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四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一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四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一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四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一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四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一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四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一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專題四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學問點一變更中的男女服飾1.變更趨勢由拘謹、保守、呆板、等級森嚴,漸漸向美觀、適體、便利、平民化轉變。2.中國近代服飾的變更(1)男子服飾:①長袍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飾。②西裝在鴉片斗爭后傳入中國,民國成立后流行開來。③辛亥革命后,中山裝成為中國男子的標準服裝。(2)女子服飾:①向合身適體、短袍窄袖的方向發(fā)展。②經過改革與創(chuàng)新后的旗袍,成為城鎮(zhèn)新潮女性的日常著裝。(3)特征:中西合璧。3.中國現代服飾的變更(1)20世紀50年頭至60年頭中期:以列寧裝和連衣裙為特征的蘇式服裝一度受到青睞。(2)20世紀60年頭中期到70年頭末:①式樣、顏色趨于單調。②軍裝和“干部服”盛行,藍、綠、黑、白成為服裝的主要顏色。(3)改革開放后:①人們對服飾的要求起先由穿得溫煦向穿得好、穿得時尚、穿得特性過渡。②中國服飾從封閉走向開放。服飾發(fā)展的三大階段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更在城鄉(xiāng)之間的差別極大,主要發(fā)生在大城市,廣闊農村仍舊處在落后、封閉狀態(tài),地區(qū)之間的發(fā)展也極不平衡。學問點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傳統(tǒng)菜系魯菜、粵菜、川菜、淮揚菜四大菜系得以在近代發(fā)展和最終形成。2.西方飲食(1)傳入:從19世紀40年頭起。(2)西式飯館:最初由外國人經營,之后在各通商口岸接連出現由中國人經營的西餐館。(3)西式糖果糕點與飲料也受到國人的歡迎。3.中西區(qū)分烹飪方式、食品種類、就餐環(huán)境、禮節(jié)要求都存在明顯區(qū)分。4.重要影響(1)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起先大量進入百姓飯桌。(2)西菜、西點漸漸成為國人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問點三居室建筑的演進1.傳統(tǒng)住宅四合院是北方地區(qū)的典型民居。2.西式住房(1)出現:鴉片斗爭后,在租界等外國人集中居住區(qū)起先大量出現。(2)影響:中國的居室建筑起先出現西化的趨向。中西合璧成為典型特征。3.歐化住宅(1)出現:20世紀30年頭前后,在京、津等地起先出現。(2)西式家具起先受到城市居民的歡迎。學問點四習俗風尚的變革1.緣由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新中國的成立以及改革開放等的影響。2.表現(1)婚姻風俗:①古代:締結婚約憑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②近代:起先主見婚姻自主,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禮。③現代:戀愛自由、婚姻自主成為一種時尚。(2)喪葬風俗:①近代:喪禮趨于簡化,并出現西方色調深厚的新式喪禮。②現代:殯葬風俗由土葬起先向火葬改革。(3)其他風俗:①民國成立后,開展了剪辮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權、反對迷信等活動。②公歷在官方活動中得以實施,點頭鞠躬、握手成為社交場合中的常見禮節(jié)。(4)思想觀念:舊道德、舊禮教遭到批判,女子獲得受教化權利,起先步入社會?!皵喟l(fā)”和不纏足運動的政治色調(1)“斷發(fā)”和不纏足運動的興起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同等思想的影響。列強在不斷擴大對中國侵略的同時,也帶來了近代西方民主同等的思想,促進了中國人思想的變更。(2)在各種因素的刺激下,迫于形勢,中國政府也不斷進行改革,以適應社會的變更。(3)辛亥革命前后,“斷發(fā)易服”不僅是移風易俗,還帶有反清色調。主題一影響中國近現代服飾變更的因素史料一:中山裝造型的含義:前襟四只口袋代表立國之四維:禮、義、廉、恥;袋蓋為倒筆架形,寓為以文治國;依據國民黨的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jiān)督五權分立的理念,將前襟設計成五粒扣子;袖口的三??圩哟韲顸h立國的三民主義;封閉的衣領顯示了“三省吾身”、嚴謹治身的理念?!缆窗鏆v史必修Ⅱ教材史料二:1950年以后,全國掀起削減西方人特殊是美國人影響的運動?!