2)操作Ⅱ中鐵絲表面只出現(xiàn)紅色固體肯定是單質銅,由于單質銅是從溶液中置換出來的,所以反應后溶液的質量會減小。

16.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氣體單質,A與B的反應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它們的相互關系如圖所示(圖中“一”表示兩端的物質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成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1)C的化學式是________

。(2)A和B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

。(3)C→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敬鸢浮浚?))H2O

(2)復分解反應

(3)2H2O通直流電__2H2↑+O【解析】(1)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因此A是CaCO3;在實驗室中,通常用CaCO3與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因此B是HCl;

(2)稀鹽酸能夠與堿反應生成水,與鹽反應生成新鹽,與金屬反應生成氫氣,因此E是H2;

(3)因為電解水能夠生成氫氣和氧氣,而氫氣燃燒可生成水,所以C是H2O;

(4)因為碳酸氫鈉能夠分解為水,且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所以D是NaHCO3。

(1)C的化學式是:H2O;

(2)A和B的反應是CaCO3與HCl反應生成CaCl2、H2O和CO2的過程,所以屬于復分解反應;

(3)C→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

通直流電__

2H2↑+O2↑

。(1)無色溶液B的pH值________7(填“>”、“<”或者“=”)(2)寫出步驟②加入稀鹽酸之后,未溶解沉淀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_。(3)原白色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敬鸢浮浚?)>

(2)BaSO4

(3)硫酸銅、氫氧化鈉、硝酸鋇【解析】根據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可生成硫酸鈉和氫氧化銅,硫酸鈉可與硝酸鋇反應產生硫酸鋇沉淀及硫酸鋇沉淀不溶于酸,氫氧化銅沉淀溶于酸,推導出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的物質種類分析,再按題中要求進行填空。

白色固體加水溶解有沉淀A和無色溶液B,沉淀A加入足量稀鹽酸部分溶解,則說明含有可溶于酸的氫氧化銅沉淀和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由此可知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鈉、硫酸銅和硝酸鋇,無色溶液B中加酚酞溶液變紅色,加過量硝酸、硝酸鋇和硝酸銀都無沉淀生成,說明不含氯化鈉;(1)無色溶液B能使酚酞變紅,說明呈堿性,pH>7;

(2)步驟②加入稀鹽酸之后,未溶解沉淀物質為硫酸鋇,化學式為BaSO4;

(3)原白色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銅、氫氧化鈉、硝酸鋇;

故答案為:(1)>;(2)BaSO4;(3)硫酸銅、氫氧化鈉、硝酸鋇。18.已知A~I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反應條件已略去)。其中B為胃酸的主要成分,I為單質。請回答下列問題:(1)H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2)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3)G物質的俗稱為

?!敬鸢浮浚?)C、H

(2)Na2CO3+2HCl=2NaCl+H2O+CO2↑

(3)燒堿(或火堿或苛性鈉)【解析】先由B為胃酸主要成分推導出B,再由各物質間的轉化關系結合碳酸鈉、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原理推導出其它物質,按要求填空即可。B為胃酸的主要成分,B為鹽酸,A、C與B反應均生成D、E、F,I為單質,I和H反應生成E和F,則A和C可以是碳酸鈉和碳酸氫鈉,E和F為水和二氧化碳中一種,D為氯化鈉,G和B反應生成氯化鈉和E,則G為氫氧化鈉,E為水,F(xiàn)為二氧化碳,H為甲烷等有機物,I為氧氣;

(1)H中一定含有碳和氫元素;

(2)反應②可以是碳酸鈉或碳酸氫鈉和鹽酸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HCO3+HCl=NaCl+H2O+CO2↑;

(3)G為氫氧化鈉,俗稱燒堿或火堿或苛性鈉;

故答案為:(1)C、H;(2)Na2CO3+2HCl=2NaCl+H2O+CO2↑;(3)燒堿(或火堿或苛性鈉)。三、多選題19.

在已調節(jié)至平衡的托盤天平的兩盤上各放一只質量相同的燒杯,在兩只燒杯里分別放入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9.6%的稀硫酸;然后在左盤的燒杯中放入2.4g鎂粉,在右盤的燒杯中放入2.4g鋁粉,反應后觀察天平指針的變化.若只將天平左盤燒杯里的稀硫酸換成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9.6%的稀鹽酸,其他實驗操作不變,反應后也觀察天平指針的變化.能夠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酸的揮發(fā)忽略不計)()A.

兩次天平指針最終都在刻度盤中間

B.

兩次天平指針最終都偏向放鋁粉的燒杯一邊

C.

兩次天平指針最終都偏向放鎂粉的燒杯一邊

D.

