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而優(yōu)教有方參考答案:1.√【詳解】炒菜時若不小心油鍋著火,可以蓋上鍋蓋使油隔絕空氣,或放入較多的蔬菜使油溫降低并減小油與空氣的接觸面積,說法正確。2.錯誤【詳解】燃燒的需要的三個條件:可燃物;氧氣(或空氣);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滅火的根本就是要破壞燃燒的條件。故判斷錯誤。3.正確【詳解】燃放鞭炮就是使火藥在極小的空間燃燒,氣體體積急速膨脹而引起爆炸,正確。4.正確【詳解】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越大,燃燒就越劇烈、越充分,正確。5.正確【詳解】在生產、運輸、使用和貯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時,必須嚴格遵守有關規(guī)定,絕不允許違章操作,避免因違章操作引起易燃物、易爆物燃燒爆炸,造成財產損失甚至是人員傷亡,故正確。6.正確【詳解】燃燒的條件為: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上,倉房和倉庫中可燃物含量會偏高,則要有良好的通風設備和靜電消除設備,消防器材必須齊備,并嚴禁煙火,杜絕一切可能產生火花的因素,說法正確。7.錯誤【詳解】在搬運易燃物和易爆物時,要輕拿輕放,不可以摔、砸或撞擊,不可以隨意丟棄,防止發(fā)生危險,錯誤。8.正確【詳解】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出熱量,正確。9.錯誤【詳解】利用爆炸可以開礦采煤、開山炸石、拆除危舊建筑,而不是燃燒,說法錯誤。10.正確【詳解】煤是復雜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還含有少量的氫、氮、硫、氧等元素以及無機礦物質,正確。11.正確【詳解】燃料燃燒不充分,會產生一氧化碳,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正確。12.正確【詳解】煤是復雜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還含有少量的氮、硫等元素,煤燃燒時排放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污染物,說法正確。13.錯誤【詳解】乙醇俗稱酒精,固體二氧化碳俗稱干冰,故錯誤。14.正確【詳解】通常用鋅粒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正確。15.正確【詳解】氫氣和天然氣均具有可燃性,均可作燃料,正確。16.發(fā)光、放熱【詳解】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氧化反應叫做燃燒。17.(1)可燃物(2)氧氣##O2(3)最低溫度【詳解】(1)燃燒需要三個條件:(1)可燃物(2)氧氣(或空氣)(3)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也叫著火點)(2)解析見(1);(3)解析見(1)。18.
清除
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
隔絕氧氣【詳解】燃燒的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上,清除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隔絕氧氣,以及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都能達到滅火的目的。19.119【詳解】如果火勢較大或有蔓延的趨勢和可能,應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20.爆炸【詳解】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就會在短時間內聚積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的。21.爆炸極限【詳解】可燃性氣體等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含量時,遇到火源就會發(fā)生爆炸,這個能發(fā)生爆炸的含量范圍,叫做爆炸極限。22.能量變化【詳解】化學不僅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和變化,還研究物質變化過程中伴隨的能量變化。23.化石燃料【詳解】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屬于化石燃料,因此人們使用的燃料大多來自化石燃料。24.綜合利用【詳解】煤的綜合利用,是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使煤分解成許多有用的物質,如焦炭、煤焦油、煤氣等。25.
