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滬科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4年滬科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4年滬科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4年滬科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4年滬科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滬科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528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的是()A.秦始皇B.漢武帝C.唐太宗D.成吉思汗2、下列有關回族的表述中,正確的是()A.在我國定居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后代B.在我國定居的信仰伊斯蘭教的西亞人的后代C.漢、蒙、畏兀兒等民族與波斯人、阿拉伯人融合而成的新民族D.居住在天山的維吾爾人的后代3、“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痹娋渲忻枋龅娜宋锸牵ǎ〢.秦始皇B.秦孝公C.秦穆公D.光武帝4、利瑪竇曾說:“國家主持的考試將給每一位有知識的人提供參政的機會?!悴畔喈斢趯W士,舉人相當于碩士,而進士相當于博士?!边@種“公開競爭,平等擇優(yōu)”的精神具有超越封建時代的特征,為世界所接納。這種制度是A.分封制B.郡縣制C.科舉制D.行省制5、“開辟荊榛,千秋功業(yè);驅逐荷虜,一代英雄.”詩中的“一代英雄”是指()A.鄭成功B.施瑯C.康熙帝D.林則徐6、某同學賦詞“水比黎庶君比舟,貞觀治,一新秋。月碎重圓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萬代流。”他稱贊的皇帝是()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則天D.唐玄宗7、民族政權并立是兩宋時期的重要特征。下面圖示對兩宋時期民族政權并立局面表示正確的有()A.③B.②C.②④D.②③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8、列舉隋唐時代的三大盛世的別稱:;;.9、【題文】改錯題(每小題有一處是錯誤的;請指出錯誤并訂正。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我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慈禧。

錯誤:____訂正:____

(2)小蘭同學制作了兩則。

關于唐太宗的讀書摘要。

錯誤:____訂正:____

(3)在唐朝;用活字印刷術印制出標有確切日期的最早印刷作品是《金剛經(jīng)》。

錯誤:____訂正:____

(4)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有位天竺人來到唐都開封,發(fā)現(xiàn)城市氣勢恢宏;街道整齊,異常繁華,商店里商品琳瑯滿目、物美價廉,讓人流連忘返。

錯誤:____訂正:____

(5)為中日友好交往作出杰出貢獻的崔致遠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后;在日本設計了唐招提寺,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

