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第一次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第一次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第一次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第一次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第一次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第一次聯考試題(含解析)(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一、單選題(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4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正確選項填涂在答題卡上)1.表l為孔子年譜(摘要)表l所示內容對孔子儒學思想的影響是()A.以“仁”的寬廣胸懷引導世人B.主張“為政以德”的施政原則C.以“忠恕”理念對待社會動蕩D.對“禮崩樂壞”局面進行反思【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的瓦解和禮樂制度的破壞,即是對對“禮崩樂壞”局面所進行的反思,選D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材料未涉及“仁”,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未涉及“為政以德”,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未體現出“忠恕”的理念,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D。2.唐朝武則天崇佛,唐武宗滅佛,秦朝焚書坑儒,漢朝獨尊儒術,這四個實例從本質上說明了()A.思想服務于政治的需要B.君主專制制度的形成C.儒家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D.天人感應學說的影響【答案】A【解析】崇佛、滅佛、坑儒、尊儒看上去是矛盾的,其實并不矛盾,因為均是從維護統(tǒng)治的角度去做的,即均是思想服務于政治的需要,選A是符合題意的,正確;這四個實例和君主專制制度的形成無關系,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儒家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不適合唐朝武則天崇佛、唐武宗滅佛,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天人感應學說的影響只適合漢朝獨尊儒術,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A。3.漢興之初.劉邦崇尚黃老之學,推行‘無為而治”的治國方略,而70余年后漢武帝強行罷黜“黃老刑名百家之言”,這種文化政策變化的路徑實際上反映了()A.意識形態(tài)領域斗爭此消彼長的殘酷性B.從立國安邦到皇權專制的現實變化與需要C.道學理論的缺陷和新儒學的博大精深D.統(tǒng)治集團內部權力爭奪與利益分配的沖突【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秦末戰(zhàn)火頻繁,社會經濟破壞嚴重。漢興之初,為了恢復生產和安定人心,統(tǒng)治者吸取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采取與民休息的政策。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適應國家統(tǒng)一的發(fā)展形勢,積極有為的政治思想成為時代的需要。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適應了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新儒學體系處于獨尊地位。從黃老之學到獨尊儒術適應了國家政治和社會的變化,即從立邦安國到皇權專制的變化,B項正確。A項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存在錯誤,排除。C項用優(yōu)缺點來說明文化政策變化,不妥,排除。題干信息無法體現統(tǒng)治集團內部權力爭奪與利益分配的沖突,排除D。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B。4.《春秋繁露》中有關于“災異”是“天譴”,帝王將興有“美祥”、將亡有“妖孽”,治世與亂世有不同征兆與不同之氣的內容。這體現的主要思想是()A.因果報應B.天人合一C.君權神授D.天人感應【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因果報應是佛教的思想主張,《春秋繁露》是儒學家董仲舒的作品,A項錯誤?!疤烊撕弦弧睆娬{天和人的統(tǒng)一性和整體性,與材料無關,B項錯誤?!熬龣嗌袷凇敝荚趶娬{君主的權威,與材料中的“妖孽”不相符,C項錯誤。“天人感應”指天能影響人事、預示災祥,人的行為也能感應上天,與材料中帝王將興有“美祥”、將亡有“妖孽”相吻合,D項正確。5.漢安帝時,某地方官犯罪,大臣們認為應給”禁錮二世(兩代)”的處罰,太尉劉愷指出:“《春秋》之義,善善及子孫,惡惡止其身,所以進人于善也?!庇谑前驳巯略t禁錮罪臣本人,不株連子孫。漢代多次出現這種援引《春秋》判決案件的情況。這反映了當時A.吏治廢弛犯罪頻發(fā)B.試圖重建禮樂制度C.嚴刑酷法主觀隨意D.儒家倫理得到強化【答案】D...............6.