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四川省達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監(jiān)測歷史試卷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選擇題)部分1至4頁,第Ⅱ卷(非選擇題)部分5至6頁,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卡上,將條形碼貼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案標號填涂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書寫在答題卡的對應框內,超出答題區(qū)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的答案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收回。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的要求。本大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如圖是考古學者根據廟底溝與半坡兩個地方出土的尖底瓶,所繪制的樣式及變化圖。據此可知()圖1廟底溝類型尖底瓶型式演變圖2半坡類型尖底瓶型式演變A.雙方存在頻繁的經濟交流 B.造型變化是自然環(huán)境演變的產物C.原始社會手工業(yè)創(chuàng)新度低 D.中華文明早期呈現多元一體特征【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石器時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廟底溝與半坡兩個地方出土的尖底瓶,在發(fā)展后期,兩種尖底瓶形制十分相似,這說明雙方存在頻繁的經濟交流,A項正確;造型變化會受自然環(huán)境演變影響,但是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B項;“原始社會手工業(yè)創(chuàng)新度低”的說法絕對化,排除C項;“中華文明早期呈現多元一體特征”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D項。故選A項。2.春秋至戰(zhàn)國前期,老子創(chuàng)立道家學派,孔子創(chuàng)立儒家學派,墨子創(chuàng)立墨家學派,李悝創(chuàng)立法家學派等。到戰(zhàn)國后期,出現總結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總結性的著作如《呂氏春秋》。這說明()A.百家爭鳴局面逐漸走向繁榮 B.思想綜合與吸收成為發(fā)展趨勢C.儒家學說社會地位得到提高 D.不同學派思想的趨同性日益明顯【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據材料可知,春秋至戰(zhàn)國前期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創(chuàng)立的時期,“戰(zhàn)國后期,出現總結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總結性的著作如《呂氏春秋》”體現了各學派的相互影響、綜合和吸收,B項正確;“總結百家思想的人物”指的是吸收了多種學派的思想,并非“爭鳴”的繁榮,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儒學的社會地位,且據所學知識可知,戰(zhàn)國時期儒家思想并不被統(tǒng)治者接受,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各學派的相互影響,而非趨同,百家思想在其核心觀點上仍舊存在不同,排除D項。故選B項。3.秦朝時,首創(chuàng)了文書的抬頭制度,即規(guī)定了在書寫文書時,如本朝代名、帝號或與皇帝言行有關的字等,在其前都要空一格或幾格,或重新另起一行頂格書寫,或另起一行高出數格書寫。此舉反映出秦朝()A.以法入禮的思想 B.中央集權的原則 C.文臣治國的理念 D.皇權至上的特征【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朝(中國)。根據材料“朝代名、帝號或與皇帝言行有關的字,在其前都要空一格或幾格、或重新另起一行頂格書寫、或另起一行高出數格書寫,意為‘抬頭’來表示尊敬之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始皇首創(chuàng)文書抬頭制度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臣民對于皇帝的尊敬,這是皇權至高無上的表現,D項正確;“以法入禮的思想”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表現地方與中央關系,排除B項;“文臣治國的理念”出現在宋朝,不是秦朝,排除C項。故選D項。4.《史記·大宛列傳》記載絲綢之路開辟后,“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葡萄)肥饒地……其地(大宛)皆無絲漆,不知鑄錢器……及漢使亡卒降,教鑄作他兵器?!睂Υ私忉尯侠淼氖牵ǎ〢.漢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 B.促進了漢朝和西域的交流發(fā)展C.改善了中原與西域交通狀況 D.極大地緩解了漢朝的財政困境【答案】B【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這是正向題。時空范圍為漢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漢武帝時期,絲綢之路開通之后,引入了西域的葡萄和苜蓿,豐富了內地的經濟生活,而西域地區(qū)也引入了中原地區(qū)的兵器鑄造技術,這說明政治交往促進漢朝和西域交流發(fā)展,B項正確;"漢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A項;材料主旨和交通狀況改善無關,排除C項;漢朝引入西域的作物,其并不能緩解漢朝的財政危機,排除D項。故選B項。5.魏晉南北朝的士大夫流行“清談”,即不問現實政治,只討論玄妙哲理,在行為上縱酒、不拘禮節(jié),這股風潮一直持續(xù)到唐初。該現象()A.嚴重阻礙了文學藝術的正常發(fā)展 B.對于儒家思想的發(fā)展有雙重作用C.導致了社會道德水平的嚴重滑坡 D.