錯誤:____訂正:____10、距今約____萬年,生活在____的原始人類被稱為“全國人。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yōu)劣,都可以做官。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從此,門第不高的讀書人,可以憑才學做官。唐朝時科舉考試科目以進士、明經(jīng)最重要,武則天時又推行了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開始內容。宋朝時考試內容重經(jīng)義,大幅擴大進士錄取名額。明清時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jīng)范圍內命題,答卷的文體必須分為八個部分,被稱為“八股文”。—摘編自七年級《中國歷史》下冊材料二由于文官制度自身發(fā)展的內在動力的驅使,以及中國科舉考試的示范,西方國家在19世紀前后紛紛建立了文官考試制度,該考試制度吸取了科舉制的合理內核,而舍棄了科舉考試空疏無用的經(jīng)典內容?!幾詣⒑7濉犊婆e制—中國的“第五大發(fā)明”》材料三實行科舉制,便于在全社會范圍內選拔人才,擴大了中央政權的社會基礎;讀書人可以自由報考,人才不斷更新,增強了國家機構的活力和辦事效率??婆e制為示子(讀書人)創(chuàng)造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激發(fā)了他們對前途的自信和熱情?!睅煷蟀妗稓v史》七年級下冊材料四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考試招生制度不斷改進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對完整的考試招生體系,為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對提高教育質量,提升國民素質促進社會縱向流動,服務國家現(xiàn)代化建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這一制度總體上符合國情,權威性,公平性社會認可,但也存在一些社會反映強烈的問題,主要是唯分數(shù)論影響學生全面發(fā)展,一考定終身使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區(qū)域、城鄉(xiāng)入學機會存在差距,中小學擇?,F(xiàn)象較為突出,加分造假,違規(guī)招生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秶鴦赵宏P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2014]35號)(1)根據(jù)材料一,簡要梳理中國科舉制的主要發(fā)展歷程。隋煬帝①__________創(chuàng)立;唐朝時,進士、明經(jīng)最重要,②__________、武舉開始;重詩賦;③__________朝,重文輕武,夸大進士的錄取名額;明朝,在④__________范圍內命題,答案問題是“八股文”。(2)根據(jù)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指出西方文官考試制度吸取了中國科舉制的哪些“合理內核”?(3)根據(jù)材料三、四,說說科舉制度和當代高考制度的共同作用。(4)綜合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你認為我們該如何客觀看待中國科舉制?12、【題文】唐朝時,日本派出大批____來到中國學習唐朝文化;宋朝時,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置____,加以管理。13、我國自古以來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回答下列問題(1)臺灣是祖國的寶島,但在明末清初時卻被荷蘭殖民者侵占,民族英雄____經(jīng)過英勇斗爭,重新收復了離散祖國38年之久的臺灣。(2)17世紀40年代沙俄入侵我國東北地區(qū),經(jīng)過兩次____________,最終雙方簽訂了確定兩國東段邊界的條約《____》。(3)準噶爾部首領__________勾結沙俄,妄圖攻打北京,這種叛國行為最終被康熙帝加以平叛。(4)清朝1771年在首領渥巴錫的領導下,西遷的蒙古族______________回歸祖國。14、宋朝滅亡后,出現(xiàn)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5、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一20萬年,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16、(請你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曾出現(xiàn)春秋五霸和戰(zhàn)國七雄并立的局面。17、(請你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春秋晚期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18、史料:“蘇湖熟,天下足”——南宋諺語推論:南宋時期,蘇州、湖州地區(qū)盛產(chǎn)稻米,成為聞名天下的“糧倉”。()。A.正確B.錯誤19、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國力增強,被譽為“開元盛世”。______(判斷對錯)20、宋朝時期,畢昇發(fā)明了雕版印刷術。21、孫權于公元222年,在成都稱帝,吳國建立。。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列舉題(共1題,共2分)22、根據(jù)歷史信息寫出相應的歷史人物(1)設計并主持建造趙州橋──────(2)發(fā)明活字印刷術────(3)主持編寫《資治通鑒》─────(4)著有《夢溪筆談》─────評卷人得分五、識圖題(共1題,共2分)23、觀察下面圖片,回答問題。

中國的青銅文化起源于黃河流域,距今約5000年,止于公元前5世紀。歷經(jīng)了相當于文獻記載的炎黃時代,及夏、商、西周至春秋時期。通過考古發(fā)掘在河南偃師二里頭、山西夏縣東下馮、山東岳石文化、遼寧長城東邊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黃河上游的四壩等地,都相繼出現(xiàn)了品類繁雜的青銅制品。下圖為我國不同地區(qū)出土的商代青銅器。(1)從以上圖片和文字說明中可以獲取哪些歷史信息點?(寫出兩點即可)信息點一:信息點二:(2)根據(jù)你所獲得的信息,你能得出怎樣的歷史結論?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1題,共10分)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公元前356年;商君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始變法。法令規(guī)定:廢除土地國有制,國家承認私人的土地所有權。凡是努力從事農耕,生產(chǎn)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作為獎勵。禁止棄農經(jīng)商。凡是在戰(zhàn)場上殺敵立功的人,賞給爵位或官職。全國設31縣,由國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商君”是誰?概括商君變法的主要措施。變法的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權思想的措施是哪一項?遭到貴族強烈反對的是哪一項?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A【分析】【分析】本題考察學生對秦始皇建立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的認識;根據(jù)所學知識,公元前221年,秦統(tǒng)一了六國,秦始皇為了鞏固統(tǒng)治,在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本題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察學生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能力,在歷史人物評價中,首先要先了解評價的標準和原則。標準:生產(chǎn)力和實踐標準;原則:史論結合、有理有據(jù),把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下去綜合分析;公正客觀、事實就是、一分為二,抓事情的主要方面進行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2、C【分析】唐朝以來;有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國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時又有大批遷入中國,他們同漢、蒙、畏兀兒等各族長期雜居通婚,到元朝時逐漸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故選C.