下圖是嵩山少林寺“三教合一碑”(即“混元三教九流圖贊碑”)上的一幅圖畫,從正面看是一位和尚的圖像,即釋迎牟尼,左側頭戴方巾者為孔子,右側頭后挽個發(fā)髻的是老子。三教共存一碑,體現了我國古代的一種社會思潮。這一思潮A.開始出現在隋唐時期B.推動了宋代理學的產生C.體現佛教的主流地位D.體現三教合歸佛的趨勢【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宋代理學。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三教合一是宋代理學產生的一個背景,即三教合一這種思潮推動了宋代理學的產生,選B是符合題意的,正確;三教合一開始出現在魏晉時期而非隋唐時期,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佛教在中國一直未處于主流地位,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三教不是合歸佛而是合歸儒,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B。【名師點睛】本題關鍵是要理解宋代理學的產生的背景,認識清楚三教合一和宋代理學的產生的關系。7.北未尚有“河東獅吼”而到了南宋女子纏足從宮廷傳到民間,“貞節(jié)牌坊”現象比比皆是,南宋未年婦女地位急轉直下。宋代女性地位的變化表明A.小農經濟下的男性地位較高B.商品經濟發(fā)展改變了人們觀念C.儒學思想演變滲透到社會生活D.社會動蕩影響婦女地位【答案】C【解析】宋代女性地位的變化是受到理學的影響,即儒學思想演變成的理學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選C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是受理學的影響而和小農經濟下的男性地位較高無關系,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是理學改變了人們觀念,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是理學影響了婦女地位,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C?!久麕燑c睛】本題解題的關鍵點在于要明白宋代女性地位的下降是受理學三綱五常思想的影響。8.“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著名和尚琶能的佛偈,其修煉的意境與下列哪種哲學吻合A.孔孟之學B.陸下心學C.程朱理學D.格物致知【答案】B【解析】材料講的是心的感受,以內心感受去評判事物,這與陸王心學比較相近,所以答案選B。ACD不符合,排除。9.黃斡(1152~1221年)曾說:自周以來,任傳道之意,得統(tǒng)之正者不過數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繼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張子繼其絕,至先生而始著。材料中的“先生.”是指A.朱熹B.陸九淵C.王守仁D.黃宗羲【答案】A【解析】材料“……,由孟子而后,周、程、張子繼其絕,至先生而始著。”,材料指出朱熹是繼孟子之后,在儒家傳道系統(tǒng)中繼承和發(fā)展道統(tǒng)學說的又一位杰出人物,高度評價了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南宋前中期是程朱理學臻于完善的時期,以朱熹為杰出代表的理學在這一時期達到了歷史的高峰,故A正確;BC提出了心學;D是明末清初的進步思想家。10.范仲淹直抒胸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張載慷慨立言“為大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些千百年來傳誦不斷的勵志名言,均可推許為古代“國士”情操與境界的代表作。他們反映出中國古代“國士”A.勵志入世救民B.批判重利輕義C.固守儒學傳統(tǒng)D.倡行經世致用【答案】D【解析】題中主要體現了古代“國士”經世致用的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并非僅僅為了“救民”、還有“天下”“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目標,故A錯誤;“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強調了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道德,沒有涉及“批判重利輕義”“固守儒學傳統(tǒng)”信息,排除B、C;經世致用就是關注社會現實,用所學解決社會問題,以求達到國治民安的實效,“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就體現了經世致用的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故D正確。11.蘇格拉底認為: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沒有價值的.一個人只有直正的認識了自己,才能實現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為一個有德性的人。下列言論與上述關于“人”的品質的觀點相似的是A.”真正高貴并非無成,而是自為的B.“人是萬物的尺度”C.”知是行之如,行是知之成”D.“神圣的種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個人身上”【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蘇格拉底認為人要了解自己為什么而生活,了解自己想要的,然后去做。這就是知行合一,所以答案選C。A沒有體現,排除;B強調的是人的價值,排除;D也與知行合一無關,排除。12.