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人教版)第1部分第6章復習講義_第1頁
2024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人教版)第1部分第6章復習講義_第2頁
2024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人教版)第1部分第6章復習講義_第3頁
2024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人教版)第1部分第6章復習講義_第4頁
2024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人教版)第1部分第6章復習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

第1講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

[課程標準]1.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

圖像,識別主要植被,說明其與自然環(huán)境

的關系。2.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土壤標本,

[體系架構]

說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運用圖表并結

3植被與環(huán)境

合實例,分析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地域分植被H植被類型

異規(guī)律。/組成

[基本概念]植被、植被類型(如熱帶雨林);觀察土壤

自然環(huán)境主要形成因素

苔原、草原、草甸;土壤、土壤肥力(水、的整體性^^

功能和養(yǎng)護

肥、氣、熱),有機質、礦物質;自然環(huán)境

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

的整體性、生物循環(huán)。

整體功能

、(整體性卜-

[基本原理]1.影響植被生長與分布的自,統(tǒng)一演化和要素組合

對干擾的整體響應

然環(huán)境要素。2.影響土壤肥力高低的自然因

素;影響土壤水分多少的自然因素。3.自然

環(huán)境的整體性原理。

課時35植被

?落實基礎知識

1.植被與環(huán)境

(1)概念:自然界成群生長的各種植物的整體,稱為植被。

(2)植被垂直結構:在穩(wěn)定的植被中,不同種類的植物群體,通過爭奪陽光的生存競爭,占據(jù)

一定的垂直空間,從而形成位層明顯的垂直結構。

【特別提醒】植物群落可以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

(1)隨著降水量的增加,我國北部某些地區(qū)的半流動、半固定沙地逐漸固定;轉化為固定沙地,

其植物群落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

(2)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比如草原地區(qū)的過度開發(fā),可能導致草場退化,植物群落的組成也發(fā)

生變化,進而產生荒漠化,草原退化成荒漠。

2.森林

類型分布地區(qū)氣候特征森林特征

植物種類豐富、垂直結構復雜,

熱帶雨林氣候區(qū)和熱

熱帶雨林終年高溫、降雨豐沛多藤本、附生植物,常見莖花、

帶季風氣候區(qū)

板根等現(xiàn)象

森林常綠,喬木多革質葉片,大

常綠闊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和夏季炎熱多雨,冬季

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

葉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溫和且無明顯干季

初,垂直結構較簡單

落葉闊溫帶季風氣候區(qū)和溫夏季炎熱或溫暖,冬喬木葉片寬闊,春季發(fā)葉,秋冬

葉林帶海洋性氣候區(qū)季寒冷,降水適宜季落葉

亞寒帶針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夏季短促、溫和,冬以松、杉類植物為主的針葉林,

葉林的亞寒帶地區(qū)季漫長、寒冷樹葉縮小為針狀,以抗寒抗旱

【特別提醒】森林的垂直結構

一般都有喬木、灌木和草本三層,以熱帶雨林的垂直結構最為復雜,可以分成5?8層,各層

之間的界限不是很清晰。其他森林類型分層較簡單。

3.草原與荒漠

類型分布氣候特征植被特征

熱帶熱帶雨林一帶的南北濕季草原蔥綠,干季草類枯

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草草原兩側黃;有的散生著喬木或灌木

原溫帶夏季溫暖,冬季寒冷,夏綠冬枯,植被高度較熱帶

溫帶地區(qū)的大陸內部

草原氣候干燥草原低

熱帶至溫帶的氣候干以旱生的灌木為主,也有些

荒漠干旱,降水稀少

旱地區(qū)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

【思考】熱帶草原和溫帶草原枯黃的原因相同嗎?

答案不相同。熱帶草原干季草類枯黃是適應氣候干旱的結果,溫帶草原冬季草木凋零是適

應氣候寒冷的結果。

■突破核心考點

1.植被與環(huán)境的關系

-防風固沙、減少侵蝕地貌的形成施

影響植被垂直分異和地方性分布

然減小溫差;加大蒸騰;調節(jié)大氣成分互

要闕

植素熱量、光照、降水、風向等

被改善土壤結構,影響土壤水分,提供有機質

互來源,提高土壤抗侵蝕能力土

關酸堿度影響植被類型,肥力影響植物生長1壤1

增加下滲,減少地表徑流,涵養(yǎng)水源;

影響含沙量水

一水源充足,植被豐富閔

2.森林的功能

森林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且

固碳釋氧,凈化空氣

能吸收有害氣體,釋放負離子

①林冠層:截留雨水,降低雨滴的落地速度,減弱雨水對地面土壤的

濺蝕。

②枯枝落葉層:截留降水;吸收和阻延地表徑流;抑制土壤水分蒸發(fā);

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防止土壤濺蝕;增強土壤抗侵蝕能力;森林土壤土質較為疏松、團粒