本題主要考查回族的形成.

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注意掌握元朝時期的民族融合.【解析】【答案】C3、A【分析】據(jù)題干“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可知,題干中的人物是秦始皇,他的最偉大的功績是統(tǒng)一中國。

故選A。

本題以“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為切入點,考查秦始皇的最偉大的功績。秦始皇的最偉大的功績是統(tǒng)一中國。

本題考查秦朝的建立、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窘馕觥緼4、C【分析】本題考查科舉制度的相關知識。根據(jù)題干給出的“給每一位有知識的人提供參政的機會”和“進士”等可知;材料反映的這種制度是科舉制。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從此門第不高的讀書人,可憑才學做官;選拔官吏的權力,也從地方集中到朝廷??婆e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門第不高的讀書人可以憑才學做官;促進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用功讀書風氣盛行。故選C。

【解析】C5、A【分析】題目中的關鍵信息是“驅逐荷虜;一代英雄”,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是鄭成功收復臺灣,為了確保臺灣回歸祖國懷抱,鄭成功率領艦隊打敗了荷蘭殖民者,收復了臺灣.

故選A.

本題考查學生對鄭成功收復臺灣的認識.

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的能力.【解析】A6、B【分析】略【解析】B7、C【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兩宋時期民族政權并立的相關史實。10世紀時,東北的契丹建立契丹國即遼國;960年,北宋建立;11世紀初期,西北地區(qū)的黨項族建立西夏。所以,遼、西夏、北宋同時并存,故②正確。后來金滅遼,1127年金又滅掉北宋,南宋建立。所以,金、西夏、南宋同時并存,地理位置西北為西夏,東北方向為金,南方為南宋,故④正確。故選C?!窘馕觥緾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8、略

【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隋唐盛世的準確認識,依據(jù)已學知識可知隋文帝楊堅所統(tǒng)治的開皇年間,史稱“開皇之治”,唐貞觀年間,國家政治清明、軍事發(fā)展、社會安定、思想文化繁榮、國力日益強大、民族關系緩和、中外友好往來增多。史稱“貞觀之治”,唐玄宗開元(715-741)年間,推動了文化教育的繁榮,成為了唐王朝的鼎盛時期,史稱“開元之治”??键c: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繁榮一時的隋朝·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解析】【答案】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9、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武則天的歷史地位的內容。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雖然統(tǒng)治中國達半個多世紀,但她一直是垂簾聽政,沒有走上前臺,沒有當上皇帝。

(2)本題考查的是貞觀之治的內容。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jīng)濟發(fā)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tǒng)治為“貞觀之治”。而“開元盛世”指的是指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唐朝政治清明,經(jīng)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的統(tǒng)治。

(3)本題考查的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印刷術發(fā)展的內容。隋唐時期;我國采用的是雕版印刷術,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標有確切日期的印刷作品《金剛經(jīng)》,就是采用雕版印刷術印刷的;而活字印刷術是北宋時期的畢升發(fā)明的。

(4)本題考查是唐朝商業(yè)繁榮的內容。唐朝都成長安商業(yè)繁榮;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而開封則是北宋的都成。

(5)本題考查的是唐朝時期中日關系的內容;唐朝時期,先后六次東渡日本的是高僧鑒真,鑒真東渡日本,促進了唐朝文化的傳播,也促進了中日之間和平友好的交往。而崔志遠則是新羅人,而非日本人。