天平指針第一次最終偏向放鎂粉的燒杯一邊,第二次偏向放鋁粉的燒杯一邊【答案】C【解析】鎂和稀硫酸、鋁和稀硫酸、鎂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為: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Mg+2HCl═MgCl2+H2↑,24

98

2

54

294

6

24

73

2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9.6%的稀硫酸中含有19.6g硫酸,和2.4g鎂反應時硫酸過量,生成氫氣的質量是0.2g,放入2.4g鎂后左盤增重2.2g;和2.4g鋁反應時硫酸過量,生成氫氣的質量是0.3g,放入2.4g鋁后右盤增重2.1g,因此第一次天平指針偏向放鎂粉的燒杯一邊;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9.6%的稀鹽酸中氯化氫的質量是19.6g,和2.4g鎂反應時稀鹽酸過量,生成氫氣的質量是0.2g,放入2.4g鎂后左盤增重2.2g,因此第二次天平指針偏向放鎂粉的燒杯一邊,所以兩次天平指針最終都偏向放鎂粉的燒杯一邊.故選:C.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鋁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氫氣,鎂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根據提供的數據通過計算可以判斷相關方面的問題.20.氯化鈉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鋇和氫氧化鈉雜質。測得兩種雜質的質量比為13:10。欲將兩種雜質同時除去,得到純凈的氯化鈉溶液.可以選用的試劑組合是(

)A.

鹽酸和硫酸溶液。其中含溶員的質量比為73:98

B.

硫酸和硫酸鎂溶液.其中含溶質的質量比為49:60

C.

硫酸和硫酸鈉溶液,其中含溶質的質量比為98:71

D.

鹽酸和硫酸鈉溶液。其中含溶質的質量比為73:71【答案】A,D【解析】除雜質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時不能加入新的雜質。氯化鈉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鋇溶液雜質,可以用硫酸(或硫醱鈉)除去;含有的氫氧化鈉溶液雜質,可以用稀鹽酸除去。再根據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計算出所需要的質量比。

因為兩種雜質的質量比為13:10

,故假設氯化鋇質量為13克,氫氧化鈉質量為10克。

A、設硫酸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氫的質量為y,氫氧化鈉共需要鹽酸的質量為z

BaCl2+H2SO4=BaSO4↓+2HCl

208

98

73

13g

x

y

208/13g=98/x

解得x=6.125g

208/13g=73/y

解得y=4.5625g

NaOH+HCl=NaCl+H2O

40

36.5

10g

z

40/10g=36.5/z

解得z=9.125g

原來鹽酸的質量=z-y=9.125g-4.5625g=4.5625g

故鹽酸和硫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比=4.5625g:6.125g=73:98,故A選項正確。

B、用硫酸和硫酸鎂溶液時,會加入新的雜質氯化鎂,故選項B不正確。

C、用硫酸和硫酸鈉溶液時,也會加入新的雜質硫酸鈉,故選項C不正確、

D、設氫氧化鈉需要鹽酸溶質的質量為x,硫酸鈉的質量為y

NaOH+HCl=NaCl+H2O

40

36.5

10g

x

40/10g=36.5/x

解得z=9.125g

BaCl2+Na2SO4=BaSO4↓+2NaCl

208

142

13g

y

208/13g=142/y

解得x\y=8.875g

故鹽酸和硫酸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比=9.125g:8.875g=73:71,故D選項正確。

故答案為:AD四、實驗探究題21.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經查閱資料知道:淀粉在適當溫度和酸催化條件下可轉變?yōu)槠咸烟牵疄樘骄康矸墼诓煌瑴囟认罗D化為葡萄糖的程度,他們每人都進行了如下兩步實驗:步驟1.用一支大試管取一定量淀粉與水混合,再加入適量的稀硫酸,搖勻,加熱到一定的溫度.實驗過程中,各人控制溫度不同,加熱持續(xù)時間相同.步驟2.然后用兩支小試管各取少量大試管內的反應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試管(編號為A)內滴加NaOH溶液至呈強堿性,再滴入4-5滴CuSO4溶液,并加熱至沸;在另一支小試管(編號為B)內滴加2-3滴碘水.觀察并記錄現(xiàn)象.(1)由于各人控制的溫度不同,出現(xiàn)了下列三種情況.請你根據已學知識,幫助他們完成下列實驗情況匯總表.現(xiàn)象結論第一種情況A試管中:________B試管中:________淀粉沒有轉化為葡萄糖第二種情況A試管中:________B試管中:________________第三種情況A試管中:________B試管中:________淀粉完全轉化為葡萄糖(2)在步驟2中A試管內所加Na0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敬鸢浮浚?)無紅色沉淀;溶液變藍色;藍色沉淀變成紅色;溶液變藍色;淀粉部分轉化為葡萄糖;無紅色沉淀;溶液不變藍色

(2)中和稀硫酸,使混合液呈堿性,制備氫氧化銅沉淀.【解析】(1)第一種情況:A試管中無紅色沉淀,說明溶液中沒有葡萄糖;B試管中溶液變藍,說明溶液中含有淀粉.結論:淀粉沒有轉化成葡萄糖.第二種情況:A試管中藍色沉淀變成紅色,說明溶液中含有葡萄糖;B試管中溶液變藍,說明溶液中含有淀粉.結論:淀粉部分轉化成葡萄糖.第三種情況:A試管中藍色沉淀變成紅色,說明溶液中含有葡萄糖;B試管中溶液不變藍色,說明溶液中不含有淀粉.結論:淀粉全部轉化成葡萄糖.(2)在步驟2中A試管內所加Na0H溶液的作用是中和稀硫酸,使混合液呈堿性,制備氫氧化銅沉淀.所以填:中和稀硫酸,使混合液呈堿性,制備氫氧化銅沉淀.本題主要考查探究性實驗的分析,考點明確,對學生能力要求較高。22.鉀的化學性質與鈉相似,氫氧化鉀溶液的化學性質與Ca(OH)2相似,溶液中KHCO3比Ca(HCO3)2穩(wěn)定。在一體積為250毫升的錐形瓶內裝有20毫升H2O(足量),同時收集滿CO2氣體(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再加入一定質量的金屬鉀后迅速塞緊瓶塞并振蕩,充分反應后,氣球最終可能出現(xiàn)三種情況。分析情況變化的原因,完成下列填空。