結構大,入滲性好,可增加降水入滲。故枯枝落葉層的蓄水減沙效益

顯著。

③根系:固土,阻擋水流運動

積累營養(yǎng)物質,保護森林在生長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營養(yǎng)物質,為人類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

生物多樣性物和棲息環(huán)境

防風固沙,減輕災害森林可以降低風速,減輕風沙、臺風、霜凍等災害

3.植被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適應性

(1)植被不適應環(huán)境:分布稀疏、沒有分布說明該地區(qū)環(huán)境條件較差,主要從氣候、地形、水

文、土壤等方面分析原因。

(2)植被適應環(huán)境:能生長、生長旺盛說明這些植被具有適應該地區(qū)環(huán)境(尤其是惡劣環(huán)境)的

能力。如下表:

植被形態(tài)反映的環(huán)境特點

根系發(fā)達可耐旱、耐貧瘠和抵抗強風

葉片厚,有蠟質層,反射陽光,減少蒸發(fā),可抗旱;葉子細小,可減

葉子

少蒸發(fā)、減少熱量散失

莖粗壯,儲水量大;傾斜,說明當?shù)仫L力大

分布特點簇狀匍匐在地面,植株低矮,可防強風、保暖、耐土壤貧瘠

花色鮮艷可吸引動物為其傳播花粉

生長速度某一季節(jié)生長速度快可適應當?shù)嘏径袒蛴昙径痰奶攸c

4.天然植被與氣候類型的對應關系(以北半球為例)

世界氣候類型天然植被

冰原氣候冰原

苔原氣候苔原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北極一一亞寒帶針葉林

溫帶海洋溫帶季風溫帶落葉1溫帶落葉

溫帶大

性氣候氣候闊葉林溫帶闊葉林

雌氣

地中海亞熱帶季風亞熱帶常綠亞熱帶常綠

硬葉林1[

氣候F1和濕潤氣候草原闊葉林

熱帶沙漠氣候1-北回…?-熱帶荒漠

熱帶季風氣修歸線熱帶季雨林

熱帶草原氣候1熱帶草原1

熱帶雨林氣候—赤道」-熱帶雨林

■明確命題方向

11真題研析

(2022?湖南地理)我國西北某內流河下游河岸地帶發(fā)育著荒漠植物群落,胡楊為主要建群

種,該地地工水生均埋深.3?4一米。下表反映該植物群落屬性及影響因子隨離河岸距離增

加的變化情況(其中土壤容重與工壤有機質含量呈負桓差,土壤曳導里與土壤含鼓董呈氐杞

夫)o據(jù)此完成1?3題。

群落屬性影響因子

離河岸

群落群落蓋海拔土壤含土壤容重土壤電導率

距離(m)

結構度(%)(m)水量(%)(g/cm3)(mS/cm)

喬一灌

5030.339165.731.410.36

—草

喬一灌

20034.009175.041.500.59

—草

喬一灌

35040.339144.421.500.37

—草

喬一灌

50046.6791418.511.412.56

—草

喬一灌

65074.3391319.271.370.40

—草

喬一灌

80068.6791315.231.381.02

—草

950喬一草45.009127.781.400.50

1100喬一草40.339163.061.580.66

1250喬一草34.339152.321.621.98

1.隨離河岸距離的增加,變化趨勢與群落蓋度總體相似的影響因子有()

①海拔②土壤含水量③土壤有機質含量④土壤含鹽量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2.淺根系草本植物在該植物群落中分布廣泛,主要得益于()

A.胡楊涵養(yǎng)水源

B.草本植物水分競爭力強

C.地下水埋深淺

D.草本植物耐鹽堿能力強

3.在離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該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土壤有機質減少

B.喬木與灌木水分競爭

C.土壤含鹽量增加

D.草本與灌木水分競爭

[關鍵信息點撥]

該區(qū)域地處我國西北地區(qū),氣候較干旱,水分條件是植被生長的關鍵條件,河流沿岸水分

條件較好,距河岸越遠,水分條件越差。

胡楊為喬木,具有較強的涵養(yǎng)水源作用;與灌木、草本相比,喬木根系較深,水分競爭能

力較強。

該地地下水埋深較澀,淺根系草本植物很難直接獲得地下水。

土壤容重與土壤有機質含量呈負相關,即土壤容重越大,土壤有機質含量越少,結合表格

信息可知隨離河岸距離的增加土壤容重大致先降后升,可得出隨離河岸距離的增加,土壤有

機質含量大致先增后隆。

土壤電導率與土壤含鹽量呈正相關,即土壤電導率越高,土壤含鹽量越高,結合表格信息

可知土壤電導率變化規(guī)律不明顯,可得出土壤含鹽量變化規(guī)律不明顯。

從表格可以看出,隨離河岸距離的增加,群落蓋度大致先增后隆,海拔變化規(guī)律不明顯;