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繁榮與開放的社會·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對外友好交往、輝煌的隋唐文化(一)【解析】【答案】(1)錯誤:慈禧訂正:武則天。

(2)錯誤:開元盛世訂正:貞觀之治。

(3)錯誤:活字印刷術訂正:雕版印刷術。

(4)錯誤:開封訂正:長安。

(5)錯誤:崔致遠訂正:鑒真10、七十萬年到二十全國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分析】【分析】本題考查我國境內全國人的知識;學生應掌握好基礎知識。

【點評】考查學生記憶能力。11、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科舉制的發(fā)展歷程。隋朝時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到隋煬帝時,正式設立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正式創(chuàng)立。唐朝唐太宗時期進士、明經(jīng)最重要。唐太宗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和選拔,擴充國學的規(guī)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武則天大力提倡科舉,增設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時,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科舉考試的地位,并以詩賦為進士科的主要考試內容。宋朝時,重文輕武,夸大進士的錄取名額;明朝,在四書五經(jīng)范圍內命題,答案問題是“八股文”。故①進士科,②殿試,③宋,④四書五經(jīng)。(2)本題主要考查中國的科舉制度對西方的相關影響。根據(jù)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得出,西方文官考試制度吸取了中國科舉制倡導競爭考試、擇優(yōu)錄取,政權向平民開放,標榜公平取士,唯才是舉等相關內容。(3)本題主要考查了科舉制度和當代高考制度的共同作用。根據(jù)材料三、四的信息,結合所學可以得出,科舉制度和當代高考制度的共同作用是能夠公平、公正、合理選拔人才的作用。(4)本題主要考查了我們該如何客觀看待中國科舉制??婆e制度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擁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婆e制促進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婆e制也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fā)展。但科舉制后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不利于社會的進步.?!窘馕觥浚?)①進士科,②殿試,③宋,④四書五經(jīng)(2)科舉制度倡導競爭考試、擇優(yōu)錄取,政權向平民開放,標榜公平取士,唯才是舉。(意思相近即可)(3)公平、公正、合理選拔人才的作用。(4)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擁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婆e制促進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婆e制也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fā)展。但科舉制后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12、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唐朝時日本同中國交往的史實;以及宋朝政府在港口設置的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唐朝時,日本派出大批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唐朝文化;宋朝時,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置市舶司,加以管理。

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繁榮與開放的社會?對外友好往來;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fā)展?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解析】【答案】遣唐使、市舶司13、略

【分析】(1)本題考查鄭成功收復臺灣。明朝后期,荷蘭殖民者入侵我國臺灣。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使得離散祖國38年之久的臺灣回到祖國懷抱。故填寫:鄭成功。(2)本題考查雅克薩反擊戰(zhàn)。清朝康熙皇帝帶領清軍和各族人民,進行了兩次雅克薩自衛(wèi)反擊戰(zhàn)。1689年,中俄雙方經(jīng)過平等協(xié)商,簽定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確定兩國東段邊界。故填寫:雅克薩反擊戰(zhàn)、《尼布楚條約》。(3)本題考查清朝平定噶爾丹的叛亂??滴鯐r,天山北部的蒙古族準噶爾首領葛爾丹在俄國的唆使下越過天山,攻占回部,并向東進攻,占領了青海、蒙古的許多地區(qū),妄圖攻打北京。為了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康熙皇帝三次率兵親征,在多次戰(zhàn)役中打敗葛爾丹,平定了叛亂,穩(wěn)定了西北部邊疆地區(qū)。故填寫:噶爾丹。(4)本題考查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1771年,土爾扈特部在杰出首領渥巴錫的帶領下,粉碎沙俄軍隊的追擊,回歸祖國。并受清政府妥善的安置。故填寫:土爾扈特部?!窘馕觥浚?)鄭成功。(2)雅克薩反擊戰(zhàn)、《尼布楚條約》。(3)噶爾丹。(4)土爾扈特部。14、略