(1)寫出此實驗過程中錐形瓶內可能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兩個)________

。(2)①當氣球無變化時,錐形瓶水溶液中的溶質為________

。②當氣球膨脹時,錐形瓶水溶液中的溶質為________。③當氣球癟凹時,錐形瓶水溶液中的溶質為________

?!敬鸢浮浚?)2K+2H2O=2KOH+H2;2KOH+CO2=K2CO3+H2O;K2CO3+H2O+CO2=2KHCO3(任選兩個)

(2)K2CO3;KOH和K2CO3;K2CO3和KHCO3或KHCO3【解析】根據鉀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鉀和氫氣,氫氧化鉀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鉀和水,依據生成氫氣的體積和消耗二氧化碳的體積進行判斷:①生成H2能使瓶內氣體增多,②、③消耗CO2會使瓶內氣體減少,而使氣球無變化,剛生成的氣體的量等于消耗的氣體的量,故最終溶質為K2CO3,氣體膨脹則生成的氣體的量大于消耗的量,溶質為KOH和K2CO3;氣球癟凹則氣體生成量小于消耗量,故溶質為K2CO3與KHCO3?;騅HCO3。

(1)石灰?guī)r的主要成分是CaCO3,吸收空氣的二氫化碳轉化為可溶性的Ca(HCO3)2而形成溶洞;隨水落在巖石上的Ca(HCO3)2受熱分解又生成難溶于水的CaCO3,逐漸累積形成石筍。

(2)鉀的化學性質與鈉相似,所以放入水中會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鉀和氫氣;氫氧化鉀溶液的化學性質與Ca(OH)2相似,所以氫氧化鉀會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鉀,當二氧化碳過量,二氧化碳會繼續(xù)與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氫鉀。故方程式為:

2K+2H2O=2KOH+H2;2KOH+CO2=K2CO3+H2O;K2CO3+H2O+CO2=2KHCO3

(3)鉀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鉀和氫氣,氫氧化鉀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鉀和水。

①當氣球無變化時,說明生成的氫氣體積和消耗二氧化碳的體積相等,所以一開始生成的氫氧化鉀恰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鉀,故錐形瓶水溶液中的溶質為碳酸鉀。

②當氣球膨脹時,說明生成氫氣的體積多,消耗二氧化碳的體積少,所以一開始生成的氫氧化鉀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鉀或還有多余,故錐形瓶水溶液中的溶質為氫氧化鉀和碳酸鉀。

③3當氣球癟凹時,說明生成氫氣的體積少于消耗二氧化碳的體積大,所以一開始生成的氫氧化鉀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鉀后二氧化碳還有多余,繼續(xù)與生成的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氫鉀,故錐形瓶水溶液中的溶質為碳酸鉀和碳酸氫鉀或碳酸氫鉀。

故答案為:(1)2K+2H2O=2KOH+H2;2KOH+CO2=K2CO3+H2O;K2CO3+H2O+CO2=2KHCO3

(2)①K2CO3;②KOH和K2CO3;③K2CO3和KHCO3或KHCO323.課外探究小組對實驗教師提供的一包白色固體(可能是NaCl、Na2SO4、Na2CO3和NaNO3的一種或幾種)進行了下面的實驗,且每步實驗中均加入足量的試劑,至充分反應。實驗過程、現(xiàn)象見下圖:

請分析實驗過程并完成以下問題:(1)實驗中不能用稀鹽酸代替稀硝酸的原因是________;(2)滴加Ba(NO3)2的目的是________;(3)通過計算推斷:原白色固體的成分為________?!敬鸢浮浚?)稀鹽酸中會有Cl-,對判斷是否有NaCl會造成干擾

(2)檢驗是否有Na2SO4

(3)NaCl、NaNO3【解析】(1)根據氯離子的驗證方法分析;

(2)根據硫酸根離子的驗證方法分析;

(3)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方法分析。(1)實驗是通過驗證氯離子來驗證氯化鈉的存在,用稀鹽酸會引入氯離子,干擾氯化鈉的驗證,所以不能用鹽酸找替硝酸;

(2)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反應能產生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所以加入硝酸鋇是為了驗證硫酸鈉的存在;