說明佛道思想成為社會主流意識【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依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依據材料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社會動蕩,一些士大夫不問政治、崇尚佛道、流行清談,儒家思想的地位受到嚴重挑戰(zhàn),但在佛道思想的沖擊下,儒家思想呈現出于佛道思想相融合的趨勢,有了新發(fā)展,所以儒家思想在這一時期得到積淀和發(fā)展,說明當時的文化現象對儒家思想有雙重作用,B項正確;文學藝術在這一時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時期,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社會道德水平的嚴重下滑,排除C項;儒家思想仍是社會主流,排除D項。故選B項。6.學者閻步克說:“北方少數民族的部族制度與華夏制度的劇烈碰撞,最終在北方地區(qū)激發(fā)出了新的變遷動力與演進契機,交替的胡化和漢化孕育出了強勁的官僚制化運動,它扭轉了魏晉以來的帝國頹勢,并構成了走出門閥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國的歷史出口?!边@說明孝文帝改革()A.實現了北魏政權長治久安 B.導致門閥士族制度消亡C.為隋唐盛世的出現打下基礎 D.加劇了民族之間的矛盾【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南北朝(中國)。題干所給材料“交替的‘胡化’和‘漢化’孕育出了強勁的官僚制化運動,它扭轉了魏晉以來帝國頹勢,并構成了走出門閥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國的歷史出口”表明,北魏孝文帝改革為隋唐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基礎,C項正確;“實現了北魏政權的長治久安”的說法不符合史實,北魏后來分裂,排除A項;科舉制的實行逐漸導致門閥士族制度消亡,排除B項;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融合,排除D項。故選C項。7.2014年,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中國大運河項目入選《世界遺產名錄》。隋朝時大運河首次貫通南北,溝通五大水系,“運漕商旅,往來不絕”,“自是天下利于轉輸”。由此可知隋朝大運河()A.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 B.是中國最早的運河工程C.促使商幫和會館出現 D.保障了統(tǒng)一和政權穩(wěn)定【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隋朝(中國)。根據材料“隋朝時大運河首次貫通南北,溝通五大水系,‘運漕商旅,往來不絕’,‘自是天下利于轉輸’”可知,京杭大運河從北至南,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A項正確;隋朝大運河不是中國最早的運河工程,排除B項;明清時期出現商幫和會館,排除C項;材料反映了隋朝大運河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D項從材料中無法得出,排除D項。故選A項。8.從秦漢起,官僚體制就是中國政治制度的核心問題,而這個核心問題又可以分成兩個大的子問題,一是官吏的選拔問題,二是官僚體系內部的權力制衡。隋唐時期統(tǒng)治者解決“官僚體系內部的權力制衡”這一問題所進行的制度設計是()A.內外朝制度 B.科舉制 C.三省六部制 D.兩稅法【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論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隋唐(中國)。根據所學可知,隋唐時期確立三省六部制,并不斷完善,三省相互制衡,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體現了“官僚體系內部的權力制衡”,C項正確;“內外朝制度”是實行與漢朝的制度,排除A項;“科舉制”是選官制度,與材料“官僚體系內部的權力制衡”的要求不符,排除B項;“兩稅法”是唐朝中后期的賦稅制度,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9.如表可用來揭示王安石變法失敗原因的是()熙寧二年(1069年)七月實行“均輸法”熙寧二年(1069年)九月實行“青苗法”熙寧二年(1069年)十一月實行“農田(水利)利害條約”熙寧二年(1069年)十二月實行“募役法”(即免役法)熙寧三年(1070年)十二月實行“保甲法”熙寧五年(1072年)三月實行“市易法”熙寧五年(1072年)八月頒布“方田均稅法”“保馬法”A.觸犯了貴族官僚的利益 B.變法推行操之過急C.沒有得到統(tǒng)治者的支持 D.變法損害農民利益【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069-1072年(中國)。據本題材料可知,王安石在短短三年內推行了“均輸法”、“青苗法”、“募役法”等多條變法,涉及到農田、賦役等多個方面,這就是操之過急,B項正確;從材料無法看出變法觸犯了貴族官僚的利益,排除A項;王安石變法是受到了宋神宗的支持,排除C項;從材料里也無法得知變法損害農民利益,排除D項。故選B項。10.遼朝統(tǒng)治了以東北地區(qū)為中心的廣闊地帶,在經濟管理模式上,“漢族、渤海人及其他一些被征服的農耕民族仍以農業(yè)為主,契丹及其他有親緣關系的草原民族仍以游牧和漁獵為主。”與此相應,遼在政治上實施南北面官制度。這些措施反映出遼的統(tǒng)治特點是()A.因俗而治 B.民族分化 C.和同一家 D.禮法并用【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遼朝(中國)。根據材料中的信息“在經濟管理模式上,‘漢族、渤海人及其他一些被征服的農耕民族仍以農業(yè)為主,契丹及其他有親緣關系的草原民族仍以游牧和漁獵為主。’與此相應,遼在政治上實施南北面官制度”可知,遼朝在經濟方面允許農業(yè)和游牧、漁獵并存,政治方面實行南北面官制,南面官管理漢人事務,北面官管理契丹族事務,體現了因俗而治的國家治理特點,A項正確;材料措施反映出遼的統(tǒng)治特點是因俗而治,有利于民族交融,而不是民族分化,排除B項;材料措施反映出遼的統(tǒng)治特點是因俗而治,“和同一家”不符合材料,排除C項;材料措施反映出遼的統(tǒng)治特點是因俗而治,未涉及禮法并用,排除D項。故選A項。11.