群落結構由“喬一灌一草”變?yōu)椤皢桃徊荨?,可推知隨離河岸距離的增加,水分條件變差,

灌木在水分競爭中能力較弱,灌木逐漸消失。

答案1.旦2.A3,B

解析第1題,讀表可知,隨離河岸距離的增加,群落蓋度大致先增后降。海拔變化規(guī)律不

明顯,①錯;土壤含水量大致先增后降,②對;土壤容重大致先降后升,由材料“土壤容重

與土壤有機質含量呈負相關”可知,隨離河岸距離的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大致先增后降,

③對;土壤電導率變化規(guī)律不明顯,由材料“土壤電導率與土壤含鹽量呈正相關”可知,土

壤含鹽量變化規(guī)律不明顯,④錯。故隨離河岸距離的增加,變化趨勢與群落蓋度總體相似的

影響因子有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機質含量,故選B。第2題,材料信息表明,該地地下水平

均埋深3?4米,淺根系草本植物很難直接獲得地下水,但該地胡楊為主要建群種,具有較強

的涵養(yǎng)水源作用,從而為淺根系草本植物提供水源,A正確,C錯誤;草本植物根系較淺,

因此水分競爭力并不強,排除B;該區(qū)域地下水埋深較深,鹽堿化現(xiàn)象并不嚴重,因此草本

植物耐鹽堿能力強不是其廣泛分布的主要原因,排除D。第3題,干旱地區(qū)植物得以生存主

要取決于水分條件,由于喬木與灌木的根系較深,在缺水地區(qū)存在明顯的水分競爭,喬木比

灌木水分競爭能力更強,使得在離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該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B

正確;草本根系較淺,與灌木的水分競爭中,灌木競爭能力更強,因此灌木消失不是草本與

灌木水分競爭的結果,排除D;在離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喬木與草本植物均能生

長,因此土壤有機質減少、土壤含鹽量增加不是導致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排除A、Co

考向預測

考向1通過“地理環(huán)境對植被的影響”考查“區(qū)域認知”

(2023?四川綿陽期末)硬葉常綠闊葉林是我國青藏高原東南邊緣特有的植被類型。中新世

后青藏高原大規(guī)模隆起,原有森林大幅消退,數(shù)量稀少的硬葉常綠闊葉林存活并繁衍,成為

該地區(qū)優(yōu)勢植被。川滇高山棟是其建群種,從河谷至雪線均有分布,極低溫下仍終年常綠。

下圖示意高山棟平均高度與海拔的關系。據(jù)此回答1?3題。

1.青藏高原大規(guī)模隆起前,其東南邊緣的優(yōu)勢植被最可能為()

A.常綠闊葉林B.針葉林

C.落葉闊葉林D.高山草甸

2.影響海拔3.2km以下地區(qū)川滇高山橋植株高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條件B.熱量條件

C.河谷風速D.人類干擾

3.為維持終年常綠,雪線附近高山棟與低海拔地區(qū)高山棟相比()

A.葉片較厚B.葉片寬闊

C.葉片較綠D.枝干彎曲

答案LA2.D3,A

解析第1題,結合材料分析,青藏高原未大規(guī)模隆起抬升時,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地區(qū)地勢

落差較小,青藏高原隆起抬升后,這些地區(qū)海拔升高,氣溫下降,氣候較原來冷干,原有森

林因無法適應環(huán)境變化而衰退,結合該地區(qū)的經緯度位置,可推測青藏高原大規(guī)模隆起前,

其東南邊緣水熱條件較好,優(yōu)勢植被應為常綠闊葉林,選A。第2題,3.2km以下地區(qū)海拔

低,熱量條件好;臨近河谷,水分條件好,A、B錯誤;低海拔的河谷地帶雖然可能因為狹

管效應出現(xiàn)風力較大的情況,但受山谷地形阻擋,大風日數(shù)較高海拔地區(qū)少,風速也較高海

拔地區(qū)低,圖中高海拔地區(qū)的植株高度仍高于3.1km處,說明風力并非主要因素,故C錯誤;

青藏高原氣候寒冷,人類聚落多選擇分布于溫暖的低海拔地帶,同時因生活取暖需要,樵采

行為嚴重,過度樵采極大影響了植株的生長,導致植株高度劇烈下降,故選D。第3題,據(jù)

圖可知,高海拔地區(qū)植株高度較矮,說明高海拔的高山棟為了適應風大、低溫的條件在植株

性狀上發(fā)生變化。葉片較厚,可儲存水分,保溫,減少水分蒸騰,選A;葉片寬闊,蒸騰作

用較明顯,不利于適應寒冷環(huán)境,同時高海拔地區(qū)風力大,難以發(fā)育寬闊的葉片,B錯誤;

為適應低溫環(huán)境,植株的光合作用會維持在較弱的水平,葉綠素含量應比低海拔地區(qū)低,C

錯誤;植株彎曲主要是受風力影響較大,與植物終年常綠無關,D錯誤。

考向2通過“植被對地理環(huán)境的適應性”考查“綜合思維”

短命植物是一類特殊的草本植物。它們早春萌發(fā),在夏季來臨前的2個月左右時間里,

迅速完成整個生長發(fā)育過程。這類植物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有學者這

樣描述短命植物的生長情況:”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冬季有較多積雪。開春后,短命植物迅速