鹣攘餍兄袊降姆b,其中最出名的是中山裝、解放服或列寧裝,以后又流行所謂毛式短上衣?!M正清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史料三:美國穿牛仔服的人堪稱為世界之最,牛仔文化已經在美國根深蒂固。如今,牛仔布已成長為中國面料家族的主要成員,牛仔服裝也成為中國消費者生活中不行缺少的內容。目前中國每年生產的牛仔布已達20億米,占世界的1/4,中國每年生產的牛仔服裝在25億件以上。我國已成為國際牛仔布和牛仔服裝的生產大國。——《中國60年的衣食變遷》請分析:1.孫中山設計的中山裝體現了哪些因素的影響?2.影響史料二中服飾變更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導致史料三中現象出現的內部因素是什么?答案:1.一是以儒家文化為主的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二是以民主同等、分權制衡為代表的外來文化的影響。2.政治因素,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敵視中國。3.改革開放的進行,人們思想觀念的變更,經濟水平的提高。要點1:社會生活變遷主要發(fā)端于通商口岸的緣由。提示:(1)這些地區(qū)最早受到西方的侵略,“西學東漸”的影響較早,也較為深化。(2)這些地區(qū)在歷史上商品經濟就比較旺盛,人們的思想比較開放,受封建思想的影響比較小。(3)這些地區(qū)人員流淌性較強,家族、宗教的血緣關系受到嚴峻沖擊,特性比較自由。要點2:近現代男女服飾變更的主要特征提示:(1)近代特征:中西合璧、新舊并存。(2)改革開放前的特征:政治性、保守性明顯,樸實單一。(3)改革開放后的特征:新奇款式層出不窮,與國際接軌。[例1]1892年,維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設議院、改試令,必自易西服始”??涤袨樵谧嘧h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維新派如此重視易服的主要緣由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營造改制的社會氛圍C.中國需變更對外形象D.長袍馬褂代表了守舊勢力[解析]從材料信息看,宋恕認為“易西服”是“更官制、設議院、改試令”的前提,即“易服”可以營造改制的社會氛圍,故B項符合題意。作者旨在強調“易服”與變革之間的關系,A、C兩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信息并不能說明長袍馬褂代表了守舊勢力,解除D項。[答案]B主題二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習俗的變遷史料一:電燈、自來水初出現時,上海市民曾特別恐驚,擔憂用電會“遭雷擊”。……后來則特別歡迎電燈,稱其“賽月亮”“頗便行人”;起先,市民“謂(自來)水有毒質,飲之有毒,相戒不用”,后來則“通裝水管,飲濯稱便”?!T天瑜《中華文化史》史料二:20世紀初,對于清朝統(tǒng)治者當年強迫漢人接受的發(fā)辮,大多數人都主見剪去,并且認為“不剪發(fā)不算革命”,“也不算時髦”。在服飾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補服、翎頂、朝珠,一概束之高閣”,人們穿衣“務趨自由同等的理性原則建立起來的一種完備時髦”?!跷娜骶帯吨袊贰肥妨先涸诒本┮约案魇∈鞘校霈F了所謂“四合院歐化”,即在保留傳統(tǒng)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點洋化:簡潔的裝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紙絹,困難的搞點外國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傳統(tǒng)格局,又汲取西式房屋之優(yōu)點情調。可謂中西合璧、相得益彰?!秷D說中國百年社會生活變遷》請分析:1.史料一中上海人的觀念發(fā)生了什么變更?反映了什么歷史趨勢?2.史料二中的歷史現象在政治方面有何影響?3.史料三中“四合院歐化”有何影響?答案:1.觀念變更:由恐驚到認同。趨勢:反映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2.有助于綻開反封建斗爭,推動民主革命。3.既保留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又汲取了西方的特色。要點1:影響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遷的因素有哪些?提示:(1)近代西方國家侵略中國的客觀影響。西方列強在不斷擴大對中國侵略的同時,使西方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傳入我國,帶來了近代文明。(2)政府政策的影響。中國政府在不同程度上不斷推行各種改革,使中國社會進一步發(fā)生變更。(3)西方民主思想的影響。民主、自由、同等思想的不斷傳播和資產階級革命的發(fā)展,也促進了近代社會生活的演化。(4)近代先進中國人的努力和開風氣之先。一些先進的中國人主動主動地汲取國外的生活方式,引領時代潮流。要點2: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有何特點,產生了哪些影響?對此我們應當如何相識?提示:(1)特點:①從地域看,由通商口岸、沿海城市推向內地;②從過程看,由西方引進,有較強的殖民色調,且中西合璧、新舊并存;③從動力看,社會生活的變更離不開有識之士的大力提倡;④從程度看,大城市變更大,農村變更小,城鄉(xiāng)社會生活變更不均衡。