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2022-2024)中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5繁榮與開放的時代含答案及解析_第1頁
三年(2022-2024)中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5繁榮與開放的時代含答案及解析_第2頁
三年(2022-2024)中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5繁榮與開放的時代含答案及解析_第3頁
三年(2022-2024)中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5繁榮與開放的時代含答案及解析_第4頁
三年(2022-2024)中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5繁榮與開放的時代含答案及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2022-2024)中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5繁榮與開放的時代1.(2024·山西·中考真題)含嘉倉是隋朝在洛陽修建的最大的國家糧庫。經考古發(fā)掘(如下圖),遺址面積40多萬平方千米,有數百個糧窖。這種規(guī)模宏大的倉窖,不僅數目繁多,而且?guī)觳鼐薮螅谌珖\河地區(qū)普遍建立。這些倉窖遺址可用于研究隋朝(

)含嘉倉遺址A.國家統(tǒng)一的條件 B.政治制度的創(chuàng)新C.商業(yè)發(fā)展的水平 D.財政經濟的狀況2.(2024·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的運河(

)A.旨在開發(fā)珠江流域 B.以都城長安為中心C.加強了南北經濟交流 D.結束了長期分裂局面3.(2024·江蘇揚州·中考真題)某學生通過研學,了解了中國古代運河沿線水利工程、漕運鹽利、舟船樣式等知識。他研學的地點應該是()A.揚州八怪紀念館 B.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C.馬可·波羅紀念館 D.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4.(2024·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進士科的創(chuàng)立,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婆e制確立于(

)A.秦朝 B.西漢C.東晉 D.隋朝5.(2024·青海·中考真題)古詩“及第新春選勝游,杏園初宴曲江頭”“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都從側面反映了(

)A.世襲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科舉制6.(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科舉制使出身平民階層的人通過“十載寒窗”參與政權,進而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美好理想,承續(xù)儒家的“濟世”精神。據此可知,要參加科舉考試最應該(

)A.勤勞耕作 B.積極參軍 C.發(fā)憤讀書 D.誠信經商7.(2024·甘肅蘭州·中考真題)《女真進士題名碑》碑文中記錄了金哀宗正大元年及第進士的情況,包括試題、考中者姓名等內容,反映出女真族對中原文化的學習和借鑒。這里女真族借鑒的是(

)A.禪讓制 B.世襲制 C.科舉制 D.行省制8.(2024·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9.(2024·重慶·中考真題)唐朝前中期,渝州地區(qū)人口增長較迅速,大量的無地農民紛紛涌入深山莽原,開墾土地,開發(fā)山林。這一現象(

)A.促使我國經濟重心南移 B.有利于渝州區(qū)域經濟開發(fā)C.推動北方少數民族南遷 D.推廣了玉米等高產農作物10.(2024·安徽·中考真題)貞觀年間,唐太宗曾對大臣說:“國家本置中書、門下以相檢察,中書詔敕或有差失,則門下當行駁正?!碧铺谶@段話可用以研究(

)A.科舉取士制度B.三省六部制度 C.藩鎮(zhèn)割據現象 D.重文輕武政策11.(2024·四川瀘州·中考真題)下圖是某學習小組繪制的中國古代某一時期的中央行政制度示意圖,這一時期應該是(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12.(2024·重慶·中考真題)唐朝詩人杜甫的詩由于反映了歷史的真實情況,故有“詩史”之稱。以下的詩句描寫了唐朝夔州的(

)煮井為鹽[1]山速,燒畬[2]度地偏。——杜甫《秋日夔府[2]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1]煮井為鹽:煮鹽井之水以為鹽。[2]燒畬(shē):燒荒種田。[3]夔(kuí)府:唐置夔州,州的治所在今重慶奉節(jié),為府暑所在,故稱夔府。A.生產狀況 B.地理位置 C.商業(yè)貿易 D.文化景觀13.(2024·湖北武漢·中考真題)下圖是甘肅出土的唐朝三彩騎俑隊列,其中的女騎俑束著典型的漢式頭飾,身穿窄袖緊身衣。我國其他多個地區(qū)也出土了同時期的類似三彩人物俑,印證了當時人口構成的多元性。材料反映出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征是(

)A.動蕩與變革 B.繁榮與開放C.封閉與危機 D.侵略與反抗14.(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唐朝時期,漢文在西域已成為一種盛行的語言文字。下圖是新疆地區(qū)出土的唐代文書,長538厘米,寬27厘米,內容是當地12歲學童卜天壽抄寫的《論語》《千字文》及創(chuàng)作的詩歌等。材料反映了(

)A.中原地區(qū)政局穩(wěn)定 B.民族交往交流交融C.西域商品經濟發(fā)達 D.海上貿易高度繁榮15.(2024·山西·中考真題)繪畫是人類對美的追求的直觀表現。賞析下面兩幅繪畫作品,從中可以得出二者在技藝上(

)《女史箴圖》(局部)作者:顧愷之(東晉)作品風格:線條優(yōu)美活潑,注重人物神態(tài)的刻畫,以形寫神,用筆細勁連綿,富有個性?!端妥犹焱鯃D》(局部)作者:吳道子(唐)作品風格:吸收顧愷之的畫風,注重線條,筆法簡練;又改革傳統(tǒng)線描法,融入暈染法的立體效果,頗有動感。A.生動描繪了宮廷女官的生活 B.表現出繼承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C.細膩表現了開放的社會風氣 D.借鑒西方繪畫的創(chuàng)作手法16.(2024·四川宜賓·中考真題)下圖是唐代畫家閻立本描繪唐太宗接見松贊干布使者的場景。該圖可用于研究(

)《步輦圖》(摹本)A.宗教繪畫的風格 B.唐與突厥的友好關系C.民族政策的踐行 D.貞觀時期的中外交往17.(2024·四川宜賓·中考真題)據圖可知,中國古代(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鐵臿漢代播種工具耬車三國時期灌溉工具翻車唐代灌溉工具筒車A.人地矛盾徹底解決 B.農業(yè)工具不斷創(chuàng)新C.休養(yǎng)生息政策施行 D.手工業(yè)技術的改進18.(2024·江蘇揚州·中考真題)《資治通鑒》記載,唐太宗認為各民族沒有什么不同,“蓋德澤洽,四??墒谷缫患摇?。為此,他()A.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B.派遣張騫出使西域C.開創(chuàng)科舉取士制度 D.實行開明民族政策19.(2024·甘肅·中考真題)七年級某班同學在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時搜集到下列資料。據此判斷,他們的學習主題是考古資料文獻記載藝術作品文學作品耙地圖(嘉峪關)“(王)肅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漿,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經數年后,肅與高祖殿會,食羊肉酪粥甚多。”——《洛陽伽藍記》連坐胡床壁畫(莫高窟)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穷^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浴稕鲋菪小稟.發(fā)達的農耕文明 B.持續(xù)的民族交融C.多元的飲食文化 D.輝煌的藝術成就20.(2024·貴州銅仁·中考真題)“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痹娋渥钅芊从程瞥?/p>

)A.民族交融加強 B.社會風氣開放 C.民族政策開明 D.文學藝術多彩21.(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題)下圖是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局部),展示了唐朝時期農民在田間勞作的景象。它可用于說明當時(

)A.鐵器牛耕的初現B.棉花種植的普及C.生產技術的改進D.玉米甘薯的推廣22.(2024·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唐代,一些婦女受過文學、音樂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騎馬、打球、拔河、射箭等活動;女性日常服飾的等級性沒有那么嚴格,傾向于流行什么就穿什么。這說明,唐朝時期(

)A.婦女得到解放 B.尚武風氣盛行一時C.文學藝術繁榮 D.社會風氣開放包容23.(2024·江西·中考真題)今天日本的郵政地址,還是沿襲唐制,以町、番、目為單位。這從側面反映了唐朝(

)A.嚴格的坊市界限 B.豐富的都市生活 C.開放的社會風氣 D.先進的典章制度24.(2024·云南·中考真題)下圖是小云同學學習隋唐這一單元后繪制的思維導圖。據圖可以判斷隋唐的時代特征是(

)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25.(2024·內蒙古包頭·中考真題)唐朝時,來自東羅馬、大食、新羅等國的客使匯聚于都城長安。不少外國人在中國長期定居,有的還在朝廷中任職。這反映出唐朝(