(3)加入硝酸無氣體產生,說明沒有碳酸鈉,加入硝酸鋇溶液無沉淀產生,說明沒有硫酸鈉,加入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有氯化鈉,設產生1.435g氯化銀反應氯化鈉質量為x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43.5

x

1.435g

58.5:143.5=x:1.435g

x=0.585g

而白色固體為1g,說明還含有硝酸鈉。24.某混合溶液可能含Na2SO4、Na2CO3、NaOH中的一種或幾種溶質,為驗證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1)無色氣體的化學式________。(2)按該加入試劑的順序,不能驗證的物質是________,改變上述三步中所用三種試劑的滴加順序,可以驗證是否有這種物質,則這三種試劑滴加的順序依次為________(填寫序號),加入過量鹽酸時一定能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為________?!敬鸢浮浚?)CO2

(2)NaOH;231;沉淀部分溶解,產生氣泡【解析】(1)根據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分析;

(2)根據碳酸鈉和氫氧化鈉都呈堿性,碳酸鈉和硫酸鈉都與硝酸鋇反應產生沉淀,但碳酸鋇可溶于鹽酸,硫酸鋇不溶于鹽酸分析。(1)加入過量鹽酸產生無色氣體,說明混合溶液中含有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產生了二氧化碳,化學式為CO2;

(2)加入鹽酸有氣體產生,說明混合溶液中含碳酸鈉,所得無色溶液加過量硝酸鋇產生白色沉淀,說明原混合溶液中有硫酸鈉,因加入過量鹽酸,含有氫氧化鈉和不含氫氧化鈉所得溶液都呈酸性,所以氫氧化鈉無法驗證,若要驗證氫氧化鈉,可先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鋇,除去碳酸鈉后再加酚酞,通過溶液是否變紅先證明氫氧化鈉,然后再加鹽酸證明碳酸鈉和硫酸鈉,加入鹽酸時,碳酸鋇沉淀溶解產生氣體,硫酸鋇不溶解,所以會觀察到沉淀部分溶解,產生氣泡現(xiàn)象;

故答案為:(1)CO2;(2)NaOH;231;沉淀部分溶解,產生氣泡。25.實驗課上,小科發(fā)現(xiàn)一瓶久置空氣中的氫氧化鈉固體的瓶口有白色粉末。在老師指導下,小科對該白色粉末的成分進行了研究。[猜想與假設]猜想I;白色粉末是碳酸鈉。猜想Ⅱ:白色粉末是氫氧化鈉。猜想Ⅲ:白色粉末是________。

[查閱資料]CaCl2溶液、Ca(NO3)2溶液呈中性。[實驗探究]取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溶液A,設計如下實驗:⑴由上述實驗可知,猜想________肯定不成立。⑵適合操作③的X溶液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A.CaCl2溶液

B.Ca(OH)2溶液

C.Ba(OH)2溶液⑶操作④需要用到的一種玻璃儀器________?!敬鸢浮刻妓徕c和氫氧化鈉;Ⅱ;A;燒杯或漏斗或玻璃棒【解析】(1)根據氫氧化鈉變質的程度來猜想,即沒有變質、部分變質和全部變質;

(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生成沉淀的氣體肯定是二氧化碳,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肯定是碳酸鈉;

(3)操作③的目的是除去鈉,并檢驗溶液是否呈堿性來判斷是否有氫氧化鈉存在,則在操作時不能加入堿性物質,從而引入氫氧根離子;

(4)根據過濾操作選擇玻璃儀器。

猜想III:該白色固體可能是碳酸鈉,也可能是氧氧化鈉,還可能是兩者的混合物,即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

(1)操作①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產生氣體,該氣體可以使澄漘石灰水變街蟲,說明該氣體是二氧化碳,說明樣品中含有碳酸納猜想II肯定不正確;

(2)操作③中滴加過量x溶液的目的是為了將溶液中的碳酸鈉完全除去同時生成中性的物質,防止后續(xù)對氧氧化納的檢驗產生干擾,氯化鈣和硝酸鈣都可以將碳酸鈉除去,同時生成中性的氯化鈉和硝酸鈉,而氧氧化鈣、氧氧化鋇和碳酸鈉反應生成堿性性的氧氧化納,故選A:

(3)操作④是將沉淀和溶液進行分離,所以是過濾操作,所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燒杯或漏斗、玻璃棒。26.有一包固體物質,可能含有硫酸鈉、碳酸鈉、氯化鈣、氯化鉀、氯化鐵和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探究其組成,進行如下圖實驗:(1)取少量固體按圖甲實驗,根據步驟①可知固體中一定不含有

。(2)取白色沉淀B于燒杯中并逐滴加入稀硝酸,燒杯中的沉淀質量隨滴加稀硝酸質量的變化如圖乙所示。則可確定原固體中一定含有

、。(3)取無色溶液C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產生白色沉淀,無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_____。A.

NO3-、OH-、Na+

B.

Ba2+、NO3-

C.

NO3-、OH-、Ba2+

D.

