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07T 133-2023 彩色馬鈴薯優(yōu) 質高效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5107T 133-2023 彩色馬鈴薯優(yōu) 質高效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5107T 133-2023 彩色馬鈴薯優(yōu) 質高效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5107T 133-2023 彩色馬鈴薯優(yōu) 質高效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5107T 133-2023 彩色馬鈴薯優(yōu) 質高效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055107IDB5107/T133—2023前言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種植區(qū)域 5品種和種薯 26種植技術 2 38生長調(diào)控 3 3附錄A(資料性)彩色馬鈴薯塊莖 5附錄B(資料性)馬鈴薯晚疫病斑 6DB5107/T133—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由綿陽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綿陽市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綿陽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鄒雪、丁凡、饒莉萍、劉麗芳、陳年偉、余韓開宗。1DB5107/T133—2023彩色馬鈴薯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規(guī)程本文件規(guī)定了彩色馬鈴薯優(yōu)質高效栽培的種植區(qū)域、品種和種薯、種植技術、田間管理、生長調(diào)控、收獲等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冬作、春作和秋作彩色馬鈴薯的栽培管理。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3735聚乙烯吹塑農(nóng)用地面覆蓋薄膜GB/T15063復合肥料GB15618土壤環(huán)境質量農(nóng)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T25417馬鈴薯種植機技術條件GB/T29378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NY/T1224農(nóng)用塑料薄膜安全使用控制技術規(guī)范T/CHAIA2腐植酸有機-無機復合肥料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彩色馬鈴薯品種coloredpotatovariety指馬鈴薯塊莖含有花青素,呈現(xiàn)紫肉、紅肉或紫紋、紅紋的品種。3.2冬作馬鈴薯potatocultivatinginwinter指在11月底~1月初播種的馬鈴薯。3.3春作馬鈴薯potatocultivatinginspring指在1月底~2月底播種的馬鈴薯。3.4秋作馬鈴薯potatocultivatinginautumn指在8月底~9月中旬播種的馬鈴薯。4種植區(qū)域4.1種植環(huán)境2DB5107/T133—2023符合GB15618中的規(guī)定。4.2種植地區(qū)綿陽市及周邊地區(qū),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的砂壤土地塊,前茬為非茄科作物。秋作馬鈴薯要求在海拔800m以下的平壩、丘陵區(qū)域。5品種和種薯5.1品種選擇選擇審定或登記的彩色馬鈴薯品種,其薯肉顏色類型見附錄A。5.2種薯處理種薯應符合GB/T29378中的規(guī)定,將種薯堆放于室內(nèi),保證有散射光線照射。播種時對種薯的發(fā)芽要求:冬作和春作馬鈴薯芽眼位置能見到白芽錐,秋作馬鈴薯芽長0.5cm~1.0cm。單薯重20g/個~50g/個,整薯播種;單薯重>50g的大薯,切塊播種,每個切塊30g~50g,每塊帶有兩個以上芽眼。用75%的酒精浸蘸切刀消毒。