)A.文化交流的頻繁 B.民族交融的盛況C.對外交通的發(fā)達 D.開放包容的氣度26.(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歸納總結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據下圖學習筆記歸納的學習主題是(

)·開通大運河·“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鑒真東渡與玄奘西行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27.(2024·四川廣元·中考真題)初中歷史課程強調“以中外歷史進程及其規(guī)律為基本線索,突出歷史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隋唐時期最顯著的階段性特征是(

)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28.(2024·江蘇蘇州·中考真題)五代十國時期軍閥混戰(zhàn),后梁軍隊三次掘開黃河堤防拒敵,造成連年水災,人民流離死亡。農民被迫反抗,要求消滅割據,建立統(tǒng)一國家??梢姡ǎ〢.分封同姓釀成八王之亂 B.社會危機下人民渴望統(tǒng)一C.政權頻繁更迭民不聊生 D.安史之亂造成了巨大破壞29.(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題)學習歷史離不開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事實判斷只解決“真?zhèn)巍眴栴},而價值判斷是對事物的美丑、善惡、好壞、進步或落后等進行評價。下列屬于價值判斷的是(

)A.長平之戰(zhàn) B.楚漢之爭 C.赤壁之戰(zhàn) D.安史之亂30.(2024·江西·中考真題)“洛邑從來天地中”,某中學歷史社團制作了宣傳洛陽的網頁,共有四大欄目。瀏覽欄目內容,回答問題。欄目一

佛教圣地東漢明帝時,佛經被運載到洛陽,佛教得到上層統(tǒng)治階級扶持,洛陽成為佛教文化圣地,相關歷史遺跡有①。欄目二

富盛古都自晉宋以來,號洛陽為荒土,盡是夷狄。昨至洛陽,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阜?!猍東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欄目三

運河中心洛陽“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成為大運河的交通中心,經濟日益繁榮。欄目四

絲路洛陽洛陽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之一,洛陽“絲路電商”對接會成為2024鄭州跨境電商大會的亮點。(1)瀏覽欄目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填寫①處內容。(2)瀏覽欄目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洛陽成為“衣冠士族”之地的原因。(3)瀏覽欄目三,概括大運河對洛陽產生的影響。(4)瀏覽欄目四并結合所學知識,請為絲路洛陽的經濟發(fā)展提出合理建議。31.(2024·湖南·中考真題)在中國文化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最能從整體上表現其神韻的核心精神,是尚“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先秦經典《周易》蘊含了尚“和”精神,認為人類社會和自然界必須和合、平衡才能順利發(fā)展。莊子認為“與天和得‘天樂’”,主張清靜無為、物代兩忘。尚“和”精神還表現為在處理問題時避免走向極端。但也不要作無原則的調和,故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此外。諸如“家和萬事興”“和衷共濟”等訓條,都彰顯了尚“和”精神?!幾脏崕熐吨袊幕ㄊ贰罚?)根據材料一、指出道家和儒家關于尚“和”精神的主張。材料二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兩例我國古代在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fā)展過程中體現尚“和”精神的史實。材料三

當前,世界上還有一些地方處在戰(zhàn)火硝煙之中。中國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貴,我們愿同國際社會一道,以人類前途為懷、以人民福祉為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浴秶抑飨暯桨l(fā)表二○二四年新年賀詞》(《人民日報》2024年1月1日)(3)根據材料一、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尚“和”精神的現實意義。32.(2024·吉林·中考真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迄今,莫高窟保存了735個洞窟,包含了建筑、雕塑、壁畫、音樂、舞蹈等多種門類的藝術。——摘編自《光明日報》2023年9月14日材料二:敦煌莫高窟第323窟的北壁,有一幅壁畫,畫作是西漢武帝時代的一位使臣,穿越廣袤大漠到中國西邊尋求盟友,共同對付匈奴族侵略的故事?!幾詫帍姟抖鼗捅诋嬂锏摹耙粠б宦贰毙蜗蟆范鼗捅诋嬏瞥呱餍腥〗泩D——摘自卜憲群《中國通史》材料三:16世紀中葉開始,莫高窟逐漸變得破敗。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實施大規(guī)模加固維修,出臺《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將世界遺產的保護法治化,采用數字技術手段,對敦煌藝術進行保護?!幾苑\詩《絲路明珠敦煌莫高窟及其現代文化角色》(1)結合所學,我國除敦煌莫高窟外,還有哪些石窟?寫出其中兩例。依據材料一,概括莫高窟的任意一個特點。(2)依據材料二,寫出與“使臣”“高僧”相關的歷史事件,并分析兩個事件的共同影響。(3)依據材料三,指出黨和國家為保護莫高窟采取的任意一項措施。(4)“敦煌文化守望者”是一個全球志愿者派遣計劃。為此寫出一句宣講詞。33.(2024·天津·中考真題)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tài)度和方法。通過初中三年的學習,我們初步學會了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對歷史的看法?;卮鹨韵聠栴}。(1)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有哪些?請將序號填入答題卡中相應的位置。①隋的統(tǒng)一,順應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fā)展大趨勢②隋朝開鑿大運河③唐朝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④《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2)唐太宗開創(chuàng)的盛世局面,歷史上被稱作什么?在他統(tǒng)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請結合所學,從選官和用人方面歸納該政治清明局面出現的原因。唐太宗像一些人認為唐玄宗是一位明君,另一些人則認為他是一位昏君。歷史往往是復雜多變的,對于唐玄宗的評價很難用簡單的標簽來定義。(3)結合唐玄宗時期的相關史實,分析其前期和后期的統(tǒng)治分別對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據此,你從中得出什么認識?1.(2023·湖北鄂州·中考真題)讀下圖,能準確解讀該圖的一項是(

)A.民族大交融 B.從分裂到統(tǒng)一C.分封制盛行 D.經濟重心南移2.(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題)秦朝和隋朝都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耀眼的光芒,以下關于兩個朝代說法正確的是(

)A.兩朝都定都長安 B.都出現盛世局面C.都實現制度創(chuàng)新 D.都推行科舉制度3.(2023·四川自貢·中考真題)央視《國寶大會》(第二季)“舟楫千里”節(jié)目介紹:隋煬帝開了許多新的河道,連接了原有的自然和人工河道,開通了一條北到涿郡、南到余杭的最主要的交通大動脈。該“大動脈”指(

)A.都江堰 B.趙州橋 C.大運河 D.長城4.(2023·湖北武漢·中考真題)有人說,它仿佛一條巨龍盤踞在中華大地,一度承擔著溝通南北的重擔;它屬于獨一無二的文化遺產,沉淀了興衰更迭的家國記憶,匯聚了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與力量。以下體現該內容的是(

)A.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 B.運河轉漕達都京,策馬春風堤上行C.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D.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2023·四川廣安·中考真題)“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彼宄_創(chuàng)的科舉取士制度(

)A.使儒家學說被立為正統(tǒng)思想B.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C.考試題目解釋一直以朱熹《四書集注》為標準D.直接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6.(2023·四川宜賓·中考真題)陜西西安慈恩寺中的大雁塔為唐朝時期所建,“雁塔題名”成為當時進士及第的代稱。與其相關的是(

)A.科舉制 B.三省六部制 C.察舉制 D.九品中正制7.(2023·山東煙臺·中考真題)下圖所示的中國古代選官制度(

)A.打破貴族對教育的壟斷 B.以門第作為主要參考標準C.有利于社會階層的流動 D.延續(xù)了宋代重文輕武政策8.(2023·福建·中考真題)有學者認為:“大批中下層地主階級士子以及自耕農出身的讀書人,由科舉考試入仕途,參與和掌握各級政權?!痹搶W者意在強調科舉制(

)A.擴大了政權的統(tǒng)治基礎 B.造成了人們思想僵化C.杜絕了藩鎮(zhèn)割據的現象 D.強化了世家大族壟斷9.(2023·重慶·中考真題)《中華文明史》指出,科舉制度的積極意義之一,“在于使得少數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下層人士得以參政,影響到文官隊伍的整體素質與結構。”這表明科舉制度(