Ba2+、NO3-、OH-、Na+【答案】(1)FeCl3(寫名稱也對)

(2)碳酸鈉、硫酸鈉

(3)D【解析】(1)氯化鐵溶液呈黃色,據此確定固體中沒有的物質;

(2)碳酸鋇和硫酸鋇同為白色沉淀,但是前者能和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而后者不與酸反應;

(3)根據實驗現(xiàn)象分析溶液C中含有的離子。

(1)氯化鐵溶液呈黃色,而固體加水得到無色溶液,則步驟①中可知固體中肯定沒有Fe2Cl3。

(3)根據乙圖可知,加入稀硝酸后,沉淀的質量先減小后不變,則沉淀含有碳酸鋇和硫酸鋇,即原固體中肯定存在硫酸鈉和碳酸鈉。

(3)無色溶液C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后,產生了白色沉淀,那么應該是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而碳酸鈉和硝酸鋇反應生成了碳酸鋇沉淀,則C中一定含有的離子為:Ba2+、NO3-、OH-、Na+,故選D。27.為探究鹽酸的化學性質,某化學小組做了如下實驗:(1)上述反應中無現(xiàn)象的為

(填字母序號,下同),B試管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試管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2)將反應后D和E試管中的廢液倒入一個潔凈的燒杯中,觀察到燒杯中先有氣泡產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現(xiàn)。將燒杯中的混合物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液。同學們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進行探究。(提出問題)濾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假設與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和CaCl2猜想三:NaCl、Ca(OH)2和HCl猜想四:

。(討論與交流)經討論同學們一致認為猜想

是錯誤的。(實驗與結論)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碳酸鈉溶液無現(xiàn)象猜想四成立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

(3)稀鹽酸和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它們的溶液中都存在

【答案】(1)D;Fe+2HCl=FeCl2+H2↑;固體消失,溶液變成黃色

(2)NaCl和Na2CO3;三;稀鹽酸;有氣泡冒出

(3)H+【解析】(1)根據各個試管中的反應現(xiàn)象解答。確定B試管中的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據此寫出反應的方程式。根據C試管中的現(xiàn)象解答。

(2)(假設和猜想)根據反應物是否過量和反應產物進行猜想;

(討論與交流)根據氫氧化鈣和稀鹽酸的反應分析解答;

(實驗與結論)各個猜想中都有氯化鈉,因此猜想四的關鍵是驗證碳酸鈉的存在,可根據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分析解答。

(3)根據酸的通性解答。(1)氫氧化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沒有氣體、沉淀生成,也沒有顏色變化,因此無現(xiàn)象的是D。B試管中,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反應的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C試管中,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則現(xiàn)象為:固體消失,溶液變成黃色。

(2)(假設和猜想)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則溶液中肯定存在氯化鈉。如果稀鹽酸和氯化鈣完全反應,而碳酸鈉有剩余,那么猜想四為:NaCl和Na2CO3。

(討論與交流)氫氧化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二者不能共存,則猜想三是錯誤的。

(實驗與結論)如果猜想四正確,那么濾液中存在多余的碳酸鈉,可以滴加適量的稀鹽酸,會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因此會看到有氣泡冒出。(3)稀鹽酸和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它們的溶液中都存在H+。28.鹽化工是我市的一項重點產業(yè),綠色應用是化工生產的發(fā)展方向。為了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MgCl2、CaCl2和Na2SO4等雜質,某小組同學選用Na2CO3溶液、Ba(OH)2溶液、稀鹽酸三種試劑,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Ⅰ中加入試劑A除去的雜質是MgCl2和Na2SO4,那試劑A是

溶液。(2)實驗Ⅱ中加入試劑B后過濾得到的沉淀是

(填化學式)。(3)濾液②中除NaCl外,還含有的溶質是

(填化學式)?!敬鸢浮浚?)Ba(OH)2

(2)CaCO3、BaCO3

(3)NaOH、Na2CO3【解析】(1)氫氧化鋇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氯化鋇和氫氧化鎂沉淀;氫氧化鋇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

(2)濾液①中存在氯化鋇,氫氧化鈉和氯化鈣,加入碳酸鈉溶液后,它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

(3)在濾液②中,肯定存在氯化鈉,然后根據前面的反應產物和剩余物質確定溶質種類。(1)實驗Ⅰ中加入試劑A除去的雜質是MgCl2和Na2SO4,那試劑A是Ba(OH)2溶液。

(2)實驗Ⅱ中加入試劑B后過濾得到的沉淀是碳酸鈣和碳酸鋇,化學式為:CaCO3、BaCO3。

(3)濾液②中除NaCl外,還含有的溶質是前面的反應產物NaOH和過剩的Na2CO3。29.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氧化鈣、氯化鈉、碳酸鈉、硫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組成,小楊設計出實驗方案,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如下。請回答:(1)寫出步驟④中產生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2)根據實驗中的現(xiàn)象,能否確定原固體粉末的組成?若能,請寫出各成分的化學式;若不能,在原實驗步驟的基礎上,對上述方案中的試劑作一改進,并描述相應的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以確定固體粉末的組成。________