宋朝在廣州、泉州、明州等地均設立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市舶司”。南宋高宗紹興年間,市舶司年收入突破200萬貫,為北宋時的三倍。由此推知,宋代()A.國家的管理機構逐漸專業(yè)化 B.政府放寬對貿易的控制C.外貿成為國家稅收主要來源 D.海外商業(yè)貿易活動繁榮【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宋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宋代海外貿易興盛,規(guī)模較大,還設置了專門管理外貿的機構,說明宋代海外商業(yè)貿易活動繁榮,D項正確;材料反映了宋代海外商業(yè)貿易活動繁榮,雖然設立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市舶司”,但“國家的管理機構逐漸專業(yè)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項;材料反映了宋代海外商業(yè)貿易活動繁榮,“政府放寬對貿易的控制”說法無法體現,排除B項;宋代外貿成為國家稅收主要來源,但材料強調的是海外商業(yè)貿易活動繁榮,排除C項。故選D項。12.元朝地方設行中書省,在劃區(qū)時突破以山川地理自然環(huán)境劃分疆界的故例,將自然、人文和社會環(huán)境差異極大的地區(qū)拼成一個省級行政區(qū),人為地造成犬牙交錯和以北制南局面。此舉意在()A.促進民族團結 B.加強險要之地經濟開發(fā)C.加強中央集權 D.大力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元朝(中國)。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元代打破自然地理界限及人文差別設置行省,有利于削弱地方內部認同感,防止地方分裂割據,從而加強中央集權,C項正確;元朝創(chuàng)立行省制的目的并不是促進民族團結,排除A項;元朝行省劃界的做法有效地加強了中央集權,與整合資源、發(fā)展經濟無關,排除B項;元朝改變地方行政區(qū)劃的主要目的與行政效率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13.我國古代選官發(fā)生了從早期幾乎全部官位的重職、要職都由世族成員擔任,到漢武帝“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再到后世“不問東西南北之人,盡聚諸路貢士混合為一、而惟才是擇”的變化。由此可知()A.古代吏治越來越清明與高效 B.傳統(tǒng)等級和門第觀念徹底扭轉C.古代選官愈加注重公平公正 D.科舉成為后世唯一的選官制度【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古代選官制度經歷了從早期的世襲制到漢武帝時期的察舉制,再到隋唐時期的科舉制的變化,由注重世族成員到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再到惟才是擇,體現了古代選官愈加注重公平公正,C項正確;材料是反映了選官標準的變化,無法得出古代吏治越來越清明與高效,排除A項;“徹底”說法太絕對,排除B項;“唯一”說法錯誤,排除D項。故選C項。14.錢穆在《國史大綱》中說,軍機處并無特出之首長,亦無權向各部及各督撫直接發(fā)布命令。蓋軍機處仍不過為清王室一御用機關,不得目之為政府中之最高樞機。由此可知,軍機處的設置()A.加強了中央集權 B.減少了決策失誤 C.完善了中樞機構 D.強化了君主專制【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朝(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軍機處無權向各部及各督撫直接發(fā)布命令,不能視為中樞最高行政機關,這說明軍機處只是加強皇權的機構,是皇帝的御用機關,是皇權進一步加強的表現,D項正確;軍機處的設置強化了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無關,排除A項;軍機處是皇帝的御用機關,是皇權進一步加強的表現,“減少了決策失誤”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項;材料僅僅提到了軍機處,無法看出中樞機構的變化,排除C項。故選D項。15.明清時期,中國農耕文明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高峰,并分離出一些迥異于傳統(tǒng)經濟模式的變異,這些變異帶有向近代社會演進的趨向。這里的“變異”主要是指()A.“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雇傭關系 B.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yè)市鎮(zhèn)大量涌現C.私營手工業(yè)占據了手工業(yè)的主導地位 D.美洲等地白銀通過海外貿易大量流入【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正向題。依據本題主題干的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清(中國)。依據材料概括可知:明清時期由于商品經濟發(fā)展,江南地區(qū)手工業(yè)行業(yè)中出現了“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雇傭關系,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這是迥異于傳統(tǒng)經濟模式的變異,A項正確;宋朝時期城市的經濟功能就以凸顯,這不是主要迥異于傳統(tǒng)經濟模式的變異,排除B項;材料沒有描述官營與私營手工業(yè)的比較問題,無法判斷主導地位信息,排除C項;美洲白銀的涌入是新航路開辟帶來的影響,不屬于農耕文明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高峰,并分離出一些迥異于傳統(tǒng)經濟模式的變異,排除D項。故選A項。16.近代中國前期,清朝與世界各國的關系呈現出三種類型:一是傳統(tǒng)朝貢關系,如朝鮮、越南等;二是傳統(tǒng)互市關系,如日本等;三是近代條約關系,如英國、法國等。由此可知,當時中國()A.清政府抗拒履行不平等條約 B.傳統(tǒng)外交關系受到較大沖擊C.中西雙方外交理念存在差異 D.仍在亞洲地區(qū)具有支配地位【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前期。