)A.導致文官地位超過武官 B.消除了人們的門第觀念C.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 D.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10.(2021·湖南常德·中考真題)有學者評論說:“如果從中外文化對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國的政治文化,和同時代任何國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贝擞^點評價的“政治文化”最恰當的是A.分封制 B.郡縣制 C.科舉制 D.行省制11.(2023·甘肅隴南·中考真題)有學者指出:“用考試來選拔人才,考試統(tǒng)一的課程,一律按照才學標準錄取,錄取和任用權完全掌握在吏部手中……”由此可知,科舉制度的創(chuàng)立(

)A.確立了儒家學說的正統(tǒng)地位 B.擴大了政府官吏選拔的范圍C.促進了社會階層的廣泛流動 D.加強了皇帝選官用人的權力12.(2023·湖北·中考真題)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縣的主要官員,其余則由長官自己選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員一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將科舉制作為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這一變化(

)A.降低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性 B.削弱了選官用人的嚴肅性C.關閉了世家子弟入仕途徑 D.加強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權13.(2023·四川甘孜·中考真題)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關系比喻成舟與水的關系,強調“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下列舉措體現了這一觀念的是(

)A.興建皇家宮殿 B.創(chuàng)立科舉制度 C.減免農民租稅 D.加強軍備建設14.(2023·湖北恩施·中考真題)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國力空前強大,長安、洛陽、廣州等大都市商賈云集,各種膚色、不同語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裝來來往往,十分熱鬧。這一封建盛世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15.(2023·江蘇泰州·中考真題)下圖是《中國古代經濟發(fā)展趨勢圖》。圖中②處出現的我國古代盛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開元盛世 D.康乾盛世16.(2023·北京·中考真題)某班進行“小錢幣,大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一位同學推測下面這枚吉語花錢(鑄有吉祥詞語,不流通)的出現不早于隋唐時期。以下可作為依據的是(

)A.工匠開始掌握青銅冶煉技術 B.這枚錢幣采用圓形方孔形制C.中央政府統(tǒng)一鑄造了五銖錢 D.隋唐時期創(chuàng)立并完善科舉制17.(2023·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根據《唐朝人口統(tǒng)計表》,分析人口數變化的主要原因,以下正確的是(

)時間人口數649年(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1900萬人726年(唐玄宗開元十四年)4141萬人741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4531萬人A.唐朝開放的社會風氣B.唐玄宗重視文教事業(yè)C.唐朝社會穩(wěn)定經濟持續(xù)發(fā)展D.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18.(2023·廣西·中考真題)唐太宗認為“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唐朝的革新措施與這一理念吻合的是(

)A.進一步完善中央機構 B.嚴格考察官吏政績C.注重文教,編修經籍 D.減輕人民勞役負擔19.(2023·山東濱州·中考真題)在評價唐太宗時,《舊唐書》主要肯定了他的善于用人和虛心納諫;《新唐書》主要肯定了他在平隋建唐和國家治理方面的貢獻,同時也提到了他好大喜功等不足。由此可以看出(

)A.唐太宗是我國歷史上最杰出的帝王 B.兩部史書對唐太宗的評價完全一致C.《新唐書》的史學價值高于《舊唐書》 D.歷史評價帶有主觀性,需多方考證20.(2023·江蘇蘇州·中考真題)下圖書法作品中,“世”和“民”二字各缺一筆,這最有可能是(

)A.作者柳公權出現筆誤 B.為體現書法藝術特色C.為了避唐太宗的名諱 D.地方對文物保護不力21.(2023·四川瀘州·中考真題)據史書記載、唐玄宗時期“貴族及士民好為胡服、胡帽”“貴人御饌,盡供胡食”、在京師長安還有胡姬所開酒店,專賣胡酒,成為文人雅游飲宴之所。這些現象(

)A.推動了中央集權的強化 B.得益于民族交往與交融C.反映了長安城布局嚴整 D.凸顯手工制作水平高超22.(2023·江蘇徐州·中考真題)貞觀四年(630年),東突厥歸附唐朝者多達10余萬人,先后人居長安者數千家,唐太宗予以妥善安置,其酋長皆被授予將軍,中郎將等官職,其中五品以上者100多人。這一做法(

)A.促進了階層流動 B.削弱了藩鎮(zhèn)實力C.加強了中外交往 D.推動了民族交融23.(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胡食”“胡裝”在唐代廣為流傳;佛學、音樂、舞蹈及馬球運動等域外文化涌入,為唐人社會生活增添萬千風采。材料表明唐代()A.詩歌繁榮發(fā)展 B.文化兼容并包C.尚武風氣盛行 D.政治體制完善24.(2023·青海西寧·中考真題)生產工具的改進極大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下列生產工具出現于唐朝的是()A.鐵農具 B.耬車 C.曲轅犁 D.秧馬25.(2023·青海西寧·中考真題)青海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區(qū),中原王朝、鮮卑、吐蕃等均在這里留下了歷史印記。境內“馬家窯文化”“卡約文化”、漢唐古堡、“喇家遺址”“唐蕃古道”、玉皇閣、丹噶爾古城、樂都瞿曇寺等記載著青海的歷史和文化。舊石器時代的打孔石器、青銅時代的齊家文化等諸多文化,反映出青海與中原文化、歐亞草原文化、南亞文化等多種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反映了青海文化具有(

)A.盲目性、排外性 B.封閉性、保守性C.單一性、狹隘性 D.多樣性、開放性26.(2023·四川雅安·中考真題)唐中宗時期,吐蕃贊普迎娶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帶去了大批絲綢錦緞、龜茲樂,以及各類工匠、藝人,在西藏建立禮佛等制度。該事件(

)A.顯示了唐朝剛健豪邁的尚武風氣 B.加速了青藏高原各部落的統(tǒng)一C.促進了唐朝文學藝術的高度繁榮 D.推動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27.(2023·廣東廣州·中考真題)劇作家田漢曾寫過一部劇本,里面講述了一位美麗端莊、智慧勇敢的唐朝女子,帶著其父“利樂吐蕃人民”的宏愿,把文化作為嫁妝,克服了思親念家之情,踏過迢迢萬里險途,嫁給了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故事。劇中女子人物形象的原型為(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武則天 D.金城公主28.(2023·山東濰坊·中考真題)“隨流轉自速,居高還復傾?!薄吧教锟莺岛餄?,惟此豐兇歲歲均。”這些詩句描寫的是(

)A.

B.

C.

D.

29.(2023·山東濟南·中考真題)“這是一座約100多萬人口的大城市,寬闊的大道縱橫交錯。大道上時常擠滿了波斯人、印度人、猶太人、亞美尼亞人和各種中亞人??”《全球通史》對唐都長安的描述,反映出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征是(

)A.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30.(2023·寧夏·中考真題)公元680年,唐高宗頒布詔令,確認進士科考詞科,將詩歌創(chuàng)作引入科舉考試,從此,詩賦成為衡量才華的重要標準,更多的流行體裁,尤其是七言律詩,在宮廷受人矚目。由此可見(

)A.制度創(chuàng)新推動文化繁榮 B.經濟繁榮促進風氣開放C.文教發(fā)展促成“重文輕武” D.京劇創(chuàng)作豐富民眾生活31.(2023·山東東營·中考真題)“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縛以竹筒,旋轉時低則舀水,高則瀉水”。材料描述的生產工具是(

)A.樓車 B.翻車 C.曲轅犁 D.筒車32.(2023·四川樂山·中考真題)以下是樊樹志《國史十六講》描述某時期的關鍵詞:“李世民與武則天”“盛唐氣象: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中心——長安”。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征是(

)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繁榮與開放的時代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D.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33.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據記載,筒車“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縛以竹筒,旋轉時低則舀水,高則瀉水”。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筒車的好處是(

)A.材質堅硬,利于深耕 B.溝通河道,利于水運C.節(jié)省人力,提高效率 D.滑行自如,利于拔秧34.(2023·湖北·中考真題)下列四個歷史事件中,與其他三個性質不同的一項是(

)A.甘英出使大秦 B.鑒真東渡日本C.玄奘西行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35.(2023·廣東·中考真題)唐朝洛陽設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尤以南市最盛,“其內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貨賄山積”。這說明,當時洛陽(