?!敬鸢浮浚?)NaCl+AgNO3=NaNO3+AgCl↓

(2)將步驟③中“稀H2SO4”改成“稀HCl(或稀HNO3)”;如果產生氣體,沉淀完全溶解,說明固體粉末中含Na2CO3(或Na2CO3和NaCl);如果產生氣體,沉淀不完全溶解,說明固體粉末中含Na2CO3、Na2SO4(或Na2CO3、Na2SO4和NaCl)?!窘馕觥扛鶕趸}和水會生成氫氧化鈣,碳酸鈉和氫氧化鈣會生成白色的碳酸鈣沉淀,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會生成硫酸鋇沉淀,鋇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會生成碳酸鋇沉淀,碳酸鋇沉淀會溶于酸,硫酸鋇沉淀不溶于酸,氯離子和銀離子會生成氯化銀沉淀等知識進行分析。氧化鈣和水會生成氫氧化鈣,碳酸鈉和氫氧化鈣會生成白色的碳酸鈣沉淀,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會生成硫酸鋇沉淀,鋇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會生成碳酸鋇沉淀,碳酸鋇沉淀會溶于酸,硫酸鋇沉淀不溶于酸,氯離子和銀離子會生成氯化銀沉淀。

固體粉末加水溶解后,加入硝酸鋇會生成白色沉淀,在白色沉淀中加硫酸會生成無色氣體,說明白色沉淀中含有碳酸鋇沉淀,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鈉,氧化鈣和水會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鈉會生成白色的碳酸鈣沉淀,固體粉末溶于水得到的是無色溶液,所以固體粉末中一定不含氧化鈣,無色溶液中加硝酸銀會生成白色沉淀,說明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鈉。

(1)步驟④中產生白色沉淀的反應是氯化鈉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化學方程式為:NaCl+AgNO3=NaNO3+AgCl↓;

(2)通過上面的判斷,不能判斷是否含有硫酸鈉,稀硫酸和碳酸鋇沉淀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水和二氧化碳,會對硫酸鈉的檢驗造成干擾,需要將稀硫酸換成稀鹽酸,所以將步驟③中的“稀硫酸”改成“稀鹽酸”;

如果產生氣體,沉淀完全溶解,說明固體粉末中含有碳酸鈉和氯化鈉;

如果產生氣體,沉淀部分溶解,說明固體粉末中含有碳酸鈉、硫酸鈉和氯化鈉。30.

現(xiàn)有A、B、C、D、E五種溶液,它們分別是氫氧化鈉溶液、硫酸銅溶液、碳酸鈉溶液、氯化鈉溶液和稀硫酸中的一種.鑒別它們可按如圖所示的步驟進行,回答下列問題:(1)B中的溶質是________

(填化學式).(2)用X鑒別D、E時,X可以選用不同的物質.①若X為稀鹽酸,寫出有氣體生成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

②若X為澄清石灰水,寫出有沉淀生成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答案】(1)CuSO4

(2)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OH)2=CaCO3↓+2NaOH【解析】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氫氧化鈉、碳酸鈉溶液顯堿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顯藍色,稀硫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顯紅色,氯化鈉溶液顯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色,碳酸鈉會與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會與鈣離子、鋇離子反應生成白色沉淀.(1)取五種溶液觀察顏色,B溶液顯藍色,所以B是硫酸銅,剩余的四種溶液加入紫色石蕊試液,A溶液顯紅色,所以A是稀硫酸,B溶液顯紫色,所以B是氯化鈉溶液,D、E溶液顯藍色,所以D、E是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經過驗證,推導正確,所以B中的溶質是CuSO4;(2)①若X為稀鹽酸,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②若X為澄清石灰水,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故答案為:(1)CuSO4;(2)①Na2CO3+2HCl=2NaCl+H2O+CO2↑;②Na2CO3+Ca(OH)2=CaCO3↓+2NaOH.根據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氫氧化鈉、碳酸鈉溶液顯堿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顯藍色,稀硫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顯紅色,氯化鈉溶液顯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色,碳酸鈉會與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會與鈣離子、鋇離子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等知識進行分析.31.某混合氣體可能有CO2、CO、H2中的一種或幾種,某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研究氣體的組成,設計了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已省略).實驗后發(fā)現(xiàn)A裝置中溶液變渾濁,C中的固體由黑色變紅色,D中的固體由白色變藍色,F(xiàn)裝置中有水流入燒杯。在反應前后對C、D裝置進行了質量的測量(各步反應均完全),測量結果如下表:

反應前后

反應前

反應后C裝置中試管與固體的總質量(克)

a

cD裝置中U形管與固體的總質量(克)

b

d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請寫出A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2)一定能證明混合氣體中有氫氣存在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3)F裝置的作用:①“抽氣”;②________。(4)證明原混合氣體中有CO存在的定量關系是________(用字母a、b、c、d表示.)【答案】(1)CO2+Ba(OH)2=BaCO3↓+H2O

(2)D中固體由白色變成藍色

(3)收集氣體

(4)(a?c)>8(d?b)【解析】(1)根據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鋇反應產生碳酸鋇沉淀和水反應;

(2)根據氫氣與氧化銅反應可生成水,無水硫酸銅遇水變成藍色分析;

(3)根據裝置的特點分析;

(4)根據氧化銅裝置內質量為元素質量分析。

(1)A裝置中溶液變渾濁,說明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鋇反應產生碳酸鋇沉淀,反應方程式為CO2+Ba(OH)2=BaCO3↓+H2O;