碳和氫
甲烷【詳解】天然氣主要是由碳和氫組成的氣態(tài)碳氫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26.B【詳解】A、燃燒有三個條件:可燃物、氧氣或空氣、溫度達到著火點,三者同時具備,缺一不可,所以錯誤;B、燃燒有新物質生成,一定是化學變化,正確;C、用水滅火的原理是利用水蒸發(fā)吸熱,降低可燃物的溫度到著火點以下,如果可燃物與水反應,則不能用水滅火,如金屬鈉,所以錯誤;D、著火點是使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所以錯誤;故選B。27.A【詳解】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與氧氣接觸,三是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上三個條件都能滿足時,可燃物才能發(fā)生燃燒?!盎鹕蠞灿汀笔窃黾恿丝扇嘉铮瑫谷紵?。故選A。28.C【詳解】A、紙是可燃物,紙船沒有燃燒的主要原因是沒有達到著火點,故A不正確;B、紙船和氧氣接觸,故B不正確;C、紙船沒有燃燒的主要原因是沒有達到著火點,故C正確;D、水能滅火不是紙船沒有燃燒的主要原因,故D不正確。故選C。29.C【詳解】A.試管①中白磷沒有與氧氣接觸,試管②中白磷與氧氣接觸,且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試管③中紅磷與氧氣接觸,但溫度沒有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則只有②中有燃燒現象,該選項說法正確;B.①中白磷的溫度達到著火點,但卻沒有燃燒,說明可燃物達到著火點未必燃燒,該選項說法正確;C.正常情況下水的沸點是100℃,水浴溫度最高達到100℃無法達到紅磷的著火點240℃,所以紅磷不能燃燒。③一定不會燃燒。該選項說法錯誤。D.由①②現象對比說明燃燒需與氧氣接觸,由②③現象對比說明燃燒需要可燃物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30.(1)
與空氣(或氧氣)接觸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
蠟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熱的生成氣體上升到燒杯中的高處部分,使高處的氧氣減少,高蠟燭先熄滅
樓房著火向樓下跑,不可往樓上跑;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或蹲下盡量靠近地面跑離著火區(qū)等【詳解】(1)在實驗中,①銅片上的白磷溫度達到著火點,且與氧氣接觸,白磷燃燒;③水中的白磷溫度達到著火點,但未與氧氣接觸,白磷不燃燒,變量為氧氣,因此對照①③能夠獲得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是與空氣(或氧氣)接觸;①銅片上的白磷溫度達到著火點,且與氧氣接觸,白磷燃燒;②銅片上的紅磷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與氧氣接觸,紅磷不燃燒,因此對照①②能夠獲得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高蠟燭先熄滅,低蠟燭后熄滅,其原因是蠟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受熱的二氧化碳氣體分子間隔增大,密度比冷空氣小,因而熱的生成物氣體上升到燒杯中的高處部分,使高處的氧氣減少,高蠟燭先熄滅;根據該現象可以得出火災逃生的方法是樓房著火向樓下跑,不可往樓上跑;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或蹲下盡量靠近地面跑離著火區(qū)等。31.(1)
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能(2)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3)
A
C【詳解】(1)用圖A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時,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產生白煙,是因為白磷和氧氣接觸,溫度達到了玻璃的著火點;銅片上的紅磷不能燃燒,是因為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水中的白磷不燃燒,是因為白磷沒有和氧氣接觸。圖B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時,通氧氣時,熱水中的白磷燃燒,是因為白磷和氧氣接觸,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2)根據上述實驗得出,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3)用扇子扇爐火不會熄滅,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可快速地提供燃燒所需的氧氣;用扇予扇蠟燭的燭火一扇就立即熄滅,原因是空氣流動帶走熱量,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故填:A;C。【點睛】32.(1)
棉繩炷或燈芯
油(2)
放熱
升高
揮發(fā)(3)bc##cb【詳解】(1)燃燒三要素: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圖中包含三種物質,其中水不是可燃物,油和棉繩炷或燈芯是可燃物,這是燃燒的三個條件之一;(2)省油燈的原理是:油燃燒放熱,上層盞內油溫升高,下層盞內水吸熱,減少油的揮發(fā),以達到省油的目的;(3)“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說明下層盞中的水不斷減少。對該現象的微觀解釋:水分子不斷運動,運動到空中水分子間隔變大形成水蒸氣,下層盞中水分子數目減少,所以下層盞中的水不斷減少。但是水分子本身的質量以及體積不變,故水分子體積不會減少,該變化無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不是水分子受熱分解;故選bc。33.(1)