)A.商業(yè)貿易繁榮 B.城市布局對稱 C.市民文化興盛 D.政治制度完備36.(2023·河南·中考真題)唐三彩是盛唐氣象的一個縮影,它延續(xù)了秦漢以來彩塑的寫實風格,又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低溫鉛釉的絢麗、斑斕色彩和略帶夸張的手法。這折射出唐朝注重(

)A.傳承與創(chuàng)新 B.交流與傳播C.改進與推廣 D.開放與互鑒37.(2023·山西·中考真題)李華同學在學習“盛唐氣象”這一內容時,繪制了下面的內容結構示意圖。你認為①處可填寫(

)A.北擊匈奴 B.文成公主入藏C.澶淵之盟 D.設置駐藏大臣38.(2023·湖南岳陽·中考真題)書法是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唐代書法家懷素與張旭并稱為“顛張醉素”,他們最擅長的書法是(

)A.行書 B.隸書 C.草書 D.楷書39.(2023·江蘇揚州·中考真題)“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該作品是(

)A.《縱游淮南》 B.《春江花月夜》C.《題揚州禪智寺》 D.《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40.(2023·四川成都·中考真題)唐朝時,顏真卿以造詣超群的書法藝術聞名天下,他的作品具有“端正勁美,雄渾敦厚”的特點。下列作品能夠體現這一特點的是(

)A.B.C.D.41.(2023·北京·中考真題)以下兩件唐代文物共同反映了當時(

)鎏金雙狐紋雙桃形銀盤,構圖方式來自于中亞地區(qū),雙狐雙桃是中國傳統(tǒng)圖案鎏金雙獅紋銀碗,其紋飾既受到薩珊(今伊朗地區(qū))藝術的影響,又有著本土化的獅型圖案A.政治制度完備 B.中外文化交流C.詩歌創(chuàng)作繁榮 D.民族關系和睦42.(2023·甘肅蘭州·中考真題)唐朝燦爛的文化深深地影響了友好鄰邦,使中國成為東方文化的淵源,下列史事中擴大了中華文化影響力的是(

)A.玄奘西行 B.文成公主入藏C.設置安西都護府 D.鑒真東渡43.(2023·甘肅金昌·中考真題)謝弗在《唐代的外來文明》中說:“在唐朝統(tǒng)治的萬花筒般的三個世紀中,幾乎亞洲的每個國家都有人曾經進入過唐朝這片神奇的土地。”下列能印證這一論述的史事是(

)A.鑒真六次東渡日本傳授佛經 B.玄奘西行取經游歷100多個國家C.有70多個國家與唐朝有來往 D.馬可·波羅在中國生活了17年44.(2023·湖北荊州·中考真題)他是揚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請東渡日本,前5次都因種種原因沒有成功,辛勞過度而雙目失明。材料反映的史事是(

)A.鑒真東渡 B.玄奘西行 C.遣唐使訪華 D.大食人來華45.(2023·陜西·中考真題)閱讀中國古代時間軸,關于②階段特征表述正確的是(

)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繁榮與開放的時代C.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D.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46.(2023·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使唐朝國勢由盛轉衰的歷史事件是(

)A.巨鹿之戰(zhàn) B.八王之亂 C.安史之亂 D.天京事變47.(2023·江蘇無錫·中考真題)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中,曾經出現過一些“盛世”。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漢代文景時期,統(tǒng)治者特別注重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訓,采取了“與民休息”的政策,開創(chuàng)了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的盛世局面。材料二

唐太宗在政治上有兩個方面十分突出:一是用人,二是納諫。在用人上,唐太宗深知“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的道理,多次下詔求賢。在納諫上,唐太宗重視聽取不同意見,處處鼓勵大臣進諫。材料三

唐代貞觀年間,在各項制度上都有較大建樹,開元時期的制度建設更是洋洋大觀,達到了唐代的最高成就。材料四

從封建社會的歷史整體來看,治世少而亂世多。每個盛世的后期,都會積聚起日益嚴重的社會矛盾,統(tǒng)治集團日益腐化,民生日趨艱難,從而引起新一輪的亂世。而且越到封建社會的后期,這種由治到亂的轉化速度越快?!陨喜牧暇幾詮堌M之《中國歷史十五講》(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盛世”局面被稱為什么。(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舉出一位唐太宗時有名的賢臣。(3)據材料一、二、三,歸納封建“盛世”局面形成的條件有哪些。(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封建“盛世”不能長期保持的原因。48.(2023·江蘇常州·中考真題)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戰(zhàn)國末期,各地區(qū)之間的經濟、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出現“四海之內若一家”的局面。秦漢在廣闊的疆域內和眾多的民族間第一次實現了國家的大統(tǒng)一,并為鞏固統(tǒng)一采取一系列措施,這為兩千年中國古代的歷史走向奠定了堅實基礎。多民族國家不斷發(fā)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歷史趨勢是統(tǒng)一。——摘編自朱紹侯主編《中國古代史教程》材料二

西漢王朝建立后,關系全局的國策是解決匈奴問題。到漢武帝時,反擊匈奴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持續(xù)了幾十年。唐太宗即位之初,派遣十余萬兵力征討突厥以解除其軍事威脅,隨之又對突厥降眾實行開明的統(tǒng)治政策,使得其他北方各族首領歸心朝廷。清代康乾盛世的出現,同樣與大規(guī)模的邊疆經略密不可分?!幾詫O家洲《論中國古代的盛衰巨變》(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戰(zhàn)國末期出現“四海之內若一家”的根本原因,列舉秦漢時代為鞏固統(tǒng)一所采取的政治措施。(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分析漢武帝能夠反擊匈奴的主要背景,說明唐太宗時期“其他北方各族首領心歸朝廷”的具體表現。(3)綜合上述材料,提煉一個關于我國古代盛世與邊疆治理的觀點。49.(2023·內蒙古通遼·中考真題)唐詩是唐朝文化繁榮的表現,其豐富的內容反映了唐朝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研究唐詩能夠史詩互證,有利于探究唐朝歷史。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及第新春選勝游,杏園初宴曲江頭。紫毫粉壁題仙籍,柳色簫聲拂御樓?!獎妗都暗诤笱缜放疄楹鷭D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 斗ㄇ啡毡娟饲滢o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畎住犊揸饲浜狻窇浳糸_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鸥Α稇浳簟泛喪霾牧纤从吵龅奶瞥穼嵓捌溆绊?。(要求:史實正確、條理清晰。)50.(2023·河南·中考真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陽燧取火示意圖陽燧是中國古代取火用具。利用太陽光取火是運用光的折射和聚焦原理完成的(如左圖),故人們稱之為陽燧?!吨芏Y》記載周代有專門職學用陽燧取火的組織,叫作“司烜(烜huǐ:火)氏”?!幾灾袊鴩也┪镳^《文物夏商周史》材料二

古埃及人已經知道在石頭縫里打入木楔,然后灌上水,就可以利用木頭的張力讓巨石裂開。他們把大門設計成由4塊巨石構成的三角形(見右圖),使得重達500萬噸的建筑也不能把開口的門壓塌?!幾詤擒姟度蚩萍纪ㄊ贰反蠼鹱炙切稳肟冢?)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成就有哪些相似之處?(2)請再舉出一例中國古代相似的成就,并說明它的價值。51.(2023·四川成都·中考真題)

文物是殘留于地面、掩埋在地下或是水中的“蒙塵遺珠”,它往往會以獨特的方式,訴說歷史的真相,撥動我們的心弦。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文物會說話】材料一圖1

刻有文字的甲骨圖2

敦煌莫高窟的彩繪壁畫和雕塑(1)觀察圖1并結合所學知識,判斷該文物說的話是否正確。(請在正確項的括號內打“正確”,錯誤項的括號內打“錯誤”)A.“我”出生在商周時期。(

)B.“我”身上的文字叫甲骨文,是中國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全部使用了象形造字方法。(

)C.“我”身上記載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祭祀、戰(zhàn)爭、農牧業(yè)、官制、刑法、醫(yī)藥、天文歷法等。(