在15世紀的西歐,學者、藝術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眾都流行寫自傳,這一時期自傳作品的數量比500到1400年之間寫就的總和還要多。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B.宗教改革沖擊教皇權威C.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D.天賦人權觀念深入人心【答案】C【解析】依據題中15世紀的西歐流行寫自傳可知當時人們對于自身價值的肯定,體現了人文主義的價值取向,即肯定人重視人的價值,故答案為C項。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是自傳數量大增的條件A項不符合題意。B項宗教改革發(fā)生于16世紀與題意不符。自由平等是啟蒙運動大力宣傳的思想主張,故D項與題中的15世紀不符。13.有學者指出:“文藝復興說到底是阿爾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場華麗而感性的時髦風潮,宗教改革則是貧窮而道德嚴謹的北歐世界的一場質樸而深刻的思想革命?!痹搶W者旨在強調A.近代思想解放運動都具有地域性特征B.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斗爭對象不同C.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動現代化進程D.宗教改革是下層人們的一場革命【答案】C【解析】材料強調了宗教改革比文藝復興更質樸而深刻,更能推動現代化進程,選C是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A只是表面現象而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不是強調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斗爭對象問題而是強調宗教改革比文藝復興更質樸而深刻,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宗教改革也是上層人們的革命,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C。【名師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點在于要明白材料是強調宗教改革比文藝復興的進步之處。14.陳樂民在《歐洲文明十五講》中認為“文藝復興的影響側重于知識分子。向宗教改革……把歐洲人民的覺悟,提高了一步?!币陨险f明宗教改革A.讓人們開始追求現世生活享受B.使歐洲人放棄了對教會的信仰C.有利于打破對羅馬教會的迷信D.比文藝復興更進步和影響更大【答案】C【解析】據材料“宗教改革……把歐洲人民的覺悟,提高了一步”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宗教改革主張因信稱義,有利于打破歐洲人民對羅馬教會的迷信,故C選項正確;“追求現世生活享受”屬于文藝復興,故A選項錯誤;“歐洲人放棄了對教會的信仰”說法過于絕對,故B選項錯誤;材料主旨是說明宗教改革對歐洲人民的思想影響,不是說明宗教改革比文藝復興更進步和影響更大,故D選項錯誤。故選C。15.有學者指出:如果說文藝復興為人文主義者們“清理了場地”,那么啟蒙運動則是“大興土木”。這里的“大興土木”是指A.摧毀蒙昧和專制主義B.構建民主法治社會C.弘揚理性和科學思想D.建設工業(yè)文明國家【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清理了場地”是指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把人性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摧毀蒙昧;啟蒙運動也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與文藝復興不同之處在于思想家們構筑了資產階級的“理性王國”的理論,B項正確。A、C項,是啟蒙運動的思想內容之一,但不符合材料中“大興土木”之意,排除。D項屬于工業(yè)革命產生的影響,與題意不符,排除。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B。16.在宗教改革時期,用各國文字印刷的《圣經》紛紛問世,這從實項上反映出A.資產階級力量不斷成長壯大B.歐洲的印刷技術在不斷發(fā)展C.歐洲的民族意識在不斷增強D.教會壟斷教育的局面被打破【答案】C17.洛克在《政府論》中說:“當立法者們圖謀破壞人民的財產或貶低他們的地位,使其處于權力下的奴設狀態(tài)時,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人民就無須再予以服從,而只能尋求上帝給與他們的抵抗強暴的共同庇護?!鄙鲜霾牧象w現的主要思想是A.主權在民B.三權分立C.民主共和D.君主立憲【答案】A【解析】由材料“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人民就無須再予以服從,而只能尋求上帝給與他們的抵抗強暴的共同庇護”可知,材料體現的主要思想是人民主權說,強調主權在民,所以答案選A,排除其他選項。18.盧梭強調“在國家之中,并沒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子以廢除的,即使是社會公約也不例外;因為如果全體公民集中起來一致同意破壞這個公約的話,那么我們就不能懷疑這個公約之被破壞乃是非常合法的”。這一觀點A.充分保降了公民的自由B.容易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C.揭示了社會更替的規(guī)律D.