提供熱量,使溫度達到木船的著火點;
木船是可燃物,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火箭能提供熱量,使溫度達到木船的著火點;(2)可燃物(3)
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溫度達到著火點(4)氧氣(5)石頭、瓦罐不是可燃物【詳解】(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進曹軍的連環(huán)木船上,“火箭”的作用是提供熱量,“火箭”能使木船著火的原因是木船是可燃物,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火箭能提供熱量,使溫度達到木船的著火點;(2)曹軍的木船是可燃物;(3)木船燃燒的條件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4)孔明“借”來的“東風”不僅使火勢吹向曹營,隨著風吹空氣流動,還使火場得到氧氣補充,燃燒更加劇烈,使火勢燒得更旺。(5)戰(zhàn)后發(fā)現燒掉的船只中一些石頭、瓦罐沒有被燒毀,它們沒有被燒毀原因是石頭、瓦罐不是可燃物。34.(1)
放出
氧化(2)有黑色固體產生(3)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合理即可)【詳解】(1)在空氣中點燃鎂條,觀察到鎂條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說明該反應是放出能量,反應后得到氧化鎂,則鎂得到氧元素發(fā)生了氧化反應,故填:放出;氧化;(2)鎂和二氧化碳反應,得到了白色固體,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白色固體是氧化鎂,生成物中還缺少碳元素,結合圖5的現象,應該產生黑色的固體碳,故填:有黑色固體產生;(3)根據實驗,發(fā)現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故填: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合理即可)。35.C【詳解】使燃料充分燃燒的方法有:有充足的氧氣;可燃物與氧氣充分接觸,把木材架起來燃燒,而不是平方在地面上,這樣是木材與氧氣有足夠的接觸,從而是木材充分燃燒。故選:C。36.A【詳解】A、火上澆油是增加可燃物,而不是隔絕空氣,解釋不合理,符合題意;B、風助火威是為燃燒提供足夠多的氧氣,促進燃燒,解釋合理,不符合題意;C、釜底抽薪是移去可燃物使火熄滅,解釋合理,不符合題意;D、鉆木取火,摩擦生熱,可以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解釋合理,不符合題意。故選A。37.D【詳解】A、桐木能夠燃燒說明其具有可燃性,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B、向灶膛扇風提供了充足的氧氣,從而使桐木燃燒更充分即加快桐木燃燒速度,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C、木材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強熱會生成木炭,因此桐木燒焦時部分桐木轉化為木炭,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D、澆水可降低溫度至桐木的著火點以下,從而使其熄滅,著火點是物質的屬性不能降低,選項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38.D【詳解】A、滅火原理是移除可燃物、降低溫度至可燃物著火點以下、隔絕氧氣,用燈帽蓋滅酒精燈是因為燈帽能隔絕空氣,故A正確;B、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可以使可燃物充分燃燒,將煤球變成蜂窩煤燃燒更充分,是因為增大了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故B正確;C、鎂條在二氧化碳中劇烈燃燒,沒有氧氣參與,則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故C正確;D、火柴頭斜向下時更容易燃燒,是因為火柴頭燃燒釋放的熱量能持續(xù)給火柴梗提供熱量,使溫度能達到火柴梗的著火點,故D不正確。故選D。39.(1)需要氧氣(2)防止污染大氣(3)C(4)溫度低于紙的著火點(5)加水密封保存(合理即可)【詳解】(1)圖1中銅片上的白磷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燃燒;熱水中的白磷不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不燃燒,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需要氧氣;故填:需要氧氣;(2)白磷燃燒會產生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圖2的優(yōu)點是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其污染大氣,故填:防止污染大氣;(3)A.油的密度比水?。河蜁≡谒嫔侠^續(xù)于空氣接觸,故用水不能澆滅,故A不正確;B.室內起火打開門窗會加大空氣流動,會使火勢加大,故B不正確;C.圖書館內圖書起火:用二氧化碳滅火器,因為不會留下任何殘留物質而使圖書損壞,故C正確,故選:C。(4)“紙火鍋”是用紙來代替鐵鍋,紙不會燃燒的原因是溫度低于紙的著火點,故填:溫度低于紙的著火點;(5)白磷的著火點比較低,白磷密度比水大,白磷在實驗室的保存方法應是加水密封保存或保存在水中,可以隔絕氧氣,故填:加水密封保存(合理即可)。40.