)(2)觀察圖2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和雕塑能告訴我們哪些歷史信息。【讓文物說話】材料二利簋及銘文在“夏商周斷代工程”中,武王伐紂的日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jié)點,而武王伐紂紀年的突破口,便藏在利簋的銘文中。利簋銘文提到周軍在“甲子”日“歲鼎”時取得關鍵勝利?!皻q鼎”是指歲星(木星)運行至中天的天文景觀??脊艑W家、天文學家、歷史學家通力合作,根據利簋上“甲子”“歲鼎”等記錄,結合《尚書·牧誓》《國語》《淮南子》的歷史記載,通過計算機計算,將上述天文現象發(fā)生的時間范圍聚焦到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武王伐紂的日期得以確定。——據徐成《當失落的西周史從青銅器上獲得重生》(3)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讓文物“開口說話”可以運用哪些技術手段,利簋“開口說話”告訴了我們什么歷史真相?!韭牰奈镎f的話】材料三

廣袤的中華大地承載著超過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歷程。蘊含著中華民族精神的文明瑰寶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大多在歲月的海洋里失去了蹤跡??脊艑W就是尋找這些殘留于地面、掩埋在地下或是水中的“蒙塵遺珠”,勾勒出中華民族文明發(fā)展的軌跡和脈絡,讓古老的文明重新散發(fā)奪目的光輝?!獡跣麓骸赌切┱痼@世人的“遺珠”》(4)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我國文物考古的歷史價值。52.(2023·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某中學以“探尋絲綢之路”為主題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請你參與這次活動,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

依據收集的材料,我們得出以下結論:①唐朝的商業(yè)十分繁榮,出現了一些繁華的大都市;②唐朝時期,民族之間的交融進一步發(fā)展;③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頻繁;④唐朝時期的社會風氣比較開放?!医M探究唐朝“絲綢之路”后的結論(1)材料一為甲組收集的材料,請逐條歸納材料中的歷史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概括當時的發(fā)展特點。(2)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寫出材料二中結論的史實依據。(3)據上述兩組的研究和結論并結合所學知識,你對連云港的未來,有哪些期盼?1.(2022·湖南衡陽·中考真題)隋的“國富”歷來為傳統(tǒng)的史學家所津津樂道,隋煬帝在全國各地廣設糧倉,長安、太原、洛陽等地的倉庫儲存了幾千萬匹布帛,直到唐朝初年,這些倉庫中的糧食、布帛還沒用盡,如此富庶的隋朝卻短命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隋煬帝的暴政 B.隋朝統(tǒng)治政策不得民心C.下層的人民起義不斷 D.隋修建大運河耗費國力2.(2022·山東棗莊·中考真題)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運河全線水流貫通。2500年來,大運河生動記錄了國脈的時代賡續(xù),傳承著民族的班璨文明。大運河開鑿于春秋秋時期,完成于隋朝。關于隋朝大運河,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B.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C.加強了南北地區(qū)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D.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珠江五大水系3.(2022·福建·中考真題)隋朝大運河的開鑿沖破我國東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決了開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難題;其卓越運能的實現,展示了我國土地測量和水利水運等科技成就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體現了(

)A.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 B.運輸工具的改進C.勞動人民的智慧 D.計算能力的提高4.(2022·湖南邵陽·中考真題)在大運河的修建過程中,我們的祖先遇到了許多難題,如所連接的海河、黃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修成了直到今天我們都為之驕傲的大運河。材料強調大運河的開通A.維護了社會秩序的安定 B.體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C.加強了南北地區(qū)的聯(lián)系 D.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繁榮5.(2022·重慶·中考真題)隋唐時期,江都(今揚州)發(fā)展較快,經濟地位日益重要。據右圖可知,江都地位的上升得益于(

)A.其為隋朝都城之一 B.大運河以其為中心C.位于運河與長江交匯之地 D.經濟重心的南移最終完成6.(2022·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科舉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機會均等”機制,這對知識分子的社會心理是一種塑造,客觀上激勵了個人的奮斗精神。材料表明科舉制(

)A.有利于形成新的價值取向 B.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C.忽視了讀書人品德的考察 D.提升了全社會文化水平7.(2022·遼寧阜新·中考真題)唐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在當時的世界上聲名顯赫。唐太宗統(tǒng)治期間出現的治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8.(2022·遼寧大連·中考真題)“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倍鸥Α稇浳簟分忻枥L的情景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B.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C.唐玄宗實行一系列改革 D.宋朝政府鼓勵海外貿易9.(2022·山東濱州·中考真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以下材料體現的共同思想是(

)·以百姓心為心——《道德經》·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子·牧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吳兢《貞觀政要》卷1《君道》A.以民為本 B.崇德尚賢 C.天人合一 D.兼愛非攻10.(2022·貴州畢節(jié)·中考真題)杜佑《通典》記載:“至(貞觀)八年、九年,頻至豐稔,米斗四五錢,馬牛布野,外戶動輒數月不閉。至(貞觀)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錢?!贝松鐣顩r的出現得益于()A.唐太宗的勵精圖治 B.武則天的承前啟后C.唐玄宗的開元盛世 D.宋太祖的重文輕武11.(2022·內蒙古通遼·中考真題)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學術思想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新氣象,秦朝依法家思想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漢初奉行道家倡導的“無為而治”,唐太宗則依儒家思想踐行“民貴君輕”。以上史實說明(

)A.百家爭鳴為中華民族的起源奠定思想基礎B.各家學派的思想全都受到歷代統(tǒng)治者推崇C.儒家學說成為后世大一統(tǒng)政權的精神支柱D.有些學派的政治主張為后世統(tǒng)治者所采用12.(2022·四川雅安·中考真題)唐代進士科的考試著重于文學寫作,也要考帖經(儒家經典基礎知識測驗)。唐玄宗統(tǒng)治時期,允許考生以作詩代替考帖經。唐代的這種做法(

)A.推動了經濟繁榮 B.有利于尚武風氣的形成C.促進了民族交融 D.有利于文學藝術的發(fā)展13.(2022·四川雅安·中考真題)“主納忠諫,臣進直言,蔚然成風”,是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出現“貞觀之治”的一個重要原因。當時敢于直言的著名大臣是(

)A.房玄齡 B.杜如晦 C.魏征 D.宋璟14.(2022·山東聊城·中考真題)古代民本思想是人本思想在政治倫理上的集中體現。下列語句最能體現民本思想的是(

)A.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B.法與時變,禮與俗化C.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15.(2022·廣西桂林·中考真題)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入選2021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其中出土戍邊將士文書883件,文書中多次出現“開元四年”的表述。通過該遺址可了解的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16.(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題)有歷史學家認為,中國古代政治社會最理想安定時期莫過于漢唐。下列能印證該觀點的有①文景之治

②貞觀之治

③開元盛世

④康乾盛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2022·湖南郴州·中考真題)“結束了數百年的政權分立局面,創(chuàng)立的制度成為后世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社會風氣開放,文化發(fā)達,中外交流活躍,在當時世界上有巨大影響力?!辈牧厦枋龅氖牵?/p>

)A.秦漢時期 B.魏晉時期 C.隋唐時期 D.明清時期18.(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題)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記述:“唐朝初期,絕大多數官員都是貴族。然而到唐朝后期,教育機會廣泛存在,官員們更多地來自于普通人家。”導致唐朝官員來源前后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推進科舉取士 B.唐太宗打擊官僚貴族 C.完善三省六部制 D.唐玄宗大力整頓吏治19.(2022·新疆·中考真題)唐朝前期,先后出現了被譽為“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升平時期。這一時期A.開通了大運河 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開創(chuàng)了科舉制 D.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20.(2022·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出現的繁榮景象,歷史上稱為A.文景之治B.光武中興C.貞觀之治D.開元盛世21.(2022·四川阿壩·中考真題)他被譽為“詩圣”,詩風淳樸厚重,很多詩作反映了戰(zhàn)爭和政治腐敗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抒發(fā)悲憤凄婉之情。其詩作有“詩史”之稱?!八笔牵?/p>

)A.屈原 B.杜甫 C.蘇軾 D.陸游22.(2022·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唐代女子同樣參加騎馬、打球、奔棋、舞蹈等活動,女服還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傳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A.奢摩享樂之風盛行 B.商品經濟高度繁榮C.社會風氣比較開放 D.文學藝術多姿多彩23.(2022·四川資陽·中考真題)下圖文物共同反映了唐代(