根據材料可知,近代以來,清朝政府與世界諸國的關系發(fā)生變化,出現了三類國家關系,尤其是近代條約關系的建構,說明當時中國傳統(tǒng)外交格局受到沖擊,B項正確;“近代條約關系”說明清政府簽署并履行了不平等條約,排除A項;材料主要反映了西方侵略者對中國傳統(tǒng)外交格局的沖擊,未體現中西雙方外交理念存在差異,排除C項;材料主要反映了西方侵略者對中國傳統(tǒng)外交格局的沖擊,據材料無法看出中國當時在亞洲的地位,排除D項。故選B項。17.如圖漫畫是對哪一事件的形象描述()A.洋務運動 B.明治維新 C.維新變法 D.清末新政【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題干給出圖片上的西方先進技術和嫁接封建制度等可知是評價的是洋務運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內外交困,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tǒng)治。這些官員被稱為“洋務派”。主要代表人物恭親王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他們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tǒng)治者的自救運動,洋務派的主觀目的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而不是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這是違背歷史潮流的,失敗是其必然結果,A項正確;明治維新是日本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的資產階級改革運動,與材料不符,排除B項;維新運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fā)展農、工、商業(yè)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場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運動,不符合材料,排除D項。故選A項。18.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等早期著作中以“托古改制”的手法提出了向西方學習、行君主立憲的主張。而根據內廷檔案《故宮藏光緒二十四年內府抄本〈杰士上書匯錄〉》的記載,戊戌年康有為上呈給光緒的兩本變法參考《俄彼得變政記》《日本變政考》,非但不主張限制君權,反而鼓勵光緒師法俄日,大張君權。由此可以得出()A.原始檔案比研究文獻更接近歷史真相B.歷史研究需對多項史料進行對比互證C.綜合多種歷史記錄即可了解客觀史實D.通過文獻研究最終能夠還原歷史真相【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維新變法時期中國。材料“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等早期著作中以“托古改制的手法提出了向西方學習、行君主立憲的主張”,“內廷檔案……康有為……非但不主張限制君權,反而鼓勵光緒師法俄日,大張君權”,這說明《孔子改制考》與內廷檔案中的主張相矛盾,以上情況說明,對某一歷史現象的研究,所依據的史料不同,得出的歷史結論也會不同,故歷史研究需對多項史料進行對比互證,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對原始檔案和研究文獻史料價值的對比,A項從材料中得不出來,排除A項;題干并沒有對康有為關于君權的主張做出最終的結論,C、D兩項從材料中得不出來,排除C、D項。故選B項。19.1912年,中華民國第一部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明確規(guī)定中央對西藏的主權,宣布“西藏是中華民國領土的一部分”,提出“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實行五族共和”。同年7月,民國政府設蒙藏事務局。據此可知,中華民國()A.實現了各民族真正平等 B.重視對西藏的主權管轄C.贏得了帝國主義的支持 D.開啟了國共第一次合作【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2年(中國)。據本題材料信息可知,用憲法形式明確中央對西藏的主權,強調西藏是中華民國領土的一部分,設蒙藏事務局管理等,反映出中華民國重視對西藏的主權管轄,B項正確;據所學,中華民國并未實現各民族真正平等,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帝國主義支持中華民國的信息,排除C項;據所學,1912年尚未成立,國共第一次合作開始于1924年,排除D項。故選B項。20.結合所學,對如表《1913—1921年間中國棉紡織工業(yè)的情況》的解讀正確的是()A.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B.南京國民政府鼓勵創(chuàng)辦實業(yè)C.近代工業(yè)此期間獲得快速發(fā)展 D.西方列強忙于一戰(zhàn)無暇東顧【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3—1921年(中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1913—1921年間中國棉紡織工業(yè)得到發(fā)展主要得益于一戰(zhàn)期間西方列強忙于一戰(zhàn)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D項正確;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但清政府放寬民間設廠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排除A項;1927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時間不符,排除B項;材料僅反映1913—1921年間中國棉紡織工業(yè)的情況,不能反映近代工業(yè)的發(fā)展情況,排除C項。故選D項。21.傅斯年曾說:“五四運動過后,中國的社會趨向改變了。有覺悟的添了許多,就是那些不曾自己覺悟的,也被這幾聲霹靂嚇得清醒了,以后是社會改造運動的時代”。傅斯年意在說明五四運動()A.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B.促進國民意識的大覺醒C.喚醒了青年對于自由的追求 D.開啟向西方學習的歷程【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材料“五四運動過后,中國的社會趨向改變了。