(2)氫氣與氧化銅反應可生成水,無水硫酸銅遇水變成藍色,D中固體由白色變成藍色可證明混合氣體中有氫氣存在;

(3)F裝置可收集氣體;

(4)D裝置增重質量即為氫氣與氧化銅反應生成水的質量,水中氧元素即為與氫氣反應的氧化銅中氧元素質量,而C中減少質量為參加反應的氧化銅中氧元素質量,若參加反應的氧化銅中氧元素質量大于與水中氧元素質量,則證明混合氣體中含CO,即(a-c)>8(d?b)9;

故答案為:(1)CO2+Ba(OH)2=BaCO332.有一包固體粉末,其中含有碳酸鈉、氫氧化鈉、碳酸鈣、生石灰、氯化鈉中的四種物質。某興趣小組為確定其組成設計并進行如下實驗。(1)【實驗一】甲組同學進行如下探究。請完成表中空白。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及分析Ⅰ.取少量該固體粉末于燒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過濾粉末部分溶解,得到白色濾渣和無色濾液濾渣中一定含有

Ⅱ.向濾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溶液變紅濾液中可能含有

物質(填“酸性”“堿性”或“中性”)Ⅲ.向Ⅱ中所得溶液滴加足量稀鹽酸

原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2)【實驗二】乙組同學進行如下探究。取21.0g該固體粉末,加入160.0g10%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實驗測得產生8.8g二氧化碳,將反應后溶液繼續(xù)蒸發(fā)結晶,得到固體,測定所得固體中含16.0g氯元素。試綜合甲、乙兩組同學的實驗進行分析并填空。①乙組實驗中一定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①CaCO3+2HCl=CaCl2↑+H2O+CO2↑②

。②固體粉末的組成中除Na2CO3外,一定還含有的物質是

,可能含有的物質是

(均填寫化學式)?!敬鸢浮浚?)碳酸鈣(寫化學式也可,下同);堿性;產生大量氣泡,溶液由紅色變無色

(2)CaCO3+2HCl=CaCl2+H2O+CO2↑;NaCl、CaCO3、NaOH;Na2CO3、NaCl、CaCO3、CaO【解析】(1)根據氧化鈣與水反應會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碳酸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可以用于檢驗碳酸鈉的存在;碳酸鈉和氫氧化鈉都顯堿性,都能使無色酚酞變紅色;

(2)首先計算出160.0g10%的鹽酸含有氯元素的質量,然后與固體中含有16g氯元素進行比較,推測固體中肯定含有的物質,再結合前面的結論判斷可能含有的物質即可。

(1)實驗一:粉末部分溶解,得到白色濾渣,說明含有碳酸鈣;粉末部分溶解,得到白色濾渣,溶液變成紅色,說明溶液呈堿性,可能含有碳酸鈉或氫氧化鈉或氧化鈣;若含有碳酸鈉,加鹽酸會產生氣泡,由于生成的是氯化鈉,故溶液還會由紅色變成無色;

(2)實驗二:

①根據實驗1可知,固體中還含有碳酸鈣,故加入的鹽酸還能與碳酸鈣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

②因160g10%的稀鹽酸中含有氯元素:160g×10%×35.536.5×100%≈15.56g,小于實驗測得的氯元素16g,故該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鈉;故該未知粉末初Na?CO3外可能含有的物質是NaCl、CaCO3、NaOH;Na2CO3五、解答題33.從廢鋁鍋上剪下6g鋁片(表面被氧化,且含有不與酸反應的雜質)放在燒杯中,將100g稀鹽酸分5次加入燒杯中,測得燒杯中物質的質量變化如下表所示,求: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鹽酸的質量/g2020202020燒杯中的質量/g264665.985.8105.8(1)第5次加入稀鹽酸時,燒杯中溶質是________(填化學式)。(2)在右圖中畫出生成H2的質量與所加稀鹽酸的質量關系。(3)所加稀鹽酸的容質質量分數。(4)己被氧化的鋁占未被氧化前鋁片的質量分數。【答案】(1)AlCl3、HCl

(2)解:如圖所示:

(3)解:第3次實驗中,20g稀鹽酸中的氯化氫完全反應,設20g稀鹽酸中氯化氫質量為x。2Al+6HCl═2AlCl3+3H2↑2196x60g+6g-65.9g219/x=6/(60g+6g?65.9g)x=3.65g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65g/20g×100%=18.25%

(4)解:設樣品中含有Al的質量為y。2Al+6HCl═2AlCl3+3H2↑546y0.2g54/6=y(tǒng)/0.2gy=1.8g設樣品中含有氧化鋁質量為z。Al2O3+6HCl═2AlCl3+3H2O102219z40g×18.25%102/z=219/(40g×18.25%)z=3.4g3.4g氧化鋁中鋁元素質量為:3.4g×(54/102)×100%=1.8g雜質的質量=6g-3.4g-1.8g=0.8g已被氧化的鋁占未被氧化前鋁片的質量分數是:1.8g/(1.8g+1.8g+0.8g)×100%=41%【解析】(1)由于鋁表面被氧化,剛開始時氧化鋁與鹽酸反應沒有氣體跑出,所以燒杯中的總質量不變,當鋁開始與鹽酸反應時有氣體跑出,燒杯中的總質量開始變化。由第3次加入20g鹽酸生成了0.1g氫氣,第4次加入20g鹽酸又生成0.1g氫氣可知,20g鹽酸全部反應能生成0.1g氫氣。第5次加入20g鹽酸后,燒杯中的總質量沒有減小,說明此時金屬鋁已經沒有了,加入的鹽酸沒有參加反應,據此可以判斷溶質;