(2)影響①政治上,有利于中國反封建斗爭的綻開,促進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發(fā)展。②經濟上,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和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沖破封建文化的束縛。總之,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更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退和中國社會的進步。(3)相識①中國社會生活的變更順應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潮流,是一種歷史的進步。②近代因受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影響和阻礙,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變更特別有限。要點3:我國改革開放后社會物質生活變更的主要緣由有哪些?提示:(1)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還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2)國民經濟發(fā)展快速,人們的社會生活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更。(3)思想不斷得到解放,漸漸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4)國外文化和思想的涌入。(5)科學技術的進步。[例2]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學堂學生剪發(fā)辮,江浙很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們在發(fā)辮四圍留短發(fā),覆于額頭,與道教人物劉海蟾的發(fā)式相像,故得名“前劉海”?!扒皠⒑!辈]有剪掉發(fā)辮,官府仍視為大害,嚴令禁止。這表明當時江浙地區(qū)()A.道教的地位被否認B.掃除封建陋俗成為潮流C.官府反對政治革新D.革命思潮影響社會習俗[解析]據材料官府否定的發(fā)式只是“與道教人物劉海蟾的發(fā)式相像”,可得出與道教的地位被否認無關,故A項錯誤;材料只反映出“新式學堂學生”“城市青年”發(fā)式的變更,并不能代表社會潮流,故B項錯誤;材料僅涉及官府反對“前劉海”這一發(fā)式,未涉及反對政治革新,故C項錯誤;1903年隨著革命思潮的發(fā)展,發(fā)式的變更被給予政治意義,帶來“新式學堂學生”“城市青年”發(fā)式的變更,故D項正確。[答案]D1.旗袍在20世紀二三十年頭成為中國城市女性的時尚著裝。其社會緣由是(B)A.西式服飾傳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B.中華民國建立,人們思想觀念變更C.城市化進程中,女性起先引領時尚D.旗袍高雅大方,體現女性的曲線美解析:新式旗袍是中西合璧的產物,20世紀二三十年頭旗袍成為中國城市女性的時尚著裝,是由于辛亥革命后人們思想觀念發(fā)生了變更,故B項符合題意。材料只涉及城市女性著裝,不具有普遍性,故A項錯誤;僅從著裝一個方面的狀況,不能體現城市化的進程和女性對時尚的引領,故C項錯誤;D項只是旗袍本身的特點而非社會緣由,不符合題意。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抓住設問角度進行辨析。2.下面兩幅圖分別展示了20世紀70、90年頭我國流行服飾的變更狀況,其所反映的實質問題是(C)A.外來文化的影響 B.服裝業(yè)的迅猛發(fā)展C.人們的思想解放 D.人們穿著品嘗的變更解析:本題考查通過識圖分析問題的實力。20世紀70年頭后期中國起先改革開放,人們的思想觀念漸漸發(fā)生了變更,各種生活習慣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3.在“歐風美雨”的影響下,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社會生活也異彩紛呈。下列服飾既體現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滿漢風格的是(C)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理解實力。A、B、C、D四種服飾中,A是純西式服裝;B是中國的舊式服裝;C、D體現中西合璧,但中山裝不符合“融合滿漢風格”,故選C。4.1912年3月(中華民國)內務、教化二部為了祭事會同通告各省電文“查民國通禮,現在尚未頒行。在未頒以前,文廟應短暫照舊致祭。惟除去拜跪之禮,改行三鞠躬……”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B)A.鞠躬之禮代替跪拜禮節(jié)B.同等觀念取代尊卑等級觀念C.民主共和觀念深化人心D.民族同等觀念的形成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實力。A項反映的是事物的表面現象。跪拜反映了森嚴的等級制度,而鞠躬則代表了同等。因此B項正確。C、D兩項是出現這一現象的緣由。5.北京的四合院按“北屋為尊,兩廂次之,倒座為賓,雜屋為附”序列支配。家長住在北房,即正房。這反映出居住具有(B)A.祖靈崇拜 B.等級禮儀C.信仰習俗 D.平安舒適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傳統(tǒng)四合院的相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