需要氧氣
防止污染大氣
C
溫度低于紙的著火點
加水密封保存(或保存在水中)【詳解】(1)銅片上的白磷與熱水中的白磷溫度都達到了著火點,但是熱水中的白磷隔絕了氧氣,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2)圖2與圖1相比,圖2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不會污染空氣;五氧化二磷和水反應生成磷酸,則五氧化二磷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磷酸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A、油鍋著火:不能用水澆滅,因為油的密度比水小,會覆蓋在水的表面,繼續(xù)燃燒,不符合題意;B、室內起火,打開門窗,會加速空氣流通,增加氧氣的含量,使火燃燒的更旺,不符合題意;C、圖書館內圖書起火:用二氧化碳滅火器,不會因留下痕跡,而損壞圖書,符合題意。故選C;(4)“紙火鍋”是用紙來代替鐵鍋,紙不會燃燒的原因是:水蒸發(fā)帶走了熱量,溫度低于紙的著火點,故不會燃燒;(5)白磷著火點較低,容易自燃,應保存在水中。41.C【詳解】A、濕毛巾捂住口鼻可以濾出有害氣體,且不能直接往樓下沖,看火勢而定,選項說法不正確;故不符合題意;B、樓房失火產生的二氧化碳受熱密度變小,二氧化碳會上升,不能向樓頂跑,選項說法不正確;故不符合題意;C、二氧化碳受熱密度變小會上升,從著火燃燒的高層樓房逃生時,盡量貼近地面爬行撤離,選項說法正確;故符合題意;D、因為是高層著火,跳樓會造成身體傷害,選項說法不正確;故不符合題意;故選:C。42.C【詳解】燃氣泄漏首先是開窗通風,降低可燃氣體濃度。切記不可打開電源開關、室內撥打電話,更不能點燃明火,以免因電打火或明火引燃氣體,造成火災或爆炸,故選C。43.B【詳解】A、電器著火,為防止發(fā)生觸電,應先切斷電源,然后進行滅火,故選項做法正確;B、高樓發(fā)生火災,電梯的供電系統(tǒng)會隨時斷電,不能乘電梯逃生,故選項做法不正確;C、乘坐地鐵,禁止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以防止發(fā)生爆炸,故選項做法正確;D、圖書檔案著火,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不會因留下痕跡,而損壞圖書檔案,故選項做法正確。故選B。44.D【詳解】A、室內起火時,立即打開門窗,會加速空氣流通,增加氧氣的含量,使火燃燒的更旺,不符合題意;B、檔案資料起火時,應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不會因留下痕跡而損壞資料,不符合題意;C、可燃物劇烈燃燒,達到爆炸極限才會爆炸,不符合題意;D、在森林大火蔓延的前方砍伐出一條隔離帶,是清除可燃物,達到滅火的目的,符合題意。故選D。45.A【詳解】液化石油氣屬于易燃易爆液體;故選A。46.B【分析】可燃性氣體和空氣混合后點燃都可能發(fā)生爆炸;【詳解】A、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與空氣混合后遇火不發(fā)生燃燒,更不會發(fā)生爆炸,故A錯誤;B、氫氣具有可燃性,和空氣混合后點燃均易發(fā)生爆炸,故B正確;C、氮氣不具有可燃性,與空氣混合后遇火不發(fā)生燃燒,更不會發(fā)生爆炸,故C錯誤;D、氧氣不具有可燃性,與空氣混合后遇火不發(fā)生燃燒,更不會發(fā)生爆炸,故D錯誤。故選B。47.C【詳解】A、電熨斗通電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是將電能轉化為熱能,產生的熱不是由化學變化產生的,故選項錯誤;B、利用水力發(fā)電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是將水能轉化為電能,產生的電能不是由化學變化產生的。故選項錯誤;C、液化石油氣燃燒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屬于化學變化,是通過化學變化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故選項正確;D、給電動車充電,儲存在電瓶內的能量,該過程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不是通過化學變化產生的,故選項錯誤。故選:C。48.A【詳解】A、化學反應過程中,有舊分子的拆分和新分子的重新合成,所以伴隨著能量變化,故A正確;B、化學反應中不只有燃燒反應才能放出熱量,如酸堿中和反應也放熱,故B錯誤;C、“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甲烷水合物,故C錯誤;D、人類利用的能量不全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如風能,太陽能等屬于物理手段獲得的能量,故D錯誤。故選A。49.A【解析】略50.D【詳解】A、太陽能是清潔、無污染的新能源,應大力開發(fā),故選項錯誤。B、風能發(fā)電是清潔、無污染的發(fā)電方式,應大力開發(fā),故選項錯誤。C、水能發(fā)電是清潔、無污染的發(fā)電方式,應大力開發(fā),故選項錯誤。D、火力發(fā)電時煤燃燒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空氣污染物,會造成溫室效應、空氣污染等,不應大力開發(fā),故選項正確。故選D。51.D【詳解】A、綠色出行,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選項措施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植樹造林,可以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產生氧氣,選項措施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發(fā)展氫能源,氫氣燃燒后生成的是水,無污染,選項措施正確,但不符合題意;D、煤含有碳元素,燃燒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選項措施錯誤,但符合題意;故選:D。