有覺悟的添了許多,就是那些不曾自己覺悟的,也被這幾聲霹靂嚇得清醒了”和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過后,中國的社會趨向改變了,有覺悟的添了許多,這說明五四運動促進了人民的思想大解放,B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五四運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排除A項;五四運動促使國民覺醒,并非只是喚醒了青年、知識分子,排除C項;近代中國,開啟向西方學習的歷程的歷史事件是“洋務運動”,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22.中共一大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中共二大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最低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壓迫,實現中華民族獨立;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這一變化反映出()A.開始改變中國革命的道路和方向 B.吸取大革命失敗的教訓C.認清中國的社會性質和革命任務 D.積極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20年代(中國)。據本題材料“中共一大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可知,中共一大并沒有認清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低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壓迫,實現中華民族獨立”可知,中共二大已經認識到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推翻帝國主義壓迫,實現中華民族獨立是中國人首先要完成的任務,C項正確;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二大時,還沒有探索出新的革命道路,排除A項;這個時候大革命還沒有開始,排除B項;是在中共三大才決定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排除D項。故選C項。23.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中說:“1927年國共分裂以后,……毛澤東所采取的非正統(tǒng)做法,令他處在了與莫斯科和中共政治局‘對立’的地位;然而他最終取得了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泵珴蓶|采取的“非正統(tǒng)做法”是指()A.分析闡明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 B.開辟“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C.反對城市罷工、怠工的斗爭方法 D.領導武裝起義反抗國民黨的大屠殺【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7年(中國)。據本題材料可知,毛澤東采取的“非正統(tǒng)做法”是與莫斯科和中共政治局“對立”的做法,也就是改變以城市為中心,采取工人暴動起義的方式奪取政權的道路,而是開辟“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B項正確;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是毛澤東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寫的《新民主主義論》中提出的,排除A項;據所學知識可知,毛澤東采取的“非正統(tǒng)做法”是開辟“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排除C項;武裝反抗國民黨是“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的一部分,排除D項。故選B項。24.西安事變后,很快從“公審蔣介石”轉向“聯(lián)蔣抗日”。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上,號召“國共兩黨親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進攻”。的轉變()A.適應了民族抗戰(zhàn)的需要 B.推動了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C.消除了與國民黨的矛盾 D.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答案】A【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1935年華北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主要矛盾,所以西安事變后中共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圍繞抗日展開的,適應了民族抗戰(zhàn)的需要,A項正確;的轉變適應了民族抗戰(zhàn)的需要,而民族危機加深推動了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排除B項;中共的措施主要是為了適應抗戰(zhàn)形勢,并沒有消除與國民黨的矛盾,排除C項;1937年9月22日,國民通訊社發(fā)表了提出的國共合作抗戰(zhàn)宣言。第二天,蔣介石發(fā)表談話,承認的合法地位。至此,國共第二次合作實現,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形成,排除D項。故選A項。25.如表是抗戰(zhàn)時期海外華僑支援國內抗戰(zhàn)的情況統(tǒng)計表(部分),對此如表解讀合理的是()時間項目數目至1940年抗日救亡團體2000多個至1940年捐獻物資217架飛機,坦克27輛,卡車數百輛至1940年捐獻醫(yī)藥物資救護車1000多輛,輸血1750立方公升,藥物無數1937—1941年僑匯55.7億元(法幣)1937—1945年捐款50億元(法幣)1937—1945年購買政府國債11億元(法幣)1937—1945年回國參軍參戰(zhàn)4萬余人A.