生長。4?6月,沙漠里草綠花鮮,繁花似錦……”下圖為“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某氣象站10

月至次年9月各月降水量統(tǒng)計圖”。據(jù)此完成4?6題。

降水量(mm)

30

25

21)

15

10

5

()

101112123456789月份

4.短命植物只在4?6月生長旺盛的原因是(

①降水豐沛②土壤水分較多③熱量適宜④日照充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5.推測短命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是(

A.根系短淺B.多肉有刺

C.葉面闊大D.植株粗壯

6.制約7月短命植物生長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干旱C.溫度D.放牧

答案4.B5,A6,B

解析第4題,根據(jù)材料可知,短命植物在4?6月生長旺盛的原因是春季氣溫回升,積雪融

化,土壤水分較多,此階段水熱組合好,適合短命植物的生長,故②③正確;10月降水更豐

沛,①錯誤;夏季白晝時間長,日照更充足,④錯誤。選B。第5題,短命植物吸收積雪融

水,根系短淺,A正確;該類植物生長周期短,不會形成多肉、葉面闊大、植株粗壯的特點,

B、C、D錯誤。第6題,圖中7月份降水量較多,但氣溫高,光照充足,蒸發(fā)旺盛,導致該

地區(qū)干旱缺水,B正確。

課時精練

(2023?河南重點高中調考)我國長白山高山苔原帶分布著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大白花

地榆,野外考察發(fā)現(xiàn)該植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有季節(jié)性雪斑的地塊中,雪斑最大積雪厚度可達

4米。氣候變暖背景下,雪斑地塊的積雪期明顯縮短。下圖示意雪斑地土壤日平均溫度和濕

度的季節(jié)變化。據(jù)此完成1?3題。

%(

)

?

(

P

)

1.據(jù)圖推測,大白花地榆()

A.喜陽光B.耐貧瘠

C.不耐寒D.耐干旱

2.大白花地榆主要分布在雪斑地塊中,主要是因為雪斑()

A.提高了土壤溫度B.增加了土壤水分

C.改善了土壤養(yǎng)分D.改變了土壤結構

3.氣候變暖背景下,大白花地榆()

A.植株花期延遲B.分布高度下降

C.群落密度升高D.種群數(shù)量減少

答案l.C2.A3,D

解析第1題,大白花地榆主要分布在有季節(jié)性雪斑的地塊中,由圖可知,冬季有季節(jié)性雪

斑的地塊土壤日平均溫度基本維持在0°C左右,利于大白花地榆越冬,說明其耐寒性不高,

C正確。第2題,在冬季有雪斑的地塊中,由于雪的導熱性很差,土壤表面蓋上一層雪被,

可以減少土壤熱量的外傳,阻擋雪面上寒氣的侵入,使土壤溫度不至于持續(xù)降低,從圖中可

以看出,地表有雪斑的土壤溫度相對于沒有雪斑地區(qū)要高,A正確。第3題,氣候變暖背景

下,高山苔原帶的冬季積雪量減少,有雪斑覆蓋的地塊減少和積雪期縮短,都不利于大白花

地榆安全越冬,可能導致其群落密度下降,種群數(shù)量減少,C錯誤,D正確;氣候變暖,大

白花地榆花期提前,分布的高度上升,A、B錯誤。

王蓮(下圖)原產于南美洲熱帶水域,是睡蓮科王蓮屬植物,喜高溫高濕,氣溫下降到20℃

時生長停滯,有根狀短莖和發(fā)達的不定須根;喜肥沃深厚的污泥,但不喜過深的水,引種過

程中更適宜種植在人工建筑水池。王蓮葉面光滑,直徑可達3米以上,葉片上密布小孔,葉

緣還有兩個缺口,巨型奇特似盤的葉片浮于水面,十分壯觀,是著名熱帶水生庭園觀賞植物,

現(xiàn)已被引種到世界各地植物園和公園。據(jù)此完成4?6題。

4.植物的結構形態(tài)往往是適應環(huán)境的表現(xiàn),王蓮葉面上的小孔及葉緣有缺口的主要作用是

()

A.通風透氣,保障植株生長

B.排水,防止葉片積水腐爛

C.吸收水分,促進蒸騰作用

D.透光,利于根部光合作用

5.推測王蓮更適宜種植在人工建筑水池的主要原因是()

A.水深適宜B.水質潔凈

C.便于觀賞D.便于管理

6.王蓮進行異地人工栽培的關鍵技術是()

A.越冬防寒B.防風抗倒伏

C.品種培育D.防物種入侵

答案4.B5.A6,A

解析第4題,植物的結構形態(tài)往往是適應環(huán)境的表現(xiàn)。王蓮生長喜高溫高濕環(huán)境,葉面上

的小孔及葉緣有缺口的主要作用是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中及時排水,可防止葉片積水腐爛。故選