【分析】唐朝滅亡后;北方黃河流域先后出現(xiàn)了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政權,南方出現(xiàn)了吳、南唐、吳越、前蜀、后蜀、楚、閩、南漢、南平九個政權,在加上北方割據(jù)太原的北漢,史稱“五代十國”,不是宋朝滅亡后.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了五代十國.五代十國是唐末以來藩鎮(zhèn)割據(jù)局面的延續(xù).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五代十國是唐末以來藩鎮(zhèn)割據(jù)局面的延續(xù).【解析】×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5、×【分析】【分析】生活在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的云南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但不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了遠古北京人。16、×【分析】【分析】春秋戰(zhàn)國是我國東周發(fā)展的先后兩個不同的歷史時期;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歷史時期,春秋五霸是先后起來稱霸的五個霸主,戰(zhàn)國七雄是同時存在的。故本題中春秋五霸錯誤。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春秋戰(zhàn)國紛爭的史實。國家的產(chǎn)生和社會的變革?春秋戰(zhàn)國的紛爭17、√【分析】【分析】春秋晚期杰出的軍事家孫武是兵家的鼻祖;他所著的《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爸褐耍賾?zhàn)不殆”的軍事格言,就出于此書。故本題正確。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春秋晚期孫武所著的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國家的產(chǎn)生和社會的變革?中華文化的勃興18、√【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代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南宋時期完成了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蘇湖熟,天下足”這句南宋諺語反映了南宋時期蘇州和湖州地區(qū)盛產(chǎn)稻米,已經(jīng)成為聞名天下的“糧倉”,因此史料與推論一致,故選A?!窘馕觥緼19、×【分析】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執(zhí)政時期,厲精圖治,政治清明,經(jīng)濟發(fā)展,國力增強,史稱“貞觀之治”。故題干表述錯誤。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貞觀之治;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貞觀之治,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窘馕觥俊?0、×【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北宋時畢昇的主要發(fā)明創(chuàng)造。北宋時期;畢昇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這種方法既經(jīng)濟,又省時,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而雕版印刷術出現(xiàn)唐朝時期,并非畢昇所發(fā)明,唐朝印制《金剛經(jīng)》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點評】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fā)展?燦爛的宋元文化(一)21、×【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三國鼎立的有關知識。根據(jù)所學知識,222年,孫權稱吳王,國號吳;229年,孫權稱帝。所以本題錯誤,故選B。【解析】B四、列舉題(共1題,共2分)22、略

【分析】試題分析:(1)問考查的是隋朝趙州橋的相關知識內容。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設計并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單孔大石橋。(2)問考查的是活字印刷術的相關知識內容。北宋平民發(fā)明家畢升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改進雕版印刷這些缺點。發(fā)明家畢升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經(jīng)過反復試驗,在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制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3)問考查的是《資治通鑒》的相關知識內容?!顿Y治通鑒》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由北宋名臣、史學家司馬光負責編纂,《資治通鑒》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兼及經(jīng)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要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tǒng)治階級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4)問考查的是《夢溪筆談》的相關知識內容?!秹粝P談》是我國北宋大科學家沈括的傳世著作。內容十分廣泛、豐富,是中國科學史的重要著作。《夢溪筆談》中所記述的許多科學成就均達到了當時世界的最高水平。英國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稱《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键c: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繁榮與開放的社會·輝煌的隋唐文化【解析】【答案】(1)李春(2)畢升(3)司馬光(4)沈括五、識圖題(共1題,共2分)23、略

【分析】(1)本題考查青銅器的相關知識,考查從圖片和文字中提取歷史信息的能力。由文字說明中“中國的青銅文化起源于黃河流域,距今約5000年,止于公元前5世紀”可以獲取的信息點是:青銅文化的起源地點、歷經(jīng)時期;由“歷經(jīng)了相當于文獻記載的炎黃時代,及夏、商、西周至春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