國際援助在中國抗戰(zhàn)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B.各民族團結抗戰(zhàn)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保障C.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東方主戰(zhàn)場 D.愛國主義精神在抗戰(zhàn)中得到充分的體現【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依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正向題。依據本題材料的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依據材料概括可知:表中展示的是海外華僑支援國內抗戰(zhàn)的情況統(tǒng)計表,可以看出海外華僑為中國抗日戰(zhàn)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表現出了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援助,不能說明國際援助在中國抗戰(zhàn)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排除A項;材料涉及的是海外華僑對中國的援助,不能說明各民族團結抗戰(zhàn)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保障,排除B項;材料未說明中國戰(zhàn)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所做的貢獻,不能得出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東方主戰(zhàn)場,排除C項。故選D項。26.如表為新中國建國初期部分行業(yè)的產量情況表,表格反映的情況主要得益于()項目鋼原煤電機床棉布1957年產量535萬噸1.31億噸193億度2.8萬臺50.6億尺與1952年相比增長近3倍增長98.596%增長164.4%增長7倍增長32.96%A.大躍進運動的開展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國有企業(yè)改革進行 D.一五計劃的推行【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中國建國初期。根據材料可知,與1952年相比,1957年我國在鋼、原煤、電、機床和棉布等方面的產量大幅度增長,主要得益于一五計劃的推行,D項正確;1958年開始大躍進運動,不符合材料時間,排除A項;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排除B項;1984年開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進行國有企業(yè)改革,排除C項。故選D項。27.20世紀60年代前期,面對日趨緊張的國際形勢,作出重大戰(zhàn)略決策,把全國劃分為一、二、三線,將建設重點放在西南、西北。1965年,開始了以成昆、湘黔鐵路,攀枝花、酒泉鋼鐵廠和重慶工業(yè)基地為主的鐵路、冶金和其他重工業(yè)建設。這一戰(zhàn)略決策()A.完善了國家基礎設施建設 B.推動沿海地區(qū)的城市化進程C.提高了國家的國防能力 D.初步奠定了我國工業(yè)化基礎【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三線建設是20世紀60—70年代中國以加強國防為中心的戰(zhàn)略大后方建設,是國防建設和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三線建設的實施,為增強我國國防實力,改善生產力布局以及中國中西部地區(qū)工業(yè)化做出了極大貢獻,C項正確;三線建設提高了國家的國防能力,A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項;三線建設主要分布于西南、西北,不會推動沿海地區(qū)的城市化進程,排除B項;一五計劃初步奠定了我國工業(yè)化基礎,排除D項。故選C項。28.新中國成立后,義烏早期鄉(xiāng)村集市的“雞毛換糖”曾被舉報“投機倒把”。1982年義烏縣政府正式開放“小商品市場”,1998年國家外貿部特批給義烏小商品城自營進出口權,此后義烏小商品享譽全球。義烏的發(fā)展變化得益于()A.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 B.改革開放釋放了經濟活力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 D.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推廣【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時空是:1982年(中國)。雞毛換糖是指在那個物資匱缺的年代,小商小販走南闖北走街串巷,以紅糖、草紙等低廉物品,換取居民家中的雞毛等廢品以獲取微利。這種私營商業(yè)在改革開放前的計劃經濟時代被視作投機倒把,遭到禁止。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的推進,國家開始改變單一的公有制,允許發(fā)展私營商業(yè),開放小商品市場,釋放了經濟活力,B項正確;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隨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時間與材料不符,排除A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確立是在21世紀初,排除C項;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是針對農村改革的,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29.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這些成就表明()類別制造業(yè)貨物貿易商品消費外資流入外匯儲備整體經濟實力世界排名第一第一第一第二連續(xù)多年世界第一第二大經濟體A.“一帶一路”倡議輻射作用日漸凸顯 B.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已經完全實現C.“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已經實現 D.