體現了“社會契約”思想【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社會契約論的弊端——容易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即選B是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A錯在充分保障了,絕對化,不符合題意,排除;馬克思揭示了社會更替的規(guī)律,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社會契約論當然體現了“社會契約”思想,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B。19.“文藝復興”不是民眾性運動;是少數學者和藝術家的運動,受到一些慷慨的文藝獎勵,特別受到美第奇家族和崇尚人文主義的教皇們的贊助。假若當初沒有這些獎勵者,它取得的成功說不定會小得多?!痹撚^點A.全面分析了文藝復興發(fā)生的原因B.正確解讀了文藝復興的運動性質C.認為文藝復興的成就具有偶然性D.沒有看到群眾性運動的真正力量【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強調文藝復興的發(fā)生偶然,只是少數學者和藝術家的運動,即認為文藝復興的成就具有偶然性,選C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材料對文藝復興發(fā)生的原因分析很片面,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涉及文藝復興的背景而未涉及性質,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選項D是對題意的曲解,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C。20.羅素在《西方哲學史》說道:“我們總得承認他作為一個社會力量有極重要的地位。這種重要地位主要來自他的打動感情及打動當時所謂的“善感性”的力量。他是浪漫主義運動之父,是從人的情感來推斷人類范圍以外的事實這派思想體系的創(chuàng)始者,還是那種與傳統(tǒng)君主專制相反的偽民主獨裁的政治哲學的發(fā)明人。材料中的“他”主張A.君主立憲制B.人生而自由C.啟蒙運動核心是理性D.三權分立【答案】B【解析】羅素稱盧梭是浪漫主義運動之父,盧梭主張人生而自由,故B正確;盧梭主張共和制,A錯誤,C是康德的主張,D是孟德斯鳩的主張,排除A、C、D。21.伏爾泰研究了牛頓的科學成就,孟德斯鳩寫過多篇自然科學的論文,康德在46歲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學方面,他們“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審視自然、人類與上帝的關系,形成了自然法論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義”。據此可見啟蒙運動時期的“人文主義”A.劃清與自然科學的界限B.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C.偏離了文藝復興的軌道D.開啟近代思想解放序幕【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啟蒙運動的科技基礎是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故A項錯誤;啟蒙運動倡導理性主義,故B項正確;啟蒙運動發(fā)展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不是偏離,故C項錯誤;開啟近代思想解放序幕是文藝復興,故D項錯誤??键c:西方人文精神的發(fā)展·啟蒙運動·理性精神22.曹雪芹在《紅樓夢》開篇中寫道:“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這里的“荒唐言”反映出A.《紅樓夢》極大地沖擊了統(tǒng)治秩序B.封建社會將為新的社會制度所取代C.《紅樓夢》與當時的主流思想不符D.封建倫理道德在當時己無積極影響【答案】C【解析】《紅樓夢》屬于文學作品,對封建統(tǒng)治秩序沖擊有限,故A項錯誤;《紅樓夢》沒有描繪新的社會制度,故B項錯誤;《紅樓夢》通過四大家族展現出封建社會的衰落,與當時的主流思想程朱理學不符,故C項正確;封建倫理道德有利于穩(wěn)定社會秩序,在當時還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故D項錯誤。點睛:《紅樓夢》通過四大家族展現出封建社會的衰落,與程朱理學不符,且《紅樓夢》本身屬于文學作品,對社會的沖擊是有限的。23.以下圖表內容為《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必產科技類名錄項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國古代科技的重要特點是A.技藝先進B.實用性強C.體系完整D.注重實驗【答案】B【解析】針灸、節(jié)氣等均是和實際生活聯系密切的,即反映出我國古代科技的重要特點是實用性強,選B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材料不涉及技藝先進,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也未反映出體系完整的信息,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我國古代科技是不注重實驗的,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B?!久麕燑c睛】本題解題的關鍵點在于要明白針灸、節(jié)氣等體現的是實用性強。24.有學者說:兩類人不能聽明曲(明代欣曲、傳奇),一類是指點江山、慷概激昂的人,聽了就會觸化了那虛無縹緲的“江山”,回歸到真實與溫馨的“屋檐”;另一類是喜歡經史子集的人,聽了就會不愛孔子愛妻子,不敬圣人敬愛人。這表明A.明曲深受宋明理學的影響B(tài).當時君主專制空前強化C.