Bo第5題,根據(jù)材料可知,王蓮不喜過深的水,可推測其更適宜種植在人工建筑水池的主

要原因是水深適宜。故選A。第6題,氣溫下降到20℃時,王蓮生長停滯,所以在異地培育

的關鍵技術是越冬防寒。故選A。

(2023?重慶萬州期末)杪楞是侏羅紀起就存在的蕨類植物,是全球現(xiàn)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

物,能長到6m甚至更高,有“活化石”之稱。秘楞為半陰性樹種,喜溫暖潮濕氣候,無完

善的根系,需要靠莖上生長的像胡須一樣的氣生根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等維持生長。赤水才沙楞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28°23‘N?28°27'N,106°03,E~109°45,E)地處金沙溝及其支流河谷,

谷底海拔較低,多在400?6501n左右,谷底寬小于25m,谷溝兩側為坡度在50°以上的陡坡,

周圍山脊高度多在900m以上,這一特殊的地貌形態(tài)為秒楞的生長發(fā)育及繁衍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

件。據(jù)此完成7?9題。

7.金沙溝的地貌類型是()

A."V”形谷B.“U”形谷

C.槽形谷D.寬谷

8.某年某時段,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該保護區(qū)松楞氣生根迅速增加,可能預示該溝谷()

A.太陽輻射增強B.氣溫下降顯著

C.出現(xiàn)干旱趨勢D.土壤營養(yǎng)流失

9.金沙溝特殊的地貌形態(tài)為秒穢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發(fā)育及繁衍條件,其特殊性主要指該溝谷

的()

A.位置偏北B.封閉性強

C.朝向向陽D.垂直帶多

答案7.A8.C9,B

解析第7題,據(jù)材料可知金沙溝位于河谷地區(qū),谷底寬度較窄,谷底海拔較低,周圍山脊

海拔較高,落差較大,流水下切侵蝕作用強烈,故金沙溝應為“V”形谷,A正確。第8題,

據(jù)材料“秒楞為半陰性樹種,喜溫暖潮濕氣候,無完善的根系,需要靠莖上生長的像胡須一

樣的氣生根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等維持生長”可知,氣生根迅速增加,可能預示該溝谷出現(xiàn)干

旱趨勢,需要更多的氣生根從空氣中獲取水分,C正確。第9題,金沙溝這一特殊的河谷地

貌形態(tài),形成一個封閉性強、人類活動影響較小、植被保護較好的特殊生存環(huán)境,為杪楞的

生長發(fā)育及繁衍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B正確。

10.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泰加林(寒溫帶針葉林)橫貫亞歐大陸與北美大陸等高緯度地區(qū),是地球上分布面積最遼

闊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在我國境內,泰加林僅分布于大興安嶺北部和新疆阿爾泰山。內蒙古自

治區(qū)根河市位于大興安嶺北段西坡,是我國泰加林的主要分布區(qū)之一,流經該地的激流河河

谷寬闊,河道彎曲。下面圖1示意根河市位置,圖2為根河市氣候資料圖。

50.6°

圖1

□降水量?氣溫

(1)根據(jù)泰加林在世界及我國的分布位置,推測泰加林的生長習性。(4分)

(2)根河市河流兩岸樹木側根發(fā)達,樹形呈倒伏狀,試分析原因。(6分)

(3)說明激流河根河段的水文特征。(4分)

答案(1)泰加林分布在高緯地區(qū),故耐寒;分布區(qū)年降水量充足,故喜濕。

(2)河流兩岸地下水位高,有永久性凍土層,主根難以穿越凍土,側根水平生長較發(fā)達;雨水

及河水浸泡,再加上較強的冬季風,使樹木呈倒伏狀。

(3)支流眾多,流量豐富;流經區(qū)域植被豐富,含沙量小;有結冰期;落差小,流速慢。

課時36土壤

■落實基礎知識

1.土壤的組成

組成特征作用關系

①土壤的物質基礎,成土母質(風化殼或①彼此間有

風化堆積物)風化形成的土壤固體顆粒;主要成分,土壤中礦物密切聯(lián)系,

礦物質

②經風化分解,釋放一些養(yǎng)分元素(鉀、養(yǎng)分的主要來源共同形成了

磷、鈣、鎂等),供植物吸收土壤的肥力

①多集中在表層;最重要成分,土壤肥力特性;

有機質

②釋放氮,直接影響土壤肥力的形成和的物質基礎,土壤形成②肥力高低

(底殂原)

發(fā)育發(fā)育的主要標志取決于水、

空氣肥、氣、熱

貯存在土壤孔隙中,具有很大的流動性,不可缺少的成分,影響

四個因素的

水分使土壤能通氣透水,蓄水保溫土壤的熱量狀況

協(xié)調程度

2.野外土壤觀察的內容

(1)土壤顏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是用顏色來命名的。

(2)土壤質地:不同粒級的礦物質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對比例,按土壤質地可分為砂土、壤土、