52.C【詳解】煤主要由碳、氫、氧、氮、硫等元素組成,而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當大氣中的二氧化硫與氮氧化物遇水或潮濕空氣即轉化成硫酸溶解在雨水中,使雨酸化,這時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所以產生酸雨是因為煤中含有硫元素,故選C。53.C【詳解】A、汽車排出的尾氣中含有氮氧化合物,可以形成酸雨,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不符合題意;B、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能形成溫室效應,不是形成酸雨的原因,故B不符合題意;C、大量燃燒化石燃料(煤、石油等)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形成了酸雨,故C符合題意;D、城市污水大量排放,能造成水體污染,不能形成酸雨,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54.C【詳解】A、煤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有害氣體二氧化硫等,會污染空氣,故A錯誤;B、石油燃燒會生成有害氣體二氧化氮等,會污染空氣,故B錯誤;C、氫氣燃燒只生成水,不污染空氣,故C正確;D、酒精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會加劇溫室效應,不是最理想的燃料,故D錯誤;故選C。55.D【詳解】A、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屬于化石燃料,說法正確;B、甲烷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說法正確;C、瓦斯和沼氣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說法正確;D、瓦斯是在人類開發(fā)利用后,在現階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屬于不可再生的能源,說法錯誤。故選D。56.CD【詳解】A、液氧是液態(tài)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是助燃劑,不符合題意;B、煤油具有可燃性,是燃料,不符合題意;C、液氧是液態(tài)氧氣,由同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煤油是由多種物質混合而成,屬于混合物,符合題意;D、煤油是由多種物質混合而成,屬于混合物,符合題意。故選CD。57.(1)石油(2)C(3)AB【詳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2)A、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甲烷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乙醇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可知,反應前沒有碳元素,則生成物不會有二氧化碳,該選項符合題意,故選:C。(3)A、不用電器時及時關閉電源,能節(jié)約用電,該選項做法合理;B、外出時多步行或騎自行車,能減少環(huán)境污染,該選項做法合理;C、紙質垃圾焚燒時會產生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該選項做法不合理,故選:AB。58.(1)長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蘇科版九年級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華師大版七年級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新版一年級語文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版農業(yè)投入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服務合同4篇
- 臨時商鋪租賃合同樣本版B版
- 2025年立柱廣告牌租賃合同(含品牌推廣服務)4篇
- 2024版建筑工程招投標咨詢服務合同
- 2025年度體育器材打蠟保養(yǎng)服務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房屋消防安全責任委托管理合同3篇
- 2025版農戶農產品收購貸款合同示范文本4篇
- 副總經理招聘面試題與參考回答(某大型國企)2024年
- PDCA循環(huán)提高護士培訓率
- 2024-2030年中國智慧水務行業(yè)應用需求分析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報告
- 《獅子王》電影賞析
-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5屆高二數學第一學期期末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
- 中醫(yī)護理人文
- 2024-2030年中國路亞用品市場銷售模式與競爭前景分析報告
- 貨物運輸安全培訓課件
- 前端年終述職報告
- 2024小說推文行業(yè)白皮書
- 市人民醫(yī)院關于開展“改善就醫(y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2023-2025年實施方案及資料匯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