)A.政治清明,社會安定 B.手工業(yè)發(fā)展水平C.民族交融頻繁 D.文化繁榮24.(2022·山東濟寧·中考真題)下圖所示唐朝前期戶數的變化主要是由于(

)A.文化教育昌盛 B.少數民族內遷C.中外交往頻繁 D.社會經濟發(fā)展25.(2022·西藏·中考真題)隋唐是中國古代社會繁榮、國家強盛和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征是(

)A.危機與探索 B.繁榮與開放 C.屈辱與抗爭 D.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26.(2022·山東青島·中考真題)小麗是某個朝代的“粉絲”,她對自己喜愛的朝代進行了知識梳理,部分內容如下圖。由此判斷,該朝代是(

)政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經濟——曲轅犁、筒車、唐三彩對外——玄奘西行、鑒真東渡A.商朝 B.秦朝 C.西晉 D.唐朝27.(2022·甘肅金昌·中考真題)甘肅武威吐谷渾(鮮卑族的一支)墓葬群,既具有唐朝中原地區(qū)高等級貴族墓葬的基本特征,同時兼具吐谷渾文化、吐蕃文化、北方草原文化的特點。這反映出(

)A.中原文化強大的影響力 B.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格局C.吐谷渾獨特的文明特征 D.唐朝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28.(2022·廣西河池·中考真題)九年級(1)班黑板報展示了下列一組圖片,圖片反映出的共同信息是(

)A.社會風氣開放 B.民族文化交融 C.海外貿易發(fā)達 D.社會經濟繁榮29.(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題)史料是認識歷史的主要依據。表中的史料可共同用于佐證唐朝(

)A.文學藝術燦爛,科學技術發(fā)達 B.體育活動豐富,社會開放進取C.制瓷技術高超,生活水平提升 D.商品經濟發(fā)達,中外交流頻繁30.(2022·湖南長沙·中考真題)在繪制“盛唐氣象”主題歷史手抄題時,某同學選擇了下列素材,該同學側重于展示盛唐(

)來自波斯的馬球來自西域的胡旋舞由印度佛曲改編的《霓裳羽衣曲》A.發(fā)達的交通 B.繁榮的經濟 C.清明的政治 D.兼容并包的文化31.(2022·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開元時期的長安、揚州、廣州等城市,云聚著從海陸絲綢之路來華的胡商蕃客,僅長安就有留居的“胡人”4000—5000家,許多外商在“西市”經營店鋪,國子監(jiān)接受了眾多外國留學生。材料可以印證(

)A.隋朝經濟繁榮 B.唐朝社會開放 C.宋代經濟重心南移 D.明清對外交往32.(2022·廣東·中考真題)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名家輩出。其中,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與俱高的藝術境界”“天真狂放的藝術個性”三個特征的唐代詩人是(

)A.駱賓王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33.(2022·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唐朝時期,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比地區(qū)的各族首領尊奉為“天可汗”的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則天 D.唐玄宗34.(2022·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被譽為“詩圣”。這位詩人是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昌齡35.(2022·江蘇泰州·中考真題)下圖為中國古代時間軸圖,其中階段③的特征是A.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B.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D.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36.(2022·福建·中考真題)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和交融。這一結論的佐證史料是(

)A. B.C. D.37.(2022·黑龍江·中考真題)歸納總結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學對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的特征進行了如下歸納,符合隋唐時期時代特征的是(

)A.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C.繁榮與開放 D.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38.(2022·四川廣元·中考真題)考古學家在一處唐代墓葬發(fā)掘中,發(fā)現墓中有大食人俑、非洲黑人俑,以及大量產自東羅馬、波斯、阿拉伯等國的金銀幣。這些出土文物可以印證唐代(

)A.文學藝術多姿多彩 B.中外貿易往來頻繁C.社會風氣漸趨保守 D.生產技術領先世界39.(2022·山西晉中·中考真題)“川中水車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縛以竹筒,旋轉時低則留水,高則瀉水”。材料描述了下圖工具,其好處是(

)A.節(jié)省人力,利于灌溉 B.排水泄洪C.省時省力,利于耕作 D.便于開溝40.(2022·山西·中考真題)“川中水車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縛以竹筒,旋轉時低則舀水,高則瀉水”。材料描述的這種以水力作動力的灌溉工具是()A.耬車 B.翻車 C.筒車 D.秧馬41.(2022·湖南懷化·中考真題)流寓湖南的文學家及其描寫湖南的作品在古代湖南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有一位大詩人,在湖南度過了他一生中的最后兩年。他居無定所,來往于今岳陽、長沙、衡陽、來陽之間,寫詩近百首。他的詩風淳樸厚重,反映了歷史的真情實況,故有“詩史”之稱。他是A.王維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42.(2022·湖南懷化·中考真題)中國的書法藝術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唐朝在書法藝術方面建樹頗豐。下列書法家中都屬于唐代名家的一組是A.鐘繇、胡昭 B.顏真卿、柳公權 C.王羲之、懷素 D.趙孟頫、歐陽詢43.(2022·安徽·中考真題)隋唐時,四方傳入的少數民族音樂有十四種之多,唐代士大夫多醉心胡樂,以至王建有詩云:“城頭山雞鳴角角,洛陽家家學胡樂?!边@反映了A.隋唐時期民族交融進一步發(fā)展 B.少數民族音樂僅流行于洛陽C.胡樂成為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 D.四方少數民族仰慕中原文化44.(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題)初唐畫家閻立本擅長人物畫,他畫的人物形態(tài)各異、形神兼?zhèn)?。其中,《步輦圖》描繪了唐太宗接見松贊干布派來的求婚使者的場景。這幅畫有助于我們了解的歷史是A.張騫出使西域 B.北方出現民族大交融的高潮C.文成公主入藏 D.唐朝冊封南詔首領為云南王45.(2022·重慶·中考真題)西漢王朝派細君公主與烏孫和親,隨帶官屬侍從數百人,和親使團包含各方面人才,這些人的技藝也隨之帶到烏孫。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贊干布派遣上層子弟入長安國子學以習詩書。這表明A.古代中原政權與少數民族和親均是被迫所為B.中原與周邊少數民族地區(qū)實現了經濟互補C.和親可能促進中原文化向少數民族地區(qū)傳播D.和親消除了古代中原政權與少數民族貴族的矛盾46.(2022·四川德陽·中考真題)根據圖中的信息,作為史料,下圖可以用于研究A.西周的封邦建國 B.秦代的郡縣設置C.唐代的邊疆治理 D.元朝的行省劃分47.(2022·四川自貢·中考真題)孫機在《中國古輿服論叢》寫道:“唐代前期,人們比較欣賞胡服,男、女皆有穿胡服、戴胡帽者,胡帽的樣式更是多種多樣?!毕铝性姼柚心芊从尺@一現象的是()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李白) B.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陸龜蒙)C.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元稹) 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杜甫)48.(2022·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唐代墓葬出土了大量的波斯、阿拉伯、拜占庭等地的金銀幣。這些出土文物可以用來研究唐朝(

)A.先進的生產技術 B.繁榮的中外交流C.和睦的民族關系 D.多彩的文學藝術49.(2022·貴州遵義·中考真題)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時期。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①鑒真東渡

②玄奘西行

③鄭和下西洋

④馬可·波羅來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50.(2022·貴州銅仁·中考真題)下圖是某班王同學整理的歷史資料,請為他選擇一個合適的主題(

)主題:◆隋唐的統(tǒng)一與滅亡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盛唐氣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A.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 B.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D.繁榮與開放的時代51.(2022·山東濟南·中考真題)唐朝作為一個積極的文化傳播者將自身的先進文化輻射到周邊國家,同時也吸收了其他文明的優(yōu)秀文化,對世界文明發(fā)展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下列能夠證明此特點的史實是(

)A.張騫通西域

甘英出使大秦 B.鑒真東渡

玄奘西行C.文成公主入藏

金城公主入藏 D.鄭和下西洋

戚繼光抗倭52.(2022·湖北襄陽·中考真題)鑒真東渡,帶去了中國的醫(yī)藥、文學、建筑、繪畫等。這說明了鑒真東渡(

)A.推動了朝鮮民族漢化 B.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C.促進了中華民族交融 D.緩和了中日民族矛盾53.(2022·北京·中考真題)唐朝與70多個國家或地區(qū)有官方往來,允許各國人來留學、經商,吸收許多外國人擔任官職。唐朝的文學藝術對日本、高麗等國影響深遠,絲織技術傳到西亞、歐洲。這反映出唐朝(