黏土三種類型。

(3)土壤剖面構造

類型剖面層特點

有機層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機質為主

腐殖質層腐殖質積累,顏色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森林淋溶層礦物質淋失,顏色較淺

土壤淀積層質地黏重、緊實,呈棕色或紅棕色

母質層疏松的風化碎屑物質

母巖層堅硬的巖石

耕作層土質疏松,有機質比例高,顏色較暗

耕作

犁底層土層緊實,顏色較淺,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土壤

自然土層未經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長

【特別提醒】土壤的顏色

紅色土壤是因為含有大量氧化鐵,黑色土壤是腐殖質含量多;腐殖質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高。

3.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成土母質、生物、氫候、地貌、時間、人類活動。

4.土壤的功能和養(yǎng)護

⑴功能

①是聯(lián)系有機界和無機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②為植物生長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條件。

③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④是人類種植農作物的物質基礎。

⑵養(yǎng)護

①不能滿足耕作需要的土壤需要對其進行改良或改造。

②優(yōu)良的土壤也要注重種養(yǎng)結合,通過休耕、種植綠肥、作物輪作、廣施農家肥等方法,保

持土壤持續(xù)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

【特別提醒】土壤的養(yǎng)護

⑴休耕

土地耕作一段時間后,暫停種植農作物一段時間,以恢復土壤肥力。

(2)輪作

在田地中輪換種植不同農作物,從而可以調節(jié)土壤中營養(yǎng)元素的種類和含量。

■突破核心考點

1.土壤形成過程

微生物、

2.成土因素對土壤的影響

因素對土壤形成的作用

成土巖石的風化產物,包括本地風化物和外來風化物(經外力搬運、沉積),是土壤發(fā)育

母質的物質基礎,是植物礦物養(yǎng)分的最初來源,進而影響土壤質地和肥力

為土壤提供有機質,是影響土壤發(fā)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躍的因素。

生物①植物:枯枝落葉、枯殘根系,為土壤提供有機質來源,提高土壤肥力;

②動物:動物遺體可為土壤提供有機質來源,提高土壤肥力;動物攪動、搬運土壤

等,可加速有機質分解,提高土壤透氣性;

③微生物:分解動植物有機殘體,促進腐殖質形成,形成土壤肥力

直接影響土壤含水量、溫度、微生物數(shù)量和種類。

①濕熱、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微生物活躍,有機質分解速度快,積累少;

氣候②寒冷、干旱、冷濕、冰凍環(huán)境,有機質分解速度慢,利于積累;

③溫度升高、降水增多,巖石風化作用增強,礦物養(yǎng)分增多,改變土壤質地,提高

土壤肥力

①海拔:隨海拔升高,氣溫降低、風力增大,影響土壤含水量和溫度;

②坡向:陰/陽坡或迎風/背風坡,影響土壤溫度、含水量,產生植被差異,進而影響

地貌土壤肥力;

③坡度:通過水流速度,影響物質遷移速度,進而影響土壤厚度和肥力。陡坡土層

較薄,土壤較貧瘠;平地土壤較為深厚肥沃

時間土壤發(fā)育的時間越長,土壤層越厚,土層分化越明顯

①合理的耕作經營,可形成耕作土壤。如“耕耘”可改變土壤的結構、保水性、通

人類氣性;“灌溉”可改變土壤的水分、溫度狀況;“收獲”可改變土壤的養(yǎng)分循環(huán)狀

活動況;“施肥”可改變土壤的營養(yǎng)元素組成、數(shù)量和微生物活動;

②不合理利用,可使土壤退化(沙化、鹽堿化、水土流失等)

3.土壤的性質及影響因素

土壤性質影響因素

①“收”:大氣降水、地下水、灌溉用水。

土壤含水量②“支”:蒸發(fā)、植物吸收和蒸騰、水分滲漏和徑流(壤中流)。

③“儲”:最大儲水量受土壤孔隙空間大小制約

受土壤孔隙空間和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影響。

①土質疏松、土壤含水量小,土壤透氣性好(但水分不足時,植物會凋萎);

土壤透氣性

②土質黏重、土壤含水量大,土壤透氣性差(水分充足易導致空氣受到排擠,

土壤溫度下降,透氣性減弱,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肥力最終取決于水、肥、氣、熱的協(xié)調程度。

①“收”:外力搬運輸入;自身有機質、礦物質產出(巖石風化、生物分解);

土壤肥力

人類活動補充(施肥)等。

②“支”:植物吸收;雨水淋溶、徑流侵蝕;不合理的人類活動等

①母質:基性巖母質形成的土壤偏堿性;酸性巖母質形成的土壤偏酸性。

土壤酸堿度

②氣候:濕潤地區(qū)往往與酸性土壤的分布是一致的;干旱和少雨地區(qū),淋

溶弱,往往是中性或堿性土壤的分布區(qū)。

③人類活動:增施生石灰可中和土壤酸性;酸雨導致土壤酸性增強等

①“收”:直接來源為太陽輻射。

②“支”:地面輻射、蒸發(fā)。

土壤溫度③“調”:土壤含水量增加導致土壤溫度變化減小、人類活動(如覆蓋黑膜

可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使土壤溫度降低;覆蓋透明膜可減少地面輻

射的散失,提高土壤溫度)