(2)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氫氣從鹽酸加入40g之后開始產生,加入80g時金屬消耗完氫氣不再產生,總共生成氫氣0.2g;

(3)根據表格中的第3次或第4次數據中可知20g稀鹽酸與金屬鋁反應能生成0.1g氫氣,根據氫氣質量可以計算出20g稀鹽酸中HCl的質量,再算出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4)根據生成氫氣的質量計算出金屬鋁的質量,根據之前消耗的40g稀鹽酸的質量計算出氧化鋁的質量,再計算出氧化鋁中鋁的質量(這是已被氧化的鋁的質量)。未被氧化前鋁片包含雜質,所以要算出雜質的質量,用6g減去氧化鋁的質量和樣品中鋁的質量。用剛才計算得到的已被氧化的鋁的質量除以未被氧化前鋁和雜質的總質量,即得質量分數。(1)由第3次加入20g鹽酸生成了0.1g氫氣,第4次加入20g鹽酸又生成0.1g氫氣可知,20g鹽酸全部反應能生成0.1g氫氣。第5次加入20g鹽酸后,燒杯中的總質量沒有減小,說明此時金屬鋁已經沒有了,加入的鹽酸沒有參加反應,所以燒杯中溶質有反應生成的AlCl3和剛加入的HCl;

故答案為:(1)AlCl3、HCl34.Mg(OH)2具有廣泛的應用,常用菱鎂礦制備。研究人員向一定質量的菱鎂礦粉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雜、過濾,得到只含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為確定混合溶液中鎂的含量,取4份混合溶液各100g,向每份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4%NaOH溶液,得到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實驗編號①②③④NaOH溶液質量/g10.020.030.040.0Mg(OH)2質量/g0.2320.5220.5800.580(1)實驗________(填實驗編號)中硫酸鎂完全反應。(2)計算100克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3)分析實驗數據,在圖中,畫出加入4%NaOH溶液質量0﹣30.0g過程中,產生Mg(OH)2沉淀質量對應的變化圖,并標注必要的數值。(不需要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③④

(2)設100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質量為x2NaOH+MgSO4=Na2SO4+Mg(OH)2↓

12058

x0.580g120x=1.2g答:100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質量為1.2g。

(3)【解析】(1)根據表格可知,實驗③和實驗④中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增多,但是氫氧化鎂沉淀的質量保持不變,這說明氫氧化鈉過量,而硫酸鎂完全反應;

(2)根據表格可知,加入100g混合溶液產生氫氧化鎂沉淀0.58g,根據氫氧化鈉和硫酸鎂反應的方程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硫酸鎂的質量即可;

(3)利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計算出甲中與硫酸鎂反應的氫氧化鈉的溶液質量,然后用10g減去這個質量得到與稀硫酸反應的氫氧化鈉的溶液質量,從而確定沉淀開始時的溶液質量。然后根據最終生成沉淀質量計算出與硫酸鎂反應的氫氧化鈉的溶液質量,然后與前面的數字相加得到反應結束時的溶液質量。找到這兩個拐點后,根據沉淀生成的規(guī)律描出圖像即可。

(1)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實驗③④中沉淀的質量保持不變,那么實驗③④中硫酸鎂完全反應。

(2)設100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質量為x,

2NaOH+MgSO4=Na2SO4+Mg(OH)2↓

120

58

x

0.580g

120x=580.580g;

解得:x=1.2g;

(3)根據實驗①可知,生成沉淀的質量為0.232g,

設與稀硫酸反應的氫氧化鈉的溶液質量為y,

2NaOH+MgSO4=Na2SO4+Mg(OH)2↓

80

58

4%y

0.232g

804%y=580.232g;

解得:x=8g;

那么與稀硫酸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為:10g-8g=2g;

與硫酸鎂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為z,

2NaOH+MgSO4=Na2SO4+Mg(OH)2↓

80

58

4%y

0.58g

804%y=35.合金的種類很多,用途非常廣泛,黃銅是銅和鋅的合金,它可以用來制作機器或電器的零件等,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欲測定實驗室中某黃銅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不考慮黃銅中其他雜質)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過程。稱量10g粉末狀黃銅樣品放入燒杯中,量取稀鹽酸45mL分三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應后,測定生成氫氣的質量,實驗數據如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稀鹽酸的體積/mL151515生成氫氣的質量/g0.04m0.02試求:(1)m的數值________。(2)此黃銅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0.04

(2)設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為x,

Zn+2HCl=ZnCl2+H2↑;

65

2

x

0.04g+0.04g+0.02g=0.1g

65x=20.1g;

解得:x=3.25g;【解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