)A.中外交往繁盛 B.政治制度完善 C.民族關系和睦 D.南北交流加強54.(2022·江蘇宿遷·中考真題)唐朝前期的中外交流達到了20世紀之前中國對外交流的最高峰。下列對如圖反映的歷史事件解讀正確的是(

)A.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 B.開辟了通往西域之路C.對中國佛教的發(fā)展做出重大貢獻 D.增進了中國同亞非國家友好往來55.(2022·廣西百色·中考真題)“他不畏艱險,歷經磨難到達天竺,訪遍名寺研習佛法;學成后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此后主持譯經工作,為中國佛教的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材料評述的是(

)A.鑒真東渡 B.玄奘西行 C.文成公主入藏 D.鄭和下西洋56.(2022·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唐朝時前往天竺取經,為中國佛教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是A.張騫 B.玄奘 C.鑒真 D.班勇57.(2022·廣西·中考真題)唐朝時,一位高僧前后用了12年,歷經各種磨難抵達日本,并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與高僧這段曲折經歷相關的史實是A.張騫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行 D.鑒真東渡58.(2022·湖北黃岡·中考真題)唐政府推行開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不斷吸收亞洲、歐洲以至非洲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歐洲東羅馬的醫(yī)術、雜技也傳入中國;亞洲、歐洲以至非洲的一些國家也不斷學習唐朝,日本的“遣唐使”把唐朝的先進制度等傳回日本。這體現了(

)A.日本文明是唐朝文明的延續(xù) B.唐朝文明是人類文明的源頭C.古代世界區(qū)域文明異彩紛呈 D.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互鑒59.(2022·河南·中考真題)盛唐詩人王維曾寫道:“九天閶闔(閶闔chānghé:宮門)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旒1iú:天子禮帽前后懸垂的玉串)?!痹娋渲饕枥L了唐朝的A.政治制度 B.經濟狀況 C.對外關系 D.社會風氣60.(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題)某同學搜集了玄奘、鑒真、遣唐使、崔致遠等資料,由此推斷他研究的學習主題是A.唐朝多彩的文學藝術 B.唐朝的民族交往與交融C.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D.唐朝發(fā)達的科學與技術61.(2022·云南·中考真題)唐朝人充滿自信和活力,他們以博大的胸懷學習和吸收著各種外來文化。下列體現這一時代特征的是(

)A.鑒真受邀到日本傳授佛法 B.玄奘游學天竺帶回佛經C.白居易的詩關注人民疾苦 D.文成公主入藏帶去技術和書籍62.(2022·四川達州·中考真題)貞觀年間,一高僧為求取佛經西行4年,游歷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終到達天竺。后來,他的弟子根據其口述的沿途山川風貌和社會習俗,編纂成書。此書是A.《大唐西域記》B.《資治通鑒》C.《西游記》 D.《牡丹亭》63.(2022·四川德陽·中考真題)某學習小組在探究性學習中,收集和整理了下表所示的素材。據此推斷,他們探究的主題最可能是中國古代A.制度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 B.文化的發(fā)展與演變 C.宗教的傳播與影響 D.文明的交流與互鑒64.(2022·湖南衡陽·中考真題)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歷史事件發(fā)生時所產生和記錄的原始資料。以下用于研究唐朝外交的第一手史料是(

)A.諸葛亮《出師表》 B.李斯《泰山石刻》C.司馬遷《史記》 D.《大唐西域記》65.(2022·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唐玄宗統(tǒng)治后期,一場叛亂揭開唐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據勢力之間爭斗的序幕,唐朝從此由盛轉衰。這場叛亂史稱(

)A.七國之亂 B.八王之亂 C.安史之亂 D.噶爾丹叛亂66.(2022·貴州黔西·中考真題)詩史互證。下面唐朝詩人杜甫在不同時期創(chuàng)作的兩首詩歌,反映了唐朝社會的變化是(

)A.先南后北統(tǒng)一B.經濟重心南移 C.由開明到專制 D.由繁榮轉衰落67.(2022·甘肅金昌·中考真題)“方鎮(zhèn)相望于內地,大者連州十余,小者猶兼三四。故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擇將吏,號為留后’,以邀命于朝?!辈牧显u述的是(

)A.春秋時期的諸侯爭霸 B.戰(zhàn)國時期的兼并戰(zhàn)爭C.東漢的外戚宦官專權 D.唐中后期的藩鎮(zhèn)割據68.(2022·天津·中考真題)下圖中東漢末年和盛唐以后的人口數都出現劇烈下降,主要原因是A.頻繁戰(zhàn)亂 B.北人南遷 C.自然災害 D.統(tǒng)治殘酷69.(2022·甘肅天水·中考真題)“限于當時的國力,節(jié)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貼,必須由自己在防區(qū)內自給自足地籌措招兵買馬、屯糧制械的費用。這種做法的負面效應是明顯的,節(jié)度使對中央政府的離心力日漸增大?!边@直接導致了A.八王之亂 B.安史之亂 C.官吏冗余 D.宦官專權70.(2022·浙江寧波·中考真題)一條大運河,半部中國史。根據圖文資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大運河由隋唐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運河組成,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它始建于春秋時期,經過歷代的開鑿、疏浚、連通而成,至今仍發(fā)揮著水路運輸等作用。材料二中國大運河項目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市之一的寧波,位于大運河的最南端,是通往外海的重要口岸,是大運河上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1)請指出圖1所示的隋朝大運河開鑿的目的。(2)比較圖1圖2,大運河發(fā)生了“裁彎取直”的變化。這一變化最早出現于哪一朝代?請分析變化產生的主要原因。(3)在以“中國大運河”為主題的探究學習時,小寧與小波分別提出了一個問題。請你運用相關材料及所學知識,任選一個問題進行解析。71.(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題)一河貫南北,文脈承古今。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隋朝時,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運河的基礎之上,開鑿了一條貫穿南北的大運河。某同學為進一步了解大運河,翻閱書籍,看到如下描述。西通河洛,南達江淮……其交、廣、荊、益、揚、越等州,運漕商旅,往來不絕?!ㄌ疲┒庞印锻ǖ洹凡牧隙?/p>

該同學從書中摘錄了有關隋朝大運河的評價,并制作了如下書摘。書摘一:隋之疏淇汴……在隋之民不勝其害也,在唐之民不勝其利也。——(唐)皮日休《皮子文藪汴河銘》書摘二:隋煬帝開鑿運河,本是惠及百姓、澤被后世,利國利民的工程,但因勞役過于繁重,反而成了一項虐政,加速了農民起義的爆發(fā)。但是運河的開通,對于以后唐、宋兩代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和政權的鞏固,都起了巨大的作用。——安作璋主編《中國運河文化史》(上冊)(1)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大運河的歷史價值。(2)材料二中對隋朝大運河的評價,對我們認識史事有何借鑒意義?72.(2022·河南·中考真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春秋形勢圖

隋朝大運河示意圖(局部)材料二中國境內地名來源眾多。以河南為例,武陟和修武的縣名與武王伐紂有關:鶴壁和寶豐的地名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民國時期,商丘境內設民權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出現了二七區(qū)、紅旗區(qū)、新華區(qū)等區(qū)名…這些地名的由來反映了中國的地理特征和歷史文化。(1)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國地名的命名原則或方式。(2)請再舉一例河南地名,并說明其來源。73.(2022·江蘇常州·中考真題)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儒家強調民心向背在治國平天下中的重要。這種思想出發(fā)點是為了求得統(tǒng)治地位的穩(wěn)固,但“得民心者得天下”確是古今中外屢試不爽的真理?!幾詮堌M之主編《中國歷史·先秦卷》材料二:漢初與民休息之時,為漢文帝所重用的賈誼,提出民為一切之本,為政以此為要為大,應當厚民、安民,切戒薄民、害民?!幾允┒ 顿F誼的“民本”思想》材料三:歷史反復證明,凡是在民本問題上處理得比較好的時期,大一統(tǒng)社會發(fā)展就比較平穩(wěn);凡是在這個問題上處理不好以致尖銳對立的時期,社會就會動蕩,甚至導致政權的滅亡?!圆窇椚骸墩勎覈鴼v史上的“大一統(tǒng)”思想與國家治理》請回答:(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儒家學派在“民心”問題上的主要主張。(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簡述漢文帝是如何實踐賈誼的主張的。(3)結合所學,請用隋唐時期的史實從正反兩方面說明材料三的觀點。(4)綜合上述材料,統(tǒng)治者重視“民心”、“民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74.(2022·湖南婁底·中考真題)鑒于往事,資于治道。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秦以前的中國,只可說是一種封建的統(tǒng)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個更像樣的統(tǒng)一政府,也已經不是封建性的諸侯列國并存,而是緊密隸屬于中央的行政區(qū)劃了?!幾藻X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1)指出秦朝在其所轄地方實行的行政管理制度。結合所學,指出實行這種制度對后世的影響。材料二