明曲體現市民的文化需求D.時人嚴重缺乏愛國精神【答案】C【解析】題干反映了明代商品經濟發(fā)達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市民階層擴大,市民意識覺醒,市民文學藝術崛起,貼近生活反映世情和個性,價值觀念發(fā)生改變,故答案選C。市民文化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產物,沒受宋明理學的影響,排除A;明朝君主專制不斷加強,但題干沒有體現,排除B;題干沒有提及愛國精神,排除D。25.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現在秦朝官方文獻中的是A.AB.BC.CD.D【答案】D【解析】試題解析:題中的“考”字,A項是象形字,B想是行書,C想是楷書,D想是篆書。象形字是在殷商甲骨之前出現,草書、楷書是東晉之后,只有篆書是秦朝的官方文字,故選D。26.“不求形似只求生韻,……自然流暢,意到便成,不形似卻與自然默契相?!毕铝凶髌放c其風格相似的是A.AB.BC.CD.D【答案】B【解析】文人畫,兼詩、書、畫、印為一體,講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注重寫意,根據題目中“不求形似只求生韻”即可得出是文人畫,《天王送子圖》屬于寫實畫,故A項錯誤;選項B符合文人畫的特征,故B項正確;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屬于風俗畫,故C項錯誤;選項D屬于寫實畫,不符合題意,故D項錯誤。點睛: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風俗畫是人物畫的一種,是以社會生活風習為題材的人物畫;文人畫,兼詩、書、畫、印為一體,講究的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注重寫意;寫實畫則多以繪畫宮廷生活為主。27.古代中醫(y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反復強調“(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這一思想A.不利于中醫(yī)向現代化發(fā)展B.否定了人對自然的作用C.強調了順應自然的重要性D.是漢代儒學發(fā)展的產物【答案】C【解析】材料“(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說明中醫(yī)強調要順應自然,故C項正確,AB項錯誤;《黃帝內經》開始于戰(zhàn)國,故D項錯誤。28.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銘文的青銅器、楷書書寫的《道德經》、行書書寫的《竇峨冤》、隸書刻寫的竹簡。他最可能是何時何地的商人A.東漢的洛陽B.明初的南京C.北宋的開封D.唐末的長安【答案】B【解析】回答此類題要以最后一個時間為準。青銅器出現在先秦時期,楷書出現在漢末;關漢卿《竇娥冤》出現在元代,隸書開始出現在秦朝,綜上所述,答案選B,排除ACD。29.今天人們常以“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來命名第一、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發(fā)生和演進的歷史階段,這是因為蒸汽和電氣技術的應用A.減輕了人類繁重的體力勞動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交流聯系C.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D.提高了當時工人的社會地位【答案】C【解析】19世紀三四十年代,蒸汽機的發(fā)明和使用,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蒸汽機促使工場手工業(yè)作坊轉變?yōu)闄C器大工業(yè)丁廠,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大生產逐漸形成。在工業(yè)化進程中,形成了多工業(yè)城市,英、法、美等國家成為工業(yè)國家。蒸汽動力在交通運輸工具上的應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電氣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們的社會生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電燈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晝。電車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電梯使摩天大樓越建越高。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電冰箱、洗衣機、電熨斗等的使用大大減輕廠人們繁重的家務勞動,電影和電視豐富了人們的業(yè)余生活。所以答案選C。AB不夠全面,排除;兩次工業(yè)革命發(fā)生和發(fā)展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也使工人階級力量壯大,工人社會地位也有所提高,但是不能體現整個社會發(fā)展的狀況,所以排除D。30.弗洛伊德曾經說:“在過去的時間里,科學之手對于人類樸實的自戀有過兩次重大的打擊。第一次是認識到我們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難以想象的世界體系中的塵?!睋伺袛啵韵赂黜椬钣锌赡軐儆凇暗诙沃卮蟠驌簟钡氖茿.哥自尼提出“日心說”B.牛頓發(fā)現“萬有引力定律”C.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論”D.