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逐步現代化【答案】D【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本題為本質題。時空是:現代(中國)。據表格信息及所學可知,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在制造業(yè)、商貿貿易量和商品消費量和外匯儲備均多年穩(wěn)居世界第一,且外資流入量在世界排名第二,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表明中國經濟發(fā)展的環(huán)境呈良性態(tài)勢,反映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逐步現代化,D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提到“一帶一路”,排除A項;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已經完全實現表述太絕對,排除B項;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是第一個一百年,是到成立100年(2021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個一百年,是到新中國成立100年(2049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因此,“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已經實現說法錯誤,排除C項。故選D項。30.中共十八大以來,帶領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這表明()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B.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已完成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已全面展開 D.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實現【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共十八大后(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在領導下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和新的成果,這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A項正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尚未完成,排除B項;1984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排除C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還未實現,排除D項。故選A項。第Ⅱ卷(選擇題,共40分)二、非選擇題(31題16分;32題12分;33題12分,共40分)31.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這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是經過長期歷史發(fā)展而形成的,是中華各民族人民共同締造的。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歷史上的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經濟文化上較先進而自稱華夏,他們把較為落后的小國或部稱之為戎、狄、蠻、夷……春秋早期,戎狄勢力很盛,中原的華夏諸小國受其威脅較嚴重。從春秋中期開始,華夏各國有了較大發(fā)展,特別是通過稱霸而相互聯(lián)合,不少的戎狄漸被華夏所征服。由于各族長期和華夏聚居在一起,到春秋末年,原來散居于中原各地的戎狄蠻夷差不多都已和華夏融合在一起了。——鄧廣銘、田余慶、戴逸等《中國通史:從上古傳說到1949》材料二統(tǒng)一是中國歷史發(fā)展的主流。歷經數千年的“大一統(tǒng)”思想是中華文明這一鮮明個性的重要特征,而秦漢時期正是這種理念完全定型的關鍵階段。秦漢時期的最高統(tǒng)治者,都對統(tǒng)治思想進行了選擇,用以規(guī)范、整齊全國上下的思想,并構筑了統(tǒng)一的制度文化?!幾渣S樸民《論秦漢文化的時代精神》材料三如果沒有康乾盛世期間的統(tǒng)一大業(yè),中國就沒有現在的版圖,更就談不上現在的統(tǒng)一;而且那時候不統(tǒng)一、中國將是一盤散沙,在近現代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后勢必分崩離析。后來列強入侵,中國各族人民都起來反抗侵略,應該說是康乾盛世奠定了這一根基?!幾源饕荨妒⑹赖某翜S》(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春秋時期民族關系出現的新變化并分析出現變化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秦朝和漢朝“構筑統(tǒng)一的制度文化”而采取的思想文化措施。(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朝版圖的奠定對我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發(fā)展的意義?!敬鸢浮浚?)新變化:各民族進一步交融,形成華夏族(或答“戎狄蠻夷逐漸融入華夏族,產生了華夏認同觀念”)。原因:春秋中期開始,華夏各國經濟文化有了較大發(fā)展;戰(zhàn)爭將中原先進的制度、文化、科技擴展到少數民族地區(qū)。(2)秦朝:統(tǒng)一文字、焚書坑儒。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3)意義:基本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加強了對邊疆地區(qū)的行政管轄,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推動了邊疆地區(qū)的發(fā)展;鞏固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窘馕觥俊拘?】