漢武帝開創(chuàng)了大一統(tǒng)局面,為使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思想真正貫徹落實,興辦太學,因為這是關乎國家教化和招賢納才的大事。太學肩負著培養(yǎng)新型政治人才的責任。前124年,置弟子員五十人,從而建立起了我國最早的官辦高等學府——太學?!幾匀螘苑濉堵哉撐鳚h太學》(2)指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根據材料,概括漢武帝設置太學的目的。材料三

唐太宗曾對大臣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他還常引用古人的話:“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知黎庶,亦能覆舟?!碧铺诔Uf:“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學識為本?!碧趩栁赫鳎骸昂沃^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保?)根據材料,概括唐太宗的主要理念。任舉一例說明他是如何踐行這些理念的。(4)根據上述材料,談談古代治國理政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鑒。75.(2022·江西·中考真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小宋同學學習中國古代史后,對七個主題單元知識進行了整理,以下是他的學習筆記:(1)請補全筆記一內容。(2)請從下列提供的學習內容中選取四個,參照筆記一完成筆記二。76.(2022·廣東廣州·中考真題)歷史文獻是研究歷史的重要依據,是對歷史現象的文字記錄,包含史書、歷史檔案、文學作品等。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國的歷史文獻數量繁多,其中《史記》與《資治通鑒》記載的歷史時段長,內容豐富,并列為中國史學的不朽巨著。兩部史書大致情況如下:序號史書記載時段作者A《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司馬遷B《資治通鑒》從戰(zhàn)國到五代司馬光材料二類型唐朝長安城平面圖詩歌內容登觀音臺望城白居易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遙認微微入朝火,一條星宿五門西。注釋:①菜哇:菜田中劃分的方形小塊。②一條星宿:百官早朝時所執(zhí)燈火,就如天空一道星宿。備注學者復原的唐朝長安城平面圖《登觀音臺望城》被諸多學者用以研究唐朝長安城(1)如果你要查找關于唐朝長安城的史料,請從材料一中選擇一部史書(只需寫出英文字母序號),并說明選擇這部史書的理由。(2)觀察材料二中的長安城平面圖,概括《登觀音臺望城》所反映的唐朝長安城的特點。(3)除查閱文獻外,請你列舉其他可以獲得關于唐朝長安城知識的方法。77.(2022·山東聊城·中考真題)某同學在學習《盛唐氣象》一課時,搜集到如下圖片。讀圖,回答問題。(1)以上四幅圖片蘊含的歷史信息,分別體現了“盛唐氣象”的什么內容?(2)“盛唐氣象”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從中,你得到哪些重要啟示?78.(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題)民族獨立和國家統(tǒng)一是一個國家發(fā)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維護和鞏固國家統(tǒng)一始終是歷史發(fā)展的主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近代著名歷史學家夏曾佑先生說:“歷史上有的皇帝是一代之帝王,比如漢高祖劉邦;有的皇帝是百代之帝王,比如秦始皇和漢武帝?!彼^百代之帝王是說他的歷史貢獻與歷史影響并沒有因為統(tǒng)治結束而結束,他們所產生的影響延續(xù)到此后很多時代。(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為什么人們總是把“秦皇漢武”并稱?材料二

唐太宗處理民族關系方面有一套比較成熟的辦法。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與他們真心相待,與他們建立了深厚感情,贏得了他們的愛戴。他與少數民族上層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關系,既是國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證了民族關系良性運行?!幾源廾鞯隆吨袊褡尻P系十講》(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唐太宗處理民族關系的“成熟辦法”是什么?列舉唐太宗加強對邊疆地區(qū)管轄的史實。材料三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則是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許許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單位,經過接觸、混雜、聯(lián)結和交融,同時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個你來我去、我來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個性的多元統(tǒng)一體。——摘編自費孝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因素。79.(2022·浙江麗水·中考真題)從古至今,中華大地上各民族通過多種方式保持著密切交流。不斷發(fā)展的各民族服飾習俗,就是文化互鑒交融的歷史見證。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材料二貞觀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禮部尚書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節(jié)送公主于吐蕃。弄贊率其部兵次柏海,親迎于河源。見道宗,執(zhí)子好之禮甚恭,既而嘆大國服飾禮儀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舊唐書》材料三旗袍原來是滿族婦女的基本服裝。自漢族服飾中的吉祥紋樣、色彩等元素融入滿族服飾后,形成了獨特的清代服飾文化。至今旗袍仍受中國女性喜愛,成為中華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傳統(tǒng)服飾之一。(1)與圖1相比,圖2中的服飾有何特點,反映了中國古代史上哪一次改革的什么內容?(2)材料二以不同方式展現了服飾禮儀之美,共同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3)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請從民族文化互鑒交融角度提煉一個觀點,并運用史實加以論證。(溫馨提示:本小題分層給分,要求觀點鮮明,史論結合,邏輯嚴密)80.(2022·寧夏銀川·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這個人奔波了一生,去過匈奴,去過西域,他沒有率領過千軍萬馬,卻用自己的一雙腳改變世界。東方的蠶絲、絲織品、鐵器、漆器及鑄鐵、鑿井技術等西傳,西方的良馬、玻璃、寶石以及石榴、苜蓿等物品也傳入東方;分別興起于亞歐大陸東西兩端的兩個帝國之間有了間接的經貿交流?!幾栽婿吨腥A文明史·第二卷》等材料二

隋唐時期的中外交流,更為積極的表現是文化的相互影響……從商貿活動到文化交流,形成了由內向外——隋唐向周邊、由外向內——周邊向隋唐的互動、輻射,帶來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幾栽婿吨腥A文明史·第三卷》(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兩個帝國”的名稱,說明“用自己的一雙腳改變世界”的含義。(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從“由內向外”方面,列舉兩件隋唐時期文化交流的史實。(3)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歸納漢唐時期中外交流的特點。三年(2022-2024)中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5繁榮與開放的時代1.(2024·山西·中考真題)含嘉倉是隋朝在洛陽修建的最大的國家糧庫。經考古發(fā)掘(如下圖),遺址面積40多萬平方千米,有數百個糧窖。這種規(guī)模宏大的倉窖,不僅數目繁多,而且?guī)觳鼐薮螅谌珖\河地區(qū)普遍建立。這些倉窖遺址可用于研究隋朝(

)含嘉倉遺址A.國家統(tǒng)一的條件 B.政治制度的創(chuàng)新C.商業(yè)發(fā)展的水平 D.財政經濟的狀況【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含嘉倉是隋朝在洛陽修建的最大的國家糧庫。經考古發(fā)掘(如下圖),遺址面積40多萬平方千米,有數百個糧窖。這種規(guī)模宏大的倉窖,不僅數目繁多,而且?guī)觳鼐薮?,在全國運河地區(qū)普遍建立”可知,隋朝時期糧食產量大,農業(yè)生產發(fā)展迅速,可用來研究隋朝時期財政經濟的狀況,D項正確;隋文帝在位時期勵精圖治,開創(chuàng)“開皇之治”,社會經濟繁榮,為滅掉南方的陳朝奠定了基礎。589年隋朝滅掉南方的最后一個朝代陳朝,實現全國統(tǒng)一,與題干信息無直接關系,排除A項;隋朝的制度創(chuàng)新主要表現是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B項;題干反映的信息與農業(yè)息息相關,與商業(yè)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2.(2024·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的運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