?明確命題方向

真題研析

(2022?山東地理)圖a示意是&£<一,]、型2間金拽景觀。某研究小組在甲、乙、丙、

丁四處布設采樣點進行土壤調查,圖b示意該小組繪制的四個采樣點0?60cm土壤剖面。據(jù)

此完成1?2題。

圖b

1.該區(qū)域植被類型分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熱量B.降水

C.地形D.巖性

2.圖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A.甲處B.乙處

C.丙處D.丁處

[關鍵信息點撥]

該區(qū)域位于黑龍江省,緯度高,冬季氣溫低,利于土壤腐殖質積累。

該景觀圖為一小型山間盆地,空間尺度小,水平方向上的熱量、降水等自然環(huán)境要素的差

異小。

從圖a可看出從丘陵頂部到溪流沿岸海拔逐漸降低,依次分布著森林一灌木一草甸,溪流

處地勢最低,土壤中水分最多,發(fā)育水生草本植被;盆地邊緣地勢較高,地下水埋藏較淡,

發(fā)育森林。

圖b四幅土壤剖面圖進行對比,與①③④相比,②土壤剖面枯枝落葉層和腐殖質層最厚,

缺失淋溶層。依據(jù)所學知識可推測該地水會條件較好,濕生草甸植被茂盛,地下水埋藏淺、

水位高,沒有足夠空間產生淋溶層。

答案l.c2.C

解析第1題,圖示區(qū)域是小型山間盆地,空間尺度較小,海拔差異也不足50m,熱量、降

水條件差異較小,A、B錯誤。該地地形有起伏,導致土壤中水分的空間差異較大,溪流處

地勢最低,土壤中水分最多,易發(fā)育水生草本植被;盆地邊緣地勢較高,地下水埋藏較深,

易發(fā)育森林,由此產生了明顯的植被分異,C正確;材料信息沒有體現(xiàn)巖性的相關信息,D

錯誤。第2題,根據(jù)圖示信息可知,②土壤剖面枯枝落葉層和腐殖質層最厚,缺失淋溶層。

丙處接近溪流位置,地下水豐富,形成濕生草甸植被,腐殖質層和枯枝落葉層較厚;且丙處

地下水埋藏淺、水位高,沒有足夠空間形成淋溶層,故②土壤剖面位于丙處,C正確。

考向預測

考向1通過“土壤的性質”考查“綜合思維”

河岸帶是介于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和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之間的關鍵交錯帶。廣西漓江上游河岸帶典

型地段內,隨距河岸距離增加依次分布礫石灘、草地、灌草地和疏林地等4類水文環(huán)境,因

受河水影響程度的差異,其土壤理化性質空間分布具有顯著差異。下表為“漓江河岸帶典型

地段內某月4類水文環(huán)境主要土壤理化性質統(tǒng)計表”。據(jù)此完成1?2題。

水文環(huán)境礫石灘草地灌草地疏林地

土壤含水量(%)13.5221.4324.0116.86

土壤砂粒(%)88.4481.5977.7074.99

顆粒粉粒(%)6.1710.0012.1614.07

組成黏粒(%)5.398.4110.1410.94

土壤有機質(g/kg)23.7226.3826.7632.68

1.該地土壤顆粒的特征及影響因素為()

A.較粗河水侵蝕B.較粗河水沉積

C.較細河水侵蝕D.較細河水沉積

2.礫石灘土壤含水量最低的原因可能是()

①地勢相對較高②旱季時取樣③土壤顆粒大④水淹時間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答案LA2.C

解析第1題,讀表可知,4類不同的水文環(huán)境下,土壤顆粒組成中均是砂粒的占比最大,

土壤顆粒較粗。該河段位于廣西漓江上游,河流流速較快,侵蝕能力較強,細顆粒被侵蝕搬

運,所以當?shù)氐耐寥李w粒較粗,A正確。第2題,礫石灘最靠近河岸,地勢相對較低,受水

淹時間相對較長,①④錯。距離河岸最近的礫石灘,受河水的影響最大,土壤的含水量應該

比較大,而目前的情況是其含水量最低,可能是旱季取樣的結果;同時,礫石灘中,砂粒占

比達88.44%,土壤顆粒大,說明水分易于滲流,不易保水,所以礫石灘土壤含水量低,②③

正確,故選C。

考向2通過“土壤的形成因素”考查“區(qū)域認知”

(2023?河南洛陽模擬)氣候是影響植被類型和土壤性質的重要因素。秦巴山區(qū)是中國南北

過渡帶的主體,山區(qū)土壤有機碳受氣溫和降水影響呈現(xiàn)有規(guī)律的時空變化。下圖示意秦巴山

區(qū)不同海拔土壤有機碳與氣溫、降水的相關系數(shù)(絕對數(shù)越大,相關性越強)。據(jù)此完成3?4

題。

氣溫與土壤有機碳相關系數(shù)降水與土壤有機碳相關系數(shù)