伽利略發(fā)現“自由落體運動定律”【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解讀史料獲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第二次打擊“是指達爾文創(chuàng)立的生物進化論,該學說挑戰(zhàn)了封建神學創(chuàng)世說、改變了對人類地位的看法以及揭示了生命起源的奧秘,故均符合題意,開創(chuàng)了近代自然科學體系的是牛頓經典力學,故錯誤,故本題選擇C??键c: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生物進化論·影響。二、非選擇題(共40分。33題18分;34題10分;35題12分)31.經典體現一定民族、一定社會共同體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墩撜Z·為政》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褥;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墒怪畦枰赃_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孟子·梁惠王上》

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好利多詐而危?!盾髯印ご舐浴?/p>

材料二

從儒學的發(fā)展過程看,董仲舒思想體系的建立,標志著儒學進入理論創(chuàng)造的階段,它的政治教化和倫理教化功能在這一階段得到突出和強化……到了宋明時代,儒學已完全演變?yōu)椴豢蓜訐u、不可替代的官方哲學……宋明儒學進入理論化和體系化階段。

——李道湘《儒學歷史演變及其現代價值》

(1)根據材料一,概括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治國思想的重要主張。(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漢代統(tǒng)治者使儒學的“政治教化和倫理教化功”能得到強化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宋明時期儒學發(fā)展的新特點?!敬鸢浮浚?)主張:以德治民;實施仁政(或民本思想);隆禮重法(或禮法并施)。(2)措施:思想方面: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得到了漢武帝的全面肯定,儒家思想成為統(tǒng)治思想。政治方面:漢武帝起用儒者參與國家大政。教育方面:儒家經典成為國家規(guī)定的教科書,郡縣設立學校教授儒學,教育為儒家所壟斷;中央辦太學,郡縣設立學校,教授儒學,儒學得到全面推廣。特點:儒學發(fā)展成為理學;進一步哲學化、思辨化、體系化;更加強調倫理道德?!窘馕觥勘绢}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發(fā)展演變。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治國思想的重要主張、漢代儒家思想、宋明理學等方面來分析理解。(1)“主張”依據材料中的“道之以德”“施仁政于民”“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進行概括。(2)第一小問“措施”實質是考查董仲舒新儒學的內容和漢武帝重視儒學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作答即可。第二小問“特點”結合宋代儒學的內容進行分析。32.中西方歷史在各個時期的發(fā)展既有差異又有相似性,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歷史時期中國西歐國家①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3世紀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出現,形成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臘涌現出普羅塔戈拉、蘇格拉底等人文主義思想家,形成了歐洲歷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②公元前3世紀~公元15世紀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朱元璋:實行八股取士制度公元4世紀末,羅馬帝國規(guī)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異端為犯罪行為,反對教會就是反對帝國。1231年天主教會設立宗教裁判所,對宗教異端進行偵查、審判和裁決。③18~19世紀嚴復指出封建君主皆為“大盜竊國”,主張國家屬于人民,王侯將相是人民的公仆。孟德斯鳩認為國家的法律不能違背人的理性,法律應當是理性的表現。(1)依據材料,分別概括三個階段中國和西歐思想發(fā)展史的共同歷史特征。(2)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請指出孟德斯鳩的代表作及重要主張,并舉一例說明他的主張實施情況?!敬鸢浮浚?)特征:①都出現了思想解放運動。②都出現了思想(文化)專制政策。③都出現了反對君主專制的啟蒙思想。(2)孟德斯鳩代表作是《論法的精神》或者《法意》。其主要主張是三權分立學說。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大多采用了這一原則建立政權,如美國《1787年憲法》,把國家權力分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國會享受立法權,總統(tǒng)掌握行政權,最高法院享有司法權,三者獨立平等,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