本題是對比、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春秋時期。第一小問新變化:由材料“各諸侯國經濟文化上較先進而自稱華夏”“盡管戎狄和華夏在文明程度上有差距,但這對彼此交往并無太大妨礙”可知,春秋時期民族關系出現的新變化是各民族進一步交融,形成華夏族。第二小問原因:由材料“從春秋中期開始,華夏各國有了較大發(fā)展”可知,春秋時期民族關系出現變化的原因之一是春秋中期開始,華夏各國經濟文化有了較大發(fā)展;據所學可知,春秋時期中原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戰(zhàn)爭使得中原先進的制度、文化、科技擴展到少數民族地區(qū)?!拘?】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秦漢時期。由材料“秦漢時期的最高統(tǒng)治者,都對統(tǒng)治思想進行了選擇,用以規(guī)范、整齊全國上下的思想,并構筑了統(tǒng)一的制度文化。”及所學可知,秦朝采取了統(tǒng)一文字、焚書坑儒的措施。漢朝采取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措施,確立了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小問3】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清朝時期。由材料“如果沒有康乾盛世期間的統(tǒng)一大業(yè),中國就沒有現在的版圖,更就談不上現在的統(tǒng)一”及所學可得出基本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鞏固了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結合所學可知,清朝版圖的奠定,加強了對邊疆地區(qū)的行政管轄,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推動了邊疆地區(qū)的發(fā)展。32.在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中,中國社會各階層不斷斗爭探索。爭取民族獨立自強、追求社會進步成為近代中國的潮流。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1840年,英國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轟破了國人幾千年“天朝上國”的迷夢。19世紀70年代后,向西方學習,在近代中國逐漸成為一種強勁的時代潮流。這種潮流由初期試探性的、全盤西化式的學習,逐漸發(fā)展到選擇性的、批判性的學習。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稱謂,由近代初期的“夷學”,發(fā)展到“西學”,及至“新學”。通過向西方學習,經過中西文化的沖突與融合,中國文化完成了自己的時代嬗變,形成了以民主、科學為核心的,同政治、救亡圖存密切結合的,以愛國、革命、革新、開放為特征的近代文化。這是一個無奈的、痛苦的過程,也是一個必然的、新生的過程?!幾酝踅槟稀督型馕幕涣魇贰凡牧隙诮辞致缘倪M程中,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奮勇抗爭,努力地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促進了民族意識的覺醒,鼓舞了全國人民反帝愛國的偉大斗志。在國家安危、民族存亡的歷史關頭,中國人民表現出了“同仇敵愾、眾志成城、前仆后繼、救亡圖存”的反抗精神,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中華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國人民懷著深厚的憂患意識,發(fā)揚自強不息、英勇無畏的民族精神,經過一個多世紀艱苦卓絕的斗爭,才有最終百年國恥的洗雪?!瘟柽w《近代反侵略進程中民族精神的時代內涵》(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近代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民族精神在維護國家主權斗爭中的重要作用?!敬鸢浮浚?)特點:學習內容:從學習器物技術到學習制度,再到學習思想文化,呈現逐步深入的特點;學習方式:從試探性學習到選擇性學習,再到批判性學習,呈現逐步理性的特點;學習目的:從追求自強到救亡圖存,再到實現民族復興,呈現出逐步明確的特點;學習過程:從個體自覺到社會各階層參與,再到成為時代潮流,呈現出逐步普及的特點。(2)作用:凝聚民族力量;推動反侵略斗爭;豐富民族精神內涵;促進民族復興?!窘馕觥俊拘?】本題是特點類材料題。時空是:1840年后的近代中國。特點:依據材料“這種潮流由初期試探性的、全盤西化式的學習,逐漸發(fā)展到選擇性的、批判性的學習”,可得出學習方式:從試探性學習到選擇性學習,再到批判性學習,呈現逐步理性的特點;依據材料“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的稱謂,由近代初期的‘夷學’,發(fā)展到‘西學’,及至‘新學’”,可得出學習內容:從學習器物技術到學習制度,再到學習思想文化,呈現逐步深入的特點;依據材料“同政治、救亡圖存密切結合的,以愛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暑假企業(yè)市場推廣活動臨時促銷員合作協(xié)議3篇
- 2024新版餐飲服務人員勞動協(xié)議樣本版
- 2024擠塑板材料采購合同
- 2024校園垃圾處理與物業(yè)管理服務合同
- 2024打灰工程勞務分包協(xié)議范本一
- 2024年電力物資采購供應合同
- 2024年項目管理咨詢服務合同
- 2024年食堂承包及食品安全管理服務協(xié)議3篇
- 2024年酒店業(yè)標準采購合同模板版B版
- O2O業(yè)務合作框架合同版B版
- 焊接檢驗作業(yè)指導書
- 警務航空無人機考試題庫及答案
- 《新時代勞動教育教程與實踐(第2版)》課程標準
- 法律顧問投標書
- 班主任培訓簡報4篇(一)
- 自愿放棄證明書怎么寫
- 成都市數學八年級上冊期末試卷含答案
- 危重癥患者轉運指南-課件
- 2023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調查問卷
- 江蘇省2023年生物小高考試題含答案解析
- 八年級上冊地理全冊知識點總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