-0.5-0.30.()().0().30.5-0.5-0.3().0().00.30.5

3.土壤有機碳與氣候相關性最強的季節(jié)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海拔大于1000m,夏季降水與土壤有機碳呈正相關的理由是()

A.降水多,植物生長茂盛

B.氣溫高,有機質分解快

C.氣溫高,礦物質風化快

D.降水多,土壤淋溶作用強

答案3.B4.A

解析第3題,據(jù)材料并結合圖中信息可知,氣溫與土壤有機碳相關系數(shù)在大于1000m海

拔區(qū)域絕對數(shù)較大,故兩者的相關性主要以高海拔區(qū)域為主,其中以夏季絕對數(shù)最大,相關

性最強;降水與土壤有機碳相關系數(shù)在小于1000m(包含1000in)海拔區(qū)域絕對數(shù)較大,兩

者的相關性主要以低海拔區(qū)域為主,其中也是以夏季絕對數(shù)最大,相關性最強;因此土壤有

機碳和氣候相關性最強的季節(jié)是夏季,故選B。第4題,秦巴山區(qū)屬于季風氣候區(qū),夏季鬲

溫多雨,水熱資源豐富,植物生長茂盛,枯枝落葉多,土壤獲得的有機碳更多,因此呈正相

關,A正確;氣溫越高,對有機質的分解作用越強,礦物質風化速度越快,有機碳也流失越

快,導致土壤中的有機碳含量越少,呈負相關,B、C錯誤;降水越多,土壤淋溶作用越強,

導致土壤有機碳進入水中并流失,呈負相關,D錯誤。

課時精練

(2023?廣東清遠期末)安徽省西部大別山區(qū)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境內富鋅土壤廣泛發(fā)育。

研究人員分別對區(qū)內酸性巖類風化物母質區(qū)(a)、深變質巖類風化物母質區(qū)(b)、變質酸性巖類

風化物母質區(qū)(c)、紅色碎屑巖類風化物母質區(qū)(d)等不同區(qū)域、不同深度的土壤進行富鋅含量

測定,結果如下圖所示。據(jù)此完成1?3題。

土壤鋅含量(mg/kg)

809610()150601004448

000n

-40—40

-80-80

-120-120

-160-160-160<

-200L、-200L-200L、-200L

abcd

1.對表層土壤鋅富集影響最小的風化物母質是()

A.酸性巖類B.深變質巖類

C.變質酸性巖類D.紅色碎屑巖類

2.該區(qū)不同風化物母質區(qū)土壤鋅含量()

A.表層數(shù)值相近

B.深層高于表層

C.受氣候影響顯著

D.與成土母質有關

3.該省農業(yè)區(qū)的土壤類型多為()

A.黑土B.白土C.青灰色土D.紫色土

答案l.D2,D3.C

解析第1題,根據(jù)圖中橫坐標數(shù)據(jù)可知,在紅色碎屑巖類風化物母質區(qū),其土壤中鋅元素

含量較低,因此對表層土壤鋅富集影響有限,D正確。第2題,據(jù)圖可知,在酸性巖類、深

變質巖類、紅色碎屑巖類中,隨著測量深度的增加,土壤鋅含量呈波動上升的趨勢;在變質

酸性巖類風化物母質區(qū),隨著測量深度的增加,土壤鋅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但其土壤母質層

仍具有較高鋅含量,可見富鋅土壤的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質影響,D正確,B錯誤;觀察圖示

發(fā)現(xiàn),不同風化物母質區(qū)表層土壤鋅含量最高可超過100mg/kg,最低只有44mg/kg左右,

差距較大,A錯誤;該區(qū)域氣候差異不大,但土壤鋅含量差異較大,因此氣候不是影響因素,

C錯誤。第3題,安徽省農業(yè)以種植水稻為主,因此農業(yè)區(qū)的土壤以水稻土為主,顏色為青

灰色,C正確;黑土主要分布于我國東北地區(qū),A錯誤;白土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地區(qū),土

壤含有較高的鎂、鈉等鹽類,常為白色,B錯誤;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D錯誤。

森林土壤呼吸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主要自然來源。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樹木死亡在

林冠層形成的空隙。林窗的產生通常會導致局部區(qū)域小氣候的改變,進而對土壤呼吸產生重

要影響。下圖示意海南省尖峰嶺山地雨林林窗和林內土壤呼吸速率的季節(jié)變化。據(jù)此完成4?

6題。

土壤呼吸速率(RmoLm-z.sT)

4.從1月到4月,熱量條件改善,但林內土壤呼吸速率變化不大,主要是因為()

A.光照增強B.濕度減小

C.森林降溫D.枯落物減少

5.根據(jù)土壤呼吸速率判斷,與林內相比,林窗()

A.土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