冬作和春作馬鈴薯切塊用藥劑拌種,如殺菌劑50%烯酰嗎啉1500倍液噴拌,殺蟲劑噻蟲嗪懸浮劑150g,微生物菌劑(枯草芽孢桿菌有效活菌數(shù)≥2.0億/g)100g兌2kg~3kg滑石粉拌100kg~150kg種薯,藥劑可混用,待切口干燥后播種。秋作馬鈴薯切塊待芽長0.5cm~1.0cm直接帶芽播種,可以不用藥劑拌種。6種植技術6.1種薯用量冬作和春作種植密度4500株/667m2~5000株/667m2,用種量150kg/667m2~200kg/667m2;秋作種植密度5500株/667m2~6000株/667m2,用種量200kg/667m2~250kg/667m2。6.2整地要求對土壤深翻,深度25cm~35cm,之后旋耕,深度10cm~15cm,耙地深度8cm~15cm。撒施綠僵菌或白僵菌,防治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6.3播種時間冬作:平壩淺丘區(qū)11月底~1月初播種。春作:海拔1000m以上的山區(qū),1月底~2月底播種。秋作:平壩淺丘區(qū)8月底~9月中旬播種。6.4施肥和播種冬作和春作的株距為30cm~35cm,秋作的株距為20cm~25cm。播種應避開肥料,播種深度在10cm~15cm,播后覆土??扇斯げシN,也可選擇機械播種,馬鈴薯播種機應符合GB/T25417的技術條件。采用硫酸鉀型復合肥作底肥,復合肥應符合GB/T15063中的規(guī)定。旱地土壤復合肥用量80kg/667m2~100kg/667m2,水田土壤復合肥用量40kg/667m2~60kg/667m2。種植彩薯需使用高鉀低3DB5107/T133—2023磷型復合肥,如N:P2O5:K2O為16:6:24或15:4:26或15:5:25。選擇性施用50kg/667m2~60kg/667m2腐植酸有機-無機復合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肥料規(guī)格應符合T/CHAIA2中的規(guī)定。6.5封閉除草覆土后,用50%乙草胺乳油,100mL/667m2~140mL/667m2,兌水50L~60L,均勻噴施于土表。禁止踩踏,以免破壞藥膜。6.6覆蓋黑膜噴施除草劑后,按壟覆蓋農(nóng)用黑膜,膜的質量應符合GB13735中的要求,膜寬1.0m~1.2m,厚度0.01mm,用土壓實壓嚴膜邊。對農(nóng)用黑膜的安全使用控制技術參照NY/T1224執(zhí)行。7田間管理7.1出苗冬作和春作馬鈴薯,播種后50天開始到田間檢查,及時破膜出苗;秋作馬鈴薯,播種后14天開始檢查,破膜出苗。7.2壟間除草待苗高20cm左右,可壟間噴施精喹禾靈,防止壟間雜草生長。用5%精喹禾靈乳油50mL/667m2~70mL/667m2,兌水30L~40L,噴霧處理。注意不要噴到馬鈴薯植株上,以防傷苗。7.3晚疫病防治出苗后2~3周左右噴施農(nóng)藥氰霜唑、代森錳鋅等殺菌劑,進行晚疫病預防,冬作馬鈴薯時間在3月下旬,春作馬鈴薯時間在5月初,秋作馬鈴薯時間在10月初。發(fā)現(xiàn)晚疫病斑(附錄B),用農(nóng)藥氟噻唑吡乙酮配合代森錳鋅防治。藥劑用量范圍:10%氰霜唑懸浮劑32mL/667m2~40mL/667m2,氟噻唑吡乙酮1.0mL/667m2~2.0mL/667m2,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90g/667m2~180g/667m2。使用噴霧器人工施用,兌水50L/667m2~60L/667m2;使用無人機噴施,兌水3L/667m2噴施。采用葉面噴施,選擇晴天下午或傍晚進行,每次間隔7天~14天。7.4追肥植株封壟后,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或硫酸鉀120g/667m2~180g/667m2和尿素60g/667m2~80g/667m2,兌水50L/667m2~60L/667m2,間隔7天~10天再次噴施。8生長調(diào)控苗高15cm~20cm后對植株噴施14-羥基蕓苔素甾醇(有效成分0.0075%),噴施量30mL/667m2~40mL/667m2,胺鮮酯有效成份1.0g/667m2~1.2g/667m2,可與葉面肥同時兌水50L/667m2~60L/667m2噴施1~2次,間隔10天~14天。封壟后30天對植株噴施S-誘抗素(有效成分10%)1次,用量10g/667m2~12g/667m2,兌水50L~60L。9收獲4DB5107/T133—2023根據(jù)市場需求選擇收挖時間,平壩區(qū)冬作馬鈴薯從5月中旬開始收獲,山區(qū)冬作馬鈴薯從7月初開始收獲,秋作馬鈴薯從12月中下旬開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